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志 (四库全书本)/卷036

卷三十五 皇朝通志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三十六
  礼略
  等谨按自古帝王经国治世之典莫大于礼礼也者事神理人班朝治军由仁孝诚敬之思以达于尽伦尽制之实治法所由大备也自有虞氏命典三礼成周始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之目汉唐以来规制略存未臻大备秉笔纪载者亦无由上嫓隆古之规洪惟我
  皇朝
  圣
  圣相承监古定制典章鸿懿超越万代
  皇上中和建极兼综条贯自
  郊
  庙百神之祀朝觐燕飨之仪
  阅武训戎之政柔远安藩之略以至慎终追远之典皆本
  圣神之极思创制显庸尽美尽善其仪节之精详已载
  
  大清会典
  大清通礼中兹纂辑
  皇朝通志礼略惟谨绎规制之大者仿郑樵通志体例登于卷中谨考郑樵礼略以吉嘉宾军凶为序而所载皆汉唐以后之弥文如吉礼之眀堂灵星老君祠封禅历代所尚苇茭桃梗高禖祓禊诸条嘉礼之三老五更宾礼之三恪二王后军礼之軷祭祭马祖凶礼之天子为大臣服至郡县吏为守令服诸条皆一时所行之制不足垂为定范兹谨遵
  大清通礼成式五礼首吉次嘉次军次宾次凶凡诸治神人而和邦国定损益而酌古今宏纲钜目皆前代未有之隆仪为百王之矩范而于郑志诸目之庳陋无稽为
  圣朝已经裁革者则皆删去其目并随条加按声眀以示大经大法之所为立极并以志体例之所由来焉
  吉礼
  等谨按郑志五礼首以吉礼二卷自郊天而下条目纷繁多述秦汉以来烦黩之制非尽古礼也我
  
  列圣以来釐定祭典精禋俨恪超越万古自
  南郊
  北郊
  太社
  太稷以至于
  天神
  地祇之祀
  太庙祫祭时享以及于
  历代帝王
  先师孔子
  群神之典彛章眀备著于
  大清会典
  大清通礼谨依次叙载述为吉礼六卷其郑志所有诸
  
  本朝已经厘正者谨随条附述案语于后以见尽善尽美之极制焉
  南郊
  等谨按
  两郊大祀典礼攸崇我
  朝
  列圣以来敬事
  皇穹垂为成宪
  皇上绍承祗遹岁必躬亲洁蠲将事积久益劭礼眀乐备昭示万年谨考典制之所自敬著于篇至每岁
  亲祀大典惟恭纂有关釐定者以符体例云
  太祖高皇帝天命元年正月贝勒以下诸臣奉上皇帝尊号立国建元行焚香告
  天礼
  天聪十年正月群臣奉上
  太宗文皇帝尊号是年建
  圜丘于
  盛京徳盛门外其制九成周围一百十丈南门三东西北门各一四月
  太宗率王贝勒以下文武群臣斋戒三日
  亲祀
  南郊以太牢熟荐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徳是为
  本朝祀
  天于郊之始十一月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以将征朝鲜告是为冬至大祀
  圜丘之始七年冬至以
  驻跸纳兰遣官恭代斋戒如礼停止行猎
  顺治元年十月朔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
  亲祀
  南郊告祭
  
  地即皇帝位是年定制每岁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以
  大明
  夜眀
  星辰
  云雨风雷为四从坛配享每岁孟春以上辛日
  祈谷于
  圜丘凡祀
  圜丘以冬至日子时后定于黎明时与孟春
  祈谷均为大祀十一月冬至大祀
  亲诣行礼二年十月定
  郊祀斋戒及设玉帛祝文香亭仪注三年四月设守视天坛
  地坛
  社稷坛官员四年三月定大祀
  南郊用胙牛之礼五年十一月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奉
  太祖高皇帝配享八年三月定祭祀斋戒例
  南北郊祀
  皇帝于大内斋宫致斋三日
  坛内斋宫致斋一日四月定诸王文武群臣陪祭扈从及
  
  驾接
  驾仪注六月定大祀视牲省牲之制十三年七月定祭祀
  出宫时刻凡祭
  圜丘
  方泽于五鼓出宫礼部先期一日奏闻十四年正月辛亥祈谷于
  上帝奉
  太祖高皇帝配享三月特举大祀奉
  太宗文皇帝配享嗣后冬至
  郊天上辛
  祈谷并同十七年二月定
  祈谷坛祀典用燔柴礼四月己酉合祀
  
  地
  百神于
  大享殿
  等谨按
  圜丘之典
  列祖以来躬亲将事岁久益䖍有纪载不能尽述者兹纂唯恭载首事之年及典制有所増定之岁馀不备述
  祈谷大祀
  方泽大祀纪载体例并与此同焉
  顺治十八年正月
  圣祖仁皇帝登极遣官告祭
  昊天上帝寻以诸臣详议祀典请罢禁中
  上帝坛及
  大享殿合祀从之十一月冬至大祀
  亲诣行礼
  康熙六年十一月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九年正月辛丑
  祈谷于
  上帝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十二年八月定祭祀时刻
  
  庙皆黎眀行礼二十九年正月辛丑
  祈谷于
  上帝
  御制祝文
  亲诣行礼四十六年十一月冬至大祀群臣以天气严寒
  请遣官恭代不许五十四年正月
  祈谷于
  上帝用下辛日先是祈谷例用上辛是年正月十日上辛
  尚未立春奉
  谕旨以从前亦有用次辛下辛致祭者令诸臣议之乃以正月三十日下辛行礼五十七年十一月冬至大祀遣官恭代仍照常斋戒五十八年十一月冬至大祀
  命亲王恭代仍
  亲往瞻拜行礼奉
  谕旨朕于祭祀之前升
  坛瞻仰省视俎豆量力跪拜退处幄次俟恭代亲王行礼毕然后回宫诸臣覆奏
  圣体违和初愈天气严寒请停
  亲祭奉
  谕旨朕必亲往朕行礼不必赞礼作乐将朕亲诣之处著书于祝文内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宪皇帝登极冬至大祀遣大臣恭代行礼
  雍正元年十一月大祀
  天于
  圜丘奉
  圣祖仁皇帝配享二年正月辛巳
  祈谷于
  上帝奉
  圣祖仁皇帝配享七年正月
  诏严
  
  庙演礼之禁部臣议奏凡祭祀执事等官当在凝禧殿演礼如有特加祭典先期于神乐观演习从之八年正月
  祈谷奉
  谕旨以初二日上辛行礼停止朝贺筵宴十三年正月祈谷以初十日上辛尚未立春用次辛行礼九月皇上绍登大宝逾三月后群臣以祀典上请奉谕旨大祀斋戒所以洁齐心志对越
  神眀朕意斋戒之日即当素服冠缀缨纬其视祝版亦当
  照例用礼服以昭敬谨礼部遵
  旨议上从之
  乾隆元年正月
  祈谷行礼如仪二年四月大祀
  天于
  圜丘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先是礼部具仪奏上奉
  谕旨尔部具奏
  皇考配享
  天坛仪注朕敬谨详阅内称配享时朕恭奉
  神牌陞坛奉安于东三青幄次并未议及参拜
  上帝之仪朕思升祔
  太庙时先行参拜
  列祖
  列后礼然后陞座今配享
  圜丘亦应先行参拜
  上帝礼然后陞座议政王大臣等遵
  旨议上从之三年正月
  祈谷于
  上帝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四年正月
  祈谷用次辛日十一年正月
  祈谷同十二年十一月定
  郊坛大祀誓戒百官之制凡大祀于午门前宣誓戒陪祀之王公大臣官员朝服齐集跽听行礼十二月定
  郊坛大祀省视
  神位及省视牲器之礼奉
  谕旨
  郊坛神主向藏
  皇穹宇
  皇祇室
  皇干殿考之唐开元礼先期升主陈设省视复收朕思因
  省视而陈设
  神主有违神道静穆之义未协寅恭严事之忱应躬诣皇穹宇
  皇祇室
  皇干殿上香行礼分献官诣配殿行礼肃将悃忱以申对越著大学士会同该部详悉定议并恭诣
  坛庙后亲视笾豆之处具仪以闻寻遵
  旨具仪奏上如仪行礼十三年十一月冬至大祀用新成祭器更定大驾卤簿乘玉辂十四年五月
  诏斋宫致斋勿鸣鼓角是月
  诏修缮
  两郊坛宇展拓旧制十六年九月改
  祈谷坛大享殿为
  祈年殿门为
  祈年门十九年大学士等奏午门外宣读誓戒之礼令
  各衙门恭录
  敕谕制牌收贮于致斋日恭设堂中随时仰瞻其宣读
  之仪请停止从之二十三年正月
  祈谷用次辛日二十四年十一月冬至大祀以荡平回部并告成功三十七年十一月冬至大祀旧制
  皇帝诣
  斋宫乘礼轿乾隆七年改定乘辇是岁以石街积雪銮仪卫奏请仍旧例用礼轿从之先是大学士等遵
  旨议定
  郊天仪注前一日
  皇上诣
  皇穹宇上香行礼毕即还
  斋宫其视神位视坛位省牲器命原遣视牲大臣恭代行礼又议旧制
  皇帝陞第一成位奠玉帛后即复第二成拜位立以次进俎初献读祝亚献三献受福胙彻馔皆如之今议奏
  皇帝陞第一成位奠玉帛后即就读祝位以次进俎三献饮福受胙毕始还第二成位行礼从之三十八年正月
  祈谷用次辛日先是大学士等议奏向例诣
  斋宫皆于
  祈年殿塼城门外降辇步入恭诣
  皇干殿上香瞻拜今议由西门步入行礼以节行陟之劳
  从之四十二年正月
  祈谷用次辛日四十四年十一月冬至大祀先是奉谕旨南郊典礼最为繁重朕明岁即届七旬虽拜跪尚可如常而精力究不免稍减恐过劳生惫转非所以将诚意因思
  正位晋献香帛俎爵自当躬致申䖍至
  配位
  列祖
  列宗惟上香仍前亲奉其献爵进俎则命诸皇子恭代庶得少节烦劳以专心祼荐即自今岁冬至为始并
  敕部臣载入会典
  等谨按我
  皇上凝承
  昊眷恪谨
  郊禋每岁
  大祀必
  躬亲昭事礼仪隆备诚愫昭格乾隆三十七年始命礼臣议定
  郊天仪注三十八年行
  祈谷礼于西垣门外降辇步行入盖少节繁文益所以专精对越时
  圣夀已逾六旬
  天眷纯熙积久弥劭恭读三十九年
  谕旨有云朕临御以来恒以敬
  天报本为要不敢稍有怠惰凡
  坛庙大祀必躬诣行礼自降辇以至成礼一切典礼必敬必诚四十年来未敢少有怠忽而一切礼仪宜尽之处靡不加增至三十七年朕年逾六十始敕大学士及该部将降辇步行之远近及升降之无关钜典者酌减一二盖欲稍减步履之小节蓄养精力期于大典益致恪恭亦因朕年逾六旬始如此酌量节减所以益矢诚敬也万世子孙其敬识朕意于诸大祀设非年至六旬一切典章断不可稍减倘𫎇
  上天眷佑年逾六旬方可遵朕现在所行举行将此永著
  为例
  训谕昭彰垂示万世至四十四年奉
  
  南郊典礼最为繁重
  正位晋献自当躬致申䖍
  配位则命诸皇子恭代自是岁岁敬承
  大祀劼毖益䖍酌仪文之准致纯一之思所由仰答天心垂亿万年无疆之庥也臣等恭绎礼意谨志因时定
  制之义以昭
  圣人诚恪事
  天之大典焉
  四十七年正月
  祈谷先期奉
  上谕今年正月初四日上辛朕以雍正七年
  皇考谕旨因元旦朝贺不宜展祈谷之期于次辛行礼其乾隆己未丙寅戊寅丁酉四次用次辛者以诣
  东朝庆贺仪节不宜有阙也今非向年可比宜谨遵皇考眀谕
  祈谷仍用上辛自元旦即斋戒其朝正庆贺改用初五日
  行礼自
  皇上御极以来
  郊天祈谷之典岁必
  躬亲俨恪将事礼明乐备万世法守其仪节并载大清通礼
  大雩祷水旱附
  国初定制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
  天神
  地祇
  太岁
  社稷至于
  亲诣
  圜丘即为大雩之义初立
  天神坛于
  先农坛之南以祀
  云师
  雨师
  风伯
  雷师其西立
  地祇坛以祀
  五岳
  五镇
  四陵山今为五陵山
  四海
  四渎
  京畿名山大川
  天下名山大川皆因祈雨而修祀事义与雩同祈而应则报祀如仪直省各令建坛致祭常雩祈报并循定制行礼
  顺治十四年四月
  世祖章皇帝以旱祷于
  圜丘率群臣致斋三日禁屠宰不理刑名至期
  皇帝素服诣
  圜丘不设卤簿不除道不奏乐不设
  配位不奠玉饮福受胙馀行礼如常仪遣官致祭方泽
  社稷坛
  神祇坛应时大雨越三日遣官行告谢礼十七年六月
  以久旱祷雨先期三日
  世祖章皇帝步行诣
  南郊斋宿是日早四际无云顷之阴云密布甘霖大霈越
  三日行祈祀礼于
  圜丘祭毕雨复降越四日遣官行告谢礼是时礼部奏请修举名山大川及古帝王圣贤祀典从之康熙四年三月旱
  命礼部遣官往泰山祈雨十年四月以旱祷雨
  圣祖仁皇帝素服诣
  坛致祭旋以甘霖霑足遣官吿谢与顺治十四年同十七
  年六月
  亲祈雨于
  圜丘
  圣祖仁皇帝自坛西门步行至
  坛行礼时甘霖大霈仍步出坛西门乘马回宫十八年四月旱祷雨报谢如仪十九年四月旱祷雨报谢并如仪二十二年六月以亢旱
  命建坛祈祷即日雨二十六年五月
  亲祈雨于
  圜丘
  御制祭文祭毕
  回銮甘霖立降越日遣官告谢如仪二十八年六月御制祭文遣官祷雨寻𮦵雨报谢如仪五十五年五月驻跸热河以天旱减膳斋戒
  谕京师䖍诚祈雨越七日雨足始复常膳五十六年五月亲祈雨于
  圜丘是年冬
  谕诸皇子及大臣等曰京师初夏每少雨泽朕临御五十六年约有五十年祈雨每至秋成悉皆丰稔昔年曽因暵旱朕于宫中设坛祈祷长跪三昼夜日惟淡食不御盐酱至第四日步诣
  天坛祈祷油云忽作大雨如注步行回宫水满两靴衣尽沾湿后各省人至始知是日雨遍天下又
  谕曰天行不齐多赖人事补救朕仓有馀粟帑有馀金随时随地皆可赈济故虽逢旱岁亦不能为灾也
  雍正元年五月旱
  世宗宪皇帝减膳䖍祷甘霖立霈二年二月
  亲诣黑龙潭祈雨越数日
  亲祭
  历代帝王庙甘雨大𮦵群臣衣尽沾湿各加
  恩赐
  御制喜雨诗群臣恭和自此至十三年偶值亢旱无不斋居䖍祷精诚感应岁获丰登
  乾隆二年六月以亢旱遣官致祭
  天神
  地祇
  太岁各坛及
  四海之神七年五月増
  神祇坛祈雨乐章八年四月始行常雩礼于
  圜丘先是御史徐以升奏请于京城之内择地建立雩坛
  仿古龙见而雩之礼
  敕下礼臣详议寻议奏孟夏龙见择日行常雩礼祀
  昊天上帝于
  圜丘奉
  列圣配享
  四从坛从祀于下孟夏后旱则祈
  天神
  地祇
  太岁坛次祈于
  社稷坛次祈于
  太庙皆七日一祈旱甚乃大雩祀
  昊天上帝于
  圜丘雨足则报祀其以前望祭四海之礼可以停止疏上
  从之九年四月大雩于
  圜丘奉
  谕旨目下畿辅雨泽愆期此次举行雩祭正望恩迫切之时非每夏常雩可比其先期前诣斋宫及祭毕回銮朕俱御常服不乘辇不设卤簿不作乐以示䖍诚祈祷为民请命之意二十四年四月常雩
  皇上步行亲诣行礼五月
  皇上步祷
  社稷坛六月大雩于
  圜丘
  御制祝文步诣行礼越日大雨霑足报谢如仪自乾隆
  八年以来孟夏常雩皆
  躬亲行礼惟
  巡幸之岁遣官恭代自三十七年遵
  旨议定
  郊天仪注三十八年以后
  常雩行礼并同偶值水旱精诚致祷雨旸立应祈祀报谢
  皆如常仪焉
  朝日夕月
  顺治八年六月定春分秋分朝
  日夕
  月之礼初定祀典以日月从祀
  天坛罢春秋二分祀事至是礼臣请照旧典于从祀天坛外立
  朝日坛于朝阳门外东郊立
  夕月坛于阜成门外西郊从之凡祀
  
  月为中祀祀
  朝日坛以春分日卯时值甲丙戊庚壬年
  皇帝亲诣行礼馀年遣官承祀祀
  夕月坛以秋分日酉时值丑辰未戌年
  皇帝亲诣行礼以
  北斗七星
  木火土金水五星
  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为从坛
  列圣以来春秋二分皆
  亲诣遣官致祭如仪
  乾隆三年二月朝
  目于东郊
  皇上亲诣行礼八月秋分夕
  月于西郊先是奉
  谕旨今岁
  夕月坛旧例系遣官之年但朕即吉之后初次举行朕亲诣行礼以展诚敬十一年二月春分
  皇上亲祭
  朝日坛以次日日食不乘辇不设卤簿不奏乐自是皆亲诣及遣官致祭如仪
  等谨按郑志朝日夕月之后有眀堂一门八蜡之后有灵星一门考眀堂之制始于成周历代有之而制度迄莫能定汉儒所述大戴礼白虎通蔡邕之说制度已各不相符朱子谓郊者古礼眀堂者周制周公以义起之则其不必循行于后代可知我
  
  南郊大祀
  列圣配
  天极尊崇之钜典眀堂之制不复建立洵为超轶前古矣自汉立灵星祠祀主天田配以后稷盖即祈谷之意我
  朝定制列星为
  圜丘配位后稷为
  太稷配位孟春
  祈谷岁必
  躬亲春秋
  社稷以祈以报灵星之祀诚无事于复举也以上二条
  谨从删
  八蜡
  等谨按郑志有八蜡腊一门考八蜡之祭元明以来久停其制
  本朝有以举行蜡祭请者奉
  皇上谕旨详晰指示不必举行盖祈报之典已详举于
  
  坛庙中停止蜡祭示无渎也今谨载
  谕旨于篇中以见酌古准今折衷尽善之定制焉
  乾隆十年十二月
  谕大学士等国家崇报之文眀禋肇荐考议周详凡祀典所关群神咸秩即如雩祭诸礼事繋农桑近复议行有举无废皆以为民也迩年以来诸臣工每以蜡祭为请朕追惟旧制酌古准今有宜于详慎者考大蜡之礼昉于伊耆三代因之所以报万物之成也虽咏于诗详于礼记周官而古制夐远传注参错难以折衷所谓八蜡配以昆虫后儒谓其害稼不当与祭月令祈年于天宗蜡祭也注曰日月星辰则所主又非八神至所谓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其神甚多尤难定位且蜡与腊冠服各殊有谓腊即蜡者有谓蜡而后腊者是古制已不可考终无定衡至于后世自汉腊而不蜡此礼已湮魏晋以来迄于唐宋时行时止或溺于五行之说甚且天帝人帝及于龙麟朱鸟多至百九十二座议者以为失先王之礼远矣苏轼曰迎猫则为猫之尸迎虎则为虎之尸近于倡优所为是以子贡观于蜡言一国之人皆若狂以其沿习日久迹类於戏也盖祀于南郊已不合于古制而蜡于四郊则惟顺成之方始祭较量区别丛杂琐细于义有乖于礼未洽于神为䙝自元眀以来停止此典实有难于举行之处况蜡祭诸神如先啬司啬日月星辰山林川泽今皆祀于各坛庙原于典文无阙即民间秋成之后休息农功祀神报赛大抵借蜡之遗意以尽其闾井欢洽之情犹有吹豳撃鼓之风亦皆听从民便未尝禁止是蜡祭原行于民间但田夫萃处杂以嬉戏各随其乡之风尚初不责以仪文若朝廷议祀洁蠲䖍享必严肃整齐何至有一国若狂之论可知此祭即古亦闾阎相沿之旧俗讵可定以为郊庙典礼如以为有祈无报则方春而祈谷冬又有事于
  圜丘礼谓郊之祭为大报天又云万物本乎天大报本也岂得谓之有祈无报乎况二仲荐馨并崇社稷班固所谓为天下求福报功者具在陈祥道所谓大社国社农之所报在焉今
  社稷坛春秋两祀祈谷之礼已备至义近于重复事渉于不经者即下之礼臣亦难定议因诸臣但泥古制多未深考是以特降此旨俾共知之
  风师雨师诸星等祠
  臣等谨按郑志有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我
  朝定制祀
  云雨风雷之神于
  天神坛以専祷水旱已见祷水旱门兹不重述北斗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之神从祀于
  夕月坛已见朝日夕月门伏见雍正二年立时应宫以祀
  龙神六年立
  风神庙七年立
  云神
  雷神之庙报答洪庥礼制详备而
  太岁坛祭每岁之神特隆庙祀谨彚著于篇直省崇祀
  之典亦附见焉
  顺治元年定每岁致祭
  太岁坛之礼
  太岁殿在
  先农坛之东北正殿七间祀
  太岁之神两庑十有一间祀
  十二月将之神每年正月初旬诹吉及十二月岁除前一日遣官致祭初春为迎岁暮为祖自后岁遇水旱则遣官祭告祈祷有应报祀如仪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
  圣祖仁皇帝亲征噶尔丹遣官致祭
  太岁之神凯旋祗告如之
  雍正元年建时应宫于西苑以祀
  龙神每岁以六月十三日致祭用素羞香烛遣内务府
  官行礼六年七月建
  风神庙于都城内东北隅礼工二部会同内务府遵
  旨议奏于都城东北隅择得景山东边当东北箕星之位建庙甚宜其庙宇仿时应宫规制每年于立春后丑日致祭奏上从之
  诏封为应时显佑风伯之神庙曰宣仁庙是年以河臣奏
  
  敕封江南清口风神为清和宣恵风伯之神岁时致祭七
  年十月建
  雷神庙于都城内之西立夏后申日致祭建
  云师庙于都城内之东秋分后三日致祭其规制祭仪
  俱仿宣仁庙封
  云师为顺时普䕃云师之神庙曰凝和庙
  雷师为资生发育雷师之神庙曰昭显庙十三年以抚
  臣请封广东边海郡县庙祀
  风神为宣仁昭泰风伯之神封甘肃兰州府庙祀雷神为显仁应瑞之神春秋致祭
  乾隆元年十二月祭
  太岁坛遣亲王行礼十六年増定
  太岁坛上香之仪十八年定
  太岁坛供奉神牌之礼旧例祭时以黄纸书年建神牌祭毕与祝帛同焚至是礼部请供奉神牌于殿庑内神龛前列神座祭时请神牌奉安神座祭毕复龛恭遇
  皇上亲诣上香不请神主出龛从之嗣是遵行永为定
  制二十年定制祭
  太岁坛遣亲王郡王行礼直省府州县各建
  神祗坛祀
  云雨风雷境内
  山川
  城隍之神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在城文武各官皆与省会以总督巡抚主之若有故以布政使摄府州县春秋致祭仪节与省会同










  皇朝通志卷三十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