稣斋集/内集下
惧塞录甲一
编辑夙兴夜寐箴
编辑夙兴夜寐箴者。天台南塘陈先生之所作也。先生讳柏。字茂卿。金华鲁斋王先生〈讳柏字会之〉以为此箴甚切得受用。以教上蔡书院诸生。使之人写一本置坐右。
鸡鸣而窹。思虑渐驰。盍于其间。澹以整之。或省旧愆。或䌷新得。次第条理。了然默识。
窹。形神始开而觉也。思度。虑谋。皆心之动也。盍。何不也。澹。恬静也。整。顿而齐之也。省。视己也。愆。过也。省愆。即孔子所谓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䌷。抽茧丝也。如丝有端緖。寻求其端緖而䌷绎之也。得。求而获之之辞。盖得见义理之当然。及其所以然也。䌷得。即孔子所谓知新。子夏所谓日知其所亡者也。凡事不躐等节者。谓之次第。凡物不紊脉络者。谓之条理。了。目明貌。默识。不言而心解也。
右第一章。言夜将朝而寝已觉。则身虽未与物接。而心不能不动。故君子于此。静齐其思虑之走作者。使夜气之生。无所坏害。而于昔所失则悔悟而知改。今所有则寻绎而加察。莫不循其序柝其义。盖有言意之所不能及者。而森然于不睹不闻之中。如向亲则知其当孝。向君则知其当忠。是也。非尝从事于明德之功者。其孰能与于此哉。孟子曰。鸡鸣而起。孶孶为善。程子曰。未接物时。只主于敬。便是为善。又学者所宜深省也。
本既立矣。昧爽乃兴。盥栉衣冠。端坐敛形。提掇此心。皦如出日。严肃整齐。虚明静一。
本即上章所谓默识者也。昧爽。欲明未明之际也。盥。洗手。不言靧。省文也。栉。理发也。衣。衣之。冠。冠之也。坐指跪足而言。故欲其不偏。形举一身而言。故欲其不放。提掇。犹言点检照顾。皦。日初出貌。严肃整齐。如正衣冠。尊瞻视。头容直。目容端之类。申上三四句之意。虚明静一。乃寂然不昧。澹然无欲之象。申上五六句之意。
右第二章。言本立而夙兴焉。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存之于内。以达于外。而精粗一致。本末兼举矣。
乃启方册。对越圣贤。夫子在坐。颜曾后先。圣师所言。亲切敬听。弟子问辩。反复参订。
乃者。始辞。启。开也。木版曰方。竹简曰册。〈或作策〉册以众联。方一而已。古者以记言事。越。于也。圣。大而化之之谓。贤。才德出众之称。夫子。孔子。讳丘。字仲尼。颜。颜回。字子渊。曾。曾参。字子舆。皆孔子高弟也。圣师。指如夫子之圣。弟子。谓如颜曾之贤。参。考。订。评议也。
右第三章。专举读书之法而言。始发古书。惕然如严师之临上。亲友之与处。谨受其开示之训。而惟欲其体认。详辨其论难之辞。而不明则不措。斯岂记问口耳者之所及哉。朱子曰。读书。须以主敬为先。方可就此田地上推求义理。见诸行事。陈氏曰。就圣贤言语实处为准则。于幽闲静一之中。虚心详玩。随章逐句。一一实下讲明功夫。果实有得。则是非邪正。大分已明。而胸中权度稍定。然后及于应接事物。更相证订。则其裁处剖决。方中节。而不至于差谬矣。今观此章。专以讲读为功。上本内外之既摄。下起事物之当应。其为立言。盖亦有序。读者详之。
事至斯应。则验于为。明命赫然。常目在之。事应既已。我则如故。方寸湛然。凝神息虑。动静循环。惟心是监。静存动察。勿贰勿三。
应。酬。验。证。为。亦事也。自我所作而言。命。犹令也。乃天之所以命我。而至善之所存也。赫。赫然明貌。〈一作赫然明盛貌〉目在。如物在前。恐人偸去也。故即第二章虚明静一之体也。方寸。指人身之所主。即心也。心之形体。圆外窍中。其方以寸。盖言其至小也。湛然。水净貌。凝。聚也。神。即精神之神。精阴而神阳。精属静。神属动。此独言神者。以见动者难摄也。循环。如循于环之无端也。监。视也。存者。恐其亡。察者。恐其谬。勿。禁止辞。勿贰三者。此心主此一事。则更不贰以第贰事。三以第三事。程子所谓主一之谓敬也。
右第四章。言事物之来。感而遂通。即物观理。随事度宜。以昔讲明之知。证今作为之迹。而无所违焉。则天之所以与我之明者。无不明矣。犹恐一瞬之顷。或为事物遮障。故提撕顾𬤊。不少放过。此动而省察也。虽然。心之为物。不活则滞。故应接之后。事物已过。心或与之俱往。或为其所缚。则所应虽当。其情已胜。而此心之用。复失其正矣。其何以为将来酬酢之地哉。必其一物才过。真体依前。聚定妙用。放退闲思。如明镜止水。无毫厘查滓之痕。有虚明静一之象。虽鬼神。有不得窥其际者。此静而存养也。夫兼体用。该动静。如环无端。反复无时者。此心之为也。故能为一身主宰。而寂而理之体无不立。感而理之用无不达矣。唯其不能不诱于气。亦将体死用乱。而无以加存省之功。故须用敬为一心主宰。使不昧于虚空不用之处。不杂于几微运行之时。专一在此。靡他其适。而知觉卓然。于内外始终之间。不失其守。无少差谬。此存养省察之功。所以益密而无间断者欤。是以。子思于中庸。首发戒惧谨独之训。而程子拈出一个敬字以当之。可谓约而尽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于斯乎。
读书之馀。间以游泳。发舒精神。休养情性。
馀。犹暇也。间。犹迭也。浮水曰游。潜水曰泳。以言其玩适之意。舒。伸也。休。息也。命之具于心曰性。性之发于外曰情。
右第五章。因上章动静无违而言。讲读之暇。亦当优游涵泳。以展其气而顺其理。无局促之态。有从容之象。此君子张弛之道也。程子曰。学者不可拘迫。拘迫则难久。〈朱子曰。不要苦著力。苦著力便不是。又曰。不必尽日读书。或静坐存养。皆是用功处。朱子曰。不可终日思量文字。恐成硬将心去驰逐了亦须空闲少顷。养精神又来看。又曰。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明。〉辅氏曰。常玩物理以养性。且如六艺之游。皆理所寓而心所收者也。心庄则体舒。心肆则体躁。斯亦岂外于敬乎。惟夫学为为己之学者。能知其味也。
日莫人倦。昏气易乘。齐庄正齐。振拔精明。
莫。向晦也。倦。疲。乘。加也。齐以言其心。庄以言其容。正齐以言其仪。皆所以振拔者也。精明。指心之虚灵不昧而言。
右第六章。上言为学功夫既备矣。此又以日既向晦。则虽强有力者。不能无其体之疲。体少疲则气便沈矣。学者于此。尤警惕焉。检其内外。提起此心。则此心常活。而不为灰木之归矣。上蔡先生谓敬是常惺惺法。盖此章唤醒之义也。
夜久斯寝。齐手敛足。不作思惟。心神归宿。
寝。寐也。齐敛。恭重之馀也。即寝不尸之意。惟。亦思也。归宿。犹言安定也。
右第七章。承上章言夜深而后寐。寐所以休息。则恐其易于放肆也。故虽舒布其筋骸之束。而犹不失其恭重之容。盖以惰慢之气。不敢须臾设于身体也。既使身体不慢。而又不为胡思闲想所引去。然后吾之心神。得以安定。而无所放矣。但上章。欲其振拔。故以气之静者言。此章。欲其归宿。故以气之动者言。言亦各有攸当也。朱子曰。魂与魄交而成寐。心在其间。依旧能思虑。所以做出梦。若心神安定。则梦寐亦不至颠倒。读此章者。宜相参玩。或疑易称向晦入宴息。与此两章义似相戾。殊不知起居随时。以适其宜。非故听其昏惰而莫之检也。此君子有警觉收敛之功也。又疑周公坐以待朝。孔子终夜不寝。何也。此圣人救时拯世之心也。
养以夜气。贞则复元。念玆在玆。日夕乾乾。
夜气。见孟子。贞,元。天之德也。天有四德。举首尾以该之。玆摠指上文而言。乾乾。自彊不息之义。
右第八章。亦承上章言此心虽存。或时出入。而夜间所息。其气清明。故学者当因其所息。以养其所存。使神清气定。而朝昼之所为。不得而害之。则此心常存。无一息之间断。如天之德生而成。成而又生。生成不穷也。章末。特致警勉之辞。其为学者丁宁反复之意。益深切矣。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张子曰。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瞬有养息有存。朱子曰。天地生物。以四时运动。春生夏长。固是不息。虽秋冬凋落。生意未尝不在其中。学者常唤令此心不死。则日有进。今先生之论。其有得于三夫子之心者至矣。○谨按一篇纲领。专在于敬。敬者。一而已矣。澹整者。所以一乎此心之方萌也。默识者。将以察夫此心之既萌而一之也。严肃整齐。外之一也。虚明静一。内之一也。而启方策对圣贤者。一之在于读书也。事至以下。动时一也。事应以下。静时一也。存之察之之云。盖以申明此心动静之一。而勿贰三者。特又状此一之体用也。然恐至拘迫。则游泳以安其一。虑入昏倦。则振拔以守其一。而无偏滞渗漏之患也。日莫而既警矣。夜寐则可以罢休。而犹莫敢怠焉。齐敛手足。以一乎外。不作思惟。以一乎内。夫岂一毫一息之不一哉。卒之养以夜气云者。盖本孟子良心之说。而于此约而言之。其吃紧为人明示之切。而一之义尽矣。复以贞则复元。日夕乾乾为言者。终欲体天德之所以一而一之也。夫一。在天曰诚。在人曰敬。盖天地之间。惟天理为一。若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有生之类。惟圣人之心为一。若所谓诚者。圣人之本也。天与圣人。岂有间哉。至于众人。始有不能一而一之者。若所谓敬者。人事之本也。故学者体天之诚。以求至于圣人之诚。则亦惟用力于敬而已。敬者何。一也。内而一念之一亦敬也。外而一视之一。一听之一。亦敬也。一言之一一行之一。亦敬也。至于静中有物则一者。亦敬也。是其内外动静之精粗。虽有不同。然其义之所归。则未始不在于一也。先生作箴。以箴学者。自夙兴至于夜寐。自夜寐复至夙兴。功夫有伦。警省有要。使无时无处而不力于一。则一者此箴之旨也。玩此箴者。须将记之毋不敬。易之敬以直内。程门敬字之法。朱子畏字之说以参之。则一之为义。可知也。窃观通书曰。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故愚读此箴。而未尝不反复于斯云。
书夙兴夜寐箴解后
编辑愚常伏诵是箴。爱其辞旨简切。宜书诸绅。欲以赠吾弟。远莫之提耳一讲。辄掇宋圣贤语。分疏其下。庶弟用以自考。盖不敢有一字一义创立者。则是特妄也。非僣也。恐亦不害为吾弟之私览。吾知免夫。兄暗室书。时嘉靖辛亥十一月之吉。
惧塞录甲二
编辑人心道心辨
编辑有过愚者曰。闻子有疑于人心道心传。有诸。曰有。然非愚说也。愚于中年。常窃敬诵此传。因见有谓人心不可谓人欲者。乃自疑曰。既以私属人心。以正属道心。善恶分矣。人心便是人欲。不然。是几善恶也。复着下句。何也。是必皆有说矣。而愚莫足以知之。虽尝自疑。却不敢致疑。虽不敢疑。竟亦不能无疑。鲁莾灭裂。无所就以自解。偶讨起朱子辨已发未发之问。〈说见书传辑释〉觉得当时须有多少议论在于是。所不敢者亦审。而所不能无者顾滋甚。及遍考语类。乃得其全。〈详见下文。其论定矣。下分注。〉则益茫乎自失。终不冀其或自解。而遂已焉者久矣。晩得吾弟所传示困知记。就漫读之。至论此。直曰。用程子旧说。未及改正云云。〈记凡言心者。皆是已发。程子尝有是言。既自以为未当而改之矣。朱子文字。用程子旧说。未及改正处。如书传释人心道心。皆指为已发。中庸序中所以为知觉者不同一语。亦皆已发之意。○道心。性也。人心。情也。心一也。而两言之者。动静之分。体用之别也。○道心。即所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所谓未发之中。天下之大本也。决不可作已发看。若认道心为已发。则将何者以为大本乎。○道心。性也。性者。道之体也。人心。情也。情者。道之用也。其体。一而已矣。用则有千变万化之殊。然而莫非道也。○道心。寂然不动者也。至精之体不可见。故微。人心。感而遂通者也。至变之用不可测。故危。○人只是一介心。然有体有用。本体即性。性即理。故名之曰道心。发用便是情。情乃性之欲。故名之曰人心。○道之在人则道心是也。神之在人则人心是也。○专言心体者。惟虞书道心。孟子良心。〉忽自骇曰。是何决也。疑可也。是何决也。徐而核之。反复终始。见其一生尊信程朱以为会极之地。虽字句训解。亦无一不本之以发明焉。而词气抑扬之际。又有以得其皆与晦庵合。虽其行业不可征。盖亦穷理有得之实学者也。复就书传庸序与凡问答诸说而参之。然后始信斯言之决似不为无理。呜呼。初来起疑。不过疑其下句之复尔。乌睹所谓体用之分乎哉。一斋老先生。愚之从舅氏也。闻愚有斯之信。移书诟之。且曰。整庵以文章博学。惑世诬民。只一味慢骂。不肯与之为辨。愚亦直请有以绎之。虽然。学不可以不讲也。辞不可以不达也。岂容以轻议圣贤之训为嫌。含默泯郁。不发所疑。以俟君子者正焉乎。盖尝订之。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者。天理具于心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者。好恶形于心也。欲多诱于外。寂然不动者。心之无思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心之而速而至也。通善走于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大本之于心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达道之于心也。然其发则不能皆中。诚无为者。心之太极也。几善恶者。心之阴阳也。谓之几则必有善恶。此人心道心所以为万殊一本。而前圣后圣所以能同条共贯者也。有以见张子所谓心统性情一句。固自明白。而程子所为改夫心皆已发之言。乃以为有体有用。亦既尽焉尔矣。曰圣贤之用。固主乎体。而其教人。多就用处。况言用则体在其中。曷尝规规必举体以对用乎。曰亦多术矣。直指中之大全。而略示其要者。告舜自如此也。推论心之体用。而详说其功者。告禹须如此也。圣人相授。详略虽异。而本之则必同。是以。朱子尝曰。只指心作已发。便一齐无本了。夫既有人心为之用矣。又奚必以道心别为大本之已发。而不以为未发之大本乎。整庵所以不能无说者。此也。曰发于耳目口鼻四肢之欲者。有正不正。发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端者。无有不善。书所举所发之非一二者。不亦备矣乎。曰发之正。即是善之发。发而不正。即不是发于善。夫形气四端。何尝不相交涉。则形气岂不为四端所乘之机。而四端岂不为形气所载之主乎。故朱子尝谓人心合道理处便是道心。如言情之合道理处便是性也。又举人心道心。继引横渠前说以明之。如言心统人与道也。然则道心是性。人心是情。而情自兼形气四端者也。与其遗乎体而备于用。夫孰若备于用而不遗乎体。此即去小备而就大备者也。恐不得不以整庵之说为断。曰是则然矣。然观整庵之意。似本于张无垢未发已发之说。而无垢之说。即朱子所引程子人心人欲之训以正之者。则其论定矣〈(语类)从周举张说曰。道心者。喜怒哀乐未发之时。所谓寂然不动者也。人心者。喜怒哀乐已发之时。所谓感而遂通天下者也。朱子曰。恁地则人心道心不明白。人心者。人欲也。道心者。天理也。物物上各有个天理人欲○德明举张说曰。人心。喜怒哀乐之已发。未发者。道心也。朱子曰。然则已发不谓之道心乎。德明曰。了翁言人心即道心。道心即人心。朱子曰。然则人心何以谓之危。道心何以谓之微。德明曰。未发隐于内。故微。发不中节。故危。朱子曰。不然。程子谓人心人欲也。道心天理也。圣人以此二者。对待而言。〉整庵乃敢背其所引。取其所正。而子之从之也又何其固也。曰此正愚所以疑焉者也。谨按朱子答弟子。有曰。程子说人心。人欲。故危殆。此说尽之。曰。伊川说固是。至辨张说云云。又有曰。人欲也未便是不好。曰。人心亦不是全不好底。至曰人心人欲。此语有病。曰。人心若便说做人欲。则属恶了。何用说危。曰。人心亦兼善恶说。此其说前后未可知。意义未敢知。然分明是于人欲说。或主或不主。此愚所不能无惑。张之为学。未必为正。顾其言道心却自好。然而朱子非之者。以其说精字误。而人心说不分晓故也。意者当时。必主人欲说。故再引人心人欲。道心天理。不过曰物物有个天理人欲。曰圣人以此二者对待而言。却于兼善恶等说。略不一举。愚尝自惑而窃叹曰。人心为人欲。则道心为已发。可也。人心为善恶。则道心为未发。可也。惜乎当时。无有以此为请而定之也。或者弟子虽闻兼善恶之说。其意亦不过槪以道心为性命之发。人心为形气之善恶。作三截看而已。殊不思善恶属人心。则性命之发。已自在其中矣。整庵又不备举详著以惠后学。尤可惜也。然今以其说推之。道心即天理具于心者。而其发也以气。故谓之人心。便有中节不中节。故危。而其未发则无形。故微。见其危而知其微。所以必加精一之功。精者。察人心。即所谓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在学者则动时功也。一者。存道心。即所谓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在学者则静时功也。胡云峯云。先在惟精。而重在惟一。亦可谓得其旨矣。至于允执厥中。盖极言精一之功。以为真得其中。若谓动静自无偏倚过不及者也。此整庵述传文之遗意。而且只断之曰。未及改正。何其微与。其信矣乎。曰。然则子于未及改正之实。有何所据而验其必然乎。曰。非别有左验可据也。以前所举圣贤所立之言拟之。而知其为必言体。以人心兼善恶说观之而知道心必为体。整庵于此。尊奉畏谨。直穷到底。乃敢立论如是。是之据尔也。曰。中庸或问。已及程子所改之说。而序中所引。犹不改焉。何也。曰。其引也非以及也。其不改也非以改也。特因未改之说。而未之改耳。噫。心皆已发。已改而或未改。人心人欲。未改而或已改。信乎归一之难如此。曰。然则或问成十年而序作。又十年而寝疾。属蔡续作书传。夫何其间寥寥乎无一语及于序传有未安之意。而其所辨明见于语录者。顾不胜其繁。抑何欤。曰。不知也。昔新安陈先生以祝本。文公适孙鉴。明言章句必自慊为绝笔。而后贤据理。力辨其不然。泰王翦商之志。问答亦多矣。文宪直称集注未及改正。仁山决谓语录不足取证。则整庵所以云云。盖亦无足怪者。曰。整庵之言。固既有得乎帝舜之心矣。还能无失乎朱子之道与。曰。朱子之道。即帝舜之心也。岂有得其心而失其道者。特于文义之见。而有所未安焉尔。呜呼。程门之所未疑。历罗李而不疑。直待朱子而议之。朱门之所未疑。历真,魏而不疑。直至整庵而议之。然其议之也。非道之议也。议其说也。非说之议也。议其非定说也。然苟无朱子之说。安有整庵之议。古以人后生为幸者以此。非后人智于前也。亦各因之。有一得焉已矣。况学其道者乎。况祖其已改之说者乎。今以道心为体为用。只觉得或全或偏而已。容有如异端之于吾道。才下一字一句为解。便成皂白冰炭。而害于道者乎。呜呼。贵远贱迩。人之情也。若君子者。于非其类。苟有一言之似。犹当虚心悉意。以究其似审其是而与之。整庵所愿。则学朱子也。故尊其道尊其人。又尊其言。信之如蓍龟。卫之如父兄者。而夫谁得而贱其言乎。非惟不得贱之。实亦所谓忠臣者也。朱子既为程子之忠臣矣。整庵顾不得为朱子之忠臣乎。呜呼。一斋老先生谅亦笃信朱子者也。极诋整庵为异议。益有以见其尊信之笃也。愿以朱子虚心悉意之说为献曰。子姑次而录之。因手录幷图藏焉。时嘉靖己未仲春之吉也。
执中说
编辑尧舜之中。何中也。体用之中也。何谓执。执犹守也。自心已发而察之。为能守之于无过不及之用。程子所谓守之于为。朱子所谓一以守之。子思所谓期月守也。是也。自心未发而存之。为能守之于不偏不倚之体。朱子所谓其守不失。是也。用之守而不杂。乃所以保全其体。体之守而不离。乃可以曲当其用。夫何所不用其执。然则程子以为执所以行之。何也。亦因心皆已发之言而言之尔。但尝谓善观者。却于已发时观之。而又说在中之时。见闻之理在。始得。夫既当有见闻之理。则非全然无可观也。尝以求中于未发之前为不可。而又言有物始言养。夫既谓之物。则必有求之之地。而谓之养。则岂无求之之功乎。所恶于求与观者。为其有意也。诚能不大段用力。而默而识之。见其参于前也则吾知其非徒无害。而又有益矣。夫所谓执。亦守之而已。岂真谓其把捉之以手乎。伊川之说。殆一时恐学者于未发时矜持太过。反为之害。故勉以用功精细。免于宋人之病也已。然而朱子又于吕杨所谓求验体执四字。辨之不遗馀力。抑何欤。盖亦不过以为不可着意于四字上也。尝曰。才有执持之意。即是此心先自动了。朱子之旨。止于是而已。故于延平行状。谓其危坐终日。验未发时气像。而求其所谓中。又云。延平教人。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像。乃龟山门下相传旨诀。又与学者书云。龟山所谓未发之际。能体所谓中。此语为近之。而延平与朱子书云。罗先生令某于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由是推之。程朱相授。盖有所因。而其微意奥旨。互为发明者。恐非末学得以言语求为也。虽然。执者。何谓也。以字言之为持。以义训之为守。如使无着于意。持以不持而守之。则夫何伤于在中乎。诗曰。民之秉彝。彝自是具于心矣。不可移夺若秉然。是不秉而秉也。语曰。据于德。德自是得于心矣。守之不失若据然。是不据而据也。记曰。视于无形。既是无形。更有何视。是不视之视也。书曰。不见是图。既是不见。亦有何图。是不图之图也。至于存之养之事之者。孟子执之之异名也。戒焉惧焉致焉者。子思执之之同实也。盖其不偏不倚之时。即所谓性,天,心德之体。而所秉所据。可视可图者。岂非存养戒惧为执于未发之节度标的程度也哉。孔子曰。敬以直内。又曰。操则存。而程子谓操之之道。敬以直内而已。操存亦不是着力把持。只是操一。操便在这里。又曰。敬不可谓之中。敬而无失。即所以中也。是则执之为义。亦敬而无失焉已矣。敬而无失。即所谓静中有物。便只是知觉。程子却以为知觉便是动。何。此朱子有伊川说太重之云也。既以言之友。退而作执中说。
与卢寡悔书一斋
编辑年来音信殊绝。不审气味何如。奉面无由。难堪儿女之情。且人心道心。皆是理气之交发于方寸之间。而公私几微之妙用也。非尧舜生知之圣。虽大禹上智之资。未免这里下工夫。故舜以惟精惟一戒之。君须更思惟精惟一四字。此便是克去己私。复还天理之功也。整庵曰。道心。体也。至静之体不可见。故曰微。人心。用也。至变之用不可测。故曰危。此以用为体。以动为静。诚可笑也。夫道心二字。使见道者观之。则不待辨论。而可知其为理之用也。凡道字义。皆是发动底理也。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盖性则体也。道则用也。整庵之道心体也人心用也之说。非徒不识尧舜禹传道心法。性情几微妙用下功之地。亦不知道之一字义也。夫人心道心之教。此道之大原。而圣学之祖也。于斯未达。则其馀不足观也。吾东方道学之传。专恃吾君。君亦惑于整庵之诡论。莫知是非。可胜叹哉。今去罗,金两生。欲学于君有年而未果耳。须进取而讲道赐语。幸甚。行者告忙。未能悉阻抱之悠悠。谨此不宣。辛酉八月二十一日。恒之患痾。借手草草。
奉答一斋先生书
编辑季秋已戒寒。伏惟道候万福。伏蒙书喩。多所警发。窃深感幸不能已。尝考得此论。非整庵所建。实朱门举当时为此说者以问。而朱子不以为然者也。然亦不至如先生所骂者。盖不过明以道心为天理。人心为人欲矣。又有谓人心兼善恶说。其言之先后。愚未之考。而不敢定焉。但程子尝谓心皆已发。而后自以为非。此整庵仍言此。用程子旧说未及改正处者也。大抵道心作已发看。或作未发看。又就大本达道看。恐其义自见。先生云道皆发动底。甥也滋惑。试就先生所引言之。道者事物当然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者。由用而入体也。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者。由体而达用也。对体则为用。对用则为体。非若性只可言静而不可言动者也。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于此。亦可见其为互为体用也。然道字因当行得名。谓之用固当。道之体具于心。则谓体不可以言道心者。恐未当也。正使此论未当。非若黑白之异终害于道者也。况未必不可取乎。愿毋一味慢骂。须得虚心悉意以究之。其他文字。大有发明程朱之道。恐皆不可以莫之考也。二生远访。差强客意。责望过当。非所敢承。窃闻先生理气之论。正合愚见。但引喩浑沦。不别白快切。所以起他纷纷之议。焉能得其心服耶。更乞详说。以解后惑。幸甚。伏惟为道保啬。辛酉九月二十有一日。从甥卢守慎。不胜瞻恋之至。再拜。
与卢子书一斋
编辑天寒海陬。气味何如。慕想无极。因罗金两生。闻君太极阴阳之说。四端七情之论。非知道者。孰能若是。不胜叹美。吾东方道统之传。在乎君。须勿放饮酒。更加居敬穷经之功。真积力久。尽精微。极高明。以保重任。幸甚。又闻两生持拙作以献于君。果何如。吾以穷乡晩学。不暇词章。疏漏处颇多。然孔孟程朱正脉。略存乎其间。须櫽括矫揉而润色之。以遗学者何如。且夫整庵曰。道心。寂然不动者也。至精之体不可见。故曰微。盖寂然不动者。心之体静如太虚。虽鬼神不得窥其际者。安用下微字乎。微者。动之微。中庸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微也。大凡道理无穷无尽。虽为圣贤。亦有所未知焉。然大本既明。则其支流虽有未尽。不妨。若于大本未达。则虽有近道之言。无足观也。夫大舜人心道心之教。此圣学之祖。道理之根。于是乎。整庵有见得耶。未见得耶。若未见得。则君不如是频频论难也。夫见道者。则一言之间。可以知其人之高下也。君须更思。道心二字。发动底意明矣。整庵之论。非徒不知性情体用几微之妙用。亦不知舜禹道德之有界分也。世或赞美者有焉。其以文章之雄。博览之盛。颠倒豪杰。靡然从之。而莫知是非。其害也为何如耶。余之所以深排者为此也。谨不宣。辛酉十二月二十日。恒之拜。
与卢寡悔书玉溪
编辑久闻公于整庵之说。多所信服。而不知其指意所在。心窃疑焉。前岁中往来诸子。或有以公意梗槪言之者。然能知公意曲折者鲜。而亦有不足以及此者。安能解仆之疑。而无所惑哉。顷又见一斋。则言公近悟整庵之说之非云。仆以为当今之世。有望于此事者唯公也。始公之所以信服者何在。而近日所悟。乃以朱子注解为正。则无奈太晩耶。仆于一斋之传。虽未尝无疑。然亦未尝不以为幸也。今承简尾所示。又复如此。然则一斋之传。果非公之说也。整庵既以人心道心为体用。则当舜之时。果可有体用之说。而若言体用。则先用而后体。无奈倒了耶。且至变之用不可测两言。其于释危微二字之义。果稳贴而无所病耶。若果如是则所谓精之者何物耶。于体用。亦可着精字耶。是乃此学本源处。整庵既云如此。而今公之言亦然。整庵自信甚固。积一生之力而得之。公之所见。亦非吾辈之所可窥测。仆则不如一斋之轻论整庵者。于此诚有深疑。而不敢释焉。幸于人来。曲折教之。不胜至愿。壬戌十月初六日。子膺灯下草草。
答卢玉溪禛书癸亥六月之吉
编辑来喩云。整庵既以人心道心为体用。则当舜之时。果可有体用之说。而若言体用。则先用而后体。无奈倒了耶。
天地有天地之体用。物有物之体用。心有心之体用。焉往而无体用。伏羲画卦。不言中。而中之体用在其中。至尧。始言中不言心。而心之体用在其中。至舜。备言心。群圣人遂极言之。而有偏全之殊。独未名体用。至程朱则尽发之矣。又如大学言明德新民。中庸言未发已发。当是时。何尝有体用之名。而谓之无体用。可乎。然亦强生分别。而名之形之焉尔。且未有无体之用。亦未有无用之体。体前又是。用。用前又是体。岂有先后之可分。故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若必以为倒了云尔。则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道心居后。独非倒乎。
且至变之用不可测两言。其于释危微二字之义。果稳贴而无所病耶。若果如是。则所谓精之者何物。而于体用。亦可着精字耶。
公既知仆意有体用之别。而复以精字混着体上以为难。何欤。以余观之。至变于危。至精于微。更觉得稳贴有馀味。盖几难硏。岂不危乎。故曰精。欲其察之审。以反于至精而无杂也深难极。岂不微乎。故曰一。欲其守之固。以应乎至变而不贰也。前冬。得此来喩二段。皆非所以望于公者。而自叹莫由面论。更相起疑。卒于真无疑也。间尝拟议。欠便未报。今蒙见征。辄书别纸。以酬如右。固知不副分明晓示之愿。直以见鄙意焉耳。往在协洽春。为人心道心辨。藏之既久。删补略尽。不敢以示人者。恐独学执迷。非徒获罪于诸老先生。或遂动浮议致不靖尔。复有执中说。宜幷录奉。而亦未者。亦不过虑或漂转。偶落不悦者眼中焉已矣。然其义亦只是此数段报意。亦何足。必观乎哉。大抵仆之信整庵之论。实本朱子人心兼善恶说。今公且置先入。试将此说。看来看去。既思又思。则夫精一之义。益觉备切而无遗憾也必矣。曾遇一生来诘。乃举一事为喩云。见父当拜。天理之具于心者也。即所谓道心也。忘劳知拜者。顺乎道心。而为人心之善。故吉。怀安惮拜者。逆乎道心。而为人心之恶。故凶。其几乃是吉凶之界。故曰危。当其未知未惮也。妙矣寂矣。隐焉晦焉。故曰微。精者。察知惮之间。一者。存当拜之本。执中。则言察存之效者也。玆偶记起录及。以备反诘。不识公意以为何如。来使立催甚苛。字句必多漏复。幷恕之。
答金都事启书癸亥春
编辑云云。所喩体用之说。在仆自谓无疑。恨莫由一奉讨以起疑。卒于真无疑焉尔。然只先识得人心兼善恶。则道心为体。不足辨矣。真精妙合。非不明白。特恐其二之也。程子二之则不是。与阴阳只是道。朱子阴阳即道之全体。三说最妙。高明试思之。整庵所以不能无疑于合字者。可见已。大抵此等。须至面柝。而不可得。奈何云云。〈金书云云。某奔走无闲。前来记仅阅一二。以某昏迷。终不敢认人心道心为体用也。粗有所辨。而亦不敢笔札。以俟拜展。欲质而蒙正也。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之语。亦有异同。此尤可疑者。高见以为何如云云。〉
答金都事别纸
编辑云云。古人知有体用。故无其说。后人不知有体用。故有其说。今既知是体是用。则夫其说之有也何增。无也何损。但谓古无呼唤得体用字者。则可谓无体用说。顾未可也。且闻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从流入源。由根达枝。或先或后。无不可者。此万殊之所以一本。一本之所以万殊也。大抵于此书。诚不以体用为未安。则当益究其所以为体用者如何。至其说之有无先后。盖已落在第二义矣。恐亦不可不知。抑尝订之。帝舜传心。急几重本。子思明道。原始达行。故其用功也。欲其察而不危则先惟精。欲其守而不离则首戒惧。然而及其至也。中则一也。独执致二字。其说颇长。当俟别讲。往夏所酬玉溪数语。虽知已芜。鄙意粗发。殆亦不可以莫之参也。但具于心者也下。脱却即所谓道心也六字。幷宜及之。〈金书云云。粗有所悱愤。欲蒙披雾之诱。且受子膺之嘱。尤切面承。而不可得。奈何。伏惟为道加爱。癸亥八月十九日启状别纸云。人心道心体用之说。固尽精详。当依罗氏之发挥。然来示似有未晓鄙喩者。体用之说。是也。三代以上。未尝无体用。而体用之说。则未之闻也。且先言人心。是先言用也。先用而后体。岂非倒了乎。此数段乃玉溪子所咐也。体用先后之言。似不害。而其言如是。故敢申仰。幸剖教何如。其所喩不止于此。而书不尽意。可叹。大抵以整庵之说先生之言为是。欲见所著辨论是切云。〉
与卢君书
编辑云云。人心道心之戒言。已择其精耶。夫尧舜生知之圣。无意无几。故〈(尧)〉之授舜。只以允执厥中。而禹反之之圣。些小有意有几。故舜授禹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盖惟精惟一。此是有些下工夫。而乃允执厥中也。故朱子曰。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可庶几也。微朱夫子。则伊谁下可庶几三字耶。君须玩味朱夫子此言。则舜禹性反之间。固可探见矣。且夫人心道心理与气。俱发几微之间也。在下学言之。此是善恶之间也。禹已到圣人。故些有人心道心几微之间。而整庵不达圣贤心性情意体用几微之妙用。而以道心为体。以人心为用。可笑。今之士大夫惑于困知记诡诞之说。皆靡然从之。而莫敢是非。可胜叹哉。此圣学之祖。道理之根本。于斯未达。则不足观也。又曰。尧舜生知之圣。无意无几。禹反之之圣。些小有意有几。此前贤之所未发。而某之自得之言。须勿以泛观。而更商慎思。则固知舜禹性反之间。而亦知人心道心之间也。癸亥八月二十九日。恒之偶逢僧去。忙遽未悉。
奉答一斋先生书
编辑云云。所喩意几字实未解。但道心若作未发看。则人心不可谓有意几乎。朱夫子谓人心兼善恶说。此说当详玩之。整庵于十六言云云。体用兼举。实为圣道之大全。愿勿以晩世之人而忽之。〈云云。间多遗忘不记。〉
答罗,金二生罗士栗,金千镒。○乙丑夏
编辑云云。谨读一斋先生书及吾两君言。审得大议论未定。仆何敢与焉。不胜疑惧之至。仆昔见朱子谓人心兼善恶说。仍自疑下句为复。晩得整庵说。始知有体用之义。遂释然。叹其大而无所遗也。特朱子因程子旧说。偶未之及焉尔。然非朱子有以发之。罗子何从翻转来以拓大之乎。其有功于朱门。至大如此。方今阳明,整庵二学。盛行中国。非整庵有以极力排阳明。则朱子之道亦几乎息矣。此段一二。固是大底说话。然只是有偏全之殊。非有所皂白冰炭于其间以相害者也。而一斋先生特以尊信之意。谓后人不如古人。遂反执有功之说。以斥有功之贤。说得张皇鹘突。只一味慢骂。久而不已。是犹自撤其藩篱。将朱子之道。殆亦无所闲于东方。可胜惧哉。可胜惧哉。仆于此惧。妄作人心道心辨幷执中说久矣。今合录奉。而不可者。诚恐士人喜议者竞为是非。重致不靖焉耳。愿两君试谨阅困知。千万毋敢易之也。礼缘人情。国忧固大。家丧亦重。居齐,斩之重。犹不得废祭。况原不曾服麻。而顾废之乎。今拟卒哭前遇参荐。用玄冠带玉色衣。以后举祭。只是用齐服铺排酒食。然三献受胙等仪。亦行不得。此意如何。合更商量云云。乙丑四月廿八日。
金生答书
编辑夫人心道心说。万古立教之本。而为学之源也。文公继群圣之正统。而集群贤之大成也。于此岂不精尽其妙。而揭万世无穷之训乎。伏读来教云。朱子因程子旧说。而偶未之及。不肖之惑滋甚。盖朱子既言人心兼善恶。则道心惟微之说。似有重复者。虽学者可见。而况文公乎。若知其然。而因循旧说。遂不改万古传道之说。则岂谓集群贤之大成乎。诚意章句。以其未尽。而尚于临终改定。况此为学源头大端处乎。夫道心非能出于人心之外。而人心却有僣窃张皇。易流于失正。而不可不承言性命源头发见之不停者。故文公因大舜之训。而人心道心。不得不分于几微发用之际矣。然人心道心。本非二用。人心不外于道心。而虽欲分之。亦不可得。故又有人心兼善恶说。后之学者。既知其分。又知其合。分不归于破碎。合不至于混杂。则何忧乎为学之有弊乎。然则于不肖之意。以为不必更为异论。以致后学莫适之患。而遂轻贤师立言之旨也。一斋先生非整庵之论。实是美意。而先生以为不可。不胜疑惑。学识昏蒙。不得透见先生所言之旨。故未能破疑矣。如有人来可信。则人道心辨草。伏愿下送。使得质疑何如。若恐喜议者之是非。而终不示于不肖之辈。则亦非合当。伏惟下鉴。嘉靖乙丑五月十一日。
答南时甫彦经问甲戌五月二十三日问。六月答。
编辑困知记曰。道心性也。人心情也。心一也。而两言之者。动静之分。体用之别也。凡静以制动则吉。动而迷复则凶。惟精。所以审其几。惟一。所以存其诚。
夫静以制动者。以道心制人心耶。但闻性发为情。未闻以性制情。所谓静以制动云者。是精以察之耶。抑一以守之耶。抑于精一之外。别有一段用工耶。将何如下工夫。则为静以制动。动而不至于迷复耶。又其所谓审其几者。是天理人欲之几耶。抑所谓动静之几耶。若曰动静之几。而守静不动则禅也。若曰天理人欲之几。而使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则还是朱子之说也。恐非罗氏之本意。幸详教伏望。
以动静言。故谓之制。非谓举静以制动也。能静而后动则吉。动不本于静则凶。以此言之。虽谓之性制情。可也。虽谓之道心制人心。尤可也。危微。言体用。精一。言功夫。精以察乎危而已。一以守乎微而已。必欲言其外。则惟有允执之效耳。且几。指理欲之界。所谓几善恶也。然道心。静者也。到人心之动。方有善恶之几。谓非动静之几。亦不可也。要之其义一也。大抵整庵。只是备言体耳。自与朱子之说。了无一毫之差。而世儒不肯虚心平气。只一味慢骂。一向破释。终始置此心于想像。而不免坠在俗臼。反出禅见之下。岂不痛哉。夫人之为学。惟求心而已。苟心既求。则所谓性情道德体用动静等字。不过为形容此心之语。而必无先后轻重之可言矣。鄙见如此。想当冷笑。
答尹司成澍书
编辑再蒙高义。倾示情款。稣慰何尽。稣慰何尽。老慈常受偏恤。又护冒寒之行。无事会寓。叹伏感幸。言所未周。顾忧畏日深。复无期一合。幷窃自悼已。所喩费隐。以仆荒废。何与焉。然以文义推之。费是形下。隐是而上。费虽是器。莫非道也。未有无道之器。亦未有无器之道。若便以费为离形气则非矣。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如道心是隐。人心是费。不成说。惟道心为道。即人心非道。吾故曰。费者隐之费。隐者费之隐。今详二说所争。盖闻道自有体用。而寓于器。故或疑费是器而不为道。或疑费是道而不属器。皆未也。道之体在器而为隐。道之用即器之为费。鄙说鹘突若此。不知公意以为如何。犹谓未然。不妨再喩。垂与无悔别。意緖益荒芜。不得尽所欲言云云。丙寅三月十日。某拜。
上卢稣斋书
编辑云云。日前仰禀鄙意。乃承俯喩。慰豁无量。所谓阴阳之太极。七情中四端者。深契下怀。忻幸良深。大升平日所相力辨者。正在于此。玆得开示。谩用自信。其往复书。不敢有隐于左右。久欲奉呈。比因营窠冗扰无暇。未即传写。为恨不浅。欲于洛中。偸闲传录。转附无悔。以寄座前云云。壬戌正月二十五日。高峯奇大升顿首。
又云。年前与一斋论太极。退溪论四端七情。俱有往复书简。切拟取正于左右。冗扰未暇传写。从后当写上云云。辛酉九月二十二日。
问答录乙
编辑答李生己未春
编辑承教云云。左阳也。右阴也。人道尚左。神道尚右。故子孙祭祖考。祝立于祖考之右者。尊神也。惟当凶祭。祝出其左。为未忍神之也。凡位必分四方。而书不过左右。则书人于神右者。非以为行第也。特以示人尊事神右之意也。如使人左神右。则虽人神界分分明。若各得其所尚。其实敢与祖考抗为行第。无北面右事之义。故定以书于神右为是也。朱子之注。盖以人当题主者。对主而为言耳。曷尝指为主之左乎。杨复亲受说于文公。以为者不容有大相反至此。昔当被人论此段。或有举大学注所谓别为序次如左以证之者。闻之初若不类而例之。实为可据之一端也。书仪云。柩自他所归。则行日。但设朝奠。哭而行。至葬。乃备此二奠礼。夫祖者。且也。且为将行永迁之礼也。今自他所。归于当茔之侧。复权殡。不幸经时。有至涉岁方葬。则祖道之祭。岂容不设于当葬乎。况遣者遣之往即幽宅。而包其奠馀之脯醢牲体。纳苞置舁。藏之圹者也。其礼不可施于他所也亦断矣。当初相礼者不知义。废不能废之于可废之时。今复恶夫重行不得行之于可行之日。是失礼之中。又失礼焉。何时而可乎。且当启迁之间。阙却朝祖一节。恐未安。北望行礼如仪。亦似无妨。仆非知礼者。荒废亦已甚。特蒙垂问。不敢以疏外自待。率尔为想像之对。不胜恐悚之至。有河西子者近在鳌山。虽不以知礼闻。寔能对辨是非者。所宜以书问而断之也。
答家弟壬戌春
编辑云云。留守叔令公弃世。诚可恸也。顾有子如此。真可谓有子。虽谓之不死。可也。恨不可见其人也。惟君须得常常而见之。所示二论。互有得失。盖为握手。本注。偶无各字。首绖。杨图误刻为两。致有此失也。一握于袭。势非便。两股于下。文有碍。此非知礼者言也。君何仪节之莫之考也。自有明文。不必力争云云。
答罗孝子癸亥秋
编辑云云。据经卑不援尊。得矣。朔望。上冢行奠。亦斟酌得好。祠堂节祀参谒。恐当权废。然亦宜自度。依朱子之说。居丧无吊慰之礼。今不敢辄为之说。但往哭之礼。当参经行之。丧。有疾能行事与否。在自量其力尔。妻父母亡无后。而受恩见托者为宗子。则当先为之规画。而不幸而未也。亦当求其远而为之后。若非宗子而遇甚难处者。恐不得不祭。其祝文。宜从实书。而杀其仪可也。来喩之纸。既失去而偶得之。僧回复太遽。略见大意。不得致委折以副示旨。为恨。〈斟一作参〉
答金注书宇宏问己巳二月
编辑神主旁题。家礼注云。题其下左旁。其字非指神主乎。若生人之左。则是神主之右也。神道尚右。题子孙名于右。无乃未安乎。考家礼图则与紫阳注相反。无乃图出于后人。而失其本意乎。何氏小学图。林氏集解孝经图。皆书于神主之左。似可为据。不知何如。
家礼。无尊长亚终献之文。主人既是子弟行。则虽诸父诸兄与祭。而不可为亚终献否。
礼。改葬缌。而今既齐衰在身。迁父墓时。当别造缌服否。抑因以在身之服行事。何如。
铭旌,柩衣,玄𫄸,明器等。于改葬。亦皆可用否。
改葬之虞。当行于幕次而新葬之虞。在反哭之后。今因葬母而迁父墓。与之同穴。则其虞也当如何。
鲁人之祔。孔子之所善。今欲造一椁。以容两棺。不知可否。只恐新旧二棺高下长短。必相不同。则不免有椁内空阙之患。不知当何如。
大轝。仿五礼仪士庶人丧礼。用小方床之制。其上以竹为之格。以白布为帷㡛。以朱略画火,黻,云气。如丧大记士庶人之制。又四角。以红布垂流苏而已。如栏干,板檐,振容,凤头。幷阙之。盖欲其平稳牢固。而又取其简便也。不知可否。按丧大记。大夫以下不振容。而五礼仪。皆许得用。不知何居。
染玄𫄸法。周礼考工记曰。三入为𫄸。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诗注曰玄。赤黑色。书注亦曰。玄。赤黑色。又其小注曰。染𫄸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则为緅。又再染以黑则为缁。玄色。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是染玄𫄸之法也。又考国朝五礼仪则曰青黑而微有赤意。谓之玄。与诸书所云。又似不同。今当何据。且染以何色。乃得其法。
礼。改葬前一日。告于祠堂。而今齐衰在身。以衰入庙。极为未安。不可代以服轻者。或无服者告庙否。若权以墨衰入庙则如何。古有墨衰之法。而今未详其制。如用皂布笠,白衣,白带,白靴则如何。
礼偕丧偕葬。则先轻后重。今母则新葬。而父则移旧葬。其窆也宜何先何后。
来意。以题子孙于神右为未安。是直视为行第也。鄙人所未喩。不论杨,何,林三君子之图是如何。但看文公书中。志其下左旁云者。数三见焉。则其字。虽指主指书。实对人为言耳。下有石碑刻于其左之文。更详之。
初献须是主人行。则继以诸父诸兄为亚终。似未安。故或主人再行。或主妇或兄弟之长者。或亲宾为之。不然。与祭者尽献。然后为快矣乎。
改葬缌者。亲见尸柩。不可无服也。既衰矣。又何缌。
死者为不可别。故旗以识之。柩之有衣。为人斯恶之矣。故障之。玄𫄸。主人以物送死者于椁中也。明器。所以不致死主而神明之也。何嫌乎再。又何暂之可忽。
礼。并有丧。其虞也先重后轻。先葬母者不虞。祔待后事。今行父虞于幕次。行母虞于升堂。礼也。
合葬。非古也。卫鲁之祔。皆一椁也。而其异者。特以一物隔否耳。孔子谓既是一椁。合之为可。故善鲁。妄意只同穴而各用椁。为便。亦朱子之遗意也。
朱子饰棺作帷㡛。延平先生以为不切。然妄意朱子生于礼废之后。作家礼。主于太简。便以为复古之渐。盖谓此亦足矣。今拟有力者仿古为饰。岂不恔于人心。
玄黑。𫄸赤。正色也。从俗求其正者而用之。恐近于青红也。前一日告祠堂者。告当改葬之主也。衰而告。
改葬。非偕葬之比。其窆也先重后轻。
重答金注书三月二十八日
编辑题主事。曾因妄惑。既已误题写者之右矣。今日闻命。旧惑始解。追思妄作之罪。战汗惶恐。今欲改正。不知当于何时耶。因练祭及大祥之日。孰为得宜耶。
小祥。别制练服。古也。家礼。虽云陈练服。而无别制衣裳之文。今拟小祥不别制服。而但作练冠。去首绖。又以练布。制承衰之中衣。庶几从简。而不失存古。如何如何。
朱子曰。斩衰用草鞋。齐衰用麻鞋。孤哀等。考礼未详。成服时。用稿草鞋。今不可中改。但檀弓。练有绳屦无絇之文。注曰。绳屦。麻绳屦也。然则小祥改作麻屦。亦未为过耶。
题主事。鄙意如此而已。何至一闻人言。而遽为之改。须当广询博质而处之。诚得折衷之论。恐莫若卜日虔告而速改之为愈也。
练服。朱子主简便。从司马仪。但以练服为冠。非本意也。然苟嫌违俗。亦不须别制。
齐衰疏屦。则或草或麻为之。而不外纳而已。亦可也。只得俟练服绳屦。
又答金注书问庚午四月
编辑祥仪中有疑处。谨具录别纸求正。伏乞商量折衷。使迷蒙不昧所行。千万哀幸。
家礼。具馔有醋。而弊家三年之中。只尚平日用酱代之。未知可否。后日家庙常祭。当用醋不用酱否。家礼。又有盐楪。而不言设处。不知宜设何所。丘氏仪节则盐,醋二楪。并设于前一行。而亦不设酱。酱者。食之主也。于祭不设。抑有何义。
禫服之冠。五礼仪注。用白笠云。而国俗用草笠。不知何据。且草笠是玄冠。极为未安。今用黪布裹笠。何如。
告迁于祠堂。每龛设果一大盘。每位酒盏盘各一云。果一盘。只一器否。盏盘之盘。恐是盏台。然否。
主人诣祠堂时。当服何服。朱子云。三年内入庙。当以墨衰。墨衰之制今亡。则宜用草笠白带否。
祝文云。敢用洁牲柔毛。粢盛醴齐。无牲云。清酌庶羞。今或买肉以祭。则当从无牲之例否。如或杀牛。则曰一元大武。鸡则曰翰音。可否。士大夫家庙。亦可用一元大武耶。家礼祭图。牲无设处。如用之。不知设于何处。
礼。只云断杖弃之。而无焚衰之文。今人焚衰。不知何据。曲礼曰。祭服敝则焚之。衰亦祭服也。焚之似得。或有据礼不当焚云者。其说如何。
醋楪。只是醋和酱。然某常代以酱。至合用醋处。对设。不知其可也。
禫冠。丘仪拟用白布裹。而国制许白笠。似不敢违也。黪实合礼。恐太骇俗。
果一盘者。果楪之盘也。各品为一盘也。盏盘者。盏之盘也。俗所谓台也。近有礼家。用别盘奉盏台者。此亦更在斟酌也。
墨衰。可以行常祀。至告迁则若不可用。只得用本服。恐亦不至未安。且告迁者。改题迭迁也。既无此仪则并告之。恐无据。
牲。陋意。只当用生肉一楪子。祝文曰庶羞。至如一元大武。恐士称不得。
服。某尝临练。直据敝焚之义。议于一老。克合。
又答金注书问六月十五日问十九日答
编辑禫仪。只如祥。他无可疑者。但未知是日。变服而后祭耶。抑祭而后变耶。或云。礼称厥明行事。皆如大祥。则固有出易服之节也。或云。祥有陈服。而禫无陈吉服之文。则宜无易服一节。只得祭毕而后复常服耶。二说未知孰是。丘氏则直云素服。而中间无易服之文。疑或有据。窃恐练,祥之事。则渐杀而非全变。必因祭而改服。故有出易服之节。禫则即吉之事。必终事而后变。所以无此一节欤。盖禫非纯吉之祭也。其文曰孤哀。而其事有哭尽哀等节。犹是丧人也。犹是丧祭也。宜若未可以吉服也。禫毕而人子致丧之事终焉。于是乎变而之吉。无乃古人之意乎。又恐禫服是禫祭时所服。故名。否则其名以禫。抑何义耶。然今人多从前一节。孤哀等私有未安于心。未知所定。敢以求正。
禫在七月。而朔日为上丁。以国忌故。欲退用亥日或中丁则如何。禫事。不必避国忌耶。然丁亥俱可用。退行别无所碍。则避之似得。未知何如。
从祥至吉之服有六。其三。禫祭玄冠一云朝服黄裳。其四。禫讫朝服綅冠。一云黄裳若以此义推之。禫服非纯吉。非纯凶。可知。今也处得却甚难。琼山以朱礼无陈吉服文。直书素服为仪节。今未敢违。虽违众。不恤也。示意所右。克惬鄙情。国讳之避。未之闻也。
家门不幸。禫制未终。又哭周生妹。摧恸酸苦。不自堪忍。更将疑事。谨条列于左仰禀焉。〈其亡在今月初五日〉
杂记曰。父母之丧将祭。而昆弟死。既殡而祭。如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祭谓大小祥之祭也。丧服传曰。有死于宫中。则三月不举祭。今姝归夫家有年。以丧来此。死于是而殡于是。则是同宫也。〈死则在家内。殡于门墙之外别家。〉且记所谓兄弟。谓小功以下者也。今此同生。则必加隆矣。先妣禫事。当为之三月不举乎。抑以古今异宜。逾月之后。可用中丁或下丁行之否。如以为吉凶不可相干。则未葬之前。似不可行。当如之何。
妹丧卒哭之前。四时吉祭。似不可行。如就祠堂内参谒。荐以时食之类。可以行之无碍否。
所教二件。实为难处。记称有父之丧。如未讫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今遭大功。遽废卒事。固为未安。但以母丧未葬值父祥不得服祥例之。则杂记云云。表里之言也。愚意欲依先远日之义。改卜于中旬之内。恐无妨。
卒哭前不举盛仪。亦甚得。凡此妄说。亦无已之一尔。在佥侍去就焉已。
寄退溪先生
编辑伏惟道履万福。某今不死。省墓及母。徒以大病后元气犹惫。头疼脚痿。恐贻老母忧。奈何奈何。就有所禀。今欲立表石祖考妣考之封。刻世系名字行实其阴。谨草行状。专人上禀。要得先生文字。以为后世信。伏乞采纳。虽然。祖考无勋名可纪神道。惟务欲极简其字数。录之表后焉者。当不日而修毕。亦惟心照。同封别帖。幷丐裁度示济。伏念道体康适。至慰下情。至慰下情。忧中不得尽所欲白。只祈为道益保炼。谨上状。隆庆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孤子卢某。
别帖
编辑一祖考妣一穴。而分窆异封。今欲于两封之间竖一石。表面刻。右题考左题妣。此俗所行也。俗又或单题考前。而妣前则否。此又如何。
一两封共一表。则其世系名字行实之刻也。当首祖考。次祖妣可乎。合而述之可乎。
一祖墓之冈。太短狭以促。从先府君遗命。窆诸祖坟三四尺之次。无地可容。行祖祭。当不免合祭于一列。今拟离先府君墓前一二尺许。可设石卓。以西为上。右共一卓以祭祖考妣。左共一卓祭考。于礼何如。或谓设两卓于考妣坟前。似混。不若设于墓左或右。此说恐非便。既离坟砌。非混也。非直偏设。未安。复地势无馀。决难从。奈何。或又言设卓于次墓下之西。然则祭者是位东是位南。然此说终是舛。抑别有善道与。
一先书赠职。东俗也。且从俗书。无大害否。
答卢监司书
编辑不意辱垂伻谕。伏审孝候支处。无任慰释。滉幸玆退屏。未允致仕之请。兢郁殊多。误嘱显扬先德。传信来世。伏读三状。感仄靡措。滉自以不文昧识。非可以任传世文字之责。于国既已固辞。于私岂合苟徇。此志决然久矣。当面托校理先生碣文日。已露微悃。而思之惟不蒙领察。而强追委投。每以不及回纳。为不敏之愧。今复一时辱寄三状。而取办于咄嗟之间。立索之顷。自非有倚马之才。固难应副。矧滉拙讷迟钝。欲就一篇文字。营思旬朔。渴踬未就者多。厥或有就。正如秃笔写字。无一毫尖芒。自读一过。犹如口含胶漆。况有以犂然当人意乎。且顷者都中。蒙被强投。不及回纳如前所云者。自领左相以下殆数十家。皆所不堪。谨当具恳奉还。以宁甘逋慢之责。顾以蹭蹬新退。物论多端。不欲以是自添尤累。又弊家近有先垅告赠事。心不暇他及。未果庋置诸状。常如重担者之思释。今岂当冒受不偿之债。以重速己罪乎。玆以三状。谨还封署。再拜而恳辞之。出于万不得已。伏乞曲垂矜照。转求雄敏之手。庶几不没先德。而无滞孝愿之期。校理先生行状。适在山舍。今亦未还。愧惧增深。伏惟幷恕谅。谨拜上复。隆庆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滉再拜。〈灯下眼暗。书不成字。以意成文为幸耳。〉
别纸所询。亦非所及。姑以妄意。奉报一二。
编辑一一穴异封。表面分刻。滉所闻俗例亦如此。恐程子所谓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者。此类之谓也。其单题考前。恐未安。
一两封共表铭文之刻。例未有考。今世或有分刻者。有合述者。愚意分刻固善。然以同牢一体。共穴合祭之义言之。合而述之。亦以为得。
一上墓地窄。设位次墓之前而祭之。事涉苟且。墓左右设位之说。未为非便。但云地势无馀。则不得已用次墓前设位之说。若设于次墓下之西。则祭者位而处之。尤难。其他又无善策可出于此外也。
一东俗先书赠职。先国恩之意也。然官之高下。事之先后皆倒置。每欲变从古文。未果也。承问之及。为之怵然。
再问
编辑一朱子当礼极毁之日。姑为复古之渐。家礼多从简便。非本意也。今当据经。作练衣裳无疑。顾未委或有论不以为然者否。
一凡丧服之释者。恐不合事神例焚埋之。亦不敢依断杖例弃屏处。然据此两例。盖皆不欲以他用而亵贱之也。今不获已而依某例。犹之可乎。思之未得其所安。愿明以教之。
一国制。不许祭四代。而俗尚有母。则不迁高祖。然则立祠。须作四龛而可乎。今拟建宇。务欲小其制。为久远计。而在迁高之后。则有徒虚而狭之叹。故欲于西壁。为高龛。似合东向自如之意。但祭者既北面。又恐更有所未安者。
一古者三庙二庙。祭寝亦必及于高祖。但有疏数之不同耳。今无迁于夹室于墓之制。而遽然埋之。恐于人心有不安者。苟不免乎埋焉。其祭也当如何。朱子以杨遵道集中祔母而始迁远祖为疑云尔则即迁者似为定论。而合祭之不可废也亦明矣。今当祭以何时。设以何主。而合于无于礼者之礼乎。〈礼家或有用纸榜者〉
一家礼。时祭于正寝。今欲祭于祠堂。以仿古者合食太祖庙之意。不知其可否。〈俗或有祭于祠堂者〉
一古者。祔新主于祖庙。故告祖。今既直祔于祢龛。而犹告祖。实无意义。朱子明言之。而犹有存羊之意。盖以其时习然。故姑从之耳。今拟直告祢龛。所必无疑。而或复庙制。不妨告祖。又何为过虑存羊。而苟行无义之礼乎。此意如何。
一欲略仿昭穆。龛诸东西。复恐如是。则于古者南北东西之位。多有所碍。而反不若以西为上之为便易也。伏乞详喩孤陋。幸甚。不识尊意以为如何。孤子卢某
重答卢监司书
编辑滉再拜言。伏承下书。审知孝候有愆度。不胜忧煎之至。窃恐罹苦以来。或多有过礼积损之事。驯致如此。殊非圣人垂教之意。况上有慈亲。尤不当直情而行也。滉狼狈未归。屏伏度日。但风色如许。日深惴惴。示谕校理先生碣文。非敢呑诺。老昏百不堪。故欲辞而避之。领相又以判书公碑铭倂投。索取甚勤。以碑铭最难承当。乃敢冒承碣铭之述。谨已草就。第其行状中。阙却复科复职事。以此更禀议于领相前。今才答来。因此又有更定草本处。尚未写出。故今未送呈。恨仰。从当写讫。上于领相。因以寄呈于左右也。但放笔已久。文拙不足以显扬大君子之潜光。愧惧深矣。询荛别纸。又不敢不报。益增僣越之罪。伏蕲宽贳。仍祝节就万万。不宣。谨拜复状。隆庆三年九月二十一日。滉〈适有贱冗。草率汗悚。〉
辱询多变礼。妄意奉报。惶悚无地。惟在量裁。
一练服升数有杀。当为别制。然礼经注。亦有只变练冠承衰服之文。朱子家礼。斟酌古今之宜。变除只如此。国典又从之。往年廷议。练制详考古今礼文。亦归定于不别制。恐此等事。当以吾从周之义处之。
一礼记。祭服敝则焚之。则丧服之释。似当焚之。但家礼。杖言断弃。而不言焚服。及他礼亦无焚之之文。不敢率意为。恐惟以不亵用为可耶。
一详据古礼。有母而不迁亲尽之祖。乃今人意厚。而不知礼之失也。西壁作高龛一事。近有人自云其先世。庙作三龛。今欲祀四代。拟于东壁作一龛。以奉祢主。滉答以与其东壁安祢主。不若就西壁作之。以安高主。庶与古者始祖东向之意相近。而胜于东壁奉祢之都无据也。此则因其误而稍使从善也。后来思之。犹有未安。今始作庙而如是创为之。窃恐见非于礼家。而未免汰哉之诮也。〈愚意祭四代则作四龛。祭三代则作三龛。为宜。〉
一三庙二庙祭寝皆及高祖。此礼寻常疑之。古云。大夫有事于祫。及其高祖则必告于君。此言非常祭也。故祭则告君而后行之。今若同庙而常祭也。高主固在庙中。而疏数不同。则或祭或否。理势有不当然者。此滉常所未谕也。今以示意言之。乃祭三代。高已迁之后。欲行合祭高祖之礼也乎。此亦于礼未有显据。恐当以纸榜设位祭之。祭毕焚之。时用春仲。以仿立春祭先祖之义。何如。
一祭于正寝。患祠堂之狭隘也。祠堂可容行礼。则安有不可。顾恐难得如许大祠屋耳。
一庙非昭穆之制。而犹祔于祖。朱子以爱礼存羊处之。今示直告祢庙。在所不疑。其下又云庙制不妨告祖。则何为苟行无义之礼。不知庙制如何。而可不妨告祖乎。〈似谓庙制如下条作东西昭穆则可也。然此制恐难行也。〉滉谓今为同堂异室之制。一新主入而群主皆迁动。独告祖虽未安。犹有存羊之意。独告祢则与古违。而今亦非宜。如何如何。且今人庐墓。葬不反魂。祔既失时。至丧毕乃反。而或都告群主而入新主。皆非礼也。故愚意丧毕反魂而独祔于祖。新主犹未入其龛。且祔于祖龛。〈或祖龛有非便则庙中别奉安〉群主依旧在各龛。及禫后时祭。新主与群主合祭毕。还主之时。祧迁与新主。皆依礼入之。则既不失祔祖之礼。又不遗群主皆告之义。恐两全而可行也。不知孝意以为何如。〈家礼杨氏注朱子说。已明言此礼。〉
一龛以东西分昭穆。既非古又非今。创作此制。恐多碍难行。而得罪于先王之典也。
养正录丙一
编辑字训程端蒙撰稣斋小说
编辑命
编辑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谓命。
天者。天之形体。而不以地对则理而已。理。玉之肤也。其文最为微密。故凡不紊不杂者。皆谓之理。必以天冠之者。原其自然之所从出也。流如水之流。行如路之行。皆言其运而不已之义。盖阴阳之为也。命。犹诰敕也。言天以元亨利贞之德。乘金木水火之行。化生万物。畀付此理。犹诰敕焉。所谓命也。即易所谓太极也。按本原之奥。有非初学所能骤闻。而特标于篇首者。使必先知其名义。有所向望而已。
性
编辑人所禀受。莫匪至善。是之谓性。
人惟万物之秀。而性即理之全体。人所得而生者也。言人之一心。禀得天之元亨利贞。则为吾性之仁义礼智。皆极其当然之分。寂然之静。所谓性也。
心
编辑主于吾身。统乎性情。是之谓心。
主者。宰制。客之对也。统者。摠摄。主之权也。理具于心。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心者。以其形则圆外窍中。谚所谓灵通也。以其理则神明之舍。即所谓身主也。言为吾躯壳之主。内摠未发以为体。外摄已发以为用。兼其动静而主之。所谓心也。朱子曰。古人制字。亦只先制得一个心字。性与情。皆从心。盖心也性也情也是一理。然心包情性。故言于其间。
特以见重焉。
情
编辑感物而动。斯性之欲。是之谓情。
感之为言。触也。物犹事也。动犹作也。性体无为。及其感动而为用则亦性之欲也。所谓情也。情无有不善矣。或不中节。何也。动者情也。所动者性也。要动者意也。性之方动。何尝有恶。及心之几。而有不中焉。此情与意之别也。朱子曰。命犹诰敕。性犹职事。情犹施设。心则其人也。程子曰。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性动为情。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才
编辑为性之质。刚柔强弱。善恶分焉。是之谓才。
质犹才干也。刚果毅。强暴戾。柔慈祥。弱懦退。言为人性之材干。有此四者。而善恶以判。所谓才也。虽然。性既善则谓才有恶。可乎。盖亦朱子所谓兼气质而言者也。不及气。主材干而为言也。
志
编辑心之所之。趋向期必。皆由是焉。是之谓志。
所之之之。往也。即心所存主处。趋向。定而无他。期必。决而不疑。是指所之也。言此心有所存主。而决定不可回。皆自此始焉。所谓志也。或问志比情意孰重。曰。情只是遇物发路。意亦不过为志之经营往来者。则志固重矣。又张子曰。志公而意私。
仁
编辑为木之神。在人则爱之理。其发则恻隐之情。是之谓仁。
木者。东方之气。而神则其气之妙也。金火水仿此。爱者。生物之心也。恻。伤之切。隐。痛之深也。言禀得木之神气。具在人心。则是为爱之道理。而发见于外。则为恻隐之情。所谓仁也。或疑爱之为体。曰。朱子谓理是根。爱是苗。下文皆然。
义
编辑为金之神。在人则宜之理。其发则羞恶之情。是之谓义。
宜。行而宜之也。羞。耻己不善。恶。憎人之恶也。
礼
编辑为火之神。在人则恭之理。其发则辞逊之情。是之谓礼。
恭。温恭也。辞。解使去己。逊。推以与人也。
智
编辑为水之神。在人则别之理。其发则是非之情。是之谓智。
别。辨别也。是。知其善以为是。非。知其恶以为非也。朱子谓人禀五行之秀以生。故木金水火土之神曰。仁义礼智信。则爱宜恭别。实有之理也。而其发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忠信。是皆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所以为妙也。四训盖本诸此。其不列信。何也。实有之理。无乎不在。而上既举性情。下别言信。亦可见矣。
道
编辑人伦事物当然之理。是之谓道。
伦。序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而即上所谓仁义礼智之道也。言人之大伦。事事物物日用之间。莫不各有当然之理。所谓道也。虽然。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与命奚以异。彼皆就统体一太极说。此是就各具一太极说。盖道犹路也。人所当行。亦天所叙已矣。子思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德
编辑行此之道。有得于心。是之谓德。
道。人所共由。德。已所独得。言践履是道。而有所得于吾心。如行孝于身。而心得其孝。所谓德也。但得于有生之初者。性也。亦德也。既得之。或失之。非德也。故须著行字说。朱子又曰。躬行心得。
诚
编辑真实无妄。是之谓诚。
真实。无虚假也。无妄。不二杂也。言礭然真实。自然无妄。所谓诚也。朱子曰。史记作无望。谓无所期望而有得焉者。其义亦通。又曰。以自然之理言之。天地之间。惟天理为至实而无妄。以德言之。有生之类。惟圣人之心。为至实而无妄。至于随事而言则一念一言一行之实。亦皆诚也。又曰。程子以无妄为诚。不欺为次。无妄者。实理之自然。而无一毫伪妄。故谓之诚。不欺者。知实理之当然。而不自为欺。乃思诚也。云峯胡氏曰。汉儒皆不识诚字。宋李邦直始谓不欺之谓诚。便以不欺为诚。徐仲车谓不息之谓诚。中庸言至诚无息。非以无息解诚也。至程子。始曰无妄。朱子加以真实。诚之训尽矣。
信
编辑循物无违。是之谓信。
循。依也。违。悖也。无违。谓不悖于理。言依事理之实。而无所违悖。所谓信也。朱子曰。程叔子更云以实之谓信。便更稳当。学者亦当参玩。
忠
编辑发己自尽。是之谓忠。
发于己心。无少不尽。所谓忠也。或问诚信忠之别。曰诚幷指本原说。忠指人用力处说。而信又忠之发也。尽得忠信。即是诚。
恕
编辑推己及物。是之谓恕。
推己之心。以及于人。所谓恕也。周礼疏。言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亦通。夫忠与恕。犹首尾形影。恕由忠出。忠因恕行。故夫子合以释之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然而曾子直以为夫子之道。何也。借言以晓之也。在圣人则曰诚与仁。
中
编辑无所偏倚。是之谓中。
此心未发。无所偏邪。无所倚着。所谓中也。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朱子释之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
和
编辑发必中节。是之谓和。
此心已发。无所乖戾。皆中其节。所谓和也。子思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朱子释之曰。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详见中庸章句。
敬
编辑主一无适。是之谓敬。
心主此一。更不走作。所谓敬也。无事时。此心湛然常存。此静而主一。即上所谓中也。有事时。此心应此事。更不杂以他事。此动而主一。即上所谓和也。程子曰。整齐严肃。谢氏曰。惺惺。尹氏曰。收敛。朱子曰畏。此数说。可见其义。且朱子敬斋箴。言动静表里工夫周悉。最当玩味。或谓敬有异于诚乎。曰异。诚者。实而已。敬者。一也。但对诚而言则敬为用。敬则诚。
一
编辑终始不二。是之谓一。
自初及末。一而不二。所谓一也。一则无一毫之杂。无一息之断。即所谓敬也。周子曰。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朱子讃之曰。无欲时心岂不一。人只为有欲。此心便千头万緖。一之为义亦明矣。
孝
编辑善事父母。是之谓孝。
能顺承父母。所谓孝也。盖善者。当然之极致。必如居致敬。养致乐。谏致几。病致忧。丧致哀。祭致严。然后方可谓善事也。孟子曰。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悌
编辑善事兄长。是之谓悌。
能敬兄及年齿长我者。所谓悌也。孟子曰。徐行后长者。谓之悌。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按训十八训之后。始言敬,一,孝,悌。何也。敬者。圣学之成始成终。孝者。百行之原也。故约之以用功之切要。归之于躬行之本实。其旨深矣。
天理
编辑天命流行自然之理。人所禀受。五性具焉。是曰天理。
此复言天道运行自然而然之理。人皆得以禀受。为仁义礼智信之性以具。是曰天理也。下文。遂说情。
人欲
编辑人性感动。不能无欲。耳目鼻口。斯欲之动。是曰人欲。
人性感触事物而动。则不能无所欲。故耳目鼻口之于声色臭味四者。皆是有欲之动也。是曰人欲也。按此下六训。皆因理欲而对举之。特所指微不同尔。
盖欲学者察乎两间。而审其取舍之几也。
谊
编辑无为而为。天理所宜。是之谓谊。
无所求而为之。合于是理之宜。所谓谊也。
利
编辑有为而为。人欲之私。是之谓利。
有所求而为之动于人欲之私。所谓利也。董子曰。正其谊不谋其利。即此意也。
善
编辑纯粹无妄。天理之名。是之谓善。
纯美精粹。真实无妄。合于天理之名。所谓善也。
恶
编辑凶暴无道。不善之名。是之谓恶。
公
编辑物我兼照。旷然无私。是之谓公。
己之与物。相视如一。洞然八荒。一无所私。所谓公也。
私
编辑蔽于有我。不能大公。是之谓私。
蔽塞人欲。惟知有己。不能达乎大公之道。所谓私也。曰谊曰善曰公。天理也。曰利曰恶曰私。人欲也。其分乃在毫厘之间。而其差至于天渊之判。可不惧哉。但理有表里精粗之辨。欲有清浊轻重之异。随其所存所发而察之。自可见矣。
凡此字训。搜辑旧闻。嗟尔小子。敬之戒之。克循其名。深惟其义。以达于长。以会于学。审问明辨。精思笃行。孜孜勉焉。圣可贤致。
此于训毕而特致敬戒之辞以勉之也。蒐。探索也。辑。裒聚也。嗟。叹惜声。小子。指幼学者也。克。能。惟。思。长。师长。学。同学者也。言凡此字义之训。无非探聚旧日所闻父师之言者也。遂叹曰。尔幼学之辈。其当敬其当为。戒其不当为者哉。若能随其字之名。深思其字之义。上以问于师长。下以询于同学。审其问。明其辨。精于思。力于行以自勉焉。则圣人地位。可以由贤而至矣。
庶几录丁
编辑治心养胃保肾之要附饮膳衣襨兴居之节
编辑夫人禀天地之气。具五行之性。内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命门之府三焦。〉外有筋骨肌肉血脉皮毛。以成其形。而循环表里。灌漑脏腑。运动天机。而不自息者。气与血而已。日用之间。动与事接。外干六淫。〈风,寒,暑,湿,热,燥。〉内生七情。〈忧,愁,思,虑,悲,恐,惊。〉饮食男女。衣服起居。一或失摄。百病蜂起。古之盘盂几杖皆有铭。有以也。孟子言善养浩然之气。太乙真人言养七气之道。〈少言语。养内气。戒色欲。养精气。薄滋味。养血气。咽精液。养脏气。莫嗔怒。养肝气。美饮食。养胃气。少思虑。养心气。〉凡在万形之中。所保莫急于元气。摄养将护。须在闲日。安不忘危。若疾见而后治者。徒劳而已。邵康节诗。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如病前能自防。郭康伯偈。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此和扁所不可为者也。人主之身。一日万机。最先受病者曰心。心为君主之官。而百体从之。次有脾冒荣养藏府。以为血气之源。下有肾藏。藏精主骨。以为一身之本。故今取治心养胃保肾之要。幷饮膳衣襨兴居之节。条陈于左。
心藏属火。中虚不过方寸。而神明居焉。七情六欲耳目口鼻手足百事万几。丛萃于其中。而方寸之地。炎如火矣。欲火炽动。阴血煎熬。则心无所依。惊悸健忘。虚烦狂痴之证。不一而起。故曰上善若水。下愚若火。东垣曰。火者。元气之贼。柳公度曰。吾平生。未尝以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治之之要。只是清净恬澹。邪念不生而已。古之善摄生者。常小思小念。小欲小事。小语小笑。小愁小乐。小喜小怒。小好小恶。此十二小者。养生之纪也。其不善者。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语多笑。多愁多乐。多喜多怒。多好多恶。此十二多者。丧生之本也。且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盖气生于肾。入于肺。作为声音。而心乃主宰以节奏焉。声音之清浊。在于肺之藏否。长短雄细。出于肾之虚实。当补肾水。养胃土。平心火。润肺金。则自然真元陶和。何病之生。
右治心之要一
编辑养身之要。莫大于保养胃气。盖胃为水谷之海。五谷五味。寒热温凉。刚柔良毒之物。辐辏于其中。消之磨之。昼夜不息。造化气血。荣养躯壳。充实藏府。以为生生之运。故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常使胃气中和焉。若多食为积。多饮为痰。过于热。则生烦渴痈疽阴阳之疾。过于寒。则成腹痛泄利阴淫之病矣。又曰。脾为谏议之官。胃为仓廪之官。盖脾胃属土。脾居中州。内主肌肉。外应于唇。又曰。人以胃气为本。夫胃阳。主气。主纳受。脾阴。主血。主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又曰。胃者。气血之本原也。饮入于胃。化于心。藏于肺。是之谓血。食入于胃。散于脾。熏于肺。是之谓气。五藏之精华。并凑于肾。是之谓精。乃天地人三元之象也。又曰。脾胃主四支。四支动则脾能磨而胃不滞。然过劳必病。常节宣以时。不使有所壅闭湫底。
右养胃之要二
编辑肾为水藏。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者。饮食五味之实秀也。肾在易为坎。坎二阴一阳。故肾有两藏。相并而曲。心火之包络。下属于其中。以象坎卦之体。心有所感。火动精泄。泄之不已。精渴髓虚。真阴耗损。五劳七伤。虚劳之病。从此而猬兴矣。盖精乃气之子。神乃精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也。夫精者。饮食五味之实秀也。主宰在心。而藏制在肾。故曰补脾不如补肾。
右保肾之要三
编辑节饮食○不多食○不时不食○食不厌精○饮不厌温○食不语○先饥而食。食不可大饱。先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食欲数而小。不欲烦而多。食不可急。当轻呑缓嚼。〈脾胃喜温。不可以寒热犯之。缓嚼则寒热之物。至脾皆温矣。〉○膏梁〈肠胃失和。最为百病之本。〉五味不可过食〈过醎伤心。脉凝涩而变色。过苦伤脾。皮枯而毛拔。过酸伤脾。肉胝䐢而唇揭。过甘伤肾。骨痛而发落。过辛伤肝。筋急而瓜枯。〉○勿使肉胜食气○食忌生冷坚硬焦燥粘滑之物〈凡食。宜极熟软。停冷进之。鱼脍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极善。或有食脍而成虫瘕者。惟果实可生啖。非节犹忌。况鱼肉乎。轻残物命。又失食养之正也。〉○勿食申后饭。勿饮卯时酒。〈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酒不可过〈酒大热有毒。只可通血脉。行气壮神。避风寒行药势而已。过则招风败肾。穿肠腐胁。○饱后切忌饮。饮后忌甛物及面。醉后忌饮水。醉卧忌当风。〉○茶不必啜〈消食下气。宜热宜少。不饮尤佳。饥则功忌。惟饱后一二盏不妨。食后漱口。宜温。古人云。释滞散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甚大。〉
右饮膳之节一
编辑夜服〈衣须鲜楚。以香熏之。洁净则神安道胜也。〉务宜适中。先寒而衣。不可过厚。厚则汗孔疏而表易招寒。先热而解。不可过薄。薄则肌肤涩而多为癖痹。○春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下头痛○春冻未泮。衣欲下厚上薄。〉○汗出不可脱衣〈必作偏风。若汗湿则改着新衣。〉
右衣襨之节二
编辑居室。必须周密。勿有小隙。乍觉有风。宜急避之。〈古人云。避风如避箭。〉○常卧房室。当令洁盛。盛则受灵。不盛则受恶气。○南向而坐。东首而寝。前帘后屏。阴阳适中。明暗相半。〈所以安魂魄。明心目。使一身安泰。〉○室大则多阴。多阴则蹶台高则多阳。〈多阳则痿〉○寝不言○寝不尸○食毕。当徐行百馀步。以手摩腹上数十遍。○春三月。夜卧早起。生而勿杀。〈逆则伤肝。夏必飧泄。〉夏三月。夜卧早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泄。〈逆则伤心。秋必痎疟。〉夏一季。心旺肾衰。尤宜保惜。〈又当吃煖物〉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逆则伤肺。冬必飧泄。〉冬三月。早卧晩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泄皮肤。〈逆则伤肾。春必病温。〉○无劳尔形。无摇尔精。○贵人。嗜好不时。或昧忌犯。饮食珍羞。便乃寝卧。故病生。常须用力。使荣卫通流。血脉调畅。但不可疲极耳。○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坐勿昔日。勿当风。湿成劳。○灯烛而卧。神魂不安。○常习不唾地〈口中津液。金酱玉醴。〉○发宜多栉。〈去风明目。不死之道。〉齿宜常叩。手宜在面。津宜常咽。气宜常炼。○饱则入浴。饥则梳。梳多浴少。益心目。
右兴居之节三
编辑跋
编辑峻命既编二录。为内集上篇。又编惧塞以下四录为下篇。其曰惧塞云者。本先生取横渠张子不记还塞之语而名之者也。其下三录者。问答以讲礼。养正以训蒙。庶几出爱君。而皆非先生所自名。当此编摩之日。窃仿惧塞之例。各以其类别其目焉者也。呜呼。夙夜箴解。先生既著为成说。而又与退陶先生,河西子。往复证订。无一字差谬。人固无间然者。而至于人心道心之辨。最先生精力所在。独得于众论既定之后。不疑不惑。毅然自守。要不悖于程朱本义。此先生所以独立不惧。不见知而不悔者。岂与夫三摹四分之书。以待后世子云者。所可同年语哉。壬辰元月上日。曾孙峻命稽首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