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田家占候集览
卷七
卷八 

田家占候集览卷七

    海甯邹存淦俪笙编辑

○秋

编辑
释名
素秋,秋为白藏,三秋,九秋,素商,高商。

秋天云兴,若无风则无雨。

早禾怕北风,晚禾怕南风。

秋虹见西方,青云覆之,冬多寒,人病疟,苦湿。赤云,冬旱。黄云,米贱。白云,冬多风。黑云,冬多雨。

秋雷忌甲子日,主岁凶。一云:甲子日雷多,主暴疾。

秋雨雪,大饥,民多死,人物相食。

田怕秋干,人怕老穷。《月令广义》

调摄
秋三月,卧时头要向西,作事利益。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服食
秋谷初成,不宜与老人食之,多发宿疾。
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禁早服寒衣。
三秋不可食肺。
宜忌
秋三月,戊子、己亥、庚子、辛亥宜炼丹药,宜入山修道。
良方
入秋小腹多冷者,用古时砖煮汁,热服之,又用热砖熨肚三五度,瘥。
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捣末,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千叶莲服之令人羽化。

○七月

编辑
释名
孟秋,首秋,初秋,上秋,凉月,相月,兰⺝,肇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 民多邪病,寒蝉不鸣,人皆力争。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鹰不祭鸟,师旅无功,天地不肃,君臣乃□,农不登谷,暖气为灾。

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礼记》

行是月令,凉风至三旬。《淮南鸿烈解》

是月也,桐报秋,木槿荣,紫薇映月,蓼红,菱实,鸡冠报晓。

七月日无光,虫灾,岁凶。《家塾事亲》

日蚀,人流亡,大水坏城郭,缯帛贵,岁恶,秦国恶之。《庚辛占》

月蚀,人灾,来年牛马贵,楚地大旱。

日日失色,令人食不入口,腰脊股、肩背皆肿。《家塾事亲》

雷大吼,有急令。

有三卯,田禾熟;无则早种麦。一云:无三卯,宜晚麦。

服食
其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獐肉,动气。勿食雁,伤神。勿食茱萸,伤神炁。勿食莼,上有蠲虫害人。勿食韭,损目。勿多食菱肉,动气。勿食猪肺,勿多食新姜。
宜忌
是月天道东北行,作事出行宜向东北,吉。
不宜用申日,犯月建,作事不吉。
是月御女,宜初一、初八、十一、十六、廿一、廿四、廿五、廿六、廿八、廿九等日。《幼幼新书》
禁治
是月丑日,取富家田宅内土泥灶,大富,勿令人知。《留青集》
杂事
收楮子。 浣故衣,制新衣,作夹衣,以备始凉。 刈蒿草。 种蜀芥。 分薤。 沤晚麻。 耕菜地。 收荷叶阴干。 拭漆器。五月至此月画经雨后,漆器、图画箱箧须晒干,则不损。 收瓜蒂。 收蒺藜子。同八月。 《农桑辑要》

○立秋

编辑

晴,主万物少成熟。一云:主岁稔。《田家五行》

坤西南,主立秋。 立秋坤,主凉风用事。

风从干来,暴寒,多雨。坎来,冬多雨雪,阴寒。艮来,为逆气,谷不熟,籴贵。震来,秋多暴雨,人不和,草木再荣。巽来,㐫。离来,多旱。坤来,五谷熟,田禾倍收,无秕谷,三日三石,四日四石。兑来,秋多雨,霜重。

立秋日西方有云及小雨,吉。晡时西南黄云如群羊,坤气至也,宜谷、粟。赤黄气不至,其年物不成。黑云相杂,宜桑、麻、豆;如无此气,则岁多霜,人民疾,应在来年二月。赤云,来年旱。一云:申时西南方有赤云,宜粟;如无,万物不成,地震,牛羊死,在来年正月。《万宝全书》

四十六日内虹出正西贯兑中,秋有旱。《家塾事亲》

虹见西方,万物皆贵。

有雷,损晚禾。大抵秋后雷多,晚田不收。一云:名秋霹雳,主晚稻秕。

雷雨折木,多怪异。

小雨,吉。大雨,伤谷。《田家五行》

风凉,吉。热,主来岁灾,早疫。

立秋在六月晦日,早稻迟。

己酉日立秋,多晴。

日属火,老人不安,地震,牛羊死,应来年正月。

七月秋热到头,六月秋便罢休。

朝立秋,暮一作“凉”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调摄
立秋后五日白露降,夜来不可露身出户,故曰白露身勿露。《饮食谱》
服食
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勿多食猪肉。
立秋后十日,一作“后五日”。不宜食瓜。一作“宜少食”。
宜忌
立秋日不宜浴,令人皮肤粗燥,生白屑。《法天生意》
祭田祖。
禁治
立秋日,人未起时,汲井水长幼皆少饮之,却病。
立秋后七日,去手足甲,烧灰服之,灭九虫三尸。《云笈七签》
良方
立秋日太阳未升,采楸叶熬膏,傅疮疡立愈,名楸叶膏。熬法以叶多方稠。
是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作“七粒”可免赤白痢疾。一作“止黄白痢”

○处暑

编辑

处暑雨不通,白露枉用功。处暑根头白,白露枉霖来。

又,谚云:处暑若还天不雨,总然结实也无收。又云:处暑街头润,田主一半分。

○初一日

编辑

风雨,人不安,米贵。南风,禾倍收。

虹见,年内米贵。大抵交秋后忌见虹,主田不收。

有雷,损晚禾。

值立秋、处暑,人多疾。

宜忌
祀门。
不宜问疾。

○初三日

编辑

有雾,主年丰。

宜忌
忌刮锅。

○初六日

编辑

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则曰洒泪雨。

○初七日

编辑
释名
道德腊,七夕。

西南风,谓之金风,不要播匾,言无秕谷也。

有雨,吉,名洗车雨,麦、麻、豆贱。谚云:七月无洗车,八月无蓼花。

微雨,主五谷成实。

七夕以前占河影,没三日而复见则谷贱,七日复见则谷贵。《占候书》

宜忌
勿想恶事。
忌刮锅。
忌夫妇容止。
龙会日,忌行船。
禁治
取蜘蛛一枚著衣领中,令人不忘。
是日晒书画及冬夏衣服皮裘,可辟蛀。
取角蒿置书箧中,能辟蠹鱼,又可辟蛇虫。
取赤小豆,男女各吞七粒,可以来岁无病。一云:男吞一七,女吞二七,毕岁无病。
良方
收芙蓉叶,可以治肿。一云:干为末,醋调,傅肿上,可消。
收黄葵,用香油浸储,治汤火伤,效。
取萤火十四枚,撚白发,自黑。
采蒺藜,阴干捣末,食后服,治眼失明。
缩阳秘法:水蛭预取九条阴干,七夕同麝香、苏合丸研蜜调作饼,临卧擦左足心,降心火,此回春方。
七夕将午时,酒服菖蒲一二寸,饮酒不醉。
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三日桃花末,靧面及遍身,二三日肌白如玉,此太平公主法。《韦氏月录》
七日多采槐子,熟捣取汁,纳铜器中,重绵密盖,着宅中高门上,暴之二十日己上,煎成如鼠屎大。纳谷道中,日三,治五痔,亦治痿及百种疮。
七夕取百合根,熟捣烂,新瓦器盛之,挂于屋内阴干百日。拔白以此糁之,可生黑。
是日取蜂巢中蜂蛹子一窠,阴干为末,用蜜调涂,可除面䵟。
取苦瓠白瓤,绞汁一合,以醋一升,古钱七个,和匀,以火煎之令稀稠得所。点入眼眦中,治眼黑暗。
七日取麻花,阴干为末,乌麻油浸。每夜擦上,眉毛脱落者立生。
七日取慎火花苗叶五两,塩三两,同捣绞汁。冶热毒并小儿痘疹不出,在皮肤内者以此汁手蘸摩之,日再即出。丹疮亦治此法。
杂事
是夜洒扫中庭,设几筵酒脯时果之类,撒香粉于筵上,以祈牵牛织女,见天河中有白气,此为应验,见者便拜而愿求富、求寿、求子。妇女则穿鍼斗巧,谓之乞巧。

○初八日

编辑

得满斗日,主秋成。

宜忌
忌交易成衣。

○初九日

编辑
宜忌
龙会日,慎行船。

○十一日

编辑
宜忌
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十五日

编辑
释名
中元。

谓之簥竿生日。有雨,主捞水稻。有雷,谓之打折竿头,捞不成。

宜忌
忌刮锅。
龙会日,慎行船。
忌夫妇容止。

○十六日

编辑

谚云:“月上早,好收稻;月上迟,秋雨徐。”言多也。

雨,名洗钵盂雨,主来年荒。十方寺观每年四月十五日结夏上堂,七月十五日解夏散堂,此日即雨,故名钵盂,下年荒必停堂也。《田家五行》

禁治
剪指甲烧灰,服之能灭九虫三尸。

○廿二日

编辑
宜忌
忌交易成衣。

○廿三日

编辑
宜忌
沐浴,发不白。
拔白,永不再生。

○廿五日

编辑
宜忌
沐浴,令人长寿。其日早食时沐浴,令人进道。

○廿七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龙会日,慎行船。

○廿八日

编辑
宜忌
拔白发,终身不白。
忌夫妇容止。

○廿九日

编辑
宜忌
忌夫妻同入厕,主凶。
不宜问疾。

○三十日

编辑

风雨,主人多殃,生痈疽,宜麦,布贵,油麻贵十倍。

七月补遗

编辑

二十日,俗传棉花生日,忌雨。谚云:雨打七月念,棉花勿上店。《清嘉录》

  

辰星之色:秋,青白,而岁熟。《史记.天官书》

秋月暴雷,谓之天收,百谷虚耗不成。 《戎事类占》

  立秋

离气见立秋分,则岁大熟。《易通卦验》

立秋日午时竖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谷熟。《月令立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