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传释词
作者:王引之 
《经传释词》,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释经传中所出现虚词的专著。

语词之释,肇于《尔雅》。“粤”、“于”为“曰”,“兹”、“斯”为“此”,“每有”为“虽”,“谁昔”为“昔”。若斯之类,皆约举一隅,以待三隅之反。盖古今异语,别国方言,类多助语之文。凡其散见于经传者,皆可比例而知,触类长之,斯善式古训者也。自汉以来,说经者宗尚雅训,凡实义所在,既明箸之矣。而语词之例,则略而不究,或即以实义释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如“由”,用也;“猷”,道也;而又为词之“于”。若皆以“用”与“道”释之,则《尚书》之“别求闻由古先哲王”、“大诰猷尔多邦”,皆文义不安矣(此举一以例其馀,后皆放此)。“攸”,所也;“迪”,蹈也;而又为词之“用”。若皆以“所”与“蹈”释之,则《尚书》之“各迪有功”、“丰水攸同”,《毛诗》之“风雨攸除,鸟鼠攸去”,皆文义不安矣。“不”,弗也;“否”,不也;“丕”,大也;而又为发声与承上之词。若皆以“弗”与“大”释之,则《尚书》之“三危既宅,三苗丕叙”、“我生不有命在天”、“否则侮厥父母”,《毛诗》之“否难知也”、“有周不显,帝命不时”,《礼记》之“不在此位也”,皆文义不安矣。“作”,为也,而又为词之“始”与“及”。若皆以“为”释之,则《尚书》之“万邦作乂”、“作其即位”,皆文义不安矣。“为”,作也,而又为词之“如”、与“有”、与“与”、与“于”。若皆以“作”释之,则《左传》之“何臣之为”,《晋语》之“称为前世”,《穀梁传》之“近为祢宫”,《管子》之“为臣死乎”,《孟子》之“得之为有财”,皆文义不安矣。又如“如”,若也,而又为词之“而”、与“乃”、与“当”、与“与”。“若”,如也,而又为词之“其”、与“而”、与“此”、与“惟”。“曰”,言也,而又为词之“欠”。“谓”,言也,而又为词之“为”、与“与”、与“如”、与“奈”。“云”,言也,而又为词之“有”、与“或”、与“然”。“宁”,安也,而又为词之“乃”。“能”,善也,而又为词之“而”与“乃”。“无”,不有也,而又为词之发声与转语。“有”,不无也,而又为词之“为”。“即”,就也,而又为词之“则”、与“若”、与“或”。“则”,法也;“及”,至也;而又为词之“若”。“兹”,此也,而又为叹词。“嗟”,叹词也,而又为语助。“彼”,他也,而又为词之“匪”。“匪”,非也,而又为词之“彼”。“咫”,八寸也,而又为词之“只”。“允”,信也,而又为词之“用”。“终”,尽也,而又为词之“既”。“多”,众也,而又为词之“祇”。“适”、“徂”、“逝”,皆往也。而“适”又为词之“啻”,“徂”又为词之“及”,“逝”又为词之发声。“思”,念也;“居”,处也;“夷”,平也;“一”,数之始也。而又皆为语助。“曷”,词之“何”也,而又为“何不”。“盍”,何不也,而又为“何”。“于”,词之“于”也,而又为“为”,为“与”。“爰”,词之“曰”也,而又为“与”。“安”,词之“焉”也,而又为“乃”、为“则”、为“于是”。“焉”,词之“安”也,而又为“于”、为“是”、为“于是”、为“乃”、为“则”。“惟”,词之“独”也,而又为“与”、为“及”、为“虽”。“虽”,不定之词也,而又为“惟”。“矧”,词之况也,而又为“亦”。“亦”,承上之词也,而又为语助。“且”,词之更端也,而又为“此”。“之”,词之“是”也,而又为“于”、为“其”、为“与”。凡此者,其为古之语词,较然甚箸。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虽旧说所无,可以心知其意者也。引之自庚戌岁入都,侍大人质问经义,始取《尚书》廿八篇?绎之,而见其词之发句、助句者,昔人以实义释之,往往诘{鞫}为病,窃尝私为之说而未敢定也。及闻大人论《毛诗》“终风且暴”,《礼记》“此若义也”诸条,发明意恉,涣若冰释,益复得所遵循,奉为稽式,乃遂引而伸之,以尽其义类。自九经、三传及周、秦、西汉之书,凡助语之文,遍为搜讨,分字编次,以为《经传释词》十卷,凡百六十字。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非敢舍旧说而尚新奇,亦欲窥测古人之意,以备学者之采择云尔。

嘉庆三年二月一日高邮王引之叙

卷一

编辑

郑注《礼记·檀弓》曰:“与,及也。”常语也。

与,犹“以”也。《易·系辞传》曰:“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言可以酬酢,可以祐神也。《礼记·檀弓》曰:“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言以宾主夹之也。《玉藻》曰:“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言必以公士为摈也(义见上文)。《中庸》曰:“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言可以入德也。《论语·阳货》篇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言不可以事君也。(孔《传》曰:“言不可与事君。”皇《疏》曰:“言凡鄙之人不可与之事君。”皆非也。下文“患得”、“患失”,皆言鄙夫所以不可事君之故,非谓不可与鄙夫事君也。《后汉书·李法传》:“法上疏谏,坐失旨,免为庶人,还乡里。人问其不合上意之由,法未尝应对。固问之,法曰:‘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法之言如此,是不说人以无罪而以鄙夫自贬,且自谓其不可以事君也。然则法之意,亦谓鄙夫不可以事君,非谓不可与鄙夫事君明矣。颜师古《匡谬正俗》曰:“孔子曰:‘鄙夫可以事君也与哉!’”李善注《文选·东京赋》曰:“《论语》曰:‘鄙夫不可以事君。’”变“与”言“以”,正与经旨相合。)《史记·袁盎传》曰:“妾主岂可与同坐哉。”言不可以同坐也(《汉书》“与”作“以”)。《货殖传》曰:“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汉书·扬雄传》曰:“建道德以为师,友仁义与为朋。”(《文选·羽猎赋》“与”下有“之”字,乃后人不晓文义而妄加之。)“与”亦“以”也,互文耳。

家大人曰:与,犹“为”也(此“为”字读平声)。《韩子·外储说左》篇曰:“名与多与之,其实少。”言名为多与之而其实少也。《西周策》曰:“秦与天下罢,则令不横行于周矣。”言秦为天下所疲也。(今本作“秦与天下俱罢”,“俱”字乃后人不晓文义而妄加之。辩见《读书杂志》。)《秦策》曰:“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遂与句践禽,死于干隧。”言为句践所禽也。

家大人曰:与,犹“为”也(此“为”字读去声)。《孟子·离娄》篇曰:“所欲与之聚之。”言民之所欲,则为民聚之也。《秦策》曰:“或与中期说秦王曰。”(鲍本如是,姚本“与”作“为”。)言为中期说秦王也。《楚策》曰:“秦王令芈戎告楚曰:‘毋与齐东国,君与子出兵矣。’”言吾为子出兵也。又《汉书·高祖纪》:“汉王为义帝发丧。”《汉纪》“为”作“与”。

家大人曰:与,犹“谓”也。《大戴礼·夏小正传》曰:“獭兽祭鱼,其必与之兽,何也?曰:非其类也。”“与之兽”,谓之兽也。“来降燕乃睇室(今本脱“室”字,据传文补)。其与之室,何也?操泥而就家,入人内也。”“与之室”,谓之室也。《曾子事父母》篇曰:“夫礼,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不,非也。与,谓也。言礼在由其大者,非谓由其小者而已也。李善本《文选·报任少卿书》曰:“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言世人不谓我能死节也。(《汉书·司马迁传》作“不与能死节者比”,五臣本《文选》作“不能与死节者次比”,皆后人不晓文义而妄加增改。辩见《读书杂志》。)

《广雅》曰:“与,如也。”《大戴礼·四代》篇曰:“事必与食,食必与位,无相越逾。”与,如也。言事必如其食,食必如其位也。《晏子春秋·问》篇曰:“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与,亦“如”也。言将正行而遗民乎,如其持民而遗道乎也。《墨子·兼爱》篇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犹“又如”也。襄二十六年《左传》引《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凡上言“与其”、下言“宁”者,放此。)《礼记·檀弓》曰:“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馀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凡上言“与其”、下言“不若”者,放此。)与其,皆谓“如其”也。或但谓之“与”。《晋语》曰:“与馀以狂疾赏也(宋本如是,今本作“是以狂疾赏也”,乃后人不晓文义而妄改之),不如亡。”《孟子·万章》篇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

《吕氏春秋·贵直》篇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史记·鲁仲连传》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是也。闵元年《左传》曰:“犹有令名,与其及也。”王肃注曰:“虽去犹有令名,何与其坐而及祸也。”(见《史记·晋世家集解》。又《后汉书·荀爽传》:“《传》曰:截趾适屦,孰云其愚?何与斯人,追欲丧躯?”)何与,犹“何如”也。二年《传》曰:“与其危身以速罪也。”(《晋语》作“况其危身于狄以起谗于内也。”况,比也。比,亦“如”也。)杜注曰:“言孰与危身以召罪。”孰与,犹“何如”也。《秦策》曰:“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齐策》曰:“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赵策》曰:“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今本“不与”下又有“何如”二字,乃后人不晓文义而妄加之。辩见《读书杂志》。)是“孰与”,即“何如”也。故司马相如《子虚赋》“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郭璞注曰:“与,犹如也。”

与,语助也。僖二十三年《左传》曰:“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言能靖者有几也。(与,语助也。“与有几”三字连读。《释文》曰:“其人能靖者与,音馀,绝句。”失之。)襄二十九年曰:“是盟也,其与几何?”(又昭元年曰:“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又曰:“叔向问子晳于行人挥,对曰:‘其与几何?’”又《晋语》曰:“虽谓之挟,而猾以齿牙,口弗堪也,其与几何?”又曰:“郤子矜其伐而耻国君,其与几何?”《吴语》曰:“民生于地上,寓也,其与几何?”)言其几何也。《周语》曰:“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言能几何也。(韦注:“与,辞也。”)《晋语》曰:“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言将几人也。(韦注:“与,辞也。”)又昭十七年《左传》曰:“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言其不然乎也。《周语》曰:“馀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与有?”言何辞之有也。《晋语》曰:“亡人何国之与有?”言何国之有也。《越语》曰:“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言安知耻也。又《孟子·滕文公》篇曰:“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与”字皆是语助,无意义也。

以、以、已

编辑

以,或作“以”,或作“已”。郑注《礼记·檀弓》曰:“‘以’与‘已’字本同。”

以,语词之“用”也。《书·尧典》曰:“以亲九族。”是也。常语也。

《汉书·刘向传》注曰:“,由也。”《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曰:“忿数者,狱之所由生也;距谏者,虑之所以塞也。”以,亦“由”也。此亦常语。

《玉篇》曰:“以,为也。”《诗·瞻卬》曰:“天何以刺。”言天何为刺也。凡经传言“何以若此”者,皆谓“何为若此”也。亦常语。

以,犹“谓”也。《礼记·檀弓》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将为贤人也。”言吾谓将为贤人也。昭二十五年《左传》曰:“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释文》曰:“郈孙以可,绝句。劝,劝公逐季氏也。”)言臧孙谓难,郈孙谓可也。《齐策》曰:“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言皆谓美于徐公也。

《广雅》曰:“以,与也。”《书·盘庚》曰:“尔忱不属,惟胥以沈。”某氏《传》曰:“相与沈溺。”《诗·江有汜》曰:“不我以。”《击鼓》曰:“不我以归。”《桑柔》曰:“不胥以谷。”《仪礼·乡射礼》曰:“主人以宾揖。”又曰:“各以其耦进。”《大射仪》曰:“以耦左还。”《笺》《注》并曰:“以,犹与也。”《礼记·檀弓》曰:“吾未尝以就公室。”注曰:“未尝与到公室,观其行也。”《易·鼎》初六曰:“得妾以其子。”言得妾与其子也。《诗·小明》曰:“神之听之,式谷以女。”言式谷与汝也。(《笺》训“以”为“用”,失之。)《礼记·郊特牲》曰:“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言示易与敬也。襄二十年《左传》曰:“赋《常棣》之七章以卒。”言赋七章与卒章也。二十九年曰:“乐氏其以宋升降乎?”言与宋升降也。《论语·微子》篇曰:“而谁以易之。”言谁与易之也。《诗·江有汜》曰:“不我以”,“不我与。”《旄邱》曰:“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传》曰:“必以有功德。”失之。)以,亦“与”也,古人自有复语耳。《管子·形势》篇曰:“訾{卫言}之人,勿与任大,谟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吕氏春秋·乐成》篇曰:“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皆以“与”、“以”互文,故《乡射礼》“各以其耦进”,今文“以”为“与”。《越语》“节事者与地”,《史记·越世家》“与”为“以”。《吕氏春秋·精谕》篇:“人可与微言乎?”《淮南·道应》篇“与”为“以”。《权勋》篇“不穀无与复战矣”,《说苑·敬慎》篇“与”为“以”。《燕策》“得贤士与共国”,《史记·燕世家》“与”为“以”。

以,犹“及”也。《易·小畜》九五曰:“富以其邻。”虞翻注曰:“以,及也。”(《泰》六四、《谦》六五并曰:“不富以其邻。”)《泰》初九曰:“拔茅茹,以其汇。”言及其汇也(《否》初六同)。《剥》初六曰:“剥床以足。”六二曰:“剥床以辨。”六四曰:“剥床以肤。”言及足、及辨、及肤也。《复》上六曰:“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句),凶。”言及其国君也。(王弼训“以”为“用”,云“用之于国,则反乎君道”,失之。此家大人说。)《周语》引《汤誓》曰:“馀一人有罪,无以万夫。”言无及万夫也。

以,犹“而”也。《易·泰》六四曰:“不戒以孚。”犹《系辞传》言“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书·牧誓》曰:“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金縢》曰:“天大雷电以风。”(隐九年《左传》曰:“大雨霖以震。”)《礼记·乐记》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戴礼·曾子制言》篇曰:“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闵二年《左传》曰:“亲以无灾,又何患焉?”昭二十年曰:“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晋语》曰:“狐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贾佗多识以恭敬。”《吴语》曰:“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庄二十四年《公羊传》曰:“戎众以无义。”(以,犹“而”也。僖二十一年《传》曰:“楚,夷国也,强而无义。”是其证。何注曰:“戎师多,又常以无义为事。”失之。)《论语·为政》篇曰:“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以”字并与“而”同义。《易·同人彖传》曰:“文明以健,中正而应。”《系辞传》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礼记·聘义》曰:“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昭十一年《左传》曰:“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以,亦“而”也,互文耳。

已,既也。常语也。

郑注《考工记》曰:“已,太也,甚也。”亦常语也。或作“以”。文五年《左传》:“嬴曰:‘以刚’。”是也。

《尔雅》曰:“已,此也。”《庄子·齐物论》篇曰:“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已”字承上文而言,言此而不知其然也。《养生主》篇曰:“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言此而为知者也。(郭象注曰:“已困于知而不知止,又为知以救之。”非是。此戴氏东原说。)《淮南·道应》篇曰:“已虽无除其患,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可陶冶而变化也。”无,不也。言此虽不除其患也(此邵氏二云说)。或作“以”。《礼记·祭统》:“卫孔悝之《鼎铭》曰:‘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以,此也,指上文而言也。辟,君也。言对扬此君之勤大命,著之于烝彝鼎也。(郑读对扬以辟之为句,云:“辟,明也。言遂扬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失之。君命谓之勤大命,犹《雒诰》言文武勤教也。郑以勤大命为行君之命,亦失之。此家大人说,下同。)《射义》引《诗》曰:“大夫君子,凡以庶士。”亦言凡此庶士也。

颜师古注《汉书·宣帝纪》曰:“已,语终辞也。”《书·洛诰》曰:“公定予往已。”《礼记·檀弓》曰:“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卢植注曰:“已者,辞也。”(见《通典·礼》六十四)“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论语》曰:“始可与言《诗》已矣。”是也(《学而》《八佾》二篇)。犹“乎”与“哉”同义,而连言之则曰“乎哉”也。

已,叹词也。《书·大诰》曰:“已,予惟小子!”某氏《传》曰:“已,发端叹辞也。”(《汉书·翟义传》作“熙”。颜师古注曰:“熙,叹辞。”)《康诰》曰:“已,女惟小子!”又曰:“已,女乃其速由兹义率杀!”《梓材》曰:“已,若兹监!”《洛诰》曰:“已,女惟冲子!”《庄子·庚桑楚》篇曰:“已,我安逃此而可!”义并同也。

《礼记·檀弓》注曰:“犹,尚也。”常语也。

《诗·小星传》曰:“犹,若也。”亦常语也。字或作“猷”。《尔雅》曰:“猷,若也。”“犹”为“若似”之“若”,又为“若或”之“若”。《礼记·内则》曰:“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郑注曰:“犹,若也。”襄十年《左传》曰:“犹有鬼神,于彼加之。”言若有鬼神也。

犹,犹“均”也。物相若则均,故犹又有均义。襄十年《左传》曰:“从之将退,不从亦退。犹将退也,不如从楚。亦以退之。”犹将退,均将退也。《论语·尧曰》篇曰:“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1]。”犹之与人,均之与人也。《燕策》:“柳下惠曰:‘苟与人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犹且黜,均将黜也。

《诗·陟岵》曰:“犹来无止。”《传》曰:“犹,可也。”字或作“猷”。《尔雅》曰:“猷,可也。”

由、犹、攸

编辑

《广雅》曰:“由,以,用也。”由、以、用,一声之转,而语词之用亦然(见“用”字下)。字或作“犹”,(庄十四年《左传》:“犹有妖乎?”《正义》曰:古者由、犹二字,义得通用。庄四年《公羊传》:“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犹,亦与“由”同。)或作“攸”,其义一也。其作“犹”者,《书·盘庚》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犹,犹“用”也。言先王敬谨天命,兹用不敢常安也。(若安土重迁,则是不知天命。故下文曰:“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也。某氏《传》训“犹”为“尚”,失之。此家大人说。详见《经义述闻》,下同。)《无逸》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言古之人用相训告,相保惠,相教诲也。其作“攸”者,《禹贡》曰:“彭蠡既猪,阳鸟攸居。”攸,犹“用”也。言阳鸟之地,用是安居也。(林之奇《尚书全解》曰:“诸儒之说,皆以阳鸟为雁,窃独疑之。此篇所叙治水,详见于九州之下者,莫非地名。此州上言彭泽,下言三江震泽,独于此三句中言雁,非惟文势不称,考之九州,亦无此例也。夫雁之南翔,乃其天性,岂其洪水未平,遂不南翔乎?古地名取诸鸟兽,如虎牢、犬丘之类多矣。《左》昭二十年:‘公如死鸟。’杜注:‘卫地名。’又郑有鸣雁,在陈留县。汉北边有雁门。安知阳鸟之非地名乎?”案林说是也。居,宅也。阳鸟攸居,犹言三危既宅耳。阳鸟之地,年代旷隔,莫知所在,不得因此而谓其非地名也。胡氏朏明乃以为适当鸿雁来宾之时,即所见而纪其事。夫禹八年治水,所见鸟兽多矣。倘即所见而纪之,则《禹贡》岂止区区数策哉?胡氏又曰:“阳鸟攸居,与桑土既蚕、三苗丕叙一例,不必以为地名。”案彼皆记治水之功,雁之栖宿,于禹绩何与乎?雁名阳鸟,书无明文。说者误以阳鸟为鸟,因附会彭蠡既猪之文,又牵合以鸿雁南翔之说耳,其不足信亦明矣。原其所以误者,盖但知《尔雅》有“攸,所也”之训。以为经言阳鸟所居,则所居者为彭蠡,而居之者为水鸟矣。不知《禹贡》多以“既”、“攸”二字相对为文。攸,犹“用”也。言阳鸟之地,用是安居也。与他处“攸”训为“所”者不同。)又曰:“漆、沮既从,丰水攸同。”又曰:“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义并同也。《洪范》曰:“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萳。”又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言彝伦用萳,彝伦用叙也。《金縢》曰:“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兹攸俟。”言兹用俟也。《大诰》曰:“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图功,大功也。言曷不于前宁人大功用终也。(上文曰:“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又曰:“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图功,即大功也。宁考图功,即此所谓前宁人图功也。《传》训“图”为“谋”,“攸”为“所”,皆失之。以下攸字并同。)又曰:“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言曷敢不于前宁人用受休毕也。《洛诰》曰:“无若火始炎炎,厥攸灼,叙弗其绝。”言厥用灼也。《多士》曰:“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言惟尔多士用服奔走也。《无逸》曰:“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言非民用训,非天用若也。《诗·蓼萧》曰:“万福攸同。”(《采菽》同)言万福用同也。(《笺》曰:“攸,所也。”失之。下并同。)《斯干》曰:“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言风雨用除,鸟鼠用去,君子用芋也。又曰:“君子攸跻。”又曰:“君子攸宁。”义并同也。《楚茨》曰:“报以介福,万寿攸酢。”言万寿用酢也。《绵》曰:“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言戎丑用行也。《棫朴》曰:“奉璋峨峨,髦士攸宜。”言髦士用宜也。(《仪礼·士冠礼》:“髦士攸宜。”义同。郑注:“攸,所也。”亦失之。)《旱麓》曰:“岂弟君子,福禄攸降。”言福禄用降也(《凫》“福禄攸降”同)。《灵台》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言麀鹿用伏也。《文王有声》曰:“四方攸同,王后维翰。”言四方用同也。《既醉》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用摄也。《泮水》曰:“既作泮宫,淮夷攸服。”言淮夷用服也。犹、攸二字,与“由”同声而相通,皆语词之“用”也。说经者见“犹”字则释之为“尚”,见“攸”字则释之为“所”,皆望文生训,而非其本指。而《史记·夏本纪》《宋世家》,于“阳鸟攸居”、“丰水攸同”、“彝伦攸萳”、“彝伦攸叙”,悉以所字代之。盖古义之湮,由来久矣。

攸,犹“所以”也。《书·洪范》曰:“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王肃注曰:“我不知常伦所以次叙。”(此“攸”字,与下文“彝伦攸萳”、“彝伦攸叙”异义。《史记·宋世家》作“我不知其常伦所序”,亦失之。)《大诰》曰:“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某氏《传》曰:“往求我所以济渡。”是也。

攸,语助也。《书·盘庚》曰:“女不忧朕心之攸困。”言不忧朕心之困也。(某氏《传》训“攸”为“所”,失之。下并同。)《洪范》曰:“予攸好德。”言予好德也。(《史记》作“予所好德”,失之。)又曰:“四曰攸好德。”言四曰好德也。《诗·皇矣》曰:“执讯连连,攸馘安安。”言执讯连连、馘安安也。(毛《传》:“攸,所也。”失之。)攸,皆语助耳。字亦作“猷”。《盘庚》曰:“女猷黜乃心,无傲从康。”言汝黜乃心也。(《传》训“猷”为“谋”,失之。下同。)又曰:“女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言不与予一人同心也。猷,亦语助耳。

繇、由、猷

编辑

《尔雅》曰:“繇,于也。”繇、由、猷,古字通。(《尔雅·释水释文》曰:“繇,古‘由’字。”庄十四年《左传正义》曰:“古者由、犹二字,义得通用。”猷,即“犹”字也。《诗·巧言》:“秩秩大猷。”《汉书·叙传》作“繇”。)《书·康诰》曰:“往敷求于殷先哲王。”又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由,亦“于”也。言遍求闻于古先哲王也。(“别”与“𫛛”古字通,说见《经义述闻》。)《诗·抑》曰:“无易由言。”《笺》曰:“由,于也。”《礼记·杂记》曰:“客使自下由路西。”郑注曰:“客给使者入设乘黄于大路之西。”(《诗·君子阳阳》篇:“左执簧,右招我由房。”疑亦谓招我于房也。《传》曰:“由,用也。”《笺》曰:“由,从也。”皆于义未安。)马融本《大诰》:“王若曰:‘大诰繇尔多邦。’”郑、王本“繇”作“猷”。《汉书·翟义传》王莽仿《大诰》曰:“大诰道诸侯王。”盖用《尔雅》“繇,道也”之训。马、郑、王并同(以《释文》《正义》知之)。引之案:“大诰道尔多邦”,文义不顺。猷,于也。“大诰猷尔多邦”者,大诰于尔多邦也。经文本自明白,只

缘训“猷”为“道”,于义未安,致令后人妄改。其始改也,升“猷”字于“诰”字之上,某氏《传》曰:“顺大道以告天下众国。”是也。其再改也,又升“猷”字于“大”字之上,《正义》曰:“此本‘猷’在‘大’上。”是也。其他缘例而改者二,改而复脱者一。《多士》曰:“王曰:‘猷告尔多士。’”《多方》曰:“王曰:‘乌呼,猷告尔有多方士。’”《传》并曰:“以道告之。”盖俱是“告猷”,而晚出古文改为“猷告”矣。此缘例而改者也。《多方》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传》曰:“顺大道告四方。”与《大诰》“猷尔多邦”传同。则此句经文亦有“大”字,盖初作“大告猷尔四国多方”,后改为“大猷告尔四国多方”,故解之曰:“顺大道告四方。”其后则又脱“大”字矣。此改而复脱者也。《大诰》在《多士》《多方》前,其“诰猷”之文,马、郑、王必皆有说,学者虽不悟“诰猷”之误为“猷诰”,犹不得不载其异同。至《多士》《多方》,“告猷”之义,已详《大诰》,不复再释,学者斯忽焉不察矣。然以例推之,可得而知也。后之说《书》者,或以“猷”为发语词,或以为叹词,皆不知文由误倒,故多方推测,而卒无一当也。

因,由也,声之转也。《书·禹贡》曰:“西倾因桓是来。”常语也。

因,犹也,亦声之转也。《楚策》曰:“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

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已。”案,“已”字绝句,因是,犹是也。已,语终词也。言黄雀之自以为无患,亦犹之蜻蛉也。下文曰:“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已。”“夫黄鹄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已。”“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已。”义并与此同。《文选·咏怀诗》注引延笃《战国策论》云:“因是已,因事已复有是也。”所解虽未了,而其以“已”字绝句甚明。今本改“已”为“以”,而以“黄雀因是以”五字连下句读之,则义不可通矣。下文皆放此。

用,词之“以”也。《一切经音义》七引《苍颉篇》曰:“用,以也。”以、用一声之转。凡《春秋公羊传》之释经,皆言“何以”,《穀梁》则或言“何用”。(桓十五年《传》曰:“何用见其未易灾之馀而尝也。”馀放此。)其实一也。《书·皋陶谟》曰:“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用,亦“以”也,互文耳。

用,词之“由”也。《诗·君子阳阳传》曰:“由,用也。”“由”可训为“用”,“用”亦可训为“由”,一声之转也。《礼记·礼运》曰:“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用,亦“由”也,互文耳。

用,词之“为”也。《诗·雄雉》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言何为不臧也。《节南山》曰:“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言何为不监也。庄六年《穀梁传》曰:“何用弗受?”亦谓何为弗受也。用、以、为,皆一声之转,故“何以”谓之“何用”,“何为”亦谓之“何用”。互见“以”、“为”二字下。

家大人曰:允,犹“用”也(用亦语词,义见“用”字下)。《书·尧典》曰:“允厘百工。”言用厘百工也。(某氏《传》曰:“允,信也。”于文义未安。下皆放此。)《皋陶谟》曰:“允迪厥德。”言用迪厥德也。又曰:“庶尹允谐。”言庶尹用谐也。(庶尹用谐,犹言神人以和。《周官·大司乐疏》引郑注曰:“允,信也。”文义未安。)《大诰》曰:“允蠢鳏寡。”言用动鳏寡也。《论语·尧曰》篇引尧曰:“允执其中。”言用执其中也。(包咸注曰:“允,信也。”文义未安。)襄二十一年《左传》引《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言用出兹在兹也。(“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者,谓发一言,出一令,必本之于己而后民从之,故《传》释之曰:“将谓由己壹也。”“允出兹在兹”,即出兹在兹。允,语词耳,非谓信出兹在兹也。杜注训“允”为“信”,与文义不合。或曰:下文曰“信由己壹而后功可念也”,非释“允”为“信”乎?曰:非也。上文曰:“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而后可以治人。”故此复申之曰:“信由己壹,而后功可念也。”“信”字正承“轨度其信”而言,非释“允”字也。且“信由己壹”云云,乃通释《书》词,非专释“允出兹在兹”一句也。哀六年《传》曰:“《夏书》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亦不以“允”为“信”。)《诗·鼓锺》曰:“淑人君子,怀允不忘。”怀,思也。言思之用不忘也。(《笺》曰:“怀,至也。古者善人君子,至信不可忘。”失之。)《公刘》曰:“豳居允荒。”言豳居用荒也。(《笺》曰:“允,信也。”文义未安。)

《考工记·栗氏》量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言用臻其极也。(郑注曰:“允,信也。”文义未安。)《诗·大明》曰:“聿怀多福。”《春秋繁露·郊祭》篇引作“允怀多福”。(此盖出《三家诗》。班固《明堂诗》亦曰:“允怀多福。”)是“允”为语词也。后人但知“允”之为“信”,而不知其又为语词,故训释多有未安。《史记·五帝本纪》《夏本纪》于“允釐百工”、“允迪厥德”、“庶尹允谐”,亦皆以“信”字代之,盖古义之失,其传久矣。

允,犹“以”也。《墨子·明鬼》篇引《商书》曰:“百兽贞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言百兽贞虫以及飞鸟也。“以”与“用”同义,故“允”可训为“用”,亦可训为“以”。《说文》曰:“允,从儿,13以声。”以、用、允,一声之转耳。

允,发语词也。《诗·时迈》曰:“允王维后。”言王维后也。又曰:“允王保之。”言王保之也。允,语词耳。《武》曰:“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允文”与“于皇”对文,则“允”为语词益明。《泮水》曰:“允文允武。”允亦语词,犹《逸书》言乃神乃武乃文耳(见《吕氏春秋·谕大》篇)。《笺》皆训“允”为“信”,失之。

《广雅》曰:“于,于也。”常语也。亦有于句中倒用者。《书·酒诰》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犹言无监于水,当监于民也。僖九年《左传》曰:“入而能民,土于何有。”言何有于土也(凡言“于何有”者放此)。昭十九年《左传》曰:“其一二父兄,私族于谋而立长亲。”言私谋于族也。(杜注曰:“于私族之谋,宜立亲之长者。”文义未安。)又曰:“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言怒于室而色于市也。

于,犹“在”也(见《吕氏春秋·期贤》篇高注)。《易·系辞传》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礼记·曲礼》曰:“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是也。此亦常语。

于,犹“之”也。昭四年《左传》曰:“亡于不暇,又何能济?”言亡之不暇也。十年曰:“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言唯蔡之恨也。“于”与“之”同义,故“于”训为“之”,之亦训为“于”,互见“之”字下。

于,犹“为”也(此“为”字读平声)。《礼记·郊特牲》曰:“埽地而祭,于其质也。”又曰:“祭天,埽地而祭焉,于其质而已矣。”皆谓为其质、不为其文也。《大戴礼·曾子本孝》篇曰:“如此而成于孝子也。”言如此而后成为孝子也。《曾子事父母》篇曰:“未成于弟也。”言未成为弟也(弟读孝弟之弟)。文六年《穀梁传》曰:“闰月者,附月之馀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言成为月也。《孟子·离娄》篇曰:“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言殆为不可也。《荀子·正论》篇曰:“是特奸人之误于乱说以欺愚者而淖陷之。”(今本“淖”讹作“潮”,兹据杨注改。)误,谬也。(见《说文》)于,为也。淖,溺也。(《楚辞·七谏》:“世沉淖而难论兮。”王注曰:“淖,溺也。”)言奸人谬为乱说,以欺愚者而溺陷之也。(杨倞注曰:“奸人自误惑于乱说,因以欺愚者,犹于泥淖之中陷之。”失之矣。)“于”与“为”同义,故姚本《东周策》:“夫秦之为无道也。”《秦策》:“楚亦何以轸为忠乎?”鲍本“为”并作“于”。《史记·张仪传》:“韩、梁称为东藩之臣。”《赵策》“为”作“于”。

于,犹“为”也(此“为”字读去声)。《老子》曰:“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庄子·在宥》篇作“故贵以身于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天下,则可以寄天下。”于天下,即为天下也。(今本作“故贵以身于为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此后人依《老子》旁记“为”字,而写者因误合之也。《老子释文》:“为,于伪反。”而《庄子释文》无“为”字,以是明之。此家大人说。)

于,犹“如”也。昭三年《左传》曰:“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言数如守适也。(杜注曰:“不敢以其位卑,而令礼数如守适夫人。”)《庄子·大宗师》篇曰:“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翅,与“啻”同。言不啻如父母也。(《秦誓》曰:“不啻如自其口出。”)《秦策》曰:“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言危如累卵,不寿如朝生也。《燕策》曰:“且非独于此也。”言非独如此也。故《汉书·韩长孺传》:“匈奴至者投鞍,高如城者数所。”《新序·善谋》篇“如”作“于”。

于,语助也。《易·系辞传》曰:“于稽其类。”《书·尧典》曰:“黎民于变时雍。”(“于变”与“时雍”对文。“于”字《释文》无音,蔡沈以为叹美辞,非是。)又曰:“于予击石拊石。”(《释文》曰:“于,如字。”或音乌而绝句者,非。)《诗·灵台》曰:“于刃鱼跃。”(“于”字《释文》无音。)又曰:“于论鼓锺,于乐辟廱。”(《释文》:“于,音乌。郑如字。”《正义》述毛亦如字,今从《正义》。)下武曰:“于万斯年。”《雝》曰:“于荐广牡。”(《释文》:“于,郑如字。王音乌。”《正义》述毛亦如字,今从《正义》。)是也。

于,发声也。《左氏春秋》定五年:“于越入吴。”杜注曰:“于,发声。”《正义》曰:“夷言有此发声。”是也。

于是者,承上之词。常语也。又隐四年《左传》曰:“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此“于是”亦承上之词,而其义不同,犹言当是时也。桓五年《传》曰:“于是陈乱,国人分散,故再赴。”僖十五年《传》曰:“于是展氏有隐慝焉。”义并同也。

于(简繁转换有误此节待校正)

编辑

《尔雅》曰:“于,于也。”常语也。亦有于句中倒用者。《诗·崧高》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言蕃于四国,宣于四方也。又曰:“谢于诚归。”亦言诚归于谢也(见《笺》)。

《尔雅》曰:“于,曰也。”曰,古读若聿,字本作“欠”,或作“曰”,或作“聿”(说见“欠”字下)。聿、于一声之转。“黄鸟于飞”(《诗·葛覃》),黄鸟聿飞也。“于以采蘩”(《采蘩》),聿以采蘩也。(聿、于亦一声之转,故《传》曰:“于,于也。”《笺》曰:“于以,犹言往以。”与毛异义,非也。若训“于”为“往”,则下文“于以用之”,及《采繘》之“于以盛之”、“于以湘之”、“于以奠之”,皆义不可通。至《击鼓》之“于以求之”,则郑亦训为“于”矣。)“穀旦于差”,“穀旦于逝”(《东门之》),言穀旦聿差,穀旦聿逝也。“王于兴师”(《秦·无衣》),王聿兴师也。

“王于出征”(《六月》),王聿出征也。“于疆于理”(《江汉》),聿疆聿理也。(于、聿皆语词,犹《绵》之“乃疆乃理”也。《笺》训“于”为“往”,亦失之。)“聿”、“曰”古字通,故《尔雅》训“于”为“曰”也。《笺》解“穀旦于差”、“穀旦于逝”曰:“朝日善明,曰相择矣。”“朝日善明,曰往矣。”解“王于出征”曰:“王曰:令女出征𤞤狁。”则是以《尔雅》之“于,曰也”为《论语》“子曰”之“曰”,失其指矣。

于,犹“乎”也。其在句中者,常语也。亦有在句末者。《管子·山国轨》篇曰:“不籍而赡国,为之有道于?”(宋本如是,今本“于”讹作“予”。)于,犹“乎”也。《吕氏春秋·审应》篇曰:“然则先生圣于?”高注曰:“于,乎也。”《列子·黄帝》篇曰:“今女之鄙至此乎?”《释文》曰:“乎,本又作于。”《庄子·人间世》篇曰:“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释文》曰:“乎,崔本作‘于’。”是也。又为叹美之词,《论语·为政》篇:“孝乎惟孝。”《释文》及《汉石经》“乎”并作“于”,是也。

于,犹“为”也(此“为”字读平声)。《诗·定之方中》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正义》曰:“作为楚丘之宫”,“作为楚丘之室。”张载注《魏都赋》引《诗》作“作为楚宫”、“作为楚室”。《仪礼·士冠礼》曰:“宜之于假。”郑注曰:“于,犹为也。”《聘礼记》曰:“贿在聘于贿。”注曰:“于,读曰为。”昭十九年《公羊传》曰:“贼未讨,何以书葬?不成于弑也。”言不成为弑也。《史记·秦始皇帝纪》曰:“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言垂为常式也。《三王世家·封齐王策》曰:“惟命不于常。”褚少孙释之曰:“惟命不可为常。”

于,犹“为”也(此“为”字读去声)。《孟子·万章》篇曰:“惟兹臣庶,女其于予治。”于,为也。为,助也。赵注曰:“惟念此臣众,女故助我治事。”是也。

于,犹“如”也。《易·系辞传》曰:“《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是介于石,即介如石也,故《汉书·汲黯传》:“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如边关乎?”《史记》“如”作“于”。“于”与“于”古字通,故两字皆可训为“为”,亦皆可训为“如”,互见“于”字下。

于,犹“是”也。《诗·出车》曰:“𤞤狁于襄”、“𤞤狁于夷”,言𤞤狁是襄,𤞤狁是夷也。(犹言“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于,犹“越”也,与也,连及之词。《夏小正传》曰:“越,于也。”《广雅》曰:“越,与也。”《书·大诰》曰:“大诰猷尔多邦,越尔御事。”王莽仿《大诰》,作“大告道诸侯王三公列侯,于女卿大夫元士御事”。是连及之词曰“越”,亦曰“于”也。《康诰》曰:“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言子之不孝,与父之不慈,与弟之不恭,兄之不友也。(某氏《传》曰:“于为人父”、“于为人弟”,失之。)又曰:“告女德之说,于罚之行。”行,道也。言告汝德之说,与罚之道也。(《传》曰:“告汝施德之说,于罚之所行。”失之。)《洛诰》曰:“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当以“四方迪乱未定”为句,“于宗礼亦未克敉”为句,“公功迪将其后”为句。《尔雅》曰:“乱,治也。”《方言》曰:“迪,正也。”“四方迪乱”,犹言“乱正四方”(见《微子》篇)。于,越也。言四方正治未定,越宗礼亦未克安也。“公功迪将其后”者,上文曰“公功棐迪笃”,下文曰“公功肃将祗欢”,与此并以“公功”发句,此文之相符者也。上文“公功”言“棐迪”,下文“公功”言“肃将”,此“公功”言“迪将”,此义之相合者也。旧读失之矣。《多方》曰:“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于,与也。言不能敬与和也。(上文曰:“尔惟和哉。”又曰:“亦则以穆穆在乃位。”穆穆,敬也。故此言尔不能敬与和,则无我怨。《传》曰:“不能敬于和道。”亦失之。)

卷二

编辑

《尔雅》曰:“爰,于也。”又曰:“爰,于也。”“于”与“于”同义。《书·盘庚》曰:“绥爰有众。”是也。《诗·击鼓》曰:“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亦“爰”也,互文耳。

《尔雅》曰:“爰,曰也。”“曰”与“欠”同,字或作“聿”(说见“欠”字下),聿、爰一声之转。“爰有寒泉”(《诗·凯风》),聿有寒泉也。“爰伐琴瑟”(《定之方中》),聿伐琴瑟也。“爰得我所”(《硕鼠》),聿得我所也。“爰及矜人”(《鸿雁》),聿及矜人也。“爰有树檀”(《鹤鸣》),聿有树檀也。“爰其适归”(《四月》),聿其适归也。(《蟋蟀》曰:“岁聿其莫。”)“爰方启行”(《公刘》),聿方启行也。“爰众爰有”,聿众聿有也。“聿”、“曰”古字通。以上七诗,郑《笺》皆用《尔雅》“爰,曰也”之训,是也。而多释为《论语》“子曰”之“曰”,则失其指矣。《绵》之诗曰:“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曰,亦“爰”也,互文耳。又曰:“爰及姜女,聿来胥宇。”“爰”与“聿”亦互文。

张衡《思玄赋》旧注曰:“爰,于是也。”《诗·斯干》曰:“爰居爰处,爰笑爰语。”《公刘》曰:“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爰,即“于时”也。于时,即“于是”也。或训为“于”,或训为“于”,或训为“曰”,或训为“于是”,其义一也。

《玉篇》曰:“爰,为也。”《书·洪范》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曰”与“爰”,皆“为”也,互文耳。(《史记·宋世家》作“土曰稼穑”。)又见“曰”字下。

爰,犹“与”也。家大人曰:《书·顾命》曰:“大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爰,与也。言使仲桓、南宫毛与吕伋共迎康王也。(某氏《传》曰:“使桓、毛二臣各执干戈,于齐侯吕伋索虎贲百人。”又曰:“伋为天子虎贲氏。”皆未解爰字之义,而曲为之说。)爰、于、粤,一声之转,故三字皆可训为“于”,亦皆可训为“与”。互见“于”、“粤”二字下。

粤、越

编辑

《尔雅》曰:“粤,于也。”又曰:“粤,于也。”字亦作“越”。《夏小正》曰:“越有小旱。”《传》曰:“越,于也。”于,犹今人言“于是”也。《诗·东门之》曰:“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越,亦“于”也,互文耳。

《尔雅》曰:“粤,曰也。”“曰”与“欠”同,字亦作“聿”(说见“欠”字下),“聿”、“越”声相近。《书·高宗肜日》曰:“越有雊雉。”言聿有雊雉也。《夏小正》曰:“越有小旱。”言聿有小旱也。聿,亦“于是”也。“聿”、“曰”古字通,故《尔雅》训“粤”为“曰”也。

越,犹“惟”也。《书·大诰》曰:“越予小子。”言惟予小子也。(《诗·闵予小子》曰:“维予小子”)。又曰:“越予冲人。”言惟予冲人也。(《金縢》曰:“惟予冲人弗及知。”)

《广雅》曰:“越,与也。”《书·大诰》曰:“大诰猷尔多邦,越尔御事。”又曰:“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又曰:“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又曰:“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又曰:“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是也。(《周书》“越”字与“与”字同义者甚多,《大诰》一篇而外,不能遍引。)

越,犹“及”也。《书·召诰》曰:“惟四月既望,越六日乙未。”言自既望及乙未六日也。下文曰:“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亦谓自丙午及戊申三日也。后皆放此。

越若,亦“及”也。《召诰》曰:“越若来三月。”来,至也(见《尔雅》)。言及至三月也。(“越若来三月”为句,“惟丙午朏”为句,某氏读“越若来”为句,《传》曰:“于顺来。”失之。说见《经义述闻》。)下文曰:“若翼日乙卯。”又曰:“越翼日戊午。”是“越”与“若”皆及也。(“若”与“及”本同义,说见“若”字下。)连言之,则曰“越若”矣。《汉书·律历志》引《武成》篇曰:“粤若来二月”(《逸周书·世俘》篇同),义与此同。

亦越者,承上起下之词。《书·立政》曰:“亦越成汤”,“亦越文王、武王”,是也。

《说文》云:“曰,词也。”《广雅》云:“曰,言也。”此常语也。有一人之言而自为问答者,则加“曰”字以别之。若《论语·阳货》篇云:“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两“曰不可”,皆阳货之言,说见《四书释地》。)《孟子·告子》篇云:“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也。有非问答而亦加“曰”字以别之者,语更端也。若《礼记·檀弓》云:“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曰:‘寡人尝学断斯狱矣。’”《论语·宪问》篇云:“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微子》篇云:“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孟子·公孙丑》篇云:“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是也。(此述古语既毕,而更及今事也。《吕氏春秋·骄恣》篇李悝述楚庄王之言毕,则云:“曰:此霸王之所忧也。而君独伐之,其可乎?”文义与此同。)

曰,犹“为”也,谓之也。若《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之属是也。故桓四年《穀梁传》:“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公羊传》“为”作“曰”。

欠(音聿)、聿、遹、曰

编辑

《说文》曰:“欠,诠词也。”字或作“聿”,或作“遹”,或作“曰”,其实一字也。《毛郑诗考正》曰:“《文选》注(《江赋》)引《韩诗》薛君《章句》云:‘聿,辞也。’《春秋传》引《诗》‘聿怀多福’(《左传》昭二十六年),杜注云:‘聿,惟也。’皆以为辞助。《诗》中‘聿’、‘曰’、‘遹’三字互用。《礼记》引《诗》‘聿追来孝’(《礼器》),今《诗》作‘遹’。《七月》篇‘曰为改岁’,《释文》云:‘《汉书》作聿。’《角弓》篇‘见见曰消’,《释文》云:‘《韩诗》作聿,刘向同。’《传》于‘岁聿其莫’释之为‘遂’,于‘聿修厥德’释之为‘述’。《笺》于‘聿来胥宇’释之为‘自’,于‘我征聿至’、‘聿怀多福’、‘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遹追来孝’并释之为‘述’。今考之,皆承明上文之辞耳,非空为辞助,亦非发语辞。而为‘遂’、为‘述’、为‘自’,缘辞生训,皆非也。《说文》:‘欠,诠词也。从欠从曰,曰亦声。’引诗‘欠求厥宁’。然则‘欠’盖本文,同声假借,用曰、聿、遹三字。”引之案:《考正》说是也。班固《幽通赋》:“聿中龢为庶几兮。”曹大家注曰:“聿,惟也。”《汉书·叙传》作“欠”。《诗》中多借用“曰”字,如:“曰至渭阳(《渭阳》)”,“曰为改岁”,“曰杀羔羊”(《七月》),“我东曰归”(《东山》),“曰归曰归”(《采薇》),“其湛曰乐”,“曰既醉止”,“是曰既醉”(《宾之初筵》),“见见曰消”(《角弓》)“曰嫔于京”(《大明》)“曰止曰时”,“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绵》),“昊天曰明”,“昊天曰旦”(《板》),“曰丧厥国”(《抑》),“曰求厥章”(《载见》),皆当读为“岁聿其莫”之“聿”。故“曰为改岁”,《汉书·食货志》引作“聿”。“见见曰消”,《释文》引《韩诗》作“聿”。《荀子·非相》篇、《汉书·刘向传》引《诗》亦作“聿”。“曰嫔于京”,《尔雅·释亲》注引作“聿”。“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楚辞·离骚》王注引作“聿”。“曰丧厥国”,《释文》引《韩诗》作“聿”。“曰求厥章”,《墨子·尚贤》篇引作“聿”。而郑《笺》于“我东曰归”则云:“我在东山常曰归也。”(案,“我东曰归”,言我自东山而于归也。郑说失之。)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则云:“曰女何时归乎?亦岁晚之时乃得归也。”(案,“曰归曰归”,犹言于归于归。)于“见见曰消”则云:“至日将出,其气始见,人则皆称曰:雪今消释矣。”(案,“见遹曰消”,韩诗作“燕遹聿消”,云:“燕遹,日出也。”《荀子》作“宴然聿消”,聿,于也。言日出则雪于是消释也。作“曰”者,借字耳。)于“曰止曰时”则云:“曰可止居于是。”(案,时,亦止也。“曰止曰时”,犹言“爰居爰处”,古人自有复语耳。《尔雅》:“爰,曰也。”上言“爰始爰谋”,下言“曰止曰时”,互文也。详见《经义述闻》。)于“予曰有疏附”四句则云:“文王之德所以至然者,我念之曰:此亦由有疏附、先后、奔奏、御侮之臣力也。”(案,予者,指文王而言,犹《大明》之言“维予侯兴”也。言文王能兴其业,于是有疏附、先后、奔奏、御侮之臣也。)于“昊天曰明”、“昊天曰旦”则云:“昊天在上,人仰之,皆谓之明。”(案,“昊天曰明”,“昊天曰旦”,犹言昊天惟明,昊天惟旦。“曰”与“聿”同。故曹大家云:“聿,惟也。”)盖未达假借之义,而经文遂诘为病矣。

安、案

编辑

《易·同人正义》曰:“安,犹何也。”颜师古注《汉书·吴王濞传》曰:“安,焉也。”宣十二年《左传》曰:“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安、焉,亦何也,互文耳。

安,犹“于”也。《大戴礼·用兵》篇曰:“古之戎兵,何世安起?”安犹“于”也。何世于起,言起于何世也。(此倒句也。安、焉声相近。《墨子·非命》篇曰:“何书焉存?”文义与此同。)《魏策》曰:“君其自为计,且安死乎?安生乎?安穷乎?安贵乎?”言于死、于生、于穷、于贵也。(鲍彪注:“问何所安。”失之。)

安,犹“于是”也,乃也,则也。字或作“案”,或作“焉”,其义一也。其作“安”者,吴语曰:“王安挺志,一曰惕,一曰留,以安步王志。”言王乃宽志以行,疾徐如意也。(韦注曰:“挺,宽也。惕,疾也。留,徐也。步,行也。”)又曰:“王安厚取名而去之。”言王乃厚取名而去之也。《老子》曰:“往而不害,安平太。”言往而不害,乃得平泰也。《管子·大匡》篇曰:“必足三年之食,安以其馀修兵革。”言有三年之食,乃以其馀修兵革也。(尹知章以安字绝句,注曰:“有三年食,然后可安。”失之。此家大人说,下同。)《内业》篇曰:“精存自生,其外安荣。”言精生于中,其外乃荣也。(尹注训“安”为“静”,失之。)《山国轨》篇曰:“民衣食而繇(与傜同),下安无怨咎。”言下乃无怨咎也。又《地员》篇曰:“其阴则生之楂梨,其阳安树之五麻。”“安”与“则”相对为文,安,亦则也。言其阳则树之五麻也。(今本“安”上又有“则”字,乃后人不晓文义而妄加之。)又曰:“其山之浅,有茏与斥,群木安逐。”安,于是也。《尔雅》曰:“逐,强也。”言群木于是强盛也。(尹注以“安”为“和易”,失之。)又曰:“群药安生。”又曰:“群药安聚。”又曰:“群木安逐,鸟兽安施。”《墨子·尚贤》篇曰:“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安,犹“乃”也。言如此乃得生生也。《非乐》篇曰:“然即(即,与“则”同。《墨子》“则”字多作“即”)当为之撞巨锺,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而具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言衣食之财,将于是可得而具也。《荀子·劝学》篇曰:“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志,即识字也。识、志二字,当衍其一),顺《诗》《书》而已耳。”安,犹“则”也。言既不能好其人,又不能隆礼,则但学杂识、顺《诗》《书》而已也。(杨倞注曰:“安,语助。或作‘安’,或作‘案’,《荀子》多用此字。《礼记·三年问》作‘焉’。《战国策》:谓赵王曰:‘秦与韩为上交,秦祸案移于梁矣。’‘秦与梁为上交,秦祸案攘于赵矣。’《吕氏春秋》:吴起谓商文曰:‘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玺辞官,其主安轻。’盖当时人通以‘安’为语助。”)《仲尼》篇曰:“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言暴国于是自化也。又曰:“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于成王,则安无诛矣。”言至于成王,则于是无诛也。(今本“安”下有“以”字,乃后人不晓文义而妄加之。《大略》篇曰:“至成、康则案无诛已。”是其证。)《王霸》篇曰:“身不能,不知恐惧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亲比己者之用。”言于是唯便僻、左右是用也。又曰:“先义而后利,安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言于是不恤亲疏贵贱,而但求能者也。《正论》篇曰:“德明威积,海内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君师。然而暴国独侈,安能诛之。”能,犹“乃”也。(安、焉声相近,能、乃声相近。安能,即楚词之“焉乃”也。互见“焉”字“能”字下。)言海内莫不服从,而暴国独侈然自大,于是乃诛之也。又曰:“于是焉桀、纣群居,而盗贼击夺以危上矣。安禽兽行,虎狼贪,故脯巨人而炙婴儿矣。”安,亦“于是”也,互文耳。《吕氏春秋·执一》篇曰:“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玺辞官,其主安轻。”言有是臣,则主为之重;无是臣,则主为之轻也。《魏策》曰:“犀首得见齐王,因久坐(句),安从容谈。”言犀首见齐王而久坐,于是从容与王谈也。其作“案”者,《逸周书·武寤》篇曰:“约期于牧,案用师旅。”言约期于牧野,于是用师旅也。《荀子·荣辱》篇曰:“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言于是制礼义也。《王制》篇曰:“权谋倾覆之人退,则贤良知圣之士案自进矣。”言于是自进也。《臣道》篇曰:“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言是则曰是,非则曰非也。《正论》篇曰:“今子宋子案不然。”言今子宋子则不然也。(《荀子》中用“案”字者甚多,今不具载。)《赵策》曰:“秦与韩为上交,秦祸案移于梁矣。”言秦祸于是移于梁也。又曰:“秦按攻魏。”言秦于是攻魏也。(“按”与“案”同。下文“君按救魏”,“秦按为义”,义并与此同。今本作“秦按兵攻魏”,兵字乃后人所加。辩见《读书杂志》。)其作“焉”者,见“焉”字下。

安,焉也,然也。《荀子·荣辱》篇曰:“俄则屈安穷矣。”言屈焉穷也。屈焉,穷貌也。(杨注曰:“安,语助,犹言屈然穷矣。”)

《颜氏家训·音辞》篇曰:“诸字书‘焉’字,鸟名,或云语词,皆音于愆反。自葛洪《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训:若训‘何’训‘安’,当音于愆反。‘于焉逍遥’,‘于焉嘉客’,‘焉用佞’,‘焉得仁’之类是也。若送句及助词,当音矣愆反。‘故称龙焉’,‘故称血焉’,‘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托始焉尔’,‘晋、郑焉依’之类是也。”案《礼记·三年问》:“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荀子·礼论》篇“焉”作“安”。安、于一声之转,则助词之“焉”,亦可读于愆反,不必训“何”训“安”而后读于愆反也。或读矣愆反者,方俗语有轻重,而义则无分也。今仍从古读。

《玉篇》曰:“焉,语已之词也。”常语也。

《广雅》曰:“焉,安也。”《论语·子路》篇皇侃《疏》曰:“焉,犹何也。”亦常语。

焉,状事之词也,与“然”同义。若《诗·小弁》曰“惄焉如捣”,《书·秦誓》曰“其心休休焉”之类是也。亦常语。

焉,比事之词也,亦与“然”同义。若《大学》引《秦誓》曰“其如有容焉”之类是也。亦常语。

焉,犹“乎”也。《诗·杕杜》曰:“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仪礼·丧服传》曰:“野人曰:父母何算焉?”《礼记·檀弓》曰:“子何观焉?”隐元年《左传》曰:“君何患焉?”《周语》曰:“先王岂有赖焉?”庄三十二年《公羊传》曰:“君何忧焉?”《论语·子路》篇曰:“又何加焉?”是也。又昭三十二年《左传》:“迟速衰序,于是焉在。”《庄子·秋水》篇:“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焉”字亦与“乎”同义。

焉,犹“也”也。昭三十二年《左传》曰:“民之服焉,不亦宜乎!”庄元年《公羊传》曰:“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拉干而杀之。”定四年曰:“于其归焉,用事乎河。”是也。《礼记·檀弓》曰:“子夏曰:‘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子张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焉,犹“也”耳。

焉,犹“于”也。哀十七年《左传》曰:“裔焉大国(句),灭之将亡。”裔,边也。焉,于也。言边于大国,将见灭而亡也。(此顾氏宁人说。杜注既失其句,而又失其韵,无庸置辩。)宣六年《公羊传》曰:“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焉门者。入其闺,则无人焉闺者。”何注曰:“焉者,于也。是无人于门闺守视者也。(下文“上其堂,则无人焉”,注曰:“但言焉,绝语辞,堂不设守视人,故不言焉堂者。”今本正文作“则无人门焉者”,“则无人闺焉者。”注中“焉堂者”,亦作“堂焉者”,皆后人不晓文义而妄乙之,此段氏若膺说。)《孟子·尽心》篇曰:“人莫大焉无亲戚、君臣、上下。”言莫大于无亲戚、君臣、上下也。

焉,犹“是”也。《玉篇》曰:“焉,是也。”《诗·防有鹊巢》曰:“谁侜予美,心焉忉忉。”言心是忉忉也。《巧言》曰:“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言心是数之也。隐六年《左传》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周语》作“晋、郑是依”。襄三十年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言必大是先也。昭九年曰:“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言郊甸之地,戎是取之也。(《正义》曰:“焉,犹何也。若不由晋,则戎何得取周之地也?”失之。)《吴语》曰:“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言孩童是比谋也。

焉,犹“于是”也,乃也,则也。《聘礼记》曰:“及享,发气,焉盈容。”言于是盈容也。(于是,犹“乃”也,“则”也)。《礼记·月令》曰:“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句),天子焉始乘舟,荐鲔于寝庙。”言天子于是始乘舟也。(今本“焉”字在“乃告舟备具于天子”下,唐石经同。家大人曰:“焉”字本在“始乘舟”之上。《吕氏春秋·季春篇》作“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高注曰:“焉,犹于也。自冬至此,于是始乘舟。”《淮南·时则》篇及高注并同。《宋书·礼志》引蔡氏《章句》曰:“阳气和暖,鲔鱼时至,将取以荐寝庙,故因是乘舟禊于名川也。”焉、因声相近,“因是”二字,正释“焉”字也。后之校《月令》者,不知“焉”训为“于”,遂移“焉”字于上句之末。校《吕氏春秋》者,又依误本《月令》,于上句末增入“焉”字,唯下句“焉”字未删,则以高注训“焉”为“于”故也。《淮南》作“乃告具于天子”,无“焉”字。《月令》之文,亦无以“焉”字绝句者。)《晋语》曰:“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句),焉始为令,国无公族焉。”言于是始为令也。《墨子·鲁问》篇曰:“公输子自鲁南游楚(句),焉始为舟战之器。”言于是始为舟战之器也。《山海经·大荒西经》曰:“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始得歌《九招》。”(今本“始”字在“得”字下,亦后人不晓文义而妄乙之。)言于是始得歌《九招》也。此皆古人以“焉始”二字连文之证。又《祭法》曰:“坛𫮃有祷(句),焉祭之。无祷,乃止。”言有祷则祭之也。(家大人曰:“焉”字下属为句。“焉祭之”与“乃止”相对为文。)《三年问》曰:“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言先王于是为之立中制节也。(《荀子·礼论》篇“焉”作“安”,“焉”、“安”古字通,亦通作“案”,说见“安”字下。)又曰:“焉使倍之,故再期也。”言于是使倍之也。(郑注曰:“焉,犹然。”然者,乃也,义亦与“于是”同。《荀子》作“案使倍之”。)《乡饮酒义》曰:“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又曰:“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又曰:“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皆言于是知其能如此也。(三“焉”字属下读,不属上读。上文“众宾自入”及“不酢而降”,句末皆无“焉”字,是其证。《正义》以焉字上属,失之。此刘氏端临说。)《大戴礼·王言》篇曰:“七教修(句),焉可以守;三至行(句),焉可以征。”言乃可以守,乃可以征也。(《家语》作“然后可以守”,“然后可以征。”)《曾子制言》篇曰:“有知(句),焉谓之友;无知(句),焉谓之主。”言有知则谓之友,无知则谓之主也。《齐语》曰:“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句)。焉以为军令。”军令,军长也。言于是以为军长也。(家大人曰:“焉”字属下读,不属上读。上文“里有司”下无“焉”字,是其证。韦注:“良人,乡大夫也。”本在“良人”下,今本移置于“焉”字下,非。)《吴语》:“王孙雒曰:‘吾道路悠远,必无有二命(句),焉可以济事。’”言必无有二命,乃可以济事也。《山海经·大荒南经》曰:“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群帝焉取药。”言群帝于是取药也。《老子》十七章、二十三章并云:“信不足(句),焉有不信。”言信不足,于是有不信也。(今本作“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下“焉”字乃后人不晓文义而妄加之。辩见《读书杂志》。)《管子·幼官》篇曰:“胜无非义者(句),焉可以为大胜。”言胜无非义者,乃可以为大胜也。《揆度》篇曰:“民财足,则君赋敛焉不穷。”言赋敛乃不穷也。《墨子·亲士》篇曰:“分议者延延,而支苟(二字有误)者詻詻(句),焉可以长生保国。”言如是,乃可以长生保国也。《兼爱》篇曰:“必知乱之所自起(句),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言知乱之所自起,乃能治之也。《非攻》篇曰:“天乃命汤于镳宫,用受夏之大命。汤焉敢奉率其众以乡有夏之境。”言汤既受天命,乃敢伐夏也。又曰:“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句),焉袭汤之绪。”言武王乃袭汤之绪也。《列子·天瑞》篇曰:“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句),焉反其极矣。”言既往于息,乃反其极也。《庄子·则阳》篇曰:“君为政(句),焉勿卤莽。治民(句),焉勿灭裂。”言为政则勿卤莽,治民则勿灭裂也。《荀子·非相》篇曰:“面长三尺(句),焉广三寸。”言面长三尺,乃其广仅三寸也。《议兵》篇曰:“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言入乃焦没也。又曰:“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言见害伤乃止也。又曰:“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句),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险厄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言无礼义忠信以接下,乃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而已也。(杨倞注曰:“焉虑,无虑,犹言大凡也。”案,焉犹“乃”也。虑,率。皆谓大凡也。《汉书·贾谊传》:“虑亡不帝制而天下自为者。”颜师古注:“虑,大计也。”)《楚辞·离骚》曰:“驰椒邱且焉止息。”言且于是止息也。《九章》曰:“焉洋洋而为客。”又曰:“焉舒情而抽信兮。”义并与“于是”同。又《离骚》曰:“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九辩》曰:“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义并与“乃”同。又《招魂》曰:“巫阳焉乃下招曰。”言巫阳于是下招也。(家大人曰:《招魂》曰:“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谢之,不能复用。”王注曰:“谢,去也。巫阳言如必欲先筮问,求魂魄所在,然后与之,恐后世怠懈,必去卜筮之法,不能复修用。”下文“巫阳焉乃下招曰”,注曰:“巫阳受天帝之命,因下招屈原之魂。”据此,则“不能复用”为句,“巫阳焉乃下招曰“为句,明矣。焉乃者,语词,犹言巫阳于是下招耳。王注曰:“因下招屈原之魂。”“因”字正释“焉乃”二字。今本皆以“不能复用巫阳焉”为句,非也。“不能复用”者,谓不用卜筮,非谓不用巫阳。且用字古读若“庸”,与从字为韵。若以不用巫阳连读,则既失其义,而又失其韵矣。)《远游》篇曰:“焉乃逝以徘徊。”《列子·周穆王》篇曰:“焉乃观日之所入。”此皆古人以“焉乃”二字连文之证。又案僖十五年《左传》:“晋于是乎作爰田”,“晋于是乎作州兵。”《晋语》作“焉作辕田”,“焉作州兵。”《西周策》:“君何患焉?”《史记·周本纪》作“君何患于是”。是“焉”与“于是”同义。庄八年《公羊传》曰:“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于是。”《管子·小问》篇曰:“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于是。”是“于是”与“焉”同义。《荀子·礼论》篇:“三者偏亡(句),焉无安人。”《史记·礼书》“焉”作“则”。《老子》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天下。”《淮南·道应》篇引此“则”作“焉”。是“焉”与“则”亦同义。后人读周、秦之书,但知“焉”为绝句之词,而不知其更有他义,于是或破其句,或倒其文,而《礼记》《国语》《公羊》《老子》《楚辞》《山海经》诸书,皆不可读矣。

焉尔,犹“于是”也。隐二年《公羊传》曰:“托始焉尔。”何注曰:“焉尔,犹于是也。”

为,曰也。桓四年《穀梁传》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公羊传》“为”作“曰”,是也。

为,犹“以”也。《诗·十月》曰:“胡为我作,不即我谋?”隐元年《公羊传》曰:“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四年《穀梁传》曰:“何为贬之也?”《论语·先进》篇曰:“由之瑟,奚为于某之门?”(高诱注《吕氏春秋·期贤》篇曰:“于,犹在也。”言由之瑟,何以在我之门也。)胡为、曷为、何为、奚为,皆言“何以”也。隐三年《公羊传》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僖十年《穀梁传》曰:“里克所为弑者。”《赵策》曰:“所为见将军者。”皆言“所以”也。故《史记·楚世家》曰:“秦之所为重王者。”《鲁仲连传》曰:“秦所为急围赵者。”《秦策》《赵策》并作“所以”。

为,犹“用”也。桓六年《左传》曰:“在我而已,大国何为?”言大国何用也。《吴语》曰:“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智矣。”言无用贵智也。成七年《穀梁传》曰:“雩不月而时,非之也,冬无为雩也。”言无用雩也。

为,犹“将”也。《孟子·梁惠王》篇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赵注曰:“君将欲来。”是也。《史记·卢绾传》曰:“卢绾妻子亡降汉,会高后病不能见,舍燕邸,为欲置酒见之。高后竟崩,不得见。”言高后将欲置酒见之,会高后崩,不得见也。《卫将军骠骑传》曰:“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言始将出定襄,后更出代郡也。

家大人曰:为,犹“如”也,假设之词也。《晋语》:“叔向曰:‘荆若袭我,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也。为此行也,荆败我,诸侯必叛之。’”(为,犹“如”也。言如此行也,而荆败我,则诸侯必叛之也。今本无“为”字,乃后人不晓古义而妄删之,据宋明道本补。)《管子·戒》篇曰:“夫江、黄之国近于楚,为臣死乎,君必归之楚而寄之。”(为,犹“如”也。臣,管子自谓也。言如臣死,则君必归江、黄于楚也。君知章注曰:“二国岂为齐臣而死乎?”非是。)《列子·说符》篇曰:“孙叔敖戒其子曰:为我死,王则封女,女必无受利地。”(《吕氏春秋·异宝》篇同)《吕氏春秋·长见》篇曰:“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魏策》同)《韩子·内储说》篇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见王,必掩口。”(《楚策》同)《显学》篇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秦策》曰:“中国无事于秦,则秦且烧爇获君之国。中国为有事于秦,则秦且轻使重币,而事君之国也。”又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上“为”字,如也。)又曰:“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赵策》曰:“魏使人因平原君请从于赵,三言之,赵王不听。出遇虞卿,曰:‘为入,必语从。’”《韩策》曰:“韩为不能听我,(鲍本如此,姚本作“纵韩为不能听我”,非是。辩见《读书杂志》。)韩之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又曰:“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为除守徼亭障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史记·宋世家》曰:“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治,不如去。”凡言“为”者,皆“如”也。

为,犹“使”也,亦假设之词也。《孟子·离娄》篇曰:“苟为不畜,终身不得。”又曰:“苟为无本,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告子》篇曰:“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庄子·人间世》篇曰:“苟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皆言“苟使”也。

家大人曰:为,犹“于”也。庄二十二年《左传》曰:“并于正卿。”《释文》曰:“于,本或作为。”(“于”、“于”古字通)《西周策》曰:“君不如令毙邑阴合为秦。”(鲍本如是,姚本“为”字依史记作“于”。)《史记·孟尝君传》“为”作“于”。《晋语》曰:“称为前世。”韦注曰:“言见称誉于前世。”是“为”即“于”也。又僖二十年《穀梁传》曰:“谓之新宫,则近为祢宫。”言近于祢宫也。《晏子·杂篇》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言于其来也。《秦策》曰:“朝为天子。”(饱本“朝”上增“一”字,非是。辩见《读书杂志》。)言朝于天子也。《竹书纪年》曰:“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白衰皆降为秦师。”言降于秦师也。

为,犹“则”也。《庄子·寓言》篇曰:“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为,亦“则”也。

家大人曰:为,犹“与”也。《管子·戒》篇曰:“自妾之身之不为人持接也。”尹知章注曰:“为,犹与也。”《孟子·公孙丑》篇曰:“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言得之与有财也。《齐策》曰:“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言以梁与齐战也。《韩策》曰:“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言与聂政语也。《韩诗外传》曰:“寡人独为仲父言,而国人知之,何也?”言独与仲父言也。《史记·淳于髡传》曰:“岂寡人不足为言邪?”言不足与言也。《李斯传》曰:“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言安足与谋也。

家大人曰:为,犹“有”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赵注曰:“为,有也。虽小国,亦有君子,亦有野人也。”又曰:“夷子怃然为间。”注曰:“为间,有顷之间也。”《尽心》篇曰:“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注曰:“为间,有间也。”《晏子·外篇》曰:“孔子之不逮舜为间矣。”为间,亦有间也。故《庄子·大宗师》篇曰:“莫然有间。”《释文》曰:“本亦作‘为间’。”又僖三十三年《左传》曰:“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言何施之有也。(《汉书·张汤传》曰:“何厚葬为?”《汉纪》作“何厚葬之有”。)成二年《传》曰:“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言何臣之有也。(杜注曰:“若言何用为臣。”失之。)十二年《传》曰:“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言何福之有也。(桓六年《左传》曰:“其何福之有?”)昭元年《传》曰:“诸侯之会,卫社稷也。我以货免,鲁必受师,是祸之也,何卫之为?”言何卫之有也。十三年《传》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言何国之有也。又曰:“若曰无罪而惠免之,诸侯不闻,是逃命也,何免之为?”言何免之有也。《周语》曰:“馀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言何政令之有也。(韦注曰:“何以复临百姓而为政令乎?”失之。)《晋语》曰:“若有违质,教将不入,其何善之为?”言何善之有也。(韦注:“言不能使善。”失之。)又曰:“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之。则何良之为?”言何良之有也。《楚语》曰:“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言胡美之有也。又曰:“君而讨臣,何仇之为?”言何仇之有也。又曰:“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为?”(宋明道本作“何宝之焉”,“焉”乃“为”字之误。上篇“胡美之为”,宋本“为”误作“焉”,即其证。今本作“何宝焉”,删去“之”字,尤非。)言何宝之有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言有若亲其邻之赤子也。《尽心》篇曰:“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言使彼有可几及也。

家大人曰:为,犹“谓”也。宣二年《穀梁传》曰:“赵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言孰谓盾忍弑其君者也。(《公羊传》曰:“赵盾曰:‘吾不弑君,谁谓吾弑君者乎?’”是其证。范注训“为”为“作”,失之。辩见《经义述闻》。)《孟子·公孙丑》篇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言子谓我愿之也。《告子》篇曰:“为是其智弗若与?(“为”与“谓”同义。赵注曰:“为是谓其智不如也。”分“为”与“谓”为二,失之。)曰,非然也。”言谓是其智弗若也。又曰:“《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言《书》之所言,谓其不成享也。《礼记·文王世子》曰:“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之臣。”(“为”下当有“之”字,写者脱去耳。《淮南·诠言》篇曰:“动而为之生,死而谓之穷。”《说苑·臣术》篇曰:“从命利君为之顺,从命病君为之谀,逆命利君谓之忠,逆命病君谓之乱。”“为之”、“谓之”互用,是其例也。孔颖达不能厘正而曲为之说,非是。)为,犹“谓”也。《庄子·天地》篇曰:“四海之内共利之之为悦,共给之之谓安。”《让王》篇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某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之为”,犹“之谓”也,故“其何穷之为”,《吕氏春秋·慎人》篇作“何穷之谓”。《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曰:“此之为考志也。”《逸周书·官人》篇“为”作“谓”。庄二十二年《左传》曰:“是谓观国之光。”《史记·陈杞世家》“谓”作“为”。《墨子·公输》篇曰:“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宋策》“为”作“谓”。

为,语助也。(《礼记·曾子问》篇《正义》引一解曰:“为是助语。”)《大戴礼记·五帝德》篇曰:“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句)?先生难言之。”(“女何以为”绝句。以,用也。为,语助也。言黄帝之事远矣,汝何用问也。“先生难言之”自为一句。《史记·五帝纪赞》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义本于此也。王肃作《家语》,乃用其文而改之曰:“上世黄帝之问,将谓先生难言之故乎?”则既失其义而又失其句矣。)又《四代》篇及《论语·子张》篇并曰:“无以为也。”(以,用也。为,语助。《大戴礼记》曰:“公曰:请问民征?子曰:无以为也,难行。”言无用问也。《论语》曰:“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言无用毁也。皇侃《论语疏》曰:“使无以为訾毁。”邢昺《正义》曰:“无用为此毁訾。”皆误解“为”字。)襄十七年《左传》曰:“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二十二年《传》曰:“雨行,何以圣为?”昭二十八年《传》曰:“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以,用也。言女何用是物哉。为,语助。)《晋语》曰:“将何治为?”《楚语》曰:“亡人得生,又何不来为?”定十年《穀梁传》曰:“何为来为?”(下“为”字语助。)《论语·颜渊》篇曰:“何以文为?”(皇侃《疏》曰:“何必用于文华乎?”是“为”为语助也。邢昺《正义》曰:“何用文章乃为君子。”非是。)《子路》篇曰:“虽多,亦奚以为?”(以,用也。为,语助。言诵诗虽多,亦何用也。皇侃《疏》曰:“亦何所为用哉?”失之。)《季氏》篇曰:“何以伐为?”(以,用也。言何用伐也。)《孟子·滕文公》篇曰:“恶用是饆饆者为哉?”《万章》篇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庄子·逍遥游》篇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以,用也。之,是也。言何用是九万里也。)又曰:“予无所用天下为。”《楚词·渔父》篇曰:“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荀子·议兵》篇曰:“然则又何以兵为?”《吕氏春秋·异宝》篇曰:“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韩子·说林》篇曰:“奚以薛为?”《赵策》曰:“君何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皆是也。

家大人曰:谓,犹“为”也(此“为”字读平声)。《易·小过》上六曰:“是谓灾眚。”《诗·宾之初筵》曰:“醉而不出,是谓伐德。”是谓,犹“是为”也。庄二十二年《左传》:“是谓观国之光。”《史记·陈杞世家》作“是为”,是其证也。又僖五年《传》曰:“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言一之为甚也。昭元年曰:“此之谓多矣。若能少此,吾何以得见?”言此之为多也。十年曰:“佻之谓甚矣,而壹用之。”二十一年曰:“登之谓甚,吾又重之。”《周语》曰:“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晋语》曰:“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义并同也。又《大戴礼·少间》篇曰:“何谓其不同也?”(元本如是,明本皆改“谓”作“为”,失之。)《韩诗外传》曰:“何谓而泣也?”《淮南·人间》篇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解,何谓贵智?”(《吴语》曰:“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智矣。”)并与“何为”同义。《楚策》曰:“人皆以谓公不善于富挚。”与“以为”同义。故《说苑·君道》篇:“则何为不具官乎?”《晏子春秋·问》篇“为”作“谓”。《吕氏春秋·精谕》篇:“胡为不可?”《淮南·道应》篇“为”作“谓”。《汉书·英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史记》“为”作“谓”。为、谓一声之转,故“为”可训“谓”,“谓”亦可训“为”。互见“为”字下。

家大人曰:谓,犹“为”也(此“为”字读去声)。《史记·鲁仲连传》曰:“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所谓,所为也。《盐铁论·忧边》篇曰:“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谓之,为之也。故《吕氏春秋·恃君》篇“凡吾所为为此者”,《赵策》“所为”作“所谓”。《史记·萧相国世家》“上所为数问君者”,《汉书》“为”作“谓”。《周本纪》“请为王听东方之变”,《东周策》“为”作“谓”。《大戴礼·朝事》篇曰:“礼乐谓之益习,德行谓之益修,(高安朱氏本改两“谓”字作“为”,失之。)天子之命为之益行。”谓,亦“为”也,互文耳。

家大人曰:谓,犹“与”也。《史记·郑世家》曰:“晋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言不敢与叔詹言之也。《汉书·高祖纪》:“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史记“与”作“谓”。与、谓亦一声之转,故“与”可训“谓”,“谓”亦可训“与”,互见“与”字下。

家大人曰:谓,犹“如”也,奈也。《齐策》曰:“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高注曰:“谓,犹奈也。”《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曰:“遍观是邪谓何?”晋灼注曰:“谓何,当如之何也。”如之何,即奈之何也。《诗·行露》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谓,犹“奈”也。言岂不欲夙夜而行,奈道中多露何哉。(“谓何”而但曰“谓”,犹“奈何”而但曰“奈”也。《淮南·兵略》篇曰:“唯无形者,无可奈也。”扬雄《廷尉箴》曰:“惟虐惟杀,人莫予奈。”奈,即奈何也。《正义》以“以为”二字代“谓”字,未合语意。)《北门》曰:“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言奈之何也。(《笺》曰:“谓,勤也。我勤身以事君,何哉?”失之。)《节南山》曰:“赫赫师尹,不平谓何?”言师尹为政不平,其奈之何也。(《笺》曰:“谓何,犹云何也。”《正义》曰:“汝居位为政不平,欲云何乎?”未合语意。)僖二十八年《左传》曰:“救而弃之,谓诸侯何?”言奈诸侯何也。(成十六年曰:“若诸侯何?”若,亦奈也。)成二年曰:“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言将奈君何也。(僖十五年曰:“将若君何?”)十七年曰:“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言其奈君何也。《魏策》曰:“杀之亡之,无谓天下何?内之,无若群臣何?”若,亦奈也。言无奈天下何、无奈群臣何也。《史记·孝文纪》曰:“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言奈天下何也。(《索隐》曰:“言何以谓于天下。”失之。)“谓”与“如”、“若”、“奈”并同义。《史记·礼书》曰:“孝文以为繁礼饰貌,无益于治,躬化谓何耳。”谓何,如何也。言礼貌不足恃,但问躬化如何耳。(《儒林传》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卷三

编辑

惟、唯、维、虽

编辑

惟,发语词也。《书·皋陶谟》曰:“惟帝其难之。”《洪范》曰:“惟十有三祀。”哀六年《左传》引《夏书》曰:“惟彼陶唐。”是也。字或作“唯”,或作“维”。家大人曰:亦作“虽”。文十七年《左传》曰:“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言惟敝邑之事君也。又曰:“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言惟我小国也。(隐十一年《传》:“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文义相似。)昭九年曰:“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馀一人。”言伯父犹暴蔑宗周,惟彼戎狄,于馀一人何有也。(杜注:“伯父犹然,则虽戎狄无所可责。”文义未安。)《墨子·尚贤》篇曰:“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又曰:“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失损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虽,即唯也。(“唯”、“虽”古字通,互见“虽”字下。)其在句中助语者,皋陶谟曰:“百工惟时。”大诰曰:“予惟小子。”召诰曰:“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是也。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家大人曰:亦作“虽”。《庄子·庚桑楚》篇曰:“唯虫能虫,唯虫能天。”

《释文》曰:“唯,一本作虽。”又《诗·抑》曰:“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言女惟湛乐之从也。(《书·无逸》曰:“惟耽乐之从。”文义正与此同。《笺》曰:“女君臣虽好乐嗜酒而相从,不当念继女之后,人将效女所为乎?”失之。)《管子·君臣》篇曰:“故民迂则流之,民流通则迂之。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言惟有明君能如此也。《楚辞·离骚》曰:“馀虽修夸以几羁兮。”(今本“修”上有“好”字,臧氏用中以王注校之,知为衍文。说见《读书杂志》。)言馀惟有此修夸之行,以致为人所系累也。(王注:“言己虽有绝远之智,夸好之姿,然己为谗人所几羁而系累矣。”失之。)《楚策》曰:“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言秦惟无出兵,出兵则天下不能当也。(《庄子·人间世》篇曰:“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史记·留侯世家》曰:“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文义并与此同。)

薛综注《东京赋》曰:“惟,有也。”《书·酒诰》曰:“我闻惟曰。”“我闻亦惟曰。”皆言我闻有此语也。《诗·六月》曰:“比物四骊,闲之维则。”言闲之有法也。

惟,犹“乃”也。《书·盘庚》曰:“非予自荒兹德,惟女含德,不惕予一人。”《诗·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也。

《文选·甘泉赋》李善注曰:“惟,是也。”《书·康诰》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又曰:“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多方》曰:“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宁,乃惟尔自速辜。”是也。

《玉篇》曰:“惟,为也。”《书·皋陶谟》曰:“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某氏《传》曰:“万国众贤,共为帝臣。”《酒诰》曰:“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传》曰:“亦无非以酒为行”,“亦无不以酒为罪。”

惟,犹“以”也。《书·盘庚》曰:“亦惟女故,以丕从厥志。”《诗·狡童》曰:“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僖二年《左传》曰:“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五年曰:“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是也。

惟,犹“与”也,及也。《诗·无羊》曰:“牧人乃梦,众维鱼矣,锳维苬矣。”《笺》曰:“牧人乃梦见人众相与捕鱼,又梦见锳与苬。”是下“维”字训为“与”,与上“维”字异义也。《灵台》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下“维”字亦当训为“与”,谓贲鼓与镛也。(《正义》曰:“悬贲之大鼓及维镛之锺。”于“维”上加“及”字以释之,不知“维”即“及”也。)又《书·禹贡》曰:“齿革羽旄惟木。”《酒诰》曰:“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多方》曰:“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下文曰:“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文义正与此同。)《鲁语》曰:“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政,与“正”通。为长谓之正,任职谓之事。政、事、师、尹、旅、牧、相,皆官名。维,与也。谓百官之政事师尹与旅牧相也。韦注引三君云:“维,陈也。旅牧相,皆百官政事之所及也。”失之。辩见《经义述闻》。)“惟”字并与“与”同义。

云(简繁转换有误此节待校正)、员

编辑

云,言也,曰也。常语也。

云,犹“是”也。《诗·正月》曰:“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言伊谁是憎也。《何人斯》曰:“伊谁云从,维暴之云。”言伊谁是从也。(毛《传》曰:“云,言也。”此释下“云”字,非释上“云”字。言伊谁是从乎,维暴公之言也。郑《笺》曰:“是言从谁生乎?”则误训上“云”字为“言”矣。)

家大人曰:云,犹“有”也。或通作“员”。(《诗·玄鸟笺》曰:“员,古文云。”)《广雅》曰:“员、云,有也。”《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注》引应劭《汉书注》曰:“云,有也。”《书·秦誓》曰:“虽则员然。”(今本“员”作“云”,乃卫包所改。兹据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所引古本及《汉书》韦贤、李寻二传注所引更正。)言虽则有然也。(某氏《传》曰:“前虽有云然之过”,加“有”字于“云然”之上以释之,不知“云”即“有”也。)文二年《公羊传》曰:“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书也。”“云灾”与“无灾”对文,是“云”为“有”也。(何注:“云,言也。言有灾。”亦不知“云”即“有”也。)杨倞注《荀子·非十二子》篇引《慎子》曰:“云能而害无能,则乱也”。言有能而害无能之人,则必乱也。又《荀子·儒效》篇曰:“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言无师无法而有能,则必为乱。有师有法而有能,则其成必速也。(杨注曰:“云能,自言其能也。”失之。)《法行》篇曰:“曾子曰:‘诗曰: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云益,有益也。

家大人曰:云,犹“或”也。“或”与“有”古同声而通用(见“或”字“有”字下),故“云”训为“有”,又训为“或”。《书·秦誓》曰:“日月逾迈,若弗员来。”(卫包改“员”为“云”,今据《正义》及《七经孟子考文》更正。)言若弗或来也。《诗·抑》曰:“无曰不显,莫予云觏。”言莫予或觏也。《桑柔》曰:“民有肃心,荓云不逮。”言使或不逮也。又曰:“为民不利,如云不克。”言如或不克也。(以上三条,《正义》皆误解“云”字。)《鲁语》曰:“帅大仇以惮小国,其谁云待之?”言谁或御之也。(韦注曰:“待,犹御也。”)《晋语》曰:“其谁云弗从?”言谁或不从也。(韦注曰:“谁有不从?”有,亦“或”也。)又曰:“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言谁或救之也。(韦注曰:“云,言也。”失之。)《墨子·公孟》篇曰:“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言鸟鱼虽愚,禹、汤犹或因之也。(上文曰:“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

家大人曰:云,犹“如”也。“如”与“或”义相近。《列子·力命》篇曰:“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曰:‘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讳,(今本“不可”误作“可不”。《庄子·徐无鬼》篇亦误,今据张湛注乙正。《管子·戒》篇、《小称》篇并作“不可讳”。《魏策》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言如至于大病也。(《礼记·檀弓》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文义正与此同。张湛以“云”字属上读,失之。)

家大人曰:云,犹“然”也。僖二十九年《左传》:“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言其音然也。《史记·周本纪》曰:“其色赤,其声魄云。”言其声魄然也。(《集解》引马注《太誓》曰:“魄然,安定意也。”)《封禅书》曰:“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言若石然也。又曰:“若雄雉,其声殷云。”言其声殷然也。(《汉书·郊祀志》颜注,以“云”为传声之乱,则误读为“纷纭”之纭矣。)

云,发语词也。《诗·卷耳》曰:“云何吁矣。”《简兮》曰:“云谁之思?”《君子偕老》曰:“云如之何。”《风雨》曰:“云胡不夷?”《何人斯》曰:“云不我可。”《桑柔》曰:“云徂何往。”《云汉》曰:“云我无所。”“云如何里。”是也。(说者多训“云”为“言”,失之。)

云,语中助词也。《诗·雄雉》曰:“道之云远,曷云能来?”言道之远,何能来也。《四月》曰:“我日构祸,曷云能谷?”言何能谷也。《瞻卬》曰:“人之云亡。”言人之亡也。“云”皆语助耳。(说者多训为“言”,失之。)僖十五年《左传》曰:“岁云秋矣。”成十二年曰:“日云莫矣。”亦以“云”为语助。

云,语已词也。《诗·出其东门》曰:“聊乐我员。”《正义》曰:“云、员,古今字,助句辞也。”《大戴礼·夏小正传》曰:“盖记时也云。”《礼记·乐记》曰:“故圣人曰礼乐云。”是也。

云尔、云乎,皆语已词也。宣元年《公羊传》曰:“犹曰无去是云尔。”隐元年《穀梁传》曰:“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论语·述而》篇曰:“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庄二十四年《公羊传》曰:“枣栗云乎,腶修云乎。”《大戴礼·曾子天圆》篇曰:“而闻之云乎。”《论语·阳货》篇曰:“玉帛云乎哉。”是也。

有,犹“或”也。故庄二十九年《穀梁传》曰:“一有一亡曰有。”《易·后》九五曰:“有陨自天。”言或陨自天也。《书·盘庚》曰:“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乃有,乃或也。《多士》曰:“朕不敢有后。”《孟子·梁惠王》篇引《书》曰:“天下曷敢有越厥志。”敢有,敢或也。(“朕不敢有后”,言我奉天之命,迁尔于雒邑,不敢或后也。某氏《传》曰:“不敢有后诛。”失之。)《诗·载驰》曰:“大夫君子,无我有尤。”言无我或尤也。又《春秋》凡言“日有食之”者,皆谓日或食之也。“有”与“或”古同声而义亦相通,详见“或”字下。

有,犹“又”也。《诗·终风》曰:“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文王》曰:“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既醉》曰:“昭明有融。”又曰:“令终有俶。”《仪礼·士相见礼》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笺》《注》并曰:“有,又也。”有、又古同声,故“又”字或通作“有”。《易·系辞传》:“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郑、虞本“又”并作“有”。《考工记·弓人》:“量其力有三钧。”《礼记·内则》:“三王有乞言。”郑注并曰:“有,读为又。”《易·蛊彖传》曰:“终则有始,天行也。”言终则又始也。(王弼注:“终则复始。”)《礼记·玉藻》曰:“既搢必盥,虽有执于朝,弗有盥矣。”言搢笏之时既盥,则后虽有执事于朝,不须又盥也。《晋语》曰:“德广贤至,有何患矣?”言又何患也。(上文曰:“亲以无灾,又何患焉?”)《管子·宙合》篇曰:“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言又橐天地也。《孟子·梁惠王》篇曰:“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言殆又甚也。《滕文公》篇曰:“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言圣人又忧之也。(“又”字承上文忧洪水而言。)《庄子·徐无鬼》篇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释文》:“劳,力报反。”)言君又何劳于我也。《荀子·王霸》篇曰:“知者之知,固以多矣(以,与“已”同)。有以守少,能无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无狂乎?”言又以守少,又以守多也。《吕氏春秋·胥时》篇曰:“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言又不忘羑里之丑也。《秦策》曰:“齐、魏有何重于孤国也。”言又何重于孤国也。(上文曰:“秦又何重孤国。”)今之学者,但读十有一月、十有二月之“有”为“又”,而他无闻焉,俗师失其读也。有、又古同声,故“又”通作“有”,“有”亦通作“又”。《诗·臣工》曰:“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言亦有何求也。(《正义》曰:“亦有何所求施于民乎?”)《周语》曰:“是三子也,吾又过于四之,无不及。”言有过之无不及也。又曰:“作又不节,害之道也。”言作有不节也。(上文已言“作事不节”,此覆举上文,不当言“又”,故知“又”为“有”之借字。)《荀子·议兵》篇曰:“人之情,虽桀、跖,岂又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岂又,岂有也。又《仪礼·乡射礼记》:“唯君有射于国中。”古文“有”作“又”。《石鼓文》:“𬇕又小鱼。”《诅楚文》:“又秦嗣王。”并以“又”为“有”。

家大人曰:有,犹“为”也。《周语》曰:“胡有孑然其效戎狄也?”言胡为其效戎狄也。《晋语》曰:“克国得妃,其有吉孰大焉。”言其为吉孰大也。

(昭五年《左传》曰:“其为吉孰大焉。”)《孟子·滕文公》篇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言人之为道如此也,若言“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矣。为、有一声之转,故“为”可训为“有”,“有”亦可训为“为”。互见“为”字下。

有,状物之词也。若《诗·桃夭》“有?其实”是也。他皆放此。

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凡国名之上加“有”字者放此。)推之他类,亦多有此。故邦曰有邦,(《书·皋陶谟》曰:“亮采有邦。”又曰:“无教逸欲有邦。”)家曰有家,(《皋陶谟》曰:“夙夜浚明有家。”《易·家人》初九曰:“闲有家。”)室曰有室,(《立政》曰:“乃有室大竞。”)庙曰有庙,(《易·萃》《涣》二卦《彖辞》并曰:“王假有庙。”)居曰有居,(《书·盘庚》曰:“民不适有居。”)方曰有方,(《多方》曰:“告猷尔有方多士。”)夏曰有夏,(《君奭》曰:“尚克修和我有夏。”)济曰有济,(僖二十一年《左传》曰:“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北曰有北,{曰}曰有{曰},(《诗·巷伯》曰:“投畀有北。”又曰:“投畀有{曰}。”)帝曰有帝,(昭二十九年《左传》曰:“孔甲扰于有帝。”)王曰有王,(《书·召诰》曰:“有王虽小。”)司曰有司,正曰有正,(《酒诰》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僚曰有僚,(《雒诰》曰:“伻响即有僚,明作有功。”)民曰有民,(《皋陶谟》曰:“予欲左右有民。”)众曰有众,(《汤誓》曰:“今尔有众。”《盘庚》曰:“其有众咸造。”)幼曰有幼,(《盘庚》曰:“无弱孤有幼。”)政曰有政,(《论语·为政》篇引书曰:“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事曰有事,(《易·震》六五曰:“无丧有事。”)功曰有功,(见上“有僚”下。)比曰有比,(《盘庚》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极曰有极,(《洪范》曰:“皇建其有极。”又曰:“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梅曰有梅,(《诗》曰:“摽有梅。”)勺曰有勺,(《宾之初筵》曰:“发彼有勺。”)三宅曰三有宅,三俊曰三有俊,(《书·立政》曰:“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三事曰三有事,(《诗·十月之交》曰:“择三有事。”)说经者未喻属词之例,往往训为有无之“有”,失之矣。

《易·乾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管子·白心》篇曰:“夫或者何?若然者也。”《墨子·小取》篇曰:“或也者,不尽然也。”此常语也。

或,犹“有”也。《尚书古义》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吕览》引此‘有’作‘或’(《贵公》篇)。高诱曰:‘或,有也。’古‘有’字通作‘或’。《商书》曰:‘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多士》云:‘时予乃或言。’《传》皆云:‘或,有也。’郑康成注《论语》亦云:‘或之言有也。’(《为政》篇“或谓孔子曰”注)《韩非子》曰:‘无或作利,从王之指。无或作恶,从王之路。’(《有度》篇引“先王之法曰”。)文虽异,然亦以‘或’为‘有’。”引之案,《易·益》上九曰:“莫益之,或击之。”“或”与“莫”相对为文。莫者,无也。或者,有也。故《考工记·梓人》曰:“毋或若女不宁侯。”《礼记·祭义》曰:庶或飨之。”《孟子·公孙丑》篇曰:“夫既或治之。”赵、郑注及《广雅》《小尔雅》并曰:“或,有也。”(高诱注《淮南·本经》《说林》二篇同。)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无逸》“乃或亮阴”,《鲁世家》“或”作“有”。“亦罔或克寿”,《汉书·郑崇传》“或”作“有”。《大戴礼·五帝德》篇“小子无有宿问”,《家语》“有”作“或”。《月令》“无有斩伐”,《吕氏春秋·季夏》篇“有”作“或”。《左传》庄三十二年:“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周语》“有”并作“或”。哀七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史记·曹世家》“或”作“有”。《周语》“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史记·周本纪》“或”作“有”。盖“或”字古读若“域”,“有”字古读若“以”(说见《唐韵正》),二声相近,故曰:“或”之言“有”也。声义相通,则字亦相通。《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一。一,地也。或从土作域。”《诗·玄鸟》:“正域彼四方。”《传》曰:“域,有也。”“域”之训为“有”,犹“或”之训为“有”也。“或”之通作“有”,犹《玄鸟》之“奄有九有”,《韩诗》作“九域”也。(见《文选·册魏公九锡文》注。《荀子·礼论》篇:“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史记·礼书》“有”作“域”。)“或”、“有”同义,则可以互训。故“不其或稽”(《盘庚》),不其有稽也。“曷其有佸”(《诗·君子于役》),曷其或佸也。“不敢有后”(《多士》),不敢或后也。“莫敢或遑”(《诗·殷其雷》),莫敢有遑也。“未之有舍”(《檀弓》曰:“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未之或舍也。“未之或失”(昭十三年《左传》曰:“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未之有失也。“毋有不当”(《月令》),毋或不当也。“毋或不良”(同上),毋有不良也。“有渝此盟”(僖二十八年《左传》),或渝此盟也。“或间兹命”(襄十一年),有间兹命也。“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系辞传》),“或”亦“有”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礼器》),有,亦“或”也。是“或”、“有”二字,随举一言,而其义皆通也。

或,犹“又”也。《诗·宾之初筵》曰:“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言又佐之史也。《礼记·檀弓》曰:“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晋语》“或”作“又”。(上文曰:“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哀元年《左传》曰:“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史记·吴世家》作“又将宽之”。《贾子·保傅》篇曰:“鄙谚曰:‘不习为吏,而视己事’又曰:‘前车覆,后车戒。’”《韩诗外传》“又曰”作“或曰”。或,古读若域。又,古读若异(说见《唐韵正》)。二声相近,故义相通,而字亦相通。“或”之通作“又”,犹“或”之通作“有”矣。

或,语助也。《诗·天保》曰:“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言无不尔承也。或,语助耳。《笺》曰:“或之言有也。”亦谓语助之“有”,无意义也。

抑、意、噫、亿、懿

编辑

抑,词之转也。昭八年《左传》注曰:“抑,疑辞。”常语也。字或作“意”。《周语》曰:“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贾子·礼容语》篇“抑”作“意”。《论语·学而》篇:“求之与?抑与之与?”《汉石经》作“意”。《墨子·明鬼》篇曰:“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庄子·盗跖》篇曰:“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意”并与“抑”同。字又作“噫”,又作“亿”,又作“懿”,声义并同也。《书·金縢》曰:“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释文》曰:“噫,马本作‘懿’,犹‘亿’也。”家大人曰:噫、懿、亿,并与“抑”同。“信”为一句,“噫公命我勿敢言”为一句。言信有此事,抑公命我勿敢言之也。《易·震》六二曰:“亿丧贝。”王弼注曰:“亿,辞也。”《释文》曰:“亿,本又作噫。”《礼记·文王世子》注曰:“亿可以为之也。”《释文》曰:“亿,本又作噫。”《庄子·在宥》篇曰:“意治人之过也。”《释文》曰:“意,本又作噫。”《外物》篇曰:“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新序·杂事》篇曰:“噫将使我追车而赴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噫将使我出正辞而当诸侯乎?决嫌疑而定犹豫乎?”《韩诗外传》“噫”作“意”。《楚语》曰:“作《懿》戒以自儆。”韦注曰:“懿,《诗·大雅·抑》之篇也。懿,读之曰抑。”是抑、意、噫、亿、懿,五字并同也。故马注曰:“懿,犹亿也。”某氏不知“噫”为“抑”之借字,而以为恨辞,失之矣。

抑,发语词也。昭十三年《左传》:“晋侯使叔向告刘献公曰:‘抑齐人不盟,若之何?’”十九年:“寡君与其二三老曰:‘抑天实剥乱是,吾何知焉?’”《晋语》:“苦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或作“噫”、“意”。《诗·十月之交》曰:“抑此皇父。”《释文》引《韩诗》曰:“抑,意也。”《庄子·大宗师》篇:“许由曰:‘噫未可知也。’”《释文》曰:“噫,崔云‘辞也’。本亦作‘意’。”

抑亦,亦词之转也。昭三十年《左传》曰:“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论语·子路》篇曰:“抑亦可以为次矣。”是也。或作“意亦”,或作“噫亦”,或作“亿亦”,声义并同也。《易·系辞传》曰:“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释文》曰:“噫,于其反。王肃于力反,辞也。马同。”引之案,马、王说是也。噫亦,即抑亦也(抑,通作“噫”,已见上条)。《大戴礼·武王践阼》篇曰:“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荀子·修身》篇曰:“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秦策》曰:“诚病乎?意亦思乎?”《史记·吴王濞传》曰:“亿亦可乎?”《汉书》作“意亦”,字并与“抑亦”同。《正义》以为“噫乎发叹”,及《释文》“于其反”之音,皆失之矣。

或言“意者”者,亦疑词也。《管子·小问》篇曰:“意者君乘驳马而洀桓,迎日而驰乎?”《晏子·杂篇》曰:“意者非臣之罪乎?”《墨子·公孟》篇曰:“意者先王之言有不善乎?”《庄子·天运》篇曰:“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意者”,或作“抑者”。《汉书·叙传》曰“其抑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是也。“意者”之言“或者”也。故《易·乾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广雅》曰:“意,疑也。”《韩诗》曰:“抑,意也。”杜注《左传》曰:“抑,疑辞。”义并同矣。

一、壹

编辑

一,犹“皆”也。《诗·北门》曰:“政事一埤益我。”言政事皆埤益我也。(《笺》曰:“国有赋税之事,则减彼一而以益我。”失之。今从朱《传》。)《礼记大传》曰:“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者。”言五者皆得于天下也。《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曰:“若吾子之语审茂,则一诸侯之相也。”卢辩注曰:“一,皆也。”(《家语·弟子行》篇“一”作“壹”。王肃注同。)庄十六年《穀梁传》曰:“不言公,外内寮一疑之也。”言外内诸侯皆疑之也。(范注曰:“外内同一疑公。”)字或作“壹”。《礼记·三年问》曰:“壹使足以成文理。”王肃注曰:“壹,皆也。”(见《荀子·礼论注》。)

一,犹“或”也。庄二年《穀梁传》曰:“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文十八年曰:“一曰就贤也。”一曰,或曰也。《大戴礼·夏小正传》曰:“一则在本,一则在末。”《礼记·乐记》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昭元年《左传》曰:“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五年曰:“一臧一否,其谁能常之?”庄十八年《穀梁传》曰:“一有一亡曰有。”僖八年曰:“一则以宗庙临之而后贬焉,一则以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论语·里仁》篇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尔雅》曰:“泉一见一否为瀸,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以上诸“一”字,并与“或”同义。

一,犹乃也。《吕氏春秋·知士》篇曰:“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高注曰:“一,犹乃也。”又《贵直篇》曰:“士之遫毙一若此乎!”《史记·商君传》曰:“为法之敝,一至此哉!”义并同也。

一,语助也。昭二十年《左传》曰:“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管子·霸形》篇曰:“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晏子春秋·谏篇》曰:“寡人一乐之是欲。”《庄子·大宗师》篇曰:“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燕策》曰:“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以上诸“一”字皆是语助。字或作“壹”。《礼记·檀弓》曰:“子壹不知夫丧之踊也。”(《正义》曰:“言我专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何须有节。”失之。)又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正义》曰:“壹者,决定之辞。”失之。)《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言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壹,语助耳。郑注曰:“壹是,专行是也。”失之。)《大戴礼·小辩》篇曰:“微子之言,吾壹乐辩言。”成十六年《左传》曰:“败者壹大。”襄二十一年曰:“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以上诸“壹”字,亦皆是语助。

亦,承上之词也。若《书·康诰》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是也。昭十七年《公羊传》注曰:“亦者,两相须之意。”常语也。

有不承上文而但为语助者,若《易·井·彖辞》曰:“亦未繘井。”《书·皋陶谟》曰:“亦行有九德。”《诗·草虫》曰:“亦既见止。”是也。其在句中助语者,若《书·盘庚》曰:“予亦拙谋作乃逸。”《诗·文王》曰:“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不显亦世,言其世之显也。“不”与“亦”,皆语助耳。《笺》以亦为承上之词,失之。互见“不”字下。)《思齐》曰:“不显亦临,无射亦保。”(《传》曰:“以显临之,保安无厌也。”则“不”字与两“亦”字皆为语助明矣。《笺》说皆误。互见“不”字下。)又曰:“不闻亦式,不谏亦入。”是也。(两“不”字、两“亦”字皆语助。言闻善言则用之,进谏则纳之也。《传》《笺》皆误。互见“不”字下。)

凡言“不亦”者,皆以“亦”为语助。“不亦说乎”,不说乎也。“不亦乐乎”,不乐乎也。“不亦君子乎”,不君子乎也。赵岐注《孟子·滕文公》篇曰:“不亦者,亦也。”失之。

凡言“盍亦”者,亦以“亦”为语助。“盍亦求之”,盍求之也(《左传》僖二十四年)。“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盍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也(昭元年)。“王其盍亦鉴于人”,盍鉴于人也(《吴语》)。“盍亦反其本矣”,盍反其本也(《孟子·梁惠王》篇)。

伊繄

编辑

伊,维也。常语也。字或作“繄”。襄十四年《左传》曰:“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正义》曰:“王室之不倾坏者,唯伯舅是赖也。”唯,与“维”同。又隐元年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言维我独无也。

伊,是也。《诗·雄雉》曰:“自诒伊阻。”(《小明》曰:“自诒伊戚。”与此同。)《蒹葭》曰:“所谓伊人。”(《白驹》曰:“所谓伊人。”与此同。)

《东山》曰:“伊可怀也。”《正月》曰:“伊谁云憎?”(《何人斯》曰:“伊谁云从?”与此同。)郑《笺》并曰:“伊,当作繄。繄,是也。”其作“繄”者,周语曰:“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吴语》曰:“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韦注并曰:“繄,是也。”僖五年《左传》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释文》与韦注同。又宣二年《左传》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诗·雄雉正义》引作“自诒繄戚”。繄,亦是也。(《正义》曰:“《笺》以宣二年《左传》‘自诒繄戚’,《小明》云‘自诒伊戚’,为义既同,明‘伊’有义为‘繄’者,故此及《蒹葭》《东山》《白驹》,各以‘伊’为‘繄’,《小明》不易者,以‘伊戚’之文与《传》正同,为‘繄’可知。”据此,则孔氏所见《左传》作“繄”也。今本《正义》引《左传》作“伊”者,后人以今本《左传》改之耳。不知《左传》作“繄”,《诗》作“伊”,乃为“伊”、“繄”相通之证。若《传》不作“繄”,何以云“明伊有义为繄者”?且云“为繄可知”乎?僖二十四年《传》曰:“自诒伊戚。”亦当作“繄”,以《传》内“繄我独无”、“惟德繄物”、“繄伯舅是赖”例之,则作“繄”者,左传原文也,后人据《毛诗》改作“伊”耳。陆氏《左传释文》于“自诒繄戚”不出“繄”字之音,则所据本已误作“伊”,窃疑孔氏《诗正义》所据,为贾、服诸家之本。而陆氏《左传释文》,则据杜预本也。)

伊,有也。《诗·𫠆弁》曰:“岂伊异人。”《笺》曰:“岂有异人疏远者乎?”是也。又《我将》曰:“伊嘏文王。”伊,有也,发语词也。嘏,大也。(《正义》曰:“毛于嘏字皆训为大,此嘏亦为大也。”)大哉文王,叹美之也。(诗凡言“思文后稷”、“于皇武王”、“允文文王”、“于赫汤孙”,皆叹美之词。《笺》曰:“维受福于文王。”王肃曰:“维天乃大文王之德。”文义皆未安。说见《经义述闻》。)“伊嘏文王”,“有皇上帝”,文义相类。

夷,语助也。《周官·行夫》曰:“居于其国,则掌行人之劳辱事焉(句),使则介之。”(刘昌宗误以“焉使”连读,辩见《经义述闻》。)郑注曰:“使,故书曰夷使。夷,发声。”是也。《诗·瞻卬》曰:“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言为害无有终极,如病无有愈时也。(夷,语助也。《传》《笺》训“夷”为“常”,则与“届”字“瘳”字文义不相属。)昭二十四年《左传》曰:“纣有亿兆夷人。”言有亿兆人也。(杜注曰:“兼有四夷。”东晋《秦誓传》曰:“夷人,平人。”皆失之。)《孟子·尽心》篇曰:“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夷,亦语助。赵注曰:“夷,平也。”平考其行,殊无意义。)言考其行而不掩也。夷,语助也。又《周官·职方氏》曰:“其川课池、呕夷。”呕夷,滱水也。(《水经·滱水注》曰:“滱水即沤夷之水。”沤,与“呕”同。)“呕”之言“滱”(呕、滱古音相近),“夷”其语助与?

洪,发声也。《大诰》曰:“洪惟我幼冲人。”《多方》曰:“兴惟图天之命。”皆是也。解者皆训为“大”,失之。

庸,词之用也。《书·皋陶谟》曰:“帝庸作歌。”襄二十五年《左传》曰:“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杜注曰:“庸,用也。”是也。

庸,犹“何”也,“安”也,“讵”也。庄十四年《左传》曰:“庸非贰乎?”僖十五年曰:“晋其庸可冀乎?”宣十二年曰:“庸可几乎?”襄十四年曰:“庸知愈乎?”三十年曰:“其庸可俞乎?”昭十年曰:“庸愈乎?”十三年曰:“其庸可弃乎?”哀十六年曰:“庸为直乎?”《晋语》曰:“吾庸知天之不授晋,且以劝荆乎?”庄三十二年《公羊传》曰:“庸得若是乎?”(何注曰:“庸,犹佣。佣,无节目之辞。”失之。)《吕氏春秋·下贤》篇曰:“吾庸敢骜霸王乎?”皆是也。“庸”与“何”同意,故亦称“庸何”。文十八年、昭元年《左传》及《鲁语》并曰:“庸何伤?”襄二十五年《左传》曰:“将庸何归?”(承上文“君死安归”言之也。杜注曰:“将用死亡之义,何所归趣?”失之。)

庸,犹“何”也。“庸”与“安”同意,故亦称“庸安”。《荀子·宥坐》篇曰:“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庸,犹“安”也。“庸”与“讵”同意,故亦称“庸讵”。《庄子·齐物论》篇曰:“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楚词·哀时命》曰:“庸讵知其吉凶?”庸,犹“讵”也。或曰“庸孰”。《大戴礼记·曾子制言》篇曰:“则虽女亲,庸孰能亲女乎?”庸孰,犹“庸讵”也。解者多训为“用”,失之。

台(音饴)

编辑

台,犹“何”也。如台,犹“奈何”也。《书·汤誓》“夏罪其如台”,《史记·殷本纪》作“有罪其奈何”。《高宗肜日》“乃曰其如台”,《殷本纪》作“乃曰其奈何”。《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殷本纪》作“今王其奈何”。是古谓“奈何”为“如台”也。《盘庚》:“卜稽曰其如台?”亦谓卜问曰其奈何也。《法言·问道》篇:“庄周、申、韩,不乖寡圣人而渐诸篇,则颜氏之子、闵氏之孙其如台?”言三子若不诋訾圣人,则颜、闵之徒其奈之何也。(宋咸注:“台,我也。”失之。)《汉书·叙传》:“矧乃齐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礼法是谓?”言游侠之徒,以齐民而作威作惠如此,奈何不匡之以礼法也。(如淳注:“台,我也,我国家也。”失之。)《文选·典引》:“伊考自遂古,乃降戾爰兹。作者七十有四人”,“今其如台而独阙也?”言今其奈何而独阙也。(蔡邕《郭有道碑文》“今其如何而阙斯礼”,句法本此。李善注及李贤《后汉书·班固传》注并曰:“台,我也。”失之。)盖汉时说《尚书》者,皆以“如台”为“奈何”,故马、班、子云并师其训。自某氏《传》训“台”为“我”,而其义遂不可通,段氏若膺《尚书撰异》辨之详矣。(《尔雅》:“台,我也。”此“非台小子”之“台”,非“如台”之“台”。)

卷四

编辑

恶、乌

编辑

恶,犹“安”也,“何”也。字亦作“乌”。高注《吕氏春秋·本生》篇曰:“恶,安也。”又注《明理》篇曰:“乌,安也。”桓十六年《左传》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昭三十一年《公羊传》曰:“恶有言人之国贤若此者乎?”何注曰:“恶有,犹何有、宁有。”又《礼记·檀弓》曰:“吾恶乎用吾情?”桓六年《公羊传》曰:“恶乎淫?”何、郑注并曰:“恶乎,犹于何也。”又庄十二年《公羊传》曰:“鲁侯之美恶乎至?”注曰:“恶乎至,犹何所至。”《孟子·梁惠王》篇曰:“天下恶乎定?”赵注曰:“问天下安所定。”由庄十二年《公羊传》注及《孟子》注推之,则“恶乎用吾情”,即何所用吾情。“恶乎淫”,即何所淫。(《大戴礼·武王践阼》篇曰:“恶乎危?”“恶乎失道?”“恶乎相忘?”《檀弓》曰:“吾恶乎哭诸?”又曰:“有亡恶乎齐?”《论语·里仁》篇曰:“恶乎成名?”《孟子·公孙丑》篇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庄子·齐物论》篇曰:“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义并与此同。)盖“恶”本训“何”,恶乎,犹言“何所”,不必训为“于何”也。又《大戴礼·武王践阼》篇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史记·外戚世家》曰:“恶能识乎性命哉?”《汉书·窦田灌韩传赞》曰:“恶能救斯败哉?”《司马相如传》曰:“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义并与“安”同。而说者亦训为“于何”,斯为谬矣。

恶,不然之词也。《孟子·公孙丑》篇曰:“恶,是何言也?”《庄子·人间世》篇曰:“恶(句),恶可!”(上“恶”字不然之词,下“恶”字训为安。)《荀子·法行》篇曰:“恶(句),赐(句),是何言也?”皆是也。又《韩子·难》篇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哑,与“恶”同。

《尔雅》曰:“伊,维,侯也。”《诗·六月》曰:“侯谁在矣?”《传》曰:“侯,维也。”

《尔雅》曰:“侯,乃也。”《诗·文王》曰:“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言商之子孙甚众,而上帝既命文王之后,乃臣服于周也。(王肃训“侯”为“维”,义得两通。)《荡》之“侯作侯祝”,亦可训为“乃”。

侯,何也。《吕氏春秋·观表》篇曰:“今侯渫过而不辞?”高诱注曰:“侯,何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曰:“君乎君乎,侯不迈哉?”李奇注与高诱同。(见《文选·封禅文》注。)

遐瑕

编辑

遐,何也。《诗·南山有台》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隰桑》曰:“心乎爱矣,遐不谓矣?”《棫朴》曰:“周王寿考,遐不作人?”遐不,皆谓“何不”也。《礼记·表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郑注曰:“瑕之言胡也。”《传》《笺》皆训“遐”为“远”,失之。

号(音豪)

编辑

号,何也。《荀子·哀公》篇曰:“鲁哀公问于孔子曰:‘绅委

章甫,有益于仁乎?’孔子蹴然曰:‘君号然也?’《家语·好生》篇作“君胡然焉”。何也,胡也,奚也,遐也,侯也,号也,曷也,盍也(盍为“何不”,而又为“何”,说见“盍”字下),一声之转也。

曷害

编辑

曷,何也。常语也。字亦作“害”。《诗·葛覃》曰“害浣害否”,是也。

家大人曰:《尔雅》曰:“曷,盍也。”郭注曰:“盍,何不也。”《书·汤誓》曰:“时日曷丧。”《诗·有杕之杜》曰:“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曷,皆谓“何不”也,说者并训为“何”,失之。

盍、盖、阖

编辑

盍,何不也。常语也。字亦作“盖”。《礼记·檀弓》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是也。

家大人曰:《广雅》曰:“盍,何也。”《楚辞·九歌》曰:“盍将把兮琼芳。”王注曰:“盍,何也。言灵巫何持乎,乃复把玉枝以为香也。”(今本作“盍,何不也”,“不”字乃后人所加。注言“灵巫何持”,则训“盍”为“何”明矣。而今本《文选》所载王注,又改“何持”为“何不持”,以从五臣之谬解。盖后人但知“盍”为“何不”,而不知其又训为“何”,故纷纷妄改耳。)《管子·戒》篇曰:“盍不出从乎?君将有行。”尹知章注曰:“君将有行,何不出从乎?盍,何也。”(今本作“盍,何不也”,“不”字亦后人所加。《侈靡》篇作“公将有行,胡不送公”?胡不,即“盍不”。)《庄子·盗跖》篇曰:“盍不为行?”《释文》曰:“盍,何也。劝何不为德行。”(今本作“盍,何不也”,“不”字,亦后人所加。)字亦作“盖”,又作“阖”。《庄子·养生主》篇曰:“善哉,技盖至此乎?”言技之善何至于此也。《秦策》曰:“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言何可忽也。(褚少孙续《史记·三代世表》曰:“岂可以忽乎哉?”)《管子·小称》篇曰:“阖不起为寡人寿乎?”《庄子·徐无鬼》篇曰:“阖不亦问是已。”阖不,何不也。“盍”为“何不”而又为“何”,“曷”为“何”而又为“何不”(见“曷”字下),声近而义通也。故《尔雅》曰:“曷,盍也。”《广雅》曰:“曷、盍,何也。”学者失其义久矣。

李善注《文选》曰:“许,犹所也”(谢朓《在郡卧病》诗)。《墨子·非乐》篇曰:“舟车既以成矣,曰:吾将恶许用之?”言吾将何所用之也。(许、所声近而义同。《说文》:“所,伐木声也。《诗》曰:‘伐木所所。’”今《诗》作“许许”。阮籍《咏怀》诗:“良辰在何许?”何许,即“何所”。)

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曰:“行,且也。”(案李善注《文选·洞箫赋》《魏文帝与吴质书》并云:“行,犹且也。”盖旧有此训。)《诗·十亩之间》曰:“行与子还兮。”又曰:“行与子逝兮。”言且与子归、且与子往也。

况、兄、皇

编辑

《广韵》曰:“况,矧也。”常语。

《广韵》曰:“况,匹拟也。”杨倞注《荀子·非十二子》篇曰:“况,比也。”颜师古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曰:“况,譬也。”亦常语。

况,犹“与”也,“如”也。闵元年《左传》曰:“犹有令名,与其及也。”王肃注曰:“虽去犹有令名,何与其坐而及祸也。”何与,犹“何如”也(说见“与”字下)。二年《传》曰:“与其危身以速罪也。”《晋语》作“况其危身于狄以起谗于内也。”况也,与也,如也,并与比拟之义相近。

况,滋也,益也。《诗·常棣》曰:“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出车》曰:“仆夫况瘁。”《传》《笺》并曰:“况,兹也。”(兹,与“滋”同。)《晋语》曰:“众况厚之。”又曰:“今子曰中立,况固其谋也。”韦注并曰:“况,益也。”益,亦滋也。古通作“兄”,又作“皇”。《桑柔》曰:“仓兄填兮。”《召旻》曰:“职兄斯引。”《传》并曰:“兄,兹也。”《书·无逸》曰:“厥或告之曰:小人怨女詈女,则皇自敬德。”《汉石经》“皇”作“兄”,王肃本作“况”,注曰:“况,滋。益用敬德也。”(案,王说是也。古文作“皇”者,借字耳。郑注训“皇”为“暇”,某氏《传》训“皇”为“大”,皆于义未安。上文“无皇曰”,石经亦作“兄”。《秦誓》“我皇多有之”,文十二年《公羊传》作“而况乎我多有之”。《尚书大传》曰:“君子之于人也,有其语也,无不听者,皇于听狱乎?”郑彼注曰:“皇,犹况也。”是“况”、“皇”古多通用。)

乡(音向)、向

编辑

乡,犹“方”也。字亦作“向”。《易·随象传》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言方晦入宴息也。《诗·庭燎》曰:“夜乡晨。”言夜方晨也。

汔(音迄)

编辑

汔,几也。《易·井彖辞》曰:“汔至亦未繘井。”《未济彖辞》曰:“小狐汔济,濡其尾。”郑、虞注并曰:“汔,几也。”《诗·民劳》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笺》亦曰:“汔,几也。”

汔,其也。昭二十年《左传》,孔子引前诗云云,杜注曰:“汔,其也。”于义亦通。(此盖出三家诗,或是《左传》旧注如此。《后汉书·班超传》,超妹昭上书引前诗云云,李贤注亦曰:“汔,其也。”)

欤、与

编辑

《玉篇》曰:“欤,语末辞。”古通作“与”。皇侃《论语·学而》篇《疏》曰:“与,语不定之辞。”高诱注《吕氏春秋·自知》篇曰:“欤,邪也。”(邪,俗作“耶”。欤、邪二字,古并读若“馀”。《庄子·天地》篇:“其乱而后治之与?”《释文》:“‘与’本又作‘邪’。”)又注《淮南·精神》篇曰:“与,邪,辞也。”此皆常语也。其在句中助语者,《礼记·檀弓》曰:“谁与哭者?”又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家大人曰:与,音馀。“吾谁与归”,与“谁与哭者”文同一例,犹言吾将谁归也。《释文》“与”字无音。《正义》曰:“吾于众大夫之内,而谁最贤,可以与归。”“与”字并读上声,失之。)是也。“与”为问词,与“哉”同义,连言之则曰“与哉”。《礼记·檀弓》曰:“我吊也与哉?”《论语·阳货》篇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是也。犹“乎”与“哉”同义,而连言之则曰“乎哉”也。

与,犹兮也。《诗·潜》曰:“猗与漆、沮”,《那》曰:“猗与那与”,犹言猗兮漆、沮,猗兮那兮也。《晋语》“猗兮违兮”是其例。

与,犹也也。《论语·公冶长》篇:“于予与何诛!”“于予与改是。”犹言于予也何诛,于予也改是。(与、邪古同声,故“邪”亦与“也”同义。《大戴礼·五帝德》篇曰:“吾欲以颜色取人,于灭明邪改之。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吾欲以容貌取人,于师邪改之。”是也。互见“邪”字下。)

邪(以遮反)

编辑

邪,犹“欤”也,“乎”也。《颜氏家训·音辞篇》曰:“邪者,未定之词。”常语也。

邪,犹“兮”也。《齐策》曰:“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客邪?”是也。

家大人曰:邪,犹“也”也。《庄子·德充符》篇曰:“我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邪”与“也”同义,犹言日迁善而不自知也。郭象注:“不知先生洗我以善道故邪?为我能自反邪?”失之。)《在宥》篇曰:“岂直过也,而去之邪?乃齐戒以言之邪,跪坐以进之邪,鼓歌以舞之邪。”(上一“邪”字与“乎”同义,下三“邪”字与“也”同义。今本无下三“邪”字者,后人妄删之也。《释文》出“而去之邪”四字而释之曰:“崔本唯此一字作‘邪’,馀皆作‘咫’。”是陆所见本“去之”、“言之”、“进之”、“舞之”下,皆有“邪”字。崔本则上一“邪”字作“邪”,而下三“邪”字皆作“咫”也。)《山木》篇曰:“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是也。《天地》篇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然,犹“乃”也,说见“然”字下。《赵策》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文义与此同。)《天运》篇曰:“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邪,亦“也”耳。

《玉篇》曰:“也,所以穷上成文也。”《颜氏家训·书证》篇曰:“也,语已及助句之辞。”有结上文者,若论语“亦不可行也”之属,是也。有起下文者,若“夫子至于是邦也”之属,是也。有在句中助语者,若“其为人也孝弟”之属,是也。此皆常语。

也,犹“焉”也。《礼记·乐记》曰:“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大戴礼·曾子立事》篇曰:“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者,恐其及己也。”《论语·里仁》篇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亦“焉”也,互文耳。

也,犹“矣”也。《礼记·乐记》曰:“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聘义》曰:“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曰:“其可谓不险也。”《晋语》曰:“且夫栾氏之诬晋国久也。”(宋明道本如是。今本作“且夫栾氏之诬晋国也久矣”,乃后人所改。)《论语·先进》篇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也”字并与“矣”同义。《大戴礼·曾子立事》篇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礼记·文王世子》曰:“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又曰:“然而众著于君臣之义也。”又曰:“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也,亦“矣”也,互文耳。故《礼记·祭义》“可谓能终矣”,《大戴礼·曾子大孝》篇“矣”作“也”。《中庸》“民不可得而治矣”,《孟子·离娄》篇“矣”作“也”。

也,犹“者”也。《诗·权舆》曰:“今也,每食无馀。”《礼记·檀弓》曰:“古也墓而不坟。”又曰:“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昭十二年《左传》曰:“古也有志。”成十七年《穀梁传》曰:“不曰至自伐郑也,公不周乎伐郑也。”(上“也”字与“者”同义。)《论语·雍也》篇曰:“今也则亡。”《子罕》篇曰:“今也纯。”《阳货》篇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是也。《孟子·尽心篇》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旧本皆如是,监本“者”作“也”,乃后人所改)。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下“也”字亦与“者”同义。

也,犹“耳”也。《礼记·祭义》曰:“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论语·先进》篇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马融注曰:“升我堂矣,未入于室耳。”)《孟子·离娄》篇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𫗦啜也。”《齐策》曰:“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是也。

也,犹“兮”也。《诗·日月》曰:“乃如之人兮。”《蝃𬟽》曰:“乃如之人也。”《君子偕老》曰:“邦之媛也。”羔裘曰:“邦之彦兮。”文义并同。《嵒鸠》曰:“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礼记·缁衣》引作“其仪一也”,《淮南·诠言》篇引作“其仪一也,心如结也”。《旄邱》曰:“何其处也。”《韩诗外传》引作“何其处兮”。《君子偕老》曰:“玉之瑱也。”《说文》引作“玉之瑱兮”。是也。

也,犹“邪”也,“欤”也,“乎”也。《易·同人象传》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系辞传》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上“也”字是问词,与“邪”同义。凡经传中两“也”字相承,上作问词、下作答词者,放此。)又曰:“其故何也?”《乾文言》曰:“何谓也?”(凡言“何也”、“何谓也”者,皆放此。)《诗·旄邱》曰:“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凡上言“何”而下言“也”者,放此。)《仪礼·士昏礼记》曰:“某辞不得命,敢不从也?”《礼记·曲礼》曰:“奈何去社稷也?”《檀弓》曰:“女何无罪也?”又曰:“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凡上言“如之何”而下言“也”者,放此。)又曰:“若是其靡也?”又曰:“何为不去也?”(凡上言“何为”而下言“也”者,放此。)《郊特牲》曰:“岂知神之所飨也?”桓十年《左传》曰:“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凡上言“其以”而下言“也”者,放此。)僖五年曰:“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襄二十五年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昭六年曰:“今豆有加,下臣弗堪,无乃戾也?”哀六年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周语》曰:“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晋语》曰:“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鲁语》曰:“抑刑戮也?其夭札也?”又曰:“将天下是王而何德于君?其予君也?”又曰:“主亦有以语肥也?”《晋语》曰:“郑之使薄而报厚,其言我于秦也?”(内、外传“也”字与“邪”同义者甚多,不能遍引。)宣六年《公羊传》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论语·为政》篇曰:“子张问十世可知也?”《雍也》篇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下“也”字与“邪”同义。)又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管子·戒》篇曰:“今孤之不得意于天下,非皆二子之忧也?”《孟子·公孙丑》篇曰:“恶,是何言也?”(《祭义》曰:“是何言与?”)又曰:“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告子》篇曰:“然则饮食亦在外也?”(上文曰:“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尽心》篇曰:“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庄子·养生主》篇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胠箧》篇曰:“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荀子·正名》篇曰:“如此者,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吕氏春秋·不侵》篇曰:“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韩子·难二》曰:“不识臣之力也?抑君之力也?”《秦策》曰:“今应侯亡地而言不忧,此其情也?”《楚策》:“汗明谓春申君曰:‘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魏策》曰:“此于其亲戚兄弟若此,而又况于仇雠之敌国也?”(《史记·魏世家》“也”作“乎”。)“也”与“邪”同义,故二字可以互用。昭二十六年《左传》:“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于鬼神,故及此也?”《庄子·寓言》篇:“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史记·淮南衡山传》:“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也?”《货殖传》:“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汉书·龚遂传》:“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皆以“邪”、“也”互用。《颜氏家训》曰:“北人呼‘邪’为‘也’。”盖二字声本相近,故《大戴礼·五帝德》篇“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乐记正义》引此“邪”作“也”。《庄子·大宗师》篇:“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淮南·精神》篇“也”作“邪”。《秦策》:“此乃公孙衍之所谓也?”《史记·张仪传》“也”作“邪”。

《说文》曰:“矣,语已词也。”亦有在句中者,若《书·牧誓》曰“逷矣西土之人”,《诗·雄雉》曰“展矣君子”之属是也。皆常语。

矣在句末,有为起下之词者,若《诗·汉广》曰“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矣”字皆起下之词。《斯干》曰:“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第三“矣”字,为起下之词。《角弓》曰:“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第一、第三“矣”字,为起下之词。他皆放此。

矣,犹“乎”也。《易·师彖传》曰:“吉又何咎矣?”《无妄彖传》曰:“无妄之往,何之矣?”《诗·中谷有蓷》曰:“何嗟及矣?”《六月》曰:“侯谁在矣?”《正月》曰:“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礼记·文王世子》曰:“女何梦矣?”隐十一年《左传》曰:“邪而诅之,将何益矣?”《晋语》曰:“君何以训矣?”隐三年《公羊传》曰:“盍终为君矣?”《论语·季氏》篇曰:“则将焉用彼相矣?”是也。

矣,犹“也”也。《诗·车攻》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允矣,与“允也”同。(《礼记·缁衣》引作“允也君子”。《长发》曰:“允也天子。”)《礼记·乐记》曰:“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大章、咸池、韶、夏,皆释字义。“备矣”与“备也”同。(《史记·乐书》作“备也”。《集解》王肃曰:“包容浸润,行化皆然,故曰备也。”《方言》:“备,咸也。”是“咸”与“备”同义。)《论语·里仁》篇曰:“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其为仁矣,即其为仁也。也、矣一声之转,故“也”可训为“矣”,“矣”亦可训为“也”,互见“也”字下。

矣,犹“耳”也。《赵策》曰:“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史记·鲁仲连传》“矣”作“耳”),吾不忍为之民也。”《燕策》曰:“齐者,故寡人之所欲伐也,直患国弊力不足矣。”“矣”字并与“耳”同义。

说文:“乎,语之馀也。”《礼记·檀弓正义》曰:“乎者,疑辞。”皆常语也。高注《吕氏春秋·贵信》篇曰:“乎,于也。”亦常语。

乎,状事之词也。若《易·乾文言》“确乎其不可拔”之属是也。亦常语。

《尔雅》曰:“俞,然也。”《书·尧典》曰:“帝曰:俞!”

于(音乌)

编辑

《诗·文王传》曰:“于,叹词也。”一言则曰“于”,下加一言则曰“於乎”。或作“於戏”,或作“乌呼”,其义一也。《小尔雅》曰:“乌乎,吁嗟也。”有所叹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

猗,叹词也。《诗·猗嗟》曰:“猗嗟昌兮!”《传》曰:“猗嗟,叹词。”《那》曰:“猗与那与!”《传》曰:“猗,叹词。”(《潜》曰:“猗与漆、沮。”与此同。)《晋语》曰:“猗兮违兮。”韦注曰:“猗,叹也。”

猗,兮也。《书·秦誓》曰:“断断猗。”《礼记·大学》“猗”作“兮”。《诗·伐檀》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猗,犹“兮”也。故汉《鲁诗残碑》“猗”作“兮”。《庄子·大宗师》篇曰:“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猗,亦“兮”也。

噫、意、懿、抑

编辑

噫,叹声也。《诗·噫嘻》曰:“噫嘻成王。”《传》曰:“噫,叹也。嘻,和也。”《释文》“噫”作“意”。《礼记·檀弓》:“国昭子曰:噫。”郑注曰:“噫,不寤之声。”哀十四年《公羊传》:“子曰:噫。”何注曰:“噫,咄嗟貌。”《论语·子路》篇:“子曰:噫。”郑注曰:“噫,心不平之声。”《先进》篇:“子曰:噫。”包咸注曰:“噫,痛伤之声。”高诱注《淮南·缪称》篇曰:“意,恚声。”又《诗·十月》曰:“抑此皇父。”《笺》曰:“抑之言噫,噫是皇父,疾而呼之。”《瞻卬》曰:“懿厥哲妇。”《笺》曰:“懿,有所痛伤之声也。”噫、意、懿、抑,并字异而义同。

嘻、嘻、唉、诶、熙

编辑

嘻,叹声也。《礼记·檀弓》:“夫子曰:嘻。”郑注曰:“嘻,悲恨之声。”僖元年《公羊传》:“庆父闻之曰:嘻。”何注曰:“嘻,发痛语首之声。”《大戴礼·少间》篇:“公曰:嘻。”卢辩注曰:“嘻,叹息之声。”《说文》:“嘻,痛也。”《庄子·养生主》篇作“嘻”,(“文惠君曰:‘嘻。’”)《魏策》作“诶”,(“魏王曰:‘诶。’”今本“诶”讹作“误”。)《史记·项羽纪》作“唉”,(“唉,竖子不足与谋。”)《汉书·翟义传》作“熙”,(“熙,我念孺子。”)并字异而义同。

竽(简繁转换有误此节待校正)

编辑

吁,叹声也。常语也。字通作“呼”。(《月令》:“大雩帝。”郑注曰:“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周官·女巫疏》引郑答林硕难曰:“董仲舒曰:雩,求雨之术,呼嗟之歌。”《庄子·在宥》篇:“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释文》曰:“吁,亦作呼。”又见下。)文元年左传曰:“呼,役夫。”呼,与“吁”同,叹恨之声也。(杜注:“呼,发声也。”《释文》“好贺反”。皆失之。)

《说文》曰:“吁,惊语也。”(于部“吁”字注如此,其口部“吁”字注脱“语”字。《玉篇·口部》“吁”字注正作“惊语”也。)《礼记·檀弓》曰:“曾子闻之,瞿然曰:呼。”《释文》“呼”作“吁”。《正义》曰:“闻童子之言,乃更惊骇。”是也。(郑注:“呼,虚惫之声。”失之。)

卷五

编辑

《尔雅》曰:“孔,甚也。”《书·禹贡》“九江孔殷”,《史记·夏本纪》作“甚中”。

孙炎注《尔雅·释诂》曰:“即,犹今也。”故“今”亦可训为“即”。《书·召诰》曰:“其丕能𫍯于小民,今休。”又曰:“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皆谓即致太平之美也。(某氏《传》释上“今休”为“成今之美”,下“今休”为“治民今获太平之美”,皆失之。)《吕氏春秋·骄恣》篇曰:“齐宣王为大室,三年而未能成。春居谏王,王曰:‘寡人请今止之。’”《秦策》曰:“臣今见王独立于庙朝矣。”《赵策》曰:“君因言王而重责之,葺之轴今折矣。”《魏策》曰:“楼公将入矣,臣今从。”《韩策》曰:“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燕策》曰:“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史记·项羽纪》曰:“吾属今为之虏矣。”《郑世家》曰:“晋兵今至矣。”《伍子胥传》曰:“不来,今杀奢也。”“今”字并与“即”同义。

今,指事之词也。《考工记·辀人》曰:“今夫大车之辕挚。”《墨子·兼爱》篇曰:“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而为名。”《礼记·三年问》曰:“今是大鸟兽。”《晋语》:“今君之所闻也。”犹言是君之所闻也。宣十五年《公羊传》:“是何子之情也”,《韩诗外传》“是”作“今”。皆指事之词。

家大人曰:今,犹“若”也。《礼记·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涂迩故也。今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今墓远,若墓远也。《管子·法法》篇曰:“君不私国,臣不诬能,正民之经也。今以诬能之臣,事私国之君,而能济功名者,古今无之。”今以,若以也。

《广雅》曰:“羌,乃也。”《楚辞·离骚》曰:“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是也。字或作“庆”。《汉书·扬雄传》:“懿神龙之渊潜兮,庆俟云而将举。”(今本作“俟庆云”,乃后人所改。辩见《读书杂志》。)张晏曰:“庆,辞也。”(今本在下文“庆夭悴而丧荣”句下,亦后人所移。)萧该《音义》曰:“庆,音羌。”王注《离骚》曰:“羌,楚人语辞也,犹言卿何为也。”义亦相近。

慭(鱼觐反)

编辑

慭,且也。哀十六年《左传》:“旻天下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杜注曰:“慭,且也。”(王肃注《家语·终记》篇同。)应劭注《汉书·五行志》曰:“慭,且辞也。”言旻天不善于鲁,不且遗一老,使屏蔽我一人也。昭二十八年《传》:“祁盈之臣曰:钧将皆死,慭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慭,亦且也。言钧之将死,且使吾君闻胜、臧之死而快意也。杜以“慭”为发语之音,于文义未协。

言,云也。语词也。“话言”之“言”谓之“云”,语词之“云”(见“云”字下)亦谓之“言”。若《诗·葛覃》之“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芣莒》之“薄言采之”(薄、言,皆语词。后凡称“薄言”者放此),《汉广》之“言刈其楚”,《草虫》之“言采其蕨”(后凡称“言采”者放此),《柏舟》之“静言思之”,《终风》之“寤言不寐,愿言则嚏”,《简兮》之“公言锡爵”,《泉水》之“还车言迈”、“驾言出游”(后凡称“驾言”者放此),《二子乘舟》之“愿言思子”,《定之方中》之“星言夙驾”,《载驰》之“言至于漕”,《氓》之“言既遂矣”,《伯兮》之“言树之背”,《女曰鸡鸣》之“弋言加之”,《小戎》之“言念君子”,《七月》之“言私其豵”,《彤弓》之“受言藏之”,《庭燎》之“言观其旗”(后凡称“言观”者放此),黄鸟之“言旋言归”,《我行其野》之“言就尔居”、“言归斯复”,《大东》之“卷言顾之”(《荀子·宥坐》篇引作“眷焉”,《后汉书·刘陶传》作“卷然”,“焉”与“然”皆语词,则“言”亦语词),《小明》之“兴言出宿”,《楚茨》之“言抽其棘”、“备言燕私”,《都人士》之“言从之迈”,《采绿》之“言篸其弓”,《瓠叶》之“酌言尝之”,《文王》之“永言配命”(后凡称“永言”者放此),《抑》之“言缗之丝”、“言示之事”,《桑柔》之“瞻言百里”,《有客》之“言授之絷”,《有駜》之“醉言舞”,及《左传》僖九年之“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易·系辞传》之“德言盛,礼言恭”(谓君子劳谦,德盛礼恭也。言,语词),皆与语词之“云”同义。而毛、郑释《诗》,悉用《尔雅》“言,我也”之训,或解为言语之“言”,揆之文义,多所未安,则施之不得其当也。

宜、仪、义

编辑

家大人曰:宜,犹“殆”也。成二年《左传》曰:“宜将窃妻以逃者也。”六年《传》曰:“不安其位,宜不能久。”《孟子·公孙丑》篇曰:“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滕文公》篇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又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离娄》篇曰:“宜若无罪焉。”《尽心》篇曰:“宜若登天然。”《齐策》曰:“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燋釜。”“宜”字并与“殆”同义。

宜,助语词也。《诗·螽斯》曰:“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宜尔子孙,尔子孙也。言螽斯羽则诜诜然矣,尔子孙则振振然矣。故《序》曰:“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笺》云:“宜女之子孙使其无不仁厚。”失之。)《小宛》曰“哀我填寡,宜岸宜狱。”宜岸,岸也。宜狱,狱也。言我穷尽寡财之人,乃有此讼狱之事也。(《笺》云:“仍得曰宜。”《正义》云:“在上谓之宜有此讼,宜有此狱。”皆失之。)字通作“仪”,《诗·烝民》曰:“人亦有言,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仪,助语词。仪图之,图之也。(传训“仪”为“宜”,《笺》及《表记注》训“仪”为“匹”,文义皆未安。)又通作“义”。《书·大诰》曰:“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义,助语词。言尔邦君,及尔多士、尹氏、御事,当安勉我也。犹上文言“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矣。《汉书·翟方进传》作“予义彼国君”,“义”上加“予”字,则已不知其为语助。某氏《传》解为施义于汝众国君臣上下至御治事者,而文益赘设。经言“义”,不言“施义”也。

可,犹“所”也。《礼记·中庸》:“体物而不可遗。”郑注曰:“体,犹生也。(《易·乾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郑注:“体,生也。”见《文选》陆机《赠顾交趾公真》诗注。)可,犹“所”也。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家大人曰:不,无也。(说见“不”字下。)万物皆生于鬼神,是鬼神生物而无所遗也。又曰:《大戴礼·武王践阼》篇席前右端之铭曰:“无行可悔。”可,所也。前有所悔,后不复行,故曰无行所悔。《说苑·敬慎》篇作“无行所悔”,是其证也。又曰:《贾子·谕诚》篇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无可耻之甚也?”言无所耻之甚也。《史记·万石君传》:“卫绾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言始终一无所言也。《后汉书·窦宪传·燕然山铭》“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文选“所”作“可”。“可”与“所”同义,故“可”得训为“所”,“所”亦得训为“可”。互见“所”字下。

几,词也。《易·屯》六三:“君子几不如舍。”王注:“几,辞也。”《正义》曰:“几为语辞,不为义也。”(《释文》:“几,徐音祈。”)《周语》曰:“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几,词也。顿,犹废也。言“荒服者王”,先王之训也。今犬戎氏以其职来王,而天子以不享征之,是废先王之训,而荒服来王之礼将从此废矣。故下文遂云:“自是荒服者不至”也。韦注训“几”为“危”,“顿”为“败”,则是以王为穆王矣。下文穆王得狼鹿以归,未尝危败也。韦说失之。)《庄子·徐无鬼》篇曰:“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又曰:“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列子·仲尼》篇曰:“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荀子·赋》篇曰:“圣人共手,时几将矣。”(杨倞注:“几,辞也。”)

几,其也。《易·小畜》上九曰:“月几望。”《集解》引虞注曰:“几,其也。”(今本“其”作“近”,盖后人所改。案虞注曰:“坎月离日,兑西震东。日月象对,故月几望。”是虞谓月与日相望,非但近于望而已。《归妹》六五:“月几望。”虞彼注曰:“几,其也。坎月离日,兑西震东。日月象对,故曰几望。”与《小畜》《中孚》“月几望”同义。则《小畜》《中孚》“几望”之“几”,亦训为“其”可知。《小畜释文》:“几,徐音祈。”正与“君子几不如舍”之“几”同音,盖亦以为语词。)


祈,犹“是”也。《礼记·缁衣》引《君雅》曰:“资冬祈寒。”郑注曰:“祈之言是也,齐西偏之语也。”

岂、几

编辑

岂,词之“安”也,焉也,曾也(见《广韵》)。常语也。字或作“几”。《庄子·人间世》篇曰:“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家大人曰:几,读为“岂”。言虽不为社,亦岂有翦伐之害乎?郭象训“几”为“近”,失之。)《荀子·荣辱》篇曰:“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稻梁之县糟糠尔哉?”(杨倞注:“几,读为‘岂’,下同。”)又曰:“几不甚善矣哉?”《大略》篇曰:“利夫秋豪,害靡国家,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韩子·奸劫弑臣》篇曰:“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溺于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

岂,犹“其”也。《礼记·曾子问》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家大人曰:岂不可,其不可也。故郑注曰:“言是岂于礼不可,不许也。”《释文》《正义》皆以“岂”为一句,“不可”为一句,大误。)《吴语》曰:“大王岂辱裁之。”《孟子·滕文公》篇曰:“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家大人曰:岂以为,其以为也。也,与“邪”同。夷子以薄葬之道为贵,非其道,则不贵之矣。故曰“非是而不贵”,“是”字正指薄葬而言。言夷子思以薄葬之道易天下,其以为非此则不贵邪?然则厚葬者,夷子之所不贵,而夷子乃厚葬其亲,则是以所不贵者事亲也。故下文曰:“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赵注曰:“夷子岂肯以薄为非是而不贵之也?”于语意未合。)《庄子·外物》篇曰:“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秦策曰:“子常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齐策》曰:“君岂受楚象床哉?”《燕策》曰:“将军岂有意乎?”《史记·范雎传》曰:“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魏公子传》曰:“我岂有所失哉?”《李斯传》曰:“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字或作“几”。《庄子·徐无鬼》篇曰:“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史记·黥布传》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徐广曰:“几,一作岂。”)

盖者,大略之词。《孝经》:“盖天子之孝也。”孔《传》曰:“盖者,辜较之辞。”辜较,犹大略也。常语也。

盖,疑词也。亦常语也。《礼记·檀弓》:“有子盖既祥而丝屦组缨。”《正义》曰:“盖是疑辞。”

盖,语助也。《汉书·礼乐志·郊祀歌》:“神夕奄虞盖孔享。”颜师古注曰:“盖,语辞也。”

《尔雅》曰:“厥,其也。”常语。

厥,犹“之”也。《书·无逸》曰:“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又曰:“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皆谓自是之后也。又曰:“此厥不听,人乃训之。”又曰:“此厥不听,人乃或

诪张为幻。”皆谓此之不听也。

厥,语助也。《书·多士》曰:“诞淫厥泆。”言诞淫泆也。《立政》曰:“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言文王惟克宅心也。

《尔雅》曰:“及,与也。”常语。

家大人曰:及,犹“若”也。《礼·乐记》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及夫,若夫也。又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上文曰:“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祭法》曰:“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中庸》曰:“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及其,若其也。(言自其一处言之,则唯此昭昭之多。若自其无穷言之,则日月星辰万物皆在其中。下文“及其广厚”、“及其广大”、“及其不测”,并同此意,非谓天地山川之大由于积累也。)《管子·大匡》篇曰:“臣闻齐君惕而亟骄,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及齐君之能用之也,管子之事济也。”言若齐君能用之,则管子之事必济也。(尹知章注:“及,犹就也。”非是。)《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言若吾无身也。又曰:“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言若其有事也。“及”与“若”同义,故“及”可训为“若”,“若”亦可训为“及”。互见“若”字下。

其,指事之词也。常语也。

其,状事之词也。有先言事而后言其状者,若“击鼓其镗”、“雨雪其雱”、“零雨其濛”之属,是也。有先言其状而后言其事者,若“灼灼其华”、“殷其雷”、“凄其以风”之属,是也。

其,拟议之词也。《易·困彖传》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乾文言》曰:“其唯圣人乎?”《聘礼》曰:“君其以赐乎?”隐十一年《左传》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其,犹“殆”也。《易·复彖传》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系辞传》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又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书·金縢》曰:“公曰:体,王其罔害。”《礼记·檀弓》曰:“吾今日其庶几乎?”又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隐六年《左传》曰:“其陈桓公之谓乎?”《周语》曰:“王室其将卑乎?”“其”与“殆”同意,故又以“其殆”连文。《系辞传》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是也。

其,犹“将”也。《易·否》九五曰:“其亡其亡。”《书·皋陶谟》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汤誓》曰:“予其大赉女。”《盘庚》曰:“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微子》曰:“今殷其沦丧。”《牧誓》曰:“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金縢》曰:“惟朕小子其新逆。”《康诰》曰:“爽惟天其罚殛我。”《酒诰》曰:“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召诰》曰:“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洛诰》曰:“兹予其明农哉。”《诗·蟋蟀》曰:“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七月》曰:“其始播百谷。”隐十一年《左传》曰:“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僖七年曰:“郑将覆亡之不暇。”)《周语》曰:“其与能几何?”《论语·为政》曰:“其何以行之哉?”

其,犹“尚”也,庶几也。《书·皋陶谟》曰:“帝其念哉。”《盘庚》曰:“其克从先王之烈。”《金縢》曰:“我其为王穆卜。”《康诰》曰:“其尚显闻于天。”(其,亦“尚”也,古人自有复语耳。)《酒诰》曰:“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召诰》曰:“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洛诰》曰:“女其敬识百辟享。”《无逸》曰:“嗣王其监于兹。”《君奭》曰:“君肆其监于兹。”《立政》曰:“我其克灼知厥若。”《文侯之命》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诗·伯兮》曰:“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其,犹“庶几”也。)隐三年《左传》曰:“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周语》曰:“王其祗祓,监农不易。”

其,犹“若”也。《诗·小旻》曰:“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礼记·文王世子》曰:“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其刑罪则纤狊,亦告于甸人。”僖九年《左传》曰:“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襄二十三年《传》:“申丰对季武子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三十一年《传》曰:“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其,犹“乃”也。《书·尧典》曰:“浩浩滔天,下民其谘。”《皋陶谟》曰:“抚于五辰,庶绩其凝。”又曰:“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禹贡》曰:“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又曰:“淮、沂其?,蒙、羽其艺。”《汤誓》曰:“今女其曰:‘夏罪其如台?’”(言今女乃曰:夏罪其如何?《高宗肜日》曰:“乃曰其如台?”文与此同。古者“台”与“何”同义,说见“台”字下。)《盘庚》曰:“越其罔有黍稷。”(越其,犹云“爰乃”也。)《洪范》曰:“使羞其行而邦其昌。”(言使羞其行而邦乃昌也。)又曰:“女虽锡之福,其作女用咎。”又曰:“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又曰:“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逢”字绝句,下“吉”字别为句。说见《经义述闻》。)《金縢》曰:“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圭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其,亦“乃”也。)《康诰》曰:“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又曰:“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多士》曰:“予惟时其迁居西尔。”《洛诰》曰:“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又曰:“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君奭》曰:“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多方》曰:“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诗·䗖𬟽》曰:“朝纮于西,崇朝其雨。”《氓》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蟋蟀》曰:“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聿,惟也。其,犹“乃”也。)《七月》曰:“八月其获。”又曰:“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又曰:“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沔水》曰:“我友敬矣,谗言其兴。”(我友敬矣,而谗言乃兴。故毛《传》曰:“疾王不能察谗也。”)《巷伯》曰:“岂不尔受,既其女迁。”《大东》曰:“杼柚其空。”《宾之初筵》曰:“锡尔纯嘏,子孙其湛。”《维清》曰:“假以溢我,我其收之。”《烈文》曰:“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顺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礼记·月令》曰:“五者备当,上帝其飨。”桓六年《左传》曰:“楚之羸,其诱我也。”庄二十二年《传》曰:“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僖五年《传》曰:“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宣二年《传》曰:“非马也,其人也。”《周语》曰:“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又曰:“营室之中,土功其始。”《晋语》曰:“丧田不惩,祸乱其兴。”《论语·为政》篇曰:“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其”与“乃”同意,故又以“乃其”连文。《康诰》曰:“乃其乂民。”又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又曰:“女乃其速由兹义率杀。”《君奭》曰:“乃其坠命。”《多方》曰:“我乃其大罚殛之。”《晋语》曰:“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此犹“曷”、“何”同意,而《召诰》言“曷其奈何弗敬”,“克”、“堪”同意,而《多方》言“克堪用德”,“维”、“伊”同意,而《诗·𫠆弁》言“实维伊何”也。

其,犹“之”也。《书·盘庚》曰:“不其或稽,自怒曷瘳?”《康诰》曰:“朕其弟,小子封。”《诗·鱼丽》曰:“物其多矣,维其嘉矣。”(上“其”犹“之”也,下“其”则指物之词。)《大戴礼·保傅》曰:“凡是其属,太师之任也。”桓六年《左传》曰:“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成十五年《公羊传》曰:“为人后者为之子。”又曰:“为人后者为其子。”《贾子·大政》篇曰:“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矣。欲以简泄得士,辟其犹以弧怵鸟也,虽久弗得矣。”“其”与“之”同义,故“其”可训为“之”,“之”亦可训为“其”。互见“之”字下。

其,犹“宁”也。《易·系辞传》曰:“妻其可得见邪?”《书·盘庚》曰:“若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大诰》曰:“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酒诰》曰:“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多士》曰:“我其敢求位?”僖五年《左传》曰:“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十年《传》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其,更端之词也。《易·无妄彖辞》曰:“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书·无逸》曰:“其在高宗。”“其在祖甲。”

其,语助也。《易·小畜》初九曰:“复自道,何其咎?”《书·大诰》曰:“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康诰》曰:“未其有若女封之心。”召诰曰:“不其延。”《洛诰》曰:“叙弗其绝。”《吕刑》曰:“其今尔何惩?”(上文曰:“今尔何监。”)《诫誓》曰:“马牛其风。”《诗·君子于役》曰:“曷其有佸?”(上文曰:“曷至哉?”)《鸨羽》曰:“曷其有所!”《杨之水》曰:“云何其忧?”《正月》曰:“终其永怀。”(终,犹“既”也。说见“终”字下。)《菀柳》曰:“于何其臻?”僖十五年《左传》曰:“以德为怨,秦不其然。”《晋语》曰:“多而骤立,不其集亡。”“其”字皆为语助,无意义也。

其诸,亦拟议之词也。桓六年《公羊传》:“其诸以病桓与?”何注曰:“其诸,辞也。”《论语·学而》篇曰:“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其(音记)、记、忌、己、䢋(正文此字待改)

编辑

其,语助也。或作“记”,或作“忌”,或作“己”,或作“[1234]”,义并同也。《诗·杨之水》曰:“彼其之子。”《笺》曰:“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又《羔裘》“彼其之子”,襄二十七年《左传》及《晏子·杂篇》并作“己”。《候人》“彼其之子”,《表记》作“记”。(《释文》《唐石经》及各本并同。监本改作“其”,非。)僖二十四年《左传》及《晋语》并作“己”。文十四年《左传》:“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杜解补正》曰:“夫己氏,犹言彼己之子。”(夫,犹“彼”也。说见“夫”字下。《注》《疏》读“己”为甲己之“己”,非是。)《诗·大叔于田》曰:“叔善射忌。”《传》曰:“忌,辞也。”《笺》曰:“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崧高》曰:“往近王舅。”《笺》曰:“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毛居正《六经正误》以“近”为“[1234]”之讹。(《说文》:“,读与记同。”)

其(音姬)、期、居

编辑

其,问词之助也。或作“期”,或作“居”,义并同也。《书·微子》曰:“予颠𬯀,若之何其?”郑注曰:“其,语助也。齐鲁之间声如‘姬’。”(见《史记·宋世家集解》。)《诗·园有桃》曰:“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传》曰:“夫人谓我欲何为乎?”)《庭燎》曰:“夜如何其?”《𫠆弁》曰:“实维何期?”《笺》曰:“期,辞也。”(《释文》本亦作“其”。)《礼记·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郑注曰:“居,读如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又曰:“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郊特牲》曰:“二日伐鼓,何居?”成二年《左传》曰:“谁居?后之人必有任是夫!”襄二十三年《传》曰:“谁居?其孟椒乎?”(《杜注:“居,犹与也。”)《庄子·齐物论》篇曰:“何居乎?(案,居,犹“乎”也,居下不当复有“乎”字,疑因下文而衍。《释文》出“何居”二字,无“乎”字。)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居,词也。《易·系辞传》曰:“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郑、王注并曰:“居,辞也。”《诗·柏舟》曰:“日居月诸。”《正义》曰:“居、诸者,语助也。”故《日月传》曰:“日乎月乎。”不言“居”、“诸”也。《十月之交》曰:“择有车马,以居徂向。”居,语助。言择有车马以徂向也。(《笺》曰:“择民之富有车马者,以往居于向。”先言往而后言居,未免倒置经文。)《生民》曰:“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居,亦语助。上帝居歆,上帝歆也。(《笺》曰:“上帝则安而歆飨之。”于义未安。)《礼记·郊特牲》曰:“以锺次之,以和居参之也。”居,亦语助。居参之,参之也。(郑注:“以金参居庭实之间。”亦未安。)

讵(巨遽二音)距、钜、巨、渠、遽

编辑

《广韵》曰:“讵,岂也。”字或作“距”,或作“钜”,或作“巨”,或作“渠”,或作“遽”。《汉书·高祖纪》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巨能入乎?”《史记·项羽纪》作“公岂敢入乎”。《孙宝传》曰:“掾部渠有其人乎?”(颜注:“渠,读曰讵。”讵,岂也。)“讵”与“岂”同义,故或以“岂讵”连文。《吴语》曰:“此志也,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吕氏春秋·具备》篇曰:“岂遽必哉?”《荀子·王制》篇曰:“岂渠得免夫累乎?”《正论》篇曰:“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哉?”《墨子·公孟》篇曰:“虽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淮南·人间》篇曰:“此何遽不能为福乎?”《史记·郑世家》曰:“往何遽必辱?”《陆贾传》曰:“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汉书》作“何遽”。家大人曰:遽,亦何也。连言“何遽”者,古人自有复语耳。颜师古以“遽”为“迫促”,失之。)《庄子·齐物论》篇曰:“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徐邈本“讵”作“巨”。家大人曰:庸、讵,皆“何”也。李颐曰:“庸,用也。讵,何也。庸讵,犹言‘何用’。”失之。)《大宗师》篇曰:“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楚辞·哀时命》曰:“庸讵知其吉凶?”《淮南·齐俗》篇曰:“庸遽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韩子·难四》曰:“卫奚距然哉?”《秦策》曰:“君其试焉,奚遽叱也?”《史记·张仪传》曰:“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索隐》曰:“渠,音讵。古字少,假借耳。”)或言“岂遽”,或言“何遽”,或言“奚遽”,或言“庸讵”,或言“宁渠”,其义一而已矣。

讵,犹“苟”也。《晋语》曰:“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今本“讵”作“距”,此从宋明道本)又曰:“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皆谓苟非圣人也。成十六年《左传》作“自非圣人”,意亦同也。

固、故、顾

编辑

固,犹必也。桓五年《左传》曰:“蔡、卫不枝,固将先奔。”言必将先奔也。襄二十七年《公羊传》:“女能固纳公乎?”《吕氏春秋·任数》篇:“其说固不行。”《秦策》:“王固不能行也。”何、高注并曰:“固,必也。”或作“故”,又作“顾”。《秦策》曰:“吴不亡越,越故亡吴。”《大戴礼·礼察》篇曰:“先王执此之正,坚如金石。行此之信,顺如四时。处此之功,无私如天地尔。岂顾不用哉?”《史记·张陈馀传赞》曰:“张耳、陈馀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岂顾,岂必也。《索隐》曰:“谓然诺相信,虽死不顾。”非是。)

固,犹乃也。《孟子·万章》篇曰:“仁人固如是乎?”或作“故”,又作“顾”。《赵策》曰:“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吕氏春秋·制乐》篇曰:“我必有罪,故天以此罚我也。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下“故”字,与“乃”同义。)《审己》篇曰:“臣以王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邪?”《齐策》:“田单谓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恶于朝?’”“故”与“乃”同义,故或以“故乃”连文。《庄子·徐无鬼》篇曰:“先生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

赵爽注《周髀算经》曰:“故者,申事之辞。”常语也。

故,本然之词也。襄九年《左传》曰:“然故不可诬也。”或作“固”,又作“顾”。《礼记·哀公问》曰:“固民是尽。”郑注曰:“固,犹故也。”《吕氏春秋·必己》篇曰:“孟贲过于河,先其五。船人怒而以楫虓其头,顾不知其孟贲也。”

故,犹“则”也。《墨子·天志》篇曰:“当若子之不事父,弟之不事兄,臣之不事君也。故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祥也。”(与,即“举”字。)《庄子·齐物论》篇曰:“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故”字并与“则”同义。《东周策》曰:“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故能,则能也。《齐策》曰:“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是故,是则也。《易·豫彖传》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昭二十年《左传》曰:“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管子·版法解》篇曰:“明主能胜六攻而立三器,则国治。不肖之君,不能胜六攻而立三器,故国不治。”故,亦“则”也,互文耳。

顾,犹但也。《礼记·祭统》曰:“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燕策》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史记·越世家》曰:“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

《史记·绛侯世家索隐》引许慎《淮南注》曰:“顾,反也。”《秦策》曰:“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高注曰:“顾,反也。”《燕策》曰:“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顾”与“反”同义,故又以“顾反”连文。《齐策》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是我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史记·萧相国世家》曰:“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顾反居臣等上。”是也。

苟,诚也。《论语·里仁》篇“苟志于仁矣”,是也。常语也。

苟,且也。《论语·子路》篇“苟合矣”,“苟完矣”,“苟美矣”,是也。亦常语。

苟,犹“但”也。《易·系辞传》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白茅,何咎之有?”言但置诸地而已可矣,而必藉之以白茅,谨慎如此,复何咎之有乎?桓五年《左传》曰:“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襄二十八年《传》曰:“小适大,苟舍而已,焉用坛?”“苟”字并与“但”同义。

苟,犹“若”也。《易·系辞传》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苟,犹“尚”也。《诗·君子于役》曰:“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言尚无饥渴也。襄十八年《左传》:“晋侯伐齐,将济河,中行献子祷曰:‘苟捷有功,无作神羞。’”言尚捷有功也。《墨子·耕柱》篇曰:“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相信,而祝于丛社曰(今本“丛”讹作“禁”,辩见《读书杂志》):‘苟使我和。’是犹弇其目而祝于丛社曰:‘苟使我皆视。’岂不缪哉?”言尚使我和,尚使我视也。

皋,发语之长声也。《仪礼·士丧礼》曰:“皋某复。”郑注曰:“皋,长声也。”

卷六

编辑

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编辑

乃,犹“于是”也。《书·尧典》曰“乃命羲和”,是也。常语也。字或作“[1234]”(俗作“迺”、“廼”)。《尔雅》曰:“[1234],乃也。”

乃,犹“然后”也。《书·禹贡》曰“作十有三载乃同”,是也。亦常语。

乃,犹“而”也。《春秋》宣八年:“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公羊传》曰:“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说文》:“乃,曳词之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案,“乃”与“而”对言之则异。《礼记·文王世子》曰“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是也。散言之则通。(互见“而”字下)。《仪礼·燕礼》:“大夫不拜乃饮。”郑注曰:“乃,犹‘而’也。”《大戴记·夏小正》篇:“匽之兴,五日翕,望乃伏。”《传》曰:“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谓之伏。”而伏,即“乃伏”也。襄七年《左传》曰:“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乃今而后,即“而今而后”也。

乃,急词也。《大戴记·夏小正》篇:“乃瓜。”《传》曰:“乃者,急瓜之辞也。”

乃,犹“则”也。《易·系辞传》曰:“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诗·生民》曰:“鸟乃去矣。”隐三年《左传》曰:“将立州吁,乃定之矣。”皆是也。“乃”与“则”同义,故《书·盘庚》:“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哀十一年《左传》作“则劓殄无遗育”。庄二十八年《左传》:“则可以威民而惧戎。”《晋语》“则”作“乃”。又或以“则乃”连文,《书·立政》曰“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是也。

乃,犹“其”也。《书·多士》曰:“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尔乃,尔其也。《晋语》:“伯宗问曰:乃将若何?”乃将,其将也。(今本无“乃”字,乃后人不晓古义而妄删之,据宋明道本补。)《书·盘庚》:“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共。”哀十一年《左传》作“其有颠越不共”。“乃”与“其”同义,故或以“乃其”连文,互见“其”字下。

乃,犹“是”也。成二年《左传》:“卫石稷谓孙良夫曰:子以众退,我此乃止。”言我于此是止也。(杜注:“我于此止御齐师。”)《晏子春秋·外篇》:“公曰:‘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迺子邪?’”迺子,是子也。《庄子·德充符》篇:“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犹曰子无称是言也。

乃,犹“方”也,“裁”也。庄十年《穀梁传》曰:“乃深其怨于齐,又退侵宋以众其敌。”谓方深其怨于齐也。《大戴记·保傅》篇曰:“太子乃生,固举之礼。”《贾子》“乃”作“初”。《吕氏春秋·义赏》篇曰:“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高注:“乃,犹裁也。”义并同。

乃,犹“若”也。《书·盘庚》曰:“女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女罪疾。”言汝万民若不生生也。《洛诰》曰:“女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言汝若是不勉也。《孟子·公孙丑》篇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庄子·盗跖》篇曰:“小人殉财,君子殉名。其所以变其情,易其性,则异矣。乃至于弃其所为而殉其所不为,则一也。”“乃”字并与“若”同义。

乃,犹且也。《书·大诰》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乃”字并与“且”同义。

乃,犹宁也。襄三十年《左传》:“人谓子产就直助强,子产曰:‘岂为我徒?国之祸难,谁知所敝?或主强直,难乃不生?姑成吾所。’”乃,宁也。言祸难未知所敝,虽或主强直之人,宁不生难乎?唯两无所主,姑成吾所而已也。(杜注:“言能强能直,则可弭难。今三家未能,伯有方争。”于语意未合。)宁、乃一声之转,故“乃”训为“宁”,“宁”亦训为“乃”。互见“宁”字下。

乃,异之之词也。《书·盘庚》曰:“女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诗·山有扶苏》曰:“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是也。亦常语也。

乃,转语词也。《书·康诰》曰“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是也。亦常语。

乃如,亦转语词也。《诗·日月》曰:“乃如之人兮。”《蝃𬟽》曰:“乃如之人也。”

乃若,亦转语词也。《墨子·兼爱》篇曰:“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句)。乃若兼,则善矣。”《孟子·离娄篇》曰:“乃若所忧则有之。”

乃若,发语词也。《墨子·兼爱》篇:“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孟子·告子》篇:“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乃,发声也。《礼记·杂记》曰:“祝称卜葬虞,夫曰乃。”郑注曰:“乃某卜葬其妻某氏。”《正义》曰:“乃者,言之助也。”

《说文》:“宁,愿词也。”徐锴曰:“今人言宁可如此,是愿如此也。”襄二十六年《左传》引《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是也。常语也。

宁,犹“何”也。《易·系辞传》曰“宁用终日”,是也。亦常语。

宁,犹“岂”也。成二年《左传》曰:“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是也。亦常语。

宁,犹“将”也。《庄子·秋水》篇曰:“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吕氏春秋·贵信》篇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赵策》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宁”字并与“将”同义。《楚辞·卜居》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亦“将”也,互文耳。

宁,犹“乃”也。《毛郑诗考正》曰:“《四月》首章:‘胡宁忍予。’《笺》云:‘宁,犹曾也。’案,宁,犹乃也,语之转,下‘宁莫我有’同。《云汉》首章:‘宁莫我听。’宁,亦乃也。篇内‘宁丁我躬’、‘宁俾我遁’、‘胡宁忍予’、‘胡宁{疒真}我以旱’,并同。”家大人曰:乃、宁、曾,其义一也。《日月》之“宁不我顾”,《小弁》之“宁莫之知”,《四月》之“胡宁忍予”,《笺》并曰:“宁,犹曾也。”又《正月》之“宁莫之惩”、《四月》之“宁莫我有”、《云汉》之“宁莫我听”、“宁丁我躬”、“宁俾我遁”,《笺》内皆以“曾”代“宁”,曾,亦“乃”也。《论语·先进》篇“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是也。又《云汉》之“胡宁忍予”、“胡宁{疒真}我以旱”,《笺》内皆以“何曾”代“胡宁”。何曾,何乃也。《孟子·公孙丑》篇:“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注曰:“何曾,犹何乃。”是也。《桑柔》曰:“倬彼昊天,宁不我矜。”《笺》曰:“昊天乃倬然明大而不矜哀下民。”是《笺》亦训“宁”为“乃”也。又《正月》曰:“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言以燎火之盛,而乃有灭之者。亦如赫赫之宗周,而乃为褒姒所灭也。(《笺》释上二句曰:“燎之方盛之时,宁有能灭息之者?”失之。辩见《经义述闻》,下并同。)《桑柔》曰:“民之贪乱,宁为荼毒。”言民心贪乐祸乱,乃为苦毒之行也。(《笺》训“宁”为“安”,失之。)《瞻卬》曰:“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言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而乃自今也。(《正义》曰:“天下人心之忧愁,所由来久远,宁从今日矣。”失之。)《礼记·内则》曰:“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而宁数休之。”言姑纵使勤劳,而乃数数休息之也。(《正义》曰:“宁可数数休息。”失之。)昭二十二年《左传》:“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言无乃以为宗羞也。(此“无宁”与他处言“无宁”者不同。杜注:“无宁,宁也。”失之。)《贾子·礼》篇:“不用命者,宁丁我网。”《史记·殷本纪》作“乃入吾网”。此皆古人谓“乃”为“宁”之证。

宁,语助也。昭元年《左传》曰:“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不宁唯是,不唯是也。宁,语助耳。(《正义》曰:“不宁,宁也。言宁有唯是之事。”失之。)

能,犹“而”也。“能”与“而”,古声相近(说见《唐韵正》)。故义亦相通。《诗·芄兰》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能,当读为“而”。“虽则”之文,正与“而”字相应。言童子虽则佩觿,而实不与我相知也。(毛《传》曰:“不自谓无知以骄慢人也。”《笺》曰:“此幼稚之君,虽佩觿与,其才能实不如我众臣之所知为也。”皆未合语意。辩见《经义述闻》。)下章“虽则佩,能不我甲”,义与此同。《荀子·解蔽》篇:“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赵策》:“建信君入言于王,厚任葺以事能重责之。”能,并与“而”同。《管子·任法》篇:“是贵能威之,富能禄之,贱能事之,近能亲之,美能淫之也。”下文五“能”字皆作“而”。又《侈靡》篇:“不欲强能不服,智而不牧。”(“能”与“而”同,尹知章以“能”字绝句,“不服”二字属下读,非是。)《晏子春秋·外篇》:“入则求君之嗜欲能顺之,君怨良臣,则具其往失而益之。”《墨子·天志》篇:“少而示之黑谓黑,多示之黑谓白。少能尝之甘谓甘,多尝之甘谓苦。”《韩诗外传》:“贵而下贱,则众弗恶也。富能分贫,则穷士弗恶也。智而教愚,则童蒙者弗恶也。”崔骃《大理箴》:“或有忠能被害,或有孝而见残。”能,亦“而”也。

能,犹“乃”也。亦声相近也。家大人曰:昭十二年《左传》曰:“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能、为、则三字相对为文。能者,乃也。言中美乃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也。《孙子·谋攻》篇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少则能守(今本“战”、“守”下并衍“之”字,辩见《读书杂志》),不若则能避之。”言敌则乃战,少则乃守,不若则乃避之也。《魏策》曰:“奉阳君约魏。魏王将封其子,谓魏王曰:‘王尝身济漳,朝邯郸,抱葛、薛、阴成以为赵养邑,而赵无为王有也。王能又封其子河阳、姑宓乎?臣为王不取也。’”言王乃又封其子乎,臣为王不取也。《史记·淮阴侯传》曰:“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以罢极。”(以,与“已”同)言韩信兵不过数千,乃千里而袭我也。《太史公自序》佞幸传曰:“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言非独以色见爱,乃亦各有所长也。《列女传·贤明传》曰:“先生以不斜之故,能至于此。”言以不斜之故,乃至于此也。“能”与“乃”同义,故二字可以互用。《后汉书·荀爽传》“鸟则雄者鸣鸲,雌能顺服。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是也。“能”与“乃”同义,故又可以通用。《淮南·人间》篇:“此何遽不能为福乎?”《艺文类聚·礼部下》引“能”作“乃”。《汉书·匈奴传》:“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汉纪》“乃”作“能”,是也。“乃”与“而”声相近,故“能”训为“而”,又训为“乃”。“能”与“宁”一声之转,而同训为“乃”。故《诗》“宁或灭之”,《汉书·谷永传》作“能或灭之。”(宋祁曰:“姚本能作宁。”案此依《毛诗》改耳。各本多作“宁”,今据宋景祐本及《王氏诗考》所引订正。)

《吕氏春秋·异用》《离俗》二篇注并曰:“徒,但也。”常语也。

徒,犹“乃”也。《庄子·天地》篇曰:“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言今乃不然也。《荀子·子道》篇:“子路谓子贡曰:吾以夫子为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又曰:“子贡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

独,犹“宁”也,岂也。《礼记·乐记》曰:“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襄二十六年《左传》曰:“夫独无族姻乎?”

独,犹“将”也。宣四年《左传》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楚语》曰:“其独何力以待之?”《孟子·滕文公》篇曰:“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独,犹“孰”也,何也。《吕氏春秋·必己》篇曰:“孔子行于东野,(今本作“孔子行道而息”,乃后人所改。辩见《读书杂志》。)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耕东海至于西海,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与“邪”同)?独

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高注曰:“独,犹孰也。”

奈,如也。《晋语》曰:“奈吾君何?”奈何,如何也。《书·召诰》曰:“曷其奈何弗敬?”

奈何,或但谓之奈。《淮南·兵略》篇曰:“唯无形者无可奈也。”扬雄《廷尉箴》曰:“惟虐惟杀,人莫予奈。”奈,即“奈何”也。

那者,奈之转也。《魏志·毋丘俭传》注载文钦与郭淮书曰:“所向全胜,要那后无继何?”言奈后无继何也。故《广雅》曰:“奈,那也。”

那者,“奈何”之合声也。宣二年《左传》曰:“弃甲则那?”杜注:“那,犹何也。”《日知录》曰:“直言之曰那,长言之曰奈何,一也。”

《尔雅》曰:“那,于也。”(于,读如字。郭读为“於乎”之“于”。又云:“那,犹今人言那那也。”皆非。辩见《经义述闻》。)《越语》曰:“吴人之那不穀,亦又甚焉。”韦注用《尔雅》。

《尔雅》曰:“都,于也。”(于,读如字。)《孟子·万章》篇曰:“谟盖都君咸我绩。”赵注用《尔雅》。《史记·司马相如传》曰:“揆厥所元,终都攸卒。”

《集解》引《汉书音义》与赵注同。都、诸声相近,故“诸”训为“于”,“都”亦训为“于”,而“孟诸”,字又作“明都”也。

都,叹词也。《书·尧典》:“兜曰:都。”某氏《传》曰:“都,于(音乌)。叹美之辞。”故《皋陶谟》“皋陶曰:都”,《史记·夏本纪》“都”作“于”。

当,犹“将”也。《仪礼·特牲馈食礼记》:“佐食当事,则户外南面。”郑注曰:“当事,将有事而未至。”《孟子·离娄》篇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韩子·外储说右》篇:“太公望曰:‘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禄,则刑罚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则望当谁为君乎?’”《史记·魏公子传》曰:“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又《留侯世家》曰:“横绝四海,当可奈何?”“当”字并与“将”同义。

当,犹“则”也。《墨子·辞过》篇曰:“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

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又曰:“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服不可不节。”又曰:“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当”字并与“则”同义。

当,犹“如”也。《墨子·明鬼》篇曰:“燕之有祖,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僖三十三年《左传》:“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傥、党、当、尚

编辑

傥,或然之词也。字或作“党”,或作“当”,或作“尚”。《庄子·缮性》篇曰:“物之傥来寄也。”《释文》:“傥,崔本作‘党’。”《荀子·天论》篇曰:“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党见,或见也。杨注训“党”为“频”,《九经古义》训为“所”,皆非。辩见《读书杂志》。)《史记·淮阴侯传》曰:“恐其党不就。”《汉书·伍被传》曰:“党可以徼幸。”《墨子·法仪》篇曰:“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又曰:“党皆法其君奚若?”《兼爱》篇曰:“当使若二士者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若,此也。言傥使此二士之言行相合,则无言而不行也。)《非乐》篇曰:“然则当为之撞巨锺,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安,犹“于是”也。说见“安”字下。)又《尚贤》篇曰:“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党、当、尚,并与“傥”同。

殆者,近也。(《周语》《郑语》注,及《吕氏春秋·高义》《士容》二篇注并同),几也(《礼记·檀弓》注),将然之词也。《书·顾命》曰:“殆弗兴弗寤。”

诞,发语词也。《书·大诰》曰:“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又曰:“诞邻胥伐于厥室。”《君奭》曰:“诞无我责。”《多方》曰:“须暇之子孙,诞作民主。”《诗·皇矣》曰:“诞先登于岸。”《生民》曰“诞弥厥月”、“诞置之隘巷”、“诞实匍匐”、“诞后稷之穑”、“诞降嘉种”、“诞我祀如何”,诸“诞”字皆发语词。说者用《尔雅》“诞,大也”之训,则诘鞫为病矣。

诞,句中助词也。《书·大诰》曰“肆朕诞以尔东征”,是也。说者训为大,亦失之。

迪,词之“用”也。(《书·牧誓》:“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史记·周本纪》“不迪”作“不用”。迪,为“不用”之“用”,又为语词之“用”,义相因也。)《书·皋陶谟》曰:“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言各用有功也。《大诰》曰:“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言惟此十人用知上帝命也。(王肃曰:“民十夫用知天命。”)《康诰》曰:“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多方曰:“尔乃迪屡不静。”亦谓用屡未同、用屡不静也。《酒诰》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言用畏天显小民也。《无逸》曰:“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言惟兹四人用哲也。《君奭》曰:“兹迪彝教文王蔑德。”言惟此五人用常教文王以精微之德也。又曰:“亦惟纯右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亦谓用知天威、用见勉也。(冒,马本作“勖”,云:“勉也。”说见《经义述闻·康诰》。)又曰:“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言惟兹四人,尚用有禄也。《立政》曰:“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亦谓用知诚信于九德之行也。“迪知上帝命”,“迪知天威”,“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文义正相近也。《史记·夏本纪》“各迪有功”作“各道有功”。某氏《传》于诸“迪”字,或训为“道”,或训为“蹈”,皆于文义未协。

迪,发语词也。《书·盘庚》曰:“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言高后丕乃崇降不祥也。(上文曰:“高后丕乃崇降罪疾。”)迪,语词耳。《君奭》曰:“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立政》曰:“古之人迪惟有夏。”两“迪”字亦是语词。王肃注及某氏《传》,或训为“道”,或训为“蹈”,亦于文义未协。

迪,句中语助也。《酒诰》曰“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是也。某氏训为“蹈”,亦失之。

直,犹“特”也,(《吕氏春秋·忠廉》《分职》二篇注并云:“特,犹直也。”)但也(《淮南·精神》篇注)。《礼记·祭义》曰:“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文十一年《穀梁传》曰:“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人之辞也。”《孟子·梁惠王》篇曰:“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庄子·德充符》篇曰:“某也直后而未往耳。”《荀子·荣辱》篇曰:“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之县糟糠尔哉?”(几与“岂”同)《齐策》曰:“衍非有怨于仪,直所以为国者不同耳。”直、特,古同声,故《诗·柏舟》“实维我特”,《韩诗》“特”作“直”。《史记·叔孙通传》“吾直戏耳”,汉书“直”作“特”。

直,犹“特”也,专也。《晏子·杂篇》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之贤主,不肖者使之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直使楚”,特使楚也。《韩诗外传》曰:“臣里母相善妇见疑盗肉,其姑去之。恨而告于里母,里母曰:‘安行?今令姑呼女。’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姑乃直使人追去妇还之。”言特使人追还去妇也。《史记·留侯世家》曰:“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汜上(今本《史记》《汉书》“汜”作“圯”,皆后人所改,刘攽、宋祁已辩之),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汜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言特堕其履于桥下,使良取之也。(《史记》《汉书》注解“直”字皆误,辩见《读书杂志》。)《梁孝王世家》曰:“平王襄直使人开府,取罍樽赐任王后。”言特使人取罍樽赐之也。以上四“直”字亦训为“特”,而与前异义。

畴、[C120]、[1234]

编辑

尔雅曰:“畴,谁也。”《书·尧典》:“帝曰:畴谘若时登庸。”《史记·五帝纪》作“谁可顺此事”。字本作“[C120]”,又作“[1234]”。《说文》:“纻,谁也。”(今本作“[1234]”,非。据《广韵》引改。)又曰:“[1234],词也。”“《虞书》曰:‘帝曰:[1234]谘。’”

畴,发声也。《礼记·檀弓》曰:“予畴昔之夜。”郑注:“畴,发声也。”昔,犹前也。宣二年《左传》曰:“畴昔之羊子为政。”畴、谁,一声之转,故“畴昔”之转为“谁昔”,互见“谁”字下。

卷七

编辑

而者,承上之词,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义一也。常语也。

《汉书·韦贤传》注曰:“而者,句绝之辞。”《诗·著》曰:“俟我于著乎而。”

《论语·子罕》篇引《诗》曰:“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微子》篇曰:“已而已而。”宣四年《左传》曰:“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逸周书·芮良夫》篇曰:“不其乱而。”

而,犹如也。《易·明夷象传》曰:“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虞注曰:“而,如也。”《诗·君子偕老》曰:“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毛《传》曰:“尊之如天,审谛如帝。”《都人士》曰:“垂带而厉。”《笺》曰:“而厉,如鞶厉也。”昭四年《左传》曰:“牛谓叔孙:见仲而何?”杜注曰:“而何,如何也。”《管子·枢言》篇曰:“能而稷乎?能而麦乎?”《孟子·万章》篇曰:“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荀子·仲尼》篇曰:“财利至,则言善而不及也。”(杨倞注:“而,如也。”)《吕氏春秋·顺说》篇曰:“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齐策》曰:“而此者三。”(高注:而,如也。)《汉书·贾谊传》曰:“变化而嬗。”(《史记索隐》引韦昭注:“而,如也。”)“而”字并与“如”同义。“而”与“如”同义,故二字可以互用。《诗·都人士》曰:“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大戴记·卫将军文子》篇曰:“满而不满,实如虚,过之如不及。”《孟子·离娄》篇曰:“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荀子·强国》篇曰:“黭而雷击之,如墙厌之。”《说苑·奉使》篇曰:“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皆以“如”、“而”互用。故《诗》“垂带而厉”,《内则注》引“而”作“如”。《荀子·哀公》篇“从物如流”,《大戴记·哀公问五义》篇“如”作“而”。襄十二年《左传》“夫妇所生若而人”,《晋书·礼志》“而”作“如”。《史记·邹阳传》“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新序·杂事》篇“如”并作“而”。

而,犹“若”也。“若”与“如”古同声,故“而”训为“如”,又训为“若”。《大戴记·卫将军文子》篇:“孔子曰:‘而商也,其可谓不险也。’”“而商也”,与《论语》“若由也”同义。襄二十九年《左传》曰“且先君而有知也”,与上文“先君若有知也”同义。“而”与“若”同义,故二字可以互用。《诗·猗嗟》曰:“颀而长兮,抑若扬兮。”(而、若,皆“然”也。毛《传》:“抑,美色。扬,广扬。”)昭二十六年《左传》:“晏子曰:‘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皆以“而”、“若”互用。故《书·康诰》“若有疾”,《荀子·富国》篇“若”作“而”。《诗·甫田》篇“突而弁兮”,《猗嗟》篇“颀而长兮”,《正义》“而”并作“若”。《都人士》篇“垂带而厉”,《淮南·氾论》篇注“而”作“若”。襄三十年《左传》“子产而死”,《吕氏春秋·乐成》篇“而”作“若”。《周官·旅师》“而用之”,郑注“而”读为“若”。(案,“而”亦可读为“如”,《论语》“如用之”,是也。)

而,犹“然”也。《书·皋陶谟》曰:“启呱呱而泣。”言呱呱然泣也。《诗·野有死麕》曰:“舒而脱脱兮。”《笺》曰:“脱脱然舒。”《甫田》曰:“突而弁兮。”《笺》曰:“突尔加冠为成人。”尔,亦“然”也。《猗嗟》曰:“颀而长兮(说见上)。”文十七年《左传》曰:“铤而走险。”(杜注:“铤,疾走貌。”)宣十二年《传》曰:“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

而,犹“乃”也。(“乃”与“而”对言之则异,散言之则同,说见“乃”字下。)《诗·杕杜》曰:“期逝不至,而多为恤。”言乃多为忧也。《乡射礼》曰“而错”,言乃错也。《大戴记·曾子本孝》篇曰“如此而成于孝子也”,言如此乃成为孝子也。《檀弓》曰:“而曰然。”郑注:“而,犹乃也。”《祭义》曰:“已彻而退,无敬齐之色,而忘本也。”言乃忘本也。(郑以“而”为衍字,失之。)《昏义》曰:“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言乃所以成男女之别,立夫妇之义也。宣十四年《左传》曰:“诛而荐贿,则无及也。”言诛乃荐贿也。成十六年《传》:“《夏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将慎其细也,今而明之,其可乎?”言今乃明之也。昭元年《传》曰:“贾而欲赢,而恶嚣乎?”言乃恶嚣也。哀四年《传》曰:“如墙而进,多而杀二人。”言多乃杀二人也。二十五年《传》曰:“众怒难犯,休而易间也。”言休乃易间也。《周语》曰:“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言王乃行之也。宣十五年《公羊传》曰:“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言然后乃归也。庄十二年《穀梁传》曰:“国而曰归,此邑也,其曰归,何也?”言国乃曰归也。《论语·泰伯》篇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言乃今而后也。(襄七年《左传》:“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故《尧典》“试可乃已”,《史记·五帝纪》作“试不可用而已”。《礼记·曲礼》“卒哭乃讳”,《杂记》“乃”作“而”。僖二十八年《左传》“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史记·曹世家》“而”作“乃”。《史记·淮阴侯传》“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汉书·蒯通传》“乃”作“而”。

而,犹“则”也。《易·系辞传》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言见几则作也。僖十五年《左传》曰:“何为而可?”言何为则可也。襄十八年《传》曰:“若可,君而继之。”言君则继之也。《楚语》曰:“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言溃则所犯必大也。庄三十二年《公羊传》曰:“君亲无将,将而诛焉。”言将则诛也。又《晋语》曰:“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咫,(咫,犹“耳”也。今本“咫”上有“也”字,乃后人所加。辩见“咫”字下。)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也?’”(也,与“邪”同。俗本“也”作“乎”,乃后人所改,今从宋本。)然而,然则也。“而”与“则”同义,故二字可以互用。《丧服传》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而,亦“则”也。下文曰:“何如则可谓之兄弟。”)《礼记·丧服小记》曰:“士妾有子而为之缌,无子则已。”《墨子·明鬼》篇曰:“非父则母,非兄而姒也。”《史记·栾布传》曰:“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皆以“而”、“则”互用。故《丧服小记》“有五世而迁之宗”,《大传》“而”作“则”。《乐记》:“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荀子·乐论》篇“则”并作“而”。《孟子·公孙丑》篇:“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万章》篇“则”并作“而”。《秦策》:“物至而反,致至而危。”《史记·春申君传》“而”并作“则”。《燕策》:“然而王何不使布衣之人,以穷齐之说说秦?”《史记·苏秦传》“然而”作“然则”。《汉书·邹阳传》:“然而计议不得,虽诸、贲不能安其位,亦明矣。”《文选》亦作“然则”。

家大人曰:“而,犹以也。”杨倞注《荀子·强国》篇曰:“而往,犹已上也。”(已,与“以”同。凡书、传中言“而上”、“而下”、“而前”、“而后”者,皆放此。)《书·顾命》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言其能以治四方也。(某氏《传》:“能如父祖治四方。”失之。)《墨子·尚贤》篇曰:“使天下之为善者可而劝也,为暴者可而沮也。”又曰:“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庄子·天下》篇曰:“其风

黭,恶可而言。”《吕氏春秋·去私》篇曰:“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可而为,可以为也。高注:“而,能也。”失之。辩见《读书杂志》。)《不屈》篇曰:“惠子曰:‘若王之言,则施不可而听矣。’”《用民》篇曰:“处次官,执利势,不可而不察于此。”以上凡言“可而”者,皆谓“可以”也。《荀子·成相》篇曰:“子胥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言刭以属镂之剑而弃之江也。(杨注:“独鹿,与属镂同。”)“而”与“以”同义,故二字可以互用。宣十五年《左传》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墨子·尚同》篇曰:“上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诸侯,可而治其国矣。下用之家君,可而治其家矣。”《史记·赵世家》曰:“声以德与国,实而伐空韩。”皆以“而”、“以”互用。(又见“以”字下。)故《系辞传》“上古结绳而治”,《论衡·齐世》篇引“而”作“以”。襄十一年《左传》“和诸戎狄以正诸华”,《晋语》“以”作“而”。昭元年《传》“櫜甲以见子南”,《考工记·函人》注引“以”作“而”。《魏策》“无河山以阑之,无周、韩以间之”,《史记·魏世家》“以”作“而”。

而,犹“与”也,及也。《论语·雍也》篇曰:“不有祝𬶍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言有祝𬶍之佞,与有宋朝之美也。(皇侃《疏》:“言人若不有祝𬶍佞,及有宋朝美,则难免今之患难也。”及,亦与也。)《墨子·尚同》篇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言善与不善也。《韩子·说林》篇曰:“以管子之圣而隰朋之智。”言管仲与隰朋也。而、与声之转,故《庄子·外物》篇“与其誉尧而非桀”,《大宗师》篇“与”作“而”。

《广雅》曰:“如,若也。”常语。

昭十二年《公羊传》注曰:“如,犹奈也。”凡经言“如何”、“如之何”者皆是。

如,词助也。《易·屯》六二:“屯如亶如。”子夏《传》曰:“如,辞也。”

如,犹“然”也。若《论语·乡党》篇“恂恂如”、“踧踖如”、“勃如”、“躩如”之属,是也。《诗·旄邱》曰:“褎如充耳。”(毛《传》:“褎然有尊盛之服。”)《野有蔓草》曰:“婉如清扬。”义亦同也。(“如”、“然”语之转,故《诗·葛屦》“宛然左辟”,《说文》引作“宛如左僻”。)

如,犹“而”也。《诗·柏舟》曰:“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如有,而有也。(《正义》曰:“如人有痛疾之忧。”失之。辩见《经义述闻》。)《车攻》曰:“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如破,而破也。(家大人曰:“舍矢而破”,与“舍拔则获”同意,皆言其中之速也。《楚策》云:“壹发而殪。”意亦与此同。《笺》曰:“如椎破物。”《孟子·滕文公》篇赵注曰:“应矢而死者如破”,皆误解“如”字。)《大戴记·王言》篇曰:“使有司月省如时考之。”《夏小正》篇曰:“记鸿雁之彗也,如不记其乡何也?”《保傅》篇曰:“则亲疏有序,如恩相及矣。”“如”字并与“而”同义。《礼记·檀弓》曰:“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如,而也。之,至也。何行而至,言无可至之国也。宣十七年《穀梁传》曰:“兄弟也,何去而之?”范注曰:“言无所至。”是也。《晋语》作“吾谁乡而入”,意亦同也。隐七年《左传》曰:“及郑伯盟,歃如忘。”服虔曰:“如,而也。”庄七年《传》曰:“星陨如雨,与雨偕也。”刘歆曰:“如,而也。星陨而且雨,故曰与雨偕也。”(见《汉书·五行志》。)襄二十三年《传》曰:“非鼠如何?”宣六年《公羊传》曰:“此非弑君如何?”(唐石经及蜀本、宋本并如是,今本改“如”为“而”。)《晏子·谏》篇曰:“聋喑,非害国家如何也?”《楚策》曰:“非故如何也?”《赵策》曰:“非反如何也?”并与“而何”同义。又昭六年《左传》曰:“火如象之,不火何为?”《逸周书·后大匡》篇曰:“勇如害上,则不登于明堂。”《管子·水地》篇曰:“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荀子·儒效》篇曰:“乡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如”字亦与“而”同义。《大戴记·保傅》篇曰:“安如易,乐而湛。”《文王官人》篇曰:“合志如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曰:“施其时而成之,法其命如循之。”《盐铁论·世务》篇曰:“见利如前,乘便而起。”如,亦“而”也,互文耳。故《左传》“歃如忘”,《说文》“如”作“而”。“火如象之”,《汉书·五行志》“如”作“而”。《荀子·劝学》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大戴记》“而”作“如”。

如,犹“乃”也。《诗·常武》曰:“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言乃震乃怒也。(《笺》曰:“而震雷其声,而勃怒其色。”而,亦“乃”也。《正义》曰:“知天之震雷其声,如人之勃怒其色。”则误解“如”字矣。)《大戴记·少间》篇曰:“臣之言未尽,请尽臣之言,君如财之。”言请俟臣之言尽,君乃裁之也。《论语·宪问》篇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言管仲不用民力而天下安,乃其仁,乃其仁也。(孔《传》曰:“谁如管仲之仁?”加“谁”字以解之,于文义未安。)

如,犹“则”也。《史记·淮南王传》:“王曰:‘上无太子,宫车即晏驾,廷臣必征胶东王,不如常山王。’”(不,与“否”同。)言廷臣必征胶东王,否则常山王也。《汉书》作“不即常山王”,即,亦“则”也。

如,犹“不如”也。隐元年《公羊传》曰:“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何注曰:“‘如’即‘不如’,齐人语也。”

如,犹“当”也。《宋策》曰:“夫宋之不足如梁也,寡人知之矣。”高注曰:“如,当也。”“如”为“相当”之“当”,又为“当如是”之当。僖二十二年《左传》曰:“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正义》曰:“如,犹不如,古人之语然,犹似敢即不敢。”家大人曰:孔说非也。如,犹“当”也。言若爱重伤,则当勿伤之。爱其二毛,则当服从之也。又二十一年《传》曰:“巫尫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言天欲杀之,则当勿生之也。昭十三年《传》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言若能死亡,则当违之。若求安定,则当与之也。二十一年《传》曰:“君若爱司马,则如亡。”言君若爱司马而不欲亡之,则当自亡也。定五年《传》曰:“不能如辞。”言既不能,则当辞也。八年《传》曰:“然则如叛之。”言既不畏晋,则当叛之也。杜解“君若爱司马,则如亡”云:“言若爱司马,则当亡走失国。”解“不能如辞”云:“言自知不能,当辞勿行。”是杜训“如”为“当”,非训为“不如”也。且成二年《传》曰:“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上言“如”,下言“不如”,则“如”非“不如”明矣。又《大戴记·保傅》篇曰:“不习为吏,如视己事。”《墨子·贵义》篇曰:“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如”字亦与“当”同义。

如,犹“将”也。宣十二年《左传》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言忧喜各因其事,若有喜而忧,则亦将有忧而喜乎?《汉书·翟义传》:义部掾夏恢等,收缚宛令刘立,传送邓狱。恢白义,可因随后行县送邓。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言汝欲令都尉自送,则将勿收邪。(师古注以“如”为“不如”,误。与《左传正义》同。)又《孟子·公孙丑》篇:“寡人如就见者也。”“如”字亦与“将”同义。

如,犹“与”也,及也。《书·尧典》曰:“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牲,(今本改“牲”为“生”,非。辩见《经义述闻》。)一死贽,如五器。”如者,及也。五器,盖即五等诸侯朝聘之礼器。自五玉以下,皆蒙上修字言之。言五玉、三帛、二牲、一死之贽,及所用之五器,皆因五礼而并修之也。(旧说“如五器”皆误,辩见《经义述闻》。)《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谓公与大夫入也。郑读“如”为“若”。若,亦“与”也。(说见“若”字下。贾《疏》谓“大夫之于公,更无异礼。”失之。辩见《经义述闻》。)《论语·先进》篇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曰:“宗庙之事,如会同。”“如”字并与“与”同义。《史记·虞卿传》:“赵王问楼缓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今本“如”上有“何”字,乃后人所加。辩见《读书杂志》。)言予秦地与不予,二者孰吉也。《新序·善谋》篇“如”作“与”,是其证。“如”、“与”声相近,故“如”训为“与”,“与”亦训为“如”,互见“与”字下。

如,犹“于”也。《庄子·德充符》篇:“申徒嘉谓子产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言先生之门,固无执政于此也。《吕氏春秋·爱士》篇曰:“人之困穷,甚如饥寒。”言甚于饥寒也。《史记·汲黯传》曰:“丞相宏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言至于黯见,则上必冠也。

如,犹“乎”也。《礼记·祭义》:“善如尔之问也。”《吕氏春秋·孝行》篇作“善乎而问之”,是“善如”即“善乎”也。(《庄子·齐物论》篇曰:“不亦善乎而问之也。”)

《考工记·梓人》注曰:“若,如也。”常语。若,犹“奈”也。凡经言“若何”、“若之何”者,皆是。

若,词也。《易·丰》六二:“有孚发若。”《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王注并曰:“若,辞也。”《书·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晢,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礼记·礼器》曰:“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若,犹“然”也。《易·乾》九三曰:“夕惕若厉。”《离》六五曰:“出涕沱若,戚嗟若。”《巽》九二曰:“用史巫纷若。”《诗·氓》曰:“其叶沃若。”《皇皇者华》曰:“六辔沃若。”并与“然”同义。又《诗·猗嗟》曰:“抑若扬兮。”(《正义》曰:“抑然而美者,其额上扬广兮。”)文十四年《公羊传》曰:“力沛若有馀。”义亦同也。

家大人曰:犹若,犹然也。《礼记·礼运》曰:“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言物虽质略,犹然可以致敬也。(《正义》曰:“若,如也。言犹如此,亦可以致其恭敬于鬼神。”失之。)《管子·轻重甲》篇曰:“君虽强本趣耕发草立弊而无止,民犹若不足也。”《墨子·尚贤》篇曰:“未知所以行之之术,则事犹若未成。”《荀子·不苟》篇曰:“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杨倞注:“若,如也。”亦失之。)《吕氏春秋·诬徒》篇曰:“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荡兵》篇曰:“中主犹若不能有其民,而况于暴君乎?”并与“犹然”同义。

《史记·礼书正义》曰:“若,如此也。”《书·大诰》曰:“尔知宁王若勤哉?”言如此勤也。《孟子·梁惠王》篇曰:“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言如此所为,如此所欲也。《荀子·礼论》篇曰:“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言如此者必死,如此者必害也。

若,犹“此”也。庄四年《公羊传》曰:“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谓此行也。僖二十六年《传》曰:曷为以外内同若辞?”谓此辞也。定四年《传》曰:“君如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时可矣。”谓此时也。《论语·公冶长》篇曰:“君子哉若人。”谓此人也。《管子·八观》篇曰:“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晏子·谏》篇曰:“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墨子·节葬》篇曰:“法若言,行若道。”《吕氏春秋·振乱》篇曰:“为天下之长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说为深。”《齐策》曰:“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若”字并与“此”同义。

连言之则曰“若此”,或曰“此若”。定四年《公羊传》:“则若时可矣。”《穀梁传》作“则若此时可矣”。《礼记·曾子问》篇,孔子说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代祭之礼云:“子游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义也。”郑读“以此”为一句,“若义也”为一句。注曰:“若,顺也。”家大人曰:“以此若义也”五字,当作一句读。以,用也。“此若”二字连读,若,亦“此”也。言子游之徒有庶子祭者,用此义也(说详《经义述闻》)。《荀子·儒效》篇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若义信乎人矣。”(今本“若”讹作“君”。杨注曰:“以君义通于四海。”非也。《新序·杂事》篇作“若义信乎人矣”。若,亦此也。)《管子·山国轨》篇曰:“此若言何谓也?”《地数》篇曰:“此若言可得闻乎?”《轻重丁》篇曰:“此若言曷谓也?”《墨子·尚贤》篇曰:“此若言之谓也。”《节葬篇》曰:“以此若三圣王者观之。”又曰:“以此若三国者观之。”《史记·苏秦传》曰:“王何不使辩士以此若言说秦?”(今本“若”讹作“苦”。《燕策》作“若此言”。)皆并用“此若”二字。

若,犹“及”也,至也。《书·召诰》曰:“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言及翼日乙卯也。《吴语》:“越大夫种曰:‘王若今起师以会。’”言及今起师以会战也。故成二年《左传》“病未及死”,《晋语》作“病未若死”。

若,犹“及”也,与也。《书·召诰》曰:“旅王若公。”《周官·罪隶》曰:“凡封国若家。”《仪礼·燕礼》曰:“幂用襐若锡。”《礼记·内则》曰:“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襄十三年《左传》曰:“请为灵若厉。”

若,犹“或”也。《管子·白心》篇曰:“夫或者何?若然者也。”《仪礼·士昏礼记》曰:“若衣若笄。”襄十一年《左传》曰:“若子若弟。”又曰:“君若能以玉帛绥晋。”昭十三年《传》曰:“若入于大都而乞师于诸侯。”定四年《传》曰:“若闻蔡将先卫,信乎?”隐四年《公羊传》曰:“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

若夫,转语词也。《易·系辞传》曰:“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是也。

若夫,发语词也。《大戴记·卫将军文子》篇:“文子曰:‘若夫知贤人莫不难。’”《孝经》:“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是也。

若乃,亦转语词也。《齐策》曰:“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是也。

若而者,不定之词也。襄十二年《左传》曰:“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昭三年《传》曰:“则犹有先君之适,及遗姑姊妹若而人。”

若干者,亦不定之词也。《礼记·曲礼》曰:“始服衣若干尺矣。”《投壶》曰:“某贤于某若干纯。”

家大人曰:若,犹“其”也。《书·召诰》曰:“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若,其也。嗣其功者,嗣二国之功也。(某氏《传》曰:“继顺其功德者而法则之。”训“若”为“顺”,非是。)昭元年《左传》,赵文子请叔孙于楚曰:“子若免之,以劝左右,可也。”言子其免之以劝左右也。二十六年《传》:“子犹言于齐侯曰:‘君若待于曲棘,使群臣从鲁君以卜焉。’”言君其待于曲棘也。

顾懽注《老子》曰:“若,而也。”家大人曰:《书·金縢》篇“予仁若考”,《史记·鲁世家》作“旦巧”。巧、考古字通,若、而语之转。“予仁若考”者,予仁而巧也。唯巧,故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也。某氏《传》训“若”为“顺”,“考”为“父”,皆失之(详见《经义述闻》)。《易·》九三曰:“君子夬独行(句),遇雨若濡。”言遇雨而濡也。庄二十二年《左传》曰:“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言幸而获宥也。《吴语》:“越王命徇于军曰:‘有眩瞀之疾者以告。’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眩瞀之疾,其归若已。’”言子其归而止息也。

《小尔雅》曰:“若,乃也。”《书·秦誓》曰:“日月逾迈,若弗员来。”言乃弗云来也。(某氏《传》训“若”为“如”,失之。)《周语》引《书》曰:“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韦注曰:“若,犹乃也。”《管子·海王》篇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椎一凿,若其事立。”《孟子·公孙丑》篇曰:“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若”字并与“乃”同义。又《书》称“王若曰”、“微子若曰”、“父师若曰”、“周公若曰”者,并与“乃曰”同义。

若,犹“则”也。《老子》曰:“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庄子·在宥》篇“若”并作“则”。

家大人曰:若,词之“惟”也。《盘庚》曰:“予若吁怀兹新邑。”《大诰》曰:“若昔朕其逝。”《君奭》曰:“若天棐忱。”(《大诰》曰:“越天棐忱。”“越”字亦语助。)《吕刑》曰:“若古有训。”“若”字皆是语词之“惟”。又《文侯之命》曰:“女多修捍我于艰,若女予嘉。”《吴语》曰:“伯父令女来,明绍享馀一人,若馀嘉之。”《礼记·祭统》曰:“叔舅,予女铭,若纂乃考服。”“若”字亦是语词之“惟”。《金縢》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若,亦“惟”也,互文耳。说者或训为“顺”(某氏《尚书传》),或训为“汝”(郑氏《祭统注》),或训为“如”(王肃《文侯之命注》),皆于文义未协。

范望注《太玄·务测》曰:“然,犹是也。”常语也。

《广雅》曰:“然,譍也。”(譍,通作“应”。)《礼记·檀弓》曰:“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论语·阳货》篇曰:“然,有是言也。”《孟子·公孙丑》篇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此三“然”字,但为应词而不训为“是”。

家大人曰:然故,是故也。《礼记·少仪》曰:“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者亦然。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然故,是故也。《正义》以“然”字绝句读,失之。义见下。)《管子·任法》篇曰:“圣君置仪设法而固守之,然故谌杵习士闻识博学之人,不可乱也。众强富贵私勇者,不能侵也。信近亲爱者,不能离也。珍怪奇物,不能惑也。万物百事非在法之中者,不能动也。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然故谌杵习士闻识博学之士,能以其智乱法惑上。众强富贵私勇者,能以其威犯法侵陵。邻国诸侯,能以其权置子立相。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翦公财以禄私士。”又曰:“圣君设度量,置仪法。如天地之坚,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然故令往而民从之。”又曰:“遵主令而行之,虽有伤败,无罚。非主令而行之,虽有功利,罪死。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景之从形也。”《荀子·大略》篇曰:“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韩子·难三》曰:“力尽于事,归利于上者必闻,闻者必赏。污秽为私者必知,知者必诛。然故忠臣尽忠于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克于上。”以上诸书,皆以“然故”二字连读。

《礼记·大传》注曰:“然,如是也。”凡经称“然则”、“虽然”、“不然”、“无然”、“胡然”、“夫然”者,皆是也。常语也。然,词之转也。亦常语也。

然而者,亦词之转也。《孟子·公孙丑》篇曰:“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今人用“然而”二字,皆与此同义。

然而者,词之承上而转者也,犹言“如是而”也。《考工记》曰:“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仪礼·丧服传》曰:“故昆弟之义无分,然而有分者,则辟子之私也。”《礼记·文王世子》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三年问》曰:“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僖三十三年《公羊传》曰:“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何注:“然,然上议。犹豫留住之顷也。”)宣六年《传》曰:“然而宫中甲,鼓而起。”定八年《传》曰:“然而甲起于琴如。”《孟子·梁惠王》篇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上言“然而”者,皆谓“如是而”也。今人用“然而”二字,则与此异义矣。

然,状事之词也。若《论语》“斐然”、“喟然”、“俨然”之属,是也。常语也。

然,比事之词也。若《大学》“如见其肺肝然”,是也。亦常语。

然,犹“焉”也。《礼记·檀弓》曰:“穆公召县子而问然。”郑注:“然之言焉也。”《祭义》曰:“国人称愿然(句)。曰:‘幸哉,有子如此!’”(然,犹“焉”也,上属为句。郑注:“然,犹而也”,则下属为句,失之。)《哀公问》曰:“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又曰:“寡人愿有言然。”《论语·泰伯》篇曰:“禹,吾无间然矣。”《先进》篇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孟子·公孙丑》篇曰:“今时则易然也。”“然”字并与“焉”同义。又《楚辞·九章》曰:“然容与而狐疑。”《九辩》曰:“然欿傺而沈藏。”“然”字亦与“焉”同义。(然、焉,皆“乃”也。说见“焉”字下。)焉、然,古同声。故《祭义》“国人称愿然”,《大戴记·曾子大孝》篇“然”作“焉”。

然,犹“而”也。《诗·终风》曰:“惠然肯来。”言惠而肯来也。(《北风》曰:“惠而好我。”)《定之方中》曰:“卜云其吉,终然允臧。”言既而允臧也。(终,犹“既”也。说见“终”字下。)定八年《公羊传》曰:“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言脱而息也。(何注:“然,犹如。”如,亦“而”也。)《管子·版法解》篇曰:“然则君子之为身,无好无恶然已乎?”然已,而已也。

然后,而后也,乃也。常语也。

然且,而且也。昭十三年《穀梁传》曰:“失德不葬,弑君不葬,灭国不葬,然且葬之。”《孟子·公孙丑》篇曰:“识其不可,然且至。”

《庄子·秋水》篇曰:“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韩子·难言》篇曰:“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

然,犹“乃”也。《晋语》:“文公谓寺人勃鞮曰:‘岂不如女言,然是吾恶心也(言乃是吾恶心也)。吾请去之。’”《庄子·天地》篇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荀子·修身》篇曰:“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言士之恭敬如此,乃欲自修其身,非恐得罪于流俗也。)

《贾子·修政语》篇曰:“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司马相如《封禅文》曰:“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甫罔几也。”《史记·傅靳蒯成传赞》曰:“蒯成侯周緤,操心坚正,身不见疑。上欲有所之,未尝不垂涕。此有伤心者,然可谓笃厚君子矣。”“然”字并与“乃”同义。

然,犹“则”也。《墨子·尚同》篇曰:“何以知尚同一义之可而为政于天下也?然胡不审稽古之治、为政之说乎?”《非命》篇曰:“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者乎?”然胡不,则胡不也。《庄子·外物》篇曰:“鲋鱼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然活,则活也。

尔(简繁转换有误此节待校正)、尔

编辑

《说文》:“尔,词之必然也。”字通作“尔”。郑注《檀弓》曰:“尔,语助也。”《文选·古诗注》引字书曰:“尔,词之终也。”常语也。

尔,犹“然”也。若《论语》“卓尔”、“率尔”、“铿尔”、“莞尔”之属,是也。亦常语。

尔,犹“如此”也。《杂记》曰:“宦于大夫者之为之服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尔也。”焉,犹“乃”也(见“焉”字下)。尔,如此也。言有君命乃如此也。《孟子·告子》篇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言非天之降才如此其异也。凡后人言“不尔”、“乃尔”、“果尔”、“聊复尔耳”者,并与此同义。

尔,犹“此”也。隐二年《公羊传》曰:“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何注:“焉尔,犹于是也。”是,亦此也。僖二十一年“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传》曰:“执,未有言释之者,此其言释之何?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言公与为此,公与议此也。

尔,犹“而已”也。《礼记·檀弓》曰:“不以食道,用美焉尔。”言用美焉而已也。又曰:“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飨?”亦谓主人自尽焉而已也。《郊特牲》曰“岂知神之所飨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是其证也。庄四年《公羊传》曰:“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僖三十一年《传》曰:“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大山尔。”《论语·乡党》篇曰:“便便言,唯谨尔。”并与“而已”同义。

尔,犹“矣”也。《诗·噫嘻》曰:“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笺》曰:“噫嘻乎能成周王之功,其德已著至矣。”是“尔”与“矣”同义。又僖二年《公羊传》曰:“君若

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宣十五年《传》曰:“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数“尔”字亦与“矣”同义。

尔,犹“焉”也。隐元年《公羊传》曰:“然则何言尔?”二年《传》曰:“何讥尔?”三年《传》曰:“何危尔?”(僖五年《穀梁传》曰:“何尊焉?”又曰:“何重焉?”)僖二年《传》曰:“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尔”字并与“焉”同义。又《礼记·檀弓》曰:“夫子何善尔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彼有取尔也。”《离娄》篇曰:“所恶勿施尔也。”“尔”字亦与“焉”同义。

耳,犹“而已”也。《论语·阳货》篇“前言戏之耳”,是也。《管子·臣乘马》篇曰:“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内耳也。”“耳也”者,“而已也”也。《晏子·杂篇》曰:“晏子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苔菜耳矣。”《孟子·离娄》篇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吕氏春秋·壹行》篇曰:“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耳矣”者,“而已矣”也。(此与后“耳矣”异义。)《齐策》曰:“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耳哉”者,“而已哉”也。

家大人曰:耳,犹“矣”也。《大戴记·曾子立事》篇曰:“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言吾无望焉矣也。《礼记·乐记》曰:“则乐之道归焉耳。”归,终也。(见《吕氏春秋·报更》《求人》二篇注。)言万物各得其所,则乐之道终焉矣。(《正义》谓归功于乐,失之。)《论语·雍也》篇曰:“女得人焉耳乎?”言汝得人焉矣乎。

耳矣,犹“已矣”也。“已”与“矣”,皆词之终,而连言之则曰“已矣”。《论语》“始可与言《诗》已矣”,是也。“耳”与“矣”,亦皆词之终,而连言之则曰“耳矣”。《礼记·檀弓》曰:“勿之有悔焉耳矣。”《祭统》曰:“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也。“耳”与“已”声相近,或言“已矣”,或言“耳矣”,其义一也。

《尔雅》曰:“仍,乃也。”《史记·淮南衡山传赞》曰:“淮南、衡山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仍者,乃也。言淮南衡山谋为畔逆,乃至父子再亡其国,各不终其身也。《汉书·赞》与《史记》同。师古曰:“仍,频也。”频父子再亡国,斯为不词矣。又《匈奴传》:“汉复遣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十馀万骑,仍再出定襄数百里击匈奴。”仍,亦“乃”也。故《史记》作“乃再出定襄”。师古曰:“仍,频也。”频再出定襄,愈为不词矣。《说文》仍从乃声,故“乃”字或通作“仍”。说见《经义述闻·尔雅》。

聊憀

编辑

《诗·泉水》曰:“聊与之谋。”毛《传》:“聊,愿也。”《笺》曰:“聊,且略之辞。”《声类》作“憀”,义与《笺》同(见《文选·笙赋》注)。

来,词之“是”也。《诗·谷风》曰:“不念昔者,伊予来塈。”伊,惟也。来,犹“是”也。塈,读为“忾”。忾,怒也。此承上“有洸有溃”言之。(毛《传》:“洸洸,武也。溃溃,怒也。”)言君子不念昔日之情,而惟我是怒也。(毛《传》:“塈,息也。”《笺》曰:“君子忘旧,不念往昔年稚我始来之时安息我。”皆失之。辩见《经义述闻》。)《桑柔》曰:“既之阴女,反予来赫。”言我以善言荫覆汝,而汝反于我是赫怒也。“伊予来塈”、“反予来赫”,句法正相近矣。又《四牡》曰:“将母来谂。”言我惟养母是念也。《采芑》曰:“荆蛮来威。”(今本“荆蛮”讹作“蛮荆”。段氏若膺《诗经小学》已正之。)《江汉》曰:“淮夷来求。”“淮夷来铺。”皆谓荆蛮是威,淮夷是求,淮夷是病也。《江汉》又曰:“王国来极。”亦谓王国是正也。(《汉书·兒宽传》:“天子建中和之极。”师古曰:“极,正也”,引《周礼》“以为民极”。《逸周书·武顺》篇曰:“正及神人曰极。”)《六月》曰:“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是也。解者皆以“来”为“往来”之来,遂诘鞫为病矣。

来,句中语助也。《庄子·大宗师》篇:“子桑户死,孟子反、子琴张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嗟来,犹“嗟乎”也。

来,句末语助也。《孟子·离娄》篇曰:“盍归乎来?”《庄子·人间世》篇曰:“尝以语我来。”又曰:“子其有以语我来。”“来”字皆语助。

卷八

编辑

虽、唯、惟

编辑

《玉篇》曰:“虽,词两设也。”常语也。字或作“唯”。《春秋》桓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穀梁传》曰:“御廪之灾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馀而尝可也,志不敬也。何用见其未易灾之馀而尝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夫尝,必有兼旬之事焉。(今本“旬”讹作“甸”。辩见《经义述闻》。)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馀而尝也。”家大人曰:《传》言“以为未易灾之馀而尝”者,火焚之馀米,不可以奉宗庙,必易之而后可。易之,则甸粟而纳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其事非兼旬不能具。今壬申灾而乙亥尝,相距不过三日,则是未易灾之馀而尝也。故上文曰:“以为唯未易灾之馀而尝可也,志不敬也。”唯,即“虽”字也。言鲁人不易其灾之馀而尝者,其意若曰:虽未易灾之馀而尝可也,则不敬莫大乎是。故书之曰:壬申御廪灾,乙亥尝。所以志不敬也。徐邈读“可也”绝句,“志不敬也”自为句,正与《传》意相合。范注乃用郑嗣之说,读“可也志”为句,而释之曰:“唯以未易灾之馀而尝,然后可志也。”如其说,则上下文皆不可通。总由不知“唯”为“虽”之借字,故字义失而句读亦舛矣。《礼记·少仪》:“虽有君赐。”《杂记》:“虽三年之丧可也。”郑注并曰:“虽,或为‘唯’。”《表记》:“唯天子受命于天。”注曰:“‘唯’当为‘虽’。”《荀子·性恶》篇曰:“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杨倞注:“唯,读为虽。”《秦策》曰:弊邑之王所甚说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先齐王。唯仪之所甚憎者,亦无先齐王。”《史记·张仪传》“唯”皆作“虽”。《史记·汲

黯传》:“宏、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汉书》“唯”作“虽”。《汉书·扬雄传·解嘲》:“唯其人之赡知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文选》“唯”作“虽”。又《大戴礼·虞戴德》篇曰:“君以闻之(以,与“已”同),唯某无以更也。”《墨子·尚同》篇曰:“唯欲毋与我同,将不可得也。”《荀子·大略》篇曰:“天下之人唯各持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赵策》曰:“君唯释虚伪疾,文信犹且知之也。”《史记·范雎传》曰:“须贾问曰:‘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司马相如传》曰:“相如使时,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不为用,唯大臣亦以为然。”此皆古书借“唯”为“虽”之证也。字又作“惟”。《史记·淮阴侯传》曰:“信问王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汉书》“惟”作“唯”,字并与“虽”同。(颜师古断“唯”字为句,而以为应辞,非是。辩见《读书杂志》。)《淮南·精神》篇曰:“不识天下之以我备其物与?且惟无我而物无不备者乎?”惟,亦与“虽”同。《说文》“虽”字以“唯”为声,故“虽”可通作“唯”,“唯”亦可通作“虽”,互见“惟”字下。

肆,遂也。《书·尧典》曰:“肆类于上帝。”又曰:“肆觐东后。”《史记·五帝纪》“肆”并作“遂”。遂、肆声相近,方俗语有侈弇耳。

《尔雅》曰:“肆,故也。”《书·大诰》曰:“肆朕诞以尔东征。”《汉书·翟义传》王莽仿《大诰》作“故予大以尔东征”。《无逸》曰:“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史记·鲁世家》“肆”作“故”。《诗·绵》曰:“肆不殄厥愠。”《思齐》曰:“肆戎疾不殄。”“肆成人有德。”《抑》曰:“肆皇天弗尚。”“肆”字皆当训为“故”。(《传》《笺》并云:“肆,故今也。”失之。说见《经义述闻·尔雅》。)

自,词之“用”也。《书·康诰》曰:“凡民自得罪。”某氏《传》训“自”为“用”。《召诰》曰:“自服于土中。”郑《注》亦曰:“自,用也。”

自,犹“苟”也。成十六年《左传》曰:“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言苟非圣人也。

兹滋

编辑

《尔雅》曰:“兹,此也。”常语。

兹,犹“斯”也。《书·酒诰》曰:“朝夕曰:祀兹酒。”言朝夕戒之曰,惟祭祀斯用酒也。故下文曰:“饮惟祀。”昭七年《左传》曰:“三命兹益共。”二十六年《传》曰:“若可,师有济也。君而继之,兹无敌矣。”“兹”字亦与“斯”同义。

兹者,承上起下之词。昭元年《左传》曰:“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二十六年《传》曰:“单旗、刘狄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穀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此两“兹”字,皆承上起下之词,犹今人言致令如此也。杜注训“兹”为“此”,皆失之。“兹”字或作“滋”。昭五年《传》曰:“君若惄焉好逆使臣,滋敝邑休怠而忘其死,亡无日矣。”“滋”亦承上起下之词。

《尔雅》曰:“斯,此也。”常语。斯,犹“则”也。亦常语。

斯,犹“乃”也。《书·洪范》曰:“女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金縢》曰:“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诗·小旻》曰:“谋犹回遹,何日斯沮。”《宾之初筵》曰:“大侯既抗,弓矢斯张。”《角弓》曰:“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礼记·檀弓》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斯”字并与“乃”同义。《诗·斯干》曰:“乃安斯寝,乃寝乃兴。”斯,亦“乃”也,互文耳。

斯,犹“其”也。《诗·采芑》曰:“朱芾斯皇。”《斯干》曰:“如谕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甫田》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白华》曰:“有扁斯石。”《思齐》曰:“则百斯男。”《皇矣》曰:“王赫斯怒。”《烈祖》曰:“有秩斯祜。”“斯”字并与“其”同义。

斯,犹“维”也。《采薇》曰:“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亦“维”也。犹《韩奕》曰“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也。

斯,犹“是”也。《诗·七月》曰:“朋酒斯飨。”《公刘》曰:“于京斯依。”又曰:“于豳斯馆。”

斯,犹“然”也。《礼记·玉藻》曰:“二爵而言言斯。”言“言言然”也。(上言“洒如”,此言“言言斯”,“斯”与“如”,皆形容之词。郑注:“斯,犹耳也。”耳,疑当作“尔”。言言尔,犹云“纵纵尔”、“折折尔”也。)《论语·乡党》篇曰:“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何注引马融曰:“见颜色不善,则去之。”皇侃《疏》以为“孔子在处观人颜色而举动也。”《宪问》篇:“其次辟色。”何引孔《传》曰:“色斯举也。”正与此注相应。然下句“翔而后集”,自指鸟言之。若谓孔子辟色,则与下句意不相属矣。若谓鸟见人之颜色不善而飞去,则人之颜色不善,又岂鸟所能喻乎?今案,色斯者,状鸟举之疾也,与“翔而后集”意正相反。色斯,犹色然,惊飞貌也。《吕氏春秋·审应》篇曰:“益闻君子犹鸟也,骇则举。”哀六年《公羊传》曰:“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何注曰:“色然,惊骇貌。”义与此相近也。汉人多以“色斯”二字连读。(《论衡·定贤》篇曰:“大贤之涉世也,翔而有集,色斯而举。”《议郎元宾碑》曰:“翻翥色斯。”《竹邑侯相张寿碑》曰:“君常怀色斯,遂用高逝。”《堂邑令费凤碑》曰:“色斯轻翔,翻然高令。”《费凤别碑》曰:“功成事就,色斯高举。”)

斯,语已词也。若“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是也。常语也。

斯,语助也。《诗·螽斯》曰:“螽斯羽。”(毛《传》以“螽斯”为“斯螽”,非。辩见《广雅疏证》。)《小弁》曰:“鹿斯之奔。”《瓠叶》曰:“有兔斯首。”(郑《笺》以“斯首”为“白首”,非。)“斯”字皆语助。

《广雅》曰:“些,词也。”曹宪音“先计反”。《楚辞·招魂》用此字。《尔雅释文》曰:“些,息计反,又息贺反,语馀声也。”《说文》新附字曰:“些,语词也,见《楚辞》,从此从二,其义未详。”家大人曰:些,即“呰”字之讹也。草书“呰”字作“[1234]”,隶书因变而为“些”矣。《说文》:“呰,苛也。从口此声。”《尔雅》:“呰,此也。”《释文》曰:“呰,子尔反,或子移反,郭音些。”《玉篇》:“些,息计切,此也,辞也。又息⒑切。”《广韵》去声十二霁:“些,苏计切,此也,辞也,何也。楚音苏⒑切。”《集韵》十二霁:“些,思计切,语辞,或作呰。”三十八⒑:“些,四⒑切,语辞也,见《楚辞》。或作呰。”据《尔雅释文》云:“呰,郭音些。”是“呰”字兼有“些”音也。《玉篇》《广韵》并云:“些,此也。”即《尔雅》“呰”字之训。《广韵》:“些,何也。”即《说文》“呰”字之训。(《说文》:“呰,苛也。”“苛”、“何”皆古“嗬”字,见《周官》《汉书》。)而《集韵》又云:“些,或作呰。”故知“些”即“呰”之讹也。“呰”字以“此”为声,则当以息计为正音,息⒑为变音矣。(凡平声之支、歌,上声之纸、哿,去声之寘、⒑,多有一字而两韵兼收者。)《楚辞》之“呰”,与《诗》之“斯”字同义。《尔雅》“斯”、“呰”皆训为“此”,而声又相近,故二者又皆为语词。

思,语已词也。《诗·汉广》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毛《传》曰:“思,辞也。”他皆放此。(案,宣十二年《左传》引《诗》“铺时绎思”,杜注:“思,辞也。”是也。《诗笺》以“思”为“思念”之“思”,云:“陈绎而思行之。”则累于词矣。)

思,发语词也。《车[1234]》曰:“思娈季女逝兮。”(思,词也。“思娈季女”,“思齐大任”,“思媚周姜”,句法相同。《笺》曰:“思得娈然美好之少女。”失之。)《文王》曰:“思皇多士。”(毛《传》:“思,辞也。”)《思齐》曰:“思齐大任。”(思,词也。《笺》曰:“常思庄敬者,大任也。”失之。下“思媚”同。)又曰:“思媚周姜。”《公刘》曰:“思辑用光。”(《传》曰:“言民相与和睦以显于时也。”,则“思”为语词明矣。《笺》曰:“思在和其民人。”失之。《孟子》赵注同。)《思文》曰:“思文后稷。”(思,词也。《笺》曰:“思先祖有文德者。”失之。《周语》韦注同。)《载见》曰:“思皇多祜。”(思,词也。皇,美也,盛也。“思皇多士”,“思皇多祜”,句法相同。《笺》曰:“皇,君也。思使成王之多福。”失之。)《良耜》曰:“思媚其妇。”(“有嗿其饇”,“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句首皆语词。说见《经义述闻》。)《泮水》曰:“思乐泮水。”(思,词也。《笺》曰:“言已思乐僖公之修泮宫之水。”失之。)“思”字皆发语词。

思,句中语助也。《关雎》曰:“寤寐思服。”(《传》曰:“服,思之也。”训“服”为“思之”,则“思服”之“思”,当是语助。《笺》曰:“服,事也。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王注曰:“服膺思念之。”皆于义未安。)《桑扈》曰:“旨酒思柔。”(《丝衣》篇同。柔,和也。“思柔”与“其觩”对文,是“思”为语助也。《笺》曰:“其饮美酒,思得柔顺中和,与共其乐。”《左传》杜注同。《丝衣笺》曰:“柔,安也。饮美酒者,皆思自安。”并失之。)《文王有声》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无思不服,无不服也。思,语助耳。)《闵予小子》曰:“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继序思不忘,继序不忘也。《烈文》曰:“於乎前王不忘。”无“思”字,是“思”为语助也。《笺》曰:“思其所行不忘。”失之。)“思”皆句中语助。

《论衡·知实》篇曰:“将者,且也。”常语也。

将,犹“其”也。隐元年《左传》曰:“君将若之何?”庄十四年《传》曰:“君其若之何?”成二年《传》曰:“国将若之何?”昭十二年《传》曰:“国其若之何?”其义一也。“将”与“其”同义,故二字可以互用。成十四年《传》曰:“是夫也,将不唯卫国之败,其必始于未亡人。”昭八年《传》曰:“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晋语》曰:“行之克也,将以害之。若其不克,其因以罪之。”皆是也。“将”与“其”同义,故又可以连用。隐三年《左传》“其将何辞以对”,是也。互见“其”字下。

将,犹“抑”也。《楚辞·卜居》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策》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将”字并与“抑”同义。

将,犹“乃”也。宣六年《左传》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墨子·尚贤》篇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此“将”字,犹“乃”也,与上“将”字异义。)“将”字并与“乃”同义。

且、徂

编辑

《吕氏春秋·音律》篇注曰:“且,将也。”《诗·鸡鸣》曰“会且归矣”,是也。常语也。

且,犹“尚”也。《易·乾文言》曰“天且不违”,是也。亦常语。

且,犹“又”也。《春秋》文五年:“王使荣叔归含,且赗。”《穀梁传》曰:“其曰且,志兼也。”亦常语。

且,犹“抑”也。《礼记·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齐策》曰:“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史记·魏世家》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且”字并与“抑”同义。

且,姑且也。《诗·山有枢》曰“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是也。常语也。

《礼记·檀弓》:“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郑注曰:“且,未定之辞。”

《广雅》曰:“且,借也。”隐元年《公羊传》曰:“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注曰:“且如,假设之辞。”《庄子·齐物论》篇曰:“今且有言于此。”

且,犹“若”也。隐三年《公羊传》曰:“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吕氏春秋·知士》篇:“剂貌辨答宣王曰:‘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不仁,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齐策》“且”作“若”。《去尤》篇曰:“邾之故法,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君曰:‘不若以组,凡甲之所以为固者,以满窍也。今窍满矣,而任力者半耳。且组则不然,窍满,则尽任力矣。’”《燕策》曰:“燕,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且”字并与“若”同义。

且,犹“此”也,今也。《诗·载芟》曰:“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毛《传》曰:“且,此也。”《正义》曰:“今,谓今时,则且亦今时,其实是一,作者美其事而丁宁重言之耳。”字亦作“徂”。(《诗·出其东门》:“匪我思且。”《释文》:“且,音徂。”《尔雅》云:“徂,存也。”“徂”通作“且”,故“且”亦通作“徂”。)《书·诫誓》曰:“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徂”读为“且”。且,今也。言今兹淮夷、徐戎并兴也。某氏《传》以“徂”为“往征”。往征兹淮夷、徐戎并兴,斯为不词矣。且经言“徂”,不言“徂征”也。

且夫者,指事之词。“且”与“今”同义,或言“今夫”,或言“且夫”,其实一也。

且,犹“夫”也。《墨子·非攻》篇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今且,今夫也。《孟子·公孙丑》篇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史记·魏世家》:“翟璜问李克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臣何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春申君传》曰:“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且”字并与“夫”同义。

且,更端之词也。若《论语》“且尔言过矣”,是也。常语也。

且,发语词也。《韩子·难二》曰:“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吕氏春秋·贵信》篇曰:“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无或进者。’”《赵策》曰:“公子牟辞应侯,应侯曰:‘公子将行矣,独无以教之乎?’曰:‘且微君之命命之也,臣固且有效于君。’”(上“且”字发语词,与下“且”字异义。)司马相如《封禅文》曰:“或曰:且天为质暗,示珍符,固不可辞。”“且”字皆发语词。

且,句中语助也。《庄子·齐物论》篇曰:“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又曰:“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吕氏春秋·无义》篇曰:“公孙鞅使人谓公子卬曰:‘今秦令鞅将,魏令公子当之。岂且忍相与战哉!’”“且”字皆句中语助。


且(子馀反)

编辑

《诗·山有扶苏》曰:“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毛《传》:“且,辞也。”

徂,犹“及”也。《诗·云汉》曰:“不殄禋祀,自郊徂宫。”言禋祀之礼,自郊而及于宗庙也。《笺》曰:“从郊而至宗庙。”至,亦“及”也。《丝衣》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徂,亦“及”也,互文耳。(郑训“徂”为“往”,非也。自羊往牛,则文不成义。)言此丝衣载弁之人,其视壶濯笾豆与告濯具,则自堂以及基。其视牲告充,则自羊以及牛。(先羊而后牛者,变文协韵耳。《传》以为先小后大,非也。)其举鼎幂告令,则自鼐以及鼒也。以上三“徂”字,皆谓自此及彼,不得以“往”之一训该之。

作,始也。家大人曰:“作”之言“乍”也。乍者,始也。《诗·𬳶传》曰:“作,始也。”(《广雅》同)《书·皋陶谟》曰:“烝民乃粒,万邦作?。”“作”与“乃”对文,言烝民乃粒,万邦始治也。《禹贡》曰:“莱夷作牧。”言莱夷水退,始放牧也。又曰:“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作”与“既”对文,言云土梦始治也。《史记·夏本纪》皆以“为”字代之,于文义稍疏矣。

作,犹“及”也。《书·无逸》曰:“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又曰:“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皆谓及其即位也。某氏《传》训作为“起”,失之。“作”与“徂”声相近(《广韵》“作”字又“臧祚切”,声近徂),故二者皆可训为“及”。

曾(音增),此“曾是以为孝乎”之“曾”。俗读如“层”,非也

编辑

曾,乃也,则也。《说文》曰:“曾,词之舒也。”高注《淮南·修务》篇曰:“曾,则也。”郑注《檀弓》曰:“则之言曾。”《诗·河广》曰:“曾不容刀。”“曾不崇朝。”《板》曰:“曾莫惠我师。”《召旻》曰:“曾不知其坫。”《礼记·三年问》曰:“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释文》:“曾,则能反。”)《吴语》曰:“越曾足以为大虞乎?”闵二年《公羊传》曰:“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已矣。”《论语·八佾》曰:“曾谓秦山不如林放乎?”(皇侃《疏》:“曾之言则也。”《释文》:“曾,则登反。”)《先进》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孔《传》曰:“则此二人之问。”)皆是也。

曾是,乃是也,则是也。《诗·正月》曰:“曾是不意。”《荡》曰:“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正义》曰:“言曾者,谓何曾如此,今人之语犹然。”)又曰:“曾是莫听。”《论语·为政》曰:“曾是以为孝乎?”(马注:“汝则谓此为孝乎?”《释文》:“曾,音增。马云:则。皇侃云:尝也。”案,皇说非是。今本《论语》马注脱“则”字,据《释文》及邢《疏》补)皆是也。

何曾,何乃也,何则也。《孟子·公孙丑》篇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注曰:“何曾,何乃也?”(孙奭《音义》:“曾,丁音增,则也,乃也。”)《贾子·谕诚》篇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晏子春秋·外篇》曰:“谗佞之人,则奚曾为国常患乎?”奚曾,犹何曾。

《方言》曰:“曾,何也(《广雅》同)。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谓‘何’为‘曾’,若中夏言‘何为’也。”

曾(音层),此“曾经”之“曾”

编辑

曾,犹“尝”也。闵元年《公羊传》曰:“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释文》:“曾,才能反。”案《玉篇》:“曾,子登切,则也。又才登切,经也。”《广韵》同。是训为“则”者,乃“曾是”、“曾谓”之“曾”,音子登切。训为“经”者,乃“曾经”之“曾”,音才登切。《群经音辨》:“曾,则也,作滕切。曾,尝也,昨滕切。”“尝”即“曾经”之义。以上诸书,皆音义判然,不相淆杂。《说文》:“曾,词之舒也。”此即“曾是”、“曾谓”之曾,当读如“增”。而徐铉音“昨棱切”,则误读如层矣。《集韵》:“曾,徂棱切。”引《说文》“词之舒也”,即踵徐氏之误。自是以后,遂以“曾是”、“曾谓”之“曾”,读如“层”也。当依《玉篇》《广韵》及《经典释文》改正。)

朁(音惨)、憯、噆、惨

编辑

《说文》:“朁,曾也。”引《诗》“朁不畏明”。字或作“憯”、“噆”,又作“惨”。《尔雅》:“憯,曾也。”郭注曰:“发语辞。”《诗·节南山》曰:“憯莫惩嗟。”毛《传》曰:“憯,曾也。”(《民劳传》及《十月之交笺》并同。)《释文》作“噆”。《十月之交》曰:“胡憯莫惩。”《释文》:“憯,亦作惨。”《民劳》曰:“憯不畏明。”《释文》《正义》及昭二十年《左传》引《诗》,并作“惨”。《云汉》曰:“憯不知其故。”《释文》亦作“惨”。曾、朁,皆词也。故其字并从曰,或言“曾”,或言“朁”,语之转耳。

说文:“哉,言之间也。”哉,问词也。若《诗·北门》“谓之何哉”之属,是也。

《礼记·曾子问正义》曰:“哉者,疑而量度之辞。”若《尧典》“我其试哉”之属,是也。

哉,叹词也。或为叹美(若“大哉乾元”之属),或为嗟叹(若“帝曰咈哉”之属),随事有义也。

哉,犹“矣”也。若“鲧哉”、“垂哉”、“益哉”、“钦哉”、“懋哉”、“敬哉”、“念哉”之属,是也。

哉,句中语助也。《书·大诰》曰:“肆哉尔庶邦君。”谓肆尔庶邦君也。“哉”字无意义。

载、[1234]

编辑

载,犹“则”也。有句中叠用之者,若“载脂载[1234]”,是也。有数句叠用之者,若“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是也。《诗·载驰传》曰:“载,辞也。”《笺》曰:“载之言则也。”(韦注《周语》同)字亦作“[1234]”。《广雅》曰:“[1234],词也。”《石鼓文》曰:“[1234]西[1234]北。

则、即

编辑

则者,承上起下之词。《广雅》曰:“则,即也。”字或通作“即”。《书·禹贡》曰:“西戎即叙。”即,与“则”同。叙,顺也(“叙”与“顺”同义,说见《经义述闻》“百揆时叙”下)。言西戎则皆顺从也。上言“三苗丕叙”,此言“西戎即叙”,“即”与“丕”,皆词耳。(“丕”为语词,说见“不”字下。)某氏《传》曰:“羌、髳之属,皆就次叙。”《汉书·西域传赞》曰:“《书》曰:西戎即序。禹既就而序之,非上威服致其贡物也。”皆训“即”为“就”,“叙”为“次叙”,失其旨矣。“则”与“即”,古同声而通用。(《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即,亦“则”也。《诗·终风》:“愿言则嚏。”《一切经音义》十五引此“则”作“即”。《秦策》:“此则君何居焉?”《史记·蔡泽传》“则”作“即”。《史记·秦始皇纪》:“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李斯传》“则”作“即”。《苏秦传》:“与之,则无地以给之。”《韩策》“则”作“即”。《春申君传》:“则楚更立君。”《楚策》“则”作“即”。《鲁仲连传》:“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策》“则”作“即”。)

则,犹“其”也。《礼记·檀弓》曰:“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言其谓之何也。僖二十三年《左传》曰:“淫刑以逞,谁则无罪?”言谁其无罪也。文十七年《传》曰:“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言其蔑以过之也。《吴语》曰:“君有短垣而自逾之。况荆蛮则何有于周室?”言其何有于周室也。(昭九年《左传》:“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馀一人?”)

则,犹“而”也。文二年《左传》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言勇而害上也。(《逸周书·大匡篇》作“勇如害上”,如,即“而”字。)昭三年《传》曰:“寡君愿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言而国家多难也。《庄子·逍遥游》篇曰:“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则已矣”,“而已矣”也。《荀子·荣辱》篇曰:“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史记·封禅书》曰:“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法自此兴。”“然则”,皆谓“然而”也。

则,犹“乃”也。《诗·新台》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言鸿乃离之也。《云汉》曰:“昊天上帝,则不我遗。群公先正,则不我助。”言乃不我遗,乃不我助也。桓六年《左传》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言何乃不信也。又《书·金縢》曰:“禾则尽起。”言禾乃尽起也。《诗·草虫》曰:“我心则降。”言我心乃降也。《大戴礼·夏小正》篇曰:“鹰则为鸠。”言鹰乃为鸠也。(凡《夏小正》言“则”者,皆放此。)《月令》曰:“豺乃祭兽戮禽。”《吕氏春秋·季秋纪》“乃”作“则”。《书·洪范》曰:“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则,亦“乃”也,互文耳。

家大人曰:则,犹“若”也。《书·洪范》曰:“女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言汝若有大疑也。《礼记·三年问》曰:“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言若失丧其群匹也。《荀子·议兵》篇曰:“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言大寇若至也。《赵策》曰:“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言彼若肆然而为帝也。(《史记·鲁仲连传》“彼则”作“彼即”。即,亦“若”也。互见“即”字下。)《燕策》曰:“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言若不可也。《韩诗外传》曰:“臣之里妇,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终身不嫁者。则自为娶,将何娶焉?”(《汉书·蒯通传》作“足下即欲求妇,何取”?即,亦“若”也。)言若自为娶也。《史记·高祖纪》曰:“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言今若来也。《项羽纪》曰:“项王谓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汉书·项籍传》作“即汉欲挑战”。“即”与“则”古字通,而同训为“若”。故《史记·高祖纪》作“若汉挑战”也。(《史记·袁盎传》:“申屠嘉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语。’”《汉书》“即”作“则”。即、则,皆“若”也。)

则,犹“或”也。“或”与“若”义相近。《史记·陈丞相世家》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须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言或恐后悔也。

何则,“何也”也。《墨子·尚贤》篇曰:“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失损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已此故也。何则?皆以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也。”《荀子·宥坐》篇曰:“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韩子·显学》篇曰:“虽有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齐策》曰:“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义并与“何也”同。《秦策》曰:“臣恐韩、魏之卑辞虑患,而实欺大国也。此何也?王既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史记·春申君传》“此何也”作“何则”。

即、则

编辑

即,犹“遂”也。《书·西伯戡黎》曰“殷之即丧”,是也。常语也。

即,犹今人言“即今”也。《史记·项羽纪》“项羽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是也。字亦作“则”。《汉书·王莽传》曰:“应声涤地,则时成创。”颜注曰:“则时,即时也。”

即,犹今人言“即是”也。襄八年《左传》曰“非其父兄,即其子弟”,是也。字亦作“则”。《郑语》曰:“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荆、蛮、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

家大人曰:《汉书·西南夷传》注曰:“即,犹若也。”昭十二年《左传》曰:“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示予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言若欲有事也。庄三十二年《公羊传》:“庄公病将死,谓季子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言若不起此病也。僖三十三年《传》:“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殽之嵚岩。’”言尔若死也。襄二十七年《传》:“宁殖将死,谓其子喜曰:‘我即死,女能固纳公乎?’”言我若死也。(《贾子·胎教》篇:“史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史记·孔子世家》:“季桓子病,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尔雅·释地》曰:“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距虚比,为邛邛距虚啮甘草。即有难,邛邛距虚负而走。”言若有难也。《秦策》曰:“今王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也?”言若天下有变也。《赵策》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言若有所取也。《魏策》曰:“今王恃楚之强,而信春申君之言,以是质秦而久不可知。即春申君有变,是王独受秦患也。”言若春申君有变也。《史记·秦本纪》曰:“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即君百岁后,秦必留我。’”言若君百岁后也。《晋世家》曰:“夷吾使郤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地与秦。’”言若得入也。《郑世家》曰:“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曰:‘齐强而厉公居栎,即不往,且率诸侯伐我,内厉公。’”言若不往也。又僖二十三年《左传》:“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史记·晋世家》作“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昭七年《传》:“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孔子世家》作“吾即没,若必师之”。《管子·戒》篇:“管仲寝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韩子·十过》篇作“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是“即”与“若”同义。《史记·赵世家》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即,亦“若”也,互文耳。

即,犹“或”也。“或”与“若”义相近。《越语》曰:“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言或伤君王之所爱也。《史记·吕后纪》曰:“刘泽为大将军,太后王诸吕,恐即崩后,刘将军为害。”言或崩后为害也。《张丞相传》曰:“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言或万岁之后不全也。“即”与“则”古同声,故“即”训为“若”,亦训为“或”。“则”训为“或”,亦训为“若”,互见“则”字下。

嗞(音兹)、兹、子

编辑

《说文》:“嗞,{差言}也。”({差言}与“嗟”同)《广韵》:“嗞嗟,忧声也。”倒言之,则曰“嗟嗞”,或作“嗟兹”,或作“嗟子”。《诗·绸缪》曰:“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毛《传》曰:“子兮者,嗟兹也。”《管子·小称》篇曰:“嗟兹乎,圣人之言长乎哉!”《秦策》曰:“嗟?乎司空马!”《楚策》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书大传》曰:“诸侯在庙中者,愀然若复见文、武之身,然后曰:嗟子乎,此盖吾先君文、武之风也夫!”《说苑·贵德》篇曰:“嗟嗞乎,我穷必矣!”扬雄《青州牧箴》曰:“嗟兹天王,附命下士!”并字异而义同。《诗》言“子兮”,犹曰“嗟子乎”、“嗟嗞乎”也,故《传》以“子兮”为“嗟兹”。(《正义》曰:“兹,此也。嗟叹此身不得见良人。”非《传》意也。)《笺》谓“子兮子兮,斥娶者”,殆失其义。其注《书大传》又曰:“子,成王也。”案,嗟子乎,乃诸侯之词,诸侯之于天子,岂得称之为子乎?斯不然矣。

{差言}、嗟、镸差

编辑

《说文》:“{差言},嗞也。一曰痛惜。”《尔雅》曰:“嗟,镸差也。”郭注曰:“今河北人云镸差叹。”{差言}、嗟、镸差,并同。又《诗·烈祖笺》曰:“重言嗟嗟,美叹之深。”

《诗·麟之趾传》曰:“于嗟,叹辞。”

叱嗟,猝嗟,皆怒声也。《赵策》曰:“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汉书·韩信传》曰:“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李奇曰:“猝嗟,犹咄嗟也。”(案《史记》作“喑靧叱吒”,李说是也。颜师古曰:“猝嗟,暴猝嗟叹也。”则望文生义而失其本旨矣。)

嗟,语助也。《诗·中谷有蓷》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何嗟及,何及也。言虽泣而无及于事也。嗟,句中语助耳。《笺》曰:“及,与也。嗟乎,将复何与为室家乎!”先言“嗟”而后言“何及”,未免倒置经文。(或疑经文“嗟”字本在“何”字上,而写者倒之,非也。《韩诗外传》两引《诗》,皆作“何嗟及矣”。晋孔坦《与石聪书》亦曰:“虽复后悔,何嗟及矣。”“嗟”字皆在“何”字下,郑训“嗟”为“嗟乎”,故不得不先言“嗟”而后言“何及”,非今本误倒也。)又训“及”为“与”,皆失之。《节南山》曰:“天方荐瘥,丧乱宏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憯莫惩嗟,憯莫惩也。(《十月之交》曰:“胡憯莫惩。”)言天降丧乱如此,而在位者,曾莫知所惩也。嗟,句末语助耳。若训为叹词,则与上三字义不相属矣。《笺》曰:“嗟乎奈何。”亦失之。

呰(音紫)、訾

编辑

《说文》:“呰,苛也。”(苛,与“嗬”同。)《吕氏春秋·权勋》篇:“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叱曰:“訾(句,《韩子·十过》篇“訾”作“嘻”),退(句)!酒也。’”訾,与“呰”同。

卷九

编辑

终、众

编辑

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之“已”曰“终”,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诗·终风》曰:“终风且暴。”毛《传》曰:“终日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也。”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也。(《笺》曰:“既竟日风矣,而又暴疾。”此因经文下有“且”字,故增“既”字以成其义。而不知经文之“终”即“既”也。《尔雅》曰:“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焚轮谓之颓,回风为飘。”以上六句,通释诗词,而不及终风。又曰:“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以上三句,专释此诗,而亦不及“终风”,则“终”为语词明矣。下文“终风且霾”、“终风且曀”,义并与此同。)《燕燕》曰:“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言既温且惠也。(《正义》曰:“终当颜色温和,且能恭顺。”失之。)《北门》曰:“终寠且贫,莫知我艰。”言既寠且贫也。(《笺》曰:“君于己禄薄,终不足以为礼,又近困于财。”失之。)《伐木》曰:“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言既和且平也。(《那》曰“既和且平”,是也。《笺》曰:“神若听之,使得如志,则友终相与和而齐功也。”失之。)《甫田》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言既善且有也。(《正义》曰:“终至成善,且收而大有。”失之。)《正月》曰:“终其永怀,又窘阴雨。”言既长忧伤,又仍阴雨也。(《笺》曰:“终王之所行,其长可忧伤矣,又将仍忧于阴雨。”失之。)“终”与“既”同义,故或上言“终”而下言“且”,或上言“终”而下言“又”。说者皆以“终”为“终竟”之“终”,而经文上下相因之指,遂不可寻矣。又《葛藟》曰:“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言既远兄弟也。(《传》曰:“兄弟之道已相远。”《笺》曰:“今已远弃族亲。”已,亦“既”也。《正义》曰:“王终是远于兄弟。”失《传》《笺》之意矣。)《郑·扬之水》曰:“终鲜兄弟,维予与女。”言既鲜兄弟也。(《笺》曰:“后竟寡于兄弟之恩。”训“终”为“竟”,失之。)《定之方中》曰:“卜云其言,终然允臧。”然,犹“而”也(见“然”字下)。言既而允臧也。(此言文公既迁而得吉,信如卜所云也。终然,犹“既而”也。《列女传·节义传》曰:“昔吾先君庄王淫乐,三年不听政事。终而能改,卒霸天下。”言既而能改也。《正义》曰:“终然信善,非直当今而已。”则误以“终”为“终竟”之“终”矣。)说者以“终”为“终竟”,亦失之。引之谨案,《载驰》曰:“许人尤之,众稚且狂。”众,读为“终”。(古字多借“众”为“终”。《史记·五帝纪》:“怙终贼刑。”徐广曰:“终,一作众。”《诗·振鹭》:“以永终誉。”《后汉书·崔骃传》“终”作“众”。《韩策》:“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史记·刺客传》“终”作“众”。)终,既也。稚,骄也。(《管子·重令篇》:“工以雕文刻镂相稚。”尹知章注:“稚,骄也。”《庄子·列御寇》篇:“以其十乘骄稚庄子”。)此承上文而言。女子善怀,亦各有道,是我之欲归,未必非也。而许人偏见,辄以相尤,则既骄且妄矣。盖自以为是,骄也;以是为非,妄也。毛公不知“众”之为“终”,而云“是乃众幼稚且狂”。许之大夫,岂必人人皆幼邪?

《说文》曰:“谁,何也。”常语。

《尔雅》曰:“谁昔,昔也。”郭注曰:“谁,发语辞。”《诗·墓门》曰:“知而不已,谁昔然矣。”郑《笺》用《尔雅》。邵氏二云《尔雅正义》曰:“《释诂》云:‘畴,谁也。’谁、畴,一声之转,诗言‘谁昔’,犹《檀弓》言‘畴昔之夜’也,故为发语辞。”

《尔雅》曰:“孰,谁也。”常语。

孰,犹“何”也。家大人曰:孰、谁,一声之转。“谁”训为“何”,故“孰”亦训为“何”。《晋语》曰:“惠公出共世子而改葬之,臭达于外。国人诵之曰:‘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孰,何也。斯,词也。言何是人而有是臭也。(韦注:“孰,谁也。斯,斯世子也。谁使是人有是臭者,言惠公使之也。”于《传》意不合。)《越语》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言有君如是,何可不为之死也。(韦注:“孰,谁也。谁有恩惠如是君者,可不为之死乎?”亦未合。)昭二十五年《公羊传》曰:“孰君而无称?”言何君而无称也。《论语·八佾》篇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楚辞·九章》曰:“孰两东门之可芜?”《吕氏春秋·知接》篇曰:“孰之壤壤也,可以为之莽莽也?”(两“之”字皆训为“是”。)“孰”字并与“何”同义。又《大戴礼·曾子制言》篇曰:“则虽女亲,庸孰能亲女乎?”庸、孰,皆“何”也。(卢辩注:“庸,用也。孰,谁也。”皆失之。互见“庸”字下。)连言“庸孰”者,古人恒有复语。若《庄子》言“庸讵”矣。又书传中言“孰与”者,皆谓“何如”也。《广雅》曰:“与,如也。”《秦策》曰:“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齐策》曰:“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赵策》曰:“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今本“不与”下衍“何如”二字,辩见《读书杂志》。)是“孰与”即“何如”也。故《汉书·司马相如传》:“楚王之猎,孰与寡人?”《史记》作“何与寡人”。

者、诸

编辑

《说文》:“者,别事词也。”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或言“者”,或言“也者”,(《礼记·檀弓》:“鲁人有周丰也者。”)皆常语也。又为起下之词,或上言“者”而下言“也”,或上言“也者”而下言“也”。(《易·系辞传》:“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亦常语也。字或作“诸”。《礼记·郊特牲》曰:“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或诸,即“或者”。僖九年《左传》曰:“以是藐诸孤。”藐,小也(见《广雅》)。藐诸,即“藐者”。藐者孤,犹言“羸者阳”耳。(杜以“藐”为“县藐”,“诸”为“诸子”,非是。辩见《经义述闻》。)《尔雅·释鱼》:“龟:俯者,灵。仰者,谢。前弇诸(句),果。后弇诸(句),猎。”诸,亦“者”字。

者,犹“也”也。《礼记·射义》:“射之为言者绎也。”犹曰射之为言也绎也。《郑语》:“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言殆于必弊也。又书传中凡言“何者”者,并与“何也”同义。《论语·阳货》篇:“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者,与“也”亦同义,故皇侃本作“恶利口之覆邦家也。”

《士昏礼记注》曰:“诸,之也。”常语。《乡射礼注》曰:“诸,于也。”亦常语。

《小尔雅》曰:“诸,乎也。”《诗·日月》曰:“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毛《传》曰:“日乎月乎,照临之也。”《礼记·祭义》曰:“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又曰:“孝弟发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蓃狩,修乎军旅。”诸,亦“乎”也,互文耳。故《祭义》“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礼器》“诸”作“乎”。《乐记》“理发诸外”,《祭义》“诸”作“乎”。

诸,之乎也。急言之曰“诸”,徐言之曰“之乎”。《礼记·檀弓》曰:“吾恶乎哭诸?”又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欢。有诸?”(凡言“有诸”者,放此。)《文王世子》曰:“君王其终抚诸?”僖二十三年《左传》曰:“天其或者将建诸?”《论语·雍也》篇曰:“山川其舍诸?”此皆“之乎”二字之合声。

诸,语助也。文五年《左传》:“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服注曰:“诸,辞。”(见《诗·邶·柏舟正义》。)

之,言之间也。若“在河之洲”之属,是也。常语也。之,指事之词也。若“左右流之”之属,是也。亦常语。之,是也。故《尔雅》曰:“之子者,是子也。”亦常语。

之,犹“诸”也。诸、之,一声之转。《礼记·少仪》曰:“仆者负良绥,申之面。拖诸幦。”《孟子·滕文公》篇曰:“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之,亦“诸”也,互文耳。故《诗·伐檀》篇“寘之河之侧兮”,《汉书·地理志》“寘之”作“寘诸”。襄二十六年《左传》“弃诸堤下”,《五行志》“弃诸”作“弃之”。

之,犹“于”也。诸、之,一声之转。“诸”训为“于”,故“之”亦训为“于”。《礼记·檀弓》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言于死而致死之,则不仁。于死而致生之,则不知也。郑训“之”为“往”,失之。《大学》曰:“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言于其所亲爱而辟也。郑训“之”为“适”,亦失之。《大戴礼·事父母》篇曰:“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之,亦“于”也,互文耳。

《吕氏春秋·音初》篇注曰:“之,其也。”《书·西伯戡黎》曰:“殷之即丧。”言殷其即丧也。(《微子》曰:“今殷其沦丧。”)《诗·旄邱》曰:“旄邱之葛兮,何诞之节兮!”上“之”字,句中语助也。下“之”字,则训为“其”。言旄邱之葛,何疏阔其节而不相附。(毛《传》:“诞,阔也。”)以喻卫之诸臣,何多日而不相救也。《硕鼠》曰:“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言乐郊之民,谁其悲叹而长号者。明皆喜乐也。(《笺》训“之”为“往”,失之。)《礼记·檀弓》曰:“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言闻其死也。《郊特牲》曰:“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言天子但树瓜华以供食而已,不收藏其种,以与民争利也。(《正义》曰:“不收敛久藏之种。”失之。)昭十六年《左传》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言斩其蓬蒿藜藋也。《庄子·至乐》篇曰:“寿者??,久忧不死,何之苦也。”言何其苦也。《荀子·王制》篇曰:“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之所以,其所以也。《诗·采绿》曰:“之子于狩,言篸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之,亦“其”也,互文耳。(《一切经音义》一引《易注》曰:“纶,经理也。”纶之绳,理其绳也。)故《孟子·公孙丑》篇:“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周官·载师》注引此“为之氓”作“为其民”。“之”可训为“其”,“其”亦可训为“之”,互见“其”字下。

之,犹“若”也。《书·盘庚》曰:“邦之臧,惟女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言邦若臧,邦若不臧也。《牧誓》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言牝鸡若晨也。《洪范》曰:“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言臣若有作福作威玉食也。《金縢》曰:“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圭,归俟尔命。”言尔若许我也。又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言我若弗辟也。僖三十三年《左传》曰:“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宣十二年《传》曰:“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成二年《传》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皆上言“之”而下言“若”。之,亦“若”也,互文耳。《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欲南而恶北。”《性恶》篇曰:“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假之,皆谓“假若”也。

之,犹“则”也。僖九年《左传》曰:“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晋语》曰:“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之,亦“则”也,互文耳。

之,犹“与”也。《书·立政》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又曰:“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皆谓有司与牧夫也。(某氏《传》曰:“惟慎择有司牧夫而已。”)《考工记·梓人》曰:“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谓作其鳞与而也。而,颊毛也。(郑注:“之而,颊领也。”以“之而”二字连读,失之。辩见《经义述闻》。)《礼记·月令》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谓保介与御者之间也。(郑注:“保介,车右也。置耒于车右与御者之间。”“与”字正释“之”字。段氏若膺《礼记》校本,谓“之御”当为“御之”,非也。辩见《经义述闻》。)文十一年《左传》:“皇父之二子死焉。”二子者,公子谷甥、司寇牛父也。言皇父与此二子皆死也。(贾注曰:“皇父与谷甥、牛父三子皆死。”杜注同。)成十六年《传》:“潘尫之党。”襄二十三年《传》:“申鲜虞之傅挚。”谓潘尫与党,申鲜虞与傅挚也。

之,犹“兮”也。昭二十五年《左传》曰:“鸲之鹆之,公出辱之。”三“之”字,并与“兮”同义。

之,语助也。《诗·君子偕老》曰:“比兮比兮,其之翟也。”其之翟,其翟也。之,语助耳。《蓼莪》曰:“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言不如死久矣也。《礼记·射义》“公罔之裘”,郑注曰:“之,发声也。”僖二十四年《左传》“介之推”,杜注曰:“之,语助。”凡《春秋》人名中有“之”字者,皆放此。

旃,之也,焉也。《诗·陟岵》曰:“上慎旃哉!”毛《传》曰:“旃,之也。”《采苓》曰:“舍旃舍旃。”《笺》曰:“旃之言焉也。舍之焉,舍之焉。”之、旃声相转,旃、焉声相近,“旃”又为“之焉”之合声。

是、氏

编辑

《广雅》曰:“是,此也。”常语。

是,犹“于是”也。《书·禹贡》曰:“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言于是降丘宅土也。《诗·葛覃》曰:“是刈是。”《正义》曰:“于是刈取之,于是煮之。”

是,犹“寔”也。《诗·宫》曰:“是生后稷。”言姜原寔生后稷也。字或作“氏”。《大戴礼·帝系》篇曰:“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句)。氏产青阳及昌意。”言寔生青阳及昌意也。《礼记·曲礼》曰:“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言寔主东西二方之事也。《论语·季氏》篇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言尔寔过也。寔,字亦作“实”。僖五年《左传》:“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实,亦“是”也,互文耳。“是”训为“寔”,故“寔”亦训为“是”,见“寔”字下。

是,犹“之”也。《诗·氓》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言反之不思也。《大戴礼·文王官人》篇曰:“平人而有虑者,使是治国家而长百姓。”使是,使之也。襄十四年《左传》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言未之有也。“是”训为“之”,故“之”亦训为“是”,互见“之”字下。

是,犹“祇”也。《论语·为政》篇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言祇谓能养也。“是”与“祇”同义,故薛综注《东京赋》曰:“祇,是也。”

是,犹“则”也。《大戴礼·王言》篇“教定是正矣”,《家语》作“正教定则本正矣”。《郑语》曰:“若更君而周训之,是易取也。”韦注曰:“更以君道导之,则易取。”

是,犹“夫”也。《礼记·三年问》曰:“今是大鸟兽。”《荀子·礼论》篇“今是”作“今夫”。《荀子·宥坐》篇曰:“今夫世之陵迟亦久矣。”《韩诗外传》“今夫”作“今是”。《墨子·天志》篇曰:“今是楚王食于楚之四境之内,故爱楚之人。”《荀子·荣辱》篇曰:“今是人之口腹。”《富国》篇曰:“今是土之生五

谷也。”并与“今夫”同义。《孟子·公孙丑》篇曰:“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是小丈夫,夫小丈夫也。“是”训为“夫”,故“夫”亦训为“是”,互见“夫”字下。

是故、是以,皆承上起下之词。常语也。

《尔雅》曰:“时,是也。”《书·尧典》曰:“黎民于变时雍。”

寔、实

编辑

《尔雅》曰:“寔,是也。”(《诗·小星传》同)《春秋》桓六年:“寔来。”《公羊传》曰:“寔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穀梁传》曰:“寔来者,是来也。”“寔”与“是”同义,故《秦誓》“是能容之”,《大学》“是”作“寔”。经传作“实”者,借字耳。(《易·既济》九五:“实受其福”。《坊记》“实”作“寔”。《诗·小星》篇:“寔命不同。”《韩诗》“寔”作“实”。《燕燕》篇:“实劳我心。”“实”本亦作“寔”。《韩奕》篇:“实墉实壑,实亩实藉。”郑《笺》:“实,当作寔。赵、魏之东,实、寔同声。寔,是也。”《觐礼》:“伯父实来。”郑注:“今文实作寔。”皆当以“寔”为正字,“实”为借字)。

只(简繁转换有误此节待校正)、旨、咫、轵

编辑

《说文》:“只,语已词也。”《诗·燕燕》曰:“仲氏任只。”《馢·柏舟》曰:“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母也天也,尚不信我。”)字亦作“轵”。《庄子·大宗师》篇曰:“而奚来为轵。”(崔骃注:“轵,辞也。”)《楚辞·大招》句末皆用“只”字。

只,亦句中语助也。《诗·樛木》及《南山有台》《采菽》并曰:“乐只君子。”《北风》曰:“既亟只且。”《君子阳阳》曰:“其乐只且。”字亦作“旨”。《左传》襄十一年、二十四年及昭十三年,引《诗》并作“乐旨君子”。

只,词之“耳”也。襄二十七年《左传》曰:“诸侯归晋之德只,(杜注:“只,辞。”)非归其尸盟也。”只,犹“耳”也。《晋语》曰:“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咫(句),闻则多矣。’”咫,与“只”同。言吾但不能行耳,所闻则已多矣。(韦注:“咫,咫尺间。”失之。又案,今本“不能行”下有“也”字,后人妄加之也。行下有“也”字,则“咫”字当下属为句。韦解“咫”字,亦当在句末矣。今注在“咫”字下,故知“咫”字上属为句,而“行”下本无“也”字也。今删去“也”字。)《楚语》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则。”咫,亦与“只”同。(韦注:“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失之。)

咫,词之“则”也。《贾子·淮难》篇曰:“陛下于淮南王,不可谓薄矣。然而淮南王,天子之法(句),咫蹂促而弗用也。皇帝之令(句),咫批倾而不行也。”又曰:“陛下无负也如是(句),咫淮南王,罪人之身也。淮南王子,罪人之子也。”又曰:“是立咫泣沾衿,卧咫泣交项。”以上诸“咫”字并与“则”同义。故《连语》篇:“墙薄咫亟坏,缯薄咫亟裂,器薄咫亟毁,酒薄咫亟酸。”《新序·杂事》篇“咫”并作“则”。

啻(施智反)、翅、适

编辑

《说文》:“啻,语时不啻也。”《一切经音义》卷三引《苍颉篇》曰:“不啻,多也。”《书·多士》曰:“尔不啻不有尔土。”《无逸》曰:“不啻不敢含怒。”《秦誓》曰:“不啻如自其口出。”《多士释文》曰:“啻,徐本作翅。”《孟子·告子》篇曰:“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庄子·大宗师》篇曰:“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翅,并与“啻”同,字亦作“适”。家大人曰:《说文》:“适,从辵啻声。”适、啻声相近,故古字或以“适”为“啻”。《秦策》曰:“疑臣者不适三人。”不适,与“不啻”同。故高注读“适”为“翅”。《史记·甘茂传》作“疑臣者非特三人”。非特,犹“不啻”也。《孟子·告子》篇曰:“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适,亦与“啻”同。故赵注曰:“口腹岂但为肥长尺寸之肤邪!”“但”字正释“适”字。而孙宗古不为“适”字作音,盖已不知其为“啻”之借字矣。又曰:《庄子·胠箧》篇:“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案,“何适而无有道邪”,本作“何适其有道邪”。适,与“啻”同。言岂但有道而已哉,乃圣、勇、义、知、仁五者皆备也。后人不知“适”与“啻”同,而误读为“适齐适楚”之“适”,因妄改之耳。《淮南·道应》篇作“奚适其无道也”,“无”字亦后人所改。《吕氏春秋·当务》篇作“奚啻其有道也”,(《鲁语》“奚啻其闻之也”,句法正与此同。)足正后人妄改之非。而陆氏《庄子释文》不为“适”字作音,则所见本已非其旧矣。

衹、多

编辑

《诗·我行其野》曰:“成不以富,亦衹以异。”毛《传》曰:“衹,适也。”常语也。字或作“多”。襄二十九年《左传》:

衹见疏也。”正义“衹”作“多”,云:“多见疏,犹《论语》云‘多见其不知量也’。服虔本作‘衹见疏’,解云:‘衹,适也。晋、宋、杜本皆作‘多’。古人多、衹同音。”家大人曰:襄十四年《左传》,荀偃曰:“吾令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多,读为“衹”。衹,适也。言若不班师,则适为秦所禽获而已。杜注曰:“恐多为秦所禽获。”非也

。又昭二十五年《公羊传》,子家驹曰:“季氏得民众久矣,君无多辱焉。”多,亦读为“衹”。言君无适自取辱也。昭二十九年《左传》曰:“君衹辱焉。”是也。《释文》“多”字无音,盖不知为“衹”之借字。引之谨案,定十五年《左传》:“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多,亦读为“衹”。言事楚,则适自取贡献之费也。昭十三年《传》曰:“衹取辱焉。”二十六年《传》曰:“衹取诬焉。”定四年《传》曰:“衹取勤焉。”哀十四年《传》曰:“衹取死焉。”文义正相合也。哀八年《传》:“不足以害吴,而多杀国士,不如已也。”多,亦读为“衹”。言不足以害吴人,而适伤鲁之国士也。僖十五年《传》曰:“晋未可灭而杀其君,衹以成恶。”哀十三年《传》曰:“无损于鲁而衹为名。”文义正相合也。《释文》“多”字无音,皆失之。

适,谓“适然”也。《诗·伐木》曰:“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昭十七年《左传》曰:“凤鸟适至。”是也。

适,犹“是”也。《荀子·王霸》篇:“孔子曰:‘审吾所以适人(句),适人之所以来我也。’”上“适”字训为“往”,下“适”字训为“是”。言我之所以往,即是人之所以来,不可不审也。《吕氏春秋·胥时》篇曰:“王子光见伍子胥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言是吾所甚恶也。刘歆《与扬雄书》曰:“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以验考四方之事,适子云攘意之秋也。”言是子云攘意之秋也。

适,犹“若”也。《韩子·内储说》:“郑袖诫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听从王言。’”言王若有言也。又曰:“秦侏儒善于荆王左右,荆适有谋,侏儒常先闻之。”言荆若有谋也。《外储说右》篇:“国羊谓郑君曰:‘臣适不幸而有过,愿君幸而告之。’”言臣若不幸而有过也。

识,犹“适”也。家大人曰:成十六年《左传》:“识见不穀而趋,无乃伤乎?”言适见不穀而趋也。《晋语》作“属见不穀而下”,韦注曰:“属,适也。”“适”与“识”之同训,犹“适”与“直”之同训也。《孟子·告子》篇曰:“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言岂直为尺寸之肤也。(直,如“直不百步耳”之“直”。)识、直二字,于古音属职部。“适”于古音属锡部。“适”之为“识”,犹“适”之为“直”也。“识”与“适”同义而不同音。《九经古义》谓“识”当为“适”,非也。

属(音烛)

编辑

属,适也。成二年《左传》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杜注曰:“属,适也。”昭四年《传》曰:“属有宗祧之事于武城。”《鲁语》曰:“吾属欲美之。”韦注亦曰:“属,适也。”

属,犹今人言“适才”也。《晋语》曰:“属见不穀而下,无乃伤乎?”韦注曰:“属,适也。”《史记·留侯世家》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属,犹“祇”也。昭二十八年《左传》及《晋语》并云:“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言祇取厌足而已也。韦注曰:“属,适也。适小饱足,则自节止。”近之。杜以“属”为“足”,古无此训,非也。

《诗·草虫》曰:“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毛《传》曰:“止,辞也。”

所者,指事之词。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之属,是也。常语也。

所,犹“可”也。《晏子春秋·杂篇》曰:“圣人非所与嬉也。”非,犹“不”也。言圣人不可与戏也。《墨子·天志》篇曰:“今人处若家得罪,将犹有异家,所以避逃之者矣。今人处若国得罪,将犹有异国,所以避逃之者矣。今人皆处天下而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以避逃之者矣。”所以,可以也。《庄子·知北游》篇曰:“人伦虽难,所以相齿。”言可以相齿也。《盐铁论·未通》篇曰:“民不足于糟糠,何橘柚之所厌?”言何橘柚之可厌也。《史记·淮阴侯传》曰:“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言无可与计事者也。《汉书》“所”作“可”,是其证矣。“所”与“可”同义,故或谓“可”为“所”,或谓“所”为“可”,互见“可”字下。

所,犹“若”也,或也。《书·牧誓》曰:“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言尔若弗勖也。(《史记·周本纪集解》引郑注曰:“所,言且也。”义亦相近。)《诗·墙有茨》曰:“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言若可道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言若不与舅氏同心也。《论语·雍也》篇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言予若否也。又宣十年《左传》曰:“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不然则否。”言若有玉帛之使也。《孟子·离娄》篇曰:“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言国之或存者幸也。

所,语助也。《书·无逸》曰:“乌呼,君子所其无逸。”言君子其毋逸也。君子,谓人君也。所,语助耳。(郑注:“君子,谓在官长者。所,犹处也。”皆失之。)《礼记·檀弓》曰:“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言君毋辱命也。(郑注:“无所辱命,辞不受也。”则“所”乃语助,犹言君毋辱命耳。)成二年《左传》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义与此同。襄二十七年《公羊传》曰:“无所用盟,请使公子襜约之。”言毋用盟也。(何注:“无用为盟。”)昭二十五年《传》曰:“君无所辱大礼。”言君毋辱大礼也。

《尔雅》曰:“矧,况也。”常语。

矧,犹“亦”也。《书·康诰》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言元恶大憝者,亦惟此不孝不友之人。又曰:“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疒众}厥君。”言不率大戛者,亦惟此{疒众}厥君之人。下云“亦惟君惟长”,文义正相近也。《君奭》曰:“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言亦咸奔走也。

矧,犹“又”也。《大诰》曰:“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言又亦惟卜用也。《酒诰》曰:“女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大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矧惟尔事,服休服采,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矧女刚制于酒。”矧惟,又惟也。下云“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是也。《召诰》曰:“今冲子嗣,则无遗寿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谋自天。”言既曰稽古人之德,又曰稽谋自天也。以上二条,皆非“况”之一训所能该也。

爽,发声也。《书·康诰》曰:“爽惟民,迪吉康。”又曰:“爽惟天其罚殛我。”皆是也。某氏《传》训“爽”为“明”,则义不可通。凡书言“洪惟”、“爽惟”、“丕惟”、“诞惟”、“迪惟”、“率惟”,皆词也。解者皆失之。

《论语·先进》篇曰:“回也其庶乎!”《易·系辞传》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诗·兔爰正义》引《易说》曰:“庶,幸也。几,觊也。”)《尔雅》曰:“庶,幸也。庶几,尚也。”常语也。

尚上

编辑

《说文》曰:“尚,庶几也。”字亦作“上”。《诗·陟岵》篇“上慎旃哉”,《汉石经》作“尚”。《诗·小弁笺》曰:“尚,犹也。”常语。

《说文》曰:“尚,曾也。”又曰:“曾,词之舒也。”

逝噬

编辑

逝,发声也。字或作“噬”。《诗·日月》曰:“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言不古处也。《硕鼠》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言将去女也。《有杕之杜》曰:“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言肯适我也。《桑柔》曰:“谁能执热,逝不以濯。”言不以濯也。“逝”皆发声,不为义也。《传》《笺》或训为“逮”,或训为“往”,或训为“去”,皆于义未安。

率,用也。《诗·思文》曰:“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毛《传》曰:“率,用也。”《正义》曰:“《释诂》云:率,由,自也。由、自俱训为用,故率为用也。”(案,“帝命率育”,谓天命用此来牟养万民也。《笺》曰:“率,循也。天命以是循存后稷养天下之功。”失之。)家大人曰:《书·尧典》曰:“蛮夷率服。”率,用也。言为政如此,则蛮夷用服也。(某氏《传》曰:“相率而来服。”失之。)又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率,用也。百兽用舞,犹上文言神人以和耳。又《皋陶谟》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下二句相对为文。“率”与“允”,皆用也。(说见“允”字下。郑《注》曰:“百兽相率而舞,众正之官信得其谐和。”皆失之。郑注见《周官·大司乐疏》。)《盘庚》曰:“率吁众戚,出矢言。”率,用也。吁,呼也。戚,贵戚也。矢,誓也。言民不肯迁,盘庚用呼众贵戚之臣,出誓言以晓喻之也。(誓言,犹诰言也。《尔雅》:“诰,誓,谨也。”郭注曰:“皆所以约敕谨戒众。”是也。某氏《传》曰:“吁,和也。率和众忧之人,出正直之言。”皆非是。《尚书后案》已辩之。)《多士》曰:“予惟率肆矜尔。”率,用也。肆,缓也。言予惟用肆赦矜怜尔也。《君奭》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句法与此相似。(《传》曰:“我惟循殷故事怜湣汝。”失之。辩见《经义述闻》。)《吕刑》曰:“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率,用也。言能明于刑之中正,用治于民,辅成常教也。(《传》曰:“循道以治于民。”失之。)《诗·载见》曰:“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亦谓用见昭考也。“载见辟王”,“率见昭考”,皆指诸侯言之。(《笺》曰:“伯率之见于武王庙。”增“伯”字以成其义,失之。)

家大人曰:率,语助也。《文选·江赋》注引《韩诗章句》曰:“聿,辞也。”“聿”与“率”声近而义同。《书·汤誓》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马注:“众民相率怠堕不和同。”失之。见《史记·殷本纪集解》。)《君奭》曰:“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陈,道也。言惟兹有道诸臣,能保乂有殷也。率,语助耳。王肃注曰:“循此数臣有陈列之功。”失之。辩见《经义述闻》“我祖厎遂陈于上下。”)《立政》曰:“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案,敉,安也。功,事也。言武王惟安其故事,不敢废文王之义德。又惟谋从宽容之德也。两“率”字皆语助。某氏《传》曰:“武王循惟文王抚安天下之功。”“循惟谋从文王宽容之德。”皆失之。)《逸周书·祭公》篇曰:“俾百僚乃心率辅弼予一人。”(孔晁注:“使百官相率辅弼我。”失之。)以上诸“率”字,皆语助耳。解者皆失之。

式,语词之“用”也。《诗·斯干》曰“式相好矣”,是也。常语也。

式,发声也。《尔雅》曰:“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诗·式微笺》用《尔雅》云:“式,发声也。”

卷十

编辑

彼,匪也。《诗·桑扈》“彼交匪敖。”襄二十七年《左传》说此诗曰:“匪交匪敖,福将焉往?”成十四年引《诗》:“彼交匪傲。”《汉书·五行志》作“匪徼匪傲”。《采菽》曰:“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舒”。是“彼”训“匪”也。交,读为“姣”。姣,侮也。匪交匪敖、匪交匪纾,皆谓不侮慢也。说者以“彼”为“彼此”之“彼”,“交”为“交接”之“交”,失之(辩见《经义述闻》)。

末,无也。常语。

末,犹“未”也。《檀弓》曰:“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末,犹“未”也。之,是也,指御而言。言仓卒出战,未卜戎御,故不得其人,以致{西乏}驾。盖以罪县贲父也。

末,犹“勿”也。《礼记·文王世子》曰:“命膳宰曰:末有原。”郑注曰:“末,犹勿也。勿有所再进。”

末,发声也。哀十四年《公羊传》曰:“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末,盖发声。末不亦,不亦也。也,犹“邪”也。言不亦乐乎后世尧舜之知君子邪?下文“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正申明此句之意。

蔑,无也。常语。

蔑,犹“不”也。成十六年《左传》曰:“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晋语》曰:“吾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言不从也。

比,皆也。《说文》曰:“皆,俱词也。从比从白。”徐锴曰:“比,皆也。”《孟子·告子》篇曰:“比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家大人曰:比,犹“皆”也。言耳目与心,皆天之所与我者,而心为大。(赵注以“比”为“比方”,谓比方天所与人性情,失之。或改“比”为“此”,改赵注“比方”为“此乃”,尤非。)《秦策》曰:“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鲍彪于“比”下增一“比”字曰:“比,次也。言如此者相次不一。”非是。)《韩子·初见秦》篇“比”作“皆”。《齐策》曰:“中山再战比胜。”言再战皆胜也。《大戴礼·保傅》篇曰:“于是比选天下端士。”《汉书·贾谊传》“比”作“皆”。

薄,发声也。《诗·葛覃》曰:“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又《芣莒》曰:“薄言采之。”《传》曰:薄,辞也。《时迈》曰:“薄言震之。”《韩诗》薛君《传》与毛《传》同(《后汉书·李固传》注引)。

每,虽也。《尔雅》曰:“每有,虽也。”《诗·常棣》曰:“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又曰:“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每有,犹“虽有”耳。《笺》曰:“虽有善同门来兹,对之长叹而已。”

不、丕、否

编辑

不,弗也。常语。

《玉篇》曰:“不,词也。”经传所用,或作“丕”,或作“否”,其实一也。有发声者,有承上文者。其发声者,《书·西伯戡黎》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某氏《传》曰:“我生有寿命在天。”盖“不”为发声,不有,有也。与他处“不”训为“弗”者不同。“不有命在天”下,不须加“乎”字以足之。《史记·殷本纪》云:“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失之矣。)《康诰》曰:“惟乃丕显考文王。”(丕显考,显考也。通作“不显”。《毛诗》曰:“不显,显也。”则上一字乃发声,《笺》解为岂不显,失其意矣。)《酒诰》曰:“丕惟曰尔克永观省。”(此与“丕”训为“大”者不同。解者多失之,下仿此。)康诰曰:“女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召诰》曰:“其丕能𫍯于小民。”(丕,语词。其丕能,其能也。《顾命》曰:“其能而乱四方。”)又曰:“丕若有夏历年。”《洛诰》曰:“公称丕显德。”(丕显德,显德也。丕,语词。)《多士》曰:“丕灵承帝事。”(丕,语词。丕灵承,灵承也。《多方》曰:“不克灵承于旅。”又曰:“灵承于旅。”)《君奭》曰:“丕单称德。”又曰:“丕承无疆之恤。”《多方》曰:“罔丕惟进之恭。”又曰:“尔尚不忌于凶德。”(不,语词。不忌,忌也。《缁衣》郑注曰:“忌之言戒也。”言以凶德为戒也。《传》解为“不自忌入于凶德”,失之。)《文侯之命》曰:“丕显文、武。”《缁衣》引《甫刑》曰:“播刑之不迪。”(不,语词。不迪,迪也。故古文《尚书》作“播刑之迪”。郑以“不”为衍文,失之。)《孟子·滕文公》引《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显哉,承哉,赞美之词。丕,则发声也。字通作“不”。《诗·清庙》曰:“不显不承。”《传》云:“显于天矣,见承于人矣。”则“不”为发声可知。《笺》乃云:“是不光明文王之德与?是不承顺文王志意与?”失其意矣。丕显丕承,即不显不承。赵注训“丕”为“大”,亦失之。)《逸周书·大匡》曰:“二三子不尚助不穀。”(下“不”字训为“弗”,上“不”字则语词。孔晁注云:“不尚,尚也。”)《皇门》曰:“丕承万子孙。”《祭公》曰:“公称丕显之德。”又曰:“我不则寅哉寅哉。”(孔注云:“不则,言则也。”)《芮良夫》曰:“不其乱而。”《诗·匏有苦叶》曰:“济盈不濡轨。”(《传》云:“濡,渍也。由辀以下为轨。”又解“雉鸣求其牡”云:“违礼义不由其道,犹雉鸣而求其牡矣。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笺》云:“渡深水者,必濡其轨。言不濡者,喻夫人犯礼而不自知。雉鸣反求其牡,喻夫人所求非所求。”案,轨,车摐头也。去地三尺有三寸。济盈无不濡轨之理。不,盖语词。不濡,濡也。言济盈则濡轨,此理之常也。而违犯礼义者,何反其常乎?牡,犹雄也。《正义》曰:“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此其定例耳,若散则通。故《书》曰:“牝鸡之晨。”传曰:“获其雄狐。”是也。据此,则雌雄亦得称牝牡,雉鸣求其牡者,谓求其雄也。言鸟兽所求,必于其耦。何夫人之所求,非其耦乎?牡即雉之雄者,故曰其牡。若属之走兽,不得言“其”矣。《传》《笺》失之。)《常棣》曰:“鄂不韡韡。”(《传》云:“鄂,犹鄂鄂然,言外发也。韡韡,光明也。”则“不”字乃语词。鄂不韡韡,犹言夭之沃沃耳。《笺》云:“承华者曰鄂。不,当为拊。拊,鄂足。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古声不、拊同。”案,诗咏草木之华,皆直美其华之色,无以鄂足言之者。且韡韡光明,华色则然。鄂足隐在华下,安所见其韡韡哉?郑亦知鄂足不得言韡韡,乃为之说云:“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迂回而难通矣。王肃述毛云:“不韡韡,言韡韡也。以兴兄弟能内睦外御,则强盛而有光耀,若常棣之华发也。”斯言得之。)《车攻》曰:“徒御不警,大庖不盈。”(《传》云:“不警,警也。不盈,盈也。”则“不”为语词,与训“弗”者不同。不必增字以足之,解为“岂不警乎”、“岂不盈乎”也。《笺》谓反其言美之,失其意矣。)《何人斯》曰:“否难知也。”(否,语词。否难知,难知也。言其心孔艰,不可测也。《笺》乃云:“否,不通也。我与汝情不通,汝与于谮我与否,复难知也。”失之。)《桑扈》曰:“不戢不难,受福不那。”(《传》云:“戢,聚也。不戢,戢也。不难,难也。那,多也。不多,多也。”则“不”为语词。《笺》乃云:“不自敛以先王之法,不自难以亡国之戒,则其受福禄亦不多也。”失之。)《菀柳》曰:“有菀者柳,不尚息焉。”(《笺》云:“有菀然枝叶茂盛之柳,行路之人,岂有不庶几欲就之止息乎?”案,不,语词。不尚,尚也。是正言,非反言。故句末用“焉”字。)“有菀者柳,不尚愒焉。”《文王》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传》云:“有周,周也。不显,显也。不时,时也。则“不”为语词,犹“有”为语词也。笺乃云:“周之德不光明乎?”“天命之不是乎?”失之。此“不”字与训“弗”者不同,不必增“乎”字以足其义也。)又曰:“不显亦世。”(此“不”字亦语词,《传》解为“不世显德乎”,失之。)“世之不显。”(不,语词。世之不显,世之显也。若作“不显乎”解,则与“之”字文义不相承矣,以是明之。)又曰:“其丽不亿。”(不,语词。不亿,亿也。“商之孙子,其丽不亿。”犹曰“子孙千亿”耳。《笺》以为“不徒亿”,失之。赵岐《孟子注》误与《笺》同。)《大明》曰:“不显其光。”(《传》曰:“然后可以显其光辉。”则“不”为语词可知。《笺》解为“不明乎”,失之。)《思齐》曰:“不显亦临。”(《传》云:“以显临之。”则“不”为语词。《笺》乃云:“有贤才之质而不明者,亦得观于礼。”或又解为幽隐之处。此皆误以“不”为“弗”,故说之多歧。不知“不显”之“不”,语词,与他处训为“弗”者不同也。又案,“亦”字,语词。与“亦既见止”、“亦泛其流”之“亦”同。非谓显固临,不显亦临也。例以下句之“无射亦保”,《文王》之“不显亦世”,而文义自明。)又曰:“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传》云:“大疾害人者,不绝之而自绝也。烈,业。假,大也。《笺》云:“厉、假,皆病也。瑕,已也。大疾害人者,不绝之而自绝。为厉假之行者,不已之而自已。”案,不,语词。不殄,殄也。不瑕,瑕也。言大疾则绝矣,厉假之病则已矣。汉《唐公房碑》云:“疠蛊不遐,去其螟蜮,斯德祐之效也。”然则“疠假”当作“疠蛊”。瑕,与“遐”同。戎疾之绝,疠蛊之已,皆鬼神保祐也。不殄不瑕,文义已足。不必迂回其说,而云不绝之而自绝,不已之而自已也。)“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传》云:“言性与天合也。”《正义》云:“毛以为言文王之圣德自生知,无假学习。不闻人之道说,亦自合于法。不待臣之谏诤,亦自入于道。”案,不,语词。不闻,闻也。不谏,谏也。式,用也。入,纳也。言闻善言则用之,进谏则纳之。宣二年《左传》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是纳谏为入也。《传》说失之。《笺》又云:“有仁义之行而不闻达者,亦用之助祭,有孝悌之行而不能谏争者,亦得入。”其说尤疏。“亦”字亦语词。岂谓闻固式,不闻亦式,谏固入,不谏亦入邪?)《下武》曰:“不遐有佐。”(《传》云:“远夷来佐。”则“不”为语词。)《生民》曰:“上帝不宁,不康禋祀。”(《传》曰:“不宁,宁也。不康,康也。”则“不”为语词。《笺》乃云:“心犹不安之。又不安,徒以禋祀而无人道。”失之。)《卷阿》曰:“矢诗不多。”(《传》云:“不多,多也。”)《抑》曰:“万民是不承。”(今本作“万民靡不承”。《释文》:“靡不承,一本靡作是。”案,作“是”者,是也。《笺》云:“天下之民,不承顺之乎?”言承顺也,不为“靡”字作解,则一本为长。不,语词。不承,承也。《尔雅》云:“是,则也。”万民是不承,言万民则承顺之矣。不须加“乎”字以足其义。)《崧高》曰:“不显申伯。”(《传》云:“不显申伯,显矣申伯也。”则“不”为语词。《正义》谓“岂不光显申伯乎?”失之。)《韩奕》曰:“不显其光。”(与《大明》“不显其光”同。《正义》云:“可谓不显其礼之有光荣乎?”失之。)《召旻》曰:“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家大人云:不,语词。不如时,如是也。不如兹,如此也。疚,贫也。《释文》云:“疚字或作砀。”《说文》:“砀,贫病也。”《广雅》:“砀,贫也。”“砀”与“富”相对为文。言昔也,贤人食禄,其富如是。今也,贤人失所,其贫如此也。变“贫”言“疚”,以与“富”为韵耳。《传》解“维昔之富不如时”云:“往者,富仁贤;今也,富谗佞。”解“维今之疚不如兹”云:“今则病贤也。”《笺》云:“时,今时也。兹,此也。此者,此古昔明王。”盖皆训“不”为“弗”,失之矣。)又曰:“池之竭矣,不云自频(《笺》云:“池水之溢由外灌焉。今池竭,人不云由外无益者与?言由之也。”案,不,语词。不云自频,云自频也。)泉之竭矣,不云自中。”(云自中也。)又曰:“不灾我躬。”(《笺》云:“是不灾王之身乎?”案,不,语词。不灾,灾也。)《清庙》曰:“不显不承。”(说见上)《维天之命》曰:“於乎不显。”《烈文》曰:“不显维德。”(不,发声。《笺》解为“不勤明其德乎”,失之。)《执竞》曰:“不显成康。”(“不显成康”、“于穆清庙”、“伊嘏文王”,词皆在上。传解为“不显乎”,失之。)《那》曰:“亦不夷怿。”(《笺》云:“亦不说怿乎?言说怿也。”案,不,语词,不须加“乎”字以释之。)《礼记·射义》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不从之“不”训为“弗”,不在之“不”为语词。不在,在也。郑断“者不”为句,云:“有此行不?”失之。《日知录》谓“幼”上当有“非”字,以语急而省之,尤非。)又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不倦、不变、不乱之“不”训为“弗”,不在之“不”为语词。)僖二十八年《左传》曰:“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丕,语词。丕显休命,显休命也。《多方》曰:“降显休命于成汤。”)宣四年曰:“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襄二十九年曰:“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正义》引服虔云:“不尚,尚也。尚当取女叔侯杀之。”)昭三年曰:“昧旦丕显。”(丕,语词。丕显,显也。言昧旦时即已光明其德。杜注训“丕”为“大”,失之。)《晋语》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君不亦礼焉。”(不亦,亦也。僖二十五年《左传》“君其礼焉”,文义与此同。)《尔雅·释器》曰:“不律谓之笔。”(律、笔声近而语转,“不”则发声也。)《释丘》曰:“夷上洒下,不?。”(郭注曰:“不,发声。”孙炎以为衍字,失之。)《释鱼》曰:“龟左倪不类,右倪不若。”(邢《疏》曰:“不,发声也。”《周礼》:“西龟曰雷属,北龟曰若属。”是也。案,“不”为发声,故亦可省之而称雷称若。)《孟子·公孙丑》篇曰:“虽褐宽博,吾不惴焉。”(不,语词。不惴,惴也。言虽被褐之夫,吾惧之。赵注谓“虽敌人被褐宽博一夫,不当轻惊惧之”,疏矣。)《楚词·招魂》曰:“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王注云:“不奇,奇也。犹《诗》云‘不显文王’。不显,显也。言其容靡丽,诚足奇怪也。”)《东周策》曰:“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不必,必也。不,语词。鲍彪注曰:“不必犹不可。”失之。)《秦策》曰:“楚国不尚全事。”(高注曰:“不尚,尚也。《史记·楚世家》作“吾国尚可全”,明“不”为语词。)皆发声也。其承上文者,《书·禹贡》曰:“三危既宅,三苗丕叙。”(丕,乃承上之词,犹言三苗乃叙也。诸家皆误训“丕”为“大”。下仿此。)《盘庚》曰:“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此“不”字训为“弗”,下“不生生”同),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又曰:“女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女有积德。”(丕乃,犹言“于是”也。《传》解为“大乃敢言”,则文不成义。)又曰:“女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女罪疾。”(犹言乃降与女罪疾。)又曰:“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王,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又曰:“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康诰》曰:“至于旬时,丕蔽要囚。”(《小司寇》曰:“至于旬,乃蔽之。”文义正同。)又曰:“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丕则,犹言“于是”也。既断行是诚信之道,于是勉行德教也。《传》解为“大法敏德”,失之。)《梓材》曰:“后式典集,庶邦丕享。”(言君能和集庶邦,于是庶邦来享也。)《召诰》曰:“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言既命庶殷,庶殷乃作也。)《无逸》曰:“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汉石经》“否”作“不”,不则犹“于是”也。言既已妄诞,于是轻侮其父母也。《传》谓“已欺诞父母,不欺,则轻侮其父母”,文义难通。)又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言是人于是有过也。《传》谓“是人则大有过”。既误训“大”,又乱其字之先后矣。)又曰:“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言民于是厥心违怨,于是厥口诅祝也。)《立政》曰:“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言既灼知厥若,于是使治之也。下文“兹乃俾乂”,文义正同。)《逸周书·祭公》曰:“天之所锡武王时疆土,丕维周之基,丕维后稷之受命。是永宅之。维我后嗣,旁建宗子。丕维周之始并。乌呼,天子三公,监于夏之既败,丕则无遗后难(言于是无遗后难也)。至于万亿年,守序终之,既毕,丕乃有利宗(言于是有利宗也)。丕维文王由之。”皆承上之词也。凡此,皆古人属词之常例。后世解经者,但知“不”之训“弗”,“否”之训“不”,“丕”之训“大”,而不知其又为语词,于是强为注释,而经文多不可通矣。“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既诞,否则侮厥父母。”皆先言“既”而后言“丕”,其为承上之词,显然明白。而《史记·夏本纪》乃云:“三苗大叙。”则知三代语言,汉人犹难遍识,愿学者比物丑类以求之。

不,否,非也。《吕刑》曰:“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墨子·尚贤》篇引作“女何择否人,(今本“否”误作“言”,盖篆书“否”字作“[1234]”,“言”字作“[1234]”,二形相似。隶书“否”字或作“[1234]”,“言”字或作“縃”,亦相似。故“否”误为“言”。)何敬不刑,何度不及。”《尚同》篇曰:“先王之书,相年之道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均。则此语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游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是不也,否也,皆“非”也。故“非敢”谓之“不敢”。《士相见礼》:“主人对曰:某不敢为仪。”今文“不”为“非”,是也。“苟非”谓之“苟不”。《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正义》曰:“不,非也。”)又曰:“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是也。“岂非”谓之“岂不”。《庄子·让王》篇:“先生不受,岂不命邪?”《荀子·君道》篇:“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是也。“不”与“非”同义,故有时互用。《大戴礼·王言》篇:“毕弋田猎之得,不以盈宫室也。征敛于百姓,非以充府库也。”《墨子·非命》篇:“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上之所罚,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不,亦“非”也。

不,否,无也。《尧典》曰:“否德忝帝位。”言无德也。(《传》曰:“否,不也。”不,亦“无”也。)《王风·君子于役》曰:“不日不月。”言无一定之日月,序所谓“行役无期度”也。《周官·大司马》曰:“若师不功,则厌而奉主车。”言师无功也。(与上“若师有功”相对为文。)《大学》曰:“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言事所必无也。(下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与此文异而义同。)庄十四年《左传》曰:“人无衅焉,妖不自作。”自,由也。言妖无由作也。(《正义》曰:“妖孽不能自作。”失之。)《晋语》曰:“不本而犯。”言无本也。(无本,谓言不本于貌,貌不本于情。即上文所谓“中不济而外强之,外内类而言反之”也。韦注谓“行不本仁义”,失之。)《论语·先进》篇曰:“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言人无有非其父母昆弟之言也(说见《经义述闻》)。故《洪范》“无偏无党”、“无党无偏”,《史记·张释之冯唐传赞》引作“不偏不党”、“不党不偏。”《吕刑》“鳏寡无盖”,《墨子·尚贤》篇引作“鳏寡不盖”。《秦策》“一战不胜而无齐”,《韩子·初见秦》篇作“不齐”。

不,毋也,勿也。《大雅·板》曰:“无敢戏豫,无敢驰驱。”昭三十二年《左传》引作“不敢戏豫,不敢驰驱”。无,与“毋”通。不,亦“毋”也。《召诰》曰:“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言王顾畏民碞,毋敢或后也。《孟子·滕文公》篇:“我且往见,夷子不来。”言我将往见夷子,夷子勿来也。

《玉篇》曰:“非,不是也。”常语。

服虔《汉书·萧望之传》注曰:“非,不也。”《书·盘庚》曰:“肆予冲人,非废厥谋。”言不废厥谋也。又曰:“各非敢违卜。”某氏《传》曰:“君臣用谋,不敢违卜也。”《大戴礼记·保傅》篇:“人性非甚相远也。”《汉书·贾谊传》“非”作“不”。

《诗·木瓜传》曰:“匪,非也。”常语。

匪,不也。《诗·殷武》曰:“稼穑匪解。”言不懈也。《车[1234]》曰:“匪饥匪渴。”《笺》曰:“虽饥不饥,虽渴不渴。”《周语》引《颂》曰:“莫匪尔极。”韦注曰:“匪,不也。无不于女时得其中也。”

《广雅》曰:“匪,彼也。”家大人曰:《诗·小旻》曰:“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襄八年《左传》引此《诗》,杜注曰:“匪,彼也。”“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犹下文言“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亦犹《雨无正》曰“如彼行迈”也。(《笺》曰:“匪,非也。不行而坐图远近。”失之。)又《定之方中》曰:“匪直也人,(《传》曰:“匪徒庸君。”训“匪直”为“匪徒”,训“人”为“庸君”,皆失之。)秉心塞渊。”言彼正直之人,秉心塞渊也。《匪风》曰:“匪风发兮,匪车偈兮。”言彼风之动发发然,彼车之驱偈偈然也。(《传》曰:“发发飘风,非有道之风。偈偈疾驱,非有道之车。”《汉书·王吉传》,吉引《诗》说曰:“是非古之风也,发发者。是非古之车也,偈偈者。”皆失之。)《都人士》曰:“匪伊垂之,带则有馀。匪伊卷之,发则有苬。”言彼带之垂则有馀,彼发之卷则有苬。犹上文言“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也。(《笺》曰:“言士非故垂此带也,带于礼自当有馀也。女非故卷此发也,发于礼自当有也。”失之。)解者训“匪”为“非”,故多不安。

无、毋、亡、忘、妄

编辑

无,毋,勿也。常语。

孟康注《汉书·货殖传》曰:“无,发声助也。”字或作“毋”。《诗·文王》曰:“无念尔祖。”《传》曰:“无念,念也。”《抑》曰:“无竞维人。”《执竞》曰:“无竞维烈。”《传》并曰:“无竞,竞也。”(《笺》解《抑》篇曰:“无强于得贤人。”解《烈文》曰:“无强乎维得贤人也。”解《执竞》及《武》篇曰:“无强乎其克商之功业。”皆误以为“有无”之“无”。)隐十一年《左传》:“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襄二十四年:“无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杜注并曰:“无宁,宁也。”襄二十九年:“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服虔注曰:“毋宁,宁也。宁自取夫人,将焉用老臣乎?”《鲁语》曰:“彼无亦置其同类。”韦注曰:“无亦,亦也。”《周语》曰:“无亦择其以柔嘉。”(无亦,亦也。韦注曰:“无亦,不亦也。”失之。下《晋语》同。)又曰:“王无亦鉴于黎、苗之王。”《晋语》曰:“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楚语》曰:“女无亦谓我老耄而舍我,而又谤我。”(无亦,亦也。舍,谓不谏戒也。言我老矣,女亦谓我老而舍我可也,奈何又谤我邪?是自谓其老,不欲人之见而谏戒之也。故《左史》曰:“唯子老耄,故欲见以交儆子。”又引卫武公之言曰:“无谓我老耄而舍我。”辩见《经义述闻》。)成二年《左传》曰:“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襄二十四年曰:“无亦是务乎?”昭二十三年曰:“无亦鉴乎若敖、蚡冒至于武文。”并同。是“无”为发声也。又《书·微子》曰:“今尔无指告,予颠𬯀,若之何其?”(某氏《传》曰:“汝无指意,告我殷邦颠陨𬯀坠,若之何其救之?”案,“今尔无指告”,当为一句。无,发声。无指告,指告也。指,读曰“厎”。厎,致也。襄九年《左传》曰:“无所厎告。”《盘庚》曰:“其惟致告。”是也。言我殷将颠坠,若何而可?今尔其致告我以救之之道乎?倒文则曰“今尔无指告,予颠𬯀,若之何其”耳。作《传》者不知“无”为发声,“指告”为“厎告”,故文义乖而句读亦舛也。说详《经义述闻》。)《诗·小旻》曰:“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抑》曰:“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无,发声。“无沦胥以败”,沦胥以败也。言周德日衰,如泉水之流,滔滔不返,无论智愚贤否,将相率而厎于败亡也。“无沦胥以亡”,沦胥以亡也。言皇天弗尚,祸乱日生,如泉水之流,滔滔不返,周之君臣,将相率而厎于败亡也。《雨无正》曰:“若此无罪,沦胥以铺。”语意正相近。《笺》解《小旻》则曰:“无相牵率为恶以自浊败。”解《抑》篇则曰:“无自率行为恶,皆与之以亡。”俱误以“无”为戒词。)《礼记·祭义》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无人为大,人为大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则“无”为发声可知。《正义》曰:“天地生养万物之中,无如人最为大。”失之。)昭二十六年《左传》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杜注曰:“言追监夏、商之亡。”是“无”为发声。)《管子·立政·九败解》篇曰:“人君唯毋听寝兵,(毋,发声。毋听,听也。下“无好”同。)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人君唯毋听兼爱之说,则视天下之民如其民,视国如吾国。人君唯无好全生,则群臣皆全其生而生又养(又,与“有”同)。人君唯无听私议自贵,则民退静隐伏,窟穴就山,非世间上,轻爵禄而贱有司。人君唯无好金玉货财,必欲得其所好,则必易之以大官尊位,尊爵重禄。人君唯毋听群徒比周,则群臣朋党,蔽美扬恶。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人君唯毋听请谒任誉,则群臣皆相为请。人君唯无听谄谀饰过之言,则败。”《墨子·尚贤》篇曰:“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贤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终身不倦。”又曰:“今唯毋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使国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又曰:“然昔吾所以贵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何故以哉?以其唯毋临众发政而治民,使天下之为善者可而劝也,为暴者可而沮也。”(毋,发声。毋得,得也。毋以,以也。毋临众发政,临众发政也。下《尚同》篇之“毋立”、“毋以”,《非攻》篇之“毋兴起”、“毋废一时”,《节用》篇之“毋兴师”,《节葬》篇之“毋法”、“无以”,《天志》篇之“毋明”,《非乐》篇之“毋造为”、“毋处”、“毋为乐”、“毋在乎”,并同。详《读书杂志》。)以上皆发声。

无,转语词也。字或作“亡”,或作“忘”,或作“妄”,或言“亡其”,或言“意亡”,或言“亡意亦”,或言“将妄”,其义一也。《墨子·非攻》篇曰:“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与“抑”同。亡,与“无”同。皆词也。《汉书·货殖传》:“宁爵无刁。”孟康注曰:“奴自谓宁欲免去作民有爵邪,无将止为刁氏作奴乎?”文义与此同。)《非命》篇曰:“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庄子·外物》篇曰:“抑固邪?亡其略弗及邪?”(郭象注曰:“略无弗及之事也。”既误以为“有无”之“无”,又乱其次矣。)《吕氏春秋·审为》篇曰:“君将攫之乎?亡其不与?”《爱类》篇曰:“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淮南·修务》篇“亡”作“忘”。)《秦策》曰:“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邪?”(今本“亡”讹作“已”,钱本、曾本并作“亡”,与《史记·范雎传》合。《索隐》曰:“亡,犹轻蔑也。”失之。)《赵策》曰:“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忘其憎怀而爱秦邪?”(忘,与“亡”同。)又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亡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亡其”,今本依《史记·虞卿传》改作“王以其”,钱本、刘本并作“亡其”,与《新序·善谋》篇合。)《韩策》曰:“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又”字后人所加,《韩子·外储说》篇无“又”字。)《史记·鲁仲连传》:“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亡意亦”,皆词也。意亦者,抑亦也。《索隐》断“亡意”为句,注曰:“无还燕意。”失之。)《越语》曰:“道固然乎?妄其欺不穀邪?”(妄,与“亡”同,当读“宁爵无刁”之“无”。郑注《儒行》曰:“妄之言无也。”)《庄子·庚桑楚》篇曰:“是其于辩也?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将妄,与“将无”同。也,与“邪”同。郭象注:“将令后世妄行穿凿而殖秽乱也。”失之。)《新序·杂事》篇曰:“先生老渼与?妄为楚国妖与?”(《楚策》作“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则“妄”为语助。)以上皆转语词。

无,犹“得无”也。《士丧礼》筮宅辞曰:“哀子某,为其父某甫筮宅。度兹幽宅,兆基无有后艰?”郑注曰:“得无后将有艰难乎?”又卜葬日辞曰:“哀子某,来日卜葬其父某甫,考降,无有近悔?”郑注曰:“得无近于咎悔者乎?”

无乃,犹“得无”也(宣十二年《公羊传》注)。《周语》曰:“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隐三年《左传》曰:“无乃不可乎?”

无宁,犹“无乃”也。家大人曰:昭二十二年《左传》曰:“无宁以为宗羞。”言宋若自诛华氏,无乃以为宗族之羞,不如使楚戮之也。(杜注曰:“无宁,宁也。”失之。“宁”训为“乃”,见“宁”字条下。)

无,不也。(薛综《东京赋》注曰:“无,犹不也。”)《书·洪范》“无偏无党”,《墨子·兼爱》篇、《汉书·谷永传》注并引作“不偏不党”。《吕刑》“鳏寡无盖”,《墨子·尚贤》篇引作“鳏寡不盖”。《论语·学而》篇“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汉书·谷永传》引作“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老子》下篇“圣人不积”,《魏策》引作“圣人无积”。《诗·皇矣》“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墨子·天志》篇引作“毋大声以色,毋长夏以革”。毋,与“无”通。《礼记·月令》“五谷无实”,《吕氏春秋·孟秋纪》作“五谷不实”。《三年问》:“无易之道也。”郑注曰:“无易,犹不易也。”《荀子·礼论》篇作“不易之术”。又“至死不穷”、“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荀子》作“无穷”、“无乱”。《郊特牲》曰:“昆虫毋作。”言不作也。《大传》曰:“可无慎乎?”言不慎也。文十二年《左传》曰:“国无陋矣。”言不陋也。成二年曰:“无顾土宜。”言不顾土宜也。《论语·雍也》篇:“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毋,与“无”同。言九百之粟,尔虽不欲,然可分于邻里乡党,尔不以与之乎?言当与之也。(孔注读“毋”字绝句,云:“禄,法所当受,无以让也。”失之。)

无,否也。襄九年《左传》曰:“穆姜始往东宫而筮之。史曰:‘君必速出。’姜曰:‘亡。’”(杜注曰:“亡,犹无也。”案,“亡”与“无”同,犹“否”也。)《庄子·大宗师》篇曰:“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至乐篇》曰:“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恶?’”《达生篇》曰:“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亡,与“无”同,言否也。

无,非也。《礼记·礼器》曰:“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易·系辞传》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文义与此同。)言非忠信之人,则礼不虚行也。《管子·形势解》曰:“无德厚以安之,无度数以治之,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言国非其国,而民非其民也。

无,未也。《荀子·正名》篇:“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言未之有也。

罔,无也。常语。

罔,犹“不”也。《书·盘庚》曰:“罔罪尔众。”某氏《传》曰:“今我不罪女。”《微子》曰:“乃罔畏畏。”《传》曰:“上不畏天灾,下不畏贤人。”是也。又《盘庚》曰:“罔知天之断命。”言不知天将断绝女命也。《诗·抑》曰:“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言女不克广索先王之明刑而执守之也。(《笺》曰:“无广索先王之道与能执法度之人乎?”失之。)

罔,犹“得无”也。家大人曰:《楚辞·九章》曰:“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洪兴祖《补注》曰:“言欲高飞远集,去君而不仕。得无谓女远去欲何所适也。”(王注以为“诬罔”,失之。)

微,无也。《诗·式微》曰:“微君之故。”《周语》曰:“微我,晋不战矣。”毛《传》、韦注并曰:“微,无也。”宣十二年《公羊传》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微,无也。此,谓上文锡之不毛之地也。言寡人得见君面,徒以君之不令臣为恶言,激怒使然耳。而其实贰而伐之,服而舍之,无或至于灭国迁君若此之甚也。(何注曰:“微,喻小也。积小言语以致于此。”失之。说见《经义述闻》。)

微,非也。《诗·柏舟》曰:“微我无酒。”《笺》曰:“非我无酒。”《礼记·檀弓》曰:“虽微晋而已。”注曰:“微,非也。”

勿,无也,莫也。常语。

《广雅》曰:“勿,非也。”《诗·灵台》曰:“经始勿亟。”《笺》曰:“度始灵台之基趾,非有急成之意。”

勿,语助也。《诗·节南山》曰:“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勿罔,罔也。言弗问而察之,则下民欺罔其上矣。(《传》曰:“勿罔上而行也。”则与“弗问”、“弗仕”之文不相承。《笺》曰:“勿,当作末。不问而察之,则下民末罔其上矣。”亦未安。)僖十五年《左传》曰:“史苏是占,勿从何益?”勿从,从也。言虽从史苏之言,亦无益也。(杜注曰:“虽复不从史苏,不能益祸。”失之。)与他处训“无”者不同。

夫,犹“乎”也,叹辞也。(赵岐注《孟子·告子》篇曰:“夫,叹辞也。”)在句末者,《易·系辞传》曰:“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礼记·檀弓》曰:“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是也。在句中者,檀弓曰:“仁夫公子重耳!”《论语·子罕》篇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也。

夫,指事之辞也。《礼记·檀弓》曰:“予恶夫涕之无从也。”《礼运》曰:“是故夫礼。”僖二十四年《左传》曰:“夫袪犹在。”宣二年曰:“公嗾夫獒焉。”《周语》曰:“然则夫支之所道者,必尽知天地之为也。”是也。

夫,犹“彼”也。《礼记·三年问》曰:“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荀子·礼论》篇“夫”作“彼”。襄二十六年《左传》曰:“夫独无族姻乎?”《楚语》作“彼有公族甥舅。”《齐语》曰:“夫为其君勤也。”《管子·小匡》篇“夫”作“彼”。哀二十五年《左传》曰:“彼好专利而妄,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夫,亦“彼”也。《汉书·贾谊传》曰:“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之俱存。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颜注曰:“夫,犹彼人耳。”是也。又《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孔子称澹台灭明之行曰:“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夫也中之矣。”《礼记·檀弓》曰:“夫由赐也见我。”(夫,犹“彼”也。皇侃曰:“夫谓丈夫。”失之。)文十三年《左传》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十四年曰:“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已氏。”宣二年曰:“夫其口众我寡。”襄二十六年曰:“夫不恶女乎?”三十一年曰:“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昭七年曰:“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行其事。”十六年曰:“我皆有礼,夫犹鄙我。”《晋语》曰:“夫无乃以国故而行强于君。”又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又曰:“今夫以君为纣。”《郑语》曰:“夫其子孙,必光启土。”《楚语》曰:“夫其有故。”又曰:“夫先自败也已,焉能败人?”又曰:“馀善之,夫乃其宁。”庄三十二年《公羊传》曰:“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荀子·解蔽》篇曰:“不以夫一害此一。”夫,皆“彼”也。

夫,犹“此”也。《礼记·檀弓》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郑注曰:“夫夫,犹言此丈夫也。”(夫夫,犹“是夫”也。《檀弓》曰:“是夫也多言。”)又曰:“从母之夫,舅之妻,夫二人相为服。”(今本“夫二人”讹作“二夫人”,辩见《经义述闻》。)注曰:“夫二人,犹言此二人也。”《祭义》曰:“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注曰:“亲以此日亡,其哀心如丧时。”昭十二年

《左传》曰:“且夫易不可以占险。”杜注曰:“夫《易》,犹此《易》。”是也。又僖三十年《左传》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成十六年曰:“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襄二十六年曰:“君淹恤在外十二年矣,而无忧色,亦无宽言,犹夫人也。”(言犹然如此之人也。)《鲁语》曰:“鳖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晋语》曰:“且夫战也,微郤至,王必不免。”又曰:“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昭二十五年《公羊传》曰:“有夫不祥。”《论语·先进》篇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孟子·公孙丑》篇曰:“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夫,皆“此”也。

夫,犹“凡”也,众也。《孝经疏》引刘镈曰:“夫,犹凡也。”高诱《淮南·本经》篇注曰:“夫人,众人也。”《书·召诰》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正义》曰:“夫,犹人人。言天下尽然也。”)《顾命》曰:“思夫人自乱于威仪。”(《正义》曰:“夫人众国,各自治正于威仪。”)《考工记》曰:“夫人而能为镈也。”(夫人,犹“众人”也。郑注以“夫”为“丈夫”,失之。)《礼记·祭统》曰:“上有大泽,则民夫人待于下流。”襄八年《左传》曰:“夫人愁痛。”(杜注曰:“夫人,犹人人也。”)二十七年曰:“且吾因宋以守(句),病则夫能致死。”昭七年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注曰:“人欲致死讨纣。”)哀十六年曰:“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周语》曰:“夫人奉利而归诸上。”(韦注曰:“夫人,犹人人也。”)《楚语》曰:“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皆是也。

夫,发声也。《周官·司烜氏》曰:“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郑司农曰:“夫,发声也。”《礼记·少仪》曰:“加夫襓与剑焉。”郑注曰:“夫,或为‘烦’,皆发声。”


  1. 近人以为‘有司’二字应作‘贪’,见侯乃峯《据新出楚简校读〈论语〉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