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023

 卷二十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起讫时间 起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正月尽是年十二月

  帝  号 宋太宗

  年  号太平兴国七年(壬午,982)

春正月壬寅,诏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详定士庶车服丧葬制度,付有司颁行,违者论其罪。 甲寅,以右卫大将军侯赟知灵州。赟既至,按视蕃落,犒以牛酒,戎人悦服,部内甚治。在朔方凡十年,上虽念赟久次,而难其代者,赟竟卒于治所。

初,太祖免潭州岁所调纸十年。期满当征,州言民饥,愿埙丰岁乃输,诏并除之。

二月丙寅,以江州星子县为南康军。

庚午,丰州大首领黄罗并弟乙蚌等以良马来贡。

诏开封府:近者蝗旱相仍,民多流徙,宜设法招诱,并令复归,满百日不至,其桑土并许他人承佃,便为永业。

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王仁赡掌邦计几十年,恣下吏为奸,怙恩固宠,莫敢发者。又起范旻等狱,坐贬黜者十馀人,皆上南府时勋旧戚里用事吏,故中外益畏其口。会左拾遗南昌陈恕与兵部郎中宋琪同判勾院,其僚数人率以皦察不畏强御自任,因议本司事,有不协者,互持短长。及造朝,恕独出班具奏,上诘之,恕词辨蜂起,仁赡屈伏,上怒甚。

辛未,仁赡罢为右卫大将军;琪与度支判官、兵部郎中雷德骧,盐铁判官、金部郎中奚屿,并责本曹员外郎;户部判官、户部员外郎王遹责授太常博士。以给事中侯陟、右正谏大夫王明[1]同判三司,同判三司自陟、明始。兵部郎中刘保勋判勾院。擢恕为度支员外郎、盐铁推官,耿振户部推官,元圯并权本曹判官事。琪初与恕同白上,既而反附仁赡,故亦左降。癸酉,改仁赡为唐州防御使,月给俸钱三十万,以勋旧故稍异之。仁赡自以仇怨觽多,因怏怏成疾,数日卒。

其后,上因言及三司财赋,谓宰相赵普等曰:“仁赡纵吏为奸,诸州场院皆隐没官钱以千万计。朕初即位,悉令罢去,分命使臣掌其事。仁赡再三言其不便,朕语仁赡此自朕意,若岁课致亏,不以责卿。既一岁,旧千缗者为一二万缗,万缗者为六七万缗,为利入数倍,用度皆足,傥遇水旱,即可以免百姓租税。仁赡自知其非,心颇惭悸,朕亦优容之耳。”别本,上与宰相论仁赡在八年十月甲午,今移入此。

两川上供纲,所过丁男百十辈转送,罪人锢送阙下,在道病者亦发民舆担。知河南府何承矩奏,以为疲民横役,请罢其事。乙亥,诏西川、岭南、荆湖、陕西每岁上供钱帛,勿复调民负担,以传置卒代之。

甲申,改关南为高阳关。 庐州民负义仓米万七千馀石,诏特贷之。

杖杀长道县尉张俊,坐部下受赇,犯赃钱五百七十贯故也。 辛卯,封燕国长公主女高氏为高平县主,次女为真宁县主。

是月,复徙并州于三交寨,即以潘美为并州都部署。此据潘美行状,七年二月事也。三交寨即阳曲县。

三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宣州陨霜,害桑稼,诏蠲其租。

金明池水心殿成,上将泛舟往游。或告秦王廷美谋欲以此时窃发[2],若不果,则诈称病于府第,候车驾临省,因作乱。上不忍暴其事,癸卯,罢廷美开封尹,授西京留守。廷美每从南府入朝,过学士院门,见锁院,必令人隔扉问之,孔目吏即白其姓名,率以为常。是日,当直学士恐廷美问则难答,因大启院门,廷美过已,乃复扃之。当检学士姓名[3],时李昉、扈蒙、徐弦实为学士。 丁未,命右正谏大夫李符权知开封府。 诏黎州造大船于大渡河,以济西南蛮之朝贡者。

壬子,赐秦王廷美袭衣通犀带、钱十万、绢彩各万疋、银万两、西京甲第一区。又赐留守判官阎矩、河南判官王遹钱各百万。

初,岭南转运使许仲宣既分遣南伐之师,乃草檄谕交州,明国威信,期必再举。黎桓亦惧朝廷终行讨灭,甲寅,复为丁璇上表谢罪,且贡方物。周渭传亦称渭檄交州,今止记仲宣。盖仲宣不待诏即分屯诸军,功最著故也。

辛酉,唐州言北阳县蝗生,飞乌数万食之皆尽。

夏四月壬戌朔,枢密使曹彬饯秦王廷美于琼林苑,始赴西也。

甲子,以左正谏大夫、枢密直学士窦偁,中书舍人郭贽并守本官,参知政事。上谓偁曰:“汝自揣何以致此?”偁曰:“陛下念藩邸之旧臣,出于际会。”上曰:“非也,乃汝尝面折贾琰,赏卿之直尔。”偁顿首谢。

以如京使柴禹锡为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翰林副使杨守一为东上阁门使,充枢密都承旨。守一即守素也,与禹锡同告秦王廷美阴谋,故赏之。枢密承旨加“都”字,自守一始。赵熔及相里勋皆同告廷美阴谋。勋既无传,实录亦不载熔除官,故略之。

乙丑,左卫将军、枢密承旨陈从信罢为左卫将军,皇城使刘知信为右卫将军,弓箭库使惠延真为商州长史,禁军列校烃人皇甫继明责为汝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枣强范廷召责为唐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定人王荣责为濮州教练使,皆坐交通秦王廷美及受其私犒故也。荣未行,或又告荣尝与廷美亲吏狂言:“我不久当得节帅。”遂削籍流海岛。实录坐廷美事左降又有刘令威等数人,其名姓后皆不显,今略之。

丙寅,以兵部员外郎宋琪通判开封府。京府通判自琪始。 赵普既复相,卢多逊益不自安。普屡讽多逊令引退,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会普廉得多逊与秦王廷美交通事,遂以闻。上怒,戊辰,责授多逊兵部尚书,下御史狱,捕系中书守当官赵白,秦府孔目官阎密、小吏王继勋、樊德明、赵怀禄、阎怀忠等,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学士扈蒙、卫尉卿崔仁冀、膳部郎中知杂事滕中正杂治之。

多逊自言累遣赵白以中书机事密告廷美,去年九月中,又令赵白言于廷美云:“愿宫车早宴驾,尽心事大王。”廷美又遣樊德明报多逊云:“承旨言正会我意,我亦愿宫车早宴驾。”私遗多逊弓箭等,多逊受之。阎密初给事廷美左右,上即位,补殿直,仍隶秦王府,恣横不法,言多指斥。王继勋,廷美尤亲信之,尝使求访声妓,继勋怙势取贷,赃污狼藉。樊德明素与赵白游处,多逊因之以结廷美。廷美又累遣赵怀禄私召同母弟军器库副使赵廷俊与语。阎怀忠尝为廷美所遣,诣淮海王俶求犀玉带、金酒器,怀忠受俶私遗白金百两、扣器[4]、绢扇等,廷美又尝遣怀忠赍银鴼、锦彩、羊酒[5]诣其妻父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开封潘璘营燕军校。至是,皆伏罪。

丙子,诏文武常参官集议朝堂。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奏多逊及廷美顾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赵白等请处斩。丁丑,诏削夺多逊官爵,并家属流崖州;廷美勒归私第;赵白、阎密、王继勋、樊德明、赵怀禄、阎怀忠皆斩于都门之外,籍入其家财。斩白等在丙戌,今并书之。

多逊累世坟墓在河内,未败前一夕,震雷焚其林木皆尽,闻者异之。及赴贬所,食于道旁逆旅,有妪颇能言京邑旧事,多逊因与语,妪固不知与语者多逊也。多逊曰:“妪何自来,乃居此?”妪频蹙曰:“我本中原士大夫家,有子任某官,卢某作相,令枉道为某事。吾子不能从其意,卢衔之,中以危法,尽室窜南荒。未周岁,骨肉相继沦没,惟老身流落山谷。今侨寄道旁,非无意也。彼卢相者,蠹贤怙势,恣行不法,无所避忌,终当南窜,幸未死间,或可见之耳。”多逊默然,趣驾去。琼州遣牙将知崖州事,辄求婚于多逊,多逊不许,遂侵辱之,将加害,卒与为婚。

己卯,右监门卫将军韦进韬责授右卫率府率,坐前知雄州,鄙吝,不市牛酒犒士卒,延火烧其官舍城门楼,进韬不知觉故也。 诏秦王廷美男女等宜正名呼,贵州防御使德恭等仍为皇侄,女韩氏妇去云阳公主之号,右监门将军韩崇业降为右千牛卫率府率、分司西京,仍去驸马都尉之号,并发遣往西京,就廷美安泊。 命客省使翟守素权知河南府。属岁旱艰食,民多为盗,上忧之,守素既至,渐以宁息。

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沈伦被病逾数月,多请告,卢多逊将败,伦已上表求致仕,上以多逊包藏逆节,伦与同列,不能觉知,庚辰,责授工部尚书,落其子都官郎中继宗班簿。伦清介谨厚,故车驾每出,多令居守,然十年相位,但龌龊固宠,不能有所建明。性尤好释氏因果之说,尝盛夏坐室中,恣蚊蚋咋其肤以徼福。乡人假粟至千斛,岁馀,伦悉焚其券。微时妻老且丑,有妾田氏,甚宠之,及贵,于太康治第,令故妻处焉,遂以田氏为鲁国夫人,搢绅非之。

中书舍人李穆,与卢多逊雅相亲厚。秦王廷美出为西京留守,其朝辞笏记又穆所草也。言事者劾奏之,壬午,责授司封员外郎。

著作佐郎刘锡知粮料院,擅以米数千斛借秦王廷美。丁亥,上召锡诘之,锡顿首称死罪,上怒,命左右持梃者挝锡数十,委顿而止。

己丑,著作佐郎赵和、光禄寺丞赵知微与亲属配隶沙门岛禁锢,皆赵白之兄也。

诏:“江南民私铸铅锡及轻小钱,颇乱禁法。自今公私所用,每千钱须及四斤,先蓄者悉送官。”

润州言丹徒等县大水害稼,诏给复一年。

五月癸巳,贬西京留守判官阎矩为涪州司户参军,前开封府推官孙屿为融州司户参军,皆秦王廷美官属,坐辅导无状也。

绥州刺史,西京作坊使李克文,继捧之从父也,表言继捧不当承袭,请遣使与偕至夏州谕继捧令入朝。辛丑,以克文权知夏州,作坊副使尹宪同知州事。

甲辰,西薼务役夫夏遇醉殴队长杨彦进,召至便殿,上亲问,彦进具伏与主将牛鹗素嫉夏遇,巧诬之。上怒,斩彦进,配鹗海岛,擢遇为十将,赐束帛、银带以抚之。先是,园吏高进诬告役夫朱希,上召问状,乃高进尝求赂,而希不与,故诬之。上杖高进,流海岛,免朱希役。至是,宰相赵普等以上亲决庶狱,察见微隐,相率称贺。

上尝谓赵普曰:“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凝严,谁敢犯颜言事?若不降情接纳,乃是自蔽聪明。或喜赏怒刑,岂能归天下之心哉。”普曰:“帝王若赏罚无私,内外无间,上求其理,下竭其诚,驯至太平,不为难事。”上又问:“治民之道,复有何术?”普曰:“陛下恤念生民,每闻利病,无不即日施行,古圣王爱民之心止于此矣。”宝训此二事皆云在兴国八年。别本亦在八年十月壬辰及甲午两日,但不出宰相姓名。今从宝训系之赵普,仍移见亲决庶狱后,若八年十月,则普将去位矣。

己酉,定难军留后李继捧来朝,见于崇德殿。继捧之先,累四世未尝入觐,继捧至,上喜,赐白金千两、绢千疋、钱百万。其祖母独孤氏献玉盘一、金盘三,亦加厚赐。继捧自陈诸父昆弟多相怨怼,愿留京师,遂献其所管四州八县。遣使诣夏州,护继捧缌麻以上亲赴阙,县次续食。

大名府言蝗生。

癸丑,诏诸州县长吏:“今宿麦将登[6],宜及时储蓄。其告谕乡民,常岁所入,不得以食犬彘及多为酒醪,嫁娶丧葬之具,并从简俭。少年无赖辈相聚蒱博饮酒者,羁里共捕送官。” 赵普以秦王廷美谪居西洛非便,教知开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丙辰,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命崇仪副使阎彦进知房州[7],监察御史袁廓通判州事,各赐白金三百两。廓,梓潼人也。

己未,诏:“京畿诸县,膏泽沾足,宜令民及时种艺。道路泥泞,输租者当埙晴霁,吏无得督责。”

庚申,诏禁投匿名书告人罪,及作妖言诽谤惑觽者,严捕之置于法,其书所在焚之,有告者赏以缗钱。 是月,契丹三万骑分道入寇:一袭雁门,潘美击破之,斩首三千级,逐北至其境,破垒三十六,俘老幼万馀口,获牛马五万计;一攻府州,折御卿击破之新泽寨,斩首七百级,禽酋长百馀人,获兵器羊马万计;一趋高阳关,崔彦进击破之唐兴口,斩首二千级,获兵器羊马数万。辛丑高阳关奏到,辛亥雁门奏到,己未府州奏到,今并书之,皆略其日。 陕州言蝗生,太平州雨雹伤稼。

诏:“京朝官出使,所给印纸,委本属以实状书,不得增减功过,阿私罔上。其关涉书考之官,悉署姓名,违者论其罪。”

六月丁卯,齐州言河决临济县。

初,上以字学讹舛,欲删正之,学士少能通习,或荐赵州隆平主簿成都王著,唐相方庆之后,书有家法,乃召为卫尉寺丞、史馆祇候,令详定篇韵。在史馆逾四年,甲戌,迁著作郎,充翰林侍书。上听政之暇,每以观书及笔法为意,诸家字体洞臻其妙[8],遣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著,著曰:“未尽善也。”上临学益勤,又以示著,著答如前。仁睿[9]诘其故,著曰:“帝王始学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久之,复以示著,著曰:“功至矣,非臣所能及。”其后,真宗尝对宰相语其事,且嘉著之善规益,于侍书、待诏中[10]绝无其比。

先是,舒州怀宁县有老僧过民柯獭家,率獭诣万岁山取宝僧以杖于古松下掘得黝石,上刻志公记云[11]:“吾观四五朝后,次丙子年,赵号二十一帝,敬醮潜山九天司命真君,社稷永安。”僧忽不见,獭以石刻来献。于是诏舒州修司命真君祠,黄门綦政敏往督其役,总成六百三十区,号曰“灵仙观”。綦政敏,天禧二年三月有附传,不记郡邑。

诏文武常参官,自今所保举人犯死罪,无轻重减二等论定,著于令。 乙亥,齐州言逮捕临济县尉王坦等六人系狱,狱未具,一夕大风雨坏狱户,王坦等六人皆压死。

丙子,令富民出息钱不得过倍称,违者没入之。

唐自元和以后,不复译经。江南始用兵之岁,有中天竺摩伽汣国僧法天者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尊胜二经、七佛赞,法进笔受缀文,知州王龟从润色之,遣法天、法进献经阙下。太祖召见慰劳,赐以紫方袍。法天请游名山,许之。上即位之五年,又有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天息灾、乌填曩国僧施护继至,法天闻天息灾等至,亦归京师。上素崇尚释教,即召见天息灾等,令阅乾德以来西域所献梵夹[12]。天息灾等皆晓华言,上遂有意翻译,因命内侍郑守钧就太平兴国寺建译经院。是月,院成,诏天息灾等各译一经以献,择梵学僧常谨、清沼等与法进同笔受缀文,光禄卿汤悦、兵部员外郎张洎参详润色之,内侍刘素为都监。

秋七月辛卯,大名府言河决范济口。

甲午,封皇长子德崇为卫王,第二子德明为广平郡王。德崇检校太傅,德明检校太保,并同平章事。

建徐州下邳县为淮阳军。此据本纪。

冀州团练使牛思进护江南屯军,以老病不任事,遣其子诣阙上疏求解官。乙未,授思进右千牛卫上将军。上将军当作大将军。实录、正史思进传并误也。

先是,袁廓知郓州,河水溢入城,浸居民庐舍。至冬月,结为冰。廓大发民凿取,以竹舆舁出城散积之。朝廷使者至,谓其方略[13],水独不入城中,归奏其状。优诏褒銟,由殿中丞擢监察御史。及春解冻,州城地洼下,流澌自四隅入,民益被其患。于是河大涨,蹙清河浸州,城将陷,塞其门,急以闻。殿前承旨刘吉,江南人,习水事,诏吉往固之。吉率丁夫叠埽于张秋,堨河水回北流入平阴,俄而清河水退,郓州不陷。

武胜节度使、兼侍中高怀德卒,赠中书令,追封渤海郡王。怀德继世勋贵,性简傲,所至多不省事。善音律,自为新声,度曲臻其精妙。好射猎驰逐,尝三五日露宿野次,获狐兔殆至数百。每对客,或欻然不揖而起,则引数十骑由别门从禽于郊外矣。

有司言卫王及广平郡王当同赴中书视事。上曰:“二王,兄弟也,当分日。”辛丑,诏卫王先视事,广平郡王以次日。

癸卯,幸绎经院,尽取禁中所藏梵夹,令天息灾等视藏录所未载者翻译之。实录、本纪皆不书,今据本志及会要追记之。

初,沈伦责为工部尚书,时伦已病甚,不能兴,但上表谢。未几,再奉章乞骸骨。壬子,复授伦左仆射致仕。上念伦国初旧臣,岁馀,亦复其子继宗官以慰抚之。九年正月丁丑,继宗始复官。

丙辰,诏缘边卒没于征戍者,先受廪给勿复征。 均州、南剑州皆言大水坏庐舍。

八月庚申朔,太子太师、赠侍中、谥文献王溥卒。记闻称太宗即位即命溥致仕,盖误也。溥以太子太师居于位。

梧州言大水。

涪陵县公廷美既出居房州,赵普恐李符漏其言,乃坐符府中用刑不当,癸亥,责符为宁国军司马。

命右正谏大夫边珝权知开封府,右卫将军刘知信再责为静难军行军司马。 初,北汉置固军于岚州,北汉亡,废为宣化县,甲戌,复号宁化军。

仪銮副使江守钧决杖,为降高品,坐擅借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威远节度使曹翰金,鞫得寔状故也。 乙亥,诏刑部、大理寺官,并优其常俸。

戊寅,诏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及库部员外郎杨徽之等十一人,举三司判官及转运使各一人。

伪蜀广政中,始铸铁钱。每铁钱一千兼以铜钱四百[14],凡银一两直钱千七百,绢一疋直钱千二百,而铸工精好殆与铜钱等[15]。益买金银装发,颇失裁制,物价增长。寻又禁铜钱入川界,铁钱十乃直铜钱一。太平兴国四年,始开其禁,令民输租及榷利,每铁钱十纳铜钱一。时铜钱已竭,民甚苦之,商贾争以铜钱入川界,与民互市。每铜钱一,得铁钱十又四。其明年,转运副使、右赞善大夫张谔言:“旧市夷人铜[16],斤给铁钱二百,望增为千钱,可以大获,因复铸铜钱,民租当输钱者,许且令输银及绢,俟铜钱多,即渐令输之。”诏许市夷人铜,斤止给钱五百。然卒难得铜,而转运副使右补阙聂咏、同转运判官秘书丞范祥[17]皆言:“民乐输铜钱,请每岁递增一分,后十岁即全取铜钱。”诏从其请。咏、祥因以月俸所得铜钱市与民[18],厚取其直,于是增及三分。民萧然,益苦之,或剜剔佛像,毁器用,盗发古冢,才得铜钱四五,坐罪者甚觽。知益州、工部郎中辛仲甫具言其弊,乃诏使臣吴承勋驰传至成都府审度利害。仲甫集诸县令佐问之,或潜持两端,莫敢正言。仲甫责之曰:“君等御前及第,天子门生,何得不为长久计,反为聂补阙、范秘丞乎?”乃皆言其不便。

先是,诸州官榷酒酤,官物不足以充用,多赋于民,益为烦扰,仲甫并请罢之,仍许民自酿。承勋复命。己卯,诏:“剑南东西、峡路诸州,民输租及榷利,勿复征铜钱。罢官酤酒,仍造塞与民,前所增麹钱三十万并除之。禁诸州不得擅增物价。”召聂咏、范祥及东川转运使宋覃、同转运卜伦皆下御史狱。咏、覃杖脊,配役将作监;祥、伦免为庶人。覃、伦亦以月俸铜钱市与民,厚取其直故也。此事国史、实录皆不详,参取成都记修润。据实录此年及会要咸平三年,并称宋覃杖脊配役,覃时官右补阙。又实录,景德三年六月己卯录故供备库使、荆南都监宋覃子太庙斋郎维为太常寺奉礼郎。覃,太平兴国初进士,累官至右补阙、直史馆、东川转运副使,太宗厚之,为权臣所摈抑,换诸司使、掌典宿、桂、升三州,至是卒,故录其子授京秩。据此,则宋覃未尝真决也,所称权臣亦不知谓谁。又按太宗实录,雍熙四年己未,以保信节度判官宋覃为崇仪副使,其五月,郑宣等数人俱换内职。覃为权臣所抑,宣复坐何事耶?则所称权臣盖未可信也。覃自东川失官,而景德实录遂没不言,疑必有故,当考。覃及聂咏杖脊,范祥、卜伦除名,实录在十二月壬子,今并书。

又诏川、峡诸州市买院、织造院,除供军布帛外,其馀锦绮、鹿胎、透背、六铢、欹正、龟壳等匹段,自今不须买织,民间有织卖者勿禁。于是废东川转运使并属西川。其后西川转运使刘度请官以铁钱四百易铜钱一百。既从之,盐铁使王明曰:“若此重铜钱而轻铁钱,则物价弥贵矣。望罢之。”诏可。

两浙转运司言,部内诸州系囚满狱,长吏隐落,妄言狱空,盖惧朝廷诘其淹滞也。诏自今诸州有妄奏狱空及隐落囚数者,必加深谴,募告者赏之。

冀州言南宫县民王翰母丧明,翰自抉目睛补之,母目如故。

九月己丑朔,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眷言求度之人,颇限有司之制,俾申素愿,式表殊恩。应先系籍童行长发,并特许剃度,自今勿以为例。” 深州陆泽县民邢超逋官租,里胥督租,与超淢,超殴里胥死。超子神留年十六,诣吏求代父,州以闻,戊申,诏特魜死,赐里胥家万钱为棺敛具。

癸丑,权知高丽国王治遣使来贡方物,且言其兄伷死,求袭位。

邠州言蝗食稼。

上以诸道进士猥杂,或挟书假手,侥幸得官,所至多触宪章,欲惩革之。甲寅,诏所在贡举等州,自今长吏择官考试,合格许荐送。仍令礼部,自今解贡举人,依吏部选人例,每十人为保,有行止逾违,为佗人所告者,同保并当连坐,不得赴举。

贵妃孙氏卒。孙氏以太平兴国二年入宫,明年封才人,后赐号贵妃。宫中皆呼贵妃,然未尝宣制也。二年八月入宫,三年三月封才人。

新作尚书省于孟昶故第。

冬十月辛酉,夏州言戎人拒命,发州兵击败之,斩首五百级,获羊马万计。

上初以契丹渝盟来援太原,遂亲征范阳,欲收中国旧地。既而兵连不解,议者多请息民。癸亥,诏缘边诸州军县镇等,各务守境力田,无得阑出边关,侵扰帐族及夺略畜产,所在严加侦逻,违者重论其罪,获羊马、生口并送于塞外。上尝谓近臣曰:“朕每读老子至‘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朕每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前代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契丹主明记死,不得其时,今附岁末,更当考之。 戊辰,幸金明池,御龙舟观习水战,遂幸琼林苑宴射。

壬申,幸太平兴国寺译经院,遂幸新尚书省。

怀州河决武德县,害民田,诏蠲其租。

己卯,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赠工部尚书窦偁卒,车驾临哭。将以翌日大宴,诏罢之。

初,有司言应天历气朔渐差,诏司天监王处讷等重加考定。处讷别上新历,诏付本监集官看详,会冬官正吴昭素、徐莹、董昭吉等各献新历,处讷既卒,所上历遂不行。于是遣内臣沈元应集本监官属学生,参校昭吉等三历之疏密,秋官正史端等言:“昭吉历差误,昭素及莹二历,以建隆癸亥以来二十四年气朔验之,唯昭素历气朔稍均,可行用。”又诏卫尉少卿元象宗与元应等,再集官及明历术者重定,象宗等言昭素历法考验无差,可施之永久。上乃自制历序,号乾元历,优赐昭素等束帛。

唐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领之,谓之“上都留后”,后改为“上都知进奏院”。五代以来,支郡不隶藩镇者,听自置邸,隶藩镇者,则兼领焉。国初缘旧制,皆本州镇署人为进奏官;其军监场务,转运使则差知后官或副知掌之。及支郡不复隶藩镇,遂各置邸。而外州将吏多不愿久住京师,故长吏募京师人或以亲信为之,晨集右掖门外廊,受制敕及诸司符牒,将午,则各还私居,事颇稽缓泄漏。是月,始令供奉官张文璨等简阅进奏官、知后官、副知等,凡二百馀人,得一百五十人,并补进奏官,每人掌二州或三州军监事,其不中选者为私名副知,去知后之名。置都进奏院于大内侧近,文璨等领之。

中书言堂后官元额十五人,旧公事不及一百州,今除出外官及死亡外,止存十人行遣。诏吏部流内铨于见任州县官内选有科名、历任别无不了者,抽取引见,送中书比试,如谙会公事久远,堪充堂后官者即留,不堪者却令归任。是岁,抽到州县官于若讷等三十三人,得许州录事参军陈雅等四人,并授雄、望州别驾充职,馀悉令归任。此据会要,乃七年十月事,今附见。

十一月己酉,以李继捧为彰德节度使。先诏绥州刺史李克宪、银州刺史李克文皆赴阙,乃授克宪单州刺史,克文澧州刺史。克宪初偃蹇不奉诏,遣通事舍人袁继忠谕旨,遂与继忠俱至,仍以克文权知夏州。

禁民居丧作乐及为酒令者,以不孝论。 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诏开封府民输租于常限外加半月,雨雪故也。

琼州言飓风坏官寺民舍几尽。

辛酉,右补阙田锡上疏论朝政得失,不报。此据锡睦州所上章追记之,当搜求锡本章附见。睦州所上章,注在六年九月。

两浙转运使高冕条上旧政之不便者,凡百馀事。庚午,诏两浙诸州自太平兴国六年以前逋租及钱俶日无名掊敛,吏至今犹征督者,悉除之。冕,锡之兄子也。

戊寅,权知高丽国王治封高丽国王,命监察御史李巨源、巨源,未见。著作佐郎直史馆单贻庆奉使。上喜访求辞学之士,初得须城赵羁几,擢掌制诰,才数月,卒。上叹其穷薄,因问近臣谁可继羁几者,杨守一与贻庆有旧,力荐之,由主簿召对,令中书试文,称旨,即命以官。上知贻庆贫,故使副巨源使高丽。贻庆以母老辞,乃留不行。诏国子博士雍邱孔维代之。贻庆,莱州人也。高丽王治问礼于维,维对以君臣父子之道,升降等威之序。治喜曰:“吾今日复见中国夫子也。”

诏御史台:“应见任文武官悉具乡贯、历职、年纪,著籍以闻,或贡举之日解荐于别州,即须兼睳本坐乡贯,或不实者,许令纠告,当置其罪。自今入官者皆如之,委有司阅视。内有西蜀、岭表、荆湖、江、浙之人,不得为本道知州、通判、转运使及诸事任。”

庚辰,右骁卫上将军、赠侍中楚昭辅卒。

闰十二月庚寅,丰州刺史王承美言契丹日利、月益、没细、兀瑶等十一族七万馀帐内附;又与契丹战,破其万馀觽,斩首二千级,获天德节度使韦太[19]及羊马、兵器万数,遣其弟承义来献俘。赐承义锦袍、金带、绢百疋。

先是,交州欲以占城俘九十三人来献,上令广州止其俘,给衣服资粮遣还占城,诏谕其王。于是占城国遣使乘象来贡方物,诏留象于南海。

新建县令朱靖因怒决部民致死,甲午,靖杖脊,配沙门岛禁锢。 丙申,畋近郊,遂幸讲武台,赐从臣饮。

丁酉,诏诸州犯徒、流罪人等并配所在牢城,勿复转送阙下,仍不得辄以案牍闻奏,稽留刑狱,违者论其罪。

先是,知桐庐县、太常寺太祝刁衎上疏言:“淫刑酷法,非律文所载者,望诏天下悉禁止之。巡检使臣捕得盗贼、亡卒,并送本部法官讯鞫,无得擅加酷虐。古者投奸人于四裔,今乃远方囚人,尽归象阙,配于务役,最非其宜。神皋胜地,天子所居,岂可使流囚于此聚役。自今外处罪人,望勿许解送上京,亦不留于诸务充役。又礼曰:‘刑人于市,与觽弃之。’则知黄屋紫宸之中,乃非行法用刑之所。望自今御前不行决罚之刑,殿前引见司钳黥法具,并付御史、廷尉之狱,敕杖不以大小,皆以付御史、廷尉。京府或出中使,或命法官,具礼监科,以重圣皇明刑慎法之意。或有犯劫盗亡命,罪重者刖足钉身,国门布令。此乃愚民昧于刑宪,逼于衣食,偶然为恶,义不及他,被其惨毒,寔伤风化,亦望减除此法。如此,则人情不骇,各固其生,和气无伤,必臻其瑞矣。”上览疏甚悦,降诏褒答焉。

衎,升州人也。初仕李煜,直清辉殿,阅中外章疏,甚被亲昵。归朝,授太祝。称疾,假满落籍,屏居辇下者数岁。李昉、扈蒙在翰林,勉其出仕,因献圣德颂,乃复故官。出宰桐庐[20],凡七年不迁,搢绅服其纯澹夷雅,多推尊之。去年秋,诏百官言事,衎疏必因此而上,不知的在何时,附见丁酉诏后,恐此诏实因刁衎也。

庚戌,诏:“两京诸州,择郡民有练土地之宜、明种树之法者,补为农师,县一人。令相视田亩沃瘠及五种所宜,指言某处土田宜植某物,某家有种,某户有丁男[21],某人有耕牛。即令乡三老、里胥与农师同劝民分于旷土种莳[22],俟岁熟共取其利。为农师者,蠲租外,免其佗役。民家有嗜酒蒱博怠于农务者,俾农师谨察之,白于州县论其罪,以警游惰。所垦田即为永业,官不取其租。”

辛亥,曲赦银、夏等州管内。

是岁,银州蕃落拓拔遇来诉本州赋役苛虐,乞移居内地。诏令各守族帐。布纳克族结集扇动诸部,夏州巡检使梁迥率兵讨平之。 契丹主明记卒,谥景宗孝成皇帝。十朝纲要:在位十五年。有子三人,曰隆绪、隆裕、隆庆。隆绪封梁王,继立,号天辅皇帝,尊母萧氏为承天太后,改大辽为大契丹。隆绪才十二岁,母萧氏专其国政。

初,萧氏与枢密使韩德让通,明记疾亟,德让将兵在外,不俟召,率其亲属赴行帐,白萧氏易置大臣,立隆绪。遂以策立功为司徒、政事令,封楚王,赐姓耶律,改名隆运。寻拜大丞相、蕃汉枢密使、南北面行营都部署,徙封齐王。隆绪亲书铁券,读于北斗下以赐之。迁尚书令,又徙封晋王,赐不拜,乘车上殿,置护卫百人。护卫惟国主得置之。隆绪每以父事隆运[23],日遣其弟隆裕一问起居,望其帐,即下车步入。本传载明记死在三道入寇及息兵诏前。恐三道入寇时明记未死也,或明记死,太宗因诏息兵,然皆不得其实,今移见岁末。三道入寇在五月,息兵漤在十月[24]。或载明记死于三月末,盖因本传,今不取。

校勘记

编辑
  1. 右正谏大夫王明“谏”下原有“议”字,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删。按东都事略卷一一二、宋史卷二七○本传,均谓明此时为右谏议大夫。本书作“右正谏大夫”,盖避赵匡义嫌名。
  2. 或告秦王廷美谋欲以此时窃发“廷美谋”,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八秦王事迹均作“廷美与左右谋”。
  3. 当检学士姓名“检”原作“校”,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4. 扣器原作“铅器”,据宋本及宋史卷二六四卢多逊传改。按宋撮要本作“银器”,长编纪事本末卷八秦王事迹及宋史卷二四四魏王廷美传则并作“金器”。
  5. 羊酒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长编纪事本末、宋史同卷篇补。
  6. 今宿麦将登“宿麦”,阁本同,宋本、宋撮要本并作“粟麦”。按“宿麦”,见汉书卷六武帝纪及卷二四上食货志,师古注:“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又:“宿麦,谓其苗经冬。”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二太平兴国七年五月癸丑使民敦本从俭诏正作“宿麦”,从原刊。
  7. 命崇仪副使阎彦进知房州“崇仪”原作“崇议”,据上引长编纪事本末及宋史卷二四四魏王廷美传改。
  8. 诸家字体洞臻其妙“字”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圣学补。
  9. 仁睿诘其故“仁”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10. 于侍书待诏中“待诏”原作“侍诏”,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圣学补。
  11. 上刻志公记云“上”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12. 令阅乾德以来西域所献梵夹“梵夹”原作“梵经”,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会要道释二之五、本卷下文七月癸卯编改。
  13. 谓其方略宋史卷二七六袁廓传作“谓其有略”。
  14. 每铁钱一千兼以铜钱四百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蜀钱作“每钱一千以易铜钱四百”。按后蜀铸铁钱,在广政十八年冬十月周世宗下秦、凤后,参隆平集卷一二孟昶传、通鉴卷二九二后周纪及十国春秋卷四九后主本纪。
  15. 而铸工精好殆与铜钱等“铸”原作“铁”,据上引长编纪事本末改。又按上书此句下有“既平蜀,沈伦等悉取铜钱上供,及增铸铁钱易民铜钱”句,清人案语云:“以上二十一字,长编脱落。”宋史卷一八○食货志亦有此二十一字。寻上下文义,当是长编脱落。
  16. 旧市夷人铜“铜”下原衍“钱”字,据阁本及同上书删。
  17. 同转运判官秘书丞范祥“判官”二字原阙,据上引长编纪事本末及宋史补。
  18. 咏祥因以月俸所得铜钱市与民“咏”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19. 获天德节度使韦太“韦太”,阁本及宋史卷二五四王承美传同。宋史卷四太宗纪及续通鉴卷一一则作“萧太”。
  20. 出宰桐庐“桐庐”原作“相庐”,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21. 某户有丁男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同。宋会要食货志一之一六作“某户现有阙丁”,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二太平兴国七年闰十二月庚戌置农师诏则作“某户阙丁男”。
  22. 分于旷土种莳“种”原作“稼”,据同上书改。
  23. 隆绪每以父事隆运“每”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补。
  24. 息兵漤在十月“漤”原作“诏”,据宋本、宋撮要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