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涵等四位的信

与一涵等四位的信
作者:胡适

一涵、慰慈、孟和、性仁四位同鉴:

  《努力》事承你们努力维持,至于今日,使我得安心在山中养病,我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们才好!

  我在烟霞洞住了三个多月,虽然很安逸,很快乐,但我真住的不耐烦了。并不是地方不好,实在是心里不安。一来因为我在大学的工课无人担任;二来因为《努力》久累朋友;三来因为离家日久。所以我决计“下山”来了。(“下山”二字是浙江教育厅长张宗祥用的《思凡》典故!)

  4日下山,5夜到上海,一觉醒来曹锟已当选作总统了。上海一班朋友,都不愿意我此时回来,大家谈论的结果,都劝我暂不回京。医生也不赞成我此时出来工作。因为我现在肛门还有一处痔溜每月要发二三次,每正坐二时以上,背脊便酸痛。

  因此,我于7日晚上请叔永夫妇,经农,振飞们来商议一次。结果是:(1)《努力》暂时停办,将来改组为半月刊,或月刊,专从文艺思想方面著力,但亦不放弃政治。俟改组就绪,再行出版。出版当在我恢复健康之时;此时仍继续《读书杂志》。(2)我此时暂不回京授课,俟一年假满之时再说。以上二事皆以我病体未复元为主要理由。

  停办之事,原非我的本意。但此时谈政治已到“向壁”的地步。若攻击人,则至多不过于全国恶骂之中,加上一骂,有何趣味?若撇开人而谈问题和主张,——如全国会议,息兵,宪法之类,——则势必引起外人的误解,而为盗贼上条陈也不是我们爱干的事!

  辗转寻思,只有暂时停办而另谋换一方向戮力的办法。

  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

  《新青年》的使命在于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这个使命不幸中断了,直到今日。倘使《新青年》继续至今,六年不断的作文学思想革命的事业,影响定然不小了。

  我想,我们今后的事业,在于扩充《努力》使他直接《新青年》三年前未竟的使命,再下二十年不绝的努力,在思想文艺上给中国政治建筑一个可靠的基础。

  在这个大事业里,《努力》的一班老朋友自然都要加入;我们还应当邀请那些年老而精神不老的前辈,如蔡孑民先生,吴稚晖先生,一齐加入。此外,少年的同志,凡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我们都应该尽量欢迎他们加入。

  9月23日,自云楼回到烟霞洞,看见山前的梅树都憔悴不堪了,曾有一诗如下:

  树叶都带著秋容了,

  但大多数都还在秋风里撑持著。

  只有山前路上的许多梅树,

  却早已憔悴的很难看了。

  我们不敢笑他们早凋;

  让他们早早休息好了,

  明年仍赶在百花之先开放罢!

  让我这首小诗预祝我们的新《努力》的生命罢!

  谢谢你们维持《努力》的热诚和辛苦。

  

  适上 十二,十,九

  (原载1923年10月21日《努力周报》第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