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四库全书本)/卷201

卷二百 经义考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春秋三十四
  吕氏春秋说志
  五卷
  存
  江氏春秋补传
  五卷
  未见
  杭州府志晓仁和人正德戊辰进士历官工部右侍郎赠尚书
  锺氏春秋集要
  二卷
  未见
  胡氏缵宗春秋本义
  十二卷
  未见
  王氏崇庆春秋断义
  一卷
  存
  崇庆自序曰昔者吾闻诸夫子曰吾行在孝经志在春秋而孟子推广仲尼则又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㐀窃取之吾是以知春秋圣人之心经也因史而寓吾义焉尔也然而圣人之义存乎取舎圣人之取舎存乎是非是故是非之来无恒而后吾之取舎应焉而何尝有心于其闲也如此则圣人可窥后人之凿可恶也矣今夫人伦莫大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始终莫大乎冠昏丧祭吊赙殡葬交际莫大乎朝觐会同盟誓聘问内外莫大乎中国四裔润色戡定莫大乎礼乐征伐省咎反躬莫大乎时之灾祥民之向背巡行莫大乎省方田狩然而莫不有先王之法在焉夫法天之理也人之纪也不可乱也理悖而纪乱人之心灭矣吾乃今然后知仲尼之悲周也夫悲周因之于鲁探其原也是故言鲁所以正列国也举列国所以例鲁也又从而参之周所以互见也为无穷防也仲尼取舎之义微矣然而经者纲也史之文也有笔削焉传者目也列国之事也圣人取舍之心行乎其中矣而谓字字而褒字字而贬岂所以论圣人也哉故善观春秋者必以传善观传者必以理必自平心易气始平心易气者必自无欲始仲尼复起必从吾言矣作春秋断义嘉靖戊戌
  杨氏春秋地名考
  一卷
  未见
  余氏春秋传疑
  一卷
  未见
  王氏春秋亿
  四卷
  未见
  霍氏春秋解
  未见
  马氏春秋备义
  未见
  郑氏春秋传义
  未见
  黄虞稷曰佐字时夫正德甲戌进士福建右参议
  舒氏春秋疑义
  未见
  姜氏春秋曲言
  十卷
  存
  黄虞稷曰纲字幼章金华人正德丁丑进士工部郎中
  王氏渐逵春秋集传
  未见
  渐逵自序曰春秋者大圣人所作之经为天下古今礼义不易之公案也而论春秋者乃有千载不决之疑二焉曰凡例也周正也凡例见于三传汉唐宋之儒者皆从而附会之虽以胡氏犹不免焉惟朱子始破其说以为非圣人之意而犹未明言以辟之也近得甘泉湛氏作春秋正传乃深斥之然后凡例之说始弗信于天下周正亦起于左氏而汉唐宋之儒亦从而附会之虽以朱子犹不免焉惟唐子西仅及之而亦未得其详也近得周文安作辨疑集始析而正之而三正之说犹或遗焉予谓三正之说古无是制亦无是言也求之诗书考之周礼皆曰班朔事于诸侯自此始耳非谓改元也自是而改时改月之言渐兴而天地阴阳之道乖矣故予断以周王无建子之制夏历为百王之书而春秋无冠月之训自以谓足以破千载不决之疑不知博古君子以为何如也虽然得圣人之意而出于凡例时月之闲犹相千里之马而出于牝牡骊黄之外此又读春秋者之所宜知也予既为春秋古经义以其辞简奥恐读者晦焉暇日遍观诸儒之论亦有精确得圣人之意者裒为集传俾学者一开卷而知之无事乎揣测牵强之劳庶几明白简易而圣人正大之情见矣
  林氏希元春秋质疑
  未见
  季氏春秋私考
  三十六卷
  存
  唐顺之序曰春秋之难明也其孰从而求之曰求之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又孰从而求之曰求之愚夫愚妇之心或曰然则游夏何以不能赞也曰高与赤者世传以为游夏之徒也师说固宜有在焉者其犹未免于说之过详与其诸家之纷纷者又可知矣可谓蔽于圣经而不以愚夫愚妇之心求春秋者也余为是说久矣儒者皆牵于旧闻迂焉而莫余信也闲以语彭山季君君欣然是之于是出其所著春秋私考示余则公谷之义例左氏之事实诸家纷纷之说一切摧破而独身处其地以推见当时事情而定其是非虽其千载之上不可亿知然以斯人直道而行之心准之要无甚远者余是以益自信余之说有合于君也君尝师阳明王先生闻致知之说为能信斯人直道之心与圣人无毁誉之心同其春秋大旨亦多本之师说故其所见直截如此至于地理古今之沿革姓名氏族之流派星历之数度禘郊尝社礼乐兵赋之纤悉古今之所聚讼皆辨析毫厘务极核实昔人所称经师莫之及也
  私考驳正近代之经学凿空杜撰纰缪不经未有甚于季本者也本著春秋私考于惠公仲子则曰隐公之母盗杀郑三卿则曰戍虎牢之诸侯使刺客杀之此何异于中风病鬼而世儒犹传道之不亦悲乎传春秋者三家杜预出而左氏几孤行于世自韩愈之称卢仝以为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世远言湮讹以承讹而季氏之徒出焉孟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太和添丁之祸其殆高阁三传之报与季于诗经三礼皆有书其鄙倍略同有志于经学者见即当焚弃之勿令缪种流传贻祸后生也
  周氏春秋心传
  
  陆氏𬬩春秋辑略
  未见
  黄虞稷曰鄞县人正德辛巳第二人及第
  黄氏续春秋明经
  十二卷
  未见
  汤氏春秋易简发明
  二十卷
  未见
  黄虞稷曰潼川州人正德十四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父没庐墓次遂不仕
  梅氏𬸦春秋指要一曰读经律
  一卷
  存
  胡氏居仁春秋通解
  未见
  袁氏春秋或问一作疑问
  四卷
  未见
  子仁状曰吾父讳祥字文瑞怡杏其别号也以大父菊泉所著春秋传有独得其奥而人不易明者因著春秋疑问四卷以发其微旨
  李氏舜臣春秋左传考例
  未见
  舜臣自序曰孔子作春秋至矣而何说者索其言于例乎盖方之于天苟求其故寸短则尺长此善则彼恶春秋所以有例尔然又有非左氏所及至杜氏而始见者亦通曰例能不失其指不必亲出之左氏可矣
  左氏读
  未见
  舜臣自序曰孟子曰诗亡然后春秋作诗亡者雅亡也若风自𨚍以下作者尚多隐公以来风实未亡尔吾往读诗因考之左传遂读左氏传四岁而毕所得凡若干条
  穀梁三例
  未见
  舜臣自序曰三例者时月日也穀梁与公羊氏说春秋皆以时月日起例然譬之组织穀梁氏为益精尔夫日详于月月详于时今考之经其或日者果非无以是故或例时而月或例月而日毫发之察非穀梁氏其孰能与于此乎
  丰氏春秋世学
  三十八卷
  未见
  黄氏乾行春秋日录
  未见
  徐氏献忠春秋稽传录
  未见
  献忠自序曰庚申冬予自吴兴抵还浦南村舎计浃月无自遣也假籍于叔皮氏得春秋诸传往予见其精义读之三四过至是再卒业始见其说有所未安者数条又左氏微琐不入传者弗櫽括则弗著遂以臆说辅论之名稽传录夫传春秋其大者三家至胡氏始折其衷故胡氏传独立于学官博士弟子无不讽诵焉至科士帖括则有陈同父属辞发其义甚备然则又何待予言也然师友相问辨虽仲尼睿圣不能无待于游夏之徒至于传义杂出左氏综其迹公谷申其辞后来诸所撰论亦甚广公谷自以辅左氏所不及旨意尽矣胡氏折衷其说亦多所罢黜然则春秋之义辞简而意深其有穷尽耶敢以是说并质之何子
  陈氏春秋然疑
  未见
  唐氏春秋读意
  一卷
  存
  潘季驯跋曰春秋读意者何一庵唐夫子读春秋而得其意也孔子曰吾志在春秋孔子之志遏人欲存天理教天下兴起其久汨之良心触动其暂萌之天觉由此而察识之由此而扩充之则欲可遏理可存矣或者不察乃曰春秋意在褒贬夫窃褒贬之权以赏罚天下是僭也正孔子所谓罪我者其惟春秋也此春秋读意所由作也知其意则会盟征伐之迹创霸绍霸之由托始绝笔之故皆可指掌而得之矣驯于是经童而习之白首而未得其旨聩聩然者逾三十年读此重有省焉若濯热之清风苏蛰之迅霆也隆庆庚午
  陆氏左传附注
  五卷
  存
  春秋左氏镌
  二卷
  未见
  粲自序曰太史迁言仲尼成春秋鲁君子左邱明受之为著传余以为非也左氏之文闳丽钜衍为百代取则然其指意所存乃往往卑贱不中于道或为奇言怪说颇骛乎末流矣盖战国之初有私淑于七十子之徒者不得与仲尼并时又其书遭秦伏隐及汉世晚立于学官自刘歆始定其章句吾疑歆辈以意附益之者多也作左氏春秋镌以晓初学者令观择焉
  春秋胡传辨疑
  四卷
  未见
  粲自序曰昔仲尼作春秋旨微而显至胡氏说经庶几得之惜其或失之过求辞不厌繁委而圣人之意愈晦矣余尝欲著之论辨而未能也今谪居多暇复披诵其传遇有疑处辄书焉久而成帙以示从游之士多有骇而问者余语之曰吾为此非敢异于胡氏也实不敢异于孔子耳虽然余敢遽以为是哉当质诸深于春秋者傥取二三策乎否则无惑乎诸君病吾言也嘉靖辛卯春二月朔日
  冯氏良亨春秋解
  未见
  台州府志冯良亨字子通临海人嘉靖戊子举人庆远府同知
  施氏左粹类纂
  十二卷
  存
  黄省曾序略曰近世好左氏者若吴郡守溪王公无锡二泉邵公河南空同李公皆游渉二传乐而忘疲予友施宏济博古敦行潜心下帷以春秋举乃析别二传之文自制命至于梦卜定为十有五目以辖萃其言凡十二卷命曰类纂于其隐而难通者务酌诸家而曲畅其义使学者不劳披观可以因类而求沿文以讨若八音殊奏听之者易入而领也其心可谓勤矣
  陆元辅曰施仁字宏济长洲人嘉靖戊子举人
  廖氏春秋测
  未见
  瑞州府志廖暹字曰佳高安人嘉靖戊子举人除知武康县调诏安归与邹东郭讲学著春秋四书测









  经义考卷二百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