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丛谈/卷11
目录 | 听雨丛谈 | |
◀上一卷 | 卷十一 | 下一卷▶ |
满洲字
编辑满洲旧都在辽沈之东,虞舜营州之域,轩辕苗裔之封。又东渡鸭绿江,则箕子之国在焉。登荣成县成山岛东望,对峙者为朝鲜,迤北者为辽东,一苇可航,海天相接。辽东、朝鲜两地,有方言,无方字。逮秦汉而后,竹书蝌蚪,迹熄风澌。朝鲜始终内附,故得与中原风气转移,知习楷字。我满洲习尚骑射,自漆书竹简一付焚如,韦编之士,亦不复更从世风规画楷隶。其后龙兴鼎盛,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初未尝有清字也。我太祖高皇帝己亥年二月辛丑朔,始欲以蒙古字改制国书,迺谕儒臣额尔德尼、噶盖曰:“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能听而知之。蒙古人读蒙古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皆听而知之。今我国之语,必译为蒙古语,读之始解,其未习蒙古语者,仍不能知也。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返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二臣更请制字之法,太祖曰:“阿字下合一麻字,非阿麻乎;额字下合一墨字非额墨乎。吾筹之已悉,尔等试书之,何为不可。”额尔德尼遂与噶盖遵依睿谟,将蒙古字编辑连写,制为国书,创立满字,颁行域内。今所用满文连合数字为一者,皆额尔德尼等承旨拟制者也。其后又命儒臣大海增添圈点,分别语气,其法盖备。又以满文与汉字对音未全者,于十二字母之外,增添外字;其不能尽叶者,则以两字连写,切成一字。用韵之巧,较汉文反切法更为稳叶。康熙十二年四月辛亥,圣祖仁皇帝特谕傅达礼曰:“满汉文义,照字翻译,可通用者甚多,后生子弟,渐致差谬。尔任翰林掌院,可将满语照汉文字汇,发明某字应如何用,某字当某处用,集成一书,使有益于后学。此书不必太急,宜详慎为之,务期永远可传。”其后斟酌损益,至二十馀年,始克脱稿刊行,即今之《清文鉴》也。清字既定,乃诏修汉字汇,为《康熙字典》一书。于是满汉字学咸备。宇内操觚之士,始无鲁鱼亥豕之误矣。额尔德尼,姓纳兰氏,满洲正黄旗人,官至内院巴克什, 〈 即儒臣之称。〉缘事伏辜,追谥文成;噶盖之氏爵未详,曾官扎尔固齐,仅附见于额尔德尼传中;大海,姓觉罗察氏,满洲正蓝旗人,亦官巴克什,谥文成,卒年止三十八岁;傅达礼,姓吴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官至翰林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皆通达汉文蒙文者也。大海之名,又作达海,盖满字对音书写,初未甚定也。
按十二字母之声,以汉字对音书之,为阿、额、伊、倭、乌、渥、那、讷、呢、诺、呶、娜,皆作平声读。凡婴儿堕地学语,莫不由此数声而先,是天籁也。
又按汉文造字之初,起于象形象意,故字字有义。满文造字始于取声成书,故单写有音无义,必联缀成之,始能成语。字虽不多,不患雷同,转比汉文一字数解者易辨也。
克食 〈 音柯施。〉
编辑克食二字,或作克什,盖满汉字谐音书写,有不必尽同者,如兀术亦作乌珠,厄墨亦作额谟。考清语克什之义,为恩也,赐予也,赏赉也,故恩骑尉曰克什哈番,天恩曰阿布喀克什得。近人泥于食字,误克食为尚膳,尝见大臣志传中,曰赐克食几次,是叠书满汉赐赐两字,殊费解也。愚臆志传用汉文者,除人名地名外,似不必杂入清语;亦如清文中,除人名地名仍还汉音外,他辞不得杂入汉语也。如必以遵用当时传宣之词为敬,则当作某月日蒙克什御膳若干品,庶于满汉文气兼至矣。
尚书房 〈 道光年奉旨改上书房。〉
编辑尚书房在乾清宫东南庑北向,皇子读书之所也。皇子年六岁,入学就傅。由上书房总师傅翰林掌院学士,保荐品学兼至翰林官若干员引见,次日诏对便殿,察其器识端谨者,钦点某某为某皇子授读师傅。又派一二员副之,谓之上书房行走。得预斯选者,咸具公辅之望。每日皇子于卯初入学,未正二刻散学。散学后习步射,在圆明园五日一习马射。寒暑无间,虽婚娶封爵后,读书不辍。道光年间,惠亲王年将四十,兼掌职任,公事毕照常读书。咸丰五年,恭亲王初解军机,仍赴上书房读书。是以我朝诸王,皆能通达简翰,雅度端凝,良由积学功深,有非寒士所能者也。
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返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谓之熟书。约隔五日一复,周而复始,不有间断,实非庶士之家所及也。
每日功课,入学先学蒙古语二句,挽竹板弓数开,读清文书二刻,自卯正末刻读汉书,申初二刻散学。散学后晚食。食已,射箭。每日一朝于上前及皇太后、皇后宫。率以为常,惟元旦、端阳、中秋、万寿、自寿,共放五日,馀日虽除夕亦不辍也。
按《梦馀录》文华傍室一编内载:明季太子出阁读书,讲官陈经于案,讲官读一句,太子照读一句,或五遍,或十遍,大约读重于讲,故官衔读列于讲之前,然通命之曰讲官云云。是胜国授读之法,不如本朝诵读之勤多矣。
按授清文者谓之塞傅, 〈 清语师也。〉 授弓马、蒙古语者曰谙达。 〈 清语作保傅解。〉
又谨按同治初年,弘德殿启迪圣学之制,上御读案,南面正坐,师傅共案傍坐,与授皇子读书之体稍异。
祭马神
编辑今满洲祭祀,有祭马祖者,或刻木为马,联络而悬于祭所,或设神像而祀。按《周官》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又胜国洪武二年诏祀马祖,皆此礼也。
以数目字命名
编辑八旗幼童,喜以数目字命名,如七十二、八十三等名,多出于祖父母之纪年,因以为寿也。《洪武自叙世德碑》云:本宗出自金陵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世服农桑。五世祖仲八公,娶陈氏,生男三人,长六二公,次十二公,其季百六公,是为高祖考,娶胡氏,生子二,长四五公,次即曾祖考四九公,娶侯氏,生子曰初一公、初二公、初五公、初十公,凡四人。初一公配王氏,有子二人,长五一公,次即先考讳世珍云云。按其说是以数目字命名。非自今始矣。
理事同知亦用汉军人
编辑直省有旗兵驻防处,均设立将军或副都统、城守尉统之,又必设置理事同知、通判以治之,凡词讼案件皆隶焉,旗民交涉之案,理事同、通会同有司审拟。向于京察一等之满洲、蒙古笔帖式内,记名推补,任满后以员外郎内升。若汉军笔帖式,则弗预也。考《八旗通志》内载,漕运总督郎廷枢,汉军镶黄旗人,由荫生补江宁理事同知,升云南顺宁知府,洊升总督,谥温勤。是从前汉军人亦可任理事同、通,且可外升知府,不转部曹。
军营马
编辑寻常盗窃马匹,其罪甚轻;军营盗窃马匹,罪至大辟。盖行军之际,人倚马为性命,故重其罪如此,细民皆不知也。咸丰五年春,僧邸军次山东茌平县之冯官屯,时余以惠州通判奏留山东军营,委司营务兼总行营发审案牍。两营军士马匹,往往脱缰奔逸,啮食田禾。村民无知,辄拘而系之,甚而烹之。兵以盗马控民,民以纵马践禾控兵,其实皆诬也。奈窒于例案,稍一轩轾,皆成重罪。从中斡旋讲导,煞费唇舌。而兵民愚懵,不独弗感,辄恨恨两意不平。余惟略示鞭扑,笑而遣之。按康熙三年四月定例,公爵下、副都统上,出征临阵接战时坠马,人有以马与骑者,赏赉银一百两,参领以下银六十两,平人银二十两。国家爱养勋劳之恩,于此可见,而军中倚托马匹之功,更可知矣。故军中盗马之例綦严,实有道也。
按践禾不偿,见于《礼经》,况在军旅之际,既未便长兵之骄,更未便启民之横也。后世不遵古训,乃以小说曹瞒践禾自为美谈,岂不谬哉。
太牢
编辑今人率以牛为太牢,羊为少牢,盖出于《管子》之言,余臆颇以为疑也。《说文》牢为闲养牛羊之圈,非为牛羊之名也。故狴犴亦谓之牢,乃喻狱囚如将刑之牲也。《周礼·天官小宰》注曰,“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则牢为盛牲食器可知。故言夫妇者曰共牢而食,乃同寝馈之意,非言共食一牛可知矣。《史记·平准书》曰:“盐官与牢盆。”注云:古人名廪为牢盆者,煮盐盆名。乐彦云,牢乃盆名,其义更晓。古人享贵客必具太牢,应似今之䜩客有三大件、五大件之名,否则每食辄具牛肉,亦甚无理。太牢即巨簋,故用以盛牛,若羊脔少杀,故用少牢,如今之盛殽,或用冰盘、海碗,或用七寸盘、小海碗、大碗之意。其曰太牢、少牢,决非指牛羊而言也。
按汉光武丙申十二年祠蜀士谯玄以中牢,今人鲜有用中牢二字。
习气不除利害不同
编辑文端相国鄂尔泰,在雍正、乾隆年间,勋业最盛。其时满洲秉政大臣,鲜有科目,独文端举人出身,是以于文襄相国舒赫德请改考试不用八比一疏,独持不可。此无他,自高其技之意耳。又喜胡中藻之时文,谓昌黎而后一人,累加荐举,位至卿贰。及鄂没未几,胡中藻左迁光禄寺卿,怨妄悖逆,行于吟咏,刊刻成集,被人奏劾,经御笔摘出悖乱之诗成帙,置以大辟。鄂之侄巡抚鄂昌,因与胡中藻唱和诗词,牵涉下狱。此实习气未除之害也。康熙中,相国明珠黑头三公,势位极盛,后人不甚指摘者,因其子性德,少入词林,延纳名士,文章诗酒,翰墨飞腾,与宋臣张魏公得收誉于南轩相似。固知习气有幸有不幸,亦看所取之士雅俗真伪耳。
按鄂文端之子侄,由八比应进士科入翰林者五六人,最著者总督鄂容安及翰林鄂敏、鄂俭也。其不肯改易八比之制,固不免于客气而自胜矣。
打尖
编辑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巡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跐璺醭
编辑京师人以足蹬物而升曰跐。按《吴都赋》,抗足以跐之,是古人已言之矣。又瓷石器皿破而未拆,纹痕宛然曰璺。字典云:器破而未离也。白香山诗,“雨后山容璺”,已用之矣。酒醋败而生白,南方曰生毛,京师曰生白醭。按醭字,普卜切,酒生白也。
马台石
编辑京师阀阅之家,门外置石二块,形如叠几,谓之马台石,又曰上马石。按《周礼·夏官司马·隶仆》:“(主)[王]行,洗乘石。”注云:“王所登上车之石。”是此物由来久矣。
揲杯
编辑广东土人祈祷庙社,有揲杯之法,以竹根制如冬笋式,而中分之,每祈祷如北俗求签法,跪地祷祝,随手掷之,以一仰一覆为圣杯,两仰为平,两覆为咎。按宋太祖微时,尝被酒入南京高辛庙,香案有竹杯筊,因取以占己之名位,一俯一仰为圣筊,自小校至节度使,一一掷之,皆不应,忽曰,“过此则为天子乎”,一掷而得圣筊。晏元献为留守题庙诗云,“庚(岁)[庚]大横兆,謦欬如有闻”,盖记是也。此事《宋史》本纪不载,惟见于《石林燕语》中。又《金史》海陵王初过良乡县料石冈神祠,持杯珓祷曰:“使吾有天命,当得吉卜。”投之吉。又曰:“果如是卜,他日当有报,否则毁尔祠宇。”投之又吉。故于贞元元年封料石冈神为灵应王。按二说,是揲杯之法,从前不独盛于岭南矣。
太平鼓
编辑京师正腊两月,有击太平鼓之戏,以驴羊之皮冒于铁圈,作纨扇式,柄末另有大圈,贯以铁环,随挝随摇,铮铮聒耳,甚无味也。初只见儿童嬉戏,后则无赖子于上元灯市,百十成群,乱挝乱哄,因缘为奸,俾鼓声以掩之。道光初年乃有禁令也。按程大昌《演繁露》云:湖州土俗,每岁十二月,人家多设鼓而乱挝之,昼夜不停,至来年正月半乃止,名打耗,言警去鬼祟云云。余谓当是太平鼓之滥觞也。
科班
编辑菊部子弟,以童穉教习而成者为科班。京师唱旦者言其投师学艺之年,亦曰某科。凡同科者,则序弟兄,迟一科者,则论先后辈,无敢抗礼,亦可噱也。按宋时官妓为出科,私妓为不出科,是贱役窃士大夫之名久矣。
取灯
编辑京师有市取灯者,其名甚雅。以芝蔴■〈艹黠〉削为细枝,涂硫磺于顶,遇火即燃,用以引烛。《辍耕录》云: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业,岂即杭人所制欤?又陶谷《清异录》言,引火奴,又名火寸,皆此物也。
按今海国所来洋取灯,略如此制,不必用火为引,惟向粗木或沙布一划即燃,更为简易。
觿
编辑京师人尝以麋麈之角,或象齿驼骨,制如牛角式,长二寸馀,系于腰间,为绾佩削火镰之属,向无定名。按此物最古。《诗·卫风》:“芄兰之支,童子佩觿。”传曰:“觿所以解结。”《正义内则》云:“左佩小觿,右佩大觿。”注云:“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是可以解结也。”应即此物。
老娘
编辑京师呼收生婆曰老娘,不伦之甚。按《辍耕录》言:娘字初非妇人尊称,世谓稳婆曰老娘云云。其由来亦久矣。
足下
编辑古称天子曰陛下,青宫诸王曰殿下,贵官长者曰阁下,朋友相谓曰足下。国初布衣相谓,虽已渐有阁下之称,然于笔札中尚称足下。近中数十年,均以足下之称不恭,以致贩夫厮卒之书函,亦皆相称曰阁下,为可笑也。按战国时,苏代贻燕昭王书,乐毅报燕惠王书,苏厉与赵惠文王书,皆称足下。又如苏秦谓燕易王,范雎见秦昭王,苏代谓齐湣王,赵郝对赵孝成王,《汉书·文帝纪》丞相平、太尉勃、大将军武等再拜言大王足下云云。是当日人臣可以行于人主之称,今尺牍中转不能行之于朋友矣。
繁简
编辑外省道府丞倅州县各官,以冲繁疲难四字,别其简要。兼四字者为最要缺,三字为要缺,二字为中缺,一字及无字为简缺,此定例也。外省大吏又将通省州县各缺,略其繁简,视其肥瘠,别定为上中下九等,为捐摊经费之地,以均其力,不知从何伊始。考《唐书》肃宗乾元二年,定州县员外官,上州不得过五人,中州不得过四人,下州不得过三人,上县不得过一人。又分县令为七等:一曰赤县,京都所治;二曰畿,乃京之旁邑;三曰望,满四千户;四曰紧,三千户以上;五曰上,千户以上;六曰中,不满千户;七曰下,五百户以下。凡民政、劝课、农桑、赋役、钱粮、赈济、给纳、户口之事,皆掌之。是上中下州县之名,由来已久矣。
昔余牧莒州,乃无字简缺,列于第五等中中缺。州境北界青州属诸城、安丘两县,南界江南赣榆县,东界日照,西界沂水、兰山,幅员八百馀里,自北而南非五日不能尽,乃定为简缺,固今昔情形之不同也。考山东州县幅员或有不及百里者,盖当时分疆画界,必以赋税之数为衡,不以地之大小为准也。
殿
编辑《易知录》引师古注《霍光传》曰:古者室屋高大,则通呼为殿,非止天子之宫也。《黄霸传》: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为民兴利除害者为一辈,先上殿。师古曰:殿,丞相所坐屋也。《董贤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开。《三国志·张辽传》: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是人臣亦得称殿也。愚按今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镇国公府邸中,皆有正殿。汉魏之世,三公丞相,权势最重,或亦如今之王公耳,非平人高屋大厦皆可呼为殿宇也。
谨按宫殿之名,其义稍有区别。凡堂皇正舍,可备燕飨朝觐者为殿,如人家之有厅宇也。凡禁严深閟,可备起居召对者为宫,如人家之有房室也。是以后宫无用殿名者此耳。
乳母
编辑京师呼乳媪为奶子、奶妈,文其词曰奶姥、奶娘,国语曰■〈女磨〉■〈女磨〉。东安门外灯市口南,有胡同曰奶子府,今惠亲王邸在焉,相传为明季客氏之宅,故呼其衖为奶子府。据《梦馀录》所言,奶子房即在此。今人呼牛乳亦曰牛奶,直以奶字为乳字,由来久矣。及检字典,则并无奶字,惟奶■〈囗外乳内〉两字音乃,释曰母也,乳也,似即今之所本也。考钟鼎字音,■〈乃外干内〉音乃,乳也。呼乳为奶,或因于此。既误■〈乃外干内〉为乃,又误增女旁。其说于梁山舟《频罗庵遗集》第十四卷直语补证部中亦见。又《梦馀录》记明季内廷乳母之事甚详,有礼仪房奶口一则云:
东安门外稍北有礼仪房,乃选养奶口以俟内廷宣召之所,俗名奶子府。有提督司礼监太监,有掌房,有贴房,俱锦衣卫指挥。每季选奶口四十名,养之于内,谓之坐季奶口。别选八十名,籍于官,谓之点卯奶口,倘坐季者有故,即以补之。先期,宛平、大兴两县及各衙门,博求军民家有夫女口,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夫男俱全,形容端正,第三胎生男女仅三月者应选。仍令稳婆验无隐疾,具结起送,候司礼监请旨,差内官会选乃定。每口日给米八合,肉四两,由光禄寺支领。每年更番什物,每季煤炭杂器,两县召商办送。每遇宣取,则就中选取一人,易高髻新衣宫妆以进。崇祯十六年五月,司礼监王德化本云,奶口例有定额,按季遴选,季终退换。故取之于军者,则锦衣等二十八卫。以地方之广狭而定口数,以一百二十至二十口止。每遇选期,慎择生男生女各二十口,并所乳婴儿存房作养,以备一季之取用。上未用者,即行疏放,此旧例也。今宜选生男生女各以十五口为额,少副轸恤之意。至于里甲之勒索,佥报之骚扰,事属地方有司,宜严申禁。故事,民间妇无得入禁中者,即诸宫女已承恩赐名称,虽其母非得旨亦不入,惟三婆则时有之。一曰奶婆,即二县与各衙门选送礼仪房坐季奶口。若内廷将有诞喜,先铺月子房,传预选,则数人候之内直房。产男用乳女者,产女用乳男者。初亦杂试,候月馀乃留一人。一曰医婆,取精通方脉者,候内有旨,则各衙门选取,以送司礼监,会选中籍名待诏。入选者,妇女多荣之。一曰稳婆,即民间收生婆中预选籍名在官者,惟内府所用。又如选宫女,则用以辨别妍媸可否;如选奶口,例别以等第,乳汁厚薄,隐疾有无。内廷有喜,则先期预集老于事者直宿,日伺候之,事定乃罢。诸婆中一经传宣者,则出入高髻彩衣如宫妆,以自别于曹偶,民间亦以此信而用之。医婆、稳婆,事竣皆得出,惟奶口一留用者,则终其身无复出理,其食报盖特隆云。崇祯辛巳,令乳皇子至七岁放出。明制例封夫人,而永乐之保母贤顺夫人冯氏,夫王忠,赠右都督,谥恭靖。洪熙之卫圣夫人杨氏,夫蒋廷封,追封保昌伯,谥庄靖。此作法于凉矣。至天启之奉圣夫人客氏,子弟累官都督,客氏党比逆贤,几危宗社。
护军统领品级
编辑八旗护军统领,职二品,往往以旗缺侍郎兼领之,升擢尚书则不兼矣。清语曰纛章京,与前锋统领曰噶拉谙班者不同。 〈按噶拉作翼字解,谙班作大臣解,纛字清语读如推,章京读如占伊。〉从前内务府护军营,有参领,无统领,仍统属于外三旗。雍正元年,总管内务府事庄亲王允禄等,奏言顺贞门为内廷禁近之地,请将旗下护军更换内府护军看守,并于内府三旗内,每旗补放统领一员,定为三品,诏从之。此内外统领品级不同之原起也。
门棍
编辑禁门两傍,皆列朱棍二根,长三尺馀,围圆六七寸,上圆下方,俗称榔头, 〈 宗室邸宅皆有之。〉清语曰穆克申。谨按天命五年六月,命树二木于门外,有欲诉者,书而悬之木,览其颠末而按问焉。然则此棍乃纳言之标,非御侮之械也。按禁门司启闭稽出入者,太和门用亲军营,顺贞门及内廷各门用内府护军营,紫禁城以内用上三旗护军营,皇城及外栅门用五旗护军营。各门列木棍处,俱有护军二人席地趺坐,轮流守之,虽王大臣出入,亦不起立,惟祝版、实录、玉牒百官望阙谢恩,则鸿胪预唱穆克申起立,然后兴起,其谨严之制如此。
按《梦馀录》言,洪武中通政使门下,有一红牌,书云“奏事使”,当时恐下情不得上达,执此牌可以直入,内府守卫等官不敢阻,亦此意也。
赞礼郎
编辑今太常寺赞礼郎,专用满蒙人。由举贡、生监、官学生选取者,京察卓异,内外兼用;由武职领催、马甲、护军选充者,只洊京职。其历阶而卿相者实有其人。考赞礼郎即古之太常博士,原极贵重。两汉之世,国有大政,下丞相九卿会议,必及博士,即如公卿将相列名请废昌邑王,奏中必曰:敞等谨与博士议云云。如此大事,非博士言不行,其重之如此。宋为太祝,皆以宰相任子为之。唐宋之世,大臣议谥,皆出于博士,其贵重又可想见。明初亦以文学之士及乙科初选之员处之,后乃以黄冠充焉,失之甚矣。本朝用之虽重,而又别其出身,以判内外,可谓允矣。
今人妒其阶之捷易者,辄曰:“十年窗下苦,不及一声嚎。”然对越谨严,进退有度,天颜咫尺,举动从容,要非涵养功深,无不躁忽陨越。文王取人以度,即此意也。今太常寺赞礼郎而外,又有满、汉博士各一员,汉军博士一员,其职与寺丞典簿同。
又按明季宣读等事,皆用通政司参议,必择体貌端正、声音清亮者官之,与今之选赞礼郎相同。
丹旐
编辑八旗有丧之家,于门外建设丹旐,长及寻丈,贵者用织金朱锦为之,下者亦用朱缯朱帛为之,饰以𫄸锦。 〈 男丧设于左,女丧设于右。〉此礼甚古,《檀弓》孔子之丧,“绸练设旐”。疏曰:“绸盛旌旗之竿,以素锦于杠首设长寻之旐,此夏礼也。”又曰:“以采色为大牙,其状隆然,谓之崇牙。”世说作了语亦曰:白布缠棺竖丹旐。固知丹旐之制,魏晋之世犹有行之,不独殷礼也。
按锦旐之色,惟列圣大事用黄锦,其馀品官皆用朱锦。
分祭幛
编辑八旗旧俗,父母既殡,将所遗衣饰玩物,分贶其生前所爱之人,中表至交皆及之,谓分遗念。其丧日所受之祭幛、饤饾、糕筵,亦散于助丧成服之戚族。今则祇散饽饽于戚族,而不及于祭幛矣。按《檀弓》子柳之母死,“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馀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弟兄之贫者’”云云,即吾俗分散祭帛之礼也。
妇不私馈
编辑八旗妇人,于初嫁及岁时喜庆,其父母兄弟有饮食之馈,必皆献于舅姑。舅姑反赐之,始敢受,受又必分饷于娣姒,不己有也。按《内则》曰,“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即此礼也。
专道
编辑京师最重丧礼,庶人丧輀,皆得专道而行,涂遇王公贵官之舆马弗避。贵官或停舆候过,或避于甬路之下旁驱。按《礼经》云:“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而行。”固知古风之存者,京师之丧礼也。
按京师丧舆,或舁夫八十人,六十四人,四十八人,三十二人,十六人,各视其位及称家之有无也。人夫之多者曰大杠,少者曰小杠。两杠相遇于涂,大杠停住,让小杠先行,不敢争路。若两杠之舁夫相同,则相避相让,然后并行,此虽礼之过情,而不以富贵加于乡党中,未始非美也。
又京师有丧之家,殡期前一夕举家不寐,谓之伴宿,俗称坐夜,即古人终夜燎之礼也。
棺罩
编辑八旗之俗,棺停于堂,有围幕覆之,其制如屋,谓之坐罩,即《记》云帷幂也。殡于涂,亦有罩覆之,即《记》云輤也,传曰“素锦以为屋而行”是也。疏曰:輤,载柩之车,上覆饰象宫室也;裧,四旁所垂下者也。今谓之幨。
汉军御史亦可不由科目
编辑定例,满洲、蒙古人由部郎改授给事中御史等官,不必专用科目出身,凡在廉能才干者,皆可荐用。若外八旗汉军人,既补汉缺,必须仿照汉人荫生、进士、举人、拔贡出身者,方许考用。按从前豫东总督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初由监生任福建长乐县丞,递升知州,内擢员外郎,晋郎中,康熙五十八年,改授御史。是从前汉军御史,亦不必尽用科目也。
脱舄
编辑本朝无脱舄之制,是以京师人靴底最洁,俾趺坐而不致污染衣簟。南方人不甚留意于靴舄者,盖往古坐必屈膝于后,故有脱舄之制。今惟朝鲜国及西域回部,仍存此礼。《礼》云:“侍于长者,屦不上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注:屦贱,空则不敢陈于尊者之侧。长者在堂,则脱于阶下;在室,则上堂而不入室也。故古人讲学之庭,户外屦恒满。汉魏以后,朝祭则跣袜,惟萧何剑履上殿。历朝南郊之礼,皇帝在南阶脱屦,升堂入庙脱舄,升殿亦脱舄。《梦馀录》云,明季郊庙议言前期一日,有司以席藉地,设御幕于坛东南门外。祭日,大驾临坛,入幕次,脱舄升坛。执事陪祀官皆脱舄外次,升,跣袜就位。又考古妇人朝见中宫,亦跣袜脱舄,且布席为脱舄之地。是男女朝庙而不跣袜,自本朝而始也。
按《日知录》言,古人之袜,大抵以皮为之。《春秋左氏传》注曰:古者臣见君解袜。又曰:吴贺邵美容止,坐常着袜,希见其足。是古人不但脱舄,而且赤足矣。今南方人虽喜赤足,断无盛服解袜之礼。向阅《琉球记事》,知其冠裳燕集,亦皆赤足曳屦,殊觉鄙陋。由是观之,中国之初,亦犹是也。袜字偏旁从革,所言以皮为之,固近似也。
生员
编辑今天下学校,满汉八旗直省州县所取生员,皆有定额。满洲、蒙古每次共取生员六十名,汉军取三十名,顺天府学二十五名,大兴二十五名,宛平二十五名。其直省大学校亦取中二十五名,小学校递减至十名,各按其地文风盛薄而定。凡食饩之廪生名额亦如之。考此制准乎明季之法,然明初取士某学若干员者,盖谓一邑中只有此数,非每次辄取此数也。其后添置名额,谓之增广生。又益置名额,谓之附学生。盖谓附于庠序,不更膳以廪禄也。逮至中叶,附学生渐多,天下共有万人,言者已嫌其滥,不谓因仍至今,海内生员又岂止十万而已哉。先民有言,在学之人益众,进取之途益(惬)[狭]。甫博一衿,便谓富贵功名可以咄嗟立至,饮食衣冠,起居仆从,顿与农工不同。而游手坐食,赀从何出。由是而长揖县衙,夤缘公事,一旦遂欲,群而效之;苟拂其志,则哄众反噬,抗粮唆讼之所由来,非偶然矣。要必广其登进,减其学额,庶乎选择精严,滥厕渐少,再开其养生之途,自必人加爱惜矣。《梦馀录》载崇祯之谕曰:祖制设科取士,专为致治求贤。近来士习日偷,贡举失当,人才鲜少。朕思士子读书进身,乃人才根源,必宜首重德行,幼学壮行。如生平果系孝弟廉让,自然作官时不欺不贪,尽忠竭节,何必专工文艺。据《会典》及提学敕书内,敦尚行谊,以励颓俗,不专论文优劣,开载甚明,近来全不兴举。其士子童时入塾,以迨应试登科,只以富贵温饱为志。士风吏治,安得不日趋卑下云云。此篇甚长,节录大略如此,亦可知明季士风学校之不振者,已如此也。
入城治丧
编辑向来职官卒于任所者,灵柩回籍,路经州县城池,均准穿行,到籍日,亦准入城治丧,非没于任所者弗预也。若省会城垣,非勋绩大吏、阵亡官员,向不能入,与外州县稍有区别,皆谓之遵例入城者也。帝城尊严,凡遇赐谥大臣、阵亡将帅,须奉有旨,方准入城治丧。礼臣议■〈血阝〉者,亦所不及,故一时视入城治丧之典,荣于得谥。窃考《八旗孝义传》,康熙三十一年,内务府慎刑司郎中鄂素,没于通州抽分监督任所,特降谕旨著护柩入城,归第治丧。时其年仅四十有一,殆储材未竟大用,是以圣恩浩荡,不循常格,亦二百年来小臣非常荣遇,后此未闻继之者也。
按鄂素,内务府正黄旗人,完颜氏,金宗室之裔。父阿什坦,见《儒林传》。子留保,赐进士,由庶吉士官至尚书,兄和素亦为一时名宦,均各有传。东河总督完颜伟、南河总督麟庆、署四川总督今官成都将军崇实、前署直隶总督今官督师兵部侍郎崇厚,皆其族裔,实为内府文学世家之冠,益信孝义足以绵启后昆乃尔。
武进士洊文职
编辑国朝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始开八旗汉军武进士科。雍正元年癸卯,始开满洲、蒙古武进士科。由武科而历文臣,实有其人。朱伦瀚,汉军正红旗人,中癸巳武进士,官浙江粮储道,仕至都统,精于绘事,风雅君子也。徐湛恩,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乙未武进士,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偏武,汉军镶白旗包衣人,中康熙戊戌武进士,任整仪尉,改授知县。佟泌年,汉军镶红旗人,中雍正癸卯武进士,改知县。萨哈布,满洲正黄旗人,中雍正甲辰武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窦启(英)[瑛],汉军正白旗人,由康熙甲午科武举,中式乙未科文进士。殷德布,满洲镶白旗人,雍正癸卯武举,官工部主事。崇纶,内务府人,武举出身,由笔帖式洊升六卿,官至理藩院尚书。
按满蒙武进士科,雍正癸丑后曾停止,嗣后举行,均见于《八旗通志》初集《科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