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言/卷二十九

卷二十八 记言
卷二十九
作者:许穆
1689年
卷三十

书画

编辑

王孙朗善君金石贴序

编辑

公子朗善君。我宣祖亲王孙也。不以尊贵自居。居处被服如儒士。笃好文墨古事。尝聘大国。于今虽文献坏亡。犹博求前古遗文。得衡山神禹碑七十七文。观龙蛇怪神状。公子于书。可谓极博矣。又求观大东名人书。如山碑,海碣,陵寝群祠浮屠古迹,古今墟墓之文。过百馀贴。其旧者自新罗金生,崔学士。至今千馀年。其远者妙香,云门,智谷。皆千里而遥。其间麟阁,兴法,白月碑最旧远。皆千年古寺。槩论之。书为天地之文。世降文亦降。古者太昊氏始作书契。三代各异书。隶书始于后秦。魏,晋氏来。又变而为楷草书。书体纵不及仓,籀书。然其理则一也。故严正祇肃。有古书之遗者。或有纵荡自恣。不可模状者。亦有怪怪奇奇。极造化之妙者。殆如鬼神焉。大则日月星辰之炳耀。散则如鸟兽虫鱼草木之奇。珠玑花实之美丽。观于此尽矣。善乎。公子之贤于艺。可谓善游者也。上之八年十二月下澣。眉叟。书。

赵文正公兰竹诗画帖跋

编辑

丙戌冬。穆行岭南。过赵君于三年城下。君出示墨画兰竹七帖。上皆有五言诗。昔正德年中葵亭姜内翰㶏。得尹彦直兰竹八帖。赵文正公各题诗其上。未久祸作。至今为儒林之痛。何可胜道哉。嗟乎。世移事易。墨迹犹在。而语苦志洁。足令人感惋。呜咽出涕。姜氏传世宝畜之。至万历兵乱失之。适有赵平泽守伦。少时一诵玩而悦之。及年老犹诵之。尚恨忘其一。文正公有曾孙妇柳氏。闻其事。手织素。求画于当世之名能画者李澂。而又各题诗其上。一如旧迹。善哉乎。贤者之世。果有贤妇人。能不泯其古事如此。君文正公之玄孙。而柳夫人之子。今宗庙令赵松年也。

朗善公子画贴序

编辑

画虽不列于六艺。亦书之次也。载籍以来。轩辕氏始作文章。著贵贱。唐虞氏作十有二章。周公作九绘。武丁象形。得说于傅岩之野。明堂画尧舜,桀纣,忠臣,烈女,圣贤,愚暗之戒。衡山九鼎物怪,神奸,魍魉魑魅。灵光比翼,九头,鳞身,蛇躯。鸿荒睢盱。图画良相猛将。起于麒麟殿。唐时。摩诘画孔子。刘奉先作赤县沧洲图。倪氏画梅。毕宏画松。夏少正画竹。名天下至今。吾东方自新罗来。海印佛壁。见千年古画。称吴道子画。高丽敬天石塔浮屠图。圣居华藏。有恭愍照镜自写图。至我盛朝。顾仁安坚称绝画。其后多名画。今于朗善王孙书画贴。又见恭愍天山大猎图。安坚,李上佐,李桢,李澂山水图。鹤林,竹林二公子人物,翎毛图。金司圃牧牛游马。石阳之竹。鱼少正之梅。皆绝画。我朝人才。绝艺其盛。亦极于此云。强圉协洽良月月半。眉叟。识。

模朱太史十二画贴图序

编辑

槩论九州山泽之胜。称洞庭,彭蠡。如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最名天下。又得文章传后代者。桃源,蜀道,赤壁,兔园之雪。秋坂之月。金山西湖,兰亭曲水,滁州醉翁亭,岐阳喜雨亭,泉明栗里罗鹤林幽居。又如白乐天听琵琶长作,欧阳子秋声赋,黄州竹楼记,仲长统乐志论。皆入画图凡十二贴。图下历代名家杰作。皆脍炙天下。如衡阳,汇泽,岍雍禹迹所极。蚕丛,鱼凫之所开。一阅过可举。而又晋,唐来山水古迹。寓心兴感者。皆于此乎得之矣。此贴初本。万历诏使朱之蕃手画进宣庙。其副本。赠西坰柳相公。传于家。今又得此本模此云。又求书皆一时文学。赵龙洲孙晩悟,李听蝉,吴竹南以下累十人。亦可观。识之。上之十年三月上弦前一日。眉叟。书。

葡萄贴记

编辑

凡技艺之妙。不专则不得。如咸从氏之于梅。黄氏之于葡萄。石阳公子之于竹。皆专一艺而名其时。至今数子之后。传其妙者盖久寥寥矣。吾十年前于季弟恭叔处。得终南老人墨葡萄新画。其蔓枝嫩叶垂结子者。深得前人之妙。殆有神者。今其人已亡。不可复得。闻其将死。属其家人曰。吾画绝奇。而世无知者。幸而有紫峯公知吾画。且其文必传后。以吾死告。持吾画请一言藏之。吾死无可恨者。余知其绝艺难得。尝屡称之。悲夫。斯人者其自知者深而遇知者难故云也。其心良苦。于此其人与画可知也。徒使我潸然出涕。余何爱一言。以负已死者心哉。

牧牛图记

编辑

六年春。余居涟上。有客从吴殿中来。持牧牛图示余。雨景,雪景为二图。有平川野树。郊墟游牛。有行者立者吃草者。童子有跨者。有下者。有被蓑者。有戴箬笠者。有持钓竿者。其下时之名公学士咏画酬唱诗成一什。余无他事。老于耕牧。或烧菑种秫。或牧牛平芜。垂钓清溪。曰夕墟烟生暝色。罢钓驱牛而归。此老人耕牧而乐者也。今时已孟春。寒日涤冻涂。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来治田。对此画。悠然有郊原间暇之趣。喜而书之。为牧牛图记。丁未正月月中。涟上老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