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谱 蓝溪先生文集
卷之一
作者:表沿沫
1914年
卷二

题大孤台

编辑

台是孤台兴不孤。谪仙佳句可能无。烦君莫惜惊人语。看取洞庭七百湖。

闻开别试。与曹适庵共赋。

编辑

晒书爱日少人来。剥啄初闻午梦回。闻道长安春太早。满城红杏碧桃开。

赠提学兪镇

编辑

去年雪君马北。今年花我辕南。中夜思君望参商。有泪盈袖坐孤庵。庵中又听宿鸟啼。立岩花落情可堪。

送杨大峯煕止出宰玄风

编辑

学士有老母。贫无以为养。圣上恻然之。许以专城两。去年泗川守。今年玄风长。学士捧檄那堪喜。箭茁铸牙晨午享。衰颜日厖泽。春风渐骀荡。毋曰嗟余子。何以报圣上。学士感激以泪。遥向天门拜稽颡。愿言圣寿于千万岁斯无疆。青邱八域煕煕皥皥长囿太平像。小臣敢不夙夜殚竭分宸忧。使我黎民晏然安堵乐丰穰。

挽兪㵢溪好仁○五首

编辑

身死声名在。人疑坐得仙。莱衣犹架上。萱叶向堂前。古里馀寒月。新阡锁晩烟。与君情最切。遥望倍凄然。

斯人虽已逝。光彩映芝兰。未试中牟政。俄成白玉观。今朝蝉蜕壳。何日鹤归坛。赖有遗篇在。儿孙拭泪看。

同乡同里闬。少长共游嬉。直谅君为益。蓬麻我所资。桂林互先后。经幄共追随。岂意返真遽。忍闻邻笛悲。

斯文天欲丧。师友日零落。占毕曾梦楹。㵢溪又赋鵩。文星照夜台。梁月馀茅屋。已矣将畴依。云何不痛哭。

天挺吾乡秀。英明固绝伦。一瓢颜巷乐。千首简斋新。拂襟头流晓。濯缨㵢水春。即今已陈迹(迹)。可叹邑无人。

谨次朱夫子感兴诗

编辑

此道大无外。六合非宽广。据今不是新。追古未为往。八溟我所俯。三辰我所仰。万像看重重。随处要开朗。所贵明得尽。所忌如象罔。彼哉顿悟子。可感一抚掌。

此理本无形。妙在有象中。动静无端倪。阴阳无始终。万物从此化。各具所同。伟哉太极图。千古启瞽聋。第二

此心寂尚感。益力活底机。微似泉源始。危如鹰隼飞。大哉精一传。万世不可违。倘若安且著。日月争光辉。小子岂敢忽。一念非为微。在兹不放下。圣贤可同归。第三

山西月影廉。星斗灿生光。随天任回旋。错落争低昴。北辰独不动。帝座最亭当。炳然挈玄轴。精彩可煇煌。五纬环共侧。双曜迭周旁。至人安天君。合德无圆方。第九○馀十六首逸

山楼消暑二首

编辑

一年消暑试登楼。草色蝉声又晩洲。蕉叶雨晴空院净。栀花风软小溪幽。红尘谢绝心如水。白首低回气尚秋。今日荷花生日是。恨无绿酒泛江流。

诗酒琴棋病未能。逢君且话片心冰。冷泉供我深山侣。明月闲于悟道僧。满地蝉声人白发。一年柳色路金陵。洞天玉笛仙何在。鹤去岩空拟登。

次李松溪之蕃咏归亭韵

编辑

登亭啸咏竟忘归。了却坌尘远是非。满壁图书真活计。四字缺▣梦依依。先生尝称曰。天地间为纲常之主者。惟松溪一人而已。盖燕山短丧时。守制立纪。故有是赞。

附原韵

编辑

秋来见月咏而归。四十三年始觉非。谁扫秕糠能济溺。暮年吾道更无依。

承召赴京。途中述怀。

编辑

新筑书堂壁未干。马蹄催我上长安。儿时但道为官好。老去方知行路难。千里关山千里梦。一番风雨一番寒。何时静坐云林下。翠竹苍梧仔细看。

杂著

编辑

论学

编辑

夫人之所以为学。道与德。而管摄施为者心也。心之为物。体具众理。用运万事者也。而操而存之。则可以尊受天之德性。穷而格之。则可以道在我之问学。此所以尊之道之之方。在于存其心致其知。而修德凝道。岂有阙一而可进之理乎。盖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有吉凶善恶之不同。有是非邪正之异趋。使其知不明而不能精于择之之工。则真妄杂糅。好恶不明。无以尽此心之全体。而所见或有陷于认欲为理者矣。然而徒事乎博文之教。不勉于约礼之地。有迫躁之患。无沈潜之味。则所行或累于私意。所守或蔽于一曲。而知行遍重。体用不备。终未免于诐邪淫遁之归矣。故朱子之言曰。尊德性。道问学。二者如车两轮。如鸟两翼。不可阙一。盖言不以存心。则昏昧含糊。无以穷众理之妙。不以致知。则偏狭固滞。无以全此心之德也。若能尊德性于端庄静一之中。而极其道体之大。以为穷理之本。道问学于学问思辨之际。而尽其道体之细。以为笃行之地。则知之尽。仁之至。本末兼举。先后相须。而自无偏废之患。不能如是。或专务于存心之上。而不屑于致知之工。则陷于一偏。而归于异学之空虚矣。呜呼。道学之废久矣。苟有贤圣之君作于上。而推躬行。明教化。以振起斯文则格致诚正之学可复。而德性之必尊。问学之必道。不待于教。而士习日就于正。风俗日将于淳矣。

笔苑杂记序

编辑

一日。沿沫谒达城徐相公于四佳亭。出示所著笔苑杂记。仍命序引。沿沫公门人。又公之撰东国通鉴。承乏僚属。叨参编摩。荷公之奖与实深。义不可以文拙辞。谨奉以还第。簿书溷我。未遑搜阅。暇日静坐。读过二三遍。其所著述。皆博采吾东之事。上述朝宗神思睿智创垂之大德。下及公卿贤大夫道德言行文章政事之可为模范者。以至国家之典故。闾巷风俗有关于世教者。国乘所不载者。备录无遗。譬如冢发骊山。珍贝尽献。犀然牛渚。光怪难逃。读之令人亹亹忘倦。丛笔谈。谈林下之闻见。言行录。录名臣之实迹。而是篇殆兼之。岂若搜神杂俎等编。摘奇抉怪。夸涉猎之广博。供谈者之戏剧而止耶。余观古之著书立言者。皆其所为不行乎今。而欲行乎后世也。若得时行道。则不必事乎著书。惟公以文章道德。遭遇圣明。大鸣国家之盛。一时辞命。皆出其手。纳诲启沃。辉映简策。行乎今者。既已彪炳斑蔚。而又留神于著述。下笔成章。所著若通鉴,胜览,年表,诗话及是篇。无非以扶世道垂名教为重。一一可以行乎后。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之谓不朽。非公之谓乎。

成化丙午仲冬有日。门人通善郞掌隶院司议表沿沫。序。

故人亭记

编辑

山阴县北二十里。有洞曰草谷。洞口有社树盘踞地面。竦出半空。大可蔽牛。阴之所覆。车且百两。望之团如张盖。蔼若屯云。人皆骇其非凡也。南方郡邑。固多寿木矣。鲜有与社树比者。其所据之地。南临旷野。襟带巨川。以故受风偏多。余自去年夏。谪于县。寓居于是洞宋君祀仝之家。社树正当其门。宋君为余谋之。募工畚土。厚培树下。筑以层阶。缭以护栏。中置竹床。以便坐卧。旁设草厂。以避阴雨。导余往游。冀逃夫炎热也。余观是树。枝叶蒙翳。日光不漏。凉飔自留。使坐其下者。状直淋溧。毛发萧飒。稍久。肥骨清洒。精神高爽。涤肠胃之愁蕴。荡胸襟之芥滞。脱然浮出埃壒。坑乎沆瀣之表也。宋君二季。裴君弟兄。每来从游树阴。时得村醪野殽。辄酣嬉为乐。倦则枕藉树根。相与谈农话渔。量晴较雨。至宵露湿衣。犹不欲归。余之安谪居而忘故土者。实于树焉是赖。于是扁之曰故人亭。以其于我有朋友相资之道也。此地去王京千里。地僻人少。未有平昔过从之乐。顾见是树。龙身虬柯。霜皮苔衣。形状奇伟。气色严毅。俨若先辈宿德之临其上。令人肃然致敬。而不敢慢也。南方溽暑殊甚。蒸郁烦歊。势若不可终日。是树乃能鼓柯呼风。振叶致凉。竽籁其响。雪霜其韵。如与亲朋故旧。开心展怀。便觉其风韵雅度有所起余也。哦诗而诗格凄婉。鼓琴而琴调高亮。醉兴舒以畅。睡味清以和。以至投壶看书。煮茶围棋。体貌古野。动止真淳。尘冗顿一作凡迥隔。仿佛古画中人物。是皆树之所助。而亦如正人与居。得其熏陶之益也。然余本不材。为世所弃。树则自保天真。未尝求于用。似不相涉。而余得辱为故人。何哉。盖是树本干拥肿。枝条卷曲。礨砢多节。磈礧多液。不中梁栋榱桷舟车之用。所谓樗栎之散材也。又不产于中州。而托是遐壤。不为王公大人见知。是固无用于世。而适类乎余。今余资质朴蔌。学问支离。散越其精。亏疏其气。其中非不枵然濩落。而其外槁焉而已。性又聱牙。与世抵牾。而卒见放。是亦气类之相近者也。树虽莫为世用。而挺特魁梧。昂霄耸壑。凛然不可犯。余虽不合于时。亦颇以雅致自守。孤立不挠。而无所附之。一作焉或者君子其亦有所取也。噫。树本植物。非有情者也。然老于荒林穷谷。始得遭我。依依然若有感于知遇。我之一作亦离群远来。攀援淹留。将一期于兹。乌得无情哉。方将托忘年之契矣。抑有感焉者。召公之甘棠。能为时人所爱。草堂之枏树。未免风雨所拔。盖甘棠。道与时俱泰。枏树。道泰而时否。势有不得同焉。而要皆传名于不朽者也。是树也虽未见护于人。亦无颠拔之厄。道则否也。时可谓泰矣。顾余无二公之贤。能使不朽于无穷耶。若后之人哀余之意。而庶勿毁则幸矣。虽然。不必以所无自少。不必以所有自多。盖将忘情于否泰。而任之以自然也。己亥七月有日。记。

上梁文

编辑

凤鸣楼重修上梁文

编辑

虎踞龙盘。晋阳据形胜之最。翚飞鸟革。凤鸣专客馆之前。实东方之名楼。当南纪之胜地。嗟今日梁栋之将圮。缘累世风雨之所漂。久莫能修。理将有待。恭惟牧使阁下。鸾凤美质。圭璋令望。处官舍如家。百废俱兴。视民物犹子。三年有成。营东轩即云焕轮。顾南楼尚尔漫漶。命工师而趋事。仍旧址而重新。经之营之。众工齐听。斧彼钜彼。一楼将成。高矣美矣。殆非弄月而吟风。巍然翼然。亦岂翫岁而愒日。将以邀使介宣畅郁湮。又欲为生民道迎清旷。摅幽发粹交相赞。则宜道益懋而行益高。乱虑滞志无所容。然后事乃成而理乃达。载涓吉日。将举修梁。厦既垂成。致燕雀之相贺。乐将交奏。如凤凰之来仪。致和之期。自今以始。儿郞伟抛梁东。鸡唱扶桑晓日红。太守行春闻喝道。一番时雨慰三农。儿郞伟抛梁南。水色山光共蔚蓝。矗石清游擅奇绝。相望华构势耽耽。儿郞伟抛梁西。远挹蟾津智异齐。鹤洞仙人来献寿。碧梧应有凤来栖。儿郞伟抛梁北。海邦黎庶安耕凿。遥望一发是华山。瑞霭葱葱连紫极。儿郞伟抛梁上。鱼跃鸢飞迷俯仰。万户炊烟上栋一作染云。分明画出治平像。儿郞伟抛梁下。簪缨世胄足声价。凤山锺秀出英材。维岳生申叶周雅。伏愿上梁之后。鬼神共来守护。风雨不动如山。游于斯息于斯。高明之具永建。旷如也奥如也。敞邃之适既俱。水增丽山增奇。宾旅咸贺登览。风更清月更朗。神仙亦喜楼居。三光全而旸雨时。五谷熟而人民育。

墓识

编辑

先考教授公墓识

编辑

奉直郞尚州儒学教授官表继伯宗之墓。毋。尉卫尹张源女。父。温水监务河。墓但道曾祖光远。祖乙忠。俱为大夫。臣王氏立。前生员。又登第宣德十年乙卯别试。历职监察与县监。两娶参议李馨,正郞安鸿起女。李生二女。安生三男。长子知印沿源。已死。沿汉登第。沿沫儒。婿李思忍,金守谨。卒葬。景泰元二冬。立标。成化二春。三男沿沫略识。按先生年十八。具短碣手书之。立于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