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讷轩文集
卷之三
作者:徐圣耇
1898年
卷四

行状

编辑

王考宣教郞府君遗状

编辑

公姓徐讳后得字仲先。其先皆居大丘。九代祖文科大司谏讳衷。辞职初疏。以直言忤上旨。一朝送西。遂不复仕。退居于大丘之花园县。中间六代祖进士遁庵公讳翰廷。娶参军孙权女为配。汉城左尹郑道复其外祖也。公当端庙逊位之日。遂废举子业。自大丘移来荣川。卜居于郑左尹所居山伊里。而暮年又徙于顺兴登冈村。累世仍居焉。曾祖讳浩宣教郞。行典涓司直长。祖讳名世赠嘉善大夫汉城府右尹。考讳亮资宪大夫知中枢府事。妣荣川闵氏。将仕郞应禄女。生员蓍元孙。进士友参曾孙。公生于万历己亥六月二十日。天性孝友。气宇恢廓。虽童稺之年。落落有大志。稍长仍肆力于学。博通书史。而累举竟不利。尝与伯兄游京师。有一宗人天启年间染迹权门者。频频来见。欲与同事。公之兄弟皆峻斥之。不复相面。不告而还。其人移书乡友曰沙川诸侄。疾叔如仇。真所谓蚊侵铁牛。雨打荷叶云云。未几事定。京外相知者咸服公之所守。平生以俭约自处。尤不苟于辞受。昌乐督邮李惟源素与相善者也。及其解归。以官用某物及纸束遗公。公只受纸束而馀皆还送。接人以诚。不以贵贱而低仰之。遇竆乏必赒救。亦不以亲疏有间。尝出野见乞儿之滨死者。率来留养。及归且赍粮解衣以给之。闻者皆叹服。崇祯后三十二年己亥九月二十九日。卒于正寝。享年六十一。用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葬于本府玉溪里后壬向之原。娶南平文氏。右赞成简之五代孙。判官梦弼之孙。承议郞腆之女。生长法家。贞静有妇道。后公十年而戊申十一月十七日卒。享年六十有五。以双坟祔葬于公墓之西边。时己酉正月十五日也。公生二男三女。长曰璹学生。次曰琓通德郞。女长适生员黄昌道。次适忠义卫柳泼。次适忠义卫张晩松。学生生二男。长曰圣耇进士。次曰俊耇早殁。通德生二男。长曰命耇读书。次曰鼎耇生员。圣耇生二男。长曰万禧业文。次曰万祯夭折。命耇生一男曰万维生员。鼎耇生一男曰万里业文。

先考处士府君遗状

编辑

公讳琡字叔玉。改讳璹字寿玉。其先大丘人。国初有讳衷。官至大司谏。以直言坐贬不复仕。历数世至讳翰廷进士。景泰末废举。自大丘移居荣川山伊里。晩又移顺兴登冈村。因号遁庵。于公为七代祖。高祖讳浩宣教郞行典涓司直长。曾祖讳名世赠嘉善大夫汉城府右尹。祖讳亮资宪大夫知中枢府事。考讳后得宣教郞。妣南平文氏。承议郞腆女。判官梦弼孙。右赞成简五代孙也。生公于崇祯元年戊辰正月二十三日。幼颖悟好读书。在髫龄。已以文艺见称。鹤沙金公考公贺得神童赋。批以制此者亦神童云。年十七以楼观策魁汉城别试。考官以乡人年少疑之。降置第三。厥后亦累中京乡试。而终不利于覆试。公自知数奇。杜门端坐。潜心性理之学。不复事举子业。人皆嗟惜焉。公之诚孝出天。甘旨之供。必亲调以进。己亥九月丁外艰。丧祭一以情礼。服阕后因事入都城。城中亲旧惜公蹉跎。荐于铨曹。将畀之部参奉。而归言于公。欲挽公行。公以久违慈闱。人子所不忍。坚辞而还。左右皆义之。平生行事。皆以厚重正直为言。喜怒不形。言语必慎。人之长短是非。不挂于唇舌上。戊申十月遭内艰。葬祭一如前丧。柴毁成疾。羸败渐剧。一家之人。或以气力之难支。盍思保护力言。则辄哭于殡厅。益致添伤。幸赖神佑。至于终丧。暮年有山水癖。移居岩回地。堂曰野逸。台曰观澜。以为游咏之所。而又取生寄也之义。自号寄庵。有八咏绝句。一时主骚家者多唱之。公家居产业。略不置意。而至于儒宫之事。悉心经纪。使屋宇之倾圮者复正。财用之艰乏者还裕。院模赖以成焉。安斯文弘靖作重修记以美之。又其四韵诗末句曰慎翁千载藏修意。高士南州不负传。俱在院中杂录册。崇祯后七十一年戊寅十月二十八日卒。享年七十一。以其年十二月六日。葬于玉溪先兆之内案山午向之原。娶金氏承仕郞汝爀之女。文科赠左承旨盖国孙。延安籍。孝友之道。得于家庭。事舅姑竭其诚。待诸族尽其心。后十二年己丑三月六日卒。享年八十四。间一月而五月二十日。葬于本府东园面讷内谷子坐之山。又于同年八月二十二日。迁府君之墓。合安于同圹之西。有二男五女。长圣耇进士。次俊耇早殁。进士娶赵鸣汉女。生二男一女。长曰万禧业文。次曰万祯夭逝。女长适士人金硕昌。有螟子。次适通德郞申命胤。有三男二女。次适士人金櫽。有一子一女。次适士人黄瑞圭。有二子一女。次适通德郞李相镐。有二女。

墓碣文

编辑

先祖遁庵先生墓碣文

编辑

公大丘人也。大司谏讳衷之曾孙。知清道郡事讳士敏之孙。生员讳均之子。娶荣川居参军孙权女。自大丘移来荣川汉城谷。晩年又移顺兴登冈村。事亲尽孝。持己端严。有清标卓行。人尊慕之。号遁庵。子震从仕郞。孙长曰浩直长。次曰治部将。其后裔世居顺兴而烦未尽录。崇祯丙子后九十三年己酉十月上浣。八代孙进士圣耇谨识。

祝文

编辑

外先祖桧峯权公墓山时祀祝文

编辑

禀出天孝。尽事亲诚。㫌耀一里。行载三纲。当时懿德。后世永慕。玆修薄具。敬奠茔墓。

先祖遁庵先生墓所立石始役时告辞

编辑

今欲修改莎土。仍竖碣石。谷朝于差。肇开茔域。伏惟尊灵。勿惊勿怖。玆奠酒果。先事敢告谨告。

立石后行祀祝文

编辑

今改莎土。且竖碣石。工役既讫。墓貌有截。伏惟尊灵。是凭是妥。陟降洋洋。于千万岁。谨以清酌庶羞。恭伸奠献。

先祖直长公墓所安石时告辞

编辑

新造床石。今以吉辰。欲安于墓前。敬奠酒果。先事敢告谨告。

安石后墓祭祝文

编辑

墓无床石。祭奠未安。今始营造。工役已完。书镌姓讳。欲寿其传。玆差谷朝。入安墓前。伏惟尊灵。特赐鉴念。陟降洋洋。于千万稔。谨以清酌庶羞。恭伸奠献。

王考宣教郞府君墓山改莎土告辞

编辑

茔墓岁久。莎土崩缺。涓吉补筑。厥繇敢达。

宗家神主移安时告辞

编辑

立祠九皋。工役既完。为差谷朝。敢告移安。

移安后告辞

编辑

今奉神主。移安新祠。伏惟尊灵。是凭是依。

讷谷古冢上伐丛松告由文

编辑

惟此诸冢。必有其灵。守护无人。松木多生。根到九泉。恐侵体魄。所见伤叹。玆焉斫伐。神其勿怖。是安是处。谨以酒果。用伸虔告谨告。

祭主岳文

编辑

惟我沙川。新旧二村。闾阎扑地。生民奠安。不意今者。疠气流布。逐里寻村。为害甚钜。我用是惧。谋及村氓。趁其未炽。思以预防。乃备牲酒。既馨且洁。吉日维亥。敬祭主岳。主岳之神。实摠一里。里中祸福。惟神所使。幸自今辰。特赐冥隲。驱彼疠鬼。使不来逼。病者以起。忧者以乐。人获安堵。农不失业。上下欢欣。咸曰神功。拜手稽首。祝愿无竆。

金城开基祝文

编辑

顾惟此地。实是名基。二水襟环。四山屏围。天地悭秘。佳气葱郁。我今卜此。龟筮协吉。玆差谷朝。辟土诛茅。竖柱起宅。誓将移居。惟尔有神。特垂冥隲。呵禁不祥。以介景福。寿斗海龟。富埒金谷。子孙绳继。莲桂芳芬。高车驷马。阗巷盈门。臧获亲附。既庶既安。牛羊茁壮。维亿维群。地喜有主。人欣得所。相为终始。永世安堵。

草庵祈雨文代主倅李箕恒作

编辑

小白维岳。造天岩岩。南州攸镇。东方所詹。巨灵赑屃。佳气葱郁。兴云吐雨。施泽及物。胡丁今夏。旱魃为虐。赪霞羃天。洪曜彻地。云密复散。雨滴还止。如惔如焚。暵湿暵修。麦既失望。秧亦难移。卒痒之患。日甚一日。农夫敛手。无禄叹极。我守玆土。才过一旬。目击民事。心焉悯叹。靡爱斯牲。敢竭微诚。有诚则感。乃理之常。惟愿山灵。亟下膏泽。苏我谷物。粒我黎亿。转灾作祥。变凶为丰。人皆喜喜。咸仰神功。

祭文

编辑

祭亡弟英彦文壬申

编辑

悲乎恸哉。奚君之舍此世而于九泉下。若是之遽邪。其梦邪。梦也奚浃月而莫之觉。老亲在堂。青娥在侧。弱子在襁。悲叫焉拊擗焉呱呱焉。而君莫闻知莫言语。僵卧而不起邪。悲乎恸哉。今君其死矣。凡其驯温之质。清淑之志。固非庸众人比。且天才超卓。远近之与君素者。皆以君为业吾家者。不幸今也则亡。天乎鬼乎。何夺吾弟之速邪。君之年下于吾九岁。而壮且有室。已四载于今。父母之所望于君者。欲其寿欲其贵。欲其子孙之昌衍。吾之所期于心者。欲其相守而共居。相保而湛乐。以毕此生。不意今者遽尔夭逝。悲乎恸哉。君之得其寿。奚二十一而止。使父母若一家人。咸抱无涯之戚邪。天乎鬼乎。天者诚难知。而鬼神者诚不可明矣。始君之病也。未数日而日渐革。或出入焉审病。或从外焉问症者。或曰此寒疾也。或曰此热疾也。或道其混处焉。或勖其出寓焉。为此议者。非泛说也。以其有老亲在也。玆于君病后十一日。始奉老移侨焉。实出于不获已也。厥后许多日。患样日再三变。心焉得内报。或欣而幸。或惊而愕。或入而进药。或外而讯症。不得夙夜处而终始焉审视者。拘亲命也。且君之患。虽重且痼矣。察其色听其言。初无涉危之端故也。悲乎恸哉。岂知君卒以此疾。遽至于未医之域邪。天乎鬼乎。奚罪奚负。而酷罚之至此邪。鹤发疚怀。永绝倚闾之望。孀妇泣血。竟抱崩城之恸。死而有知。应不瞑眸于冥冥之间矣。所幸君有一孤儿。其生也仅数月。君其默佑之阴恤之。使至于成长。使君之嗣。不至废绝。则上而父母。次而孀妇。又且而吾之心。庶几有稍慰之日矣。悲乎恸哉。君之禀其才禀其行也。天若有意于吾门。反使之略不得展布。而其年又啬焉。岂天未欲使吾门兴滞而振緖邪。何乃祸吾门此毒邪。天乎鬼乎。此怨将没世而无竆期矣。今以吉辰。卜葬于玉溪先兆之侧。以为君万世之真宅。惟君日随侍于王父母。庶不作孤魂矣。悲乎恸哉。君于冥然漠然之中。而念此世倘或不忘。愿精灵时入我梦。而莫入父母之梦。重父母之寤擗也。言有尽而情不可终。一声长恸。感泪自迸。君其知邪不知邪欤。悲乎恸哉。

祭从叔父处士公讳璨

编辑

悲乎恸哉。公其作泉下人邪。泉下有何乐。而乃决然归欤。公之在于世也。驯温其质也。庄端其性也。行谊足以为表于众人。文翰足以策名于一世。刚果足以担当于大事。惜其平生所蕴蓄者。不克什一试。而其年又不遐焉。岂惟公之不幸。抑亦吾门之不幸。岂惟吾门之不幸。抑亦吾邑之不幸也。悲乎恸哉。悲乎恸哉。公之旧居即沙川也。吾亲家幸比焉。吾时虽少。夙夜处床下。荷公提撕者殊不浅。厥后许多年。公与吾皆舍旧而迁居。相间殆十有馀里。不得朝夕焉日月焉。躬承警咳于燕申之间。此吾所尝恸恨而不已者也。比年来。公有咳喘之症。或累日不止。或累朔不止。或春夏而间歇焉。或秋冬而添苦焉。或曰此偶尔底症样也。或曰此固不足深忧也。乃若一家人奉虑则犹未尝片时忘于怀也。往年冬。公疾报渐革。吾乃惊而愕。驰往省之。宴语镌诲。虽未觉其有异于前。而之病情之状貌。大非前日比。吾不忍即离而远。留一日乃还。于其还。公语于吾曰汝之新庄。即此洞地也。居此地入此洞。固所不已。且汝与吾及吾儿曹。一处随行。岂非彼此之好邪。指教丁宁。辞意剀至。未数月而公卒以夙疾奄忽。悲乎恸哉。悲乎恸哉。他日洞社之会。几何而不念曩日之眷诲也。每念至。几何而不长吁恸哭也。门祸转酷。丧亡相踵。吾弟俊耇。后公丧四十馀日。而又至于夭逝。人世间惨戚。𠅩有甚于吾门者哉。哭公馀泪。又哭吾弟之死。而及今日无干时也。第所以慰于心者。公想必以平日之爱吾弟者。爱于泉下。而吾弟亦必依平日随侍于公。终不作孤魂矣。沙川从祖姑。亦自春首遘疾。以今月上旬下世。曾未半年。而一家之内。三丧继出。是何天之降祸。一时稠叠之至此邪。死而有知。公亦应恸泣于冥冥中矣。承公之后者有三人焉。皆可以业其家者也。但不得卒其醮。而公之亡遽先之。得不为公重壤之遗恨邪。悲乎恸哉。悲乎恸哉。

祭季父通德郞公文庚辰

编辑

向于九月上旬后四日。公奄忽违世。间一月而以今八日。卜葬于大佳之阳。呜呼恸哉。岂天之赋命于公者。直六十有五年而止邪。岂门运衰薄。天降大祸。使公不得久视于世。而今乃止于斯邪。不然其将厌世之喧聒。长卧而不起邪。呜呼恸哉。远近之与公素者。尝以公为必得仁者之寿。而寿未逾稀。遽尔易箦。天乎鬼乎。胡至此薄。仍念公之在于世也。其性庄而端。其言直而方。处乎一家而人无不服其心。接乎朋友而人莫不高其义。睦姻之风。敬信之道。殆将举一世而无与伍者矣。且其馀事文章。早擅名誉。每与侄之家亲。动辄建帜于词场。而惜其文憎命达。共抱璞冤。晩年所乐。惟在式好。居虽稍间。逐日相从。每伤贫裕之不同。特念斗粟之可舂。赀财通用。彼此无别。怡愉一堂。庶保百年。不幸丁丑春暮。公偶患伤风之症。鍼药蔑效。周岁未瘳。家亲往来审问。夙夜焦忧。每以康复之无日为闷。缘其过虑。亲病继作。往复不恒。几至数月有馀日。而竟以戊寅十月下世。公友爱之笃。靡暇恤躬。亲病方革。屡临进药。亲病不讳。屡临叙哀。幽明已判。情意无间。其在瞻聆。𠅩不耸服而钦叹之邪。如侄残孑。更无依赖。惟公是仰。或连日或间日。进候症情。症情轻重苦不常。私忧极虑。未尝片时敢忘于怀也。今夏以来。公之前患。转成浮胀。始于下部。渐入背腹。症样危毒。至此剧矣。公每启手足。使侄审视曰婴疾四年。有添无减。决非久世之兆。日事药物。亦云支离。而犹不废绝者。只冀其万一之幸耳。忧危一念。每形言辞。侄闻命退私。感泪自迸。日夜所望。惟在彼天。天乎鬼乎。奚罪奚负。而才丧吾亲。又丧吾叔。两家祸变。荐出于数期之内邪。呜呼恸哉。失怙馀生。凡百疾病。忧之者谁。凡百祸患。恤之者谁。人情到此。视天茫茫。公有二子。皆可以业其家者。而伯从则经年抱痾。儿复无期。季从亦素多病。安日常少。公之惟疾之忧。不曾少弛于平日。奚今之攀号焉擗踊焉。失其摄致其伤者。不可以一二数。而卒无一语更及于调护事邪。呜呼恸哉。当其渐剧之时。而侄日与季从朝夕侍侧。公于奄奄之中。亦必以将来为念曰。汝从三人。务相亲爱。毋胥䦧于。获保家风。训诲之辞。既明且白。其在子侄。几何而不念向日之遗教也。每念至。几何而不长呼恸哭也。呜呼恸哉。今以吉辰。往即幽宅。是吾叔母坟茔同穴之西畔也。人间琴瑟。地下重欢。灵其知邪。其不知也邪。侄丧制有限。遽经大祥。罔极之恸。益复难忍。伏惟公归去泉台。必拜吾亲。孤侄家事。为说分明。老母无恙。稺子渐长。亲若有闻。想或慰心。呜呼恸哉。未死残命。独遗人世。三年哀泪。又洒今日。叫号莫及。心肠自裂。敢将数行哀词。略叙万斛之悲怀。不昧者存。庶几降监。单杯奠罢。长恸欲绝。

祭金公戊子

编辑

呜呼恸哉。古称仁者必得其寿。而以公之仁。遽尔至此。必寿之语。果何所信邪。公之赘吾家。三十有馀岁矣。知公心度。惟我为最详。其质温而醇。其性谨而厚。孝友足以为范于众人。文翰足以登名于一科。惜乎以公之之才之行。终不得少试。而其年又不遐焉。天乎鬼乎。何至此薄。呜呼恸哉。呜呼恸哉。公有才子。宜业其家者。而年未弱冠。不幸夭逝。曾未几何而公之丧又继之。所谓天者诚难谌而鬼神者诚不可明矣。又况公有老母在。以村闾忌患。奉避东西。母子二人。更相为命。而公于侨寓之中。奄忽违世。以公诚孝之心。不得卒其养。瞻聆所及。𠅩不哭之恸而心之摧邪。呜呼恸哉。呜呼恸哉。始公之病也。余乃晩闻而惊愕焉。即奉书驰问。公之修答。辞意郑重。一与平日之往来书尺无异也。隔一宵而凶闻遽至。人情到此。当作何如怀邪。第于其时。红痘在家。未即凭尸。死而有知。想必恕之。而如无知也。必以我为薄情人也。呜呼恸哉。呜呼恸哉。鹤发叫呼。孀妇躃踊。又其一弱子在庭。夙夜泣血。而公莫闻知莫言语。僵卧而不起。平生孝慈之念。琴瑟之乐。至此而都了尽矣。呜呼恸哉。呜呼恸哉。若余者失怙多年。顽命未绝。靡逮之恸。去而益新。况于今年。家祸孔酤。逸园舍姊。母子俱逝。金李两甥。又至夭折。人间惨戚。𠅩甚于此。才经姊葬。公窆又迫。五内欲裂。无以自慰。玆将数行哀辞。略寓万斛之悲緖。不昧者存。庶几降监。

祭亡子万祯文丁酉

编辑

汝今作泉下人邪。如吾弱朽。尚能为人于人世。汝以方年强壮。何其决去之此遽也。汝有出天之孝。自年七八。已知事亲之方。汝有超迈之才。十岁始入学。而十一二已制词赋。句格之奇。不待思习而皆臻其妙。至于杂制行文。亦自然成章。文势滔滔。文焰斑斑。虽使具眼者见之。莫不惊叹。况其志槩恬静。华衣美食。耻近口体。而必以恶衣恶食为安。居人产业。略不经心。而必以无营无欲为可。非远人之器。能如是乎。父子之间。欣幸无已。常以为汝若成就。业吾家者必汝也。贲吾宗者必汝也。屈指汝年。期待不浅。去冬十一月。痘患猝发于内村。汝乃陪母及兄。苍黄出避。累处搬移。其苦可想。而吾或往见。则每以好容颜出现。未尝有忧悯之色。或以寓后所读诸书。进讲于前。吾窃喜其无恙。且喜其所得之该博。谓将因此而有大进之日矣。正月之念。又以寓所忌患。撤寓还家。兄弟同事。各制一赋。句语圆熟。大胜于前。又与同伴制作。亦斐然可观。翌日朝猝闻有呻唫之疾。余乃大忧恐问之。则以适然为对。向晩巾栉。称以快愈。或看书或写书。然观其气色。审其动止。似非和平之人也。余于是或以犯痘为㥘。或以伤寒为讶。累用取汗之剂。而皆逆未下。日渐向重。委顿六七日。鼻喉泻血。自夕至晓而后稍定。这间惊惶。有难形言。而犹以退热为意。以俟向甦之渐矣。自是后真元暗烁。奇症叠出。千方万药。不能回一缕之命。天乎鬼乎。胡宁忍此。汝年二十。始受室于河上柳门。妇氏端闲之态。敬慎之心。足为闺中轨则。两美相合。门户之福可期。曾未多年。琴瑟之情。断绝至此。人理所极。视天茫茫。呜呼恸哉。呜呼恸哉。汝死之后。犹有遗腹。若其生男则庶慰父母。若孀妇之怀。而所得又非所望。此亦吾之平生积恶。有以坐之。恸迫之至。益复难任。然若比于全无子女者亦幸矣。无挠长成则其有关于厥母为如何哉。故锡其名曰关姬。汝其知邪。其不知也邪。早策后嗣。使汝夫妇。以为幽明所依。是老父之愿。而通吾一家。拟望无处。姑俟后日。可以处之。天若使吾假以数年。则吾生之时。庶可完定。虽或不然。吾未及见而汝兄在。且知吾意。必将善处。俾不至供佛矣。呜呼恸哉。呜呼恸哉。浮生有限。修短前定。毕竟同归。我又何悲。而犹且嗟叹之痛惜之。愈久而愈不已者。以汝之茂才异行。不克展布其万一。而既不能得其寿。又不能有其嗣也。吾家不曾获戾于天。而顷年吾弟抱才而逝。今年汝亦抱才而夭。天其不欲使吾门兴替而振緖邪。何其降祸之此酷也。呜呼恸哉。呜呼恸哉。汝于汝兄。年岁不甚相间。虽名兄弟。实同昵朋。食则同案。寝则同衾。做工而同其业。出入而同其方。自以为张陈不足多也。汝今舍汝兄。汝兄情事。实为矜戚。独立人世。凉踽无比。凡有疾病。扶之者谁。凡有死丧。恤之者谁。宗君善兼。是汝之同志也同业也。自初相从。情深义密。以宿疾后汝数个月而亦未免夭逝。惨戚之连仍。𠅩有如吾门者哉。彼有老亲在。难瞑之恸。想与汝一般矣。呜呼恸哉。呜呼恸哉。冬夏疠疫。涉夏未殄。克襄之举。职此迁延。今始卜窆于玉溪先陇之内案西向之原。死而有相从之道。则王父母杖屦。汝必奉以随行。庶不作孤魂矣。吾死汝葬。理势宜然。而汝今使吾葬汝。天道非邪。此何变也。地下相逢。迟速难期。酹以一杯。胸塡语塞。呜呼恸哉。呜呼恸哉。

祭三从孙善兼文

编辑

嗟嗟善兼。善兼之逝。奚使吾悲此极也。嗟嗟善兼。吾之悲善兼。不独悲善兼。悲善兼父母永绝门闾之望也。悲善兼与其室。间数月俱亡也。且悲善兼儿子女早失其怙恃也。一人之丧。而兼此许多悲。吾安得不为善兼悲也。又可悲者。善兼学于吾。日与吾儿等游。少小才艺。庶可相长。二月吾儿万祯不意而夭。四月善兼亦不意而夭。天乎鬼乎。胡宁忍是。地下相从。魂必不孤。而苟存人世。吾两家情事堪恸。嗟嗟善兼。知耶不知耶。克襄之期。亦相先后。窆儿未阅月。又当善兼之就窀。向日馀泪。复洒今夕。一杯奠罢。千古永诀。嗟嗟善兼。庶几歆格。

祭赵固城文戊戌

编辑

呜呼哀哉。公之逝已二周年于玆。而余之为公悲。愈久而愈不能自已者。悲仁寿之不得久长也。悲大器之不得大施也。且悲旅邸奄忽。而不得成首丘之愿也。使天而不知。亦已矣。如有知。其报施何其寡也。虽然其视世之人。或夭逝焉。或竆厄焉。或死于殊方千万里之外者。亦远矣。公乎公乎。其又何悲。公有宝树。结颗已多。公有贒咸。棣华交辉。皆可以业其家者。德门积善馀庆。可验于斯。公乎公乎。其又何悲。余以姻故见知。游公兄弟间盖久矣。不幸今日。人事遽变。每一念至。能不于悒。况余末儿后公十馀日而奄忽夭逝。地下陪游。魂必不孤。而独立人世。吾之情事堪戚。公乎公乎。知耶不知耶。吾之衰转甚。且缘疠疫三年。葬祭一未赴哭。不昧者存。想赐讶多矣。呜呼哀哉。

祭申府伯必清代人作

编辑

天地储精。笃生我公。局嶷神迈。才俊气雄。学海无津。词林有柢。双搴井莲。再攀月桂。名高北斗。望尊一世。酸咸异尚。不能俯仰。用行舍藏。其志倜傥。天幸惠我。百里五马。才试牛刀。已通神化。蒙开痿起。阖境欢耸。人口是碑。白山增重。如吾无似。益叨厚恩。频启朱旛。载叩衡门。酒赋相将。笑语春温。无妄毒疾。遽入膏肓。医和敛手。寿星鞱光。公有老母。诚孝未卒。公有兄弟。友爱且缺。故山千里。归榇将发。云愁梅阁。月冷松亭。可怜孤鹤。漫随丹㫌。俛仰之间。人事堪悲。民失所庇。我失所依。陈榻谁解。贺泪空挥。数年遗爱。百世难忘。捶胸叩心。独立苍茫。玆奠菲羞。敢寓微忱。不昧者存。庶几来歆。

祭宗兄天斗甲辰

编辑

嗟嗟吾公。而至斯邪。公而至斯。吾何以为怀也。公于吾。同志也同业也。年辈虽有先后。而相从之乐。有同昵朋。或社会而合膝焉。或文场而对阵焉。尝以公为策名当世。而落拓竆巷。终老无成。数邪命邪。堪可叹惜。况于年来。公之家运大否。凶祸荐叠。而次妇夭折。又数月而公丧继之。人间惨戚。胡至此极。公有一弟。友爱隆洽。暮境源源。至乐陶陶。今其已矣。尤可痛切。然其幸于不幸者。公之寿过稀一幸也。胤子有二二幸也。姓孙有三三幸也。宗緖绵绵。自此可期。一家所望。𠅩大于此。公之真宅。卜于古岩。是先陇之内案也。青山是处。既幽且閴。永托体魄。庶几安吉。灵其知邪。其不知也邪。如吾孱劣。命亦奇薄。哭弟于前。失子于后。白首人世。泪眼无干。公归地下。倘或相见。悲凉情事。为说分明。明日是公即远之辰也。感念今昔。肝膺如割。一杯来奠。千古永诀。不昧者存。庶赐歆格。

祭金公应柱庚戌

编辑

惟公名贒裔孙。才行卓绝。一生襟抱。洒然冰雪。觌德闻风。远迩咸悦。老天不憗。仁寿至斯。松坛月冷。竹榻风悲。岁序易遒。终祥遽迫。一杯代奠。双泪交滴。不昧者存。庶赐歆格。

祭柳表弟进彦以渐癸丑

编辑

呜呼。吾公而至斯邪。公而至斯。吾何以为怀也。公早失怙恃。子姓一家。在此者亦少。惟吾从昆季数人。于公为内从。或比日相从。或间日相从。相从之乐。有同昵朋。知公心度。惟我为最详。其性宽而和。其行直而方。奉先之孝。出于天赋。接人之诚。迈于辈流。不幸今日。公之寿算。遽至于六旬有四岁。仁寿之理。何其啬也。呜呼恸哉。始公之病也。疠气有拘。未得一进审症。及其讳也。腰患见妨。未得即往凭尸。惨恸之情。益复难抑。若于其时。知公症样。果至难为。则吾何不一握。以为幽明之诀邪。呜呼恸哉。呜呼恸哉。况于年来。公之家祸荐叠。长胤长女。相继夭折。人间惨戚。𠅩甚于此。然其庭前一儿。犹能持服。东床两婿。共护襄事。此实不幸中幸。抑又公之真宅。卜于甘城。是公先兆之左旁也。平生诚孝。地下可续。灵若有知。亦必为喜。如吾病壳。命亦奇薄。去秋哭女息及次妇。今夏又哭室人。白首人世。泪眼无干。公窀穸之期。迫在明日。玆将数行诔辞。以寓万斛之悲緖。不昧者存。庶几降监。

杂著

编辑

家诫十二条

编辑

一。凡为同宗一家之人者。必以尊祖敬宗为心事。

一。宗派或贫寒太甚。祭位田土。不能世守。则将来奉祭渐不如意。此乃同宗之所共深忧者也。须通议于一家。各随财产丰歉。拔例庇助。使无祭田斥卖之患。而奴仆且或散亡。薪水等事。无处可责。则此亦可矜。并为推移周旋。毋至亲执之境。此吾之至望也。

一。宗家异于诸族。宗家或有难处之事。则诸族以实情温淳相议。若得其好样变通则幸矣。如或不然。未副诸族之望。而亦不可致其怨诟。亏损其情分事。

一。虽支子孙。或竆未聊生。则情理所在。不忍恝然。诸族等必须极意赒救。而死丧之节。亦勿泛看。毋取薄恶之名为可。此而不恤。虽有跨邑之富。以先祖均爱之心视之。其肯曰有后乎。

一。人之后属。虽渐踈远。而原其初则乃一体也。欲其保护。是人情之所必至。勿论寸数远近。务相合心。虽或临利害遇事变。而勿思自便之道。尽诚顾见事。

一。人家兴替。只系于和睦与否。彼此间设有可怒可责之事。而趁相面破。勿置町畦为可。如或藏怒于心。久而厮捱。至使外人听之。则损伤家道。莫此为甚。此尤大大惕念处也。

一。末路人心。虽曰不佳。同宗祖孙叔侄兄弟间。岂有相哄之理。而或因娶妇入室。异姓相聚。或不无争长竞短之弊。且其婢仆辈。幻做邪说。潜惹闹端。诋訾之患。职此而起。为其家长者。若不痛加禁防。一有听纳。则后祸渐大。将至于家不为家矣。其为不幸。孰大于此。须体古人书忍百字。各自戒慎。一以守其身。一以扶其家。此亦老人至愿也。

一。既是同宗。则贫富贵贱。虽或不齐。亲爱之情。似无所异。而近世炎凉异态。情义不全者有之。此人家之所当深戒也。

一。一家不协之端。多因财利而发。此甚可怕。寸数亲疏间。如有以财呈辨者。则二三门长。齐坐一处。两只争讼者招致。先纠其损坏家风之失。而所争之事。自门中量宜处之。彼若不从。可止不止。则门长列名书告于官。以为先治其同讼之罪。而次辨其曲直之地为可。

一。人之贫富各异。累代奉祭一款。丰略不同。极可未安。玆采近处士夫家祭式。参酌录置。吾子孙中世代虽渐远。一以此施行。而如或不遵。不谨祭祀之节。小有未安之举。则祭物办主行祀后。即为面责。或笞奴为可。

一。人之自失其身。且辱祖先。多出于言语之悖慢。酒色之猖披。子孙中如或有此患。为门长者切勿泛听。严加责罚。使之惩戢为可。

一。人家孽属嫡庶之分虽严。骨肉之恩无异。不可泛以厮仆例待之。然渠若纵恣。嫡长见处。至有不逊不恭之事。则告于门长。从轻重治之。以存名分。而犹或横逆。终有怨诟之言。则自门中告官处之。亦无不可耳。

既以士夫为名。则不可无家法。虽贵如季孟。富如陶猗。其子孙终不至于欲败度纵败礼者几希矣。余为此惧。敢以己意。分为十二条。以为日后之戒。盖是虑远之道也。为吾子孙而不迪吾教。使家道未免有不美之习。则门户之渐替。从此可知。地下千百年。吾岂有瞑目之日乎。须知此意。念释在玆。各自书付于座右。常常寓目为可。

安宅记

编辑

粤厥生民之初。天君命无极翁。建一屋子。是为安宅。寄于方寸之间。而其体也大而无垠。藏于六府之内。而其形也恍然难状。万理之锁钥毕具。众善之户牖分列。一入其中。心广体胖。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蔼然气象。自尔呈露。其所以安宅为名者。诚不虚矣。始以其制言之。拓基于礼义之乡。立柱于道德之林。构之以仁木。筑之以信土。以三纲为栋梁。以五伦为柱石。囿以七情。卫以四维。体隐用费。无往不可。巍巍焉不可测。荡荡乎无能名。八窗玲珑。虚室生白。左右君子之正路。洞然大开。东西圣王之情田。泂乎无尘。博厚之仁山高峙。汪洋之智水拱围。无当面之土墙。有向阳之竹牖。道体不息之妙。直与天地同流。若是乎玆宅之尽其美而极高明也。于是天君始排朱门入紫闼。敦临定位。命志帅呼气卒。罗列于前。宣布号令。使意马不得隳突。情车不得横驰。风雨不敢毁。盗贼不敢近。夫而后玆宅之美者益美。安者愈安。而形气之斧斤。自不能伐之。私欲之膏火。自不能燃之。幽而天地之理。可得而通焉。大而帝王之业。可得而成焉。远而道统之传。可得而立焉。尧授舜舜授禹。爰居爰处。禹传汤文传武。肯构肯堂。使闭者而开。隐者而显。洞开一心之天地。以覆天下之万物。以至周公孔子。亦相传守。缮修焉增筑焉。既有光于前圣。而尤有功于玆宅也。及其麟绂一去。斯道寝衰。则居是宅者。虽不能多见。而亦岂无高明超卓之资。出于其间者哉。陋巷箪瓢。三月不违者。颜子之所以居是宅也。辟乎异端。大明斯道者。孟氏之所以居是宅也。翫月方塘。胸襟洒落者。非濂溪之居是宅乎。安乐窝中。春意融融者。非康节之居是宅乎。景星庆云。泰山乔岳者。非紫阳夫子之居是宅乎。呜呼。天之赋畁。初无丰啬之异。而气禀所拘。转向不同。圣者安是宅而狂者舍而不由。智者安是宅而愚者旷而不居。贒者安是宅而不肖者弃而不求。原其所趋。考其所行。其所以圣者归于圣。狂者归于狂。智者归于智。愚者归于愚。贒者归于贒。不肖者归于不肖。无足怪也。大凡安宅无常主。惟仁者便是为主。而仁道至大。非可以惰慢致也。非可以荒怠得也。固当真积力久。至诚无息而后。方可以为安宅之主人也。惟彼不知居仁。埴冥道者。其居也宅其所宅。非吾所谓宅也。抑又论之。其为宅也。包括道体之无竆。兼备本心之全德。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历万古而长存。阅千秋而如一。虽使天地可坏而斯宅不坏。日月可坠而斯宅不坠。泰山可崩而斯宅不崩。沧海可变而斯宅不变。春秋风雨。斯宅如常。楚汉乾坤。斯宅依旧。水不得漂。火不得烧。天地莫能载。九州莫能破。则大哉居乎。形体巍巍。宗庙美也。威仪济济。百官富也。外有藩蔽。数仞墙也。傍有别室。诚意关也。查滓不动。止水恬也。茅草不塞。正道通也。和气氤氲。光风吹也。门户宣朗。霁月来也。纲常将坠。扶之者玆宅也。道脉将绝。继之者玆宅也。所立卓尔。高若登天。抑不知其延袤几万里而高大几万丈也。宅乎宅乎。实是后学依归之所。而前圣已逖。更无固守者。遂令玆宅。公然作道傍之一空舍。杨墨逾其墙。申韩穿其壁。老子毁其瓦。佛氏画其墁。昔之安者。于是乎不安。昔之美者。于是乎不美。天君乃闷古屋之荒废。思法令之更张。格汝无极翁。谆谆然语之曰。古者圣贒之相继而相守也。藏修得其宜。保护得其道。玆宅之安。安于盘石。以至于今。盲风打其户。欲浪荡其域。害之者多。缮之者少。毁之者众。缉之者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抑尔无极翁。不能捡察而然耶。耳司目司。不能统领而然耶。今若峻其墙壁。使逾者穿者而自息之。补其瓦墁。使毁者画者而不复之。则其视人之家室门墙倾圮。悍邻升堂而欺骂。恶少骑屋而窥瞰者。其优劣可悬绝矣。语未卒。无极翁喟然而叹。翻然而起。驱逐群邪。大开门闼。陪天君理天职。改辙易御。奋厉振作。向者几危之宅。焕然复安于今日。于是志帅抃于户。气卒舞于庭。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大矣哉。天君之功也。厚矣哉。天君之德也。相与攒手而穪颂。天君不答。凭道枢而卧。惟见丹田之上赤墀之边。梧桐月杨柳风。自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