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言/卷五十四

卷五十三 记言
卷五十四
作者:许穆
1689年
卷五十五

四时

编辑

亲耕箚

编辑

伏以礼。正月元日。奏黄锺。歌大吕。舞云门。天子祈谷于上帝。配以后稷。乃择元辰。天子躬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诸侯,大夫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士贱不与于耕。故不及于劳酒。九推之后。农夫终亩。古者。藏种稑之种于后宫。以其有传类蕃孶之祥也。生而献之以佐王。共郊禘也。此帝王之盛节也。三代行之。西汉时。景帝既耕籍。诏曰。朕亲耕。示为天下先也。晋四年正月丁亥。武帝亲籍于东郊。戊子。大赦。司空潘岳。上籍田赋。称颂盛仪。此晋汉古事。我中宗八年。亲祀先农。乃亲耕籍田。先农者。神农氏为耒耜。始教耕。后世祀以为先啬者也。明宗八年。复修亲耕之礼。农民之望。莫如丰年。王者之瑞。亦莫如丰年。诗人歌颂。亦皆以寿考丰年。先王躬籍千亩。所以为百姓祈谷。而亦示以身先之也。臣尝侍殿下进亲耕之说。殿下许之。臣心忻然。乃退考之礼经载籍。以籍甸古事。更渎天威。臣极知猥越。而臣犬马之齿已穷。赋命迫矣。历陈前古之大礼盛仪。欲加勉于圣德者也。臣昏耄病重。气力已死。受国重任。尸官已三年。无一报效。圣明所知也。伏乞殿下怜臣老病将死。特许恩递。令任便休谢。以终馀日。臣事殿下。幸免大罪。而殿下使臣之礼。亦得矣。

进亲耕颂箚子

编辑

伏以上即位之三年二月乙亥。上幸东郊。祈谷于先啬。仍帅公卿大夫。亲耕籍田。行农礼毕。还执爵于大寝。礼仪甚盛。都民耆老百姓。莫不悦豫。咨嗟颂祷。越翌日丙子。以自耕劝民之意。布告八方。可谓帝王盛节。自古记之。不可喑无歌诗。以称述盛德。臣穆谨作亲耕序。仍作颂以献。一章三十八句。臣无任懽忻庆抃之至。取进止。

亲耕序

编辑

礼曰。上春农祥。正中日月底天庙。春土脉发。太史先立春九日。告于稷曰。立春阳气。蒸土膏动。雷将发声。不震不渝。土脉满则眚。百谷不殖。稷告王。王衽袚。监农不易。于是司空除坛于籍。王命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田畯。戒农用瞽告曰。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吏御史皆斋三日。王淳濯飨醴。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裸鬯。飨醴乃行。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百吏庶民毕从。及籍。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祀之。以为农祥。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一墢。公卿大夫各三。其上庶民终于千亩。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太师监之毕。宰夫陈飨。膳宰监之。膳夫赞王。王歆太牢班尝之。庶民终食。是日也。乐师以同律省风土。司寇命其旅田徇。农师一之。农正再之。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三乃大徇王事。同内宰。诏后帅六宫之。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以其有传类蕃孶之祥也。天子为籍千亩。冕而朱纮。诸侯为籍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身自耕。以为天下先也。民之大事在农。郊禘之粢盛。民之蕃庶。事之供给。财之蕃殖。协和辑睦。敦厖纯固。皆本于农。故圣人重之。

亲耕颂幷序

编辑

上既三缶丧毕。冕服祗祀大庙。越明年中春之月乙亥。亲帅公卿百吏。幸籍甸。祭先啬。躬耕籍田。此三代之礼也。古者。钟师掌鞞。宫正掌韠。干将玉戚。乘舆乃出。封人壝宫。四涂广阼。祼将登降之仪。献种御耦之节。皆所以身致诚信尽敬。逆釐三神者。实仪式百辟。耆老百姓。莫不懽忻叹息。以为王者之盛仪也。臣穆拜手稽首献颂。其颂曰。

农祥晨正。雷震出滞。王命司事。百吏咸戒。阴阳分布。瞽告协风。司空除坛。恪恭于农。三宫献种。黍稷稑穜。土脉无眚。百谷用殖。王亲祼鬯。以祀先啬。监农不易。物土之宜。冕而青纮。躬秉耒耜。王耜一墢。三班其耕。王亲自耕。以供粢盛。身致诚信。尽敬神明。劳酒既醉。丰年之庆。既洽且乐。君王孔圣。风和土养。五谷之昌。天之降祥。稌黍穰穰。高廪亿亿。胡考之康。君王万寿。如陵如冈。

进戒仍乞归箚

编辑

伏以月令季冬之月。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岁将更始。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今上春秋渐长。明习治道。能与天地更始。令四方黎庶。钦仰圣德之化。至矣。今世道大坏。先王之治。忠厚衰亡。政乱俗败。人心世变。可谓极矣。利口覆邦。小利害大事。为今之治。修先王之法。行先王之政。必得忠实谨厚之良善。以信任之。上心亦必以忠实谨厚。加勉圣德。勿诱于非僻之十。张公正杜私枉。禁末弊偸薄之治。人心可保。天命可祈也。鸟将死。其鸣也哀。人将死。其言也善。殿下勿以老妄罪臣。察纳微衷。庶几有补于治道之万一也。今闻辨诬大事。见阻而归。一请得请。固难矣。亦不可以一见阻而遽己也。国家多事。大小将奔走之不暇。臣气力病力。生道已尽。当此之时。臣乞谢尤急。许臣归死故里。实是大圣人终始之大恩。死日如生年者也。臣无任涕泣望天祈恳之至。

进君德日新箴仍乞归箚

编辑

伏以孟春之月。昏参中。斗柄县在下。是月也以立春。岁事更始。周官。正月之吉始和。布令于邦国都鄙。悬之象魏。使万民。观治教政刑之象。浃日而敛之。此新民之治也。万邦惟新在君德。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教不能则劝。故曰作新民。人君中心无为。以守至正。代天理物。惟以日新。此新民之本。丰年之庆。寿考无疆。此其基也。故仲虺之诰曰。德日新。万邦惟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伊尹曰。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德必日进日新。不日进则日退。德日退则怠惰放肆。败德之事非一。温恭克让。尧舜之盛德。毋自满以招损。毋自广以狭人。有不顺于德者。谪见于妖孽。妖孽者。乱亡之戒也。可不惧哉。天道变易。岁序更新。君治亦然。布德和令。与物更新。故其箴曰。

德莫善于亲仁。治莫善于保民。学修而道立。其本在身。孜孜益勤。圣敬日新。远佞去慝。王道正直。四方向服。天降百福。国以和宁。黎民富乐。亿兆舆颂。咸曰莫非尔极。

臣老死病。且八十四年。朝暮且死。事殿下无日。谨以君德日新之训。用箴戒于上。上亦以此自勉。臣虽在九泉之下。此殿下用臣也。至此臣言事毕矣。窃有私所愿者。乞赐骸骨。归民伍。守寂返本。以顺归化之正。足矣。万万无他望也。取进止。

庆贺

编辑

上寿庆礼后献颂箚

编辑

伏以臣老死之年。获睹上寿庆礼。国家多事。此礼不举。今两朝二十年。臣蹈舞颂祝千寿万寿。上即位之年。广州上白雉。此圣人之瑞。其明年大旱。上亲祷社稷。大雨方数千里。岁因大熟。农民上愿莫如丰年。帝王上瑞亦莫如丰年。臣作雉翼灵雨之诗。今臣犬马之齿。已穷矣。一朝颠沟壑。其诗湮没而不称。恐盛德嘉瑞。不表于后世也。今因献颂。幷精写以进。白雉之瑞。灵雨之应。固上圣至诚之感。无以加矣上寿大庆。亦圣王孝治之文。臣故献颂而咏歌之。三代雅颂之遗也。数年以米。水旱凶札。日月薄蚀。夏月雪。冬月雷。当冬不寒。桃李华。氛雾冥冥。妖星二十。其一彗星。亦星家大忌。积咎召怨。积怨召灾。积灾召殃。臣窃惧之。减田租。蠲军布。轻百隶。或失信于小民耶。禁邪枉。显忠良。申宪令。或诚意未孚耶。前之降祥。后之示警。实天心仁爱殿下也。警戒不怠。顾省不遗。以为积咎召怨者。何事。积怨召灾者。何咎。夙夜祗惧。不敢宁处。以承天心。臣闻孝莫大于忠养。邦君之孝。亦莫大于安百姓。保邦家。为亿万斯年之庆。锺鼓管籥。陈馈殽羞之养。特其次也。书曰。慎终于始。小心畏忌。不自满暇。以终中兴之业。使四方黎庶。莫不举手相庆曰。圣人大孝也。

上既谅暗三年。冕祀先王于太庙。越明年丁巳十一月十六日己丑。十九日壬辰。上寿太王太妃,王太妃。国家多事。不举此礼。今两朝二十年。方召郡国歌乐。瞽奏管弦。琴鼓方响。女乐既备。而以今年湖右江左大饥。上不欲重困百姓。凡上燕物数出于地产者。申命有司。令勿责于其邦。百姓莫不曰。吾王子惠之仁也。举懽欣相庆。臣穆作诗。以歌颂圣德。亦二雅之遗也。拜手稽首以献。其诗曰。

乌飞于浴。诸生蒙蒙。君王式燕。锺鼓逢逢。乐既和奏。蒙瞍于公。

嘉殽脾臄。醓醢燔灸。上寿秩秩。洗爵奠斝。于皇慈圣。天锡纯嘏。

陈馈八簋。礼仪孔盛。于皇圣母。于千万年。邦家之庆。

昭明有融。君哉嗣服。孝思有则。享膺多福。

穆穆皇皇。宜君宜王。岂弟君子。四方之纲。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宜民宜人。万寿无疆。

黎民以休以豫。邦家之光。百福来求。永绥吉祥。

乌飞于浴七章。二章章六句,一章章五句,四章章四句。

康年诗幷序

编辑

上即位之元年。三南东界大熟。二年。四方大熟。黎民富乐。小雅有大田之诗。诗人为农夫之词。以颂美其上。上之意既孚于下。下之意亦顺于上者也。学大田。作康年八章。窃附于七月。载芟良耜之作以述圣德之化。诗曰

康年多稌。万亿之祥。风雨孔时。丰年穰穰。黎民寿考。富乐且康。

甘雨祈祈。农亩薿薿。厌其杰矣。如梁如茨。

厌厌其苗。绵绵其麃。千耦其耘。于隰于畛。

高燥卑湿。稌黍咸宜。百谷盈畴。嘉穗离离。农夫之庆。胡考之煕。

荼蓼之杇。黍稷之茂。以获以亩。百室之盈。妇子之宁。

乃获乃亩。惟廪惟臾。廪臾既实。曾孙锡获祐。为酒为醴。以禋以祀。达之宾客。以燕以乐。椒飶馨香。邦家之光。

天锡有年。曾孙之昌。如陵如冈。万寿无疆。

乞骸

编辑

乞归箚

编辑

伏以人老则败。败则病。病则死。死生之常也。耳败则聋。目败则眵。心败则昏。应物不灵。乃死。臣衰败已极。视听眵聋。心亦昏耄。疾病又剧。既积月弥留。食食全废。手足偏痹。步履不利。徐则蹒跚。疾则颠仆。呼吸短促。数步一息。坐立须人。沈痼奄奄。朝夕且死。以如此之病力。如此之气息。职名在身。问其职则大臣也。问其养则庖人之肉。廪人之粟。问其事则尸旷之讥。国人之所共知。殿下以先王优老之盛德。不忍遽弃老臣。臣一息未绝。不知惭惧于心乎。伏乞圣明怜臣。许臣休谢。得释负而归化。万万皆天地之大恩也。

再箚

编辑

伏以臣以老冒昧乞免。圣恩曲庇。三诰温谕。近侍又临。臣恐惧陨越。不知所出。三公之职。摠百官。平庶政。理阴阳。经邦国。臣滥蒙误恩。位至三公。已四年于此。而无一报效。朝纲大坏。污浊成风。形势专门。私迳为通衢。义理晦塞。无法无纪。人心日离。灾异百出。如臣无状。冒居非据。加以老悖昏耄。叨窃宠利。召灾招咎。恬不为愧。上而负殿下。下而欺一世。臣之乞退。恐无以自说于四方后世也。伏乞圣明临下克严。黜臣民伍。以彰臣罪。国家幸甚。事体幸甚。取进止。

乞退仍辞耆老所第一箚

编辑

伏以礼曰。七十许致仕。八十月告存。八十与之杖。而杖于朝。九十不召。君致享食之礼于其家。则使人受之。不亲拜礼也。所以老老也。为其气力消亡。欲其生而安之也。今岁律已穷。臣犬马之齿过一二旬朔。则八十有三。昏耄已甚。欲谢事归休。掩身保养。或延岁月之命。臣老事文墨末业。积数十年。天子,诸侯吉庆凶丧军旅巡守会同之礼。大夫士之礼付焉。与夫东方古事。自檀君,箕子,卫满,温祚,句丽,朴昔金三氏世家。又其外肃慎,秽貊,靺鞨诸种。列传书。凡累万馀言。幸一分精力。未死得卒业而终此世。则此臣事殿下有终。而亦死得瞑目于九原矣。殿下特许休谢。此无非大圣人成人之美。而得不没于后世。亦国家之盛事也。耆老所者。先王养国老之所也。国制。文官年七十。爵正二品以上者。皆预焉。而门荫武臣不预焉。定为成宪。臣本以门地发身。不当载名其列。而今有恩命遽下。无前异数。臣固不敢当。而臣心以为国之大事小事。一遵旧章。亦尝累陈于上前矣。今一朝改之。事体不可。实臣心所不安。伏乞圣明亟收成命。毋以一人之宠遇。轻改古制。不胜幸甚。

归田里箚

编辑

伏以臣蒙荷殊遇。宠擢异等。感激恩私。为殿下死无所辞。臣年入九十。精力耗死。老悖至此。不可冒居朝班。初欲临行。趋诣殿陛之下。瞻望天颜。永诀入地。以为无憾也。既衰败无馀。老病尤剧。无复人事。舁疾还乡。一念狗马之恋情亦戚矣。臣无任悚惧。死罪死罪。取进止。

谢许归田里箚

编辑

伏以远遣近侍。既有偕来之命。又复宣谕勤切。臣老悖昏耄。负殿下至此。罪戾益大。惶恐陨越。死罪死罪。欲还则筋力耗尽。决不可供职。欲去则上教严重。且迟且回。在途上已四日。气力委顿。疾病又剧。何幸圣人有宽许之宠命。得安意舁返乡庐。无非天地爱育之仁。无物不被。感激陨涕。不知所云。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