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田家占候集览
卷九
卷十 

田家占候集览卷九

    海甯邹存淦俪笙编辑

○冬

编辑
释名
玄冬,三冬,九冬,玄英。景曰:玄景,寒景。时曰:寒辰。节曰:严节。

冬月最忌乙酉风。《乐清县志》

冬天南风,主雪。《田家五行》一云:南风三日,主雪。

冬雷,地必震,民饥,万物不成。

冬雷盈尺,来年大丰。积雪,岁美,人和。无雪,来年麦恶,五谷不成,虫生,人疫。

冬无雪,麦不结。《种树书》

冬三月虹出西方,青云覆之,春雨调和;白云覆之,春多狂风;黑云覆之,春多雨水。

冬天近晚忽有老鲤斑云起,渐合成浓阴者,必无雨,名曰护霜天。谚云:识每护霜天,不识每着子一夜眠。

水冬不冰,为饥,为兵,有灾疫。地不冻,其乡人流亡。

调摄
冬三月宜煖足冻脑,则无眩晕之疾。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无泄大汗,勿犯冰冻,温养神气,无令邪气外至。
宜服寒衣伸足卧,则一身俱煖。
卧须头向北,有所利益。
冬夜漏长,不可多食硬物并湿软菓饼。食讫,须行百步摩腹法,摇动令消,方睡。不尔,后成脚气。
冬夜卧,被盖太煖,睡觉,即张目吐气以出其积毒,则永无疾。
大雪中跣足做事,不可便以热汤浸洗。触寒而回,若未解,不可便吃热汤热食,须少顷方可。
冬伤于汗,春必病温。
冬夜不宜以冷物铁石为枕,或焙煖枕之,令人目暗。
服食
冬三月食芋,不发病。
冬气寒,宜食黍,以熟性治其寒。焚炙饮食并火焙衣服。
冬月不可多食葱,令人发疾。
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
冬月勿以梨搅热酒饮,令人头旋,亦不可枝梧。《琐碎录》
宜忌
冬三月戊寅、己卯、癸酉、辛巳、丁亥及壬丙戊癸,宜炼丹药。
冬月雪花不可点入目内,令目病丧明。
禁治
以雪汁浸种,倍收且不生虫。
砚水虑冻,少着盐可解。
砚水当严寒时用荔枝売煎汤或川椒煎汤,写字不冻。
瓶花水,冬月入硫磺,不冻。夏日入火烧瓦一片,不臭。

○十月

编辑
释名
上冬,孟冬,阳月,正阴,小春。

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水不冰,是为阴负。地不始冻,咎征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塞闭而成冬。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塞闭而成冬,母后淫佚。

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是月也,芦传,冬菜莳,木叶避霜,芳草敛,汉宫秋老,苎蔴护其根。

十月日食,冬旱,六畜贵,鱼盐贵,秦大凶,来秋谷贵。《黄帝占》

月食,鱼盐贵,卫国恶,秋谷贵。

月无光,六畜贵。

十月内虹出东北方,其邑亡。《二如亭群芳谱》

雷鸣,人民灾,五谷薄。庚戌、辛亥日雷鸣,来年正月米贵,阴气盛,田薄收。

十月雷鸣,所当之乡骸骨盈野,入夜尤甚。《田家五行》

十月雷,人死用耙推。《农政全书》又云:十月雷,路白雨来催。

十月雷,主疫。

十月雨连连,高山也是田。

壬寅、癸卯雨,春粟贵。谚云:雨夹雪,无休歇。

十月中不寒,民多暴死。

有雾为沫露,主来年水大,相去二百单五日水至,须看雾着水面则轻,离水面则重。谚云:十月沫露塘瀊,十一月沫露塘干。《田家五行》

癸巳雾赤,为兵;青,为殃。

有三卯,籴平;无,则谷贵。

调摄
是月夜长内热,少食温软之物,食讫,摇动令消,不尔成脚气。
是月枕铁石,令人眼暗。
勿带煖帽,使脑受冻则无眩晕之疾。
是月夫妇戒同寝,忌纯阴用事。
服食
是月食芋,无碍。
是月亥日食饼,令人无病。
宜进枣汤,其法:取大枣去皮核,于文武火上翻覆焙香,然后泡作汤服。
勿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葱,勿食猪肉、猪腰子,发宿疾。勿食椒,损心,伤血脉。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熊肉,伤神。食经霜菜,令人面无光。
宜忌
是月天道南行,作事出行宜正南方,吉。
不宜用亥日,犯月建,不利。
是月御女,宜初二、初四、初九、初十、十四、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二、廿三、廿四等日。《幼幼新书》
良方
上巳日,将槐子采在新磁器内,盛以盆,合其上,密泥勿走气。三七日开取,去皮,从是月一日服槐子一粒,清水下。日加一粒,直至月半却减一粒,终而复始。明目,极验。
一方云:槐子乃虚星之精,是月上巳日采而吞之,每服二十一粒,去百病,长生通神。
杂事
筑垣墙,墐北户。 缚荐。 遮掩牛马屋。 收槐实、楮实。 收牛膝、地黄。 造牛衣。 盘瘗蒲桃。 包裹栗树、石榴树,不尔即冻死。 收诸般谷种,大小豆种。《农桑辑要》

○立冬

编辑

晴,主小寒,人吉。又,谚云:立冬日睛主冬煖。又主多鱼。《月令通考》 雨,主无鱼。谚云:一点雨,一个模鱼䳉。《农政全书》

立冬日,先立一丈竿,占影,得一尺,大疫,大旱,大暑,大饥。二尺,赤地千里。三尺,大旱。四尺、五尺,低田收。六尺,高低田熟。七尺,高田收。八尺,涝。九尺,大水。一丈,水入城郭。《家塾事亲》

风从干来,天下安,年丰。坎来,多霜杀走兽,人殃。艮来,地气泄,人病。震来,人不安,深雪酷寒。巽来,冬温,明年夏旱。离来,五月大疫。坤来,水泛溢,鱼盐倍贵。兑来,米贵,妖言为灾。

立冬日,东北风为关仓风,主来冬米贵。《田家五行》西北风,主来年大熟。一云:主来年旱,天热。

西北有白气如龙马,宜麻。如不至,大寒伤物,人疫,应在来年四月。《万宝全书》

立冬四十六日内,虹出正北贯坎中,冬少雨,春多水灾。

闽俗,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液内得雨为液雨,即药雨,百虫饮此而蛰,来春二月雷鸣启蛰。

良方
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遇闰年多采十片,每用十片,遇洗眼日期煎汤洗之,治眼百疾。附,洗眼日期:正月初八日、二月初一日、三月初五日、四月初十日、五月初十日、六月初七日、七月初七日、八月十五日、九月初十日、十月初五日、十一月初十日、十二月廿三日,闰月同前。一方,用桑树皮壹两,晒干烧灰,将水一锺,煎至八分,去渣澄清,洗至一年,如童子一样。

○小雪

编辑

东风,春米贱。西风,春米贵。

虹见西方,麻贵,五月谷贵,一出一倍,二出二倍,三出三倍,四出四倍,五出五倍,民流千里。凡十月内出,占皆同。

○初一日

编辑

晴则一冬多晴,雨则一冬雨。

东南风,名闪仓风,主来年夏米贵。一云:十月初一西北风,籴了垅糠籴冬舂。

风雨,来年夏旱,芝蔴贵,蔴不收。一云:年内旱,多阴寒,大雨米大贵,小雨小贵。

十月初一阴,柴炭贵如金。《玉芝堂谈荟》

谚云:卖絮婆婆看冬朝,无雨无风哭号咷。言冬暖也。

雷鸣所当之处,骸骨盈野,夜尤甚。

凡十月朔有雾,则明岁正月雨;初二有雾,则明岁二月雨。《广东新语》

值立冬,主灾异。值小雪有东风,春米贱;西风,春米贵。其日用斗量米若缀在斗底,来春陡贵,甚验。

宜忌
祀井。 井之精名观,状如美女,好吹箫,呼其名即去。井鬼名变。《太常记》
宜沐浴。
忌交易裁衣。
忌夫妇容止。

○初二日

编辑

有雨,主芝麻贵五倍。

宜忌
龙会日,慎行船。

○初三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初四日

编辑
宜忌
忌责罚人。

○初五日

编辑

俗以是日为五风生日,鸣者集而祷神,祈此日有风,终年风雨如期,谓之五风信。石成金谓是初五日,《二如亭群芳谱》云是十五日,未知孰是。

宜忌
勿行谴责。

○初七日

编辑

如晴,再看初十,又晴,主来年大稔。

○初八日

编辑
宜忌
许真人曰:是日放生,比常日有千万倍功德;若此日杀生,亦比常日有千万倍罪业。《同善录》
鸡鸣时沐浴,令人长寿。
龙会日,慎行船。

○初十日

编辑
宜忌
宜拔白。
忌夫妇容止。
良方
决明子,主青盲,目淫,眦赤,白膜,痛泪。又疗唇口青色。是日采,阴干,百日可服。

○十三日

编辑

晴,主小儿多病。

宜忌
宜拔白。
忌刮锅。

○十四日

编辑
宜忌
枸杞煎汤沐浴,令人光泽无病。
忌交易成衣。

○十五日

编辑
释名
下元。

晴,主冬暖。此日有风,终岁风雨如期,谓之五风信。

月食,鱼贵。

宜忌
东府君朝玉皇,忌行船。
忌刮锅。
忌夫妇容止。

○十六日

编辑

晴,主冬暖。一作:主冬晴。雨,主寒。

宜忌
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十八日

编辑
宜忌
鸡鸣时沐浴,主长寿。
太山府君上天,卯时后有恶风,如无风,即雨,慎行船。十九日同。

○十九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二十日

编辑
宜忌
忌远行。

○廿二日

编辑
宜忌
龙会日,慎行船。

○廿三日

编辑

晴,米贵。

○廿五日

编辑

宜雨。如不雨,主冬温,无水连年,人多疾病。

宜忌
不宜问疾。
忌刮锅。

○廿六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廿七日

编辑
宜忌
东府君朝玉皇,忌行船。
忌刮锅。

○廿八日

编辑

晴,主冬温不冻。

宜忌
忌夫妇容止。

○三十日

编辑

如有风雨,主谷贵五倍,民多疾病夭死。一云:占与朔同。

○十一月

编辑
释名
仲冬,玄明天,广寒月,辜月,畅月。

大雪之日,鴠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鴠鸟犹鸣,国有讹言,虎不始交,将帅不和,荔挺不生,卿士专权。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乘阳。

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

是月也,芸生,蕉红,枇杷缀金,枫丹,岩桂馥,松柏后凋。

日食,人畜俱疫,鱼盐贵,籴贵,牛死,燕大凶。《乙巳占》

月食,米贵,赵、燕恶。月无光,鱼盐大贵。

十一月中遇东南风,谓之岁露,有大毒,若饥感其气,开年著腹疾。《台笠须知》

初一、初三、十九、二十日,乃各天会合日,主有恶风。

庚寅至癸巳日风雨,籴贵。

虹见火色,吉。

雷,主来春米贵。

雾,主来年旱。

雨雪多,冬春米贵。一云:米贱。又云:雪多,冬春谷贱;雪少,来年旱。

十一月寒不降,五月雷电。《博雅》

一日得壬,主旱。二日,小旱。三日,赤旱。四日,五谷大熟。五日,小水。六日,大水。七日,河决。八日,海翻。九日,大熟。十日,少收。十一、十二日,五谷不成。《田家五行》

调摄
勿枕冷石铁物,令人目暗。
服食
雉肉,味酸,寒,无毒。虽野味之贵,食之损多益少,是月食之有补。《食物本草》
兔肉,味辛,平,无毒。主补中益气。孟铣云:十一月可食,服丹石人相宜,性冷故也。同上。与姜、橘同食,令人患心痛。
勿食经霜菜,令人面无光泽。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勿食陈脯,勿食鸳鸯,令人恶心。勿食生菜,发宿疾。勿食生韭,多涕唾。勿食黄鼠,损神气。勿食虾蚌带甲之物,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火焙肉食,勿食螺蛳螃蟹,损人志气,长尸虫。
宜忌
是月天道东南行,作事出行宜向东南,吉。
不宜用子日,犯月建,作事不吉。
是月御女,宜初六、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九、廿六、廿九等日。《幼幼新书》
禁治
是月如有雪,收储雪水埋地中,浸谷倍收,不怕旱。
良方
治扑打跌损伤方。十一月采野菊花,连枝叶阴干。用时,每野菊花一两,加童便、无灰好酒各一碗同煎,热服,极效。《居易录》
杂事
伐竹木,不蛀。
货薪柴绵絮。 伐木取竹箭。 造什物农具。 折麻放麻。 刈蒿棘。 储年支草于隙地,至六月及秋霖时俱利倍。

○冬至

编辑

冬至晴,万物不成。又主年必雨。《便民图纂》

是日日中竖八尺表,视其晷如度者,岁美,人和;不则岁恶,人惑。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群芳谱》

冬至风寒,吉。风从干来,明年夏旱。坎来,岁稔。艮来,正月多阴雨。震来,雷不止,大雨连行,乳母多死。巽来,百虫寒物。离风,名虚风、贼风,冬温,乳母多死,水旱不时,谷贵,人疫,避之吉;夜至无害。坤来,虫伤禾,多水,民不安。兑来,明秋多雨,一云禾熟。

冬至西南百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田家五行》

冬至日南风昼至者,民皆中于虚风则多病。《京房月占》

冬至后下巳日,风从巳方来,大赦。

东南风名岁露,若饥而中其气,开年瘟,谨避之。

冬至赤气见,旱;黑,水;白,疾。

冬至四十六日内,虹出东北方贯艮中,春多旱,夏多火灾,粟贵。《京房易占》

雨则年必晴,晴则年必雨。谚云:晴冬节,暗年朝。

冬至雪,盗贼横行。若前后有雪,来年大水,人饥。

冬至后九日遇壬,法当有年。陆放翁诗注。

冬至日数至元旦,五十日者,民食足。若不满五十者,一日减一升。有馀,日益一升。最验。《四时纂要》

历家推朔旦,冬至夜半甲子谓之历元,最难得。

冬至在月头,当了绵被买牛头。冬至在月尾,卖了牛头买绵被。《农政全书》

古占书以朔日冬至为令辰。《群芳谱》

唐人冬至前一日谓除夜,所谓冬除也。《老学庵笔记》

至前米价长,至后必贱。落则反贵。

谚云:冬前米价长,穷人男女到好养;冬前米价落,穷人家越萧索。

冬至见云送迎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一云:南至有云迎日,年丰之象。

青云北起,岁熟,民安。赤,旱。黑,水。白,灾。黄,大熟。无云,凶。

冬至后,一九至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路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檐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爬一齐出。

调摄
冬出子时,梳头一千二百,以通阳气,终岁五脏流通,名神仙洗头法。
冬出日,宜于北壁下厚铺草而卧,以受元气。《养生要术》
冬至阳气萌,阴阳交精始成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五经通义》
冬至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化。《养生集要》
宜忌
冬至后五日,夫妇当别寝,戒容止。《法天生意》
冬至前后五日,宜忌房事。
冬至后庚辛日,不可合阴阳,大凶。《千金异方》
至后十日,夫妇当戒容止。《翰墨全书》
禁治
是日钻𬭼取火,可去瘟疫。《简易良方》
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
种植
冬至日,用糟水浇海棠花。
杂事
冬至日取水储之,后七日辄生白物如云母状。《仇池笔记》

○初一日

编辑

有风雨,宜麦。一云:西风、北风,主盗起。

大雪,主年荒,岁凶,民灾。

值冬至,主年荒,岁凶。

宜忌
忌刮锅。
龙神交会,主恶风,宜慎程途。

○初三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龙神交会,主恶风,宜慎程途。

○初四日

编辑

晴,主大旱。

宜忌
勿责谴下人,大忌。

○初八日

编辑

是日得壬,主海翻。《田家五行》

○初九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初十日

编辑
宜忌
拔白,永不生。《金谷园记》
沐浴,至老光泽。

○十一日

编辑
宜忌
忌沐浴。《酉阳杂俎》云:可沐浴。
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忌以火炙背。

○十二日

编辑
宜忌
忌交易成衣。

○十五日

编辑
宜忌
沐浴,吉。

○十六日

编辑

如晴,主人民不安。

宜忌
沐浴,吉。
忌刮锅。

○十七日

编辑

西北风,主米贱。

为弥陀生日。忌南风,有偈云:南风吹我面,有米也不贱;北风吹我背。无米也不贵。极验。《嘉定县志》

○十九日

编辑
宜忌
龙神交会,主恶风雨,宜慎程途。

○二十日

编辑
宜忌
忌远行。

○廿二日

编辑

无雨,主江海决,鱼行人道。

宜忌
忌交易成衣。
龙神交会,主恶风雨,宜慎程途。

○廿三日

编辑
宜忌
不宜问疾。

○廿五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忌夫妇容止。

○廿七日

编辑
宜忌
忌刮锅。

○廿八日

编辑
宜忌
龙神交会,主恶风雨,宜慎程途。
忌夫妇容止。

○廿九日

编辑

遇未日宜雨,如不雨,主民多病夭,凡富贵者贫。

○三十日

编辑

风雨,主来春少雨,谷贵五倍。

禁治
以赤小豆煮粥,祭门毕,合家食之,辟瘟疫。

补遗

编辑

  立冬

十月立冬晴,则一冬多晴;雨,则一冬多雨,亦多阴寒。《农政全书》,下同。

立冬晴过寒,谚云:立冬睛过寒,勿要𣝽柴积。又主有鱼。

冬前霜多,主来年旱;冬后多,晚禾好。

  十月

五谷贵贱常以十月朔日占,风从东来,春贱,逆此者贵。《师旷占》

  冬至

冬至晴,主来岁稔。《嘉兴县志》

冬至日观云,须于子时至平旦观之。

欲知来年五谷所宜,是日取诸种各平量一升,布囊盛之,埋窖阴地,后五日发取量之,息多者岁所宜也。《农桑辑要》

冬至后一日得壬,炎旱千里。二日得壬,小旱。三日得壬,平。四日得壬,五谷丰。五日得壬,少水。六日得壬,大水。七日得壬,河决流。八日得壬,海翻腾。九日得壬,大熟。十日至十一日得壬,五谷不成。《清台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