卷上 田家五行
卷中
卷下 

田家五行卷中

      田舍子娄 元礼鹤天述

天文类

编辑

论日

编辑

  日晕则雨。谚云:“月晕主风,日晕主雨。”

  日脚占晴雨。谚云:“朝又天,暮又地。”主晴,反此则雨。

  日没后,起青白光数道,下狭上阔,直起亘天,此特夏秋间有之,俗呼青白路,主来日酷热。

  日生耳,主晴雨。谚云:“南耳晴,北耳雨。日生双耳,断风截雨。”若是长而下垂近地,则又名曰日幢,主久晴。

  日出早,主雨;出晏,主晴。老农云:此特言久阴之馀,夜雨连旦,正当天明之际,云忽一扫而卷,即光日出,所以言早,少刻必雨,立验。言晏者,日出之后,云晏开也,必晴,亦甚准。盖日之出入,自有定刻,实无早晏也,愚谓但当云:晴得早主雨,晏开主晴。不当言日出早晏也,占者悟此理。

  日外自云障中起,主晴。谚云:“日头𨂝云障,晒杀老和尚。”

  日没返照,主晴。俗名为日返坞。一云:“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或问:二候相似,而所主不同何也。老农云:返照,在日没之前。胭脂红,在日没之后,不可不知也。

  谚云:“乌云接日,明朝不如今日。”又云:“日落云没,不雨定寒。”又云:“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已上皆主雨。此言一朵乌云渐起,而日正落其中者。

  谚云:“日落乌云半夜枵,明朝晒得背皮焦。”此言半天元有黑云,日落云外,其云夜必开散,明朝必甚晴也。又云: “今夜日没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此言半天上虽有云,及日没,下段都无云而见日,状如岩洞者也。已上皆主晴,甚验。   

论月

编辑

  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

  新月卜雨。谚云:月如弯弓,少雨多风;月如仰瓦,不求自下。又云:月仰仰,水漾漾;月子侧,水无滴。

  新月落北,主米贵,荒。谚云:月照后壁,人食狗食。又云:作□者易败,果验。      四月十六夜月,详见本条下。

  量月影,详见正月下。新月之生明恐难卜晴雨,二至前后生明为□。二分前后生明必平正,然以日月行道□正□然也。   

论星

编辑

  谚云:“一个星,保夜晴。”此言雨后天阴,但见一两星,此夜必晴。

  星光闪烁不定,主有风。

  夏夜见星密,主热。

  谚云:“明星照烂地,来朝依旧雨。”言久雨,正当黄昏,卒然雨住云开,便见满天星斗,则岂但明日有雨,当夜亦未必晴,屡试屡验。尝记至元乙亥八月癸亥日,邻家有丧,夜治棺于庭,其时正值久雨,当晚才止,夜半忽见星月满天,咸谓明日甲子必又雨无疑矣,余独否之。明日自甲子始,果然连晴月馀,要知此理,与日出早晚相似,占者亦不可不知也。   

论风

编辑

  夏秋之交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谓之风潮,古人名之曰飓风。具四方之风,故名飓风。有此风,必有霖霪大雨同作,甚则拔木偃禾,坏房舍,决堤堰。其先必有如断虹之状者见,名曰飓母。航海之人见此,则又名破帆风。

  凡风单日起,单日止;双日起,双日止。

  谚云:“西南转西北,搓绳来绊屋。”又云:“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树枝。”又云:“日晚风和,明朝再多。”又云:“恶风尽日没。”又云:“日出三竿,不急便宽。”大凡风,日出之时必略静,谓之风让日。大抵风自日内起者必善,夜起必毒。日内息者亦和,夜半后息者必大冻。已上并言隆冬之风。

  谚云:“风急雨落,人急客作。”又云:“东风急,备蓑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杜诗云:“雨来霑席上,风急打船头。”

  谚云:“东北风,雨太公。”言艮方风雨,卒难得晴,俗名曰牛箸风雨,指丑位故也。

  谚云:“行得春风有夏雨。”言有夏雨应时,可种田也,非谓水必大也,经验。

  谚云:“春风踏脚报。”言易转方,人传报不停脚也。一云:既吹一日南风,必还一日北风报荅也。二说俱应。

  谚云: “西南早到,晏弗动草。”言早有此风,向晏必静。

  谚云:“南风尾,北风头。”言南风愈吹愈急,北风初起便大。

  春南夏北,有风必雨。

  冬天南风,三两日必有雪。

  岁时喜忌各见本月下。   

论雨

编辑

  谚云:“雨打五更,日晒水坑。”言五更忽有雨,日中必晴,甚验。

  晏雨不晴。

  雨著水面上,有浮泡,主卒未晴。谚云:“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谚云:“天下太平,夜雨日晴。”言不妨农也。

  谚云:“上牵昼,暮牵斋,下甃雨哜哜。”此言久雨,正午少止,谓之牵昼,或有可晴之理。止在午前谓之牵斋,则午后之雨必不可胜言矣。

  谚云:“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亦言久雨正当昏黑,忽自明亮,则是雨候也。

  雨交雪,难得晴。谚云:“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谚云:“快雨快晴。”《道德经》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凡雨喜少恶多。杜诗云: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谚云:“千日晴不厌,一日雨落便厌。”岁时喜忌见各条下。

论云

编辑

  云行占晴雨。谚云:“云行东,雨无踪,车马通。云行西,马溅泥,水没犁。云行南,水潺潺,水涨潭。云行北,雨便足,好晒谷。”

  上风虽开,下风不散,主雨。谚云:“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出外。”

  云若炮车形起,主大风。

  云起下散四野,满目如烟如雾,名曰风花,主风起。

  谚云:“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言云阵起自西南来者,雨必多。寻常阴天,西南障上,亦雨。

  谚云:“太婆年八十八,不曾见东南阵头发。”又云:“千岁老人,不曾见东南阵头雨没子田。”言云起自东南来者,绝无雨。

  凡雨阵自西北起者,必云黑如泼墨,又必起作眉梁阵,主先大风而后雨,终易晴。

  天河中有黑云生,谓之河作堰,又谓之黑猪渡河。黑云对起,一路相接亘天,谓之雨作桥,雨下阔,则又谓之合罗阵。皆主大雨立至,少顷必作漏天阵,名通界雨,言广阔普遍也。杜诗云: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若是天阴之馀,或作或止,忽有雨作桥,则必有挂帆雨,却又是雨脚将断之兆也。不可一例取之。

  凡雨阵,云疾如飞,或暴雨乍倾乍止,其中必有神龙隐见,易曰:云从龙。

  谚云:“旱年只怕沿江挑,水年只怕北江红。”一云:“太湖晴。”上文言亢旱之年,望雨如望恩,才是四方远处云生阵起,或自东引而西,自西而东,俗所谓挑也,则此雨,非但今日不至,必每日如之,即是久旱之兆也。孟子所谓“若大旱之望云霓”正指此而吟事。下文言潦水之年,望晴尤甚若望恩者,每到将晚之时,雨忽至,云稍浮北向,似霞非霞,红光耀日,雨随作,又必主夜夜如此,直至大水而后已。二事每年试验。盖此吴语也,故指北江为太湖。若是晚霁,必兼西天,俱晴无雨。谚云: “西北赤,好晒麦。”

  阴天卜晴,谚云:“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边悬。”又云:“朝看东南,暮看西北。”

  谚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此言细细如鱼鳞班者。一云:“老鲤班云障,晒杀老和尚。”此言满天云大片如鳞,故云老鲤。往往试验,各有准。

  秋天云阴,若无风,则无雨。宋诗云:秋云不雨空阴。《易》曰:密云不雨。《传》谓:阴先阳唱,故不和,而不能成雨也。

  冬天近晓,忽有老鲤班云起,渐合成浓阴者,必无雨,名曰护霜天。谚云:“识每,护霜天;不识每,著子一夜眠。”

  □又云:即白棹风云,详见六月小暑条下。

  岁时占色,各见本条下。   

论霞

编辑

  谚云:“朝霞暮霞,无水煎茶。”主旱,此言久晴之霞也。

  谚云:“朝霞不出巿,暮霞走千里。”此皆言雨后乍晴之霞。暮霞若有火焰形而乾红者,非但主晴,必主久旱之兆。朝霞雨后乍有,定雨无疑。或是晴天隔夜虽无,今朝忽有,则要看颜色断之,乾红,主晴;间有褐色,主雨。满天谓之霞得过,主晴。霞不过,主雨。若西天有浮云稍厚,雨当立至。唐人诗云:朝霞晴作雨。   

论虹

编辑

  俗呼曰鲎。

  谚云:“东鲎晴,西鲎雨。”

  谚云:“对日鲎,不到昼。”主雨,言西鲎也。若鲎下便雨,还主晴。《诗.䗖𬟽篇》云:“朝𬯀于西,崇朝其雨。”文公传云:今俗谓“虹能截雨”,信然。

  四时喜忌各载本月条下。

论雷

编辑

  谚云:“未雨先雷,船去步归。”主无雨。杜诗云: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

  谚云:“当头雷无雨,卯前雷有雨。”

  凡雷声响烈者,雨阵虽大而易过。雷声殷殷然响者,卒不晴。

  雷初发声,微和者岁内吉,猛烈者㐫。值甲子日尤吉。

  雪中有雷,主阴雨,百日方晴。

  东州人云:“一夜起雷三日雨。”言雷自夜起必连阴。

  各时喜忌详载本条。

论电

编辑

  夏秋之间,夜晴而见远电,俗谓之热闪。在南,主久晴。在北,主便雨。谚云:“南闪千年,北闪眼前。”

  北闪俗谓之北辰闪,主雨立至。谚云:“北辰三夜,无雨大怪。”言必有大风大雨也。

论冰

编辑

  冰后水长,名长水冰,主来年水。冰后水退,名退水冰,主旱。若冰坚可履,亦主水。

论霜

编辑

  每年初,下只一朝,谓之孤霜,主来年歉。连得两朝以上,主熟。上有枪芒者吉,平者㐫。春多主旱。

论雪

编辑

  其详在十二月下。霁而不消,名曰等伴,主再有雪。久经日照而不消,亦是来年多水之兆也。

地理类

编辑

论山

编辑

  远山之色,清朗明爽,主晴。岚气昏暗,主作雨。

  起云,主雨。收云,主晴。寻常不曾出云小山,忽然云起,主大雨。

  久雨在半山之上,山水暴发,一月则主山崩,却非寻常之水。

论地

编辑

  地面湿润甚者,水珠出如流汗,主暴雨作。若得西北风,解散无雨。

  石磉水流亦然。杜诗云:础润休全湿,云晴欲半回。

  四野郁蒸,主雨。

论水

编辑

  夏初水底生苔,主有暴水。谚云:“水底起青苔,卒逢暴水来。”

  水际生靛青,主有风雨。谚云:“水面生青靛,天公又作变。”

  谚云:“大水无过一周时。”言天道久雨,山泽发洪,大水横流,江河陡涨之易也。杜工部江涨诗:下床才数尺,倚杖没中洲。

  谚云:“大旱不过周时雨,大水无非百日晴。”言天道须是久晴,则水方能退也。故论潮者云: “晴干无大汛。”合而言之,可见水涨之易,退之难也如此。

  凡东南风退水,西北反尔。此理盖只是吴中太湖东南之常事。往年初冬,大西北风,湖水泛起,吴江人家皆俱浸水中,风息复平,谓之翻湖水。才是南风连吹半月十日,便可退水一二尺,又不还涨。或问:此水自何而去,何处著得许多水。又或者应云:风高日燥,自然天收地摄,非人所知。老农必住太湖,往来又荣回曲折潮汛之尔。淹水处止有松江一脉,湖之北通大江之路,九曲处不胜直,径之北有水可通大江,寻通风短,不及流动,风转即还。风头若长,翻起湖水必高,故能乘风势下奔,入江合流而注诸海,所谓海纳百川。太白诗云:“奔流到海不复回”正谓此也。又谚云:“东南风跳掷,三日退一尺。”愚按《尚书.禹贡篇》:“三江即入,震泽底定。”注云:松江至吴江下七十里分流,东北入海者为娄江,即今昆山娄家港也。东南流者为东江,即今嘉定张家滨口也。入海止此二处。如江阴等港通江之水,信然有之,不知何谓,书略不言,以意度之,当以老农之说为是。

  水边经行,闻得水有香气,主雨水骤至,极验。尝记每与前辈耆老同行溪畔闻此说,初意甚疑,但凡有此闻,屡试屡验,不容不信,然所谓香气殆不可晓,或谓水气也,亦莫能辩之。盖此虽小技,若有不传之妙,苟非深历稼穑之艰,经意水旱,每每熟察,习惯自然者,不可强言,如此理也,为农者亦不可不察焉。

  近至正丁亥正二月,遍传溪边淅米,浑泔中结成小鱼儿游洋,去远方散,谓必有水。向年庚午曾有,盖水怪也,因恶此言,故□视之,果见状如小鱼,又如科斗之属,且是游洋活泼泼地,稍远为清水而激,渐散不见,凡此有及一两月,五月大水没田及大半。戊子正月,忽复有此,及半月乃止,亦复春水顷涨。或谓水恶而有此,未详此理如何。

  河内浸成包稻种,既没复浮,主有水。

草木类

编辑

论草

编辑

  五谷草占稻色。草有五穗,近本茎,为早色,腰末为晚禾。随其穗之美恶,以断丰歉,未必极验,但其草,每年根根相似。茆荡内,春初雨过菌生,俗呼为雷葚,多则主旱,无则主水。

  草屋,久雨菌生其上,朝出晴,暮出雨。谚云:“朝出晒杀,暮出濯杀。”

  看窠草,一名干戈,谓其有刺故也,芦苇之属,丛生于地,夏月暴热之时,忽自枯死,主有水。

  谚云:“头芋生子,没杀二芋。二芋生子,旱杀三芋。”

  茭,水草也,一名蒹葭。村人尝剥其小白尝之,以卜水旱。味甘甜,主水已来亦未止。味馊气,主旱已来亦已定。

论花

编辑

  梧桐花初生时,赤色主旱,白色主水。

  匾豆五月开花,主水。

  杞,夏月开结,主水。

  藕花谓之水花魁,开在夏至前,主水。

  冬青花,详见五月类。

  野薇花开在立夏前,主水。

  麦花昼夜,主水。

  凤仙花开在五月,主水。

  槐花开一遍,糯米长一遍价。

  丰苦水旱四□草花杂占云:荠菜先生岁欲甘,葶苈先生岁欲苦,藕先生岁欲雨,蒺藜先生岁欲旱,蓬先生岁欲流,水藻先生岁欲恶,艾先生岁欲病。皆以孟春占之,系江南农事云。出师旷杂占中。

论木

编辑

  凡竹笋透林者,多主有水。

  杨树头并水际,根乾红者,主水。此说恐每年如此,不甚应验。

  弊居之西数里有一僧舍,名无尽庵,有一树名榆朴之类者,不知其名,一春如枯,夏月方萌,每年直待黄梅雨过方始舒叶,叶既开则水定,极准。一境农人专凭此以卜水候,不曾有悮。后有山丁过此,俾其别之,此人一见即云,谓之“望水檀”,其名正取此义也。此树年深枯朽,他处再不复见。

鸟兽类

编辑

论飞禽

编辑

  谚云:“雅浴风,鹊浴雨,八哥儿洗浴断风雨。”鸠鸣有还声者,谓之呼妇,主晴。无还声者,谓之逐妇,主雨。

  鹊巢低,主水;高,主旱。俗传鹊意既预知水,则云终不使我没杀,故意愈低。既预知旱,则云终不使晒杀,故意愈高。《朝野佥载》云:“鹊巢近地,其年大水。”

  海燕忽成群而来,主风雨。谚云:“乌肚雨,白肚风。”

  赤老鸦含水叫,雨则未晴,晴亦主雨。老鸦作此声者亦然。

  鸦舅叫早,主雨多,人辛苦;叫晏,晴多,人安闲。农作次第。

  夜间听九逍遥鸟叫,卜风雨。谚云:“一声风,二声雨,三声四声断风雨。”

  鹳鸟仰鸣则晴,俯鸣则雨。

  鹊噪早,报晴明,曰乾鹊。

  冬寒天,雀群飞,翅声重,必有雨雪。

  鬼车鸟,北人呼为九头虫,夜听其声出入,以卜晴雨。自北而南,谓之出窠,主雨。自南而北,谓之归窠,主晴。古诗云:“月黑夜深闻鬼车。”

  吃鹪叫,主晴。俗谓之卖蓑衣。

  𪃮叫,谚云:“朝𪃮晴,暮𪃮雨。”

  夏秋间雨阵将至,忽有白鹭飞过,雨竟不至,名曰截雨。

  家鸡上宿迟,主阴雨。

  燕巢做不干净,主田内草多。

  母鸡背负鸡雏,谓之鸡佗儿,主雨。

  吃井、鹈鹕,并载五月下。

论走兽

编辑

  獭窟近水,主旱;登岸,主水。有验。

  围塍上野鼠爬泥,主有水,必到所爬处方止。

  鼠咬麦苗,主不见收。咬稻苗亦然。倒在根下,主砻下米贵;衔在洞口,主囷头米贵。

  狗爬地,主阴雨。每眠灰堆高处,亦主雨。狗吃青草,主晴。

  狗向河边吃水,主水退。猫儿吃青草,主雨。

  铁鼠,其臭可恶,白日㘅尾成行而出,主雨。

  丝毛狗褪毛不尽,主梅水未止。

龙鱼类

编辑

论龙

编辑

  龙下便雨,主晴。

  凡见黑龙下,主无雨,纵有亦不多。白龙下,雨必多水乡。谚云:“黑龙护世界,白龙坏世界。”

  龙下频,主旱。谚云:“多龙多旱。”

  龙阵雨,始自何一路无阵只是此路,无处绝无。谚云:“龙行熟路。”

论鱼

编辑

  鱼跃离水面,谓之秤水,主水涨。高多少,水增多少。

  凡鲤、鲫鱼,在四五月间,得暴涨,必散子。散不甚,水未止。盛散,水势必定。夏至前后,得黄鲿鱼甚散子时,雨必止。虽散不甚,水终未定。最紧。

  车沟内,鱼来攻水逆上,得鲇,主晴;得鲤,主水。谚云:“鲇干鲤湿。”又,鲫鱼主水,鲿鱼主晴。

  黑鲤鱼,脊翼长,接其尾,主旱。

  夏初,食鲫鱼,脊骨有曲,主水。

  渔者网得死鳜,谓之水恶,故鱼著网即死也。口开,主水立至,易过。口闭,来迟,水卒不定。

  鰕笼中张得𩻰鱼,主有风水。

论杂虫

编辑

  水蛇蟠在芦青高处,主水。高若干,涨若干。回头望下,水即至;望上稍慢。

  水蛇及白鳗入鰕笼中,皆主大风水作。

  䖽䗁,水虫也,㳂至干地高处,言水亦到其处,不甚验。

  春暮暴暖,屋木中出飞蚁,主风雨。平地蚁阵作,亦然。

  鳖探头,占晴雨,谚云:“南望晴,北望雨。”

  蚌浮,主有水,不验。

  田角小螺儿,名曰鬼𧏍,浮于水面,主有风雨。

  杜蛤,虾蟆之属,叫得响亮成通,主晴。谚云:“杜蛤叫三通,不用问家公。”言报晚晴,有准也。

  田鸡喷水叫,主雨。

  蚱蜢、蜻蜓、黄䖟等虫,在小满以前生者,主水,俗呼是鱼口中食,谓其才经风雨,俱死于水,故也。

  黄梅三时内,虾蟆尿曲,有雨。大曲大雨,小曲小雨。

  蛙声,详具上己。

  二蚕初出,变化得多,主水。

  蚯蚓,俗名曲蟮,朝出晴,暮出雨。


田家五行卷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