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卷5
目录 | 台湾通史 | |
◀上一卷 | 卷五 疆域志 | 下一卷▶ |
光绪十一年秋七月初八日,钦差大臣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旨下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六部、九卿会同各省督抚议奏。九月初五日,军机大臣醇亲王奕𫍽等奏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诏曰可。十二年春三月,又诏曰:“闽、台防务关系紧要,该督抚等商办一切,务当和衷共济,不分畛域,力顾大局。上年谕令该督抚等会议改设各事宜,并著一并妥议,毋稍迟延”。十三年夏四月,新任巡抚刘铭传会同闽浙总督杨昌濬合奏,筹议台湾郡县分别添改裁撤,以资治理。疏曰:“台湾疆域,南北相距七百馀里,东西近者二百馀里,远或三四百里。崇山大溪,钩连高下。从前所治,不过山前迤南一带,故仅设三县而有馀。自后榛莽日开,故屡增厅治而犹不足。光绪元年,沈葆桢请设台北府、县以固北路,又将同知移治卑南以顾后山,全台官制,粗有规模。然彼时局势未开,择要修举,非一劳永逸之计也。臣等公同商酌,窃谓建置之法,恃险与势,分治之道,贵持其平。台省治理视内地为难,而各县幅员反较多于内地。如彰化、嘉义、凤山、新竹、淡水等县,纵横二百馀里、三百里不等,仓卒有事,鞭长莫及。且防务为治台要领,辖疆太广,则耳目难周;控制太宽,则声气多阻。至山后中、北两路,延袤三、四百里,仅区段所设碉堡,并无专驻治理之员。前寄清虚,亦难遥制。现当改设伊始,百废俱兴,若不量予变通,何以定责成而垂久远?臣铭传于上年九月,亲赴中路督剿叛番,沿途察看地势;并据各地方官将境内扼塞道里田园山溪,绘图贴说,呈送前来,又据抚番清赋各员弁将抚垦地所陆续禀报。谨就山前后通局筹画,有应添设者、应改设者、应裁撤者。查彰化桥仔头地方,山环水复,中开平原,气象宏敞,又当全台适中之地,拟照前抚臣岑毓英议,就该处建立省城。分彰化东北之境,设首府曰台湾府,附郭首县曰台湾县。将原有之台湾府、县改为台南府、安平县。嘉义之东,彰化之南,自浊水溪始,石圭溪止,截长补短,方长约百馀里,拟添设一县曰云林县。新竹、苗栗街一带,扼内山之冲,东连大湖,沿山新垦荒地甚多,拟分新竹西南各境,添设一县曰苗栗县。合原有之彰化及埔里社通判一厅、四县,均隶台湾府属。其鹿港同知一缺,应即裁撤。淡水之地,东控三貂岭,番社岐出,距县太远。基隆为台北第一门户,通商建埠,交涉纷繁。现值开采煤矿,修造铁路,商民麕集,尤赖抚绥。拟分淡水东北四堡之地,撤归基隆厅管辖。将原设通判改为抚民理番同知,以重事权。此前路添改之大略也。后山形势,北以苏澳为总隘,南以卑南为要区,控扼中权,厥惟水尾。其地与拟设之云林县,东西相直。现开路一百九十馀里,由丹社岭、集集街径达彰化。将来省城建立,中路前后脉络,呼吸相通,实为台东锁钥,拟添设直隶州知州一员,曰台东直隶州。左界宜兰,右界恒春,计长五百馀里,宽三四十里、十馀里不等,统归该州管辖,仍隶台湾兵备道。其卑南厅旧治,拟请改设直隶州同一员。水尾迤南,改为花莲港厅,垦熟田约数千亩,其外海口水深数丈,稽查商舶,弹压民番,拟请添设直隶州判一员,常川驻扎。均隶台东直隶州属。此后路添改之大略也。谨按台湾疆土赋役,日增月广,与旧时羁縻侨置,情形迥不相同;因地制宜,似难再缓。况年来生番归化,狉榛之性,初就范围,尤须分道拊循,藉收实效。臣等身在局中,既不敢遇事纷更,以紊典章之旧,亦不敢因陋就简,以失富庶之基。损益酌中,期归妥协”。诏曰可。于是分设三府、一州、三厅、十一县,以台湾府为省会,驻巡抚。而设备未周,暂驻台北。十五年秋八月,命台湾知县黄承乙、中路统领林朝栋筑城,固将以为中枢之地矣。
初建省之时,彰化绅士蔡德芳、吴朝阳等上书巡抚,请设鹿港。略曰:“台湾孤悬一岛,南北绵亘千馀里,东尽番山,西临瀚海。重以土浮民靡,动辄变生。无事之时,耕渔亦足相安,有事则请兵筹饷,在在仰需内地。伏思开台之初,建设郡县,多从海口,独嘉义县城离海稍远。至如彰化县城,西距鹿港不过十数里,其东延内山,平原辽阔,伏莽滋多;兼以溪多林茂,防御难施。即如同治元年戴潮春之变,自内一发,城池立陷。城之西面,若断一桥踞一竹围,虽内地大兵数千屯驻鹿港,经年亦不能进。洎大兵夹击,收复之后,犹可相争。故乾隆间贵西道赵翼有移鹿港之议,恳恩入告。事虽未行,要其大意,总在设城海口。今当盛朝威灵震叠,仰荷钦宪抚临此邦,营建省会,从此添兵足饷,重权镇慑,全台托庇,万无可虑之事。第圣人有言,处常固当思变,谨始乃以慎终。台湾果蒙建省,省会必归彰界。然前既有移县城近海之议,而今省城或转设近山。万一地方有警,一扼溪险,窃恐万兵难进,咫尺先不能通,何论南北。此尤大势之当筹者。至于来龙之归宿,海道之引导,或择其新地,深谋远虑,或仍其旧城,事半功倍,钦宪明见万里,斟酌自有权衡,固毋庸某等之多赘。且事关奏闻,尤非下士之所能置辩。唯生长于斯,闻见颇熟,抱此区区,又不能坐受知而不言之咎。爰敢披沥历来大局情形,附绘彰化旧城来龙宿脉图说一纸,恳乞转详”。不可。
十七年夏五月,铭传辞职,以邵友濂任之。友濂文吏也,无远略。奏请移设台湾省会,以定规模。略曰:“前卜定省城之地,虽当中枢,控制南北;而山岳四面围匝,距台南、台北两府各四、五日程,其间溪水暴涨,交通颇烦。兼以沿海水浅,轮船难以驶入,南北有事,接济迟延。又省城必须建筑坛庙衙署等,经费浩繁,无由筹办。伏思台北居台湾之上游,衙署局库略已成工,商民辐辏,铁路亦通,舟车之利两备,故拟以该府城为台湾省会”。十八年,先止城工,而省会遂移于台北矣。
台南府
领县四:曰安平,曰嘉义,曰凤山,曰恒春;厅一:曰澎湖。
安平县
安平为全台首善之地,开辟最早。荷兰之时,筑垒于赤崁社,台人谓之赤崁楼,则今之县治也。而台湾府志以为台湾建屋多用赤瓦,水滨高处,闽人曰墈,讹为崁,故与安平城俱称赤崁。乾隆十年,巡台御史范咸作赤瓦歌,其自序云:“台人屋瓦皆赤,下至墙垣,此赤崁城之所由名也”。如志所言,拘泥文字,此与解释台湾之说相似。夫台湾原作“埋冤”,漳、泉之音也,故或曰“台员”,或曰“大湾”。而府志乃谓“荷人建城,制若崇台,海滨水曲曰湾,又泊舟处亦谓之湾,此台湾所由名也”;言之误谬,余已论之。夫赤崁为番社之名,固无庸讳。稗海纪游谓明会典太监王三保赴西洋水程,有“赤崁取水”一语,是赤崁固土番之部落,其井尚存,为最古之迹矣。延平郡王克台之后,建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二县,改一鲲身为安平镇。安平为泉州安海之名,延平起师之地也;入台之后,移置于此。又建桔秩门,以存故土之念。而安平城或称王城,赤崁楼乃为承天府矣。清人得台,建台湾府,领县三,以台湾县为附郭。二百馀年,文化日启,制度典章,蔚为上国,信乎东南之大邑也。光绪十四年建省之后,移台湾县于台中,以作会城首邑,而旧县改名安平。又以巡抚暂驻台北,大府初建,冠盖云从,仕宦之徒,争趋利禄,而台南乃日退矣。县之疆域本窄,东负群山,气象雄伟,罗汉外门实当其冲,故前设县丞以治之,今已裁。山之土番悉已归化,其近郭者且同汉人。故他县尚须防抚,而安邑早敉矣。治西六里有安平镇,前阻大海,非舟莫济,今已淤为大道,车马可以往来。旧志谓台江汪洋,可泊千艘。台江为安平镇之内海,则今之鱼塭。道光二年,夏秋淫雨,兼旬不霁,曾文、湾里各溪之水,淜涨而出,涂泥归虚,积为平陆,而沧海变为桑田矣。安平镇之左为鲲身,右为菅仔埔,其西则鹿耳门,风涛喷薄,夙称天险。荷兰郑氏之时,均筑炮台,守海道。今亦半沉,仅存沙汕,巨舟不能入,其大者须泊四草湖。夫安平镇为互市之口,驻领事,设海关,以振兴贸易,故台南商务冠全台,犹不失为富庶也。唯南至二层行溪与凤山界,北至曾文溪与嘉义邻,相距不逮五十里,而土尚膏腴,人怀礼义,士游于庠,农歌于野,商勉于廛,工集于肆,乔木之思,尚足起后人之感,况于古都旧邑乎。生斯土者,能不葆而爱之欤!
嘉义县
嘉义,古诸罗也。诸罗,番社名,又山名,而旧志以为诸山罗列,非矣。康熙二十三年,始设治于佳里兴,划曾文溪以北隶之。佳里兴,亦番社也,滨海而居,疆域广漠,远至三貂,其时北鄙犹未启也。嗣以水土不宜,移于今治。及朱一贵平后,划虎尾溪以北为彰化,而疆域稍小。然垦务日盛,人民殷庶,巍然为府治之左臂。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役,彰、淡俱陷,被围逾岁;婴城死守,效命弗去。诏嘉其义,改今名,永垂千古矣。建省之后,又划牛稠溪以北为云林,而疆域愈小。然绝长补短,犹为百里之邑。县负山面海,田畴交错,形势与彰化埒。而玉山屹立东北,高至一万三千数百尺,为东洋群山之王。坤舆磅礡,特钟于是,亦足豪矣。阿里山为玉山之子,森林之富冠东洋,天赋之宝藏也。火山在治之东南,烈焰腾空,下有温泉,居民引火以炊,挹泉以浴,奇境也。前时斗六门设县丞一员,分资治理,今为云林县治。而安、嘉交界之处曰大武陇,设巡检。沿海之地,港湾多,唯布袋嘴较深,巨舟可入。若盐水港则久淤矣。夫嘉义为山海奧区,物产殷富,士慕忠贞,女怀节烈,风俗之美,与南郡同。此则教化之功,而一道同风,日臻于善也。
凤山县
凤山以山名。旧治在兴隆里,为郑氏之万年县。自二层行溪以南归之,远及琅𤩝,为府治之右臂。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之役,庄大田起兵应,蹂躏县城。事平,迁今治,则埤头也。凤山在治南三十里,状若凤,实则一培𪣻尔。疆域之大次诸罗,而辖境且至卑南,但事羁縻而已。光绪元年,划率芒溪以南为恒春,而形势稍小,犹为山海之区也。其地东北至弥浓,丘陵起伏,路险阻。西行五里为旗尾,安、凤交界之旁径也。西南临海,沙汕纡回,鱼盐之饶甲全台。打鼓山在治之西十八里,建垒驻兵,以防海道。其旁为旗后,各国互市之口也。港内水深,可泊巨舰。又旁二十里为东港,亦商船互市之口也。小琉球屿在治之南六十里,与东港对峙,屹立海中,一苇可杭,周围约二十里,耕渔并耦,境绝清邃。下淡水溪为台湾大川,源自内山,潆洄数十里,会赤山之冷水沟而入于海。引水溉田者万甲,岁丰人庶,凤山之巨利也。渡溪至阿猴林,素为奸宄出没之处,故设下淡水县丞以驻之。率芒溪为凤、恒之界,沿北行,有枋寮焉,僻处海滨,渐近内山。前时设汛,同治六年置巡检,以诘盗贼、卫行旅,为南顾之策。夫凤山旧邑也,深山大海,物力充○,然以闽、粤分居,踞地相长,一言不合,趣起干戈,而今乃稍息矣。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急公义而弃私仇,尤有望于凤人士焉。
恒春县
恒春处极南之地。设县之议,起于讨番之役,而成于开山之时。先是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以牡丹之事,视师台湾,亟求边备。光绪元年,奏划率芒溪以南,新设县治于琅𤩝之猴洞山。山形环抱,中拓平原,其地常燠,故名恒春,实为全台之南。唯县之北境,与凤山接壤,东、西、南三面皆滨海。自率芒溪历嘉鹿塘,经枋山、过枫港而至柴城,凡六十里,为福康安驻师,以木为城,今改土堡。其旁有统领埔,相传郑氏屯田之地,土厚而腴。自治东越射麻里、万里得、高士佛而至八瑶湾,计程五十三里,为恒、卑之界。又二十五里为牡丹湾,则凶番栖伏之处,今已平矣。县之三面虽滨海,而港湾浅狭,不足以容巨舟。若大板埒、射寮、枫港等,则时可出入。苟以人工而凿之,则善矣。鹅鸾鼻斗出海中,下有暗礁,夙称天险;上建灯台,示以航路。顾其地南连南峤,盈盈带水,为东西洋往来孔道,未可以僻远而置之。恒春之番向分上下,各十八社,今可纪者五十有八;性较驯。苟勤抚字以化之,徕人民以垦之,辟水利以溉之,刊道路以通之,开物成务、教养并行,不数十年而炎风瘴雨之地,皆称乐土矣。
澎湖厅
澎湖固海疆重地,群岛错立,风涛喷薄,天险也。荒古以来,不见史策。隋开皇中,虎贲中郎将陈棱始略其地。其居于此土者,固犹是轩辕之胤也。或曰:楚灭越,越之子孙迁海上,或居于澎湖。唐、宋以来,居民渐长。及元之末,始设巡检司,隶同安;未久而废。明初,宇内未平,无业之民聚啸其间;洪武五年,乃墟其地,迁其民于漳、泉。已而复至。嘉靖间,以海防故,复设巡检司;旋罢,而澎湖弃为瓯脱矣。夫澎湖为滨海之藩篱,而东西往来之冲也;墟地之举,诚为失策。是以岛夷攘之,海寇据之,俶扰昏垫,靡有穷期。迨我延平郡王东略台湾,先收其地,设安抚司以治之,而澎湖乃为我有。康熙二十二年,清军入东宁。翌年,设巡检,隶台湾县,以水师副将驻之。雍正五年,改设通判,别为厅,兼海防事务,屹然海上重镇矣。朱一贵既平之后,廷议以澎湖失而郑氏降,澎湖存而台湾复,拟移总兵于此。总兵蓝廷珍以为不可,上书论之,议始罢。夫澎湖固海上重镇,而地瘠民贫,不产五谷,恃台为援。一旦遏绝,势可立毙。守之之策,在筹持久,建炮台以御之,设舰队以巡之,练民兵以用之,讨军实以充之,而后可以言守,可守而后可以言战。战之得失,阃外寄之,其机在于一时。守之轻重,有司任之,其谋在于平日。故曰兵可百年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何也?东南之地势纽于台湾,而澎湖者台湾之门户也。海疆有事,澎湖必先被兵,故筹台湾者,必先筹澎湖。法人之役,是其殷鉴。澎湖距府治一百七十有五里,南趋南峤,北走登莱,西渡金厦,近者一日,远或数日。海天万里,不过衣带之水尔。故以巨大海军扼险于此,则南北之交通可绝,而台湾恃以无恐。诸岛之中,大山屿最大;妈宫在其西,文武居之。外以西屿为屏蔽,而内以新城、龟山相犄角,驻兵置垒,防患未然。其地东至阳屿,西至花屿,南至大屿,北至目屿,周围二百四十二里。旧言三十六岛,实则有名可纪者五十有五也。渔村蜃舍,以海为田。顾其人习水,冒险耐劳,颇有坚毅之气。生聚教训,克日并行,则此帕头短葱之民,皆海国干城之选也。君子于此,知所务矣。
台北府
领县三:曰淡水,曰新竹,曰宜兰;厅二:曰基隆,曰南雅。
淡水县
淡水据北台之枢,荷兰以前未之闻。归清以后,始隶诸罗,嗣属彰化。雍正九年,设淡水同知,治竹堑;凡大甲以北皆归之。经营缔造,二百馀年,声名文物,蒸蒸日上,信乎可为大郡也。先是同治十年,同知陈培桂徇厅民之请,议陞直隶州,增学额。未及行,而开山抚番事起;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裁同知、建台北府,以淡水为附郭,治艋舺。艋舺,旧时贸易之地也。建省以后,乃趋于大稻埕,而艋舺稍退,然人民犹庶。县之疆域,南至土牛沟,与新竹界;北以三貂溪为限,与宜兰邻;东负深山,野番伏处,设隘防之。沪尾距治西三十里,各国互市之口也,设关征税,驻领事以管侨民,故建炮台,卫重兵以守之。其水自鸡笼山而来,历八堵、五堵,经圆山、出关渡而入于海。旁流支脉,交衍于艋舺、大稻埕之间。航运之利,实兴商业,而灌田尤广,故产谷多。夫淡水,番地也,左拥龟仑之山,右握狮球之岭,溪流交错,金、煤、硫磺之利蕴于上,脑、茶、材木之富生于山。然郑氏之时,以流罪人;康、雍之际,尚苦瘴疠。至于今繁华靡丽,冠于全台,此则人治之效也。然以冠盖遨游,五方杂处,士慕虚文,女习歌舞,骄奢淫佚,亦冠全台,则又末俗之弊也。移风易化,纲纪是张,是所望于淡人士焉。
新竹县
新竹固土番部落,原名竹堑,郑氏曾用兵其地。旧志以为环城植竹,故称竹堑,此大谬也。夫郑氏之时,尚未设官,已有竹堑之名;则蓝鼎元筹理台疆,亦有开垦竹堑埔之议。唯其所名者,举县辖而总言尔。归清之后,始隶诸罗。农功未启,行旅鲜通,故犹以荒远视之。雍正元年,划入彰化,并设淡水同知,稽查北路,兼督彰化捕务。九年,又以大甲溪以北刑名钱谷专归淡水同知管理,而犹驻彰化也。乾隆二十年,始移治竹堑。及光绪四年,台北设府,裁同知而知府仍暂驻其地。五年三月,淡、新分治,划土牛沟以南为新竹,以北为淡水;其所辖者有六堡。十五年,又折为新、苗两县。于是南至中港,与苗栗邻;北及土牛沟,与淡水界;西滨大海,而东入番山。南北相距八十五里,东西六十五里,泱泱乎大邑也哉!土壤膏腴,人民殷庶,文学之盛,冠冕北台。而又士重然诺,农勤稼穑,非如淡水之靡丽也。然以山野之间,闽、粤分处,械斗之风,长年不息;且地与番接,馘首相雄;沿山之人,亦多习武。此则自然之势也。夫新竹为北台之奧区,群山崒嵂,拱若列屏。巍然而独立者,则雪山也,高至一万一千数百尺。中港香山之溪,皆源自内山,流远而缓。唯入海之处,水浅不足泊巨舟;故航运之利,犹藉淡水。山川锺秀,人物效灵,发扬光大,尚有待于此邦之君子焉。
宜兰县
宜兰即蛤仔难,番语也,或曰甲子兰。三面负山,东临大海。平原沃壤,久置荒芜。及吴沙垦土以来,三籍之人相率而至,筑堡以居。自头围至于五围,拓地愈广,浸成都聚。沙死,侄化能抚其众,请入版籍。嘉庆十五年,乃设噶玛兰厅,置通判理民事,治于五围。百务草创,棋布里堡,多就番语译之。同治十三年,开山议起,设台北府,改厅为县,曰宜兰,以为北台屏翰,而前后山之襟带也。北界三貂溪,南逮苏澳。自三貂溪以至草岭,深林密菁,最称险要。过岭为大里简,东望东海,波涛汹涌,豁然万里,则太平洋之滨也。北隅三十里,有小屿曰龟山,置兵守之。草岭迤东,群山罗列。其大者曰玉山,积雪不化,高至万尺,巍巍乎大观也哉。海滨巨石嶙峋,中设一关,曰北关;而设于苏澳者,曰南关,屹立称门户焉。苏澳之口,水深四、五丈,可泊轮船,唯防礁石。南风、北风两澳,又为苏澳门户。泖鼻山在三貂溪之口,形如象鼻,直插入海。旁有小澳,曰琉球澳,礁险不容舟。头围距治东北三十里,设县丞。自头围历大坪林,达景尾街,可至府治,为旁径,约程百十数里。自苏澳以南,滨海行,可达台东。然地多险阻,溪流汎滥,不易涉,故舟行较易也。夫宜兰为土番之区,荒古以来,久居化外,而吴沙乃入拓之,辟草莱、任耕稼、建庐里、徕游民,以张大国家之版图,其功业岂不伟欤!唯地滨东海,富森林,故长年多雨。然以水利之丰,物土之宜,读书力田,饶有坚强之气。兰虽一隅,富庶之兴,尤将有所发泄也。
基隆厅
基隆为北门锁钥,而通商之大埠也。煤矿之利,取之无穷,故至者日多。然当二百数十年前,犹是荒昧之域也。其地固土番部落,旧称鸡笼。地绝北,林深瘴盛,天寒,长年多雨,故有鸡笼积雪之景。而与今日之气象,早已不同矣。当明之季,荷兰既据台南,而西班牙亦入鸡笼,筑垒驻兵,以相角逐。则今之社寮岛也。卧榻之侧,不容鼾睡,荷人逐之,奄有全台。乃未几复为我延平郡王所逐矣。归清之后,尚事羁縻。乾嘉以还,居者渐聚,耕渔并耦,鸡狗相闻。由淡水而鸡笼,由鸡笼而噶玛兰,盖已大启土宇矣。海通既辟,列国窥伺,其所以目逐逐而心怦怦者,则以此天富之煤矿,足为东洋之外府尔。故当台北建府之时,沈葆桢以海防已重,讼事尤繁,自非煤务微员所能治理,乃设通判于此,改名基隆。光绪十三年,复易同知,以重事权。虽辖地四堡,不足以建一县,然固台北之藩卫也。夫基隆之富庶,由于人力,而亦由于地利。梯山航海,百事俱兴,缔造经营,与时骈进。则此一市一廛,不特为台湾之大埠,且为东洋之巨会矣。
南雅厅
南雅为抚垦之地,而大嵙崁实当其冲。先是道光八年,陈集成始拓其土,锄耰并进,弓矢斯张,而番害未戢也。光绪十二年,巡抚刘铭传奏设抚垦大臣,置抚垦局,辟良田,开沟洫,伐木熬脑,以施番政。其不服者,则移师讨之,而大嵙崁之景象一新。然地处内山,距治较远,而居者日多。二十年,乃于近旁之湳仔,新设通判,改名南雅,以治民也。政令初颁,舆图忽改,经纶措施,匪旦夕事。顾其地山回水抱,境绝伟丽,内蕴无穷之利,外徕务本之民。长刀大斧,亭毒发扬,尚有待于后人之孟晋也。
台湾府
领县四:曰台湾,曰彰化,曰云林,曰苗栗;厅一:曰埔里社。
台湾县
台湾,旧名也,而县为新设。光绪十三年建省之时,以彰化之桥仔头庄,地处南北之中,背山面海,平原交错,南有乌日之饶,北有大甲之险,凿山刊道,戍兵抚番,远达台东,如臂使指。一旦铁路告成,居中驭外,可以控制全台;于是巡抚刘铭传奏建省会。划彰化之北,新设一治,谓之台湾,而以旧时之台湾县改名安平,固以此为中枢也,故亦曰台中。十四年,命栋军筑城,建衙署、起学宫、驻军旅、计丁庸,将以经营新邑;然县治固畎亩之地,土厚泉甘,商贾未集,唯城外大墩街略有市肆,其懋迁有无者仍赴彰化也。自县治北行二十里为葫芦墩,势控大甲,山间之人多至此贸易,亦行军之所必争者。当隋之时,用兵于此,虎贲威棱,今其泯乎。葫芦墩东北二十里为东势角,又东八里为抽藤坑,又东南六十里为埔里社。光绪元年,始入版图,设官行政,以抚绥群番,为台中之后卫。梧栖在县西,商舶互市之口,亦海隅之一都会也。夫台中固土番之地,所谓猫雾捒者也。康熙五十五年,岸里社番始请垦,诸罗知县周锺瑄许之。及朱一贵平后,总兵蓝廷珍以其土沃,募佃辟田,故名蓝兴堡。雍正元年,划虎尾溪以北至大甲溪,增设彰化,而台中隶焉。十年,设猫雾捒巡检,驻犁头店,台中之设官始于此。乾隆二十四年,设南投县丞。南投距治南四十里,中隔乌溪,为内山出入孔道。民番杂处,商旅往还,亦山间之一都会也。夫自台中而论,山多海少,故其人重农而轻商。然以土田之腴,水利之大,馀粮栖亩,户多盖藏。岩居谷饮之民,日与生番相角逐,冒危难、赴险阻,勇往不屈,故其人尚武。而林爽文、戴潮春乃后先而出,谓非种性之强乎?台中士君子而能闲之以谊,使之以和,奖之以文,临之以礼,岩岩新邑,气象万千,连铄发扬,且迈南北,而果为中枢之地焉,是在人为而已。
彰化县
彰化固半线之地,郑氏之时,左武卫刘国轩驻军于此,以讨沙辘诸番。归清以后,始隶诸罗,尚以旷土视之。雍正元年,划虎尾溪以北,建设新邑。欲以表彰王化,故曰彰化。其时北鄙犹未大启也。疆域广漠,民番杂处,土腴而俗悍,鼠牙雀角,辄起械斗,夙称难治。然垦务日兴,成都成聚。物力之饶,沟洫之利,人多殷庶。县治在八卦山麓。斗大之城,险不足据,而反足资敌,故有移城鹿港之议。鹿港在治西二十里,商舶互市之埠也,市廛之盛,次于南郡,前驻海防同知。与泉州之蚶江相对,海程之近,无逾此者。而港口日塞,航运不通,苟非投资开凿,未得以兴彰化之利也。光绪八年,兵备道刘璈以彰化居台之中枢,形势未善,议移知县于鹿港,而于大肚之间或蓝兴堡之桥仔头庄,别建新邑,驻巡道,守重兵,以控制南北。巡抚岑毓英颇韪之。及建省后,分乌日以北为台湾,浊水以南为云林,而鹿港同知早移于埔里社,疆域遂小。然台中虽为省会,而知府尚驻彰化,犹得以保其朔。若夫土田之沃,人文之盛,彰化之兴,今未艾也。
云林县
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则为抚垦之计尔。先是光绪十三年,划嘉义以北之地,经营新邑,择治于林圯埔之云林坪,为郑氏部将林圯所辟者,故曰云林,以旌其功。而治当浊水、清水两溪之域,每逢汎滥,不得往来。十九年,乃从知县李烇之议,移于斗六门。斗六门者,嘉义北隅之险也。乾隆二十六年,设巡检,以分治近山。洎光绪元年,又自集集辟道,以达台东之璞石阁,为东西交通之衢,而云林实握其纽,故曰前山第一城。集集距治之北东,土番互市之区也,伐木熬脑,移民渐聚。而陈有兰溪之畔,草莱未辟,原田膴膴,尚有待于后人焉。县之疆域,北以浊水为界,彰化共之,南以牛稠溪为境。其东则高山峻岭,人迹罕通,鲸面文身之辈,岩栖谷饮之伦,射鹿杀人,以相雄长,恩威并行,而后可服。若西虽临海,而岸直湾浅,不足以通舟楫。北港为古来互市之口,宋、明之时已有其名,今亦塞矣。盖以浊水分流,挟沙澎湃,出口之处,日积日淤,沿海一带遂不得耕,地瘠而民贫,饭水且难,况食稻乎!夫台湾为殷富之地,力田有秋,而澎湖之民每苦咸雨,二林深耕又患飞沙,地之肥硗,或相倍蓰,固不得同日而论也。然则云林之利,不在于海而在于陆,不在于平原而在于山谷。材木之饶,竹箭之美,羽毛齿革之丰,足以供给而有馀,亦台湾之一奧区也。
苗栗县
苗栗,番语也,谓之猫里,土番居之。僻处新竹之南,旧与彰化相接。光绪十四年建省后,划中港以南为苗栗,以北为新竹,各有三堡。而苗栗隶台湾府,其县治则猫里社之墟也。草昧初启,制度未备,其所以建设新邑者,亦为抚垦之计尔。当是时,经理番政,克日并行,南湖罩兰之野,天富待兴,垦田熬脑,踵相接也,故以此治之。其地群山起伏,粤族相处;沿海一带,始多漳、泉之人。地瘠而民勤,丁男子妇尽力农亩,故善治之,则其民可使。然台湾之两大溪,曰大安、曰大甲,皆当其南;而大甲尤为北台之关隘,一旦有失,则淡、新数百里之地,可长驱而攘也。嘉庆十四年,设巡检;道光十年,驻守备,并建土城以为固。故当戴潮春之役,林日成三攻大甲,不能破,而北路始得无害。此则地势之险阻,而足以绝其道尔。夫苗栗设县,于今未久,抚治之方,在谋富庶。苟得十年成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后,可以追踪新竹,而翘然为一岩邑矣。
埔里社厅
埔里社在万山之中,距台湾府治东南可九十里,中拓平原,周三十馀里。土厚泉甘,宜稻蔗,物产尤饶,取之无尽。南北两溪皆源自深山,奔流而西,以达于海,引水溉田者十数万甲,固天然之奧区也。归化番社二十有四,而以六社名:曰埔里,田眉里,曰田头,曰水社,曰沈鹿,曰猫兰;而埔里尤著,康、雍以来,久见纪载。封疆大吏,犹以瓯脱视之,能不惜哉!地大物溥,来者日众,封禁之议,遂不可行。于是邓传安倡之,史密和之,而刘韵珂乃大言之,其陈开设之利详矣。而痹痿臣工,不知大计,仍以险远为难,可谓昧矣。光绪纪元,开山议起,台湾镇总兵吴光亮略兵中路,爰有招抚六社之请。询谋佥同,建设一厅,以鹿港同知移驻于此,改为中路抚民理番同知,治大埔城。启之,剔之,教之,养之,而六社之土田户籍,乃得隶于宇下。其地僻处内山,居台之中,势险而阻。危崖深谷,偪仄难行。自府治出南门,行二十里至乌溪,水急不可涉,驾筏渡之。六里为草鞋墩。迤东八里为土城,海兰察驻军之地也。十三里为龟仔头。八里为内国姓,郑氏之时,刘国轩率师至此,以讨北港溪番,人多粤籍;而家祀延平郡王。十二里为北港溪,两山夹立,茂林蔽天。往时野番尝伏险杀人,设隘之后,患始戢。十里为松柏仑,高数百仞,盘旋而上,俯瞰大埔城,如在眼底;越山东行二十里即至。其自葫芦墩逾抽藤坑而来者,亦会于北港溪。是为入治之北路。自草鞋墩东行十二里至南投,前驻县丞,今已撤。又十二里为浊水。十二里为集集。八里为柴围。又北越鸡胸岭,十五里而至头社,地腴而坦。又八里为水社,有日月潭,胜境也,水极清冽,环可二十馀里,中有小山曰珠屿,番绕屿居,极稠密,独虚其中,往来必架艋舺,刳独木为之,双桨以济,大者可容十数人。潭中多菱藕,饶鱼鳖,番取以食。蓝鼎元记之,以为古称蓬瀛,不是过也。绕屿北行,五里为猫兰。又五里沈鹿。又十里为白叶岭。过此而北,又行十里,是为入治之南路。自治东行,延眉溪上流而至雾关,平原尽处,豁然高山,为野番出没之所。樟楠之属,蓊郁成林,荒古以来,斧斤未入,故得长葆其寿。雾关山绝高,与台东接,苟辟而径之,可达花莲港。而守城大山独当一面,神足气王,巍然为治之屏翰。夫埔里社自开拓至今,汉人争处,前茅后劲,再接再厉。垦成之田已万甲,众至二、三万人。而土番乃日就凌夷,不能存其十一。其得以暂保其生者,唯外来之屯番尔。然语言习俗,渐从汉风,则亦同化于我而已。乌乎!优胜劣败之机,可不惕哉?
台东直隶州
台东州
台东为新辟之地,高山大川,气象雄伟。疆域之广,可为一府三县。而自归隶以来,久任荒芜,外族窥伺,莫肯关心。其有负耒荷戈而至者,唯我坚强辛苦之先民尔。然荜路蓝缕,涉履艰危,与天气战,与野番战,与猛兽战,濒于死者数矣。光绪纪元,开山议起,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设卑南厅,以事经营。卑南处台东之中,地尤肥美;辟草莱,任耕稼,可成都聚,而利尚未启也。拔木通道,戍军抚番,前山之人,相率而至。洎光绪十三年,乃升为州,而运会亦渐移矣。其地自苏澳以南,至得其黎百四十里,峭壁峻嶒,难通舆马,且少可耕之壤。而中亘东澳、大南澳、大浊水、大小清水五溪,水险而大,莫施舟楫。得其黎至新城六十里,地稍平,灌莽荒榛,颇多硗确。自是历花莲港、吴全城、大巴垄而至水尾社,计程百五十里,地尽膏腴。又有秀孤峦之溪,可资灌溉。溪水入海之处曰大港,舟不易行。自水尾而西至璞石阁,大军驻焉。历平埔、石牌以达卑南,亦百五十里,地多膏腴,锄耰日进,皆成良田,惜垦之者尚少尔。卑南以西二百数十里为恒春,壤稍逊,然若巴塱卫、若八瑶湾,皆可垦也。夫以台东疆域之广,地利之饶,设官行政已二十年,而莽莽苍苍,尚委于鹿豕之乡,则以航运难通也。滨海六百馀里,唯花莲港、成广澳可泊轮船,而风信靡常,礁石纷错,往还不易。帆船更不能以时至也。其遵陆而行者,则自璞石阁入山,过八通关,以抵云林之林圯埔,计程二百六十馀里,沿途皆番,行者惧焉。故商旅不敢往来,而懋迁尚少。番之大者,曰斗史五社,在大南澳;曰大鲁阁八社,在大浊水以北,依山而居,性最悍;曰加礼宛六社,为平埔之番,居于鲤浪以北;其南者曰南势七社,亦平埔也。秀孤峦之间,凡二十四社。璞石阁之平埔亦八社。其处于成广澳之北者,曰沿海八社;其南曰阿眉八社。而卑南之可纪者四十有六。此则多经招抚,而微化其性,然尚不事畎亩,射猎为生。若夫丹番、峦番、木瓜等番,散伏深山,素不与人来往,经纶措施,匪旦夕事。苟得良有司治之,与以便宜之权,立以经久之计,悉心任事,不惮勤劳,而移住之人,又能忍辱负重,群策群力,以除害而兴利焉,台东之富庶,始得与前山媲美也。
坊里
坊里之名,肇于郑氏。其后新辟之地,多谓之“堡”。堡者,聚也。移住之民,合建土堡,以捍灾害,犹城隍也。而澎湖别名为“澳”。禹贡:“九州攸同,四隩既宅”。释文以为“隩”与“澳”同,水滨也。是澎人固依水而居者也。“里”之大者数十村,或分上下,或划东西。商贾错居者谓之“街”;汉人曰“庄”,番人曰“社”,而澎湖亦曰“社”。庄社之间,各植竹围,险不可越,聚族而居,守望相助。闽人先至,多居近海;粤人后至,乃宅山陬。而闽人之中,漳、泉为巨,以是因缘,每起械斗。交通既辟,情感自孚,比岁以来,其风稍戢。然抚垦虽兴,而番害犹烈。长治之计,在于协和。化行风美,斯为善矣。夫天下大器也,集众人而成家,集众家而成国。国之利害,犹家之利害也。故知爱家者必知爱国。夫无家则不可以住,无国且不可以立,其贱乃降于舆隶,君子伤之!故坊里之名仅为疆域之分,而非可以此自囿也。识时之士,常务其大者远者,而后可以进于郅治焉。
安平县治四坊:东安坊(后分上下)、西定坊(后分上下)、宁南坊(后分上下)、镇北坊(后分上下)。
安平县辖四十三里:效忠里、新昌里、永宁里、仁和里、文贤里、依仁里、崇德东里、崇德西里、仁德南里、仁德北里、长兴上里、长兴下里、永康上里、永康中里、永康下里、内武定里、外武定里、广储东里、广储西里、新化里东堡、新化里西堡、安定里东堡、安定里西堡、善化里东堡(北隶嘉义)、善化里西堡(北隶嘉义)、新化东里、新化西里、新化北里、内新化南里、外新化南里、内新丰里、外新丰里、永丰里、保大西里、保大东里、归仁南里、归仁北里、嘉祥内里、嘉祥外里、罗汉内门里、罗汉外门里、楠梓仙溪东里、楠梓仙溪西里。
嘉义县辖三十七堡:嘉义东堡、嘉义西堡、大目根堡、打猫东顶堡(北隶云林)、打猫东下堡、打猫南堡、打猫北堡(北隶云林)、打猫西堡、大槺榔东下堡、大槺榔西堡、茑松堡(北隶云林)、大坵园西堡、牛椆溪堡、鹿仔草堡、柴头港堡、盐水港堡、太子宫堡、铁线桥堡、果毅后堡、哆啰啯东顶堡、哆啰啯东下堡、哆啰啯西堡、下茄苳南堡、下茄苳北堡、白须公潭堡、龙公潭堡、学甲堡、赤山堡、茅港尾东堡、茅港尾西堡、善化里东堡(南隶安平)、善化里西堡(南隶安平)、佳里兴堡、西港仔堡、麻豆堡、萧垄堡、沤汪堡。
凤山县辖二十六里:大竹里、凤山上里、凤山下里、小竹上里、小竹下里、观音上里、观音中里、观音下里、观音内里、长治一图里、长治二图里、文贤里、维新里、仁寿上里、仁寿下里、半屏里、兴隆内里、兴隆外里、赤山里、港西上里、港西中里、港西下里、港东上里、港东中里、港东下里、新园里。
恒春县辖十三里:宜化里、德化里、至厚里、安定里、长乐里、治平里、泰庆里、咸昌里、永靖里、仁寿里、兴文里、善馀里、嘉禾里。
台湾县辖七堡:蓝兴堡、猫罗堡、捒东上堡(北隶苗栗)、捒东下堡、大肚上堡、大肚中堡、大肚下堡。
彰化县十三堡:线东堡、线西堡、猫罗堡、马芝堡、二林上堡、二林下堡、燕雾上堡、燕雾下堡、武东堡、武西堡、东螺东堡、东螺西堡、深耕堡。
苗栗县辖四堡:苗栗堡(在县之东北,旧称竹南二堡)、吞霄堡(在县之西,旧称竹南三堡)、大甲堡(在县之南,旧称竹南四堡)、捒东上堡(在县之东南,其属大甲溪南者隶台湾)。
云林县辖十七堡:斗六堡、溪洲堡、他里雾堡、沙连上堡、西螺堡、沙连下堡、打猫东顶堡(南隶嘉义)、打猫北堡(南隶嘉义)、大槺榔东顶堡、尖山堡、海丰堡、布屿堡、大坵园东堡、白沙墩堡、茑松堡(南隶嘉义)、北投堡、南投堡。
淡水县辖九堡:大佳腊堡、芝兰一堡、芝兰二堡、芝兰三堡、八里坌堡、摆接堡、兴直保、文山堡、桃涧堡。
新竹县辖三堡:竹堑堡(在县之中,旧称竹北一堡)、竹南堡(在县之南,旧称竹南一堡)、竹北堡(在县之北,旧称竹北二堡)。
宜兰县辖十二堡:本城堡、员山堡、民壮围堡、溪洲堡、头围堡、四围堡、罗东堡二结堡、清水沟堡、红水沟堡、利泽简堡、茅仔寮堡。
基隆厅辖四堡:基隆堡、金包里堡、三貂堡、石碇堡。
南雅厅辖一堡:海山堡。
埔里社厅辖三堡:埔里社堡、北港溪堡、五城堡。
台东州辖五乡:南乡(即卑南觅)、广乡(即成广澳)、奉乡、新乡(即新城)、莲乡(即花莲港)。
台东州辖番社十一社:斗史五社、太鲁阁八社、加礼宛六社、南势七社、秀孤峦二十四社、璞石阁平埔八社、成广澳沿海八社、成广澳南阿眉八社、卑南觅南十五社、卑南觅西二十二社、卑南觅北九社。
澎湖厅辖十三澳:东西澳(为厅治,附近有社十)、嵵里澳(距治十九里,有社十二)、林投澳(距治十二里,有社十)、奎壁澳(距治七里,有社九)、鼎湾澳(距治十里,有社九)、瓦硐澳(距治二十六里,有社五)、镇海澳(距治二十二里,有社四)、赤崁澳(距治二十九里,有社二)、通梁澳(距治三十里,有社二)、吉贝澳(距治八十里,有社一)、西屿澳(距治二十里,有社十二)、网垵澳(距治里五十,有社六)、水垵澳(距治五十里,有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