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本)/卷090

卷八十九 皇朝文献通考 卷九十 卷九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
  职官考十四
  封阶
  文职
  正一品光禄大夫   从一品荣禄大夫正二品资政大夫   从二品通奉大夫正三品通议大夫   从三品中议大夫正四品中宪大夫   从四品朝议大夫正五品奉政大夫   从五品奉直大夫
  正六品承徳郎    从六品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徳郎
  正七品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议郎从七品征仕郎
  正八品修职郎   从八品修职佐郎
  正九品登仕郎    从九品登仕佐郎武职
  正一品建威将军   从一品振威将军正二品武显将军   从二品武功将军正三品武义都尉   从三品武翼都尉正四品昭武都尉   从四品宣武都尉正五品武徳骑尉   从五品武徳佐骑尉正六品武略骑尉   从六品武略佐骑尉正七品武信骑尉   从七品武信佐骑尉正八品奋武校尉   从八品奋武佐校尉正九品修武校尉以下新増 从九品修武佐校尉等谨案初制武职正二品称骠骑将军从二品骁骑将军正三品昭勇将军从三品怀远将军正四品明威将军从四品宣武将军正五品武徳将军从五品武略将军正六品昭信校尉从六品武显校尉正七品奋力校尉八品九品则级所无焉嗣更定初例一品至四品俱称大夫五品以下则皆改称为郎略参宋制武功大夫武功郎之意乾隆五十一年特奉
  上谕旧例武官正从一品俱封荣禄大夫正二品至从五品俱封将军既未为允当嗣更定新例则皆称大夫因思将军为専阃主帅大夫系文臣之称乃旧例则封将军而今又更封大夫名义殊觉混淆嗣后武职正一品至从二品俱应封为将军正三品至从九品应分别酌与都尉骑尉校尉等字様递为差等以示区别旋是遵
  旨定议一二品俱封为将军三四品俱封为都尉五六七品俱封为骑尉八九品俱封为校尉经进呈
  睿鉴准行于是武职封号较旧制弥尽美尽善矣至文
  武邀封之期初制恭遇
  覃恩及三年考满均给封赠康熙九年停考满封赠之
  例遇
  覃恩始按品颁给至封赠命妇一品妻为一品夫人二品妻夫人三品妻淑人四品妻恭人五品妻宜人六品妻安人七八九品妻孺人命妇但论品级不分正从一品封赠三代二三品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八九品止封本身凡一品至五品皆授以
  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
  敕命文职隶于吏部武职隶于兵部今依会典所载并
  新定章程辑大要以备考云
  乂谨案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
  恩诏条款内开内外大小官员除各以现任品级已得封赠外凡陞级及改任者俱照新衔封赠嗣部议查核会典酌定四条一本宗貤封宜定以品限一二品官不得貤封高祖父母四品及五六品官均不得貤封曽祖父母以符体制一外姻貤封宜严以限制凡貤封外姻止许遵会典貤封外祖父母其馀外姻概不准请以杜冒滥一京官八品以下加级请封宜区以差等会典载京官有加级者得进阶受封级多限以制七品以下不得逾五品五六品不得逾四品三四品不得逾二品推原义例殊为允当但五六品官不越四品而七品至从九品未入流人员俱得照加级请领五品封典亦觉太优请于会典内添七品不得逾五六品八品以下不得逾七品于封典益昭详慎一重封条例宜晰如司员调部道府州县调任虽署新衔而职既仍旧级亦未増岂得前后一官两请封典请凡衙门地方调易而职阶相同者不准重封再京官请除官阶级数与上次相同者不准重封外所有加级既増晋阶较大各员俱照向例给封级多者仍限以制如八品以下不得过七品之类其捐纳各级概不准计算庶重封之弊绝而于例亦昭画一奉
  朱批所议是依议斯又酌定章程并载入会典则例者
  谨因官阶而附辑封典之制如此
  禄秩
  等谨案我
  朝量能授官因官制禄银米兼支视前代折米折钞之制允为优厚
  世宗宪皇帝定养廉増禄米
  皇上御极之初即加
  赐京官恩俸所以示体恤而励廉隅者靡所不至恩至渥也谨依马考之例书现在正支数于前而以历年増减之数附后作禄秩一篇又按马考及五朝考禄秩后复有职田一门
  国初勲臣皆给庄田以代廪禄寻即按品给禄其庄田之数详见田赋不另载
  世职俸银俸米
  等谨案五朝考禄秩俱载王公及公主驸马都尉以下奉恩将军仪宾以上所支之数今据
  国史职官志及会典文武官制俱自一等公以下有品级官员作为考故禄秩亦祗载一等公以下其奉恩将军以上廪禄俱不载
  一等公岁给银七百两米三百五十石
  二等公岁给银六百八十五两米三百四十二石五斗
  三等公岁给银六百六十两米三百三十石闲散公岁给银二百二十五两米一百二十七石五斗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岁给银六百三十五两米三
  百一十七石五斗
  一等侯岁给银六百一十两米三百五石
  二等侯岁给银五百八十五两米二百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侯岁给银五百六十两米二百八十石闲散侯岁给银二百三十两米一百一十五石一等伯又一云骑尉岁给银五百三十五两米二百六十七石五斗
  一等伯岁给银五百一十两米二百五十五石
  二等伯岁给银四百八十五两米二百四十二石五斗
  三等伯岁给银四百六十两米二百三十石伯品级官岁给银二百五两米一百二石五斗一等子又一云骑尉岁给银四百三十五两米二
  百一十七石五斗
  一等子岁给银四百一十两米二百五石
  二等子岁给银三百八十五两米一百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子岁给银三百六十两米一百八十石一等男又一云骑尉岁给银三百三十五两米一
  百六十七石五斗
  一等男岁给银三百一十两米一百五十五石
  二等男岁给银二百八十五两米一百四十二石五斗
  三等男岁给银二百六十两米一百三十石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岁给银二百三十五
  两米一百一十七石五斗
  一等轻车都尉岁给银二百一十两米一百五石
  二等轻车都尉岁给银一百八十五两米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轻车都尉岁给银一百六十两米八十石骑都尉又一云骑尉岁给银一百三十五两米六十七石五斗
  骑都尉岁给银一百一十两米五十五石
  云骑尉岁给银八十五两米四十二石五斗恩骑尉岁给银四十五两米二十二石五斗八旗世爵俸禄由都统咨部支领曾经效力行闲致仕者或给半俸或给全俸由兵部奏请凡八旗武官皆同汉世爵由本省支给咨部察核汉世爵擢用京营外省及选用侍卫者均食全俸其发标效力未经受职及自愿效力非
  命往者均给半俸实授始支全俸其奉
  旨令其回籍及不能供职并未及岁承袭在家闲住者
  均停给俸雍正十三年
  八旗世爵授外省文职者如世爵之俸浮于外俸于任所支领外任之俸所馀世爵俸银并世爵禄米仍留京支领若与外俸相等及外俸浮于世职者俸银均在任所支领世爵禄米仍准留京乾隆三年
  八旗世爵授外省武职者其世爵禄米照文官例留京支领乾隆四年
  在京满汉文武官员俸银禄米
  等谨案在京文武官员俸银满洲汉人俱一例按品颁发禄米即照俸定数每俸银一两支米一斛
  正从一品岁给俸银一百八十两俸米九十石正从二品岁给俸银一百五十五两俸米七十七石五斗
  正从三品岁给俸银一百三十两俸米六十五石正从四品岁给俸银一百五两俸米五十二石五斗
  正从五品岁给俸银八十两俸米四十石
  正从六品岁给俸银六十两俸米三十石
  正从七品岁给俸银四十五两俸米二十二石五斗
  正从八品岁给俸银四十两俸米二十石
  正九品岁给俸银三十三两一钱一分四釐俸米一十六石五斗五升七合
  从九品岁给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俸米一十五石七斗五升
  未入流俸银禄米与从九品同
  雍正三年
  谕旨朕体恤臣工时深轸念每思经理区画以赡其俯仰之资今见汉官携带家口者多若俸米仍照旧数食用或有不敷居官者难免内顾之忧嗣后在京大小汉官著按俸银数目给与俸米俾禄糈所颁足供养赡以示朕加恩群臣之至意
  五年议准
  盛京户部及守䕶
  陵寝文武各官俸银照京官正俸一体颁给
  十二年议准凡
  内府及王公府属佐领照八旗佐领一体颁给俸禄乾隆元年奏准七品笔帖式岁支俸银三十八两八品二十八两九品二十一两米照俸支给等谨案初制自顺治元年定汉文官正一品岁实支俸银二百一十五两五钱有奇从一品一百八十三两八钱有奇正二品一百五十二两一钱
  有奇从二品一百二十两五钱有奇正三品八十八两八钱有奇从三品六十六两九钱有奇正四
  品六十二两有奇从四品四十八两七钱有奇正五品四十二两五钱有奇从五品三十七两六钱有奇正六品三十五两四钱有奇从六品二十九两有奇正七品二十七两四钱有奇从七品二十五两八钱有奇正八品二十四两三钱有奇从八品二十二两七钱有奇从九品一十九两五钱有奇汉武官正一品岁实攴俸银九十五两八钱有奇从一品八十一两六钱有奇正二品六十七两五钱有奇从二品五十三两四钱有奇正三品三十九两三钱有奇从三品二十九两五钱有奇正四品二十七两三钱有奇从四品二十一两五钱正五品一十八两七钱有奇从五品一十六两五钱有奇正六品一十五两二钱有奇从六品一十二两四钱有奇又定汉文武官岁额给柴薪银一品二品一百四十四两大学士加宫衔者加柴薪银二十四两三品一百二十两四品七十二两五品六品四十八两
  七品三十六两八品二十四两九品一十二两在俸银之外八年定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尚书岁给银一百四十两副都统侍郎一百三十两参领等官一百二十两佐领等官一百两䕶军校骁骑校六品官六十两七品官四十两八品官二十两每银二两给米三斛十年更定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尚书岁给银一百八十两副都统侍郎一百五十五两参领一等侍卫郎中一百三十两佐领二等侍卫员外郎一百五两三等侍卫主事八十两䕶军校骁骑校六品官六十两七品官四十五两八品官四十两至十三年始议定文武俸禄不论满汉一例照品支给并裁汉官柴薪银两
  在京官员恩俸
  等谨案凡官员于正俸外加倍给赏曰恩俸其数与正俸同敬录前后
  恩旨于左
  雍正五年
  谕乾清门侍卫著照品级加给俸银一倍米石不必加给嗣后凡令在乾清门行走之侍卫俱照此给与
  六年
  谕吏户兵刑工五部堂官今皆各殚厥职赞勷政治共相黾勉矢勤矢慎端方自持剔除情弊杜绝请托甚属可嘉朕深许之夫大臣者果能廉洁自守其用度必不敷朕因国家政事资藉大臣之力而使之分心家计朕心不忍五部大臣内除差往外省署印外俸银俸米著加倍给与其署理之大臣亦照此赏给若遇罚俸案件将朕分外所给之俸不必入议
  乾隆元年
  谕礼部堂官照五部堂官例给与双俸
  
  谕从前在京文员俸入未足供其日用时厪
  皇考圣怀是以雍正三年
  特旨增添汉官俸米而各部堂官又加
  恩给与双俸其馀大小各员原欲次第加恩俾得均沾渥
  泽今朕仰体
  皇考加恩臣工之意彷佛双俸之例将在京大小文员俸银加一倍赏给令其用度从容益得専心官守所给恩俸著自乾隆二年春季为始
  在京旗员养廉
  领侍卫内大臣岁给养廉银九百两
  满洲都统岁给养廉银七百两
  蒙古都统汉军都统前锋统领䕶军统领岁各给养廉银六百两
  满洲副都统步军统领岁各给养廉银五百两蒙古副都统汉军副都统步军翼尉内大臣散秩大臣銮仪使上驷院卿奉宸苑卿武备院卿岁各给养廉银四百两
  参领岁给养廉银六十两
  副参领前锋侍卫印房官岁各给养廉银四十两等谨案八旗官员养廉之设自雍正五年
  谕将两淮盐课羡馀银每旗赏给一千两分拨都统副都统等员各有差又将两浙盐课馀银赏给一万两分拨前锋统领䕶军统领等员各有差至乾隆十年
  特恩议定今制至八旗武大臣及官员俱给亲兵随粮
  另详兵考兹不载
  在外文官俸银
  直省大小文官俸银俱照在京文官正俸按品支领
  乾隆元年
  谕旧例教职两官同食一俸未免不敷著从乾隆元年春季为始照各官品级给与全俸永著为令等谨案初制于顺治四年定在外文职按品支俸外复给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案衣什物银四项自督抚至佐贰杂职各有等差岁为常额嗣于顺治九年裁案衣什物银十三年裁薪银康熙九年裁心红纸张银
  在外武职俸薪
  正一品岁给俸银九十五两从一品岁给俸银八十一两各有奇薪银各一百四十四两
  正二品岁给俸银六十七两从二品岁给俸银五十三两各有奇薪银与一品同
  正从三品岁给俸银三十九两有奇薪银一百二十两
  正从四品岁给俸银二十七两有奇薪银七十七两
  正从五品岁给俸银一十八两有奇薪银四十八两
  正从六品岁给俸银一十四两有奇薪银三十二两
  正从七品岁给俸银一十二两有奇薪银与六品同
  等谨案绿旗武职自顺治五年定俸薪之外复给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案衣什物银俱按品有差详在会典至于武职定品不一故支领俸薪亦时有异同初制在外武官给俸至五品止其营千总把总止支廪给银康熙元年定千总六品把总七品初制都司支三品俸薪守备支四品俸薪康熙二十五年改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俱按品支俸至乾隆十八年议定绿旗营武职向系照衔食俸今既将小衔删除则自提督以至守备所食俸银自当一例更定应将提督定为从一品食俸八十一两六钱总兵官定为二品食俸六十七两五钱各有奇其副将以下各官俱照品给俸如额
  直省文职养廉
  等谨案养廉之设自各省耗羡存公以备公用即其赢馀定为各官养廉雍正二年山西巡抚诺岷始行之嗣后各省大吏俱奏请仿效其法蒙
  世宗宪皇帝次第允行盖以外官事务较繁故于俸薪常额之外酌给养廉明立规制使不得需索以扰民逮我
  皇上御极之初复増定佐杂各官养廉其制尤为大备俾直省群工顾名思义大法小廉诚不易之善则也今恭录
  恩谕于左仰见我
  国家加惠臣工及杜止贪墨之至意若夫酌耗羡之多寡分差务之繁简同一省而官有等差同一官而数有等差自督抚司道以至佐贰杂职为数递减不等皆核其籍于户部兹不具载
  雍正六年
  谕曰钱粮之加耗羡原非应有之项朕勤求治理爱养黎民本欲将此悉行禁革而博采舆论留心体访知州县地方官实有万不得已公私两项之用度若全革耗羡其势必不可行为有司者果能减轻收纳不苛取于民在民亦所乐从此耗羡所以未尽裁革之故也州县既有耗羡而上司官员无以养廉势不得不收州县之馈送是上司冒贪赃之罪以为日用之资在谨慎小心者则畏惧而不敢行必至过于窘迫而贪取滥用者又因无所限制借规礼之名恣意横索弊端种种州县公私之用既有不敷必致加派巧取为害于民况上司既收属员之规礼则必有瞻顾回䕶之处而下属反得操上司之短长于察吏之道大有关系所以雍正二年间山西巡抚诺岷请以通省耗羡提解存公将阖省公事之费及上司下属养廉之需咸取于此上不误公下不累民无偏多偏少之弊无苛索横征之扰实通权逹变之
  善策朕是以降旨允行此提解火耗之所由来也向来山西亏空之员革职留任以为弥补之计夫以不肖之徒令其留任还帑是以亏空为䕶官之符不但无益于国计亦且有害于民生而德音在任又借弥补亏空之名提火耗以肥私櫜及诺岷接任洁已奉公实心办理将亏空劣员悉参革州县火耗严行裁减而酌留羡馀以补无著之亏空既不累及于闾阎而有司亦免参罚又为官员定养廉之资为公事留办理之费诺岷此举为国计民生上下公私均有裨益然伊当始行之时不但晋省属员怨望而内外臣工皆有异词朕比时降旨曰此事惟如诺岷之督抚方能行之耳盖朕之意原听各省督抚自为之而至于不能行之督抚不便行之地方则朕并未强之使行也诺岷举行之后随有数省仿效其意提解十分中之二三以备公用亦以地方公务繁多若不预为计画则一时需费仍至累及小民然此亦皆督抚自行奏请者非由朕谕也伊都拉接诺岷之任曾奏称山西亏空渐次清楚将来耗羡便可充饷朕严切训饬曰本地之羡馀只应作本地之用度若归公充饷断无是理且恐相沿日久遂成公项不肖官员竟有重复征收之事矣田文镜亦曾奏称豫省亏空弥补已清火耗尚有赢馀等语朕批示之曰此项耗羡原系豫省官民之物假使果有赢馀则当增添官员养廉之资使其用度宽裕倘再有赢馀则当再减民间火耗之数使其储蓄充赢盖朕之准其提解耗羡者原为爱养官民之苦心若以支给地方公用之外尚有馀资即请收作公项朕必不为也今魏廷珍又以上江提解火耗之事具折陈奏恐外人不知以为出自朕意故特颁此旨明白晓谕盖提解火耗之举若行之果善亦督抚分内之事不得居功倘行之不善实足为伊身家性命之患无所逃罪总在伊等自行度量其愿行者朕不拒阻其不愿者朕亦不强也
  乾隆元年
  谕曰闻江南佐杂等官向来未议养廉该省事务繁多差遣络绎倍于他省微员俸少力薄未免衣食维艰查江苏有不充饷之盐规银两安徽司库有存公耗羡银两著总督赵宏恩巡抚顾琮赵国麟公同查核仿照江西湖广之例酌定数目每年赏给以为养廉示朕体恤微员之至意
  二年
  谕曰向来浙江等省佐杂微员未曾议给养廉朕闻江南地方事务颇烦差遣络绎已于上年特颁谕旨赏给养廉以资日用今思浙省事务差遣亦属繁多微员等俸少力薄所当一体加恩著将应给各官查照江南之例从乾隆二年为始
  五十年奉
  谕各省州县官于耗羡内有自行动支抵算养廉者耗羡归公原为各官养廉之费但官员自收自支其中恐滋影射冒混情弊此后应一并禁止令尽数解司后再行由司库动支给发以杜弊混并令该督抚于年终分晰报部查核
  等谨案耗羡自雍正年间清釐之后用给各官养廉即禄以驭富之良法也我
  皇上加意整顿优厚臣工务俾尽数报解动支实于常法之中更寓防弊之道近又因在京官员非如外任养廉优厚者可比是以向于俸银之外兼支俸米特降
  恩旨凡有降级革职留任者止将俸银分别停减其应得俸米仍准照原品支领因奉行在五十一年以后谨附识禄糈条仰见我
  国家匪颁之制所以劝励官聨者至优且渥云武职禄糈
  十年户部奉
  特旨赏给八旗大臣官员养廉岁支银八万六千两计领侍卫内大臣九百两八旗满洲都统七百两前锋䕶军统领蒙古汉军都统各六百两步军统领满洲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各五百两内大臣散秩大臣蒙古汉军副都统两翼翼尉内府三旗统领内务府奉宸苑上驷武备院卿各四百两健锐火器营翼长围场总管各二百两围场翼长一百两其自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参领印务章京
  圆明园三旗各参领八旗䕶军各参领两翼前锋参领侍卫健锐火器营营总参领八旗察哈尔总管等官每年俱按大臣养廉支剰银两尽数分给四十六年奉
  谕向来各省提镇以下至将弁等俱有分扣兵丁名粮作为得项者此例定自何年其每员应得若干系何名目各省是否一例按照地方情形品级大小酌定数目多寡又或各省参差不同著交各该部将定例年月及现在款项数目分晰查明分单具奏至此事因循已久恐又于定数之外私自克扣增添者若每员任内私扣一名后任积渐加增侵扣无所底止督抚姑息不加查察久之即为虚额空粮之弊尤不可不彻底清查著传谕各督抚将各省提镇以下武职现在分扣名粮实数及有无私添之处查明据实具奏又奉
  谕国家设兵卫民简核军实期于营伍整齐兵额充足如兵丁等红白事件从前设有生息惠济银两以资赏恤后因生息名色有关国体特饬停止昨陜甘添兵案内筹及赏恤声请酌复恵济银两朕以国家赏兵之费藉商生息支给究属非宜已传谕令其动用正项开销各省兵丁红白银两原系加恵行伍格外施恩若因此裁扣口粮致额不足殊非核实行伍之道所有各省营赏恤兵丁红白银两自乾隆四十七年为始俱著于正项支给造册报部核销至各省提镇以下武职员弁俱有应得坐粮马干等项令军机大臣会同该部核办照文员之例议给养廉其所扣兵饷即可挑补实额核计添给养廉岁支亦及二百万两官员既无拮据而各省又添兵力于行伍大有裨益所有办理添补兵额红白赏恤银两及名粮裁添养廉縁由明晰晓谕中外知之嗣据直省各将武职应得养廉名粮数目陆续具奏经户部酌核章程统归画一以垂永久按各武职品级大小通同比较定额提督每员给飬廉银二千两总兵一千五百两副将八百两𠫭将五百两游击四百两都司二百六十两守备二百两千总一百二十两把总九十两经制外委千把总毎员十八两毎年照文职养廉例于耗羡项下动支又以在京巡捕五营员弁管辖地方处分较重并非省营専事操防者可比所有步军统领向系部旗大臣兼理应得养廉名粮银八百八十两照旧支给外其副将核给养廉银九百两𠫭将六百两游击五百两都司三百两守备二百四十两千总一百四十两把总一百两外委二十两又以甘肃之乌噜木齐等处
  云南之腾越镇龙陵协四川之崇化绥宁靖远懋功抚边五营或系新疆或在边境亦与腹地情形迥异酌给甘肃省乌噜木齐提督养廉银二千八百两伊犁巴里坤总兵各二千一百两玛纳斯哈密副将各一千二百两其参将各八百两游击六百两都司三百八十两守备三百二十两千总一百八十两把总一百二十两外委二十八两云南腾越镇总兵一千六百两龙陵协副将九百两其游撃四百五十两都司三百两守备二百二十两千总一百四十两把总一百两外委二十二两四川崇化等五营游击五百二十两都司三百四十两守备二百六十两千总一百六十两把总一百二十两外委二十八两通计直省大小员弁原扣名粮银一百三十六万八千四百七十六两改给养廉银一百三十二万五千七百十六两仍节省银四万有奇其云南省之提督总兵福建省之台湾镇总兵旧有额外动支耗羡公件银两广东水师各营旧有额外加增草干银两一并删除毋庸重给再各省绿营兵丁红白赏恤银两既遵奉
  恩旨动支正项所有各省原动用之裁扣节省各款应查明分别正闲款项另行提解及存为武职养廉支销之用等因具题奉
  旨依议云南提督总兵及福建台湾总兵或地当烟瘴或远隔重洋均与腹地不同著加恩于议给养廉外云南提督加赏银五百两云南总兵及福建台湾总兵各加赏银二百两以示朕轸念岩疆加恵戎行之至意著为令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