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集 (张澍)/用人篇
卷三‧用人篇 《华阳国志》:建兴二年,丞相亮开府,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亮乃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亲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究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封域之内,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劝戒明也。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皆德举也;秦宓为别驾,犍为五梁为功曹,梓潼杜微为主簿,皆州俊彦也。而江夏费祎、南郡董允、郭攸之始为侍郎,赞扬日月。
《蜀志》:亮以西土初建,在得才贤,取人不限其方。董和、黄权、李严等,刘璋所受任也;吴懿、费观等,为璋婚姻;彭羕,璋所摒弃;刘巴,夙昔之所怨恨也;皆处以显任,尽其器能。初,犍为太守李严辟杨洪为功曹。严未去犍为,而洪已为蜀郡。洪举门下书佐何祗有才能,洪尚在蜀郡,而祗已为广汉太守。西土咸服,以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 《华阳国志》:亮乃约官职,修法制,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
《华阳国志》:建兴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雟。别遣马忠伐牂牁,李恢向益州。以犍为太守广汉王士为益州太守。高定元(《蜀志》无元字。)自旄牛、定笮、卑水,多为垒守。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幷讨之,军卑水。定元部曲杀雍闿及士,以孟获代闿为主。亮既斩定元,而马忠破牂牁,李恢败于南中。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更不为恶矣。”秋,遂平四郡。改益州为建宁,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治味县。分建宁、越雟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又分建宁、牂牁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牁太守。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以夷多刚很,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渐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
- 《汉晋春秋》:南中平,亮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赵云别传》: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蜀志‧赵云传》: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成都。建兴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使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太子乃得止。
《华阳国志》:杜微字国辅,涪人也,任安弟子。先主定蜀,常称聋,阖户不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州牧,选为主簿,舆而致之。亮引见,与书诱劝,欲使以德辅时。微固辞疾笃。亮表拜谏议大夫,从其所志。
《蜀志‧庞统传》:统字士元,襄阳人。先主领荆州,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统,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攻雒城,中流矢卒。先主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蜀志‧董和传》: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交欢。
《蜀志‧许靖传》: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为刘璋蜀郡太守。先主进围成都,靖欲逾城出降,先主薄之;定蜀后,益无意于靖。亮谏曰:“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于是稍尊之,寻拜司徒。靖年已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亮皆为之拜。
《蜀志‧法正传》:法正字孝直,扶风人。正多阴谋,善设奇制变,先主之取益州,皆其力也。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每奇正智术。章武二年,先主征吴,大军败绩,还驻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蜀志‧蒋琬传》: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为广都长,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迁为参军。八年,代张裔为长史。亮数外出,琬常足兵足食。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蜀志‧刘巴传》: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刘璋欲迎先主,巴极谏,璋不听。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而亮数称荐之,辟为左将军西曹掾,尝称之。先主称尊号,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章武二年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蜀志‧廖立传》: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偕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后立为侍中。后主袭位,徙长水校尉。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亮副,而更游散,常怀怏怏。于是亮劾立,废为民,徙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卒死徙所。
《荆州先德传》:诸葛亮以费祎有俊才,宜遣使吴。孙权好嘲戏以观人,时琅邪诸葛恪、羊衜等各知名,皆在坐,并发异端之论以难祎。祎应机辄对,举坐称之。
《蜀志‧费祎传》:祎字文伟,江夏𫑡人。先主立太子,祎与董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还,迁为侍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亮卒后,代蒋琬为尚书令,封成乡侯。
《蜀志》: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于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蜀志‧董厥传》:诸葛亮以董厥为府令史,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徙为主簿。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
《蜀志‧杨戏传》:戏字文然,犍为武阳人。丞相亮深识之。戏年二十馀,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府辟为属主簿。
《蜀志》:魏延字文长,义阳人。诸葛亮驻汉中,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破郭淮,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尝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蜀志》:建兴六年春,亮身率众军攻祁山。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楙,少主之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缘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一作史)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一作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一作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西(一作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华阳国志》: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惟杨仪不相假借延。孔明深惜仪之才干,延之骁勇,常衔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为作《甘戚论》。
《蜀志》: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领军还,后以诽谤自杀。
《华阳国志》:初,亮密表后主,以“仪性狷狭,若臣不幸,可以蒋琬代臣”。于是以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蜀志》: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先主辟为左将军掾,后遣使吴。良谓诸葛亮曰:“今衔国命,协睦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先主败绩于彝陵,良遇害。
裴松之《蜀志》注:马良盖与孔明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
《蜀志‧彭羕传》:羕字永年,广汉人。先主领益州牧,拔彭羕为治中从事。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后诛死。
《蜀志》: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雟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后亮出军祁山,谡违节度,大败,下狱死。
《襄阳记》: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虑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所必然也。今公倾国北伐,以事彊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蜀志‧向朗传》:朗兄子宠,先主时为牙门将。秭归之败,宠营特完。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诸葛亮当北行,表与后主,云“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云云。迁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遇害。宠弟充,历射声校尉、尚书。
《蜀志‧谯周传》:周字允南,西充国人。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得达。
《蜀志‧伊籍传》:籍字机伯,山阳人。初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蜀志‧王连传》:连字文仪,南阳人。为刘璋梓潼令。先主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彊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有绩。迁司盐校尉,利入甚多,又简收良才,以为官属。迁属郡太守。丞相亮南征,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停留久之。后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蜀志‧简雍传》:雍字宪和,涿郡人。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先主拜雍为昭德将军。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以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
《蜀志》: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先主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绐南人,南人信之,围守怠缓。恢出击,大破之,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功居多,封汉兴亭侯。
《蜀志》:丞相亮主簿胡济,字伟度,义阳人,有忠义之效。亮发教群下,与董和、徐庶并称。
《蜀志‧杨戏传》注:李邵字允南,广汉郪人。先主定蜀,以李邵为州书佐从事。建兴元年,丞相亮辟为西曹掾。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
常璩《华阳国志》:李邵兄邈,字汉南,刘璋时为牛鞞长。先主领牧,为从事。正旦命行酒,得进见,让先主曰:“振威以将军宗室肺腑,委以讨贼,元功未效,先寇而灭。邈以将军之取鄙州,甚为不宜也。”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非不敢也,力不足耳。”有司将杀之,诸葛亮为请,得免。久之,为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建兴六年,亮西征,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为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
《蜀志‧张裔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具。先是,益州杀太守正昂,乃以裔为益州太守,为雍闿缚送吴。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裔自至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裔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
《蜀志》:丞相亮驻汉中,张裔领留府长史,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蜀志》: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与温答问,如响应声而出,温大敬服。迁大司农。
《蜀志》: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讨刘胄,未破,会被征当还。群下咸以为宜便驰骑即罪。翼曰:“不然。吾以蛮夷蠢动,不称职,故黜(一作还)耳。然代人未至,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谷,为灭贼之资,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于是统摄不懈,代到乃发。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丞相亮闻而善之。亮出武功,以翼为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
《蜀志‧杨戏传》注:姚伷字子绪,阆中人。先主定益州后,为功曹书佐。建兴元年,为广汉太守。丞相亮北驻汉中,辟为掾。伷并进文武之士,亮称之,迁为参军。亮卒,稍迁为尚书仆射。
《蜀志‧吕乂传》:乂字季阳,南阳人。迁巴西太守。丞相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吕乂募兵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亮卒,累迁广汉、蜀郡太守。蜀郡户口众多,又亮卒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为之防禁,数年中,脱漏自出者万馀口。后入代董允为尚书令。
《蜀志‧杨戏传》注:杨颙字子昭,襄阳人。为丞相诸葛亮主簿。亮尝自校簿书,颙直入谏云云,亮谢之。及卒,亮垂泣三日。
《蜀志‧陈震传》:震字孝起,南阳人。建兴二年,拜尚书,迁尚书令,使吴。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诸葛亮与兄瑾书称之。
《蜀志‧王平传》: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街亭之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馀人鸣鼓自持。魏张郃疑有伏,不敢逼,故平得徐徐收合诸营,率将士而还。亮既斩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司马懿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十二年,亮卒于武功,军退,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
《蜀志》: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人。仕郡五官掾。时雍闿闻先主薨于永安,骄黠滋甚。都护李严与闿书,解喻利害,闿答书桀慢。凯与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及丞相亮南征讨闿,既发在道,而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亮至南,上表以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会为叛蛮所害。
《蜀志》: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亮军向祁山,时维与梁绪、尹赏、梁虔诣亮降。亮美维胆智,辟为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使典军实。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亮卒,维还成都,为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蜀志》: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及立太子,默为仆射。后主践阼,拜谏议大夫。丞相亮驻汉中,请为军祭酒。亮卒,还成都,拜太中大夫。
《蜀志‧张嶷传》:嶷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人。建兴五年,丞相亮北驻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抄盗军资,劫略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
《蜀志》:亮以南阳郭攸之器业知名,性素和顺,疏请备员。
《蜀志》: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亮将北征,驻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任以宫省之事;寻请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
《蜀志‧刘封传》:封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为子。先主攻刘璋时,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孟达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遣封统达军,会上庸。封与达常忿争不和,达遂降魏。魏遣达袭封,与书招之,封不听,破走成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服,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
《蜀志‧向朗传》: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为巴西太守,顷之,转牂牁,又徙房陵。后主践阼,为步兵校尉,代王连领丞相长史。丞相亮南征,朗留统后事。三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数年,为光禄勋。亮卒后,徙左将军。
《蜀志‧杨戏传》注:龚禄字德绪,巴西安汉人。先主定益州,为郡从事、牙门将。建兴三年,为越巂太守,随丞相亮南征,为蛮夷所害。
《华阳国志》:章武三年,越雟叟大帅高定元称王恣睢,遣都督李承之杀将军焦璜,破没郡土。丞相亮遣越雟太守龚禄住安上县,遥领太守。
《蜀志‧杨戏传》注:王士字义彊,广汉郪人。为宕渠太守,徙在犍为。会丞相亮南征,转为益州太守,将南行,为蛮夷所害。
《蜀志》: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
《蜀志‧杨戏传》注:赖恭子厷,为丞相西曹令史,随诸葛亮于汉中,早夭,亮甚惜之,与留府长史参军张裔、蒋琬书曰:“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
《蜀志‧杨戏传》注:马齐字承伯,巴西阆中人,为太守张飞功曹。飞贡之先主,为尚书郎。建兴中,从事、丞相掾,迁广汉太守。亮卒,为尚书。
《蜀志》: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先主攻刘璋,留峻守葭萌城,斩刘璋将向存。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以为梓潼太守。年四十,卒。先主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舍予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蜀志‧霍峻传》:峻子弋,字绍先。后主立,除谒者。丞相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
《蜀志》:关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亮深器异之。弱冠,荐为侍中、中监军。
《蜀志‧费诗传》: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建兴三年,随丞相亮南行。归至汉阳县,降人李鸿来诣亮,时蒋琬与诗在坐。鸿曰:“间过孟达许,适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亮谓琬、诗曰:“还都,当有书与子度相闻。”诗进曰:“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亮默然不答。
《蜀志‧邓芝传》: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先主薨于永安,丞相亮深虑孙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出。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权自绝魏,与蜀连和。亮驻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
《蜀志‧李严传》:严字正方,南阳人。初,亮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命李严将万人赴汉中。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典严后事。明年,亮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九年,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又表后主,说军伪退,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策书疏本末,平词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亮表劾平,废平为民,徙梓潼县。后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澍案:《华阳国志》:亮还汉中,平惧亮以运不办见责,欲杀督运领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
《华阳国志》:九年,丞相亮复出围祁山,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
《华阳国志》:先主初以江夏费瓘为太守,领江州都督。后都护李严更城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后山,自汶江通水入巴江,使城为州。求以五郡置巴州,丞相诸葛亮不许。亮将北征,召严汉中,故穿山不逮;然造苍龙、白虎门,别郡县仓皆有城。
习凿齿《襄阳记》:董恢字休绪,襄阳人。入蜀,以宣信中郎副费祎使吴。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祎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恢目祎曰:“可速言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彊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权大笑乐。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还,未满三日,辟为丞相府属,迁巴郡太守。裴松之曰:《汉晋春秋》亦载此语,不闻董恢所教,辞亦小异。
陈寿《益部耆旧传杂记》:何祗字君肃,少寒贫,为人宽厚通济,体甚壮大,又能饮食,好声色,不持节俭,故时人少贵之者。初仕郡,后为督军从事。时丞相亮用法峻密,阴闻祗游戏放纵,不勤所职,当掩往录狱,众人咸为祗惧。祗密闻之,夜张镫火见囚,读诸解状。亮晨往,悉已谙诵,答对解释,无所凝滞,亮甚器之,出补成都令。时郫县令缺,复令祗兼之。二县户口猥多,切近都治,饶诸奸秽。每比人,常眠睡,及其觉寤,辄得奸诈,众咸畏祗之发摘,或以为有术,无敢欺者。使人投算,祗听其读而心计之,不差升合,其精如此。
《蜀志》: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后主践阼,为虎贲中郎将。丞相亮驻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坐事去职。
《蜀志》: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先主屯阳平关,张郃屯广右,先主攻之不能克,急发书发成都兵。诸葛亮以问从事杨洪,洪曰:“汉中则成都咽喉,存亡之机,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发兵何疑?”亮遂表洪为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顷之,转为益州治中从事。先主征吴不克,还驻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生获之。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领郡如故。
《蜀志‧周群传》:张裕字南和,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以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澍案:《初学记》引作“芳兰当门,不得不剪。”】
《蜀志》: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勇毅冠三军。宁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于汉中定军山破斩夏侯渊。先主欲用忠为后将军,而以关羽为前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今便令同列。张、马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说,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
《蜀志》: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后乃复姓,改名忠。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以忠为门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叛乱之后,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明年,亮出祁山,忠诣亮所,经营戎事。军还,代张翼为庲降都督。斩刘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侯。
殷基《通语》:诸葛亮见殷礼而叹曰:“不意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
挚虞《三辅决录》注:射援字文雄,扶风人也。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贤其才,以女妻之。丞相诸葛亮以援为祭酒,迁从事中郎,卒官。
《华阳国志》:柳隐长子充,连道令。次子初,举秀才。杜祯字文然,柳伸字雅厚,州牧诸葛亮辟为从事。祯符节令、梁益二州都督。伸度支。祯子珍,字伯重,略阳护军。伸汉嘉、巴东太守。
- 《华阳国志》:伍梁字德山,南安人。儒学雅尚,州选迎牧诸葛亮,为功曹,迁五官中郎将。
- 《华阳国志》:梓潼文恭仲宝,亦以才干为牧诸葛亮治中从事、丞相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