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记言
卷三十
作者:许穆
1689年
卷三十一

边塞

编辑

东女真。靺鞨遗种。高句丽部落。地方三百里。东极于海。西至盖马山。南接于长,定二州地。本句丽旧地。高丽肃宗十年。女真数寇边。将大发兵讨之。肃宗殁。睿宗立。二年秋。以尹瓘为大元帅。吴延宠为副元帅。发十七万众。击破女真部落。定疆域。东至火串岭。北至弓汉岭。西至蒙罗骨岭。幷所侵之地。铁岭以北千馀里。置九城。曰咸州。曰英州。曰雄州。曰吉州。曰福州。曰宜州。曰公险镇。曰通泰镇。曰平戎镇。为北界。咸州。今咸兴府。英州在蒙罗骨下。雄州在吉州火串岭下。福州古秃鲁兀。今端川郡。宜州在定州南。公险镇在会宁府苏下江滨。先春岭东南豆满江北七百里。三年。立石记功于先春岭以为界。

咸州置大都督府。诸州镇。皆置防御使。女真强。四年。悉还其地。后没于元。恭让二年。定北边。复置吉州。以英州诸镇。皆属吉州。

高丽初定女真。拓地浸广。以铁岭为界。至睿宗时。虽置九城。旋得旋失。我太祖定北边。置孔,镜,吉,端,青,洪,咸七州。

太祖七年。斡木河。实国祖王迹所基。置庆源府。后为女真所侵。太宗九年。移府于苏多老。明年。女真复入寇。徙其民于镜城。虚其地。又移府于富居。增置宁北镇于石幕。以为塞。斡木河。后为童孟哥帖木儿所据。兀狄哈击灭之。世宗十六年。以金宗瑞为咸吉道都节制使。使复孔镜古地。宗瑞受命三年。时议争言不便。谤书日多。龙城之固。无山川之阻。实四散之地。而富居,石幕。皆非疆域之处。贼灭之后。布置城邑。疆域复完。万世之利也。况祖宗旧疆不可弃也。上筑城便宜累千言。上善其策。以边防事。专责于宗瑞。移宁北镇于伯颜愁所。斡木河西北。当贼路之冲。而斡朵里遗种所居。置大镇以塞北门。复置庆源府于会叱家。增筑孔州古邑城。以豆满江为界。大镇置励直五品。宁北苏多老。徙塞内民户各一千一百户。不足。庆尚,全罗,忠清,江原诸道。移户四百。拓地六百馀里。十五年。上遣崔润德。帅万馀兵。伐忽剌温。斩首虏四百。十九年。复使李蒇发塞上兵三千。伐婆猪杂种。悉烧其庐舍积聚。斩首虏百数。上甚尊宠宗瑞。与皇甫仁并为相。鲁陵二年靖社时。被诛。

斡木河。直豆满江南。胡语斡木河。亦曰吾音会。今会宁府。会叱家,伯颜愁所,苏多老。古孔州之地。而会叱家。今庆源府。庆源古迹。有苏多老古营之地。石幕,富居。富宁古郡名。石幕。今富宁府。龙城。古镜州北境。宁北镇。今镜城府。

其筑城疏。有曰。议者皆以龙城。如秦之函谷。其地无山川之阻。实四散之地。若以龙城为界。寇薄则磨天岭为界。又薄则铁岭为界。高丽可鉴也。况祖宗旧疆。王迹所基。弃而不守。谓肯构肯获。其有后乎。有浮言之徒。妄引初年之雪。次年之疫。徒以沮大事而毁前功矣。成大事者。不顾小弊。建大业者。不计小害。毋求速成。毋见小利。积虑以岁月。持之以不变。然后浮言自定。民怨自息。民弊自去。民食自足。兵力自强。寇贼自屈。新邑永固矣。

茂昌郡。本闾延府之上无路。世宗二十三年。初置茂昌县。其明年。升为郡。治东一百三十里原州。八十里甫山。皆古戍。东至甲山磨上和一百六十里。西至闾延所温梁一百三十里。南至慈城竹田八十里。其北青河一里。

闾延府。本甲山府之古闾延村。太宗十六年。初置闾延郡。世宗十七年。升都护府。割甲山之小薰豆以西。益东境之地。东至茂昌多落仇非四十五里。西至虞芮下无路北六十五里。南至慈城新路一百五里。其北青河四里。

虞芮郡。本闾延府之下无路。世宗二十五年。置虞芮郡。治西有小虞芮。治东下无路三十里。南至慈城芿叱项五十里。治北赵明干二十里。西一里青河。其外秃鲁江。江界。

慈城郡。在闾延之番江。江界府东境一百三十里。慈城北一百二十里相土。其外忽剌温。三水志。三水西。古茂昌西境一百十里云。

四郡之地。东自虚川。西至秃鲁江,万年四百四十三里。南北自青河至永兴,阳德之境五百里。本肃慎靺鞨之墟。朝鲜古地没于女真。我太宗,世宗置六镇于北界。又置四郡于青河。忽剌温,兀良哈,婆猪杂胡数寇边。世宗十五年。遣崔润德讨破之。十九年。又遣李蒇讨之。世祖元年。弃四郡九百馀里。以绝胡。

边塞之制

编辑

禹贡绥服之地。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所以安中国而固边疆也。其外要荒之服。要曰蔡。荒曰流。蛮夷之地。

政官。正其封疆。无有𠇗邪离绝。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𠇗。苦蛙反。邪。似差反。

正邦国之八法,八则。观其慝。使毋敢反侧为恶。八法。官属,官职,官联,官常,官成,官法,官刑,官计。八则。祭祀,法则,废置,禄位,赋贡,礼俗,刑赏,田役。治官府都鄙者也。

通其财利。同其权衡度量。除其怨恶。同其所好所善。

诏远方之政俗与其上下之志。诵其远人之传道古事。

辨其丘陵原隰与其山泽之名。物与其利害而诏之。致其珍异之物。

致方贡远物。厚其送逆委积馆舍飮食。

中庸九经之治。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朝聘以时。治乱持危。继绝世。兴灭国。厚往而薄来。德博而威广。天下畏服者也。

军礼有五。用众。尚勇也。恤众。均赋也。简众。习兵也。任众。力役也。聚众。正封疆沟渎也。周官宗佰职。军礼五。一大师之礼。用众也。用其义勇也。二大均之礼。恤众也。均其地政地守地职之赋也。三大田之礼。简众也。因田习兵也。四大役之礼。任众也。建城邑得民力强弱也。五大封之礼。合众也。正封疆沟涂之固也。

周官司马职环人。掌致师。察军慝。环四方之故。巡邦国。搏谍谋。讼敌国。扬军旅。降围国。

以同律听军声。吹律而合商音。其军强。合角音。其军乱。合宫音。其军和。合征音。其将急其军劳。合羽音。其军弱。师旷曰。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倭人通货

编辑

正统八年。倭寇上国。又掠我济州。为边将所击。败遁归。我庄宪王遣使责问马岛。马岛献首乱者。以功许五十船岁至。正德五年。三浦倭叛。陷我荠浦,熊川。杀边将。我恭僖王遣柳聃年。讨破之。绝和亲。七年。更定约条。许二十五船。万历三十七年。自壬辰兵革后。始许通货开市。二十船岁至。使者来时。许三船。或二船。在二十船约条之内。倭人无引文者。不由釜山来者。皆以盗论。

南海防戍

编辑

东莱南马岛七百里。

东莱西多大浦五十四里。加德,天城,安骨浦,荠浦诸镇。在多大西。加德,天城二镇。旧在海中。自壬辰大乱后移之海上。

荠浦熊川县南五里。安骨浦县南二十里。加德岛。本海中绝岛。古天城一岛。

巨济县在加德西。镇海县隔海在其北。固城县在镇海西。巨济,固城间。见乃梁。统制营。在其西北。而闲山岛蔽其南。巨济南大洋。

巨济南有加罗山。山东知世浦,玉浦,助罗浦三镇之地。其南加背梁,率非浦,栗浦。知世浦最要害处。

倭人之路。过东莱,熊川,巨济。至见乃梁统制营。大兵处巨济以东。如堂奥之有门墙也。

加罗山。在巨济县南三十里。见乃梁。在县西三十里。县东玉浦十九里。助罗浦二十八里。知世浦二十九里。栗浦三十里。加背梁在固城县南三十四里。率非浦在固城西四十七里。

固城西泗川县。又西南海县。其外湖南境。

治体

编辑

忠州节爱堂记

编辑

上之十四年。忠州权使君作听治之堂。盖仍旧作而修创之也。名之曰节爱之堂。孔子所谓节用而爱民者也。州古之国原。新罗时。徙贵戚六部豪杰。置小京。其地据大岭之阻。为岭海之都会。土沃富饶多贾。先王之治。所重民食。食者。民之所急。货者。民之所资。食先而货次之。管子曰。牧民务在四时。守在仓廪。止民管莫如禁文巧。文巧糜财之大禁。用之无节则财匮。财匮则力屈。力屈则阽危。食节事时。量入以为出。厚积储。大小富乐。然后礼乐之教可兴。故制节谨度。政事之大务。节用又爱民之本。不特一州之治为然。措之于天下国家皆然。昔者。管仲治齐。修太公之旧置轻重九府。天下朝齐。善乎。使君之治。可谓明于体要者也。使君讳大载。字仲车。永嘉人。阏逢摄提格仲春六日。孔岩许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