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室秘藏/卷上
饮食劳倦门
编辑饮食所伤论
编辑《阴阳应象论》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乃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也。饮者,水也,无形之气也,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肺,病则为喘,咳为肿,满为水泻。轻则当发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汤、五苓散、生姜、半夏、枳实、白术之类是也;如重而蓄积为满者,芫花、大戟、甘遂、牵牛之属利下之,此其治也。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如《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又云:“食伤太阴、厥阴,寸口大于人迎两倍、三倍者,或呕吐、或痞满、或下痢肠澼,当分寒热轻重而治之。轻则内消,重则除下。”如伤寒物者:半夏、神麹、干姜、三棱、广茂、巴豆之类主之;如伤热物者:枳实、白术、青皮、陈皮、麦蘖、黄连、大黄之类主之。亦有宜吐者,《阴阳应象论》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属主之,然而不可过剂,过剂则反伤肠胃。盖先因饮食自伤,又加之以药过,故肠胃复伤,而气不能化食,愈难消矣,渐至羸困。故《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凡毒治病,不可过之,此圣人之深戒也。
劳倦所伤论
编辑《调经篇》云:“阴虚生内热。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举痛论》云:“劳则气耗,劳则喘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夫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以甘寒泻其热火,以酸味收其散气,以甘温补其中气。经言:“劳者温之,损者温之”者是也。《金匮要略》云:“平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矣。”夫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热,春夏剧,秋冬差。〈(脉大者热邪也,极实热者气损也,春夏剧者时助邪也,秋冬差者时胜邪也。)〉以黄耆建中汤治之,此亦温之之意也。夫上古圣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百岁乃去,此谓治未病也。今时之人去圣人久远则不然,饮食失节,起居失宜,妄作劳役,形气俱伤,故病而后药之,是治其已病也。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胃气、元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之所致也。故苍天之气贵清静,阳气恶烦劳。噫!饮食喜怒之间,寒暑起居之际可不慎欤!
【调中益气汤】
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疼痛,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或夏月餐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或便见白脓,胸满短气,咽膈不通,痰唾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弩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
橘皮〈(如腹中气不转运加木香一分,如无此证不加。)〉 黄蘖〈(酒洗已上各二分)〉 升麻〈(此一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下流。乃补上气,从阴引阳。)〉 柴胡〈(已上各三分)〉 人参〈(有嗽者去)〉 炙甘草 苍术〈(己上各五分)〉 黄茋〈(一钱)〉
如是显热躁,是下元阴火蒸蒸然发也加生地黄〈(二分)〉 黄蘖〈(三分)〉
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常逼迫,皆是血虚血涩,加当归身〈(三分)〉 无此证则去之。
如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 黄蘖〈(三分)〉 泽泻〈(五分)〉 苍术〈(一钱)〉 时暂从权而去湿也,不可常用。兼足太阴已病,其脉亦络于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生烦乱。
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半夏〈(五分)〉 生姜〈(三分)〉 有嗽者加生姜、生地黄〈(二分)〉 以制半夏之毒。
如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阴脾邪所作也。
如兼躁热,加黄蘖、生地黄〈(各二分)〉。
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
右件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去柤稍热食远服之。宁心绝虑,静坐少语,药必为效耳。
如夏月须加白芍药〈(三分)〉。
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恶热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药〈(五分)〉生黄芩〈(二分)〉。
如恶寒腹痛加中桂〈(三分)〉去黄芩,谓之桂枝芍药汤,亦于前药中加之。
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
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至一钱,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亦于前药中作一服服之。
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宜以黄连〈(酒洗)〉黄蘖〈(酒浸)〉知母〈(酒浸)(己上各等分)〉。
右为细末,熟汤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食压之,使不令胃中停留,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常宜以甘温平之,甘多辛少是其治也。
【宽中喜食无厌丸】〈一名宽中进食丸〉
资形气,喜饮食。
木香〈(五分)〉 青皮 人参 干姜〈(各一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白茯苓 泽泻 槟榔 橘皮 白术〈(各二钱)〉 缩砂仁 猪苓〈(各二钱半)〉 半夏〈(七钱)〉 枳实〈(四钱)〉 草豆蔻仁〈(五钱)〉 神麹〈(五钱半。炒)〉 大麦蘖面〈(一两。炒)〉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汤下〈(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