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峡通志

万历三峡通志

目录:《三峡通志》小引卷一三峡异同 三峡中额设公署卫所夔峡考 夔州府巫峡考 巫山县归峡考 归州巴东县诗 赋 记卷二夔峡诗 歌 词 赋 记卷三巫峡诗 词 歌 赋卷四归峡诗 记 序卷五附录《三峡通志》 后跋

小引

编辑

秭归,峡中故郡也,西北抵夔关为水驿者四,东南下夷陵为水驿者二。总之,盖五百里而近,自昔所称三峡险奇诸境,囊括于中矣。己丑岁,余量移此州,日上府受事多苦,后期常冒险下峡,岁不啻七八往,今且二岁矣。于躻舲、黄陵诸名滩,固目习而心安之,直平平耳。巫峡,半出郡境,然以勾当施州,道巫山以归,当溯流往游者,一如宋大夫所赋《高唐》、杜少陵诗所咏神女峰娟妙者,盖已获其大都矣。独夔峡远在上游,无由一至,以稍寓目于西瀼、滟滪之间。而州鲜藏书家,即求古《峡中记》以供卧游未能也。于是出所携《一统志》、楚蜀通志,旁以荆夔诸郡邑志,会而粹之。首夔峡,其次巫峡,归峡又次之,虽山川并列,而于滩沱独致详焉,重

志峡也。文自宋大夫而下,诗自魏晋而下,汇编胪列,雅俗具陈。凡事与人之有系于斯地者,亦附著焉。总五卷,题曰《三峡通志》,刻之郡斋,以延卧游,广同好云。然末学窽启,闻见有涯,俗吏蓬心,赏鉴无适,必多挂漏庞杂之弊,广增痛订,尚有俟于博雅君子焉。会是岁当上计大都,行且求必得《峡中记》,为稍质补之也。刻成,因识数语于篇端。 万历辛卯秋七月既望,豫章吴守忠谨识。

卷之一

编辑

三峡异同

编辑

盛弘之《荆州记》: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及夜分,不见日月。

杜修可曰:《峡程记》云,三峡谓明月峡、巫山峡、广泽峡,其瞿唐、滟滪之类不系三峡数。

宋肇记三峡,谓西陵峡、巫峡、归峡也。当以此为正。

三峡中额设公署卫所

编辑

峡中为府者一,夔州府。为州者二,夷陵州、归州。为县者七,奉节县、巫山县、建始县、大宁县、巴东县、兴山县、长阳县。为巡检司者三,归州牛口巡检司、南逻巡检司,夷陵州南津关巡检司。为水驿者八,永甯驿、高唐驿、万流驿今废、巴山驿、建平驿今改旱、屈溪驿今废、黄牛驿、凤栖驿。为递运所者三,夔州府递运所、归州递运所、夷陵递运所。为军卫者二,瞿唐卫、施州卫。为所者二,长宁守御千户所、夷陵守御千户所。夔峡考即西陵峡

夔州府

白帝城府治东,公孙述据蜀,自称白帝,因以名城。鱼复浦府治东南,汉鱼复县,以此得名。八阵碛府城南,其阵聚细石为之,各高五尺,皆布列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间南北巷悉方广五尺,各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水退复如故。又有二十四聚,作两层,其后每层各十二聚。晋桓温伐蜀经之,以为常山蛇势。

瞿门关

丞相庙府治八阵台下 三峡堂府治东,瞿唐关内,宋肇有记。铁锁白帝城下崖穴中,宋景定五年,守将徐宗武,置以拦江,计七条,二百七十七丈五尺,五千一十股。

白盐山府东十里,崖壁高峻,色如白盐,张珖书“赤甲白盐”四大字于上,与赤甲山夹江对峙,蜀之噤喉也。

圣姥泉

瞿唐峡府东十三里,旧名西陵峡,峡两崖对峙,中贯大江,全蜀之门户也;瞿者,大也,唐,水所聚也;又云瞿者,渠也,秋冬水落为瞿,唐者塘也,春夏水溢为唐。

粉壁堂峡口白盐山下,古人磨崖刻石于上,以粉涂之,有“天子万年”四大字,元人赵惠有《中兴颂》。

孟良梯瞿唐峡上,与粉壁相连,孟良欲夜遏关,凿石架木为梯,形迹犹存。

白帝山府东十三里,孤峙峭绝,公孙述据蜀,井中有白龙出,因称白帝,山亦以名。

清凉洞府东十三里,在瞿峡上。

滟滪堆屹立瞿唐峡口,中流之砥柱也,按《水经》云“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馀丈,夏即没,秋时方出”,谚云“滟滪大如象,瞿唐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峡人以此为水候。

铁柱瞿唐峡口石盘上,铁柱二根,高六尺四寸,夏秋水没,冬春复见。

赤甲山在府东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背,故曰“赤甲”,或云“汉时尝取巴人为赤甲军,因名”,上有孤城,相传公孙述筑,《类要》谓“即古鱼复县基”。旗台赤甲山畔,台址犹存。兵书匣瞿唐峡中、赤甲山下,岩穴间露一匣,甚高峻,不可升,相传上古之兵书,或云鲁班之风厢也。铁锁关瞿唐峡中,赤甲山下。百牢关府东十五里,魏辛毗云“夔州百牢关,兵马不可越”。黄嵌府东二十里,在瞿唐峡北,夏秋水大,舟不可冒险而行。龙脊滩府东岷江中,有石长百丈,若龙脊,夏没冬见。虎须滩府东三十里,唐杜甫诗“瞿唐漫天虎须怒”。黑石府东三十里,水涨不可行,谚曰“滟滪冒顶,黑石下井”,言险当戒也。茶槽鬼门关府东三十里,宋黄山谷谪官于涪,经行有诗云“鬼门关外莫言远”,即此处也。大溪口在巫山县西八十里,涧水与岷江水会于溪口。泗瀼在巫山县西五十里,涧水横通大江,因名曰瀼,两山相峙,一名错开峡,相传禹命将治汪,而将误凿,禹戮之。下马滩在巫山县西二十里,夏秋水溢,冬水落,汉石巉岩,舟人至此皆恐惧焉,苏子云“赤溪洞口,水声潺涌”,即此滩也。过冬岩在巫山县西二十里,夏秋水满不见,至冬水落见之。

巫峡考

编辑

巫山县

阳台山县北,高百丈,上有阳台遗址。望江亭。留石县西高唐驿前,古云“留石似马,瞿唐莫下,留石似象,瞿唐莫上”,与滟滪石同,舟人以此为水候,屡验。高唐馆志载“巫山县城西,绝顶之上”,宋玉赋《高唐》即此。暖水涡县南,水落乃见,严冬水暖,浣衣极洁。卧鬼石宁河东渡焦石岩县东半里,锁大宁河口。孔子泉县东半里,说者谓“旱而祈则应”,泉旁之民,虽童子亦能书,王十朋《集诗略》云“巫山亦有泉,可饮仍可祈。泉旁人几家,聪慧多奇儿。父母倘加教,圣门皆可归”。古楚宫县东北二里、女观山西畔小山顶上,楚襄王所游之地,宋黄庭坚石刻所谓“细腰宫”是也。一百八盘县南,隔江盖施州正路。驱熊山县东二十里,下有石滩,四季湍急如熊声,一名箜篌。横石山县东十里,有巨石于江浒,一名锦屏。跳石滩县东南十五里,旧传江北山顶巨石跳落南崖,其滩至冬险阻。清水洞志不载,按《入蜀记序》,在十二峰上。十二峰山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沿首尾一百六十里,唐沈佺期诗见后。巫峡县东三十里,即巫山也,《水经》云“杜宇所凿,以通江水”,《图经》云“此山当抗峰岷峨,偕岭衡岳,凝结翼附,并出青云”。神女庙县东三十里,旧传楚襄王游于高唐,梦一妇人,云“我帝之女,名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及辞去,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比旦视之如其言,遂立庙,扁曰“朝云”。漫叟《神女赋》云“襄王游云雨之涌,使宗玉[1]赋高唐之事,其夜与神女遇”;唐李义山诗“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宋吴间言诗“惆怅巫娥事不平,当时一梦是虚成。只因宋玉闭唇吻,流尽巴江洗不清”。青石县东南三十里,与十二峰相对。寒山县东五十里,垂厓千层,绝壁万丈,其势高寒,《荆州记》云“寒山九阪最为险峻”。黄志城县东六十里,近鸳鸯池。

皮石县东六十里晒甲厓县东六十五里,有武安王庙,有泉一泓。谓兵至此无水,拔刀刺地,泉水涌出,溪在庙西,崖在庙北。王十朋诗“得胜名岗蜀虎臣,气吞吴魏失防身。磨刀晒甲遗踪在,英魄犹能敌万人”。得胜关县东六十五里,下有二溪河,宋濂诗“关羽旌旗何处去,空留英气照沧波”。三分泉夫子洞万流溪县东一百五十里,自施州界流至此合大江,名万流驷。向王洞巴东县西四十里。东奔峡巴东县北三十里,孤峰绝壁,蜀江奔流如马奔。门扇峡巴东县西三十里,两岸羽壁如门,秋夏水溢甚险,舟行危之。云沱,巴东县西十里。万户沱巴东县西十里,古置万户侯于此,故名。杜甫诗云“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南江北春多花”。

龙昌洞骡子沱巴东县西四里,上有一石,如骡首向江中,水急,今平之。

归峡考

编辑

归州巴东县

寇莱公祠县治西,旧在江北旧县内,祠有二柏,民以比甘棠,本朝徙建于此,公安县亦有公祠。秋风亭县大江左,寇准建。白云亭县治,宋县令寇准建。向王城志不载,唯有向王山,志载在巴东县北,未知是否。破石峡县东五里,有石如刀劈破。清水滩龙涡沱县东五里,水清澈,深不可测,相传灵物所潜,有向王遗迹。苟使沱县东十里,有巨漩。香炉滩县东十里。八斗滩县东十五里,一名八上下。横梁滩县东二十里,有石横亘水中,舟行溯流而上,每难之。石门滩县东三十里,有巨漩高丈,舟行不慎,多覆舟。滑石滩州西北七十里。拽滩州西北三十里。叱滩雷鸣洞州西二里,舟行至此多覆,又名人鲊瓮;黄庭坚诗“命轻人鲊瓮头舡”,叱滩之中,骇浪激石,声如雷鸣。

莲花滩乌石州对面大江心中。夔沱州西三里。

楚王井楚王台翰林亭屈原祠州东,一名清烈公庙,原有贤姊名媭,闻原放逐,亦来归,喻自宽全,乡人冀其见处,因名曰秭归,后立女媭庙于原之故宅。丹阳城州东北枕大江,即今俗传所谓古越州是也,在旧南逻关,城迹遗存。《元和志》周成王封熊绎于荆丹阳之地,即此,后又移枝江,亦曰丹阳。南逻溪州东六里铁肝心石州东,江心状如肝,俗传以屈原谏楚自沉,心如铁石。香溪口州东十里,旧传王昭君入掖庭,经此,遗纱囊,异香经宿不散,故名。玉虚洞州城东北,唐天宝中,有人遇白鹿于此,薄而窥之,有洞可容千人,石壁异文,成龙虎花木之状,有石乳结成物象,皆温润如玉,故名。白狗峡州东一十五里,两崖如削,白石隐起,如狗状,杜甫诗曰“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又松溪诗“云穿白狗峡,春荡赤鱼泉”。铁棺峡在归州白狗峡东,其地亦名铁棺峡。唐将军王果为雅州刺史,舟经三峡,望见悬崖间有物似棺,令人视之,果棺也,云“三百年后水漂我,将及长江垂欲堕,欲随不随遇王果”,视之怆然,因敛祭而去。一名兵书峡。

新滩州东二十里,二苏先生诗见咏题。马肝峡州东二十里峭壁间,悬石如马肝状。狮子岩在马肝峡边傍清冷溪按《入蜀记》:“狮子泉,泠泠自岩中出溪上”。崆舲峡州东三十里,夏秋水泛,必崆舲乃可上,其滩,亦名空舲,自州至长阳四百里内,峡水奔流,石迹险恶。

三朱滩东滩屈溪驿州东一百里。獭洞狼尾滩《水经》“江水经狼尾而历人滩”,袁□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戴,分明者,须眉皆具。”使君滩在夷陵州西一百一十里大江中,《水经》云“昔杨亮为益州刺史,经此覆舟,故名。”虎头滩鹿角滩三峡中唯此数滩最险无义滩在黄牛庙下黄牛山驿前,在州西九十里,即黄牛峡,峭壁间有石色如人牵牛状,人黑牛黄,此山既高,加以江湍纡回,望之可见,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黄陵庙黄牛峡,相传神尝佐禹治水有功,蜀汉诸葛亮建祠兹土,一名黄牛庙,宋苏轼诗“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脱。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邈难及”。

查波滩南沱

虾蟆踣在州西三十里,江之南,有石如虾蟆,其大数丈,石上出泉,出蜀者必酌此水以沦茗。陆羽第水,品居第四。宋黄庭坚云“从舟中望之,颈项口吻,甚类虾蟆,寻泉源入洞中,石气清寒,流泉出石,骨若虬龙吼”。陆游诗“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一泉。”

扇子峡石牌石鼻山在州西北三十里,高五百馀仞,下临江流,中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簰筏,因名石簰,亦名石鼻,后周尝移州至此。

白马峡黄金藏在州,有宝轴秘函,藏崖宝中,宋陈膺访故老,谓崖书皆金版,出遗书之一,得之以归,乃古易传,其书但曰易,无周字,经文与今,经文绝异。[2]西陵峡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峡长二十里,层崖万仞,三峡之一也。峡口山平喜坝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蜀人出峡,至此相庆,故名。宋刘长源诗“蜀江雪浪初平处,楚国金城欲尽头”,萧庭立诗“山势低随巫峡远,水流初放蜀江平。”三游洞在州西北二十五里,[3]唐白居易与弟行简及元祯,三人游此,作三游洞记,刻石壁上,后人因名。宋苏轼与弟辙及黄庭坚三人亦曾游焉,轼诗云“冻雨靡靡半成雪,游人屐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收夜无月。”

下牢关。

刘封城。

明月峡在州西二十里,悬崖间白石状如月,唐李白诗“春水月峡来”,宋欧阳修诗“江上挂帆明月峡”。姜诗井又名孝妇泉至喜亭在州南,宋守朱庆基建,宋欧阳修记有云“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拜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留停也。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易,诗所谓“岂弟君子者矣”。

夷陵州。

蜀道难 梁简文帝

巫山七百里,巴水二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荆门浮舟望蜀 李白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见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三峡 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江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获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城欹连粉堞,岸断更青山。开辟当天险,防隅一水关。乱离闻鼓角,秋气动衰颜。时清关失险,世乱戟如林。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芦花留客晚,枫树坐猿深。疲苶烦亲故,诸侯数赐金。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峡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或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大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峡 李频

万里西南水,秋来蒲峡流。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汹汹滩声恶,冥冥树色秋。免为三不吊,终白一生头。

三峡 何景明

自昔偏安地,于今息战侵。江穿巫峡隘,山凿鬼门深。浊浪鱼龙黑,寒天日月阴。夜猿啼不尽,凄断故乡心。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 孙光宪

门前春水白萍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撒抛残食饲神鸦。

松滋望峡 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有荒台。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杜甫

老向巴人[4]里,今辞楚塞隅。入舟翻不乐,解缆独长吁。窄转深啼狖,虚随乱浴凫。石苔凌几杖,空翠扑肌肤。垒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杳冥藤上下,浓淡树荣枯。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摆阖盘涡沸,欹斜激浪输。风雷缠地脉,冰雪曜天衢。鹿角真趋险,狼头如跋胡。恶滩甯变色,高卧负微躯。书史全倾挠,装囊半压濡。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湏。不有平川决,焉知众壑趋。乾坤霾涨海,雨露洗春芜。鸥鸟牵丝飏,骊龙濯锦纡。落霞沉绿绮,残月坏金枢。泥笋苞初荻,沙茸出小蒲。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樯乌。绝岛容烟雾,环州纳晓晡。前闻辨陶牧,转眄拂宜都。县郭南畿好,津亭北望孤。劳心依憩息,朗咏划昭苏。意遣乐还笑,衰迷贤与愚。飘萧将素发,汩没听洪炉。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卧疾淹为客,蒙恩早厕儒。廷争酬造化,朴直乞江湖。滟滪险相迫,沧浪深可逾。浮名寻已已,嫩计却区区。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应经帝子渚,同泣舜苍梧。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旄头初俶扰,鹑首丽泥涂。甲卒身虽贵,书生道固殊。出尘皆野鹤,历瑰匪辕驹。伊吕终难降,韩彭不易呼。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回首黎元病,争权将帅诛。山林托疲薾,未必免崎岖。

最能行 杜甫

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欹帆侧柂入波涛,撇漩捎无险阻。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瞿塘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与最能。此乡之人气量窄,悮竞南风踈北客。若道土无英雄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江赋节文 郭璞

谘五才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唯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聿经始于洛沫,拢万川乎巴梁。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极洪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鼓洪涛于赤岸,沦馀波乎柴桑。纲络群流,商榷涓浍。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所以作限于华裔,壮天地之险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激逸势以前[5],乃鼓怒而作涛。峨嵋为泉阳之揭,玉垒作东别之标。衡霍磊落以连镇,巫庐嵬崖而比峤。协灵通气, 薄相陶。流风蒸雷,腾虹扬霄。出信阳而长迈,淙大壑与沃焦。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绝岸万丈,壁立赮驳。虎牙嵥竖以屹萃,荆门阙竦而磐薄。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呴而电激。骇浪暴洒,惊波飞薄。迅澓增浇,涌湍叠跃。砯岩鼓作,漰湱泶灂。溃濩泧漷,潏湟淴泱。□□□瀹,漩澴荥瀯。渨□ 瀑,溭淢浕涢。龙鳞结络,碧沙瀢沲。而往来巨石硉矹以前却。潜演之所汩淈,奔溜之所磢错。厓隒为之泐嵃,崎领为之喦崿。幽涧积岨,𬒈硞谣礭。

入蜀记 陆游

六日,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岩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过碚,望五龙及鸡笼山,嵯峨正如夏云之奇峰。荆门者,当以险固得名。碚上有石穴,正方,高可通人,俗谓之荆门,则妄也。晚至峡州,泊至喜亭。峡门在唐为硖州,后改为峡,而印文则为陕州。元丰中,郎官何洵直建言:峡与“陕”相乱,请改铸印文从山。事下少府监,而监丞欧阳发言:湖北之陕州,从阜从夹(夹从两人),陕西之陕州,从阜从夹(夹从两入)。偏旁不同,本不相乱,恐四方谓少府监官皆不识字。当时朝士之议皆是发,而卒从洵直言改铸云。《至喜亭记》,欧阳公撰,黄鲁直书。

七日,见知州叶安行,以小舟游西山甘泉寺,竹桥石磴,甚有幽趣。有静练、洗心二亭,下临江,山颇疏豁。法堂之右,小径数十步,至孝妇泉,谓姜诗妻庞氏也。泉上有庞氏祠,然欧阳公不以为信,故其诗曰:“业祠已废姜祠在,事迹难寻楚语讹”。又此篇首章,“江上孤峰蔽绿萝”,初谓孤峰蒙藤萝耳,及至此,乃知山下为绿萝溪也。又至汉景帝庙及东山寺,景帝不知何以有庙于此。欧阳公为令时,有祈雨文,在庙中,东山寺亦见欧阳公诗,距望京门五里。寺外一亭,临小池,有山如屏环之,颇佳。晚,群集于楚塞楼,遍历尔雅台、锦障亭,亭前海棠二本,亦百年物。尔雅台者,图经以为郭景纯作《尔雅》于此。

越八日,乃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铸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雕。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欧阳公有诗:“入峡水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登三游洞,蹑石二里,其险处不可著脚。洞大如三间屋,有一穴通人过。然阴黒峻崄,缭山腹,佝偻自岩下至洞前,差可行。然下临溪潭,石壁十馀丈,水声恐人。又一穴,后有壁,可居,钟乳岁久垂地若柱,正当穴门,上有刻云“黄大临弟庭坚同辛纮子大方,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来游”。旁石壁上刻云,“景祐四年七月十日夷陵欧阳永叔”,下缺一字;又云,“判官丁”,下又缺数字。丁者,宝臣也,字元珎。今丁字下二字,亦弗可见,殊不类元珎字。又永叔但曰夷陵,不称令。洞外溪上,又有一崩石偃仆,刻云,“黄庭坚、弟叔向、子相、侄儆、同道人唐履来游,观辛亥旧题,如梦中事也,建中靖国元年二月庚寅”。按鲁直初谪黔南,以绍圣三年过此,岁在乙亥,今云辛亥者,误也。泊石牌峡,石穴中有石,宛如老翁持鱼竿状。

九日,过扇子峡,重山相掩,正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登虾蟆碚,《水品》所载第四泉是也。虾蟆在山麓,临江,头鼻吻喉绝类,而背脊胞处尤逼真,造物之巧,有如此者。自背上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绿,涧泉泠泠有声,自洞出,垂虾蟆口鼻间,成水帘入江。是日极寒,岩岭有积雪,而洞中温然如春,碚洞相对稍西,有一峰,孤起侵云者,天柱峰。自此山势稍平,然江岸皆大石堆积弥望,正如浚渠积土状。晚次黄牛庙,山复高峻。村人来卖茶,茶如柴枝草叶,苦不可入口。庙灵感,神封嘉应保安侯,皆绍兴以来制书也。其下即无义滩,乱石塞中流,望之可畏,然舟过乃不甚觉,盖操舟之妙也。传云神佐夏禹治水有功,故食于此。门左右立小石马,庙后丛木,似冬青而非,叶有黒文,类符篆,然叶各不同。欧诗刻石庙中,又有张文忠一赞,其词,“壮哉黄牛,有大神力。辇聚巨石,百千万亿。剑戟齿牙,磥硊江侧。壅激波涛,险不可测。威胁舟人,骇怖失色。刲羊酿酒,千载庙食”。张意,似谓神聚石壅流以胁人求祭飨。使神之用心果如此,岂能巍然庙食千载乎[6],盖过论也。夜,舟人来告,请无击更鼓,云庙后山中多虎,闻鼓则出。

十日,早过鹿角、虎头、史君诸滩,水缩已三之二,然湍险犹可畏。泊城下,归州秭归县界也。与儿曹步沙上,回望,正见黄牛峡。庙后山如屏风叠,嵯峨插天,第四叠上,有若牛状,其色赤黄,前有一人,如著帽立者。昨日及今早,云冒山顶,至是始见之。因至白沙市慈济院,见主僧志坚,问地名城下之由。答云:“院后有楚故城,今尚在。”因相与访之。城在一冈阜上,甚小,南北有门,前临江水,对黄牛峡。城西北一山蜿蜒回抱,山上有伍子胥庙。大抵自荆以西,子胥庙至多。城下多巧石,如灵壁、湖口之类。

十一日,过达洞滩,滩恶,乃陆行。过际多奇石五色,粲然可爱,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犹见黄牛峡庙后山,太白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欧阳公:“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盖谚谓:“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一朝一暮,黄牛如故。”故二公皆及之。欧阳公自荆渚赴夷陵,而有《下牢》《三游》及《虾蟆踣》《黄牛庙》诗者,盖在官时来游也。晚泊马肝峡口。两山对立,修耸摩天,略如庐山。江岸多石,颇碍牵百丈。

十二日,过东潞滩,入马肝峡。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故以名峡。其旁有狮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踞张颐,碧草被之,如青狮子。泉泠泠自岩中出。溪上又有一峰孤起,秀丽略如小孤舟。晚抵新滩。

十三日,舟上新滩,南岸曰官漕平声,北曰龙门。龙门水湍急,多暗石;官漕差可行,故舟率由南上,然石多锐,易穿船,故为峡中最险处,必空舟乃利往。舟人利重载,鲜不及也。游江渎北庙,庙正临龙门,下温泉出石隙,常不涸,一村赖之。妇人负木盎汲,盎长二尺,三足,以杓挹水,即倒坐旁石,束盎于背而去。大抵峡中多役妇负物,不独水也,有负酒沽,如负水状,呼买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戴高二尺同心髻,插银钗多至六,后插牙梳,如手大。

十四日,留驿中。晚,渡江南,登山,至江渎南庙。有碑,前进士曾华旦撰。言“因山崩石壅,为舟害,于是著令,自十月至二月禁行舟。知归州赵诚闻于朝,禁行舟,疏鉴之,而滩害始去。皇祐三年也。”盖江绝于天圣中,至是而复通,然滩害至今未悉去。若乘冬春间,水落石出时,可并力尽镜去锐石,则滩害可除。然滩上居民皆利于败舟,贱卖板木,及滞留货卖。或赂石工,以为石不可去。须断以必行,乃可成。又舟之所以败,皆失于重载,当以大字刻石置驿前,则过者必自惩创矣。

十五日,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美][7],色碧如黛。已登载《水品》。过溪又至鱼洞门,小才袤丈。既入,则可容数百人,宏敞壮丽,如入大宫殿。中有石成幢盖、幡旗、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之属,千状万态,莫不逼真。其绝异者,东石正圆如日,西石半规如月。予平生所见岩窦,无及者。有熙甯中谢师厚、岑岩起题名,又有陈尧谘所作记,叙此洞本末。云猎者得之山中。

十六日,到归州,馆于报恩光孝寺,距城一里许。归之为州,才三四百家。负卧牛山,临江,前即人鲊瓮。城中无尺寸土,滩声常如暴风雨至。隔江有楚王城,亦山谷间,然地比归州差平,或云楚始封于此,《山海经》夏启封孟除于丹阳城,郭璞注云:在秭归县南。疑即此也。然《史记》成王封熊绎于丹阳,裴骃乃云在枝江县。未详孰是。

十七日,群集于望洋堂玩芳亭,亦皆沙石辇确之地。

十九日,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之东,今为酒家。旧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以郡人避太守家讳,去之或遂由此失传,[据《宋》改],可惜也。

二十日,早,离归州。出巫峡门,过天庆观,少留。观唐天宝元年碑,载明皇梦老子事,巴东太守刘瑫所立,字画颇清逸,碑侧题当时郡官吏胥姓名,字亦佳。又有周显德中荆南判官孙光宪为知归州高从让所立碑,从让,盖南平王家子弟,光宪亦知名[8],国史有事迹,盖五代时归、峡皆隶荆渚也。殿前有柏,数百年物。观下即吒滩,乱石无数,饭于灵泉寺。遂登舟过业滩,亦名滩也。水落舟轻,俄顷遂过。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萧条,邑中才百馀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临江山,遂登双柏堂,下旧[9]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肌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馀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正在县廨厅事之后。

二十二日,发巴东,山益奇怪。有夫子洞者,一窦在峭壁绝高处,人迹所不可至,然仿佛若有栏楯,不知所谓夫子者何也?过三分泉,自山窦中出,止两派。俗云“三派”有年,两派中熟,一派或绝流饥馑。泊疲石。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唯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上,峰上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唯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鸟数百,送迎客舟,自唐幽州刺史李贻诗,已去“群鸟幸胙馀”矣。近乾道元年忽不至,今绝无一鸟,不知其[10]故。泊清水洞,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黮暗,水流其中,鲜能入者。岁旱祈雨颇应。

二十四日。早,抵巫山县。在峡中,亦壮县也,市井胜归、峡二郡。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黄鲁直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即谓此也。县廨有故铁盆,底锐似半瓮状,极坚厚,铭在其中,盖汉永平中物也。缺处铁色光黑如佳漆,字画淳质可爱玩。有石刻鲁直作盆记,大略言:建中靖国元年,予弟叔向自涪陵尉摄县事,予起戎州,来寓县廨,此盆旧以种莲,余洗涤乃见字云。游楚故离宫,俗谓之细腰宫,有一池,皆当时宫中燕游之地,今堙没略尽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丽。又有将军墓,东晋人也。一碑在墓后,趺陷入地,碑倾前欲压,字才半存。

二十六日,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疋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铸,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滟滪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入谒白帝庙,气象甚古,松柏皆数百年物。有数碑,皆孟蜀时立。庭中石笋,有黄鲁直建中靖国元年题字。又有越公堂,隋杨素所创,少陵为赋诗者,已毁。近所筑亦宏壮。自关而东,即东屯,少陵故居也。

二十七日。早,至夔州。州在山麓沙上,所谓鱼复永安宫也。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西北,甘夫人墓西南,景德中转运使丁谓、薛颜所徙。比白帝颇平旷,然失关险,无复形势。在瀼之西,故一曰瀼西,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云。州东南有八阵碛,孔明之遗迹,碎石行列如引绳,每岁江涨,碛上水数十丈,比退,阵石如故。

吴船录 范成大

余前年入蜀,以重午至夔,鱼复方涨,八阵在水中。今来水更过之,六十四蕝不复得见,颇有遗恨。峡江水性大恶,饮辄生瘿,妇人尤多。前过此时,婢子辈汲江而饮,数日后发热,一再宿项颈肿起,十馀人悉然,至四川月馀,方渐消散。 丙辰,泊夔州。早,遣视瞿塘水,仅能漫滟滪之顶,盘涡散出其上,谓之滟滪撒发,人云如马尚不可下,况撒发耶。是夜水忽骤涨,渰及排亭。及明走视,滟滪则已在五丈以下。或可以侥幸入峡,而夔人犹难之。

丁巳,水涨未已,遂决解维。十五里至瞿塘口,水平如席,独滟滪之顶犹涡纹瀺灂,舟拂其上以过,摇橹者皆汗手死心,面无人色。盖天下至险之地,行路极危之时,旁观者皆神惊,余已在舟中,一切付之自然不暇问,据胡床坐招头处,任其荡兀。每一舟入峡数里,后舟方续发。水势怒急恐猝相遇不可解拆也。帅司遣卒执一旗,次第立山之上下,一舟平安,则簸旗以招后船。旧图云:“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此俗传“滟滪大如象,瞿唐不可上”,盖非是也。后人立石辩之甚详。峡中两岸高岩峻壁,斧凿之痕皴皴然,而黑石滩最号险恶。两山束江骤起,水势不能平。余来此水势适平,俗所谓茶槽者。又水大涨,渰没草木,谓之青草齐,则诸滩之上,水宽少浪,可以犯之。余之来此,水未能尽漫草木,但名草根齐,亦不可涉,然犯难而行,不可回首也。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阔,亦差远,夔峡之险也。七十里至巫山县宿。县人云:“昨日水大涨,滟滪恰在船底,故可下夔峡;巫峡则不能,却须水退十丈乃可。”是夕,水骤退[11]数丈,同行者皆有喜色。

戊午,乘水退下巫峡,滩泷稠险,湍流洄洑,其危又过夔峡。三十五里至神女庙。庙前滩尤汹怒,十二峰俱在北岸,前后映带,不能足其数。十二峰皆有名,不甚切事,不足录。所谓阳台、高唐观,人云在来鹤峰上,亦未必是。神女之事,据宋玉词,本以讽襄王,后世不察,一切以儿女亵之。今庙中石刻引《墉城记》,瑶姬,封妙用真人,庙额曰凝真观,庙有驯鸦,客舟将来,则迓数里外。船过,亦送数里,土人谓之神鸦。二十里至东奔滩。高浪大涡,巨艑掀舞,不当一叶,或为涡所使,如磨之旋,三老挽招竿叫呼,力争以出涡。二十里过归州巴东县,九十里至归州。未至州数里,曰吒滩,其险又过东奔。连接新城下大滩,曰人鲊瓮。

己未。泊归州。

八月戊辰,朔。发归州。五里至白狗滩。三十里至新滩。此滩恶名豪三峡。八十里至黄牛峡。上有洺川庙,黄牛之神也,亦天助禹所疏川者。庙在大峰,峻壁之上,有黄迹如牛,一黑迹如人,牵之,云此其神也。顺流而下,黄牛峡尽,则扇子峡。过此,则峡中滩尽矣。三十里,得南岸平地,曰平善坝。出峡,舟至是皆相庆如更生。舟师篙工,皆有犒赐。

己巳,发平善坝。三十里[12]至峡州。

峡纪行 熊相

正德丙子秋九月,予奉命之蜀,道夷陵、归州、巴东、巫山以抵于夔。历驿凤栖、黄牛、屈溪、建平、巴山、万流、高唐,逶迤四百馀里,水急如射。挽舟上者,日不一舍。下者,顷刻数程。中间若十二背、向阳背、夜乂背,两崖俱[13]滑石,而浪尤汹涌不可楫。以率匪篙,即人背之,故曰背也。又曰与舟相背也。有曰峡者,狭也。又曰,山夹水曰峡。盖水行山间,随山以曲折,在古统谓之西峡、黄牛、巫峡而已。今则歧之为荆棺、石碑、马肝、兵书、门扇、弹穿、扁担、黑石、风厢、黄牵、铁锁之类。仰视之,悬崖绝壁,万仞千寻,如覆屋、如峻削、如断截、如连绎、如半瓮,凹如驼峰,凸如粲粲,如色斯黝,如土如练、如草木葱葱、如鹿豕濯濯,如猿猱之声惨,如藤萝倒浸、齿窦飞泉。左环右抱如出无门。间有鸟道,率者万盘。日午方见,而天之多斯昭昭然。孰曰杜宇所凿,是皆成于混沌。俯视之深潭莫极,潴潦流沙,溶溶滚滚,如釜之水,如冶之金,如珠之溅,如花之蕊,小而泪波,大而盘浊,如洞窈然,如硔砑然,如风之旋油然,随 随阖。舟遭之者,鲜有出焉。俗谓荆棺、兵书、风厢,皆古人遗迹,予不敢信。其他即物以状,因数以称者,固有谓也。又有曰滩。滩从水从难,盖水之难行者,深浅不一,转徙无方,岩岩怪石,锋利矛交。平者铺弹,险者截江,奇者可爱,恶者可憎,所谓铁积剑排。狼头鹿角,累累然牛马饮于河者,不足以模仿万一。水波摩激,日夜不停。浓浓雷吼,涓涓金鸣,花喷若雪,沙滚若奔,瞻之近岸,而多败船,曰喜,曰登,曰清,曰叶,曰偏涝,猪圈、马鞍、无义、大小蛇、 栋通灵,锯齿石门,牛口、青溪、莲花三滩,兹其大者也。子过之,舟行则畏,途步无从,乃叹曰:蜀道之难,信矣。若南沱过龙沱、平善、乌稍、坝山、斗坪、柟木,源流稍缓而可泊。南津香溪口,东西瀼口,势空阔而可游。碑石、梢公石、虾蟆石、滟滪石,天工之妙,不假人焉。十二峰,孤峭拔空,尤为奇绝。秭归,则屈原所生。白帝,则子美所恋。鱼腹沙,孔明之图犹在。黄陵庙,大禹之功未磨。乃若高唐,观阳云台之雄据上流,凡山之蜿蜒峻嶒,杈丫崒嵂,慢张笋茁。盖倚圭横者,凭阑间,一目可尽,固楚襄之所流连,而宋玉之所赋者也。何景不可赏,何古不可吊,而以闷为哉!

卷之二

编辑

夔峡诗

编辑

五言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瞿唐峡 白居易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案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滟滪堆

见说瞿唐峡,横斜滟滪根。难于寻鸟道,险上过龙门。

上白帝城 杜甫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晓望白帝城盐山

徐步移斑杖,看山仰白头。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秋峡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不寝防巴虎,全生狎楚童。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常怪商山老,无存翊赞功。

瞿唐怀古

西南万壑注,劲敌两崖开。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滟滪堆

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张祐

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巅。

何景明

霜落夔门树,寒江滟滪孤。狂澜湏此障,砥柱赖谁扶。入峡愁孤客,当关用一夫。何劳念西域,千载固舆图。

瀼西入宅 杜甫

奔峭背赤甲,断岩当白盐。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水生鱼腹浦,云暖麝香山。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彩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不息豺虎斗,空惭鹓鹭行。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

从瀼西移居东屯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令胜客迷。道北逢都使,高斋见一川。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斫畬应费日,解缆不知年。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久游巴子国,卧病楚人山。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寒空见鹓鹭,回首忆朝班。

白帝怀古 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上白帝城 杜甫

江城合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兵戈犹拥蜀,赋敛尚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江山城宛转,栋宇客徘徊。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

广溪峡 杨炯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常山禁军旅,永安兴版筑。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瞿唐峡 苏轼

自昔怀清赏,今兹得纵探。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馀流细不数,远石竞相参。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绝涧知深浅,樵僮忽两三。人烟偶逢郭,沙岸可乘篮。野戍荒州县,邦君古子男。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闻道黄精草,丛生绿玉篸。尽应充食饮,不见有彭聃。气候冬犹暖,星河夜半涵。遗民悲昶衍,旧俗接鱼蚕。版屋漫无瓦,岩居窄似庵。伐薪尝冒险,得米不盈甔。叹息生何陋,劬劳不自惭。叶舟轻远溯,大浪固无谙。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蛮荒安可驻,幽邃信难妉。独爱孤栖鹘,高超百尺岚。横飞应自得,远飏似无贪。振翮游霄汉,无心顾雀鹌。尘劳世方病,局束我何堪。尽解林泉好,多为富贵酣。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

苏辙

舟行瞿唐口,两耳风鸣号。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呼吸信奔浪,不复由长篙。捩柁破 漩,畏与乱石遭。两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渐近乃可入,白盐最雄高。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白云缭长袖,零落如飞毛。缅怀洚水年,惨蹙病有尧。禹益决岷水,屡与山鬼鏖。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巉巉当道山,斩截肩尾销。峭壁下趾连,危峰断修腰。破处不生草,上不挂鸟巢。水怪不尽戮,下有龙与鳌。辽哉千万年,禹死遗迹牢。岂必见河洛,开峡斯已劳。

七言

铁柱 元不伐

白帝城边春草生,黄牛峡里水波清。追思昭烈千年事,常使英雄气不平。

兵书峡 刘丙

筹策三分出草庐,眼中吴魏鼎中鱼。英雄不尽当时用,一卷还留峡里书。

秋兴 杜甫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鱼腹江中 刘禹锡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三峡堂 宋肇

林峦十里上巉岩,飞槛初凭缥缈间。夔子风烟依白帝,夜郎耕稼接乌蛮。砌横乱石遥临涧,门对高峰近带山。咫尺惊涛吁莫测,每来登此念江关。

张佳胤

舣舟下席楚云生,落日清霜白帝城。踏迹难忘诸葛阵,野田曾为杜林耕。休言天地终陈迹,翻使江山借重名。事业文章看二子,风流无限古今情。夔峡舟中 刘丙春江随处落烟波,冉冉其如老至何。有意青山供目久,无情白发上头多。图缘八阵风云在,国为三分岁月过。今古垂勋须及早,休教汗简笑蹉跎。

峡中览物 何景明

峡口风高猿夜号,孤舟灯火宿烟皋。草深废井人家少,水落寒山雉堞高。自古金汤难恃险,当时版筑岂知劳。永安亦在荒城里,玉殿凄凉空夜篙。

滟滪堆 杜甫

滟滪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大阴。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寄语舟航恶年少,休翻盐井横黄金。

赤甲山

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荆州郑薛寄书近,蜀客郗岑非我邻。笑接郎中评事饮,病后深酌道吾贞。

西瀼溪

迢迢水出走长蛇,怀抱江村在野牙。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冬来纯绿松杉树,春到间红桃李花。山下[14]青莲遗故址,时时常有白云遮。

瞿唐天下险 周洪谟

两崖壁立何险巇,巴东大江如一丝。杜宇神功渺何许,尧时馀烬谁复知。中流滟滪实挺特,如牛如马夏秋月。怒涛掀天万壑雷,巨漩触石千层雪。汤汤东去几回湾,虎头狼尾如连环。赤甲下映虎须子,黄牛高抗鬼门关。忆昔英雄割据日,插丁为梯上绝壁。只今四海尽为家,锁江铁柱存何益。

负薪行 杜甫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谘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麄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滟滪歌 梁简文帝

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金沙浮转多,桂浦忌经过。


庾子兴

滟滪如牛本不通,瞿唐水退为庾公。

竹枝 刘禹锡

瞿唐嶆嶆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瞿唐感怀词 鲁璠

峡口瞿唐,论形胜,古今奇绝。最险是,孤根滟滪,浪花飞雪。苔锁崖碑难认字,波潆底柱犹存铁。忽舟人,指点孟良梯,横三叠。

扶刘事,今磨灭。吟秋兴,俱消歇。空阵演,风云诗传萝月。青琐游人魂欲断,黄金估客心休热。笑此时,身价一闲萍,轻于叶。

滟滪堆赋 苏轼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而峡之小大,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崄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唯圣人之所使。予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15]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后滟滪赋 陆深

昔苏公子瞻赋滟滪,盖曰江会百川,势易骄逞,不先之以[16]龃龉,尽其快锐,为害斯大。嗟乎,是诚有之。夫当国家丰亨豫大之时,必有风靡波荡之俗,使无正人法家出气力以捍之,则末流有不可救者矣,此公作赋之旨也。嘉靖丁酉二月初,予将出峡,舟过瞿唐。春水未生,孤根欲露,盘旋其下,有感于心,作后滟滪赋。

道丛凫之故国,沿岷汶之长源。睇滟滪之兀嵂,绎先哲之名言。测安危之倚伏,乃始疑而今信然。昔伯禹之导江兮,命阳侯为驱先。挟六龙与二虬兮,劈雷斧之神话。劙地脉而中分兮,挺孤高之一拳。障犇轰之东骛兮,回万折于澜翻。时盈缩以浮沈兮,拥百川而独尊。或如象兮如马,舟人睨而不敢上下。相游者之汩汩兮,固昼夜之不舍。唯上帝之默佑兮,恒斡运于区中。示机缄于错纠兮,物有穷而必通。猗宣父之感麟兮,既伐树又绝粮。羌邹孟之仁义兮,竟见沮于臧仓。胡贤圣之迍邅兮,夫岂兹堆之未汰。派远而弥昌兮,象下流而永赖。抱遗经而先觉兮,反乱治于否泰。顾大化之茫茫兮,俟万世于须臾。俯中流之一柱兮,盍前鉴而蚤图。慨孔明之驰驱兮,磊磈乎八阵犹未磨。草堂于瀼水兮,吊江上之东坡。予粲粲其白发兮,惧末路之蹉跎。

夔州重葺三峡堂记 宋肇

天下之险,莫险于峡江;峡江之险,莫甚于瞿唐。盖两川回薄,崎岖万里,绵跨西南诸夷,缭绕遐荒,合牂牱、越嶲、夜郎、乌蛮之水,小大并吞,南北向背。始则就下为污,流湿成浸,渐至于萦回曲折,逶迤澎湃。其终也,弥漫浩瀚,掀腾汹涌,咸归于江之峡口者,实水之会。夫万山对立,万顷一注,故至此而艰难龃龉,倾危险侧也。余以元祐八年五月,持节本道,同使张塾家父。一日相与访峡中古迹,而得旧锁江亭于故城之南隅。其岿然独存者,但颓垣废址而已。因语夔守赵仲逵平父,既广昔构,而又易新,名其曰三峡堂者,西峡、巫峡、归峡是也。兹堂为巴东上游,尽占江之胜。然而一有登临观览,则景色云物逡巡而异,是皆人情参差不齐,故使悲欢忧乐,所得未尝同也,请试言其所以。方其倚槛凭栏四顾远眺,长江急雨,飘风怒号,奔走转石,万壑雷动,惊湍骇浪,喧豗震掉,蛟鳄蜿蜒,神怪叱吒,若马陵伏弩之射庞涓,潍水决壅之击龙沮。此西游不得意之客,方且陨心丧魄,失箸停杯,愕然而叹也。洎至瞬息之间一俯一仰,云烟变灭,山川发露,草花纤浓,炳若绘画,松石奇怪,旁出杂见,巫峰高唐,相像仿佛。襄王恍然而若遇,宋玉斐然而成赋。此西州行乐之士,尚犹极目纵观,促席欢饮,欢然而笑也。迨其滟滪春深,鱼腹涨绿,风雨晦冥,龙吟其下。白盐、赤甲,东屯、西瀼,断崖奔峭,安流逆浪,远近因依,左右映带。则[17]坐中能诗之流,莫不拥鼻拄颊,耸肩侧身,浩然而歌也。又有沙岸石碛,名滩古渡,白帝武侯之遗迹,永安八阵之故处,荒烟野草,废宫旧戍,远树平芜,孤村别浦,牧童渔父,棹歌牛唱,深林巨谷,重岩复岭,悬猿舞鹤,飞鸣坐啸。则席上多感之子,有至搔首抚膺,掩袂沾裳,泫然而泣也。客有诮余曰:“子作《三峡堂记》,而有笑歌叹泣之说,子胡不忘是四者,而付之一醉。彼醉者刘伶阮籍之徒,皆所以全其真而名后世者也。子独求异于数子乎。”余曰:“有是哉,今幸不从监河侯贷粟,则吾将以大江为饮。凡雨雪之朝,风月之夕,所谓登临观览,行且无时不往也,亦不复问其悲欢忧乐之所来,一寓诸酒矣。尚庶几有以自托于酩酊,而厕迹二人之列也,可矣。”客曰:“唯,唯。”

瞿唐峡记 王嘉言

峡者何取以山夹水而为名也?楚蜀之交,以峡称者多矣,而三峡为险。三者何?归峡、巫峡、瞿唐峡。三峡同称险矣,而瞿唐为最,旧所谓西陵峡者是也。峡在夔东十二里,两崖对峙,中贯大江,盖全蜀之门户。峡口石盘上树铁柱二根。山畔岩穴中,有铁索七条。柱高六尺四寸,索长二百七十七丈五尺,盖昔人置以截江者。柱于夏秋水泛则汩,冬春复见,呜呼奇哉。夫瞿唐之险冠于诸峡者何?盖西南万水,总注于斯,而双崖把束,极为陋隘,以故萦回曲折,龃龉艰难。惊涛奔浪,喧豗匉訇。归舸行艓,一遭风动,则上下失势。而此生安危,尽付之撇漩,触石瞬息间矣。虽然关门一守,百二之势也。

明初以汤廖两将军,绝人之智力,席皇祖之神威,师薄关下,矢石一交而即却。非颖国阶、文之捷,水陆夹进,以奇取胜,亦难为力矣。今天下熙熙,氛沴久消,雄关险峡,虽依然索柱之存,而山川胜概,只为文儒嘻眺浪吟之具而已。嗟夫,宗国之忧,虽非恤纬者所宜忧,而处堂之乐达者,亦恒笑夫燕雀之愚。然则防御之略,亦可于熙恬中讲求之。

重修瀼西草堂记 陈文烛

昔人谓杜子美夔州以后诸诗,盖最工云,考先生自成都下瞿唐,浮湘望洛,而寓于夔门。其居三徙,有瀼东,有东屯,而瀼西尤著。地多平旷,田可水稻。先生出峡,即易其主。而所手书券,宋元间得而珍之。后日荒圮,万历改元,夔守郭君棐访遗址,檄奉节令罗锈藻新祠,事肖先生像。太守能文章,有记述,而又请余碑焉。余奉天子玺书,宣教化,例得旌扬古今忠义之士。徘徊祠下,不觉泫然也。忆先生献赋,时玄宗大奇之,命宰相试其文,拜左拾遗。乃高自称道,先世以来,多以文显,若薄杨雄枚皋不为者。其矝诞一时,有祖审言之风。会禄山乱,天子入蜀,避走三川。肃宗立,往救房琯,至不省录。严武节度剑南,复依焉,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先生久于夔,及兹堂之建,其时有足悲者。而史称先生,挺节不污。所为诗歌,善陈时事,千汇万状,兼而有之。忠君忧国,每饭不忘。当时韩愈氏高其文章,光焰至长万丈也。真知言矣。语曰:生无一日欢,死有万世名,先生之谓乎。先生襄阳人,与孟浩然友善。襄阳旧有孟亭,不存。而岘山祠先生者,亦荒。今瀼西更新,比于同谷浣花,可谓无关世教哉。余为迎送神曲,使歌以祀,其词曰:昔飘零兮流寓,叹迁次兮朝暮,侧身来兮参差其旧路。迎。三年饱兮烟雾,千载惊兮香炷,尚转蓬兮山灵其呵护。送。

诸葛武侯庙碑铭并序 裴度

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公本系在简策,大名并天地,不复以云。当汉祚衰陵,人心竞逐,取威定霸者,求贤如不及。藏器在身者,择主而后动。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风未从虎,时称卧龙。诗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州平心与元直神交,洎乎三顾而许以驰驱,一言而定其机务。由是翼扶刘氏,缵承旧服,结吴抗魏,拥蜀称汉。刑政达于荒外,道化行乎域中。谁谓阻深,殷为强国。谁谓遳脆,励为劲兵。则知地无常形,人无常性,自我而作,若金在 。故九州之地,魏有其七,我无其一。由僻陋而启雄图,出封疆以延大敌。财用足,而不曰浚我以生。干戈动,而不曰残人以逞。其底定南方也,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震叠诸夏也。不敢角其胜负,而止候其存亡。法加于人也,虽死徙而无怨。徳及于人也,虽奕叶而见思。此所谓精义入神,自诚而明者矣。若其人存,其政举,则四海可平,五服可倾。而陈寿之评,未极其能事。崔浩之说,又诘其成功。此皆以变诈之略,论节制之师;以进取之方,语成化之道,不其谬欤!夫委弃荆州,不能遂有三郡,此乃务增徳以吞宇宙,不黩武以事寻常。及出斜谷,据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与敌对垒,待可胜之期。杂乎居人,如适虚邑。彼则丧气,我方养威。若天假之年,则继大汉之祚,承先主之志,不难矣。且权倾一国,声震八纮,而上下无异词,始终无愧色。茍非运膺五百,道冠生知,曷以臻于此乎。故玄德知人之明者,倚仗曰:鱼之有水。仲达奸人之雄者,嗟称曰:天下奇才。度每迹其行事,度其远心,愿奋短

札,以排其群议。而文字蚩鄙,志愿未果。元和二年冬十月[18],圣上以西南奧区,寝乱馀烈,罢甿未息,污俗未清,辍我股肱,为之父母。乃诏相国临淮公,由秉钧之重,承推毂之寄,戎轩乃隆,藩服万里。将在帝德,陬落绥怀。溥畅仁风,闾阎滋殖。府中无留事,宇下无弃才。人知乡方,我有馀地。则诸葛公在汉之治,与相国当今之政,异代而同符矣。度谬以庸薄,获参管记。随旌旗而爰止,望祠宇而修谒。有仪可象,以赫厥灵。虽徽烈不忘,而碑表未立。古者或拳拳一善,或师长一城。尚流斯文,以示来裔。况如仁之叹,终古不绝,其可阙乎。方刻斯石,庶此都之人存必拜之感云尔。铭曰:昔在先主,思启疆宇。扰攘靡依,英雄无辅。爰得武侯,先定蜀土。道徳城池,礼义干橹。煦物如春,化人如神。劳而不怨,用之有伦。柔服蛮落,铺敦渭滨。摄足畏服。杂居怀仁,中原旰食。不测不克,以待可胜。允兹其极,天未悔祸。公命不果,汉祚其亡。将星中堕,反旗鸣鼓。犹走司马,死而可作。当小天下,尚父作周。阿衡佐商,兼齐管晏。总汉萧张,易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呜呼奇谋。奋发中起,美志夭遏。吁嗟严立,咸受谪罚。闻之痛之,或泣或诧。其棠勿剪,骈邑斯夺。由是而言,殊途共[19]辙。本于忠恕,孰不感悦。茍非诚悫,徒云固结。古柏森森,遗庙沉沉。不殄禋祀,以迄于今。靡不骇奔,若有照临。蜀国之风,蜀人之心。锦江清波,玉垒峻岑。入海际天,如公徳音。

卷之三

编辑

巫峡诗

编辑

巫山高 元帝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虞羲

南国多奇山,荆巫独灵异。云雨丽以佳,阳台重怨思。勿言可再得,特美君王意。高唐一断绝,光阴不可迟。

刘绘

高唐与巫山,参差郁相望。灼烁在云间,氛氲出云上。散雨收夕台,行云卷晨帐。出没不易期,婵娟以惆怅。

王泰

迢递巫山好,远天新霁时。树交凉去远,草合影开迟。谷深流响咽,峡近猿声悲。只言云雨状,自有神仙期。

范云

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晖。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枕席竟谁荐,相望白依依。

萧诠

巫山映巫峡,高高殊未穷。猿声不辨处,雨色讵分空。悬崖下桂月,深涧响松风。别有仙云起,时向楚王宫。 郑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靡靡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凌敬

巫峡郁岧峣,高高入紫霄。白云闲抱石,玄猿回挂条。悬崖激巨浪,脆叶陨惊飙。别有阳台处,风雨共飘摇。

李元操

荆门对巫峡,云梦迩阳台。燎火如奔电,坠石似惊雷。天寒秋水急,风静夜猿哀。枕席由无荐,朝云徒去来。

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岑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合遝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

乔知之

巫山十二峰,参差互隐见。浔阳几千里,周览忽已遍。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荐。楚云何逶迤,红树日葱篟。楚云没湘源,红树断荆门。郢路不可见,况复夜闻猿。

张九龄

巫山与天近,烟景常青荧。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台。神女去已久,白云空冥冥。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皇甫冉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两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中秋中。

张偱之

巫山高不极,合遝奇状新。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靡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去,清风见楚宫。

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宋玉恃才者,凭虚构高唐。自垂文赋名,荒淫归楚襄。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阎立本

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寻画相似。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绿树春娇明月峡,红花朝覆白云台。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窈窕神仙女。仙女盈盈仙骨飞,清谷出没有光辉。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荆王梦里爱秾华,枕席初开红帐遮。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

巫峡 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李沉

没天心,开地脉,浮动凌霄拂蓝碧。襄王瑞眸望不及,似睹瑶姬长叹息。巫妆不治独西望,暗泣红蕉抱云帐。君王妒妾梦荆宫,虚把金泥印仙掌。江涛迅激如相助,十二狞龙怒行雨。昆仑漫有通天路,九峰正在天低处。

李贺

巫山丛碧高插天,巴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 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陈陶

玉峰青云十一枝,金母和云赐瑶姬。花宫垒珂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青鸾不在嫩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飘摇散丝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瑶草遗湘烟。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峭壁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春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日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何景明

巫山高极青冥间,翠馆参差十二鬟。神女仙裙佩缨动,行云飞入荆王梦。含情流盼轻烟中,玉床瑶枕荐君宫。紫罗白榖垂香风,恍惚云散莫与同。微霜销落高丘树,哀猿孤吟鸟双去。荒 沦灭竟何为,暮雨冥冥归古祠。

刘基

巫山高哉郁崔嵬,下有江汉浮天回。深林日月照不到,洞谷阖 生风雷。危峰半出赤道上,落日猿狖鸣声哀。虎牙赤甲斗雄壮,风气以之而隔阂。楚王遗迹安在哉,但见麋鹿跳蒿莱。当时忠臣放泽畔,乃与靳尚相徘徊。山中妖狐老不死,化作妇女莲花腮。潜形谲迹托梦寐,变幻涕泪成琼瑰。神灵震怒不可祷,云雾惨淡昏阳台。猛风吹雨洗不尽,假手秦炬歊飞灰。精诚感应各以类,世间妖孽匪自来。君不见商王梦中得良弼,传岩之美今安匹。巫山何事近楚宫,终古怨恨流无穷。

黄佐

巫山高高若何,淮水绕之不可以过。骤骢父马锦阵泥,我欲渡之,徘徊而骄嘶,阳台有女居迷楼。爱而不见烟云愁,胃有虮虱户有蛜蝛,嗟我行役今还归。

乔世宁

巫山高高以寒,不到巫山不见山。长江百丈走其下,上峰十二摩青天,况有滟滪当中间。巫山高高以寒,朝能作云暮作雨。山精月魅向人语,洪涛欲没滟滪堆。哀猿接挂桄榔树,有时狂飙突起浪。如山蛟斗龙吟更,吒汝往岁曾悲蜀道难。今见巫山心独苦,欲济无梁飞无羽。嗟我胡为赋远游,巫山巫山能久留。

吴国伦

巫山高天与际,江水深,乌以济。我欲东归,将从此逝。涂无梁,舟无楫,泱泱漭漭,临水远望,涕下沾裳,久客之人心思乡谓之何。

郭庄

巫峡之山崔嵬兮,千云并吐芙蓉巅。十二峰峦竦秀兮,瑰如鸣环簪玉斗。婵娟当时章华台上兮,细腰落雪曳翩迁。吁嗟哉,襄王何事神游华胥天,自从高唐精灵感梦怜。山中芳树琪花兮,笑日帔霞弄粉铅。十二峰峦低昂异态兮,累累犹作望夫偏,又若亭亭艳影照寒泉。巫峡之山崔嵬兮,只今人去千年陵谷迁,巴流东逝恨绵绵。但见千岩万壑苍苍兮,朝夕云雾濛濛连,苦竹丛中飞杜鹃,年年春风叫破。桃花烟崔嵬兮,巫峡之山,叹高唐遗迹何年。唯有古今骚客兮,写江山。文藻流传琅琅兮,巫山篇。吁嗟哉,千载王孙作鬼仙。

黎民表

巫山高不极,远望何芊芊。灵林构郁律,神宇 冲玄。曳云翳白日,兴雨蒙层巅。平瞻景夷馆,俯瞰云梦田。芳春展游豫,弭节此山前。精灵尔何感,魂梦屡徂迁。晨鸡奏天色,环佩声锵然。空山旷延伫,掩涕方来旋。人神道终异,欢爱难久延。荒淫古有戒,兹乐诚已偏。唯有高唐赋,千载凌云烟。

巫山怀古 刘希夷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归来高堂夜,金 熖青烟。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愁思潇湘浦,悲凉云梦田。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

罗隐

下压重泉上千仞,香云结梦西风紧。纵有精灵得往来,狖轭鼯轩亦颠陨。岚光双双雷隐隐,愁为衣裳恨为鬓。暮洒朝行何所之,江边日月情无尽。珠零冷露丹堕枫,细腰长脸愁满宫。人生对面犹异同,况在千岩万壑中。

范成大

余旧尝用韩无咎韵题陈季陵《巫山图》,考宋玉赋意,辨高唐之事甚详。今过阳台之下,复赋乐府一首。世传瑶姬为西王母女,尝佐禹治水,庙中刻在焉。

湿云不收烟雨霏,峡舡作滩梢庙矶。杜鹃无声猿叫断,唯有饥鸦迎客飞。西真功高佐禹迹,斧凿鳞皴倚天壁。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泉三百尺。蔓花蚪水风烟昏,藓佩帷翠香火寒。灵游飘忽定何许,时有行人开庙门。楚客词章原是讽,纷纷馀子空嘲弄。玉色赪颜不可干,人间错说高唐梦。凝真宫前十二峰,两峰娟妙翠插空。馀峰竞秀尚多有,白壁苍崖无数重。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造化钟奇矗瑶𪩘,直灵择胜深珠宫。朝云未罢暮云起,阴晴竟日长冥蒙。瑶姬作意送归客,一夜收缭仍回风。仰看馆御飞楫过,回首已在虚无中。唯馀乌鸦作使者,迎船送船西复东。

巫山 张子容

巫岭岧峣天际重,佳期宿昔愿相从。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宿巫山下 李白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唐。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巫山神女 刘方平

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

巫山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巫山庙 崔涂

双黛俨如嚬,应伤故国春。江山非旧主,云雨是前身。梦觉传词客,灵犹福楚人。不知千载后,何处更为神。

巫峡中作 羽翼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

门扇峡 林俊

瀼西一舍许,两山势回合。巨石壮城门,铁衣护周匝。楚蜀相犬牙,乾坤互 阖。当关一夫守,万马不敢发。云龛入玲珑,元气深吐纳。风搜群窍开,水树声互答。推蓬暂此清,巫山事集遝。

巫山旅别 崔涂

五千里外三年客,十二峰前一望秋。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

巫山

十二峰头云气昏,阳台妖梦与谁论。涛声千古寒江月,凝望瑶姬诉不平。

巫山凝真寺 李商隐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舟枫。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非关宋玉有微词,自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李涉

巫峡云间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不劳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剌别离。

峡中览物

曾为禄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曹松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处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 芳尘。

望巫山 张乔

溪叠云深转谷迟,暝投孤店草虫悲。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鬓夜来衰。来归未必胜羁旅,况是东归未有期。

神女庙 刘禹锡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春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未就楚襄王。

巫山感怀 甘为霖

秋风孤舫出乡关,未忍君恩特召还。十二巫峰皆动色,八千云迹亦开颜。喜于胜地留题刻,携彼高人醉饮攀。鸡唱唤回连夜梦,乾坤便不放人闲。

巫峡 吴守忠

溯峡遥看十二峰,峰头笙鹤俨仙踪。到时斜日红将敛,入暮浮烟翠且重。云雨不来神女梦,雌雄谁识大王风。楚台宋赋俱陈迹,唯有江流一碧同。

高唐观 郭棐

敞席高登最上峰,凉 淅沥入帘栊。三川远郭秋声息,九月看花客思浓。对酒莫辞鹦鹉,题诗须寄紫荷筒。感时怀古心俱切,云暗阳台十二重。

杜甫

巫山丛碧高插天,大江澜翻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飏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迎月蟾桂寒,椒花坠露湿云间。

巫山天下奇 周洪谟

灵鳌一动海水翻,三山飘流无定根。岱舆忽失十二峰,万里飞堕夔之间。仰挹银汉洗青翠,俯瞰长江似衣带。地森玉笋青云端,天开罨尽彩文外。山间神女栖阳台,芙蓉为貌玉为腮。如何朝暮弄云雨,却使怀襄相继来。无乃宋玉善蛊惑,托为怪诞荒淫说。只今高崖紫蔓间,唯有猿哀声不绝。

宿平田望巫山 郭棐

君不见巫山十二青霄里,飞凤登龙宛相似。君不见翠屏合遝望霞开,集仙聚鹤相徘徊。松峦俯窥神女庙,净坛仰对襄王台。台上翔朝云,台前行暮雨。萧萧漠漠俱含情,暮暮朝朝无定处。山花万朵凝红妆,岩柏千条摇翠羽。飞盖西来未暇游,峰头遥望月如钩。小轩借榻浑无寐,一夜猿声唤客愁。

朝云曲 王凤洲

巫云欲阑接朝日,流辉斗滟无定质。若恋若惊态非一,态非一境将残拟,追寻渺无端。

巫山行 孟郊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至今晴明天,云结深闺门。

净坛峰 赵孟𫖯

叠嶂千重碧,长江一带清。瑶坛霞冷月胧明,歌枕若为情。云过船窗晓,星移宿雾晴。古今[20]离恨拨难平,惆怅峡猿声。

登龙峰

片月生危岫,残霞拂翠桐。登龙峰下楚王宫,千古感遗踪。柳色梅边绿,花明脸上红。欲寻灵迹阻江风,离思杳无穷。

松鹤峰

松鹤堆岚蔼,阳台枕水湄。风清月冷好花时,惆怅阻佳期。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悠悠往事不胜悲,春恨入双眉。

上升峰

云里高唐观,江边楚客舟。上升峰月照妆楼,离思两悠悠。雨云千重阻,长江一带秋。歌声频唱引离愁,光景恨如流。

朝云峰

绝顶朝云散,寒江暮雨频。楚王宫殿已成尘,过客转伤神。月是巫娥伴,花为宋玉邻。一听歌调一含嚬,哀怨竹枝春。

集仙峰

雨过萍汀远,云深水国遥。渡头齐举木兰桡,纤细楚宫腰。映水勺红脸,偎花整翠翘。行人倚棹正无聊,一望一魂销。

望霞峰

碧水鸳鸯浴,平沙豆蔻红。望霞峰翠一重重,帆卸落花风。淡薄云笼月,靡微雨洒蓬。孤舟晚泊浪声中,无处问音容。

栖凤峰

芍药虚投赠,丁香漫结愁。凤栖鸾去两悠悠,新恨怯逢秋。山色惊心碧,江声入梦流。何时弦管簇归舟,兰棹泊沙头。

翠屏峰

碧水澄青黛,危峰耸翠屏。竹枝歌怨月三更,别是断肠声。烟外黄牛峡,云边白帝城。扁舟清夜泊萍行,倚棹不胜情。

聚鹤峰

鹤信三山远,罗裙片水深。高唐春梦杳难寻,惆怅至如今。十二峰前月,三千里外心。红笺锦字信沉沉,肠断旧香衾。

望泉峰

晓色飘红豆,平沙枕碧流。泉声云彩弄新秋,触处是离愁。脸泪横波淡,眉攒片月收。佳人无笑隼难休,来整玉搔头。

起云峰 袅娜江边柳,飘摇岭上云。卸帆回棹楚江滨,归信夜来闻。欲拂珊瑚枕,先薰翡翠裙。江头含笑去迎君,鸾凤尽成群。

净坛峰 郭棐

山色连天碧,江流绕峡清。彤坛夜净七星明,揽佩重含情。漏报瑶窗曙,峰涵翠黛晴。哀猿啼处思难平,偏到槛边声。

登龙峰

绮霞生列树,壁月横焦桐。登龙巇嶪有行宫,云雨几迷踪。巧语莺为舌,芳姿蕊作红。一霄香袭楚王风,千载思难穷。

松鹤峰

鹤翮翻青嶂,松风皱绿湄。一声清泪月明时,把袂是星期。旧思书花叶,新愁咽竹枝。高唐遗调角声悲,惆怅敛娥眉。

上升峰

仙观丹霞袂,沧波罨画舟。上升峰顶敝层楼,佳夕思悠悠。月魄清如水,云容澹似秋。离多会少不胜愁,别恨付东流。

朝云峰

水色涵虚碧,猿声入夜频。朝云峰阙暗流尘,楚客总凄神。月下琵琶调,花前窈窕邻。瑶姬何处更含嚬,寂寞度芳春。

集仙峰

玉佩飘声远,银河去路遥。集仙丛里促兰桡,袅怯楚姬腰。弄笛寒金钏,移琴冷翠翘。离鸾别鹤两无聊,红脸为春销。

望霞峰

瑶水蘼芜绿,沧州菡萏红。望霞苍蔚锁千重,香散楚江风。为雨飘长袖,行云逐短蓬。霞光飞薄碧山中,恍惚见芳容。

栖凤峰

豆蔻封朝信,芙蓉结暮愁。紫鸾碧落影悠悠,春恨不禁秋。山月连江碧,川云带峡流。清宵无语倚兰舟,双鸟落沙头。

翠屏峰

绿涨三千界,青连十二屏。翠峰孤月度寒更,何处有猿声。雨恼襄王梦,云横夔子城。一双㶉鸫起前汀,怅望若为情。

聚鹤峰

眉扫巫山黛,裙拖湘水深。云迷聚鹤阻相寻,契阔到于今。碧海年年梦,青天夜夜心。玉楼金箭漏初沉,独咏惜寒衾。

望泉峰 峡口风偏肃,宫前水漫流。望泉峰月一轮秋,照彻梦中愁。金井梧初落,瑶天雨乍收。怜香惜玉思难休,伫睡碧峰头。

起云峰

十二峰头月,三川峡口云。棹歌呜咽满江,桩阙可能闻。恨凝桃叶渡,泪黯藕丝裙。怅把琼枝独忆君,鼓瑟怨离群。

峡中行者歌 庾子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巫山竹枝歌 李埴峰崇岭上细腰宫,遗老相传祭鬻熊。一炬牧儿今抵处,年年青草长春风。阳台门前六律山,女郎吹笛翠微间。日斜酒散同归去,笑插花枝满鬓鬟。

杨慎

最高峰顶有人家,冬种蔓菁春采茶。长笑江头来往客,冷风寒雨宿天涯。清江白石女郎神,门外往来祈赛频。风飐青旗香雨歇,山姜花开瑶草春。神女峰前江水深,襄王此地几沉吟。晔花温玉朝朝态,翠壁丹枫夜夜心。上峡舟即风浪多,送郎行去为郎歌。白盐红锦多多载,危石高滩稳稳过。

巫山一片云 毛文锡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李珣

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楚王曾此梦瑶姬,一去杳无期。尘暗珠帘卷,香销翠幄垂。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练桩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悲。

竹枝歌 刘基

阳台云雨漫荒唐,巫峡啼猿枉断肠。莫向苍梧山下去,九疑愁色满潇湘。

赋得三峡流泉歌 李治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闻。玉琴奏出转寥,宜似当时梦中听。巫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幽闱里。巨石崩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瀬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为此曲,能令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远一弹,愿比流泉镇相续。

高唐赋 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晰兮若松树。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

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唯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不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磊磊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淡淡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裔。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元,鼋鼍鳣鲔,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枓枝还会。徙靡淡淡,随波暗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朱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鼾。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崕𬯎。岩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忤,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在巫山下。仰视山颠,肃何芊芊。炫耀虹霓,俯视峥嵘。窒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贲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像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芷蕙,江离载菁。青茎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睢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有方之士,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乙。

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苍螭,垂旒旌,旆合谐。.大弦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悷惨凄,胁息增欷。于是乃纵猎者,基址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罕不倾。涉漭漭,驰𬞟𬞟。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弭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之,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雨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惠,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巫山赋 苏辙

过瞿唐之长江兮,蔚巫山之嵯峨。云孤兴其勃勃兮,北风慨其扬波。山嵚崟而直上兮,越至神女之所家。峰连属以十二兮,其九可见而三不知。蹊遂芜灭而不可陟兮,玄猿黄鹄四顾而鸣悲。览松柏之青青兮,纷其若江上之菇蒲。维其大之不可知兮,有桡云之修柯。蔓草蒙茸以下翳兮,飞泉洁清而无沙。亭亭孤峰,其下丛木交错而不明兮,若有美人惨然而长嗟。敛手危立以右顾兮,舒目远望恍然而有所怀。俨峨峨其有礼兮,盛服寂寞而无哗。临万仞之绝险兮,独立千载而[21]不下颠。追怀楚襄之放意肆志兮,溯江千里而远来。离国去俗兮,俳个而不能归。悲神女之不可以朝求而夕见兮,想游步之逶迟。筑阳台于江干兮,相氛气之参差。


唯神女不可能得兮,此其所以为神。湛洋洋其无心兮,岂其犹有怀乎世之人。朝云蔚其晨兴兮,暮雨纷以下注。变化倏忽不可测兮,俄为鸟而腾去。忽然而为人兮,佩玉锵以琅琅。爱江流之清波兮,安燕处乎高唐。彼蛟龙之多智兮,尚不可执以置罦。高丘深其苍苍兮,恍唯识其有无。

辨赋

左斗辩神女之幻妄胡为乎?来哉起于梦寝之邪思,成于高唐之辞赋。众人信之,达者疑焉。夫梦生于人心之思,昼之所为,夜之所梦。顾所思之邪正何如耳,如商之高宗梦良弼,而得傅说。周之文王梦非熊,而得吕望。孔子欲行周公之道,而梦周公。唯其所思[22]者正,故其所感者因之。楚王溺于细腰之舞,是其旦昼之所为,无时不在于是,此所以有神女之梦也。梦之有无且不暇辨,使宋玉高唐之赋不作,怀王之梦自此而止耳,安有巫山云雨之说流于世哉。唯此赋倡之,使后世骚人游客借此以脍炙口谈,而风俗之美刺系之,至今千载之后讹言不熄,此深沉浑厚之士不能不为之太息也。记曰,子不语怪力乱神,此正所谓怪与神者。在孔子以为怪如何?为孔子之徒者又当信其说,而谈之即此。固天地间所必无之事,而亦必无之理也。又况女以神名,非耳目可闻见者,岂有常在巫山之阳,行云行雨之谬哉!或曰,怪异之事非尽无也,孔子特不语耳。此梦也,又非事也。事之怪异者且不可信,且不当言,又况梦之杳冥昏默无可凭依者乎!如以梦,则人之有所思,梦与人交者亦多矣,当不止于楚王。使人皆信之,则凡梦女子者,皆神女矣,不识当时神女之入梦也,果常常而见之乎?抑源源而来之乎?若偶一梦之诚,邪思也,其可思耶。既不可信,又当为之赋,以歆动襄王之思耶。此宋玉词赋之才,虽继离骚,惜其学识之不正。滋天下后世之惑,与其师屈原之所背者多矣。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且不足信,而况梦乎?子因据理而为之辩,以破好事者之疑,尚无以高唐之赋而借口焉。

刺赐凝贞祠碑

太虚九光金丹元后,乃西华之玉妙洞阴之极尊。自然而成,贞者有四,分治名山。云华夫人治玉琰之台,若巫山者,特弭节游观之地,盖其别宫。虽非常御,自不可废。昔受禹谒,告以道贞,赐之神助。地平天成,权舆于此,绝非偶然者。馆御既设,威灵益著,巴蜀荆楚之人素沿奉祀,殆无虚日。咸平中,有诏增葺,而旧址据高,因迁而下之。至元丰三年十二月,始赐庙曰“凝贞”。正和二年,守者不戒,失火延烧重门两,虽下暨斎庖俱,焚至楷楯,止唯阁楼得免,久之亦为风雨所败。至宣和二年冬,祀事复成。时会蕃之妻孙氏得手疾和烦眩,尝致祷焉,烦眩即愈,而手疾亦除,遂出私钱十万,助之知县事。唐晋思姿未谨,方患庙未就,得市财就功。未几,已废而峙可因者,增换。废而可峙者,无虑十之九,绘侍卫,并塑黄尘白马之神。越明年六月,诏以“凝贞”为观,于是作碑而铭之。

铭曰:

浑沦之初谁操权,木公金 天地元; 西淋少雨日得先,云华帝命司真铨; 石坛平广山之巅,归来西海常留连。

卷之四

编辑

归峡诗

编辑

巴阳夜泊 施敬

独棹三巴夜,秋高片月孤。滩声将客梦,万里下东吴。

飞凤迁乔 盛杲

秀发巴东山,层棱插天碧。上有丹凤凰,翱翔八千尺。

三闾大夫 王十朋

大夫楚忠臣,哀哉以谗逐。遗庙大江滨,清醒古今独。

铁心肝石 杨抚

江流荡不灭,劫火煆不红。千古与万古,颓波表孤忠。

黄牛山 白居易

白狗吠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姜诗溪 郭璞

清溪千仞馀,中有一道士。借问何处人,云是鬼谷子。

春日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睇,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吊屈原 崔涂

谗胜祸难防,沉冤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又 司马光

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穷嗟事令尹,疏不怨怀王。冤骨销寒渚,忠魂归故乡。唯遗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又 李元 舟过三闾里,年深庙宇荒。怨随湘水远,愁逐楚云长。瘦石形应怪,孤松色正苍。江波清澈底,我欲荐芹香。

玉虚洞 白圭

奇哉真洞府,神秀妙天机。玉笋擎华盖,瑶台荷翠微。棋残仙已去,树古鹤相依。峡带香溪水,犹疑澣羽衣。

昭君 梁氏琼

自古无和亲,贻灾到妾身。胡风嘶去马,溪月吊行轮。衣薄狼山雪,妆成虏塞[23]春。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

虾蟆碚 欧阳修

石溜吐阴崖,泉声满空谷。能邀弄泉客,系舸留岩腹。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茶录。共约世春芽,枪旗几时绿。

下牢溪 欧阳修

隔谷闻溪声,寻溪度横岭。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景。岩花无时歇,翠柏郁何整。安能恋潺湲,俯仰弄云影。

春夜峡州田侍御津亭宴得筵字 杜甫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扶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白发须多酒,明星惜辞筵。始知风雨峡,忽尽下牢边。

送史申之峡州 司空曙

峡口巴江水,无风浪亦翻。蒹葭新有雁,云雨不离猿。行客思乡远,愁人赖酒昏。檀郎好联句,莫滞谢家门。过巴东县有莱公遗迹 苏轼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闻道山中树,犹余手种松。江山养豪俊,林薮困英雄。执板迎官长,趋尘拜下风。当年谁刺史,应未识三公。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陈子昂

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委别高堂梦,窥觎明主恩。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

新滩阻风 苏轼

北风吹寒江,来自两山口。初闻似摇扇,渐觉平沙走。飞云满岩谷,舞电穿窗牖。滩下三日留,识尽滩前叟。孤舟倦鸦轧,短缆困牵揉。尝闻不终朝,今此何其久。只因留远人,此意固亦厚。吾今幸无事,闭户为饮酒。

新滩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琳。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大鱼不能上,“暴鬣”滩下横。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只应滩头庙,赖此斗酒盈。

虾蟆碚

蟆背似覆盂,蟆颐如偃月。谓是[24]月中蟆,开口吐月液。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禀受苦清洁,独与凡水隔。岂唯煮茗好,酿酒更无敌。

黄陵庙 欧阳修

大川虽有神,淫祀本风俗。石马系祠前,山鸦噪丛木。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迎送神。画船百丈山前路,上滩下峡长来去。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峡山侵天起青嶂,岩崩路绝无牛上。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唯向舟中望。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长使黄牛滞客舟。

又 刘后村

楚国多奇山,江行问遗俗。峭壁俱刺天,巅崖白生木。夷陵异梦昔所闻,我曾谒之山川神。烟雨苍苍三峡路,四十年间五来去。一生肝胆犹炯然,只有颜色非其故。青峦黄影白岩嶂,霜天晓晴云气上。峡山欲尽不尽时,十二小峰还入望。过滩犹如竹节稠,前头平善可无愁。君恩未报复回首,石马祠前还舣舟。


又 林俊

读书苦多味,踈散难入俗。信命不信怪,率性强于木。阴阳一气符前闻,大川许大能无神。白首风波重仕路,今者何来昔何去。我今如醉复如痴,黄陵亦且知其故。剑锋巑岏立万嶂,山鸟不飞山月上。心香一瓣遥乞灵,眼青独领还家望。南山白石夜司牛,破衣粝饭名无愁。浊酒苍苔送馀老,清歌一曲木兰舟。

又 吴守忠

愚生好自用,庙祭偶从俗。移棹傍水涯,瞻宇出林木。肩舆未落钟声闻,道傍祝史迎咒神。须更肃拜中唐路,来者自来去者去。人人乞灵所愿赊,黄陵宁复知其故。出门四顾开青嶂,官漕在下崆岭上。只尺何无驱石功,徒劳民力孤民望。我今朝暮见黄牛,那得朝愁更暮愁。笑割祭馀沾从事,风波满眼付虚舟。

三游洞 欧阳修

漾楫溯晴川,舍舟缘翠岭。探奇冒层险,因以穷人境。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苍崖一径横杳茫,翠壁千寻当户起。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青萝绿树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唯知洞口桃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至喜堂 苏轼

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形势今无用,英雄久已无。谁知有文伯,远谪自皇都。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追思犹咎吕,感叹亦怜朱。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故老问行客,长官今白须。著书多念虑,许国减欢娱。寄语公知否,还须数倒壶。

西陵峡 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楚都昔全盛,高丘常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然,孟门终已矣。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峡口送友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秋风亭 苏轼

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榜秋风。

宿巴东怀寇忠湣 王十朋

堂前双柏今何在,渡口孤舟依旧横。不似公安插竹处,依然容貌尚如生。制锦工夫蚤不同,至今人道寇巴东。澶渊一段奇功业,尚在孤舟野水中。

入峡次巴东 白居易

巫山暮足沾花雨,楚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旗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巴东夜雨 罗邺

欲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合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东夜雨时。


陆游 暂借清溪半钓翁,沙边微雨湿孤蓬。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归州重五 陆游

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夔子城

委命仇雠事可知,章华荆棘国人悲。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

三闾大夫 戴叔伦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行客谩酣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和端午 张文潜

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唯有一灵均。𫗦糟便使同流俗,渔父由来亦不仁。

无义滩 杨慎

无义滩头风浪收,黄云开处见黄牛。白波一道青峰里,听尽猿声是峡州。

三游洞 苏洵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冰。天寒二字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

苏轼

冻雨靡靡半成雪,游人屐冷苍崖[25]滑。不辞携被岩底[26]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夷陵城 胡会

夷陵城阙倚朝云,战败秦师纵火焚。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武安君。

莱公祠 屠滽

铁石胸襟玉雪姿,巴山高处有公祠。六军定策亲征日,百辟闻风股栗时。庭外风雨初种柏,世间人诵旧题诗。时巡昔过公安日,更有青青竹一枝。

马廷用

登登石磴上巴东,此地曾经宰寇公。锁望隆终胜敌,澶渊谋决竟成功。要知枯竹千茎活,须向丹心一点通。岭海间关君国误,可怜宋室堕奸中。[27]

卢雍

祠下春深碧草齐,祠前香火走群黎。秋风古柏怀遗惠,野水横舟感旧题。大计手扶河北辇,孤忠心系洛阳犀。芳萍一荐情何限,巫峡云帆西复西。

入秭归 范成大

山根系马独将家,深入穷乡事可嗟。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随俗强煎茶。幽禽不见但闻语,野草[28]无名却看花。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

夔子城 王十朋

身乘荜辂思熊绎,词诵离骚吊屈原。城邑旧为夔子国,人民多是楚王孙。惊心鸟石莲花淖,过眼黄牛竹节滩。征棹直从中溜过,好山只得片时看。

明妃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东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楚王井 白圭

石甃溶溶一脉通,尘缨濯罢趣无穷。声喧昨夜山头雨,吹碧今朝涧下风。晓日光涵红码碯,晴峰影浸玉芙蓉。苍生岁岁沾恩泽,散作甘霖万里同。

玉虚洞 秦景

香溪溪上洞中天,往古来今几历年。一穴玲珑虚碧玉,四时清爽滴寒泉。石窗明月围棋静,王凡秋风故砚穿。仙子不知何处去,空遗[29]尘迹世间传。

黄陵庙 苏轼江

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厢。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荒硗确,两耳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入峡 刘柄

莓苔新[30]扫认残碑,香火初停日已西。春意不缘芳草在,客心应付鹧鸪啼。江流曲折疑无路,帆影参差似有梯。见说西川频扰扰,捷音今已入封题。

三游洞 赵抃

峡江初过三游洞,天气清调二月风。樵户人家随处见,仙源云路有时通。峰峦压岸东西碧,桃李临波上下红。险碛恶滩知几许,晚停征棹问渔翁。

下牢津

拖舟百丈苦攀跻,一过牢津恍似迷。花放乱红迎彩斾,谷传深响荅鸣鼙。避人幽鸟凌云噪,抱子惊猿走险啼。春岫重重春水绿,却疑春在武陵溪。

游玉虚洞 王泮

维舟江上度松篁,马蹀西风客袂凉。寂寂洞门深树色,熙熙石室窦寒光。棋残仙著枰犹在,溪出昭村水尚香。赖有使君多逸韵,解缨相对话斜阳。

又 吴守忠

凄凄霜日舞风篁,江上旌旗拂曙凉。石室几年看鹿驯,洞门一径敞云光。朱旛到处岩崖晓,白雪吟成薜荔香。从此三游堪竞爽,风流不啻宋欧阳。

观楚王井 王泮

隐之曾自酌贪泉,唱驭褰帷近蜀川。为念文园思雀台,故邀楚井试龙涎。几家村落闻鸡犬,百雉城头沸管弦。对酒论文浑不倦,移尊重泛木兰船。

又 吴守忠

紫薇分署付双泉,移节西巡涉大川。欲向云根窥雪窦,故从鸟道踏蜗涎。建牙鸣角虚传谷,流水高山静入弦。火树两行归路晚,隔江箫鼓振楼船。

登楚王台 王泮

试罢灵泉上楚台,荒台寂寞半蒿莱。雨云不见朝暮变,城郭依然次第开。铁石潺潺摧浪去,香溪曲曲抱江来。登临无限悲秋思,欲赋惭无宋玉才。

又 吴守忠

追随飞盖上层台,分得华风被草莱。文藻已空巫峡梦,精诚重见岳云开。无端帆影尊前落,不尽江流天际来。歌罢阳春成寡和,只今谁是大夫才。

黄陵庙 何大复

黄陵峡中滩水多,黄陵庙下难经过。峨峨巨舸牵百丈,橹折樯摧不得上。江风萧飒笳鼓哀,庙门遥向枫林开。往来落帆泊江口,俎牲咒神酾神酒。南船下峡疾如箭,岸草河花看不见。巉崖乱石撑如麻,云间浊浪迷三巴。千里舟中坐超忽,回首天西断心骨。

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长门咫尺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重修寇忠湣公祠记 王十朋

诗言志,非谓其必出于作者之手而后见其志也。后之人有取于古诗一章一句而赋咏之,亦足以见焉。国朝太平兴国中,冦莱公为巴[31]东令,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之句,识者知其必大用。然世知诵公诗,而不知是诗本出于韦应物,公取其七字析而赋之。应物虽能[32]道是语,而官止于郡刺史,不见于设施,殆不过为词人之诗而已。至公取而用之,则果能舟楫巨川。是岂后人因其已试之效而为,是傅会之说邪。盖公雅存济世之心,与舟横野渡之意合,正犹郑七子之作,取风人之意而赋之言,发诸口,而肺肝之隐洞然可见,志之善恶、身之吉凶祸福皆不能逃赵孟之所料也。

公为是邑,时年方逾弱冠,有爱在民,世呼为冦巴东。其后,致身宰相,践其所言。景徳澶渊之功,尤为隽伟。方契丹入冦,中外汹汹。当时苟从建议之臣,幸蜀、江南,则胡马不止于饮河洛,而[33]三光五岳之气必分。公独[34]毅然决亲征之策,銮舆一动,丑虏自毙,社稷安于泰山,天下混一者二百年。较其功烈,与傅岩之人,任舟楫之寄,中兴有商未可得,而轻重然。性素刚直,不与物浮沉,晚节为奸邪所挤,流落南荒以死,天下至今哀之。十朋顷过公安,问枯竹再生处,有祠在焉,因赋诗吊之。过巴东旧治,访其祠,则已废矣。唯秋风亭尚存,则又赋诗,有不似公安之叹。县尉王甯孙,永嘉人也,因命其建祠塑像。甯孙即亭祀之既成,以其图来。有毛君恕者,令是邑集公诗百馀篇,并刻予诗以寄,且请记之。予平生欣慕公之为人,每叹靖康间复有如公者出,则南北岂至于分裂耶。公之事,固予所乐书,尚奚俟乎再三之请然。巴东古祠遗像废而复兴,残编断简散而复集,江山增气而公更生。虽发端于予,而卒成之[35]者,令与尉也,皆不可以不书。

黄魔神庙记 袁偱修

咸通末岁,今翰林舍人兰陵公,自右史窜黔南。秋八月二十七日,溯三峡,次秭归。时蜀水方涨,横涛蔽目。公积悸而寝,梦神人,赤发碧眸。且云:“险不足惧。”公异之,再寐又梦。公诘其所自,则曰:“我黄魔神,居紫极宫之隅,将祐助明公出于此境。”公曰:“吾斥去荒徼,危殆未已。神能惠我,何也以朝夕,幸与我俱游,不忘矣。”亟言之,神许诺。自是抵于黔,又迁于罗。每陟险艰,神祝如在。洎公迁于朝,神梦告归。公曰:“将设庙列塑于宫之傍。”丁酉岁,公从弟兟自澧阳尹亚西蜀,路出祠下,以囊金致公意,谓前制不专,请别修敬。太守清河公承命感异,亲营之。心匠既陈,层轩以新。神乐来斯,灵仪蹲蹲。按《灵宝经》,南方自大魔,其中央曰黄天魔王,横天担力,谓能力扶昊苍,周覆万有。天其或者以公有弘济之业,将扶危定倾,作镇天步。俾黄魔降鉴,为公之兆朕[36]乎?噫!天为功必借于大贤,神之灵固辅于有德。是必有鸿猷盛绩,萃于公之心,未可知也。循以学官谪秭归,奉太守命,弗敢让所记。[37]

清烈公庙记 黄清老儒学提举

归州清烈公庙记者,记庙之新作也。按《职方》,屈原名平,与楚同姓,秭归人,仕怀王、襄王,以谗故,自沉汨罗,有《离骚》二十五篇,凡五卷传于世。旧宅在归州西偏十里,江之左。唐元和十五年,刺史王茂始创小祠,宋元丰三年封清烈公,邦人为立庙。皇朝泰定初,州尹王秃歌里不花尝修之,久而栋桡无以妥灵,将遂湮废。至正壬午,郡长密见可马始议新之出廪禄以倡助者。云合既撤,江忽瀑涨,巨木蔽中流而下,募善水者致之,得柏木数十,大者以为栋梁,小者以为榱桷,门堂寝室咸资其用。坚贞雄壮,文理芳洁,于神居甚宜。民欢呼曰:“我侯之兴土木,财不伤,民不扰,神输鬼运,阴或相之。荪壁紫坛,桂栋兰橑,无以加也”。适湖北道佥宪耶律恒齐公按部,闻而嘉[38]之,俾予书其事。愚观屈公事君尽忠,死而不二,卓然立于穹壤,如三仁夷齐,千百载一二见。其所述作,托物以寓,讽谏修辞以明仁义。当风雅一变之馀,增纲常万钧之重,世所不可少也。虽无上公之命祀典,其可缺乎?是邦草木储精,孕秀阴阳,物变发为昭明屋,而主之以为凭依之所固求。神之道也,人臣受命,天子司牧有土,四境之内,孰非一气。所通修祀事以交神明,诚非他人所能预第,昧者不察,或惠及鳏寡,而于神不复致力。或不务民义,而徼求非望之。福胥曰:“失了”。今三峡居民,鲜少催科,日有不给,他宜弗恤。而侯于是邦,乃不役一民,百废具举,可谓难矣。于法应书,既载其年月始终,复为迎送神辞各一章,以遗其邦人俾歌以祀焉。

新修清烈公祠记

余少也,则尝读司马氏史,至列传屈原,盖犹有遗悲焉。屈大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以死。自昔哀而吊之者,盖详哉言之也。而余于大夫,又奚以悲。大夫由公族事怀王,入与议国事,而出应对诸侯,盖中王之欢甚也。当是时,上官大夫虽心害其能,而无由发难。已卒之[39],秧毁招祸,非以宪令之作乎?当怀王为六国从长,宾秦归国,与大夫议,合命之作为宪令以定国是。此其[40]志不在小,大夫重仁袭义,动称汤武,著之《骚经》者,不一而足也。彼其蓄志担业,居然以王佐自许也者。想其奉王命以作宪令,经之以正道直行之心,[41]纬之以竭忠尽智之虑。上度其君,内度其身,思以矫国更俗,光大芊宗,亡论仪秦捭阖之说。彼所羞称,虽荀卿六术五权三至之论,恐亦非其大者急者。向使大夫之说行,即制挺挞秦,奚不可也,又安有商于之误、武关之辱哉!奈之何,一夫开说,大夫身且不保,徒使仪秦辈得盗世资以奸功名。至其浮辞诡辩犹然,方策为说士赤怾,而大夫是篇不少,暨见独何与,岂怀王于大夫阳浮幕之,而阴自疏外,故说一入而遂至弗省与。将[42]上官心害其能,遂并掩其文,黜辱其身,且不使有身后名,是以去其籍,俾无可考镜与。大夫娴于文辞宪令,又其大者既不得见诸行事,愤愤以死,而空言所托,又泯泯若是,此其志不足悲乎。或者谓大夫属槁未定,是以无传焉。夫既曰属槁,其称文举类,当有可述而识者。上官见而欲夺,他大夫独不与闻乎?即[43]上官诸大夫亦曰“每一令出,伐其功”,则当日似稍见施行矣。何其宜传,而竟不传也。是则可悲也。然非独于此也,怀王已矣,嗣君尚在。大夫系心怀王,固宜叩其未尽之蕴与先君未竟之业,开悟嗣君,庶几勉厉奋,西向死敌,迎复先君反于旧都,斯其时也。况[44]襄王一闻弓缴之喻,而惕然思奋,则亦非不可与有言者,而何脉脉不得一语?岂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者与。此非所语于贵戚之乡也。不然,襄王中子兰之说,蓄怒以待大夫。上官辈又多方以误大夫,大夫虽有言不得通,史失书也。不然,或宋玉景差之徒,恐师以言贾奇祸,而削槁者多也,之数者有一于此,不亦重足[45]悲也哉。虽然宪令行,而骚可无作矣。借令宪令行于楚,足以霸楚重楚,然亦难比德殷周矣。《骚经》一篇与《风》《雅》并传,而大夫之名由此与天壤俱,此其得失何如也?夫于大夫又奚以悲哉。然非大夫意也。大夫,秭归人,秭归祠祀大夫,莫知所始。祠,则令凡三修矣。祠成,当有记,而因述所有感于大夫者如此。

修治空舲峡记 敖文祯

知归州吴守忠,一日以书抵其友人史敖文祯曰:“州治介在楚蜀,蜀江导汶,[46]会众流而下三峡,建瓴万里,而荆仰受其冲,湍洄漩洑,排激怒斗,备极险状。而隶归之尤险者,为通林。通林即州乘所志空舲峡,为三峡之一。曰空舲者,言舟舲至此,必空载,而后敢涉也。峡中流屹立一大石,大石左下三石连珠,峙伏水中,土人又号曰三珠石。舟行,必由大石左旋,捩柁右转,即接三珠,毫厘失顾,舟摩石上,遂糜解漂没,不可措手。[47]立舟人往往相戒叵测,而居民渔子、亡赖恶少,反[48]伺其货赇漂溺以为利薮。上之人有所不闻,或议而报罢,以故有司亦格于奉行,而莫敢问。今代巡紫亭,甘公来按全楚,铲奸剔蠹,悉就芟夷,利所当兴,织钜毕集,乃概议修治兹峡。檄当道率郡,若州之贰长,倅亲行,相度量,计工费,擘画而授之事。计石之当凿者为丈三百六十有奇,工计之日六十人,人四旬有五日。费计之一切攻治之具与食力之直百五十金。金取之本州私贩之赎锾,而官不知费。工计日受直,而民不知扰。珠石既平,峡流安轨,舳舻衔尾,上下讴歌。凡官之往来,商旅之出入咸称利涉。而吏于兹土者,亦得借以免于不戒之虞。昔之空舲,今为通舲矣。史氏其书,而锐之石庶异代,巡公之烈,并此江流永求[49]也”。余授书而读之,伏而叹曰:“兹峡之险,非一日也。其所记于今昔旧矣,岂莅官者独所不闻哉。”夫以四旬之劳,百数十金之费,而除积险,以贻永赖之利,亦何惮而不为乎?驰鹜名高者不肯为,屑越细故者不能为,因循期会者不及为,观望前后者以前之人率不为,而亦莫之为。天下事,其当为不为,而以流害若此类者,何可胜数。直指之巡楚也,首惩贪墨,重正风俗,使辙所至,周爰楚境,岁当大祲,一州一邑,穷乡待哺之氓,无不指授,俾获其所。其为此也,何有夫直指之所为重,亦曰代后省方于以观风。观言表表,植于此,而形于彼;风言声声,动于此,而应于彼。直指之为此,毋乃观风乎?石之为险,唯凭借水势,而后人莫能避。唯匿伏其端,而后人莫知避[50],使无所凭借,而端可立见,则人谁肯蹈危而投之不测哉。石唯险,即匿其端,即有所凭借,而必掊击之,必断治之,使陂者平,险者夷,而不至滋害也。斯已兹举也,其乃所以观风与。直指初巡辽海,东徼肃清。今巡楚,楚事无不举兹,当报代归朝。

天子宵旰厉精,轸恤元元重罹灾沴,有诏问直指,若所兴利,若所除害。直指其条,悉以对,而莫先治险。夫世未有险侧之风行,而平康正直之化可几也。方今四方水旱疾鬁,累岁不绝书,而西垂又报弗靖矣。使在事者,皆蚤计利害,擿除险伏如直指,则何至见事而图急,而后已往之咎哉。直指与余同师,举于乡,又同举南宫,有同心之谊。故因归州,纪其功而书之如此云。若乃镌铭荆水之上,以与羊叔子、杜元凯诸人相后先为名重,则直指之思深,而厚自待者,当不止此也。兹役也,与夷陵、黄陵庙官艚同议其险,同其治,同其告成功同,夷陵当自有记。

黔南道中行记 黄庭坚

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次下牢关,同伯氏元明、巫山尉辛纮,傍崖寻三游洞。绕山行竹间二百许步,得僧舍,号大悲院,才有小屋五六间。僧贫甚,不能为客煎茶。过大悲院,微行高下二里许,至三游洞间,一径栈阁绕山腹。下视深溪悚。反一径穿山腹,黵暗,出洞乃明。洞中略可容百人,有石乳久乃一滴,中有空处深二丈馀,可立。当有道人宴居,不耐久而去。

壬子,尧夫舟先发,不相待,日中乃至虾蟆碚。从舟中望之,颐颔口吻甚类虾蟆也。予从元明寻泉源入洞中,石气清寒,流泉激激。泉中出石,腰骨若虬龙纠结之状。洞中有崩石平阔,可容数人宴坐也。水流循虾蟆背,垂鼻口间乃入江耳。泉味亦不极甘,但冷熨人齿,亦其源深来远故耶。壬子之夕,宿黄牛峡。

明日癸丑,舟人以豚酒享黄牛神。两舟人饮福,皆醉。长年三老请少驻,乃得同元明、尧夫曵杖清樾间,观欧阳文忠公诗,及苏子瞻记丁元珍梦中事。观双耳石马,道出神祠背,得石泉,甚壮,急命仆夫运石去沙,泉且清而冽。陆羽《茶经》纪黄牛峡茶可饮,因令舟人求之。有媪卖新茶一笼,与草叶无异,山中无好事者故耳。癸丑,夕宿鹿角滩下,乱石如囷廪,无复寸土。步乱石间,见尧夫坐石[51]据琴,儿大方侍侧,萧然在事物之外。元明呼酒酌,尧夫随磐石为几案状座。夜阑,乃见北斗在天中。尧夫为履霜烈女之曲。已[52]而,风激涛波,滩声汹汹,大方抱琴而归。初,余在峡州问士大夫“夷陵茶”,皆云觕涩不可饮。试问小吏,云“唯僧茶味善”。试令求之,得十饼,价甚平也。携至黄牛峡,置风炉清樾间。身候汤手而得味,既以享黄牛神,且酌元明、尧夫,云:“不减江南茶味也”。[53]

黄陵庙记 诸葛亮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位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平治洚水,顺遵其道,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竖一旌旗,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貌,目之曰黄牛庙,以显神功。

夷陵县至喜堂记 欧阳修

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险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贩夫所售,不过鱐鱼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匽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54]②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狭之,而诗人亦曰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増城栅,甓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听事,新吏[55]舍。三年夏,县功毕。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于某有[56]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然[57]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五千五百有九十里。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今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58]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是非唯[59]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作《至喜堂记》藏其壁。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尔。

峡州至喜亭记

蜀于五代为僣国,以险为虞,以富自足。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矣。宋受天命,一海内,四方次第平。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蜀之丝枲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蜀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满,触之为旋。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


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溃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出京师,而侈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馀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弃之然,其为险且不测如此。夷陵为州,当峡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官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夷陵固为下州,廪与俸皆薄,地僻且远,虽有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朱公能不以陋而安之,其心又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易,《诗》所谓“恺悌君子”者矣。自公之来,岁数大丰,因民之馀,然后有作,惠于往来,以馆以劳,动不违时,而人有赖,是皆宜书。故凡公之佐吏,因相与谋,而属笔于修焉。

六一书院记 王篆

古之君子,奋乎百世之上,以其身系国家之安危、世道之盛衰。德业闻望,卓然名世,千载之下,尚能使人兴起而敬承之,非其流风之远,遗绪之长,有以深入乎人心者,奚以致之?宋景祐初,欧阳六一先生由馆阁出令夷陵,在东南数千里,顾安所得先生。先生仕于朝,假节于京东、河北、青兖之境,岂独夷陵哉?唯先生之泽在夷陵与,夷陵之民思先生者,迄今如一日。

嘉靖乙丑,茂昌李侯一迪来守是邦,稽考故实,知所以祀先生未有专祠,怃然与郡士民谋之。而荆州守参政汝泉赵公、兵宪永平李公皆能以先生之政嘉惠兹[60]郡者也。于是赞李侯之议,建祠于州城之东,榜之曰“六一书院”。因课士于其中。侯既告成,而谓予曰:“某之,先与先生同出吉水,固乡晚进也。适莅先生过化之区,思以其治行续之,而不可得为愧。兹役之成,顾有以志之。”予曰:“予亦先生之治里后进也,尝为先生乡士之吏,思以其治行酬之,而不可得而为愧。今兹之命,敢不拜教。”未几,李侯以迁秩行,而代之者内江[61]姚侯宗尧也。姚侯继侯之美肃,将盛事督课诸生,以其服申侯之请予,唯先生之补外者凡几,而夷陵乃得。首借先生,人情不能忘迁乡。故孔子尝思陈蔡相从之徒,则谓先生能忘夷陵?无是理矣。先生虽在夷陵曾不逾年,而厚德深惠,足以风后者。迄今民亦不能忘先生之神,陟降于斯,无疑也。然诸大夫之意,岂真谓其令夷陵而然哉?若然,则令夷陵者多矣,而奚其专祠之哉。先生历仕三朝,垂四十年,致位两府,勋庸之盛,与杜、富、韩、范相嘉治乎。天下翕然相庆,倚以为安,其有裨于宗社者甚大。至其学术之致,则率昌黎,以达于孟氏,力排异端,以归于正。其言洪深灏噩,与六经相表里。士生其时,知从事于通今学古,济世行道,而无五季浮艳卑弱之气者,皆先生之教也。呜呼盛矣!景祐距今五百三十馀年,而新庙奕奕,禋祀皇皇。先生尊临其上,而多士周旋其间,所以仰瞻而诵法之者,当何如哉?穷则为先生之学术,达则为先生之功烈,此固多士。今日之所有事以上报乎君父,而诸大夫创储书院之意,正在于此,是不可以不记云。

三游洞序 白乐天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62]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繇,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踵。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既而,通[63]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岸相缺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川江石坝志略下 陈瑞

乙亥秋,得拜抚绥三楚。新命首檄司道谘访川汉水源,有谓下流壅滞所致,有谓天时气运使然,有谓汉水不足虞,唯川水骤会,斯为患也。丙子春,问俗荆岳各属,遍历[64]夷归,溯流穷源。顾所过皆愁惨景象,田地芜莱者过半,庐舍坟冢多成故墟,至有百里无人烟者。父老率遮道泣告曰:“民罹漂溺十七载于兹,顾急有以告之。不然,皆无以自存矣。”余相对亦泣下,再四抚谕而去。寻揭榜招抚流移,令所[65]司给以牛种,宽其逋负,蠲其赋役,发仓粟千石,分赈之。于是民稍稍集。一夕宿夷陵署中,忽梦神人,黑面绛衣,谒余曰:“吾黄陵神也。”觉而惊讶。翌日询诸父老,云:西去二百里即三峡,峡之上有神名黄陵,极灵异。余闻之,喜。即日撰文,令所司具牲醴,竭诚,偕巡道马宪副署州事蔡二守彻驺。从操小舟,冒险穿峡,恭拜祠下。酹毕,默祝曰:某来,为拯溺计,唯神一视古今,其佑之。是夕,宿于舟中。复梦神,谢余,起伏若垒石状。既寤,尤香气袭人,心窃喜曰:“思之思之,鬼神将通之,信夫。”平明放舟,顺流而东,回视三峡,不啻天上。意水涨时,势若建瓴,一无停滞,瞬息千里。其冲溃决,弥漫江浒,何怪其然。及环视沿江两岸,多积石,且横有石梁,插入江中者。余反复思维,乃翻然曰:“嘻,神之所示,其在兹乎?”夫治水之策二,在杀其源,疏其尾。</ref>出自抄本,刻本为“委”字。</ref>今源委既远,难于为力。若于上流,少加阻遏,以缓水势,使下流以渐而通,是亦治水之一策也。况岸有积石及天生石梁,因以垒石坝数十座,或者可挽狂澜万一。谋之道府,佥曰“可”。复加酌量地势水势,所宜可以坝者,二十馀处。夷陵七,归州九,巴东四。各量动仓粟,计值银不过六十两。募工垒砌,沿江居民欣然子来。不日告竣,坝各长十丈,阔五丈,高一丈五尺,屹然相向。盖据高为坝,常时之水,中流而行,坝若无功。间值洪水横流之时,则遇坝而阻,水势回合转折停蓄,盈科徐下,不复向之渀湃直泻。是岁,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一带,江堤晏然如故,虽堤外低田,亦无渰溺。

卷之五

编辑

附录

编辑

帝王胜迹

夏大禹《禹贡》:荆及衡阳唯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厥土唯涂沱,厥田唯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唯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唯箘、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𫄸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逾于洛,至于南河。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周文王之化,自近而远,先及于江汉之间,而有以变其淫乱之俗。故其出游之女,人望见之,而知其非复前日之可求矣。作诗以美之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是时,汜水傍媵有待年于国,而嫡不与之偕行者。其后,嫡被后妃夫人之化,乃能自悔而迎之。故媵见江水起,与以美之曰:“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66],其啸也歌”。

章武元年,帝以孙权袭关羽之故,东征。二年,帝进军虢亭。夏六月,诸军败绩于秭归,帝还永安。三年春,帝病笃,召诸葛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真之节,继之以死。”帝崩,奉梓宫还成都,葬于惠陵,谥曰昭烈皇帝。

楚顷襄王避敌至巫,于女观山西小山上筑宫室以处,从行宫人皆细腰,因以名宫。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即此。王墓在细腰宫前,归州有楚王台、楚王井。志云:王饮马于此,又有洗马池。《赋》又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岂楚怀王亦尝至是与。

周鱼复国未详

夔子国,周成王封鬻熊之曾孙熊绎于楚丹阳,熊绎之子熊挚别[67]封于夔,治巫城,后徙归之夔沱。按《左传》,夔子[68]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是以失楚,又何祀焉?”楚灭夔,以夔子归。

汉公孙述僭号于成都,更夔为白帝城。按《十道志》,述称白帝以据西方,色[69]尚白也。又《夔志》载,井中有白龙出,因称白帝山,亦以名州。

吴孙权取荆州,复以刘璋为益州牧,驻秭归。璋卒,雍闿奉璋子阐为益州刺史。诸葛亮南征,阐入吴,为御史中丞。

圣贤过化

《大禹谟》帝曰:“来,禹,洚水儆予,成允成功。唯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唯汝贤。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

周姬奭即召公,周同姓也。文王命公巡行南国,以布厥政。有司请召民,公曰:“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君之志也。”乃遍历乡邑,听断于甘棠之下。以时当蚕桑耕农,于是弛狱出民,使得反业,自侯伯至庶人,无失职者。人思其政,作甘棠之诗。武王即位,命公居左右,十有四年,以功封于燕。成王时,为三公。自陕以东,公主之。

杨雄,字子云,蜀郫人。其父寓巫,生雄。雄擅文华,意者钟十二峰之秀与。真西山曰:“杨子默而好深湛之思,故其言如此。‘潜’之一字,最宜玩味。天唯神明,故照临四方。帷精粹,故万物作类。人心之神明精粹,本亦如此,唯不能潜,故神明者昏。而精粹者虽不能烛理而应物也。

周惇颐,字茂叔,号濂溪。嘉祐元年,以太子中舍佥判合[70]州判官事。溯峡至秭归,闻龙昌洞之胜游焉,遂道于夔以至合州。伍年陆月,先生解佥判,出峡东归,转通判虔州。赞曰:“道丧千载,圣远言湮。不有先哲,孰开我人。书不尽言,图不尽意。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周子判夔州,有莲花池。按《宋鉴》神宗熙宁六年六月,知南康军周敦颐卒。内书任分宁主簿,调南安司理,历合州判官[71]、夔州通判,知柳州,为广东转运判官,知南康,年伍拾七卒。鉴池事不知有无判夔,则史可据也。

康节邵子,世传先生尝寓云安,有台存焉,为先生注《易》之所,后人因名“演易台”。尝闻先生谓“天下有事,蜀可避焉。”则兹之游也,其闻鹃之后与。赞曰:天挺人豪,英迈盖世。驾风鞭霆,历览无际。手探月窟,足蹑天根。间中风月,静里乾坤。

郭雍,河南人,父忠孝,从程颐学,得其传,持宪陕西,死于金人之难。雍退居峡州,放浪长阳鲤鱼山。乾道间,征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孝宗时,封“颐正先生”。雍传其父纂遗书,有《易说》《中庸说》行于世。其兄球,有文学,号“白云先生”。

名宦流芳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家南阳隆中,躬耕陇亩,为梁父[72]吟,每自比管乐。徐庶谓先主曰:“孔明卧龙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亮语先主,以跨有荆益,汉室可兴。先主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尝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帝即位,以为丞相,录尚书事。是秋,帝愤关羽之殁,帅师伐吴,亮留守成都。明年春,帝兵败还永安,亮急驰至。帝崩,受遗诏,奉太子还成都,即位,改元建兴,封亮武乡侯、领益州牧。南征四部,斩雍闿、高定,擒孟获而不杀,南蛮底定。乃上表出师伐魏,斩其将王双、张郃。复出[73]褒斜,军渭南。司马懿坚壁不敢出,未几,卒于军。懿按行营垒,叹曰:“天下奇才也。”

源干曜,临漳人,唐神龙中,为夔州参军,修图经言风俗甚备。开元四年十一月,拜官同平章事。八年三月复拜同平章事。时张说、张嘉真、杜暹、李元弦皆以才能表见,公独清谨自守,上言:“形要之家多任京官,使俊 之士沉废于外臣。三子在京,请出其二。”上从之。于是出者百馀人,乃同事或忌其率直矣。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天圣八年进士。初任平江法曹,伸理枉滞,迁为奉节令,以逼民情,理宪狱为先,多有惠政。召授殿中御史。里行弹劾张尧佐不当授宣徽使。又谕文彦博,语甚切。直帝怒,贬英州别驾。神宗朝拜参知州事。卒谥质肃。

寇准,字平仲,下邽人。少英迈,通《春秋》。太宗时,知巴东,赋役未尝出,符扬名而集。真宗时,为集贤殿中大学士,定澶渊之议,徙太常卿,知湘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问左右,莫敢对。在州,民竞荷瓦木为公宇。再贬衡州司马,卒,归葬西京道。出公安,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挂纸钱。逾月,枯竹尽生芽。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举进士试,南宫第一。调西京推官,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贻书责司谏高若讷不论,救范仲淹。若讷上其书,贬夷陵令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滥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场屋之习从是遂变。熙甯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陈起,沅江人,南唐时举进士。初为宁乡令,改秭归,疏凿杂滩。欧阳修称之转湘乡萍乡令,乃迁黄梅。有妖寇借幻术惑众,起悉擒之,由是知名。召拜侍御史。

朱庆基,景祐间知峡州,莅民有德政,岁数丰稔,民建“来丰亭”以彰显之。

赵诚,皇祐间知归州。先是,山颓江石断流,诚负薪石根,纵火裂石,不半载而功成。江开舟济,名曰“赵江”,有磨崖铭。

虞允文,字彬甫,仁寿人,绍兴初第进士。二十一年十月,金虏入寇,高宗下诏亲征,以叶义问视师江淮,允文参护军事。十一月,允文[74]败金军于采石。捷闻,高宗大喜曰:“允文,朕之裴度也。”寻罢允文知夔州。允文以夔为蜀门户,于是修守御,抚军民,百务整肃。乾道三年,以允文为四川宣抚使。越二年,召为枢密使,拜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进封雍国公。卒谥忠肃。

王十朋,字龟龄,乐清人。隆兴间为侍御史,论史浩八罪,风裁凛然。诏权吏部侍郎,辞不拜,以集英殿修撰知饶州。乾道二年七月,移知夔州。夔苦于马纲,公两上状,极言其害。州旱七月,公为文祷于诸庙,不逾时,雨大降,民颂其惠。公暇搜辑屈大夫、诸葛武侯以下行实,为夔路十贤诗。又立武侯及唐质肃公祠,皆以表扬先哲,兴起来学。其诲生儒甚勤切,大要以忠孝与思无邪为主。民输租者,使自概量。其治以廉洁公平,下有不善者,反复告戒,诚意笃至,人多信服。去之日,士民攀辕不舍。

李浩,字德远,一字直夫,临川人,中绍兴壬戌进士,不谒秦熺,时论重之。然为所憾,公义不屈,拂衣家居。桧卒,乃得除。历官吏部侍郎,以秘阁修撰知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奉法偱理,律己甚严。部有施州其守田氏与其犹子为二者不协,起兵相攻。公亲草檄,遣官谕之。二人感悟,歃血释兵,边赖安妥。在夔逾年,以疾请,未至而殁,朝议以公尽瘁厥职,特赠集英殿修撰。

查菕,字元章,绍兴中登进士。隆兴初,为御史。乾道中,出为夔路运判。适王龟龄在帅府,相得甚欢。时马纲为害,公力赞龟龄陈于朝。又调停输运之法,务以便民。尝与龟龄采辑先贤之宦夔者,立祠祀之,各为诗以述其美。后转成都运使,历官至太常少卿。晚节立朝,益以謇直自持不阿,时好盖始终一致云。

刘光祖,字得修,安阳人,登进士,廷对言:“孝宗睿察太过,神断太严,求治太速,喜功太甚”。光宗朝,为御史。落职,居房州。嘉泰二年,弛伪学之禁,公得起官。历江西提刑,改知夔州。公上言:“人主有六易,天命易恃,天位易乐,无事易安,意欲易奢,政令易怠,岁时易玩。又有六难,君子难进,小人难退,苦言难入,巧侫难远,是非难明,取舍难决。暗主之所易,明主之所难。明主之所易,暗主之所难。”在夔施政,一以便民,而不扰之。终显谟阁学士,奉祠。卒谥文节。

孟珙,枣阳人,嘉熙四年二月为四川宣抚使,知夔州,节制归、峡、鼎、澧军马。珙招集散民为甯武军,以降人回鹘爱里八都鲁为飞鹘军。厘蜀政之弊为条,颁诸郡县。寻兼夔路制置大使,大开屯田,又创南阳、竹林两书院,以处襄汉四方流寓之士。乃条上屯田始末与所减券食之数。降诏奖谕。寻转甯武军节度使,知江陵府。淳佑六年,卒赠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

王禛,初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石和尚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王授牒捕贼,性柔怯而险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饥虎口耶”。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一人,馀尽遁。乃行县,抚伤残,招溃散,久乃得归。居三日,贼复寇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游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气力,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曹柴两人故酌酒贺,更许以身相翼,实[75]为脱王计。公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风走,公陷围中。自寅及申,人马疲,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成化丙戌五月九日也。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故新淦人,且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密与家人负箦往寻乱尸,见衣白纱半臂者,公也。载箦土,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馀里,马奔归府门阖,长斯踶其扃,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鬣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榇既行,距殓之二十五日夜半焉,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笙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己,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公吉水人。

乡贤遗响

屈平,字原,为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与君议国事。上官大夫妒其能,谮之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76]疏屈平。其后,亲昭王约楚怀王会盟于武关。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兰劝王曰:“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秦人留之,楚立其子顷襄王,怀王竟薨于秦。屈平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其存君与国。一篇之中,三致意为令尹。子兰大怒,复与上官大夫谮平于顷襄王。王迁之江南。平作《怀沙》之赋,自投汨罗以死。汉太史公为原传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恶其志。适长沙,观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宋玉,屈平弟子,为楚大夫。悯其师忠而放逐,乃作《九辨》,悲其志。及原沉汨罗,又作《招魂》哀之。其词歔欷凄怨,读之使人泫泫泪下甚矣。玉之用情于师,殷殷厚也。玉后游巫山,观十二峰之娟峭,又作《神女》《高唐》二赋,寓言托兴,以讽其词[77],殆丽以淫矣。太史公曰:“屈原之后有宋玉、景差、唐勒之徒者,皆好词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平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呜呼,斯言其有所感矣。

巴蔓子。周季世,巴国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救巴,巴国已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灵,克绥祸难,诚许是三城。将吾头往谢,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以上卿礼葬其头于荆门山之阳。

严植之,字孝源,秭归人。少喜老庄,晚通周易、毛诗、左氏春秋、郑氏礼书。梁天监中,辟为五经博士,开馆授徒,生儒常数百,讲说多精当。后选中抚记室参军。

徐世谱,字兴宗。其先巴东鱼复人,世居荆州,为王帅征蛮蜓,勇敢有膂力,善水战。梁侯景之乱,因与征讨,寻领水军与景战于赤亭湖。景平,以资领河东太守。陈武帝拒王琳,其水战之具,悉委世谱。世谱性机巧,谙解旧法,所造器械,随机损益,妙思出人。迁护军将军。

唐繁之,一秭归人,善诗学。闻忠州刺史白居易将出夔,乃至巫,候之题于邮壁,曰:“忠州刺史今才子,来到巫山必有诗。传与巫山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新词。”白至,遂与同舟论诗,倡和至秭归,居数日,而后别。详《全唐诗话》。

廖彦正,奉节人,博学有器识,以刚直闻于时。政和[78]中,为南平司隶参军。徽宗求直言,彦正上对事,论时政缺失,大为直政者所集。会修大河,除都水[79]使,躬督疏濬,不为权贵所挠。中贵人有与争者,彦正欲力正其罪,遂为所中。时宰蔡京,因前对事之憾,罢斥之。元祐党籍,彦正与焉。

胡勉,长阳人,建炎初,寇钟相之徒犯其邑。勉集豪勇,斩二渠魁,尝摄县事。刘超将侵建平,勉捍防蜀道,贼不得进。凡杀贼而获金帛,悉分其下,秋毫无取。

青文胜,字质夫,大宁人。洪武间,龙阳县典史,律己。公动轸民疾苦。邑赋岁为石三万七千有奇。以濒于洞庭,水灾泛滥,岁大歉,无以输有司。急责敛之,民窜徙,不能为生。公愀然悯之,乃疏民情。奏闻凡三上,不报,遂自经于登闻鼓下。高皇帝矜其志,赐免龙阳岁输二万四千馀石,永不起科。民甚德之。时公年三十有三,妻子以清寒不能还蜀,遂占籍龙阳。民思其德,上于抚按,立祠祀之,扁曰:忠惠。

何参,夷陵人,居笃学坊,以博学孝义著。不求闻达,人称曰处士。

达人流寓

姜诗,广汉人,寓居夷陵,事母至孝。母好饮江水,妻溯流汲之。后,直风不即还,诗责而遣之。母好食鱼,舍侧忽有涌泉[80],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以供母膳。汉永平中,以孝廉举。

杜甫,字子美。天宝中,献大礼赋三篇,玄宗奇之。后弃官去,客秦川。会严武节度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恭。甫性疏放,尝醉登床,晚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若不为忤。申衔之后,武卒,崔肝乱,公下戎、渝。永泰元年秋至云安。大历元年秋,移居夔州,寓西阁,迁居赤甲。又迁西瀼。二年秋,迁东屯。三年正月,出峡,抵江陵。其居夔诗,多至四百馀篇。

李白,唐宗室子也。父神龙初谪寓彰明,母娠,常梦长庚星入怀,因名白。性倜傥,赋才英丽,其为诗辞宕荡隽伟,飘然有超世之思,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天宝初,至长安,贺知

章一见,呼为“谪仙人”,荐之见金銮,论时事。诏供奉翰林。后,白浮游四方,至江东,为永王璘所迫。璘败,坐系浔阳狱。崔涣、宋若思验治,以为罪薄[81]。时郭子仪请以官赎白死,长流夜郎。有《翰林集》二十卷行于世。

黄鲁直,字庭坚,豫章人,与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皆以文学游苏氏之门。元祐中,同入馆,世号“四学士”。鲁直才尤奇,世又称苏黄。公性直,为章惇所嫉,谪涪州别驾。建中靖国元年,公过巫山时,弟叔向嗣直自涪陵尉摄县事,公因寓县廨,得汉永平中铁盘,为文记之。又过百八盘山,有诗云“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过南浦时[82],高仲本邀公游香山寺,又游西山勒封院。公皆留题,谓“景物清绝,为夔迹第一”。

宋濂,字景濂,金华人。太祖定鼎金陵,召至参谋帷幄,以为翰林学士承旨。凡一代典礼制诰文章,多出公所裁定。公每悉心献纳,上尝称为“纯臣”,又称“先生”,而不名。万机暇,尝与公饮。公素不胜杯酌,上强之,至三觞,面如赫,行不成步。上亲御翰墨,赋楚词一章以赐,仍命侍臣赋“醉学士歌”,且曰:“俾后世知朕君臣同乐若此也。”公晚年致仕,归青萝山,闭门著述,人不见其面十三年。孙慎以罪被刑公安,置茂州,子瓒侍公入蜀,间关[83]万里,卒于夔州,年七十三岁。瓒亦继殁蜀。王夙钦公贤,移柩葬于成都。

余郁,字公文,浙江淳安人。洪武初,举进士,为监察御史,直节敢言,无所回避。上怒之,编置于夔。为园栽竹以自适,因号“竹坡居士”,又号“吾斎堂”,中常书联句[84]云:“大丈夫不移贫贱,方寸地留与子孙”。日手一编坐斎中,吾伊弗辍。暇则行吟竹间,或与夔耆硕杖履往还,徜徉啸歌,怡然自得,殆忘其身之为逐客也。时学士宋公濂,以事安置茂州,次夔而卒,槁葬莲花峰下,公为守其墓者凡三十年。人咸高其义。又数年乃卒,葬于城西。子孙贫,不能还浙,遂籍于夔。

一统芟夷

光武四年春,帝使岑彭与傅俊南击田戎,大破之,遂拔夷陵。追至秭归,戎亡入蜀。彭留威虏将军冯骏军江州,都尉田鸿军夷陵。九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汎将数万人,乘枋筚下江关,击破冯骏及田鸿。彭与吴汉及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发南阳、武陵、南郡兵,又发桂阳、零陵、长沙委输棹卒凡六万馀人,骑五千匹,皆会荆门。吴汉以三郡棹多费粮谷,欲罢之。彭以蜀兵盛,不可遣,上书言状。帝报彭曰:“大司马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为重而已。”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时天风狂急,彭奇船送流而上,直冲浮桥。因飞炬焚之,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彭复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溺死者四千人。

杜预,字元凯,杜陵人也。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将樊显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王濬,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太康元年,濬为益州刺史,自表伐吴。正月,濬发自成都,作大筏数十,方百馀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吴人所置铁锥,辄著筏去。又作[85]火炬,长十馀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遇锁,融液断绝。二月庚申,克吴西陵,获其宜都太守虞忠。壬戌,克荆门、夷道二城。乙丑,克乐乡。进王濬为平东将军。至武昌夏口,兵不血刃,攻无坚城,遂底建康,孙皓出降,吴平。六年,卒,谥曰武。

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高祖已定京师,诏拜山南招慰大使,徇巴蜀,下三十馀州。明年,拜信州总管。当是时,萧铣据江陵,孝恭数进策图铣,帝嘉纳,进王赵郡,以信州为夔州。乃大治舟舰,肄水战。会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谋,遂图江陵,尽召邑蜀首领子弟收用之。外示引擢,而内实质之也。俄进前湘道总管,统水陆十二军,发夷陵,破铣二镇。纵战舰放江中,诸将曰:“得舟,当济吾用。弃之,反资贼,奈何?”孝恭曰:“铣之境,南际岭,左薄洞庭,地险士众。若城未拔而援至,我且有内外忧,舟虽多,何所用之?今铣濒江镇戍,见舻舠蔽江下,必谓铣已败。不即进兵,觇候往返以引救,期吾既拔江陵矣。”已而,救兵到巴陵,见船疑不进,铣内外阻绝,遂降。

乾德二年冬十一月,以王全斌、刘光义为西川行营都部署[86],分道伐蜀。十二月,刘光义尧蜀夔州,遂及韩保正战于三泉,获之。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驳具。光义将行,太祖示以地图,指锁江曰:“我军至此,溯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当先以步骑陆行,出其不意击之。俟其势却,即以战櫂夹攻,取之必矣。”及师至夔,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浮梁,复牵舟而上[87],破州城。蜀守将高彦俦自焚死。悉如太祖计。

洪武四年六月,大将军廖永忠至瞿塘关。永忠以山峻水急,而蜀人设铁索飞桥横据关口,我舟不得进。乃密遣壮士数百人,舁小舟逾山度关,以出其上流。人持糗粮,带水筒以御饥渴。蜀山多草木,令军士皆衣青蓑衣,鱼贯出崖石间,蜀不之觉也。度其已至,乃率精锐出墨叶渡,分为两道。夜五更,以一军攻其陆寨,一军攻其水寨。攻水寨将士皆以铁裹船头,置火器而前。黎明,蜀人尽锐来攻,永忠已破其陆寨矣。既而军士舁舟出江者,一时俱发上流,扬旗鼓噪而下。蜀人出不意,大骇。下流之师亦拥舟前进,发火炮火筒夹击,大破之。其将邹兴中火箭死,遂焚其三桥,断其横江铁索,擒伪同佥蒋达等八十馀人,斩首千馀级,溺死者无筭。飞天张、铁头张等皆遁去。永忠入夔府。明日,汤和兵亦至。永忠乃与和分道并进。和率步骑,永忠率舟师,约会于重庆。永忠师行,沿江州县望风奔附。乘胜抵重庆,次铜锣峡。明升君臣大惧,遂遣使请永忠纳款。后数日,汤至重庆,会永忠,以兵至朝天门外。明升面缚衔璧,与母彭氏及群臣奉表,诣军门降。

偏安窃据

战国楚肃四年,始建捍关,实在鱼复置江关。都尉张仪说秦王曰:“巴蜀治船,沿江而下,不十日而距捍关。”惠王从之,使司马错伐蜀,有其地。其后,白起遂烧夷陵。

建武九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陈汎将数万人,乘枋筚下江关,拔夷道、夷陵,据[88]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

王濬为益州刺史,谋伐吴造舟木秭,蔽江而下。建平太守吾彦以白吴王,宜增建平兵于要害处。彦造铁链,横江以御之,又造铁锥数万,长丈馀,暗著水中。

后唐张武,石照人,仕王建,为破浪都头,大破高季兴于夔,以功升镇武军节度使。武尝作铁 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云。

高彦俦,五代时为蜀夔州守将。初,夔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夹江列驳以握险要。宋太祖遣刘光仪、曹彬伐蜀。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以步兵先攻。彦俦欲坚壁待之,监军武守谦不从,独领麾下,与骑将张建翰战败走。宋兵乘胜登城,彦俦力战,身被十馀创。判官罗济劝其降,彦俦不许。奔归府第,望西北再拜,纵火自焚死。纲目持书,以录其志云。

夏明升闻

朝廷遣汤和、杨璟等西征。自谓瞿塘天险,遣其平章莫仁寿守之,以铁索横断关口。闻王师临境,又遣伪丞相戴、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益兵为固守计。仁寿等于铁索之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89]。西岸壁引缆为飞桥三,于上平以木板,置炮石、木竿、铁炮等物傍榜,两岸复置炮以拒我师。于是璟遣指挥常权统兵出赤甲山,以逼夔州。指挥李出白盐山下,逼旧夔州南岸,以攻南城寨。璟与都督王简出大溪口,进攻瞿塘扼江之众。璟战不利,赤甲白盐之师亦退还归州。汤和、廖永安等亦以江水暴涨,不能进,驻师大溪口。

江神显应

禹继父志治水,凿岷江至瞿峡,千崖万壑,连络千里,诚天设之险,乃仰空啸叹。俄见神人,状肖天女,自天而下,授禹王篆灵符,且命其臣任章、童律等六人为禹翌肋。于时,奠分山川,告成厥功。禹至巫峡,思神肋力,询于童律。童律曰:“神乃帝女瑶姬,云华夫人也。凝气为真,封于巫山之麓,或为轻云,或为霏雨,或为游龙,或为翔鹤,既化为石,又化为人,千状葱葱,不可殚述。”禹陟岭谢之。

庾子舆,性至孝。其父守甯蜀,卒丧,过巫峡,瞿唐水涨不可行。子舆叩天,水为退数十丈。舟既过,水复涨如初。行人叹曰:“滟滪如牛本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公在途,有鸟巢于舟,至家又栖于庭。庾仕至尚书郎。

神女祠,有驯鸦。客舟将来,则迓数里外,船过[90],亦送数里。土人谓之神鸦。

宣和中,夔人龙澄于大瀼水中获玉印。印文非世间篆籀。澄恍见天神立于傍曰:“此印乃玉帝所宝,今守护不谨,遂落于此。”神忽不见,澄惧,乃捧印投元处。 黄魔神庙,在归峡中。《寰宇记》,咸通中,萧[91]遘右史窜黔南三峡秭归,梦神人曰:“我黄魔神也,居紫极宫西北隅,将祐助公出此境。”又庙记载,李吉甫自忠州除替,峡涨汹怒,忽有神人涌出水上,为之扶舟。李问:“是何神?”曰:“我黄魔神也。”初,寇准赴巴东,舟经查波滩,水急难上。俄闻水中人语,准视之,有人裸体为挽舟。准诘之,答曰:“我黄魔神也,公日当大用,故来护,但裸体不敢见。”准以锦袱投之,神即以袱蔽体而去。

《黄陵庙事迹记》所载,禹乃焰魔帝天伊祁王之子,素为大力神,通上帝怜水之大劫,故降生禹,以治之。后遣五星,佐其行事,俱生于世。禹伤父鲧之无功,为父雪耻,兼塞(此处有脱漏文)帝命,仍发愤刻意,周访四海,搜罗决策,能号召天地灵祗,天之五星六丁六甲,地之五行九宫八卦,悉集听命。太白金精炼丙丁火,铸造锥锸斧凿鍽锄钟钻;岁星苍龙驱木,公刘削椎椿杵椿轮舆舟车;土星黄牛以耕,于岷山导江洺川,当从岷字。以洺川为黄牛祠。按古老教传云,当时开凿至此,为一夫,谓其妇曰:“今当日候雷响,方给饷。”妇不候,遽至,见一黄牛愤怒壮勃,努力锨轰抵触,巨石崩裂,转较错乱若落。复出,唯隐为像,入于太山石壁之间。黄牛,土星所化,五行之中,土能克水,黄牛之色乃中央土也。

苏轼尝闻之欧阳公。予昔以西京留守推官为馆阁较勘,时同年丁宝元珍适来京师,梦与予[92]同溯江,入一庙中,拜谒堂下。予班元珍下,既出门,见一马只耳。觉而语予,固莫识也。已而,元珍除峡州判官,予亦贬夷陵令。一日,与元珍同溯峡,谒黄牛庙。入门,炯然皆梦所见。予为县令,固班元珍下,出门外,镌石为马,缺耳。相视大惊,乃留诗庙中,盖私识其事也。

永乐壬寅冬十月,余按部夷陵。有言黄陵江石滩群虎为害,民居弗宁。有司设阱弥月,而弗克获一。余闻且惧,遂率夷陵守汪善,并拜之耆老,斋沐祷于神庙三,俱获吉卜。由是不旬日,虎投于阱者十有三焉。非神之灵应默佑于斯民者不能也。张思安佥事灵应碑。

成化初元,西陵四境有虎暴,岁伤百馀人,获犊豕无筭,山泽鹿麂为之一空,行者负忧,耕者怀惧。辛卯,刘瑛来掌州事,敷政之馀,进耆民而谘之,咸以虎患为对。乃揭榜通衢,有艺捷弓殳勇格凶虓者,给赏。久之,罔效。扬言,此腾脊虎也,猛猘桥健,有神翼之者。暴据兴山为害二十馀稔,啮人畜殆尽。诏革其县。次迁归州,又嗜二十馀人。今迁本境,党集魁彪[93],其类滋繁,未易除也。一日,州长大集文武郡僚而谋焉。佥判吴远进曰:“尝闻永乐间,平善坝有虎,佥宪张公祈于黄陵之神,其害遂息。盍祷乎?”众曰:“诺。”翌日,州长偕佥判,率守御千户常垕暨从僚,洁诚具礼诣祠下,致虔誓词而返。逾旬,牒报一虎被虺而死,一被彘斗而亡,一虎扑行妇,随后者持刀刺之而毙,一虎投林触死于树间。不数日,而四凶俱殄除,馀党散去。兹非人力所能[94],实神之所为也。

岩洞搜奇

三游洞。山自巫峡而东,多奇势。云岑烟龛,雪崖而风窍,如笋茁乳垂门阖而指戟,悬练张幄而流苏下缀,如猿狎玃拏神搂鬼,豹虎蛟鼂之穴,竞妍争媚,相怪险目,左右接不暇。黄牛五峰雄峙,崖影若牛,黄陵庙在焉。又东峡东水益隘,两石夹拱人立,名艄公峡。又东水渐平,山亦渐乏奇胜,隐然山阴,偱茑径曲折数百武,及山之巅,下仄径,崖险以甚偪,俯瞰无底。左掖一人,一人扶在右,皆帖石侧行。偱绳前引,后者缀捍,予于中犹足局心颤目以眩息不时,贯历数曲,地稍夷。腰折百武,出石下,地又夷。穹然一洞,洞如覆蓬,高不六馀丈,广优其半,奇石墙立,中擎三柱,非圆非方,径可丈馀,上广而锐直。下洞爽以旷,如堂可布四席,左室可布十席。上空若悬扣之类钟,名天钟,捶其下,音如鼓,所谓地鼓者也。旁横一石,击之,音<re>出自刻本,抄本为“声”字。</ref>如磬。正德庚午,予征蓝贼,道经游焉,从者考击以待,予疑主僧候迎。意会之,皆由虚发。由上皆石悬者,大以圆故,如钟突者。方以小故,如磬。下杂以土,故逢逢然鼓音。室之背有石,如床,可卧十许人。西如厨,东如坐。凡洞之石,如凿如镂,如穴以出水,如陶室,如复道,如缀珠悬琉,如蟠螭,如刻画云鸟、藻火、波涛之状,巧雕不能举,丹青者无得而摹写仿佛之[95]也。下横一溪,名下牢,仅闻水声泠泠然地底。又外一山如台,台中如立笏。由他亦发奇胜,洞夺之矣[96]

玉虚洞[97]。入香溪而北,则众山环绕,不见水流处,盖凡数折而后至洞之岸。于是维舟,岸畔绿蔓而升,盘旋石径,曲折可二里。至洞口,因旧崩土石为蹬而入,则呀然。窍中一石室也,广可设椅案,坐数百人其中。悬崖怪石,或如狮而踞,或如象而服绣,或如异兽而奔逸,异状或如柱而峙,或如僧伽而瞑坐,盖有不可一一肖像者。大约如世之寺观捏塑所谓普陀山者,而真境自然,非捏塑所能及也。入洞而右,有天圣某年州守学正题名。用是见学正亦宋官,而谓宋非大郡不建学者,非也。少东有庆历间荆南漕运判官暨本州守同秭归令、巴东令题名,用是见秭归为州之属县,非州之旧名也。少东有我明侍郎白公圭题名。入东为石壁,而此有门,窽然深暗,土民之祈雨者,皆以火炬,而取水于中。云是而入,有横木半腐,木下为龙池。至此,无敢渡者。诸生有欲入观者,以流湿且无烛故止。左有石床,傍皆石须,如鱼鳃状。石通洞,西二里有山,一窍南北相通,斜径而上石床而登,可坐可卧,令人恍然有遗世之概。宋黄山谷、朱胜非经此,留题石岩,有涪翁字。朱胜非诗云:批棘扪萝入洞中,拂尘剃藓认涪翁。我缘直道来施右,君为清诗到石通。定后寂寥[98]无异议,危初萋斐竟何功。投犲畀北言犹在,厄宋饥陈道不穷。

暖水涡,巫山治南,冬月水暖,浣衣极洁。

天池,在府治。巫山县亦有。唐杜甫诗:天池马不到,绝壁鸟才通。百顷青云杪,层波白石中。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直对巫山出,无疑夏禹功。

龙昌洞,巴东西瀼溪内,岩壁间有石隙,深邃。相传有龙潜焉。又名三游洞。上有龙舟,相传元时午日,人戏舟于此,饮酒鼓噪,龙怒水涌,人为所溺,唯舟棹高阁不朽。周濂溪常游焉。

施州石通洞,黄山谷诗云:古水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岩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埃去放翁。

白起洞,夷陵州。

虾蟆碚泉,《茶经》水品第四。

香溪水,《茶经》载焉。

楚王井。

雷鸣洞。

清甯井。

巴东有三潮水,一日三潮。

归州废灵泉寺,有水自山顶流出,状如瀑布。僧无书于此,箸华合论传云,此泉与江水消长相应,故名。

巴东县有温凉井,中有气,冬温夏凉。又有阴晴井,井上有云则雨,无云则晴。

长阳县龙角山,穴内有阴阳二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早鞭阴石,则雨涝,鞭阳石则霁。洗墨池,夷陵治内,郭璞注《尔雅》于此。

崩洪纪异

周孝王十三年,江汉水。东汉和帝永元二十年夏四月,南郡秭归山高四百丈,崩,填压死人,民百馀。明年冬至,蛮夷反,遣使募荆州吏民万馀人讨平之。汉昭烈章武二年六月,秭归县黄气见长十馀里,广十馀丈。吴永安三年,西陵言赤鸟见。晋永平二年,荆州及丹阳俱大水。宋太平兴国九年,归州贡赤鹘一。宋皇祐间,归州山崩,江石断流,舟楫不通。元至大三年夏六月,峡路大水,山崩坏民居,死者甚众。皇明弘治五年,大旱,饥。正德八年,大水。正德十五年,江汉水合。嘉靖十四年夏,雨经月,溪水四溢山涧,水田冲崩无算。二十一年六月十日,新滩北岸,山 泉涌出,泥渀山势渐裂,居民惊骇逃避,顷之,崩五里许,巨石腾,闭塞江流,压民舍百馀家,舟楫不通。三十七年夏,新滩又崩,裂居民舍数十间,压死三百馀人。三十九年夏五月,雨雹伤禾。秋七月,江泛大水异常,沿江民舍漂流殆尽,禾稼淹没,无秋饥。四十年夏五月,淫雨浃旬,州治崩圮,官署民舍多为倾没,今圮城是也。

兴山县,二十年夏六月,夜雨雹,如斗,次者如拳,又次者如弹,自东北降至东关草店,山水聚涌涨溢民舍,冲漂[99]溺死者不可胜计。嘉靖丁未,巫山县大水,溢舟入市。庚申,水溢,撑舟入城,斗米三钱。滟滪堆,先时旱,水竭,露大半,见三足如鼎形。嘉靖戊子,象山左麓有古碑,因澍雨倾出,为泥淦所淤漫,不可识。后洗磨视之,屈庙祥符 年碑,其文左氏法,纪载甚悉,且刻镂亦工。议移本祠,复为江泥所没,觅之无得。呜呼!文之显晦,虽系于数,然灵均百代人物焉,知此碑不复出乎。姑志此以俟。

守江集议上

吴大司马陆抗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藩表,既处上流,敌泛舟顺下,不可恃援他郡,以解倒悬,此乃社稷安危之机也。乞补江场,庶几无虞。

蜀汉宗预迁右中郎将,尝守永安。后丞相亮卒,吴虑魏或乘虚取蜀,增巴丘守兵。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预将命使吴,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辟犹一家,而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不足问也。”权大笑。

孟珙知夔州,曰:“不择险要立砦栅,难责兵以卫民。不集流民安耕种,则难责民以养兵。”乃立赏格,以课殿最,俾诸司举行之。寻兼夔路制置大使,大开屯田。调夫筑堰,募农给种。首秭归,尾[100]汉口,为屯二十万顷八千二百八十亩。

孟珙谍蒙古塔海南侵,策其必道施黔以透湘湖,乃请粟万石,以给军饷,以千人屯归州。命弟籍兵驻松滋,为夔声援。增兵守归州隘口万户。蒙古至,珙密遣将御之。珙兄时知峡州,帅兵巡拒归州大山亚岩,得捷巴东,遂复夔州。

绍兴卫肤敏谓江陵襄阳尤为要害。刘长源谓:忽夔峡,恐其乘时雄虎之将布在蜀口,则诸臣尤以为虑。谓宜置重臣于江陵,以为江西之巨防,严守备于夷陵以为荆楚之外户。

夔,故有州城在瀼西,关城在瀼东。自蜀有狄难,皆废弗葺,或葺[101]弗得其要。越宝祐丙辰,帅守韩宣既城夔,讫事靖。唯瞿塘关两崖峭峙,一水掀腾,自古设险其上,以限荆巴,与州城相表里。而近江之城,高插半天,则我不得以制敌,近山之城,低匝平地,则敌反得以乘我,且规置汗漫,非所以重唇齿之势,深犄角之谋。乃奋然图,唯改筑。策应大使观文吴公转以上闻,即中朝科降蜀阃,拨肋以济其役,且申诏趣辨。起五月丙辰,讫八月甲申,而城以成。西南近江城于江浒,则贼舟楫不能越。东北近山城于山嵓,则贼矢石不能加。合而言之,州城以驻重兵,关城以驻轻兵,脱有缓急,则重兵控其西,轻兵扼其东,沿江战舰上下游击滟滪堆,又以旋风炮拟之,而西陵门户壮固矣。

尝考诸古,剑门以汉中、武都为屏蔽,失汉中、武都,则剑门不足赖矣。鱼复以秭归、夷陵为保障,失秭归、夷陵,则鱼复不可恃矣。考秦以下,若吴汉,若岑彭,若诸葛亮,若桓温,若刘毅、朱龄石以及刘光义,皆拥舟师,西指溯江扣关,麾城斩邑,易如拾芥。何者?皆以先得秭归、夷陵也。汉昭烈袭取刘璋既此,收汉中即东争夷陵。呜呼,若昭烈者,可谓能知保蜀矣。功之不遂,此天也。然而刘禅继世,犹以苟安者,徒以与孙氏交欢也。且与吴楚为唇齿之国,两全,则固;一失,则危。是以,自古在昔,欲图江南,必先奄蜀。何者?地势便,兵力接也。秦取楚,晋取吴,隋取陈,耀兵上游,舫船载卒乘流,曾不顿一,两祈一矣。而荆扬之区,已望风褫气矣。苻坚伐晋,亦分军而下,不幸苻融之兵先败于淝水,故不能成功。以此知,英雄图事,后先一揆,然则蜀之重也,审矣。[102]

守江集议下

梁武帝时,时有冉氏、田氏、向氏,大者万家,少者千户,僭称侯王,屯据三峡,荆蜀行人至有假道者。

后周明帝时,蛮帅冉令贤、向五子等反,攻陷白帝。武帝天和初,诏开府陆腾讨之,蛮众大溃,斩首万馀级。腾乃聚其骸骨,于逻城侧筑京观。后蛮蜒过者,辄大号哭,自此狼戾之心辍矣。信州旧理白帝,腾更于蜀先主故城。自八阵之址,临江岸筑城,移置信州。又以巫县、信陵、秭归并峡中要险,筑城置坊,以为襟带焉。

咸平五年,施蛮数扰,召问巡检使,侯廷赏[103]对曰:“蛮无他求,唯欲盐耳”。因诏夔州路转运使丁谓与之盐,诸蛮咸悦,相约不为寇钞。自于是与溪州蛮皆□,岁输粟易盐。丁谓上言:“溪蛮入粟,实沿边砦栅,顿息施、万诸州馈饷之弊。自古安边,未有若此。”先是,益州军乱,议者恐沿江下峡,乃集施、黔高溪蛮豪子弟捍御之,蛮因熟汉路,寇掠而归。谓因召与盟,令还汉口四百馀。有生蛮违约,谓遣高州义军务头角田承进,及发州兵擒获之,诸蛮伏罪。谓置尖木砦施州界,以控扼之。明兴,洪武四年,置施州。十四年,置卫。至二十三年,始废州入于卫。因其边徼羁縻之为,立宣抚安抚蛮夷长官。诸司以部领蛮落,不重绳以汉法。后又令荆州通判一人,岁往抚之,诸蛮皆愿奉约束,不盗边。至嘉靖四十二年,施州蛮王忠,聚党攻劫掠龙潭,攻支罗,荆、蜀二藩皆骚动。诏二藩巡抚大臣会兵,计以闻。时巡抚都御史谷中虚下令,督荆南诸将往据诸险要。属藩参王绍元谕降,以沙市巡检赵应奎入其巢,质忠出降,寻请下吏杀之。而应奎亦以许脱继属。荆州守赵贤,岳州守姜继,曾往支罗条画善后策。置施州兵备佥事一人,驻夷陵,控制之,西境乃平。隆庆四年,金峒覃壁复叛,蒸嫂谋夺印。巡抚都御史刘悫上其逆状[104],讨之。悫移镇荆州,遣守巡督诸将,分道往剿。师围半载,壁力屈,自诣辕门伏辜,乃疏削去安抚司,夺其印章,降为金峒峒长,立壁父覃胜宗为峒长,领诸蛮,以支罗百户辖之。改通判以同知,抚夷施州。其后,兵备亦罢。以荆南分巡使兼领焉。《湖广通志》。

查得万县南崖一带地方,壤接施夷,各土司环列四境。蜀汉时,置南浦县,后代因之。至元,省入万州,相去袅远。民又顽犷,乃致奸巧不轨之徒,游手游食之辈,鼓扇簧惑,故黄中之乱,殆有酿而成之者。中虽剿平,而处置未妥,其间狡猾之民,动犯法禁,稍闻捕缉,即徙入夷方,名曰投峒。间引土夷劫掠我人民,侵扰我畜产,酿祸非小矣。巴南富豪,惧夷侵掠,私据险要,筑堡自守,名曰立寨。因见地方犷远,兼恃家丁众强,凌蔑官法,殴打公差,不供租庸,不服拘唤,稔恶匪细矣。查得先年,黄中既平之后,节该院道酌处地方善后事,宜有议复南浦县治,以绥边民者。有议委捕盗通判驻扎黄荆坝者。自今观之,复旧县者,久安长治之策也。议捕守者,攘外安内之权也。出《夔州志》。

施州,盖国初入川孔道也。重之以卫,虑远矣。其地有十三土司。施与瞿唐二卫也。土司每有所征调,卫者镇其夷,性使不为非耳。无论地方广而军民之居施者,率性夷也。其地有师生而无提调,有民社而无地主,则假之于抚夷。抚夷者,假宪而[105]实府者也。么么必候,可而后行。往历千五百路,崎岖乃若此,其有谋献,能展用哉。居久,武弁恶侵己之权,百计中伤,虽欲安居不得也。每岁大徭役辄赴府,不下二三次。暑雨山泽涨满,武弁者,荷竹筏柱杖,行遇水则洞而浮。抚夷者,体统假尊,重能行耶。其非所辖者,二县,能频供应耶?是不可以不讲矣。厚其禀给,无使侵,在卫职事。而又免其考察,必考满,始一赴府,则孤身悬万山不测之地,庶乎其可矣?议者欲改建州治。先州卫不相能,而祸及,谁肯蹈覆辙哉。人有谈其地险云,可备缓急。噫,土夷每相杀不下千百,其中岂无汉人与中国之命,秪抵一牛,不可不知也。出《许正吾集》。

峡俗从谈

夔俗,民淳,讼稀,风厚俗美,士敦文行,民重桑农。巫山士慕文学,民简词讼。建始,地僻山深,俗尚朴实。归州,农勤耕耨,士知学行。巴东,民渐归淳,士颇知学。兴山,农务耕凿,士勤诵读。夷陵,民质直好义,学校之盛,甲于荆湖,故其民多好学。

夔人重武侯,以人日倾城出游八阵迹上,谓之踏迹。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以采索系于钗上,以为一岁之祥。出《图经》。

夔民寡妇多招赘婿,甚至年逾五十,有二三子,亦行招赘。间亦有弟赘兄嫂。其男子有妻妾者,利寡妇之资产,辄过寡门为赘。久则花费其财产,变卖其人口,遂起讼端。出《守夔稿》。语唯侏离,服用锦布,占事者以鼠拨辨吉凶,占病者以铜马代金马之神。婚姻论财,缚妇而娶,不论分之尊卑。祭吊,索帛磬家所有,不问人之贫富。出《建始志》。归属夷夏相半,敬鬼重祀。深山之民犹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俗以麻 巨竹分棚而挽,谓之拔河之戏,以定胜负,而祈农桑。峡民,男为商贾,女当门户,坐肆于市廛,担负于道路,皆是妇人也。大旱,则焚山击鼓,祷雨必沉牛以答神。贶有合神农书。市井泊船处,谓之市暨。杜诗云:市暨瀼西头。行舟,以竹相续为索,以引上水舟,谓之百丈,俗曰火丈。呼柁工为长年三老,又曰最能, 今或称翁。自五月至八月,江流泛溢,瞿唐不可上下,舟船当戒,谓之封夏,又曰封峡。夷陵江,或浮大木,蔽塞水面,土人谓之龙巢翻。施州俗,男至老不裹头,女衣花布。亲丧,宰太牢[106],谓之打葬,就日而埋,不行祥除之礼。

土司事,多求胜,不复论理。杀人论罪,偿之以牛。山田随势开垦,无顷亩,刈其草木,焚之以灰其田,田乃茂。稍薄,则灰为尽矣。又芟他[107]而田之。石多,则掘土,旋运为田以种,所谓刀耕火种者以此。楚词《招魂》尾句皆曰:呰。今夔峡及湖南北江獠,凡禁咒,句尾皆称“呰”,此乃楚人旧俗,即梵语萨缚呵也,三字合言之,即“呰”字也。闻归人三十年前犹然。夷陵民俗险陋,贩夫所售,不过鱐鱼腐鲍,民所嗜而已。民之列处灶禀匽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而俗信鬼神。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欧公“书事诗”曰“道途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腊市[108]鱼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

峡志杂录

莲花池,北岭上,俗传周濂溪判夔时凿以种莲。石笋,明良殿前。柏柱,白帝城西,十大围,高三丈,相传公孙述楼柱,砍之血出。石台,岷江之南,与八阵图相对,世传孔明教战之所。草堂,杜工部甫寓此,瀼西、瀼东、东屯三徙其居,皆有草堂,名为高斋,今东屯遗址尚存。公孙楼柱,《荆州记》:巴东有一折柱,直高三尺,可十围,相传汉公孙述搂柱,久不朽,今无。向王铁枪,治北,临大江傍[109]有枪头,长数尺,经久相传云。莱公柏,在巴东旧县,寇莱公为令时手植双柏,民怀之以比甘棠,故名。梅溪碑,宋王梅溪为莱公立,今迁秋风亭。清甯古井,在郡东三十五里崖穴中,有泉出焉。父老相传,先朝蜀人煮盐于此,巨舟连蜀,居人辐辏。后以所得不能偿其所费,止之。今泉口尚以铁汁融液,居人或取水烹饪云。玉米田,在三闾乡屈子墓前,有田数坵,屈子耕种时,出白米似玉。


洗面井,在屈子墓左,今井尚存。

石羊台,屈子墓左,有台,俗传屈子常登眺于此,遗迹尚存。

昭君台,兴山县治南一里。

督邮石,《幽冥录》云:宜都、建平二郡界,有倚石如二人攘扶相对,传二郡督邮立界于此。宜都即今夷陵也,其二石尚在峡口,舟行见之。

廪君土舟,《寰宇记》夷水自施州开蛮界流入。昔巴蛮有巴、樊、覃、相、郑五姓,未有君长,各乘土舟,约浮者当以为君。唯巴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务相。乃乘土舟,从夷水下及夷城,因立城其旁,而居之。今水名清江,在长阳县。《一统志》。

钟离山石穴,巴蛮五姓皆出钟离,巴氏子生赤穴,四姓子生黑穴,俱事鬼神,未有君长,共掷剑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务相中之,众皆服。《一统志》。

竹王祠,《华阳国志》,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竹流入足间,中有婴儿声,剖竹得男,收养之。及长,材武自立为夜郎王,以竹为姓。汉武平西南夷,王被杀,夷僚[110]求立后,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后配食其父。宋崇宁中赐庙,额曰“灵惠”。《一统志》。

四川黄陵庙有一琴,殆如朽木,匣于神前,传以为鲁般所造。人以一指扶之,辄能自行。表侄许郎中云:此即运瓶之术,盖道流假此以神施舍耳。理或然也。查四川无此庙,恐即此。

唐夔州推官杨旬积累阴骘,其子将入试,梦一神曰:“汝积阴德,将汝子名改作“杨椿”纳卷,吾助汝子得第。次年赴省试,椿梦一神曰:“今年题乃行王道而王。”及试果然,亦得第。及殿试,甫梦,神曰:“汝名在第五甲,吾换作一甲。”后唱名,果夺魁天下。及夔使君询旬阴德,旬乃出三悭囊示之,第一囊有三十九文当三钱,第二囊有四千馀文折[111]二钱,第三囊有万数小钱。乃旬详谳罪囚,有从死罪止为流罪者,即投一折二钱,有从杖罪而决放者,即投一小钱,又每效周箎,行《太上感应篇》十种利益,故获斯报。

马植除黔南,殊不得意,维舟峡中,月夜见白衣人缓步堤上,吟曰:“截竹为筒作笛吹,凤凰池上凤凰飞。劳君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钧万类时。”遣人邀问,已失之矣。后自黔南入为大理卿,遂拜相。

建隆初,有人泊舟巴峡,夜闻人咏曰:“秋径填黄叶,悬崖露草根。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通宵凡吟百篇。

荆南某太守之女,既得婿,将于归,梦人告曰:“此非汝夫,汝夫乃金君卿也。”既觉,辄于绣榻上绣金君卿三字。母见而疑之,以告其父。父诘[112],女具以梦告。未几,所议婿果死。后峡州守入境,乃金君卿也,始悟前事。至则询,其新失伉俪,以女梦告之,金恳辞,主人强之,竟成婚。妻生数子,金官至度支郎中。

寇准登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唐郎中谓方为郡,夕梦有人告云“宰相至”。唐竟思之,不问朝廷有宰相出镇者。晨兴视事,而疆吏报准入界,唐公惊喜出郊迎,劳见其丰神秀伟,便以公辅待之,且出诸子罗拜。

宝元初,朱正基知峡州,梦一吏云城隍神,遣其督修夷陵县廨甚急,连三夕梦之。明日报

欧阳公谪夷陵令,朱感其梦,待之特异。公事之益谨,白事必折于庭,朱侯入门,先降阶接。

巴东下严院主僧水际得一青磁碗,携归,折花置佛像前。明日,花满其中。更置水米,经宿,米亦满碗。以钱及金银置之,皆然。自是,院中富贵。院主年老,一日过江检田,怀中取碗掷于中流。徒弟惊愕,师曰:“吾死,尔等宁能谨务自守?弃之,不欲使尔增罪累也。”

枝江县东南,富城州上有道士范侪精卢,自言巴东人,少游荆土,而多盘桓县界,恶衣恶食,萧散自得。言来事,多验,而词不可详。人心欲见,欻然而对,貌言寻求,终弗遇也。虽径跨诸洲,而未尝见其济涉也。

宋随州大洪山李遥,尝杀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市一杖。秭归有被杀者,求贼甚急。其子见遥杖曰“父物也”。执之官,榜掠备至。杖,遥实购之者,卒莫自明。械送于随,大洪杀人事竟泄,伏诛。

插灶,在空舲峡绝崖[113],壁立数百丈,有一火炉插石间,望见可长数尺。相传尧洪水时,行者泊舟崖侧炊爨,以馀炉插之,至今犹曰“插灶”。

高力士谪巫州,山谷多荠,而人不食。力士作诗寄意曰:“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伯夷虽有诸,气味都不改。”

归砚,归州太沱石,江中水石也,止用于川峡人。

庚午岁,海滨渔人网一鱼,巨口四足,长尾细鳞,声类怪鸟。其年大水,以为水怪。予按,此鲵鱼也,形体似人,声如小儿,日含水入山,以草覆身,张其口,鸟饮水,则吸吞之。峡中人能食之,先缚于树,鞭出白汁,以去其毒,乃烹焉。

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说者皆[114]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主。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予在蜀中,见人家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楚襄王神女 程敏政 自古言楚襄王梦与神女遇,以楚词考之,则有甚不然者。《高唐赋》序云:先王尝游高唐,梦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则梦神女者,怀王也。《神女赋》序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上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异之。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王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惚,若有所善,见一妇人,状甚异奇。玉曰:状何如也?王曰:茂矣,诸好备矣,环姿[115]玮态,不可胜赞。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夫既云“王曰:茂矣美矣。”又云“王曰:若此盛矣,”何其前后之复哉?况人君语臣,不当曰“白”,答臣不当曰“对”。且其赋曰“他人莫 ,王览其状,望予唯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阑”,以为宋玉代王赋之。如王之自言,则不当云“王览其状”,既云“王览其状”,则是宋玉之言矣,又不知称“予”者谁也?以此考之,“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者,王字乃玉字。“明日以白王也”,“王”与“玉”字,先后互书之误耳。前日梦神女者,怀王。其夜梦神女者,宋玉。王无与焉,从来枉受其名耳。

绍熙中,泸师张孝芳者,为卒伍张信等所谋而致叛,信为同伍张昌杀之,泸遂平定。此乃绍圣中秭归一僧俗姓廖,名慧觉,居山院,畜资甚厚,醵众进断瘟水陆,继而 。李万儿者,率众欲劫之。初不知其僧设阱于四垣,遂尽陷之。唯李万儿数人,僧与其徒刽而食之。后李万儿等图报其冤。岳灵曰:汝报之未可,此人有为众作福之缘,未艾更一生可也,唯汝尚有所杀,王吉必报汝也。自是,僧慧觉生清河家,即芳也。万儿,即信也。吉,即张昌也。其报昭然。予遂[116]与英烈统理神卫,泸而平焉。出《文昌化书》。

某舅氏李君武者,少才勇,以武举中第,常押兵之夔州。行峡路,暮投一山驿,驿吏曰:从前此驿不宿客,相传堂中夜有怪物。君武少年,气豪健,不顾,遂宿堂中。至半夜,忽有物自天窗中下,类大飞鸟,左右击搏。君武扪常所弄铁鞭挥击,俄中之,遂堕地,乃取盆覆之。至天明,发盆视之,乃一大水鸟,如雏鹤。细视之,乃有四目。因毙之[117]。后驿无怪。《明道杂志》。

三峡总志卷五终。

后跋

编辑

三峡在楚蜀间,奇险甲天下。盖自古志之,自骥燥发时已耳之,然而未目也。属补令荆归之兴山,以公谒数遨归峡,若巫峡、夔峡曾一游焉。盖既耳而目之。顾征棹迅发,即峡中胜概诸名状,弗皇悉谙,犹然未目也。今年秋,归大夫吴公修通志五卷,首著三峡异同,次考,次诗歌词赋铭记,次附录终焉。刻成,出赐骥,骥恭受批阅。其中封疆之遐迩恢隘,山岩之崴巍寥逖,川涛之瀄汩潺湲,滩碛之突兀漩激,风气之淳浇靡俭,与夫神宇仙宫、雄关窈阻、幽境平郊,诚一览毕。照他如古昔圣帝贤卿、儒彦侠逸,凡生于兹、宦于兹、寄寓于兹,其殊勋劲节、伟略恺泽、藻文清兴,以至混一偏安之迹,借借乎其流声者,由斯以尚论其世,莫不想见其为人,随触心动,恍然慨慕,悲恨之不已。盖不必躬履步偱,攀缘指顾,而批阅所得,虽常目在之,无逾是悉大夫谓卧游,信矣!嗟嗟斯志也,宁亶供卧游哉?彼其形势习俗汇集胪列,将使后之客楚蜀间者,卜水道为跋涉计,得折衷斯志以避趋;将使后之吏楚蜀间者,酌地宜为沿革计,得折衷斯志以经画。甚之,计国家治安、控扼咽喉,销未萌之奸,戒不虞之患,用系于苞桑,亦咸于斯志折衷焉。骥熟玩深唯,然后知其时义之奥、功用之宏,自非大夫之洽闻多识、周智远虑,胡以有此。乃序,谓广同好,俟博雅,君子盖自道云。 属下吏兴山知县庐陵旷骥顿首拜跋。

注释

编辑
  1. 当为宋玉之误,然抄本与刻本俱为“宗玉”,未知引错还是原赋之错。
  2. 刻本为:“经文与今,经文绝异”,然抄本为:“经文绝异”。
  3. 刻本为“二十五里”,抄本为“二十二里”。
  4. 刻本为巴人,抄本为巫人。
  5. 此处缺一“驱”字。
  6. 刻本无“使神之用心果如此,岂能巍然庙食千载乎”。
  7. 据从书集成初偏本《入蜀记》校改。
  8. 出自刻本,抄本无“为知归州高从让所立碑。从让,盖南平王家子弟,光宪亦知名”该句。
  9. 出自刻本,抄本无“旧”字。
  10. 出自刻本,抄本为“何”字。
  11. 出自刻本,抄本无“退”字。
  12. 出自刻本,抄本无“三十里”。
  13. 出自刻本,抄本为“均”字。
  14. 出自刻本,抄本为“中”字。
  15. 出自刻本,抄本无“其”字。
  16. 出自刻本,抄本无“以”字。
  17. 出自刻本,抄本无“则”字。
  18. 出自刻本,抄本无“十月”。
  19. 出自刻本,抄本为“易”字。
  20. 出自刻本,抄本为“今古”。
  21. 此处以下原本刻印串脱异文,今据《全蜀艺文志》补。
  22. 出自刻本,抄本无“思”字。
  23. 出自刻本,抄本为“塞掳”。
  24. 出自刻本,抄本为“是谓”。
  25. 自刻本,抄本为“苔”字。
  26. 出自刻本,抄本为“下”字。
  27. 一云“岭海间关君不惜,百年青史照孤忠”。
  28. 出自刻本,抄本为“花”字。
  29. 出自刻本,抄本为“留”字。
  30. 出自刻本,抄本为“初”字。
  31. 出自刻本,抄本为“巫”字。
  32. 出自刻本,抄本无“能”字。
  33. 出自刻本,抄本为“则”字。
  34. 出自刻本,抄本为“乃”字。
  35. 出自刻本,抄本无“之”字。
  36. 出自刻本,抄本为“朕兆”。
  37. 《全宋文》录此记文尾有“乾符丁酉岁仲春九日,司户参军袁循记”的文字。
  38. 出自抄本,刻本为“加”字。
  39. 出自刻本,抄本无“之”字。
  40. 出自刻本,抄本为“其此”。
  41. 出自刻本,抄本无“心”字。
  42. 出自刻本,抄本无“将”字。
  43. 出自刻本,抄本为“仰”字。
  44. 出自抄本,刻本为“兄”字。
  45. 出自刻本,抄本为“足”字。
  46. 出自刻本,抄本无“汶”字。
  47. 出自抄本,刻本为“不可措手足”。
  48. 出自刻本,抄本无“反”字。
  49. 出自刻本,抄本为“之”字。应为“之”。
  50. 出自刻本,抄本无“唯匿伏其端,而后人莫知避”此句。
  51. 出自刻本,抄本无“石”字。
  52. 出自刻本,抄本为“既”字。
  53. 有的版本最后有:“乃知夷陵士大夫但以貌取之耳,可因之告传于正也”之句。
  54. 出自刻本,抄本无“常”字。
  55. 出自刻本,抄本为“官”字。
  56. ④出自抄本,刻本为“不”字。
  57. 出自刻本,抄本无“然”字。
  58. 出自刻本,抄本无“橘柚”。
  59. 出自刻本,抄本为“为”字。
  60. 出自刻本,抄本为“斯”字。
  61. 出自刻本,抄本无“内江”。
  62. 应为“参会于”,出自刻本,抄本为“来”。
  63. 出自刻本,抄本为“通宵”。
  64. 出自刻本,抄本无“历”字。
  65. 出自刻本,抄本为“有”字。
  66. 出自刻本,抄本无“不我过”。
  67. 出自刻本,抄本无“别”字。
  68. 出自刻本,抄本无“子”字。
  69. 出自刻本,抄本无“色”字。
  70. 出自刻本,抄本无“合”字。
  71. 出自刻本,抄本无“判官”。
  72. 出自抄本,刻本为“甫”字。
  73. 出自刻本,抄本无“出”字。
  74. 出自刻本,抄本为“军”字。
  75. 出自刻本,抄本无“实”字。
  76. 出自刻本,抄本无“而”字。
  77. 出自刻本,抄本为“辞”字。
  78. 出自刻本,抄本为“活”字。
  79. 出自刻本,抄本为“河”字。
  80. 出自刻本,抄本为“泉水”。
  81. 出自刻本,抄本无“薄”字。
  82. 出自抄本,刻本为“时守”。
  83. 出自刻本,抄本为“道”字。
  84. 出自刻本,抄本为“一联”。
  85. 出自刻本,抄本无“作”字。
  86. 出自刻本,抄本无“署”字。
  87. 出自刻本,抄本无“至夔,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浮梁,复牵舟而上”。
  88. 出自刻本,抄本无“据”字。
  89. 出自刻本,抄本为“寨口”。
  90. 出自抄本,刻本为“回”字。
  91. 出自抄本,刻本为“箫”字。
  92. 出自刻本,抄本为“余”字。
  93. 出自刻本,抄本为“彪虎”。
  94. 出自刻本,抄本为“为”字。
  95. 出自刻本,抄本为“者”字。
  96. 出自刻本,抄本为“也”字。
  97. 出自刻本,抄本为“观”字。
  98. 出自刻本,抄本为“宁”字。
  99. 出自刻本,抄本为“漂冲”。
  100. 出自刻本,抄本无“尾”字。
  101. 出自刻本,抄本为“葺而”。
  102. 出自抄本,刻本无此段。
  103. 出自刻本,抄本为“赏口”。
  104. 出自刻本,抄本无“状”字。
  105. 出自刻本,抄本为“以”字。
  106. 出自抄本,刻本为“大牢”,应为“太牢”。
  107. 出自刻本,抄本为“地”字,应为“他”。
  108. 出自刻本,抄本为“腊月”。
  109. 出自刻本,抄本为“旁”字。
  110. 出自刻本,抄本为“獠”字。
  111. 出自刻本,抄本为“当”字。
  112. 出自刻本,抄本为“父诘女”。
  113. 出自刻本,抄本无“崖”字。
  114. 出自刻本,抄本无“皆”字。
  115. 出自抄本,刻本为“恣”字。
  116. 出自刻本,抄本无“遂”字。
  117. 出自抄本,刻本为“因毙之目”。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