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峰类说/卷十二

卷十一 芝峰类说
卷十二
作者:李睟光
1614年
卷十三

文章部五

编辑

唐诗

编辑

李商隐诗曰。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罗大经鹤林玉露以为青雀不回。神仙无可致之理。而武帝不悟。犹徘徊台上。庶几见之。此言然矣。又以为相如正苦消渴。何不以一杯赐之。验其真妄乎。余谓此言非是。盖言武帝惑于长生之说。侍臣有相如之渴。而惜一杯金露。不肯赐之也。诗意恐只如此。

李商隐诗青雀西飞竟未回。三体诗注。引西王母青鸟事为证。余恐不然。洞冥记曰。有女名巨灵悦于帝。戏笑帝前。东方朔望见巨灵。乃目之。巨灵化成青雀飞去。乃起青雀台云。盖出于此。

李义山诗汉家天马出蒲梢。按汉书西域志赞。孝武之世。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注。大宛马鱼目龙文凤头尾如蒲梢。此诗乃以蒲梢为地名则谬矣。

李商隐诗曰。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此为浑侍中作也。有人言浑瑊常烧人骨喂马。马甚肥健。此事出于杂书云。

李商隐诗曰。嫦娥应悔偸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以首句云母屏风烛影深观之。似是宫怨或闰情之作。必有所指而言。其集中诗如此者非一二。深味之。其意可见。

李商隐诗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注者以为上句喻气焰消歇。下句喻恶名犹在。余谓不然。按炀帝于宫中。征求萤火数斛。夜游放之。又种隋堤杨柳。盖谓其时取萤尽矣。故今无复有萤火也。垂杨暮鸦。谓杨柳低垂已盛。而有鸦来栖。喻隋业为唐所有也。或疑垂与隋音同。杨隋姓。故借用也。

义山诗内苑只知衔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按汉武时西海献胶。帝弦断。以胶续之。终日射不断。帝大悦。十洲记。仙家煮凤觜麟角作胶。名续弦胶。汉舆服志。鸾旗曰鸡翘。编羽为之。上句盖讥帝好游猎。下句讥帝好微行也。

李商隐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杨诚斋谓此句喻唐祚之将衰亡也。余则以为不过吟暮景耳。僧无可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古人谓此诗以落叶为雨声。余则以为落叶深。乃雨后景耳。唐人作诗。多在有意无意间。情景宛然。而观者辄以有意求之。恐不免穿凿。他如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亦以即景看得何害。

李义山诗风云长为护储胥。按风云八阵法也。长杨赋木拥枪櫐以为储胥注。军中藩篱也。又庄子削格罗落注。削格犹汉书曰储胥。若今之木栅也。

李义山筹笔驿诗终见降王走传车。按三国志。后主出降。举家传送洛阳。其曰传车此也。李东阳五丈原词云侯归上天多旧伍。羽为前驱飞后拒。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意尤好矣。

李义山促漏诗。盖宫怨之作也。其一联曰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文。文字作云字似是。

义山诗云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白云杯。疑用王母瑶池宴事也。王荆公宿宝林寺诗曰共尽白云杯注。白云谓茶也。似与此不同。好生。盖书所谓好生之德也。又语录好生。犹言十分极尽也。或疑用语录耳。

义山诗云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按秦穆公梦至帝所。天帝飨之醉。赐金策云云。廋信哀江南赋云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诗意乃用此也。

杨慎曰。李义山诗瑶池宴罢留王母。金屋妆成贮阿娇。俗本作玉桃偸得怜方朔。真似小儿语耳。余谓瑶池宴。乃周穆王事。而语句亦不佳。杨说恐未是。但其曰玉桃。乃强对未稳。又金屋妆成。一本作修成。

义山诗犀辟尘埃玉辟寒。按诗话。魏明帝宫人。取辟寒金为钗钿。故时语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云。而无所谓辟寒玉者。盖义山以金为玉耳。

李商隐槿花诗曰。月里那无姊云中。亦有君意甚难解。余谓月里姊疑指姮娥。且楚辞九歌。有云中君。注云神也。盖槿花色白。故取以譬之。恐无别意。

李商隐公子诗曰。一盏新罗酒。凌晨恐易销。盖唐时以新罗酒为贵耳。按酉阳杂俎酒食篇。有乐浪酒法。所谓新罗酒。疑亦用其法造酒也。

李义山诗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郞。按小姑。蒋子文妹也。古乐府小姑曲云小姑所居独处无郞此也。

李义山撰彭阳公志文诗曰。待得生金徙。川原亦几移。按晋书。贾逵石碑中生金。庾信文曰。碑(中)生金。阴铿古墓诗碑书欲有金此也。徙唐本作后。似是。

李义山诗玉作弹碁局。中心亦不平。按弹碁之戏。始于汉成帝。陆放翁云古弹碁局状如香炉。盖谓其中隆起也。

李商隐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此诗连上接下见之。则可怜二字。改作如何似当。

李商隐诗云今朝歌管属檀郞。又崔女诗不见檀郞年少时。檀郞盖指良人。而未知意义。按晋潘岳小字檀奴。抑或以此耶。

李商隐锦瑟诗。审其诗意。只是闺情。托于锦瑟而作。思华年之思犹怨也。按小说曰。锦瑟佳人名。亦似然矣。

李义山诗鏁香金屈戌。带酒玉昆仑。按稗史曰。戌即膝耳。李长吉诗屈膝铜铺鏁阿甄。甄指甄后。犹言阿娇也。义山所谓屈膝盖香器。昆仑盖酒器。二者非必器名。疑亦以刑象而言。

李义山听鼓诗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按掺上声。三挝鼓也。又击鼓之法也。沈存中笔谈以为应璩书云听广陵之清散。散为曲名明矣。渔阳掺。正如广陵之散也。

义山诗簟冰将飘枕。简斋诗曰雪月冰寒衾。山谷诗风力欲冰酒。皆作去声用。

唐诗曰。蘼芜亦是王孙草。莫遣春香上客衣。按蘼芜香草。即芎䓖苗也。用以薰衣辟蠧。骚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意盖恐良人之不归故言。

许浑诗湘潭云尽暮烟出。杨慎曰。烟字极妙。湘水多烟。张泌诗中流欲暮见湘烟是也。后山改烟作山。无味云。未知然否。余意以为山字似胜。

许浑诗曰。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按零陵石燕风雨作则飞。江豚鼻中为声。出入水上。舟人候之知风雨。所谓吹浪是矣。拂云二字似未稳。又江豚腹中脂。照樗博即明。照读书及纺绩即暗。俗谓懒妇所化。故呼为懒妇油。韵府又曰照宴乐则明。故谓之馋灯。

许浑诗曰劳歌一曲解行舟。盖劳歌犹离歌。按劳舟谓远行舟也。劳人谓行役人也。劳酒谓行路所赉酒也。劳铁谓马勒铁之类。劳薪谓故车脚之类。

刘言史乐府词曰君王试舞郑樱桃。按稗海云郑樱桃。石季龙优童。季龙宠惑。郑樱桃杀其妻郭氏。古乐府有郑樱桃篇即是。但此事不当使用耳。

北梦琐言曰。杜悰自西川除淮海节度使。温庭筠有诗云卓氏𬬻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杜闻之。遗绢一千疋。余谓庭筠一生落魄。而以二十八字。赌得千绢。古人之重才至矣。

唐诗曰盛年夫妇长别离。按岐伯曰。人生二十岁。血气始盛。盖盛年乃二十时也。又三十为壮。四十为彊。汉书云苏武始以彊壮出是也。五十则始衰矣。

李频送徐处士归江南诗云故国入芳草。沧江终白身。按白身犹言白民。史记魏白民输五百石者。赐其身。唐张濬白身未有名。第邹阳传曰。驱白徒之家。素非军旅。又小说无学人谓之白徒。所谓白民白徒。犹白丁也。

皮日休诗曰年纪翻嫌竹祖低。按玉堂诗选注。竹谱云祖宗所种之竹。此说恐非。唐诗曰祖竹丛新笋。半山诗曰篱落生孙竹。东坡诗曰槟榔生子竹生孙。所谓竹祖。盖与祖竹孙竹义同。

来鹏诗云藕穿平地生荷叶。笋过东家作竹林。按齐民要术曰。竹性爱东南引。又小说曰。西家种竹。东家治地。诗意以此。余闻非但竹也。如菖蒲与莞草。皆喜东引云。

唐李涉赠盗诗曰。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语甚痛切。汉书云吏作虎而冠。史记云此皆劫盗而不操戈矛者也。噫世道至此。则无可为者矣。

陈羽步虚词云汉武清斋读鼎书。内官扶上画云车。坛上月明宫殿闭。仰看星斗礼空虚。又赵嘏诗云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亦佳。

李群玉诗曰。一合相思泪。临江洒素秋。唐汝询谓一合字太俗是矣。

唐李远诗长日惟消一局碁。东坡诗断送一生消底物。盖消与须同义。古人多通用。底何也。盖语录也。

唐李远丛台诗曰。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明人诗曰。骑罗化作春风蝶。弦管翻成夜雨蛙。此盖用李诗。而押蛙字为善。

唐诗云江头学种相思柳。按相思树。即南烛树也。出蜀都赋。又本草。相思子出岭南。树高丈馀。所谓相思柳未见出处。余尝有闺情诗曰庭前旧种相思树。子落还生似妾长。亦用此也。

施肩吾诗曰。颠狂楚客歌成雪。妩媚吴娘舞是盐。笔谈云唐之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又杖鼓曲名。有突阙盐,阿鹊盐,昔昔盐。

唐裴思谦及第。赠妓诗曰。银缸斜背解明挡。小语偸声贺玉郞。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语太夸矣。

唐诗罨岸春涛打船尾。按稗史云罨乃鱼网。谓鱼网遮岸也。蜀都赋罨翡翠钓鰋鲤是也。又罨画。即杂色画也。

韩翃诗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按荆州记。荆山朝有云横带山腰。不崇朝而雨。谓之山带。

唐任翻题台州寺曰。前峯月出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人改一字为半字。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回欲易之。见所改字。叹曰台州有人。真所谓诗成一字难矣。

陆龟蒙诗曰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韩渥诗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惟少年。李山甫诗老逐少年终不放。辱随荣后定须匀。又能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世间多。又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又儿童问我悲何事。此意他年汝自知。此则未知谁作。而语皆切着。足令人嗟惋。

韩渥诗曰。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按八行书。如邢邵诗独寄八行书。刘禹锡诗方见八行书是也。九局图。盖符应经阳遁阴遁。皆九局故云。按符应经遁甲之法。世传作于黄帝。风后分门定局。避凶趋吉。最切于日用。故古人以之应变制敌。其法十干中甲常隐藏。故谓之遁甲。俗以遁甲为隐形非矣。

笔谈曰。陆龟蒙作药名诗云乌啄蠧根回。药名乃是乌喙。非乌啄也。又断续玉琴哀。药名止有续断。无断续云。余尝见医方。药名有乌啄苗。又蝉蜕谓之断续。陆诗为不误矣。

陆龟蒙诗曰五茸春草雉媒骄。按五茸地名。吴王猎处。

陆龟蒙宫人斜诗曰。草树愁烟似不春。晩莺哀怨向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意好。

陆鲁望诗云方头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苎衣。按赵令畤侯鲭录曰。今人谓拙者为方头。稗史曰。方头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也。

黄巢既败遁为僧。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间。独倚危栏看落晖。似有飞扬跋扈之意。

唐诗曰万里秋风吹锦水。宋诗曰万里君王蜀中老。成都有万里桥故云。唐僧一行谓明皇曰。陛下末年。当远游万里之外是也。

吴融诗云子山词赋莫兴哀。子山庾信字。有哀江南赋故云。又王荆公诗风尘愁杀庾兰成。按兰成庾信小字。哀江南赋所谓王子洛滨之岁。兰成射策之年是也。

张泌诗溪风送雨过秋寺。涧石惊泷落夜潭。按泷奔湍也。或作龙非。又品汇作泉。

杜荀鹤野鹰诗曰。也应无计避征徭。按小说。有人极赞此句。或难之曰。野鹰何有征徭。其人解曰。必是当时科取翎毛故也。然其极赞者。未知何意耶。

杜荀鹤诗曰。世乱奴欺主。年衰鬼弄人。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政是。

罗隐中秋不见月诗云天为素娥孀怨苦。故教西北起浮云。按古乐府有孀娥怨注。汉人因中秋见月而度此曲。孀娥指月中嫦娥也。

叶少蕴避暑录曰。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盖以红罗裹之也。昭宗朝燕进士于曲江。令太官特作饼餤赐之。卢延让诗曰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此也。

唐诗云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秦云向日销。玉堂诗选注。楚雨指泪。秦云指鬓也。对语甚精。

唐诗云云外新声忽变秋。又云一声歌发满城秋。按陆士衡诗曰。丹唇含九秋。妍迹陵七盘。九秋曲名七。盘楚舞秋字。盖出于此。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说者以为二月新丝未出。恐当作四月。按稗史云此盖谓丝未出谷未熟。而贫民预借债负。而已先卖之矣。即谚称寅年吃了卯年粮之意。若丝出谷熟而卖之。乃常理也。何足以见贫民之极耶。此说似是。陆宣公文曰。蚕事方兴。已输缣税。农功未艾。遽敛谷租。此也。

唐有胡生者。喜韩少府见访诗曰。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看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争入芦花深处藏。又观小儿垂钓诗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暎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惊不应人。

杜常华清宫诗曰。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此诗非但叠字为病。华清宫在骊山。而曰行尽江南云云未稳。按杨慎云杜常乃宋欧阳修一时人。非唐人也。然则此诗误入唐诗集中耳。

五代诗

编辑

欧阳炯。蜀孟昶时人。有诗曰楼上醉和春色寝。绿杨风送小莺声。又青娥红脸笑相迎。又向海棠花下飮。又日高犹未起。为恋鸳鸯被。鹦鹉语金笼。道儿还是慵尽好。

南唐主李景诗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飞来。又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又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佳矣。

李主景与臣僚临池钓鱼。独无所获。李家明进口号曰。新甃垂成兴正浓。御池春暖水溶溶。凡鳞不敢呑香饵。知道君王合钓龙。

韩定辞诗曰盛德好将银管述。按梁元帝笔有三品。忠孝全者。以金管书之。德行纯粹者。以银管书之。文章瞻逸者。以斑竹管书之。任叔英挽车天辂一联云空将斑竹管。却记白瑶宫。亦用此也。李长吉白玉楼记。或作白瑶宫故云。定辞唐季人而仕于五代。

宋诗

编辑

魏野诗曰。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或以叶为药非矣。又曰有名闲富实。无事小神仙。洗砚鱼呑墨。烹茶鹤避烟。后人于下联。添却池边松下字。可谓画蛇添足尔。

王钦若未第时有诗曰。龙带晩烟归洞府。雁拖秋色入衡阳。真宗大加赏爱。其后致位上相。实由于此云。然以今观之。别非奇语矣。

王禹称咏鹤诗曰。埋瘗肯同鹦鹉冢。飞鸣不到凤凰池。张虞登第诗曰。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后皆卒于小官。竟不到其地云。今观王语馁张语夸。俱非远大气象耳。

王曾布衣时有早梅诗云雪中未说调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吕蒙正曰。此生作状元宰相矣。后与李迪连榜取魁。又相继秉钧。以诗寄之曰。锦标得隽曾相继。金鼎调元亦荐更。

宋真宗赏花钓鱼宴诗。唯丁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一联最佳。但上句不及下句。

杨大年咏芙蓉诗曰。昨夜三更里。姮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高丽崔瀣咏两荷诗曰。贮椒八百斛。千载笑其愚。何如绿玉斗。竟日量明珠。两作相等矣。

寇莱公诗云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全袭韦苏州野渡无人舟自横之句。而后人独称莱公为有相业何欤。

晏元献诗。有曰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又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又已定复摇春水色。似红如白野棠花。此等句语。不似崑体。可诵。

宋杨徽之。太宗时人。以能诗闻。其警联曰犬吠竹篱沽酒客。鹤随苔岸洗衣僧。浮花水入瞿塘峡。带雨云归越嶲州。戍楼烟自直。战地雨长腥。新霜染枫叶。皓月借芦花。

陈亚有药名诗百馀首。如风月前湖近。轩窗半夏凉。碁怕腊寒呵子下。衣嫌春暖缩纱裁。巧矣。

石曼卿筹笔驿诗云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又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朱子以为极佳。

包拯诗曰。直干终为栋。真刚不作钩。可见其气象矣。

欧阳诗话曰。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织成梅圣兪春雪诗。诗曰朔风三日暗吹沙。蛟龙卷起皆成花。花飞万里夺皓月。白石烂旺愁女娲。大明广庭踏朝贺。雉尾不扫粘宫靴。宫中才人承圣颜。捧觞献寿呼南山。三公免责百姓喜。斗酒十千谁复悭。此诗在圣兪集中。未为绝唱。盖其名重天下。一篇一咏。传落夷狄而贵重如此云。余谓此诗语意乃贺雪。不似春雪诗矣。盖夷人之所重。以其名也。非真知其可好者也。故能知而好之者。天下鲜矣。

欧阳公诗银蒜钩帘宛地垂。又小词云早是东风作恶。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按银蒜。铸银为蒜形以押帘也。

欧阳公诗曰三月春阴正养花。又曰锁日春阴养花魄。东坡诗曰养花须晏阴。又无名氏诗曰淡云微雨养花天。盖以天阴小雨。为养花也。诗学大成。有诗曰天养梅花日日晴。此则未知谁作。而恐误用养字尔。

欧阳公诗曰御寒低便面。便去声。以此观之。古人寒节。亦以扇障耳。按韵府群玉。便面以障面者。不欲见人则得其便。今沙门所持竹扇是也。

梅圣兪四禽言诗。谓泥滑滑,婆饼焦,提壶卢,归去乐也。东坡五禽言。谓蕲州,鬼脱,布袴,鹧鸪,姑恶,黄鹂也。我国高敬命禽言诗曰。欲死缘何事。知渠悔有生。又无名氏诗曰。人间苟活知无数。胡乃曾轻一片身。此指俗所谓呼死鸟也。此鸟每于春时鸣。声甚哀楚。盖怨禽也。

宋王珪观灯应制诗尾句曰。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按小说。高丽贺正朝礼物中。有紫霞杯,五色琉璃盏。是夕用以进酒故云。尧山堂外纪曰。高丽紫霞杯。五色玻瓈也。升平曲名。

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又瞿宗吉诗曰。自古文章厄命穷。聪明未必胜愚蒙。此盖用坡语也。

王安石诗曰。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令必行。观此则知安石口谈先王而祖述商鞅。其得免小人诛难矣。

半山诗紫磨月轮升霭霭。帝青云幕卷寥寥。按金之优者名紫磨。帝青珠名。见华严经。又事始曰。归藏易云女娲张云幕而占神明。即幕之始也。

东坡诗曰快泻钱塘药玉船。按玉堂诗选注。药玉船。以药合成酒杯。飮之以求长生。即今紫霞杯也。韵府曰。以药煮石似玉。可作酒杯。

王半山题画诗云方诸承水调幻药。洒落生绡变寒暑。按方诸鉴也。周礼司烜氏以鉴取明水于月。楞严经。诸大幻师求大阴精。用和幻药云。幻师盖谓画师。幻药盖谓采色。大阴精盖谓水也。

王半山初夏诗曰。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我朝富林君湜诗。乃曰绿阴芳草胜花时。此句全用半山。而但改作芳草似胜。

半山诗云朵颐羊鼎方垂涎。按羊鼎牛鼎皆鼎名。取其象而名之。陈震曰。禹鼎三代相传。号称神器。迨七雄僭王。私计得鼎者可以有天下。若后世传国玺云。班彪王命论曰神器有命。文中子曰神器有归。所谓神器。皆指九鼎也。

半山诗曰。志士无时亦小成。中才随世就功名。盖自古有志而不偶于时者众矣。唐诗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亦此意也。

荆公退去锺山。有诗云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其专擅忌克之意可见。夫患得患失于山水。与患得患失于轩裳圭组者。何以异哉。

侯鲭录曰。王介甫小时作石榴花诗曰。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按叶梦得曰。此乃唐人诗。非荆公所作。惜不见其全篇耳。余谓此句法。似是荆公手段。尧山堂外纪。亦以为荆公所作。而梦得以为唐诗。未知何所据耶。

王半山诗曰。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眠。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陆放翁诗曰。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无夕阳。两诗相似。而陆尤豪矣。

王半山拟乐天诗曰。何处难忘酒。英雄失志秋。庙堂生莽卓。岩谷死伊周。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此时无一盏。难遣壮图休。余谓半山力行新法。流毒四海。此诗真自道也。又乐天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半山常喜诵之云。盖亦有所感会而然欤。

王介甫江行诗曰。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占去声。盖谓眠则分得黄犊所眠之草。坐则占取白鸥所坐之沙。以江行为题。故诗语如此。有与物忘机之意。或者以分与占为分辨识认之义。则占当作平声。误矣。

王安石诗卧占宽闲五百弓。按西域度地。以肘四为一弓。以唐尺计之。五百弓为二里许也。

邵康节诗曰。何处是仙乡。仙乡不离房。眼前无俗事。心下自清凉。李宗易诗曰。大都心足身还足。秪恐身闲心未闲。但得心闲随处乐。不须朝市与云山。

邵康节诗曰。平生不作皱眉事。举世应无切齿人。又风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万户侯。又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交争一局碁。想其胸怀乐易跌荡。千载之下。诵其诗。如见其人。

舒亶诗曰。香泛钓筒萍雨夜。绿摇花坞柳风春。又空外水光风动月。暗中花气雪藏梅。又万壑水澄知月白。千林霜重见松高。舒在宋无诗名。而其工如此。

东坡词曰。真态生香谁尽得。玉奴纤手嗅梅花。墨庄谩录曰。尝见东坡手书本。作玉如纤才杨用修。亦以为是。然东坡诗玉奴终不负东昏。指潘淑妃也。又曰玉奴弦索花奴手。玉奴谓杨妃。花奴谓汝阳王琎。此玉奴盖亦一意耳。谩录之言恐误。

东坡诗曰夏旱麦人臞。按麦之心曰人。本草云荞麦取人。食之下气。坡诗又曰晓来梅子已生人。

苏子瞻以世间惟有蛰龙知为罪案。而王介甫殿前柏诗云根通御水龙应蛰。子瞻若引此为证。则王珪辈宜有遁辞。余直欲追讼而不得也。

东坡牧丹诗曰一朵妖红翠欲流。按蜀语。鲜翠犹言鲜明也。蜀人又谓糊窗为泥窗。故花蘂夫人宫词曰红锦泥窗绕四廊。

东坡诗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按宋邢凯曰。蜀大散关。有喜欢铺。万安县有皇公滩。而改为惶恐以作对。又庐陵有二十四滩。而坡诗乃云十八滩头一叶身非也。按仇池有九十九泉。而杜诗长思十九泉。亦省文耳。

苏诗云词头夜下揽衣忙。按凡有辞命。书其题目。下于词臣。使制进曰词头。又唐明皇喜唱水调歌头。按歌头犹言首章也。

东坡诗云宿麦连云有几家。麦隔岁而熟。故曰宿。按淮南子曰虚中则种宿麦是也。

东坡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此与日长如少年同意。

东坡送黄师宪诗曰。白首沈下吏。绿衣有公言。按东坡云吾家朝云。每见师宪。怪其官职不迁。绿衣指朝云。乃坡侍妾名。

东坡赠人诗云圣善方当而立岁。顽尊已及古稀年。以其父年七十。而其母方三十岁故戏之。卢守慎诗云寄也归而免。居然到古稀。亦此也。

东坡诗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盖言青苗之法。使民不得休息。故村童久在城中。学得官话而语音好耳。

黄山谷读谢安传诗曰。倾败秦师琰与玄。矫情不顾驿书传。持危又幸桓温死。太傅功名亦偶然。此诗工拙不可知。而议论则好矣。

黄山谷诗曰美酒玉东西。又曾茶山诗曰酒酣金盏照东西。玉东西酒器也。今汉语谓家中器物为东西。犹俗言家事也。按吕东莱性麁暴。嫌飮食不如意。便打破家事。

郭功父老人诗云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昼多睡。儿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问碎细。又曰夜雨稀闻闻耳雨。春花微见见空花。盖老人耳中常作风雨声。而不得闻实雨故云。

马子才诗曰李白骑鲸飞上天。按韩退之尝言太白得仙去。元和初。有人自北海来。见太白与一道士跨赤虬而去。此云骑鲸。恐别有出处。或误用事耳。

汉书不载虞美人事结末。宋人诗曰。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注云项王亡灭。虞姬自刎。按贾氏谈录曰。褒斜山谷。有虞美人草。状如鸡冠。行路见者唱虞美人则叶摇动。如人抚掌之状。或唱他词。寂然不动云。

宋人有长城诗曰。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有东人和之曰。粉堞纵横万里平。黎民赖此得安生。当时若数秦皇罪。只在坑儒不在城。其意好。

宋蔡承禧制皇后挽词曰。天上玉栏花已折。人间方士术何施。按宋姜识有神术。使死者复生。皇后之薨。试其术不验。乃曰后与仁宗临白玉栏干赏牡丹。无复来人间。诗语以此。

山谷诗喜用白鸥字。有曰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又曰梦作白鸥去。江湖水贴天。世谓黄山谷梦作白鸥者以此。

张乖厓致仕诗曰。儿童不惯锦衣荣。见我归来夹道迎。不免隔溪高士笑。天机丧尽得虚名。人谓此诗为后世公卿致仕者供状云。余谓致仕者犹不免人笑。则漏尽而不知休者。又当何如也。

柳如京塞上诗曰。鸣骹直上一千丈。天静无风声正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一时盛称其诗。好事者多图于屏障。卒有金元之祸。

李师中赠官妓贾爱卿诗云愿得豼貅千万兵。犬羊巢穴一时平。归来不用封侯印。只向君王觅爱卿。

宋人诗曰。柳外雕鞍公子醉。花边团扇丽人行。时谓绝唱。见此则古者妇人用扇自蔽者可知矣。今我国士大夫虽冬月。亦以扇掩面。中朝人大笑之。岂以为近妇人故欤。

后山诗曰。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猫头笋也。山谷诗曰。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语意相似。而琴高古仙人乘鲤者。今曰荐琴高则未稳。

庄孔易诗曰。诗卷袖寒携海岳。夜舡江隐坐星河。按东坡云我携此石归。袖中有东海。又沈佺期云舡如天上坐。盖用此也。隐疑作稳。

世传岳武穆手书送张紫岩北伐诗曰。号令雷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𢭏向燕幽。马蹀阏支血。旗枭克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按稗史言此诗雄浑悲壮。即唐名家。不是过也。今见笔势尤雄健。人谓辟邪。而稗史平并举。盖其书流传于我国。而中朝人未之见也。按紫岩张浚号也。

晁载之有昭灵夫人祠诗曰。安得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灵。按汉高祖起兵野战。丧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使以梓宫招魂于野。有丹蛇出水跃入于梓宫。谥为昭灵夫人。事见汉书注。

谢逸字无逸。有咏蝶诗三百首。如云身似何郞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偸香。飞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无处寻。时称谢蝴蝶。然其所脍炙止此。则他可知矣。

郭浩诗曰。陇口山深草木荒。行人到此断肝肠。耳中不忍听鹦鹉。犹在枝头说上皇。按小说。陇州岁贡鹦鹉。徽宗教以诗文后发还本土。后郭浩按边至陇口。见红白二鹦鹉于枝间。问上皇安否。浩曰上皇崩矣。鹦鹉悲鸣不已云。

宋诗蒲牢百八吼禅林。又曰声残一百八。按蒲牢兽名。畏鲸鱼辄鸣吼。故凡钟作蒲牢形。以所击者为鲸鱼。黄山谷云催粥华鲸吼。夜阑又风冽。僧鱼响谓之蒲牢吼则可矣。今曰华鲸吼。恐误用事。如东坡云木鱼晓动随僧粥为是。

胡澹庵谪中闻秦桧死。有诗云梦入琼崖身益壮。烟销金坞臭空传。后孟珙灭金回。屯军于桧墓所。令军士粪溺墓上。人谓秽冢。澹庵之言盖验矣。烟销金坞。本以郿坞比桧。而亦为金亡之谶焉。

朱文公诗孤灯耿寒焰。照此一窗幽。卧听檐前雨。浪浪殊未休。张南轩诗坡头望西山。秋意已如许。云影渡江来。霏霏半空雨。又散策下舸亭。水清鱼可数。却上采菱舟。乘风过南浦。杨慎以此为有唐调云。

尧山堂外纪。晦翁尝访婿蔡沈不遇。蔡妻葱汤麦饭。辞以简亵。晦翁留诗曰葱汤麦饭两相宜。葱养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犹有未炊时。余谓当食而先念未炊之人。可见仁人君子之用心也。

韩子苍诗曰。推愁不去还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按王荆公诗。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刘宾客诗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盖用此也。

陆放翁诗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按宋人谓晨飮为浇书。午睡为摊饭。盖俗语也。盖古人晨起必读书。故曰浇书。

放翁诗云青罗包髻白行缠。不是凡人不是仙。家在洛阳城里住。卧吹铜笛过伊川。可见其豪放矣。但卧吹之卧字。未知如何。尧山堂纪。以此为朱希真诗也。

杨诚斋诗老读文书兴易阑。从知养病不如闲。竹床瓦枕西堂上。卧见江南雨后山。其风流意趣可玩。不宜以晩宋少之。按癸辛杂识。以此为吕荥阳作。未知孰是。

杨诚斋绝句云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緖。闲看儿童捉柳花。张紫岩见之曰。廷秀胸襟透脱矣。余谓紫岩评品似过。且捉字不雅。改以趁字如何。

宋诗有云荷因有热先擎盖。柳为无寒渐脱绵。小说中称为佳句。然似巧而拙。不足传也。

宋诗曰。劝君休镊鬓毛斑。鬓到斑时亦自难。多少朱门少年子。业风吹上北邙山。语亦达矣。卢苏斋晩年镊白不休。客问之。公曰杀人者死。白发能杀人故去之。客大笑。

稗史。载邓中甫赠文山诗。尾句云馀生谅须臾。孤愤横九县。庶几太尉事。万一中丞传。文山在燕狱。寄中甫云久要何落落。末路重依依。死矣烦公传。北方人是非。余谓此言果是。则文山亦有意于名者也。无乃好事者为之欤。

金主璟游仰山诗云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又尝得句云二人土上坐。其妃李氏对曰一月日边明。时称警妙。

金主亮咏竹诗曰。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又阅柳耆卿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语。遂萌飮江之志。题诗曰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其桀骜之气可想。

元诗

编辑

吕徽之元时人。尝大雪。分韵得藤滕二字。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二鼠啮枯藤。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和昙字曰。竹委长身寒郭索。松埋短发老瞿昙。

萨天锡秋宫词曰。清晓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石阑干外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王沂以为追踪盛唐。而以余观之。不过元诗之善者。

姚燧八十私侍妾。妾愿得识验。乃赠诗曰。八十年来遇此春。此春遇后更无春。纵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坟前拜扫人。后姚卒而有子。家人疑其外通。妾出此诗解之。一时传以为笑。

张图瑞香花诗云采花莫扑枝头蝶。惊觉阳台梦里人。按瑞香一名睡香故云。

元陈刚中题博浪沙云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题范增墓云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明高启咏明妃云愿君莫杀毛延寿。留画商岩梦里贤。咏长城云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天三尺高。用意虽好。而句法鄙俗。无足称矣。

虞集尝倚楼吟五更鼓角吹残雪之句。有一童曰。角可吹鼓不可吹。忽失所在。盖诗鬼云。

高丽偰逊回鹘人也。元末以端本堂正字。避乱东来。尝寄中朝故旧曰。于穆宣文阁。雍容端本堂。梦中犹昨日。觉后是他乡。万事心如铁。三年发已苍。生还倘能遂。甘老校书郞。恭愍朝。赐籍庆州。子长寿孙循。亦登第通显。今偰姓即其后也。又宋员外郞郑臣保宋亡。浮海来居于瑞山。其子仁卿幼时。有诗曰胡尘涨宇宙。万里落孤臣。何日乾坤正。重回赵氏春。今瑞山之郑。乃其裔云。

牧隐入元朝。登科第三名。授翰林知制诰。及东还。壮元牛继志以诗别之曰。我有丈夫泪。泣之不落三十年。今日离亭畔。为君挥洒春风前。按陶弘景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馀年。今日为君尽。倂洒秋风前。全用此也。

明诗

编辑

洪武中。钱宰赋诗曰。晓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太祖见之曰。朕未尝嫌尔。何不着忧字。仍放还田里。余谓此诗甚有味。令人隽永无已。然语似太露。不如欧阳公十年骑马听朝鸡之句意圆而无迹矣。

明诗有曰堤柳欲眠莺唤起。按稗史。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人柳。一日三起三眠云。眠起二字出于此。

明任享泰送高丽使诗曰。三韩旧控玄菟险。重译今随白雉来。菟字作平声。恐未稳。韵书菟去声。菟丝也。又唐诗多作去声用。如李白药诗云雷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是也。菟又作兔杨臣源诗城远迷玄兔。川明辨白狼。按本草。蒙筌曰菟丝子。朝鲜多产云。玄菟之称。疑以此也。今药名有玄菟丹。亦以菟丝取名。

刘基题画红梅诗曰。水晶宫里玉真妃。宴罢瑶台步月归。行到赤城天未晓。冷霞飞上六铢衣。

章懋题徽宗画甁中桂花诗曰。玉色官甁出内家。天香谁贮月中花。六宫只爱新凉好。不道金风卷翠华。

解缙应制题虎顾众彪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盖有含讽之意云。

尧山堂外纪曰。于谦少时。窗外有人持一扇乞诗。即书曰大造乾坤手。重扶社稷时。其人惊跃而去。乃鬼也。余谓于此可见经济手段矣。

于谦诗有曰谢客只容风入户。卷帘时放燕归梁。又醉来扫地卧花影。闲处倚窗看药方。题十八学士图曰。都将治世安民业。散作裁冰剪雪词。

边贡题文山祠诗曰。花外子规燕市月。柳边精卫浙江潮。王世贞称其巧丽。按化作啼鹃带血归。乃文山诗也。下句盖以越江潮不至而为言。然语意不及上句。

李东阳门生归省。兼告养病还家。汪俊赠诗。有云千年芝草供灵药。五色流泉洗道机。人谓绝佳。东阳曰。归省与养病是二事。今两句单说养病。不及归省。便是偏枯。改之曰五色宫袍当舞衣。众叹服。

张天使宁诗曰。谁卷疏帘望新月。自吹长笛倚斜晖。初不晓其意。伴倘言老爷有爱妾故云。此与挥鞭万里去。安得念香闺者异矣。

李东阳为首相。以謟谀自全。有士人投诗曰。才名直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又西。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盖鹧鸪鸣曰行不得。子规鸣曰不如归故云。世之贪荣不退者见此。宜知愧矣。

世传中朝人有年少登科者。送友生上寺诗曰。弱年登第力难任。长羡诸君向碧岑。倘得闲官无个事。溪山旧迹拟重寻。此诗格力甚劣。似非中朝人作也。

祖宗朝天使接宴时用女乐。故祁天使顺有却妓诗曰。圣朝风化万方瞻。男女纲常贵谨严。又曰幽盟只与寒梅共。不为闲花别动情。徐四佳次之曰。自是东韩遵古礼。敢将云雨恼高情。措语太迫矣。龚用卿天使时。妓一朵红有殊色。天使悦之。酒阑用浓笔抹其面以戏云两使气象不侔矣。自壬辰变后凡宴享。但用男乐。不用女乐矣。

董越天使诗江雨酿寒来树抄。岭云分暝落岩阿。乃用王荆公岭云分暝与黄昏之句。且格律非甚高妙。而郑湖阴最喜此句。常吟咏称誉云。未可知也。

明人兰廷瑞冬夜诗曰。枕上诗成喜不睡。起寻笔砚旋呼灯。银甁取浸梅花水。已被霜风冻作冰。虽非唐调。亦有气力。

杨慎诗曰。彤管久尘翳。妒津生洛河。青史伤人彘。黄云惊女讹。骣牛信可乘。良法在金科。按纬书。黄云翔女讹惊邦。又元律。妒妇乘骣牛徇部。乃胡俗也。恐不当引用。

唐皋律诗龙飞有诏颁高丽。按丽音离。国名。魏时亮诗翁妪老岁华。妪去声。成宪诗客逋山应谢。逋平声。朱之蕃诗怜予颇谙沧洲趣。谙平声。中朝人于此亦未之考耶。

明人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余谓故知作故人。时字作辰似当。

明郑善夫初不识王廷相。其漫兴诗有云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子衡廷相字也。郑卒后王始知之。为位而哭之。使千里致奠。仍刻其遗文云。夫人之相知。不在存殁。王之所为。虽近好名。实感知遇。亦今世之所罕也。

王弇州岳王墓诗曰。三殿有人朝北极。六陵无树对南枝。盖言宋南渡后高宗至度宗凡六帝。而屈膝事虏。无复雠之意。与岳王坟树无可相对者也。其咏后羿曰。不信雕弧摧九日。独留明月隐姮娥。咏卞和曰。惟凭寄与乐正子。三月如何不下堂。其用意深矣。按卞和得玉献王。王使乐正子占之。言非玉。王以为欺慢。斩其一足云。按元人诗曰。孤冢有人来下马。六陵无树可栖鸟。此句法相似。

王弇州拟古诗。略曰虞帝小鳏夫。虚名攘唐祚。西伯老秃翁。脱身美人赂。垂死窜苍梧。荐禹如有负。戎马践幽王。实以妖姬故。寄声谢时达。毋为圣贤误。其侮圣人。亦甚矣。

王弇州赠李沧溟诗曰。野夫兴到不复删。大海回风生紫澜。欲识济南奇绝处。峨眉天半雪中看。济南指沧溟。结句盖属沧溟。而其自许亦太高。

朱天使之蕃题画佛帖云余尝梦为还山老僧。醒后述以诗曰。梦中明灭旧龛灯。觉后心随境其其澄。涧绕菜花松挂月。盘陀石上白头僧。昔房琯为永禅师后身。岂公亦尔耶。

熊天使赠馆伴李好闵诗曰。白岳重来访尚禽。李公谓余曰。未知尚禽何义也。余按汉尚长字子平。隐居不仕。与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陶渊明集。有尚长禽庆赞。唐诗云得展禽尚志是也。

熊天使车辇蟠松诗曰始信青牛亦尔才。按杂书。大松千岁。其精化为青牛。又云千岁之树精化为青羊。万岁之树精化为青牛。盖用此耳。

戊戌年。天将四提督领兵十馀万。与倭相持。累年不能进剿。刘𬘩总兵书蚌鹬诗以示曰。老蚌亲阳为怕寒。野禽何事苦相干。身离窟穴珠胎损。力尽沙滩翠羽残。闭口却思开口害。入头方信出头难。早知俱落渔人手。云水飞潜各自安。盖以鹬比倭也。时谓𬘩之自制。后见杂书中载此诗。则知非刘作矣。

稗史言洪武初。倭人入贡。帝问其国风俗何如。倭使以诗答曰。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蒭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世或谓安南使臣制者非矣。

天朝员外刘黄裳东征时出来。有诗曰鱼鞍耀朝日。貂扇引江风。盖讥国俗以鱼皮里鞍。冬寒以貂毛为扇也。然按本草曰。鲛鱼皮即饰鞍剑。装刀靶䱜鱼皮云。鱼鞍亦古矣。又曰素儿能醉客。素儿谓酒也。以汉语翻译方音耳。

熊化天使诗曰。白日一花落。青天孤鸟飞。人以为佳。然按李梦阳诗云白日孤帆隐。青天一鸟飞。盖袭此句而为之。李梦阳亦全用李白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句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