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胡三省音注)/卷147

卷第一百四十六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七
梁纪三起著雍困敦(戊子),尽阏逢敦牂(甲午),凡七年。 北宋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

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

卷第一百四十八

高祖武皇帝三

天监七年(戊子、五〇八)

编辑

①春,正月,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奔。为后神念子僧辩有功于兴复张本。守,式又翻。

②壬子,以卫尉吴平侯昺兼领军将军。

③诏吏部尚书徐勉定百官九品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二月,乙丑,增置镇、卫将军以下为十品,凡二十四班;不登十品,别有八班。又置施外国将军二十四班,凡一百九号。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为十八班。诸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右光禄开府仪同三司为十七班。尚书令、太子太傅、左‧右光禄大夫为十六班。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尚书仆射、右仆射、中书监、特进、领‧护军将军为十五班。中领‧护军、吏部尚书、太子詹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为十四班。中书令、列曹尚书、国子祭酒、宗正‧太府卿、光禄大夫为十三班。侍中、散骑常侍、左‧右卫将军、司徒左长史、卫尉卿为十二班。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秘书监、通直散骑常侍、太子左‧右二卫率、左‧右骁‧游、太中大夫、皇弟‧皇子师、司农‧少府‧廷尉卿、太子中庶子、光禄卿为十一班。给事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皇弟‧皇子府长史、太仆‧大匠卿、太子家令‧率更令‧仆、扬州别驾、中散大夫、司徒右长史、云骑、游骑、皇弟‧皇子府司马、朱衣直阁将军为十班。尚书左丞、鸿胪卿、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庶子、扬州中从事、皇弟‧皇子公府从事中郎、太舟卿、大长秋、皇弟‧皇子府谘议、嗣王府长史、前‧左‧右‧后四军、嗣王府司马、庶姓公府长史‧司马为九班。秘书丞、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掾、司徒属、皇弟‧皇子友、散骑侍郎、尚书右丞、南徐州别驾、皇弟‧皇子‧公府掾属,皇弟‧皇子单为二卫司马、嗣王‧庶姓公府从事中郎、左‧右中郎将、嗣王‧庶姓公府谘议、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长史‧司马、蕃王府长史‧司马、庶姓持节府长史‧司马为八班。五校、东宫三校、皇弟‧皇子之庶子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南徐州中从事、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谘议为七班。太子洗马、通直散骑侍郎、司徒主簿、尚书侍郎、著作郎、皇弟‧皇子府功曹史、五经博士、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徐五州别驾、领‧护军长史‧司马、嗣王‧庶姓公府掾属、南台治书侍御史、廷尉三官、谒者仆射、太子门大夫、嗣王‧庶姓公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庶姓府谘议为六班。尚书郎中、皇弟‧皇子文学及府主簿、太子太傅‧少傅丞、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别驾、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兖五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等五州别驾、太常丞、皇弟‧皇子国郎中令、三将、东宫二将、嗣王府功曹史、庶姓公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为五班。给事中、皇弟‧皇子府正参军、中书舍人、建康三官、皇弟‧皇子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别驾、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别驾‧中从事、嗣王‧庶姓湘‧豫等七州别驾、嗣王‧庶姓荆‧江等五州中从事、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太子詹事等丞、积射‧强弩将军、太子左‧右积弩将军、皇弟‧皇子国大农、嗣王国郎中令、嗣王‧庶姓公府主簿、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史‧录事‧记室‧中兵参军为四班。太子舍人、司徒祭酒、皇弟‧皇子公府祭酒、员外散骑侍郎、皇弟‧皇子府行参军、太子太傅‧少傅五官‧功曹‧主簿、二卫司马、公车令、胄子‧律博士、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别驾、皇弟‧皇子北徐‧北兖‧梁‧交‧南梁五州中从事、庶姓北徐等五州别驾、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中从事、嗣王‧庶姓公府正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曹主簿、武卫将军、光禄丞、皇弟‧皇子国中尉‧太仆‧大匠丞、嗣王国大农、蕃王国郎中令、庶姓持节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北馆令为三班。秘书郎、著作佐郎、扬‧南徐州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皇弟‧皇子单为领‧护‧詹事、二卫等功曹‧五官‧主簿、太学博士、皇弟‧皇子国常侍、奉朝请、国子助教、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中从事、皇弟‧皇子荆‧江等五州主簿、嗣王‧庶姓越‧桂等四州别驾、嗣王‧庶姓北徐等五州中从事、鸿胪丞、尚书五都令史、武骑常侍、材官将军、明堂‧二庙‧帝陵令、嗣王‧庶姓公府行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正参军、蕃王国大农、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直兵参军、庶姓持节府功曹史为二班。扬‧南徐州西曹‧祭酒‧从事、皇弟‧皇子国侍郎、嗣王国常侍、南徐州议曹从事、东宫通事舍人、南台侍御史、大舟丞、二卫‧殿中将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行参军、蕃王国中尉、皇弟‧皇子湘‧豫等七州主簿、皇弟‧皇子荆‧雍等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子西曹‧从事祭酒‧(以上四字疑衍。)议曹祭酒‧部传从事、嗣王‧庶姓越‧桂等四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等五州主簿、庶姓持节府主簿、汝阴‧巴陵二国郎中令、太官‧太乐‧太市‧太史‧太医‧太祝‧东西冶‧左右尚方‧南北武库‧车府等令为一班。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更加釐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四班,内外通用;征东、征西、征南、征北施外,中军、中卫、中抚、中护施内,为二十三班;镇东、镇西、镇南、镇北施外,镇左、镇右、镇前、镇后施内,为二十二班;安东、安西、安南、安北施外,安左、安右、安前、安后施内,为二十一班;平东、平西、平南、平北施外,翊左、翊右、翊前、翊后施内,为二十班:是为重号将军。忠武、军师为十九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为十八班,代旧前、后、左、右四将军;镇兵、翊师、宣惠、宣毅为十七班,代旧四中郎将:十号为一品。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为十六班,代旧征虏;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为十五班,代旧冠军:十号为一品,所谓五德将军者也。轻车、征远、镇朔、武旅、贞毅为十四班,代旧辅国。凡将军加大者,唯至贞毅而已,通进一阶,优者方得比位从公。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为十三班,代旧宁朔:十号为一品。武威、武骑、武猛、壮武、飙武为十二班;电威、驰锐、追锋、羽骑、突骑为十一班:十号为一品。折冲、冠武、和戎、安垒、猛烈为十班;扫狄、雄信、扫虏、武锐、椎锋为九班:十号为一品。略远、贞威、决胜、开远、光野为八班;厉锋、轻锐、讨狄、荡虏、荡夷为七班:十号为一品。武毅、铁骑、楼船、宣猛、树功为六班;克狄、平虏、讨夷、平狄、威戎为五班:十号为一品。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为四班;佽飞、安夷、克戎、绥狄、威虏为三班:十号为一品。前锋、武义、开边、招远、全威为二班;绥虏、荡寇、横野、驰射为一班:十号为一品。凡十品,二十四班,亦以班多为贵。其制,品十,取其盈数,以法十日;班二十四以法气序。制簿悉以大号居后,以为选法自小迁大也。其不登十品应须军号者,有牙门代旧建威,期门代旧建武,为八班;候骑代旧振威,熊渠代旧振武,为七班;中坚代旧奋威,典戎代旧奋武,为六班;戈船代旧扬威,绣衣代旧扬武,为五班;执讯代旧广威,行阵代旧广武,为四班;鹰扬为三班;陵江为二班;偏将军、裨将军为一班:凡十四号,别为八班,以象八风,所施甚轻。又有武安、镇远、雄义拟车骑为二十四班;抚东、抚西、抚南、抚北拟四征为二十三班;宁东、宁西、宁南、宁北拟四镇为二十二班;威东、威西、威南、威北拟四安为二十一班;绥东、绥西、绥南、绥北拟四平为二十班:凡十九号为一品。安远、安边拟忠武、军师为十九班;辅义、安沙、卫海、抚河拟武臣等四号为十八班;平远、抚朔、宁沙、航海拟镇兵等四号为十七班:凡十号为一品。翊海、朔野、拓远、威河、龙幕拟智威等五号为十六班;威陇、安漠、绥边、宁寇、梯山拟智武等五号为十五班:凡十号为一品。宁境、绥河、明信、明义、威漠拟轻车等五号为十四班;安陇、向义、宣节、振朔、候律拟宁远等五号为十三班:凡十号为一品。平寇、定远、宁陇、陵海、振漠拟武威等五号为十二班;驰义、横朔、明节、执信、怀德拟电威等五号为十一班:凡十号为一品。抚边、定陇、绥关、立信、奉义拟折冲等五号为十班;绥陇、宁边、定朔、立节、怀威拟扫狄等五号为九班:凡十号为一品。怀关、静朔、扫寇、宁河、安朔拟略远等五号为八班;扬化、超陇、执义、来化、度嶂拟厉锋等五号为七班:凡十号为一品。平河、振陇、雄边、横沙、宁关拟武毅等五号为六班;怀信、宣义、弘节、浮辽、凿空拟克狄等五号为五班:凡十号为一品。捍海、款塞、归义、陵河、明信拟伏波等五号为四班;奉忠、守义、弘信、抑化、立义拟佽飞等五号为三班:凡十号为一品。绥方、奉正、承化、浮海、渡河拟先锋等五号为二班;怀义、奉信、归诚、怀泽、伏义拟绥虏等五号为一班:凡十号为一品。大凡一百九号,亦为二十四班,施于外国。

④庚午,诏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搜,求也;搜才能而荐之于上。

⑤乙亥,以南兖州刺史吕僧珍为领军将军。领军掌内外兵要,宋孝建以来,制局用事,与领军分兵权,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领军拱手而已。及吴平侯昺在职峻切,官曹肃然。制局监皆近幸,颇不堪命,以是不得久留中,丙子,出为雍州刺史。先用僧珍,次日出昺。昺,音丙。雍,于用翻。

⑥三月,戊子,魏皇子昌卒,侍御师王显失于疗治,医师侍御左右,因以名官。后魏之制,太医令属太常,掌医药;而门下省别有尚药局侍御师,盖今之御医也。此又一王显,非御史中尉之王显也。治,直之翻。 时人皆以为承高肇之意也。

⑦夏,四月,乙卯,皇太子纳妃,大赦。

⑧五月,己亥,诏复置宗正、太仆、大匠、鸿胪,又增太府、太舟,仍先为十二卿。复,扶又翻。《五代史志》曰:是年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农为司农卿,是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是为夏卿;以卫尉为卫尉卿,廷尉为廷尉卿,将作大匠为大匠卿,是为秋卿;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胪为鸿胪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是为冬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⑨癸卯,以安成王秀为荆州刺史。先是,巴陵马营蛮缘江为寇,州郡不能讨,先,悉荐翻。 秀遣防阁文炽帅众燔其林木,梁制,上宫、东宫置直阁,王公置防阁。文,姓也。帅,读曰率。 蛮失其险,州境无寇。蛮无所依阻,故不敢为寇。

⑩秋,七月,甲午,魏立高贵嫔为皇后。嫔,毗宾翻。 尚书令高肇益贵重用事。肇多变更先朝旧制,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群臣宗室皆卑下之,更,工衡翻。朝,直遥翻。下,遐嫁翻。 唯度支尚书元匡与肇抗衡,先自造棺置听事,欲舆棺诣阙论肇罪恶,自杀以切谏;肇闻而恶之。度,徒洛翻。恶,乌路翻。 会匡与太常刘芳议权量事,魏因议乐,并议定权量。量,力让翻。 肇主芳议,匡遂与肇喧竞,竞,争也。 表肇指鹿为马。以肇比赵高。 御史中尉王显奏弹匡诬毁宰相,有司处匡死刑;处,昌吕翻。 诏恕死,降为光禄大夫。

⑪八月,癸丑,竟陵壮公曹景宗卒。

⑫初,魏主为京兆王愉纳于后之妹为妃,为,于伪翻。 愉不爱,爱妾李氏,生子宝月。于后召李氏入宫,棰之。棰,止橤翻。 愉骄奢贪纵,所为多不法。帝召愉入禁中推按,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愉自以年长,长,知两翻。 而势位不及二弟,二弟,清河王怿、广平王怀。 潜怀愧恨。又,身与妾屡被顿辱,高肇数谮愉兄弟,愉不胜忿;被,皮义翻。数,所角翻。胜,音升。 癸亥,杀长史羊灵引、司马李遵,诈称得清河王怿密疏,云“高肇弑逆”。遂为坛于信都之南,魏冀州刺史治信都。 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平,立李氏为皇后。法曹参军崔伯骥不从,愉杀之。在北州镇皆疑魏朝有变,谓州镇在冀州之北者。朝,直遥翻。 定州刺史安乐王诠具以状告之,乐,音洛。诠,且缘翻。 州镇乃安。乙丑,魏以尚书李平为都督北讨诸军、行冀州事以讨愉。平,崇之从父弟也。从,才用翻。

⑬丁卯,魏大赦,改元永平。

⑭魏京兆王愉遣使说平原太守清河房亮,亮斩其使;愉遣其将张灵和击之,为亮所败。说,式芮翻。将,即亮翻。败,补迈翻。 李平军至经县,经县,汉、晋属安平国,魏收《志》属钜鹿郡。 诸军大集,夜,有蛮兵数千斫平营,矢及平帐,平坚卧不动,俄而自定。蛮兵盖亦李平所统,欲为内变,而平不动,故自定。 九月,辛巳朔,愉逆战于城南草桥,平奋击,大破之,愉脱身走入城,平进围之。壬辰,安乐王诠破愉兵于城北。

⑮癸巳,立皇子绩为南康王。

⑯魏高后之立也,彭城武宣王勰固谏,勰,音协。 魏主不听。高肇由是怨之,数谮勰于魏主,数,所角翻。 魏主不之信。勰荐其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愉之反,胁僧固与之同,冀州与长乐郡同治信都,故僧固为愉所胁。乐,音洛。 肇因诬勰北与愉通,南招蛮贼。伊阙以南,接于淮、汝、江、沔,皆有蛮左。 彭城郎中令魏偃、前防阁高祖珍高祖珍前尝为勰防阁,时已去官,故曰前防阁。 希肇提擢,构成其事。肇令侍中元晖以闻,晖不从,又令左卫元珍言之。帝以问晖,晖明勰不然;又以问肇,肇引魏偃、高祖珍为证,帝乃信之。戊戌,召勰及高阳王雍、广阳王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高肇俱入宴。勰妃李氏方产,固辞不赴。中使相继召之,使,疏吏翻。 不得已,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小桥,牛不肯进,击之良久,良久,稍久也,或曰甚久也。 更有使者责勰来迟,乃去牛,去,羌吕翻。 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令各就便安之处,消酒毒而息真气。 俄而元珍引武士赍毒酒而至,勰曰:“吾无罪,愿一见至尊,死无恨!”元珍曰:“至尊何可复见!”复,扶又翻。 勰曰:“至尊圣明,不应无事杀我,乞与告者一对曲直!”武士以刀镮筑之,勰大言曰:“冤哉,皇天!忠而见杀。”武士又筑之,勰乃饮毒酒,武士就杀之,向晨,以褥裹尸载归其第,云王因醉而薨。李妃号哭大言曰:号,户刀翻。 “高肇枉理杀人,天道有灵,汝安得良死!”魏主举哀于东堂,赠官、葬礼皆优厚加等。在朝贵贱,莫不丧气,朝,直遥翻。丧,息浪翻。 行路士女皆流涕曰:“高令公枉杀贤王。”肇为尚书令,故称曰令公。 由是中外恶之益甚。为高肇被诛张本。恶,乌路翻。

京兆王愉不能守信都,癸卯,烧门,携李氏及其四子从百馀骑突走。骑,奇寄翻。 李平入信都,斩愉所置冀州牧韦超等,遣统军叔孙头追执愉,置信都,以闻。群臣请诛愉,魏主不许,命锁送洛阳,申以家人之训。愉,魏主弟也,故欲训责之。 行至野王,高肇密使人杀之。《考异》曰:《魏书》及《北史‧愉传》皆云:“愉每宿止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虽鏁絷之中,饮赏自若,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面见至尊!’于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或云高肇令人杀之。”按愉既败被执,犹略无愧惧,安能惭见魏主,遽感激绝气而死!盖肇潜使人杀愉,因以此言绐魏主耳。 诸子至洛,魏主皆赦之。

魏主将屠李氏,中书令崔光谏曰:“李氏方妊,刑至刳胎,乃桀、纣所为,武王数纣之罪曰:刳剔孕妇。 酷而非法。请俟产毕,然后行刑。”从之。

李平捕愉馀党千馀人,将尽杀之,录事参军高颢曰:“此皆胁从,前既许之原免矣,宜为表陈。”为,于伪翻;下为国同。 平从之,皆得免死。颢,祐之孙也。高祐,允之从祖弟,以文学事魏孝文。

济州刺史高植帅州军击愉,有功当封,济,子礼翻。帅,读曰率。 植不受,曰:“家荷重恩,为国致效,致效,言致身而效死也。荷,下可翻。 乃其常节,何敢求赏!”植,肇之子也。

加李平散骑常侍。散,悉亶翻。骑,奇寄翻。 高肇及中尉王显素恶平,显弹平在冀州隐截官口,此谓叛党男女合没为官口者。恶,乌路翻。弹,徒丹翻。 肇奏除平名。除名,不得通籍禁门。

初,显祖之世,柔然万馀口【章:十二行本“口”作“户”;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降魏,置之高平、薄骨律二镇,魏世祖太延二年置高平镇,是后肃宗正光五年改置原州。又大延二年置薄骨律镇,肃宗孝昌中改置灵州。宋白曰:太和十年改薄骨律镇为沃野镇。降,户江翻。 及太和之末,叛走略尽,唯千馀户在。太中大夫王通请徙置淮北以绝其叛,诏太仆卿杨椿持节往徙之,椿上言:“先朝处之边徼,所以招附殊俗,且别异华、戎也。朝,直遥翻。处,昌吕翻;下河处同。徼,吉吊翻。别,彼列翻。 今新附之户甚众,若旧者见徙,新者必不自安,是驱之使叛也。且此属衣毛食肉,乐冬便寒,衣,于既翻。乐,音洛。 南土湿热,往必歼尽。进失归附之心,退无藩卫之益,置之中夏,歼,息廉翻。夏,户雅翻。 或生后患,非良策也。”不从,遂徙于济州,缘河处之。及京兆王愉之乱,皆浮河赴愉,所在抄掠,如椿之言。济,子礼翻。抄,楚交翻。

⑰庚子,魏郢州司马彭珍等叛魏,潜引梁兵趋义阳,三关戍主侯登等以城来降。郢州刺史娄悦婴城自守,魏以中山王英都督南征诸军事,将步骑三万出汝南以救之。趋,七喻翻。降,户江翻。将,即亮翻。骑,奇寄翻。《考异》曰:《田益宗传》,诏曰:“英统马步七万,邢峦统精骑三万,”盖虚声耳。今从《魏‧帝纪》。

⑱冬,十月,魏悬瓠军主白早生杀豫州刺史司马悦,瓠,户故翻。《考异》曰:《梁‧帝纪》作“白皂生”,《马仙琕传》作“琅邪王司马庆会”。今皆从《魏书》。 自号平北将军,求救于司州【章:十二行本“州”下有“刺史”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斋校同;张校同,云无注本无“刺史”二字。】马仙琕。琕,部田翻。 时荆州刺史安成王秀为都督,秀以荆州刺史督诸州,司州其所统也。 仙琕签求应赴。签前叙求应赴之事,注见一百二十卷宋文帝元嘉元年。 参佐咸谓宜待台报,谓宜奏上天台而待报。江左率谓朝廷为台,亦谓之天台。 秀曰:“彼待我以自存,彼,谓白早生。 援之宜速,待敕虽旧,谓旧制须待台敕。 非应急也。”即遣兵赴之。上亦诏仙琕救早生。仙琕进顿楚王城,楚王城即楚王戍。 遣副将齐苟儿将,即亮翻。《考异》曰:《魏书》作“苟仁”,今从《梁书》、《南》‧《北史》。 以兵二千助守悬瓠。诏以早生为司州刺史。《考异》曰:《梁‧帝纪》,十月丙子,“魏阳关主许敬珍以城内附,诏大举北伐,以始兴王憺帅众入清,王茂帅众向宿豫。丁丑,白早生与豫州刺史胡逊以城内属,以早生为司州、胡逊为豫州刺史。明年正月壬辰,魏镇东参军成景隽斩宿豫城主严仲宝,以城内属。二月丁卯,魏楚王城主李国兴以城内附。”姓名年月事迹既与《魏书》参差,又遍检诸列传皆无其事。今并从《魏书》。

⑲丙寅,以吴兴太守张稷为尚书左仆射。守,式又翻。

⑳魏以尚书邢峦行豫州事,将兵击白早生。魏主问之曰:“卿言,早生走也,守也?何时可平?”对曰:“早生非有深谋大智,正以司马悦暴虐,乘众怒而作乱,民迫于凶威,不得已而从之。纵使梁兵入城,水路不通,粮运不继,亦成禽耳。早生得梁之援,溺于利欲,必守而不走。若临以王师,士民必翻然归顺,不出今年,当传首京师。”魏主悦,命峦先发,使中山王英继之。

峦帅骑八百,倍道兼行,五日至鲍口。丙子,早生遣其大将胡孝智将兵七千,离城二百里逆战,帅,读曰率。骑,奇寄翻;下同。将,即亮翻;下椿将同。离,力智翻。 峦奋击,大破之,乘胜长驱至悬瓠。早生出城逆战,又破之,因渡汝水,围其城。诏加峦都督南讨诸军事。

丁丑,魏镇东参军成景隽杀宿豫戍主严仲贤,以城来降。降,户江翻。 时魏郢、豫二州,自悬瓠以南至于安陆诸城皆没,唯义阳一城为魏坚守。为,于伪翻。 蛮帅田益宗帅群蛮以附魏,蛮帅,所类翻。宗帅,读曰率。 魏以为东豫州刺史,魏东豫州治新息广陵城,领汝南、东新蔡、新蔡、弋阳、长陵郡。 上以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五千户郡公招之,益宗不从。

十一月,庚寅,魏遣安东将军杨椿将兵四万攻宿豫。

魏主闻邢峦屡捷,命中山王英趣义阳,英以众少,累表请兵,弗许。趣,与趋同,七喻翻。少,诗沼翻。 英至悬瓠,辄与峦共攻之。十二月,己未,齐苟儿等开门出降,斩白早生及其党数十人。英乃引兵前趋义阳。趋,七喻翻。 宁朔将军张道凝先屯楚王城,癸亥,弃城走,英追击,斩之。

魏义阳太守狄道辛祥与娄悦共守义阳,将军胡武城、陶平虏攻之,祥夜出袭其营,擒平虏,斩武城,由是州境获全。论功当赏,娄悦耻功出其下,间之于执政,赏遂不行。间,古苋翻。史言高肇专魏,赏罚无章。

㉑壬申,魏东荆州表“桓晖之弟叔兴前后招抚太阳蛮,归附者万馀户,请置郡十六,县五十,”自是之后,蛮左郡县不可胜纪矣。 诏前镇东府长史郦道元案行置之。行,下孟翻。 道元,范之子也。郦范见一百三十二卷宋明帝泰始三年。

㉒是岁,柔然佗汗可汗复遣纥奚勿六跋献貂裘于魏,佗,徒河翻。汗,音寒。可,从刊入声。复,扶又翻。 魏主弗受,报之如前。前事见上卷五年。

初,高车侯倍穷奇为嚈哒所杀,嚈哒国,大月氏之种类也,亦曰高车之别种,其原出于塞北,自金山而南,在于阗之西,去长安一万一百里;其王都拔底城,盖王舍城也。嚈,益涉翻。哒,当割翻,又陁葛翻,又宅轧翻。 执其子弥俄突而去,其众分散,或奔魏,或奔柔然。魏主遣羽林监河南孟威抚纳降户,置于高平镇。降,户江翻。 高车王阿伏至罗残暴,国人杀之,立其宗人跋利延。嚈哒奉弥俄突以伐高车,国人杀跋利延,迎弥俄突而立之。弥俄突与佗汗可汗战于蒲类海,不胜,西走三百馀里。佗汗军于伊吾北山。会高昌王麹嘉求内徙于魏,时孟威为龙骧将军,骧,思将翻。 魏主遣威发凉州兵三千人迎之,至伊吾,佗汗见威军,怖而遁去。怖,普布翻。 弥俄突闻其离骇,追击,大破之,杀佗汗于蒲类海北,割其发送于威,且遣使入贡于魏。使,疏吏翻。 魏主使东城子于亮报之,赐遗甚厚。遗,于季翻。 高昌王嘉失期不至,威引兵还。

佗汗可汗子丑奴立,号豆罗伏跋豆伐可汗,魏收曰:魏言“彰制”也。 改元建昌。

㉓宋、齐旧仪,祀天皆服衮冕,兼著作郎高阳许懋请造大裘,从之。《周礼‧天官》:司裘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郑众《注》云: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质。时有司寻大裘之制,唯郑玄注《司服》云:大裘,羔裘也。既无所出,未可为据。按六冕之服皆玄上𫄸下,今宜以玄缯为之,其制式如裘,其裳以𫄸,皆无文绣;冕则无旒。制曰:可。

㉔上将有事太庙,诏以“斋日不乐,自今舆驾始出,鼓吹从而不作,还宫,如常仪。”还宫则鼓吹振作。吹,昌瑞翻。

八年(己丑、五〇九)

编辑

①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时有请封会稽、禅国山者,国山在义兴国山县,隋废义兴郡为义兴县,幷国山入焉。我朝太平兴国元年,以太宗藩邸旧讳,改义兴为宜兴。会,工外翻。 上命诸儒草封禅仪,欲行之。许懋建议,以为“舜柴岱宗,是为巡狩。而郑引《孝经钩命决》云:‘封于太山,考绩柴燎;禅乎梁甫,刻石纪号,’此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也。纬,于贵翻。 舜五载一巡狩,春夏秋冬周遍四岳,《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十有一月,北巡狩至于北岳。载,子亥翻。 若为封禅,何其数也!数,所角翻。 又如管夷吾所说七十二君,燧人之前,世质民淳,安得泥金检玉!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夷吾又云:‘唯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周成王非受命之君,云何封太山禅社首!神农即炎帝也,而夷吾分为二人,妄亦甚矣。若圣主,不须封禅;若凡主,不应封禅。盖齐桓公欲行此事,夷吾知其不可,故举怪物以屈之。班《志》曰: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太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太山,禅云云;伏羲封太山,禅云云;神农氏封太山,禅云云;炎帝封太山,禅云云;黄帝封太山,禅亭亭;颛顼封太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太山,禅云云;舜封太山,禅云云;禹封太山,禅会稽;汤封太山,禅云云;成王封太山,禅于社首:皆受命乃得封禅。”桓公曰:“寡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何以异此!”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黍,北里禾,所以为盛;江、淮以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至,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鸮群翔,而欲封禅,无乃不可乎!”桓公乃止。 秦始皇尝封太山,孙晧尝遣兼司空董朝至阳羡封禅国山,《五代志》曰:义兴,旧曰阳羡。 皆非盛德之事,不足为法。然则封禅之礼,皆道听所说,失其本文,由主好名于上,好,呼到翻。 而臣阿旨于下也。古者祀天祭地,礼有常数,诚敬之道,尽此而备,至于封禅,非所敢闻。”上嘉纳之,因推演懋议,称制旨以答请者,由是遂止。

②魏中山王英至义阳,将取三关,先策之曰:“三关相须如左右手,若克一关,两关不待攻而破;攻难不如攻易,宜先攻东关。”东关即武阳关。易,以豉翻;下势易同。 又恐其幷力于东,乃使长史李华帅五统向西关,五统,五统军之众。西关即平靖关。帅,读曰率。 以分其兵势,自督诸军向东关。

先是,马仙琕使云骑将军马广屯长薄,军主胡文超屯松岘。先,悉荐翻。骑,奇寄翻。岘,户典翻。《考异》曰:《梁‧马仙琕传》云:“遣马广会超守三关。”今从《魏‧中山王英传》。 丙申,英至长薄,戊戌,长薄溃,马广遁入武阳,英进围之。上遣冠军将军彭瓮生、骠骑将军徐元季将兵援武阳,冠,古玩翻。骠,匹妙翻。骑,奇寄翻。季将,即亮翻;下同。《考异》曰:《英传》作“徐超秀”,今从《魏‧帝纪》。 英故纵之使入城,曰:“吾观此城形势易取。”易,以豉翻。 瓮生等既入,英促兵攻之,六日而拔,虏三将及士卒七千馀人。进攻广岘,广岘,盖即黄岘关。 太子左卫率李元履弃城走;又攻西关,马仙琕亦弃城走。

上使南郡太守韦叡将兵救仙琕,邵阳之捷,叡迁左卫将军,寻为安西长史、南郡太守。 叡至安陆,增筑城二丈馀,更开大堑,起高楼。堑,七艳翻。 众颇讥其示怯,叡曰:“不然,为将当有怯时,不可专勇。”中山王英急追马仙琕,将复邵阳之耻,闻叡至,乃退。上亦有诏罢兵。

初,魏主遣中书舍人鲖阳董绍慰劳叛城,鲖阳县,汉属汝南郡,晋属汝阴郡,魏属新蔡郡。孟康曰:鲖,音纣红翻。隋废新蔡郡为县,属豫州。鲖阳之地当在新蔡县界。劳,力到翻。 白早生袭而囚之,送于建康。魏主既克悬瓠,命于齐苟儿等四将之中分遣二人,敕扬州为移,魏扬州治寿阳。移,移文也。 以易绍及司马悦首。《考异》曰:《绍传》云“归苟儿等十人”,今从《司马悦传》。 移书未至,领军将军吕僧珍与绍言,爱其文义,言于上,上遣主书霍灵超谓绍曰:“今听卿还,令卿通两家之好,好,呼到翻;下通好同。 彼此息民,岂不善也!”因召见,赐衣物,见,贤遍翻。 令舍人周舍慰劳之,舍人,中书通事舍人。劳,力到翻。 且曰:“战争多年,民物涂炭,吾是以不耻先言与魏朝通好,比亦有书全无报者,朝,直遥翻。好,呼到翻;下同。比,毗至翻,近也。 卿宜备申此意。今遣传诏霍【严:“霍”改“周”。】灵秀送卿至国,迟有嘉问。”迟,直利翻,待也。 又谓绍曰:“卿知所以得不死不?死不,读曰否。 今者获卿,乃天意也。夫立君以为民也,为,于伪翻。 凡在民上,岂可以不思此乎!若欲通好,今以宿豫还彼,彼当以汉中见归。”绍还魏言之,魏主不从。

③三月,魏荆州刺史元志将兵七万寇潺沟,潺沟在汉北,据《梁书‧吴平侯昺传》,“破志于潺沟,流尸盖汉水,”则潺沟之水南注于汉。潺,仕山翻。 驱迫群蛮,群蛮悉渡汉水来降,雍州刺史吴平侯昺纳之。降,户江翻。雍,于用翻。昺,音丙。 纲纪皆以蛮累为边患,不如因此除之,州郡上佐,谓之纲纪,言其纲纪州郡之事也。 昺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吾得蛮以为屏蔽,不亦善乎!”屏,必郢翻。 乃开樊城受其降,命司马朱思远等击志于潺沟,大破之,斩首万馀级。志,齐之孙也。拓跋齐见一百二十卷宋文帝元嘉四年。

④夏,四月,戊申,以临川王宏为司空,加车骑将军王茂开府仪同三司。骑,奇寄翻。

⑤丁卯,魏楚王城主李国兴以城降。

⑥秋,七月,癸巳,巴陵王萧宝义卒。

⑦九月,辛巳,魏封故北海王详子颢为北海王。详得罪死事见一百四十五卷天监元年。

⑧魏公孙崇造乐尺,以十二黍为寸;刘芳非之,更以十黍为寸。尚书令高肇等奏:“崇所造八音之器及度量皆与经传不同,诘其所以然,云‘必依经文,声则不协。’请更令芳依《周礼》造乐器,俟成集议并呈,从其善者。”诏从之。夫作乐者先定律,律起于黄锺,黄锺之长以黍审其度,黄锺之龠以黍审其容。《周礼‧典同》虽曰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辩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然度之长短,容之多少,未尝详言之也。《冬官‧考工》既出于汉,而凫氏为锺但言其广长圆径深厚,而絫黍之法无闻焉。肇请令芳依《周礼》造乐器,未知其何所依也。魏收曰:太和中,诏中书监高闾修正音律,久未能定。闾表太乐祭酒公孙崇参知律吕钟磬之事。景明四年,幷州获古铜权,诏付崇以为锺律之准。永平中,崇更造新尺,以一黍之长絫为寸法。寻太常卿刘芳受诏修乐,以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即为一分,而中尉元匡以一黍之广度黍二缝以取一分,三家纷竞,久不能决。太和十九年,高祖诏以一黍之广用成分体,九十黍之长以定铜尺。有司奏从前诏,而芳尺同高祖所制,故遂典修金石。更,工衡翻。传,直恋翻。诘,去吉翻。

⑨冬,十月,癸丑,魏以司空广阳王嘉为司徒。

⑩十一月,己丑,魏主于式干殿为诸僧及朝臣讲《维摩诘经》。为,于伪翻。朝,直遥翻。 时魏主专尚释氏,不事经籍,中书侍郎河东裴延隽上疏,以为“汉光武、魏武帝,虽在戎马之间,未尝废书,先帝迁都行师,手不释卷,良以学问多益,不可暂辍故也。陛下升法座,亲讲大觉,凡在瞻听,尘蔽俱开。然《五经》治世之模楷,应务之所先,治,直之翻。 伏愿经书互览,孔、释兼存,则内外俱周,真俗斯畅矣。”

时佛教盛于洛阳,沙【章:十二行本“沙”上有“中国”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门之外,自西域来者三千馀人,魏主别为之立永明寺千馀间以处之。处士南阳冯亮有巧思,为,于伪翻。处,昌吕翻。思,相吏翻。 魏主使与河南尹甄琛、沙门统僧暹择嵩山形胜之地立闲居寺,极岩壑土木之美。由是远近承风,无不事佛,比及延昌,甄,之人翻。琛,丑林翻。比,必利翻。 州郡共有一万三千馀寺。

⑪是岁,魏宗正卿元树来奔,赐爵邺王。树,翼之弟也。时翼为青、冀二州刺史,镇郁洲《水经注》,朐山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 久之,翼谋举州降魏,事泄而死。元翼来降见上卷五年。降,户江翻。

九年(庚寅、五一〇)

编辑

①春,正月,乙亥,以尚书令沈约为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王莹为尚书令。约文学高一时,而贪冒荣利,用事十馀年,政之得失,唯唯而已。冒,莫北翻;下同。唯,于癸翻。 自以久居端揆,有志台司,论者亦以为宜,而上终不用;及求外出,又不许。徐勉为之请三司之仪,梁官制有开府同三司之仪,在开府仪同三司下。为,于伪翻。 上不许。

②庚寅,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

③三月,丙戌,魏皇子诩生。【章:十二行本“生”下有“大赦”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诩母胡充华,临泾人,充华,晋武帝制。宋明帝时以婕妤、充华等五职位亚九嫔,萧齐之世,位列九嫔。临泾县,自汉以来属安定郡。诩,况羽翻。 父国珍袭武始伯。《隋志》,金城郡狄道县,后魏置武始郡。 充华初选入掖庭,同列以故事祝之︰【章:十二行本“之”下有“曰”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愿生诸王、公主,勿生太子。”充华曰:“妾之志异于诸人,柰何畏一身之死而使国家无嗣乎!”及有娠,同列劝去之,娠,音身。去,羌吕翻。 充华不可,私自誓曰:“若幸而生男,次第当长,长,丁丈翻,今知两翻;下渐长同。 男生身死,所不憾也。”既而生诩。

先是,魏主频丧皇子,先,悉荐翻。丧,直浪翻。 年渐长,深加慎护,择良家宜子者以为乳保,乳母、保母也。 养于别宫,皇后、充华皆不得近。近,其靳翻。

④己丑,上幸国子学,亲临讲肄。乙未,诏皇太子以下及王侯之子年可从师者皆入学。

⑤旧制:尚书五都令史皆用寒流。夏,四月,丁巳,诏曰:“尚书五都,职参政要,非但总领众局,亦乃方轨二丞;方轨,谓并驾也。二丞,谓左右丞。 可革用士流,秉此群目。”于是以都令史视奉朝请,朝,直遥翻。 用太学博士刘纳兼殿中都,司空法曹参军刘显兼吏部都,太学博士孔虔孙兼金部都,司空法曹参军萧轨兼左右户都,宣毅墨曹参军王颙兼中兵都,宣毅将军府之墨曹参军。颙,鱼容翻。 并以才地兼美,首膺其选。

⑥六月,宣城郡吏吴承伯挟妖术聚众,妖,于骄翻。 癸丑,攻郡杀太守朱僧勇,转屠旁县。闰月,己丑,承伯逾山,奄至吴兴。东土人素不习兵,吏民恇扰奔散,或劝太守蔡撙避之,撙不可,恇,去王翻。撙,慈损翻。 募勇敢闭门拒守。承伯尽锐攻之,撙帅众出战,大破之,临陈,斩承伯。帅,读曰率。陈,读曰阵。 撙,兴宗之子也。蔡兴宗仕宋大明、泰始之间,以方正自将。 承伯馀党入新安,攻陷黟、歙诸县,黟,音伊。歙,书涉翻。 太守谢览遣兵拒之,不胜,逃奔会稽,台军讨贼,平之。览,瀹之子也。谢瀹仕宋、齐之间,位要近,有清望。会,工外翻。

⑦冬,十月,魏中山献武王英卒。

⑧上即位之三年,诏定新历,员外散骑侍郎祖𣈶奏其父冲之考古法为正,历不可改。散,悉亶翻。骑,奇寄翻。𣈶,古邓翻,又况晚翻。 至八年,诏太史课新旧二历,新历密,旧历疏,是岁,始行冲之《大明历》。旧历,何承天历也。新历,祖冲之历也。冲之上历见一百二十九卷宋孝武帝大明六年。

⑨魏刘芳奏“所造乐器及教文‧武二舞、登歌、鼓吹曲等已成,吹,昌瑞翻。 乞如前敕集公卿群儒议定,与旧乐参呈。若臣等所造形制合古,击拊会节,请于来年元会用之。”诏:“舞可用新,馀且仍旧。”

十年(辛卯、五一一)

编辑

①春,正月,辛丑,上祀南郊,大赦。

②尚书左仆射张稷,自谓功大赏薄,稷以杀齐东昏侯为功。 尝侍宴乐寿殿,乐,音洛。 酒酣,怨望形于辞色。上曰:“卿兄杀郡守,稷兄瓌杀刘遐,事见一百三十四卷宋顺帝昇明元年。守,式又翻。 弟杀其君,有何名称!”稷曰:“臣乃无名称,称,尺证翻。 至于陛下,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义师亦来伐之,岂在臣而已!”上捋其须捋,卢括翻。须,古须字通。 曰:“张公可畏人!”稷既惧且恨,乃求出外,癸卯,以稷为青、冀二州刺史。

王珍国亦怨望,王珍国与稷同杀东昏侯,其怨望之心与稷同。 罢梁、秦二州刺史还,还,从宣翻,又音如字。《考异》曰:《梁书》,珍国未尝为梁、秦刺史,今从《南史》。 酒后于坐启云:坐,徂卧翻。 “臣近入梁山便哭。”上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散,复,扶又翻。坐,徂卧翻。 因此疏退,久之,除都官尚书。

③丁巳,魏汾州山胡刘龙驹聚众反,侵扰夏州,诏谏议大夫薛和发东奏、汾、华、夏四州之众以讨之。魏高祖太和十一年,分秦州置华州,治华阴,领华山、登城、白水郡。又置夏州治统万,领化政、阐熙、金明、代名郡。夏,户雅翻。华,户化翻。

④辛酉,上祀明堂。

⑤三月,琅邪民王万寿杀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晣,邪,音耶。莞,音管。晣,之舌翻。《考异》曰:《梁‧帝纪》云“三月辛丑”,按《长历》是月丁酉朔,而《卢昶传》云“三月二十四夜,万寿等攻掩朐城”。盖辛酉也。今不日以阙疑。又《梁‧马仙琕传》及《魏‧帝纪》、《卢昶传》皆云“刘晣”,而《梁‧帝纪》云“邓晣”,盖字误也。 据朐山,召魏军。朐,音劬。

⑥壬戌,魏广阳懿烈王嘉卒。

⑦魏徐州刺史卢昶遣郯城戍副张天惠、秦置郯郡,汉改为东海郡,魏复置郯郡,属东徐州。郯,音谈。 琅邪戍主傅文骥相继赴朐山,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遣兵拒之,不胜。梁青、冀二州治郁洲。 夏,四月,文骥等据朐山,诏振远将军马仙琕击之。琕,部田翻。 魏又遣假安南将军萧宝寅、假平东将军天水赵遐将兵据朐山,受卢昶节度。将,即亮翻。

⑧甲戌,魏薛和破刘龙驹,悉平其党,表置东夏州。东夏州领偏城、朔方、定阳、上郡。唐之延州,魏之东夏州也。夏,户雅翻。

⑨五月,丙辰,魏禁天文学。

⑩以国子祭酒张充为尚书左仆射。充,绪之子也。张绪,岱之兄子,善谈名理。

⑪马仙琕围朐山,张稷权顿六里以督馈运,上数发兵助之。数,所角翻。 秋,魏卢昶上表请益兵六千,米十万石,魏主以兵四千给之。冬,十一月,己亥,魏主诏扬州刺史李崇等治兵寿阳,以分朐山之势。治,直之翻。 卢昶本儒生,不习军旅。朐山城中粮樵俱竭,傅文骥以城降;降,户江翻。 十二月,庚辰,昶引兵先遁,诸军相继皆溃,会大雪,军士冻死及堕手足者三分之二,仙琕追击,大破之。二百里间,僵尸相属,魏兵免者什一二,收其粮畜器械,不可胜数。属,之欲翻。胜,音升。《考异》曰:《魏‧帝纪》,卢昶败在十一月。今从《梁‧帝纪》。《梁纪》云“斩馘十馀万”,按卢昶表云:“此兵九千,贼众四万,求益兵六千,”魏主以四千给之。安得十馀万众!盖梁史为夸大耳。 昶单骑而走,弃其节传、仪卫俱尽;传,张恋翻。 至郯城,借赵遐节以为军威。魏主命黄门侍郎甄琛驰驲锁昶,穷其败状,甄,之人翻。琛,丑林翻。驲,人质翻,驿传也。 及赵遐皆免官。唯萧宝寅全军而归。

卢昶之在朐山也,御史中尉游肇言于魏主曰:“朐山蕞尔,僻在海滨,卑湿难居,蕞,祖外翻。 于我非急,于贼为利。为利,故必致死以争之;非急,故不得已而战;以不得已之众击必死之师,恐稽延岁月,所费甚大。假令得朐山,徒致交争,终难全守,所谓无用之田也。《左传》吴将伐齐,子胥谏曰:“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 闻贼屡以宿豫求易朐山,若必如此,持此无用之地,复彼旧有之疆,兵役时解,其利为大。”魏主将从之,会昶败,迁肇侍中。肇,明根之子也。游明根事魏太武及孝文,以耆宿见重。

马仙琕为将,能与士卒同劳逸,所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将,即亮翻。衣,于既翻。厮,息移翻。养,养马者,音余亮翻。韦昭曰:析薪为厮,炊烹为养。 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境,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伺,相吏翻。 所攻战多捷,士卒亦乐为之用。乐,音洛。为,于伪翻。

⑫魏以甄琛为河南尹,琛表曰:“国家居代,患多盗窃,世祖发愤,广置主司、里宰,皆以下代令长及五等散男有经略者乃得为之。长,知两翻。五等散男,谓爵为五等男而居散官者。《魏书》曰:魏公、侯、伯、子、男,有开国,有散,凡散各降开国一品。非以其居散官而谓之散男也。散,悉亶翻。 又多置吏士为其羽翼,崇而重之,始得禁止。今迁都已来,天下转广,四远赴会,事过代都,五方杂沓,寇盗公行,里正职轻任碎,多是下材,人怀苟且,不能督察。请取武官八品将军已下干用贞济者,贞济,谓坚贞而济事也。 以本官俸恤领里尉之任,高者领六部尉,中者领经途尉,下者领里正。魏官既给俸,又给恤亲之禄,故谓之俸恤。魏分洛阳城中为六部,置六部尉。因张平子《东京赋》“经途九轨”,置经途尉。经途,城中之大途也。其馀处各置里正。 不尔,请少高里尉之品,少,诗沼翻。 选下品中应迁者进而为之,督责有所,辇毂可清。”自汉以来,京师谓之辇毂下。 诏曰:“里正可进至勋品,勋品,勋官初品也。 经途从九品,六部尉正九品,洛阳六部尉并置于东汉之时,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此其证也。从,才用翻。 诸职中简取,不必武人。”琛又奏以羽林为游军,于诸坊巷司察盗贼,于是洛城清静,后常踵焉。

⑬是岁,梁之境内有州二十三,此据《五代史志》。按萧子显《齐志》,齐有扬、南徐、豫、兖、南兖、北徐、青、冀、江、广、交、越、荆、巴、郢、司、雍、梁、秦、益、宁、湘、南豫二十三州。时已废巴州,当以王茂所立宛州足之。 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二。是后州名浸多,废置离合,不可胜记。胜,音升。 魏朝亦然。朝,直遥翻;下同。

⑭上敦睦九族,优借朝士,有犯罪者,皆屈法申之。百姓有罪,则案之如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一人逃亡,举家质作,质,音致,又如字。质作,质其家属而罚作之。 民既穷窘,奸宄益深。尝因郊祀,有秣陵老人江南以建康、秣陵为赤县;隋废秣陵、建康并为江宁县。窘,渠陨翻。宄,音轨。 遮车驾言曰:“陛下为法,急于庶民,缓于权贵,非长久之道。诚能反是,天下幸甚。”上于是思有以宽之。

十一年(壬辰、五一二)

编辑

①春,正月,壬辰,诏:“自今逋谪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所谓宽庶民者,如此而已。而不能绳权贵以法,君子是以知梁政之乱也。

②以临川王宏为太尉,骠骑将军王茂为司空、尚书令。骠,匹妙翻。骑,奇寄翻;下同。

③丙辰,魏以车骑大将军、尚书令高肇为司徒,清河王怿为司空,广平王怀进号骠骑大将军,加仪同三司。肇虽登三司,犹自以去要任,怏怏形于言色,要任,谓尚书令。怏,于两翻。 见者嗤之。嗤,丑之翻。 尚书右丞高绰、国子博士封轨,素以方直自业,业,事也。以方直为事,所谓强作之也,作之不已,乃成君子。 及肇为司徒,绰送迎往来,轨竟不诣肇。绰顾不见轨,乃遽归,叹曰:“吾平生自谓不失规矩,今日举措,不如封生远矣。”绰,允之孙;轨,懿之族孙也。高允事魏世祖以下四朝。封懿去燕归魏,以疏慢见黜。

清河王怿有才学闻望,惩彭城之祸,谓彭城王勰无罪见杀也。闻,音问。 因侍宴,谓肇曰:“天子兄弟讵有几人,而翦之几尽!谓又杀京兆王愉也。之几,居依翻。 昔王莽头秃,藉渭阳之资,遂篡汉室。事见《汉纪》。 今君身曲,亦恐终成乱阶。”会大旱,肇擅录囚徒,欲以收众心。怿言于魏主曰:“昔季氏旅于泰山,孔子疾之。朱元晦曰:旅,祭名也。《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祭之,僭也。 诚以君臣之分,分,扶问翻。 宜防微杜渐,不可渎也。减膳录囚,乃陛下之事;今司徒行之,岂人臣之义乎!明君失之于上,奸臣窃之于下,祸乱之基,于此在矣。”帝笑而不应。

④夏,四月,魏诏尚书与群司鞫理狱讼,令饥民就谷燕、恒二州及六镇。燕,因肩翻。恒,户登翻。

⑤乙酉,魏大赦,改元延昌。

⑥冬,十月,乙亥,魏立皇子诩为太子,始不杀其母。为后胡后乱魏张本。 以尚书右仆射郭祚领太子少师。祚尝从魏主幸东宫,怀黄㼐以奉太子;㼐,扶田翻。《博雅》,白㼐,瓜属。此黄㼐,又一种也。 时应诏左右赵桃弓深为帝所信任,祚私事之,时人谓之“桃弓仆射”、“黄㼐少师。”

⑦十一月,乙未,以吴郡太守袁昂兼尚书右仆射。

⑧初,齐太子步兵校尉平昌伏曼容表求制一代礼乐,世祖诏选学士十人修五礼,五礼:吉、凶、军、宾、嘉。 丹杨尹王俭总之。俭卒,卒,子恤翻。 以事付国子祭酒何胤。胤还东山,胤隐会稽东山。 齐明帝敕尚书令徐孝嗣掌之。孝嗣诛,率多散逸,诏骠骑将军何佟之掌之。佟,徒冬翻。 经齐末兵火,仅有在者。帝即位,佟之启审省置之宜,启之于上,审礼局之宜省、宜置也。 敕使外详。使外详议以闻也。 时尚书以为庶务权舆,毛苌曰:权舆,始也。此言王业创始也。 宜俟隆平,欲且省礼局,倂还尚书仪曹,诏曰:“礼坏乐缺,实宜以时修定。但顷之修撰不得其人,所以历年不就,有名无实。此既经国所先,可即撰次。”《左传》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撰,具也,述也。 于是尚书仆射沈约等奏:“请五礼各置旧学士十人共修五礼,今请分五礼,各置学士。 旧学士一人,令自举学古一人相助抄撰,抄,楚交翻,录也。 其中疑者,依石渠、白虎故事,请制旨断决。”石渠事见二十七卷汉宣帝甘露三年。白虎事见四十六卷章帝建初四年。断,丁乱翻。 乃以右军记室【章:十二行本“室”下有“参军”二字;乙十一行本同。】明山宾等分掌五礼,佟之总其事。佟之卒,以镇北谘议参军伏𣈶代之。𣈶,曼容之子也。𣈶,古邓翻。 至是,五礼成,列上之,合八千一十九条,诏有司遵行。

⑨己酉,临川王宏以公事左迁骠骑大将军。

⑩是岁,魏以桓叔兴为南荆州刺史,治安昌,汉南阳郡有安昌侯国。晋泰始中,割南阳东鄙之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四县,置义阳郡,治安昌城。后义阳移治石城山上,因梁希侵逼,徙治仁顺城,而安昌则俗谓之白茅城。 隶东荆州。

十二年(癸巳、五一三)

编辑

①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②二月,辛酉,以兼尚书右仆射袁昂为右仆射。

③己卯,魏高阳王雍进位太保。

④郁洲迫近魏境,近,其靳翻。 其民多私与魏人交市,朐山之乱,或阴与魏通,朐山平,心不自安。青、冀二州刺史张稷不得志,政令宽弛,僚吏颇多侵渔。庚辰,郁洲民徐道角等夜袭州城,杀稷,送其首降魏,朐,音劬。降,户江翻。《考异》曰:《魏‧帝纪》作“郁州人徐玄明”,今从《梁‧康绚传》。又《绚传》,稷死在朐山叛之明年。今从《魏‧帝纪》。按郁洲即郁洲。 魏遣前南兖州刺史樊鲁将兵赴之。将,即亮翻。 于是魏饥,民饿死者数万,侍中游肇谏,以为“朐山滨海,卑湿难居,郁洲又在海中,得之尤为无用。其地于贼要近,要,谓海道之要;近,谓南近江、淮。 去此闲远,魏图东南,其用兵必于淮、汉之间;郁洲介在海中,又非兵冲,故曰闲远。 以闲远之兵攻要近之众,不可敌也。方今年饥民困,唯宜安静,而复劳以军旅,费以馈运,臣见其损,未见其益。”魏主不从,复遣平西将军奚康生将兵逆之。复,扶又翻。 未发,北兖州刺史康绚遣司马霍奉伯讨平之。梁北兖州当治淮阴。绚,许县翻。

⑤辛巳,新作太极殿。

⑥上尝与侍中、太子少傅建昌侯沈约各疏栗事,约少上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则羞死!”帝每集文学之士策经史事,群臣多引短推长,帝乃悦,故约退有是言。护前者,自护其所短,不使人在己前。忌前者,忌人在己前也。约少,诗沼翻。不,读曰否。 上闻之怒,欲治其罪,徐勉固谏而止。治,直之翻。 上有憾于张稷,以其怨望,故憾之。 从容与约语及之,从,千容翻。 约曰:“左仆射出作边州,谓为青、冀二州刺史。 已往之事,何足复论!”复,扶又翻。 上以【章:十二行本“以”下有“为”字;乙十一行本同。】约与稷昏家相为,为,于伪翻。 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上起,犹坐如初;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踣而首先至地为顿。 因病。梦齐和帝以剑断其舌,断,丁管翻。 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上遣主书黄穆之视疾,夕还,增损不即启闻,惧罪,乃白赤章事。上大怒,中使谴责者数四。帝本信释氏报应之说,谓天可欺也,故因赤章之事而怒责约。古人不肯移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雅异于是。使,疏吏翻。 约益惧,闰月,乙丑,卒。卒,子恤翻。 有司谥曰“文”,上曰:“情怀不尽曰隐,”改谥隐侯。

⑦夏,五月,寿阳久雨,大水入城,庐舍皆没。魏扬州刺史李崇勒兵泊于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于女墙,城上短墙曰女墙,所谓陴也,今人谓之女头。 城不没者二板。将佐劝崇弃寿阳保北山,寿阳北山即八公山。 崇曰:“吾忝守藩岳,德薄致灾,淮南万里,系于吾身,一旦动足,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吾岂爱一身,取愧王尊!汉王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老弱奔走。尊止宿堤上,吏民争叩头救止,尊不肯去。及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尊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回还,吏民咸壮尊之勇节。 但怜此士民无辜同死,可结筏随高,人规自脱,规,图也。筏,音伐。 吾必与此城俱没,幸诸君勿言!”

扬州治中裴绚帅城南民数千家汎舟南走,避水高原,绚,许县翻。帅,读曰率。 谓崇还北,因自称豫州刺史,自宋以来,置豫州于寿阳。绚乘水聚民,自称豫州刺史,以求梁应援。 与别驾郑祖起等送任子来请降。马仙琕遣兵赴之。

崇闻绚叛,未测虚实,遣国侍郎韩方兴单舸召之。崇爵陈留公,故有国侍郎。降,户江翻。琕,部田翻。舸,古我翻。 绚闻崇在,怅然惊恨,报曰:“比因大水颠狈,为众所推。比,毗至翻。 今大计已尔,势不可追,恐民非公民,吏非公吏,愿公早行,无犯将士。”崇遣从弟宁朔将军神等将水军讨之,将,即亮翻。从,才用翻。 绚战败,神追拔其营。绚走,为村民所执,还,至尉升湖,曰:“吾何面见李公乎!”乃投水死。绚,叔业之兄孙也。裴叔业降魏见一百四十三卷,齐东昏侯之永元二年。 郑祖起等皆伏诛。崇上表以水灾求解州任,魏主不许。

崇沈深宽厚,沈,持林翻。 有方略,得士众心,在寿春十年,天监六年魏主命李崇镇寿春,至是年才七年耳,至十五年乃征拜尚书左仆射,适十年,史终言之。 常养壮士数千人,寇来无不摧破,邻敌谓之“卧虎”。上屡设反间以疑之,间,古苋翻。 又授崇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万户郡公,诸子皆为县侯;而魏主素知其忠笃,委信不疑。

⑧六月,癸巳,新作太庙。

⑨秋,八月,戊午,以临川王宏为司空。

⑩魏恒、肆二州地震、山鸣,魏世祖真君七年置肆州,领新兴、秀容、雁门郡,治九原。恒,户登翻。 逾年不已,民覆压死伤甚众。是后破六韩拔陵等作乱,恒、肆以北悉为盗区,此其祥欤!

⑪魏主幸东宫,以中书监崔光为太子少傅,命太子拜之;光辞不敢当,帝不许。太子南面再拜,詹事王显启请从太子拜,于是宫臣皆拜;光北面立,不敢答,唯西面拜谢而出。

十三年(甲午、五一四)

编辑

①春,二月,丁亥,上耕藉田,大赦。宋、齐藉田皆用正月,至是始用二月,及致斋祀先农。《汉仪》,正月始耕,耕日以太牢祀先农。臣瓒《注》曰:先农,即神农炎帝也。

②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衰老,与诸子孙聚敛无厌,敛,力赡翻。厌,于盐翻。 部内苦之,咸言欲叛。魏主遣中书舍人刘桃符慰劳益宗,劳,力到翻。 桃符还,启益宗侵扰之状。魏主赐诏曰:“桃符闻卿息鲁生在淮南贪暴,此淮南大槪谓淮水之南。 为尔不已,损卿诚效。可令鲁生赴阙,当加任使。”鲁生久未至,诏徙益宗为镇东将军、济州刺史;又虑其不受代,遣后将军李世哲与桃符帅众袭之,奄入广陵。此新息之广陵也。济,子礼翻。帅,读曰率。 鲁生与其弟鲁贤、超秀皆奔关南,招引梁兵,攻取光城已南诸戍。宋文帝元嘉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光城等七县;明帝大明中,立光城左郡。《五代志》:弋阳郡光山县旧置光城郡。 上以鲁生为北司州刺史,鲁贤为北豫州刺史,超秀为定州刺史。北司、北豫,因各人所统之地授以刺史。魏收《志》,定州治蒙笼城,领弋阳、汝阴、安定、新蔡、北建宁郡,皆蛮郡也。《水经注》:举水出龟头山西北流,迳蒙笼戍南,梁定州治。 三月,魏李世哲击鲁生等,破之,复置郡戍。复,扶又翻。 以益宗还洛阳,授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益宗上表称为桃符所谗,及言“鲁生等为桃符逼逐使叛,乞摄桃符与臣对辩虚实。”诏不许,曰:“既经大宥,谓已宥其谋叛之罪。 不容方更为狱。”

③秋,七月,乙亥,立皇子纶为邵陵王,绎为湘东王,纪为武陵王。

④冬,十月,庚辰,魏主遣骁骑将军马义舒慰谕柔然。骁,坚尧翻。骑,奇寄翻;下同。

⑤魏王足之入寇也,事见一百四十六卷五年。 上命宁州刺史涪人李略御之,涪,音浮。 许事平用为益州。足退,上不用,略怨望,有异谋,上杀之。其兄子苗奔魏,步兵校尉泰山淳于诞尝为益州主簿,自汉中入魏,二人共说魏主以取蜀之策,说,式芮翻。 魏主信之。辛亥,以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将步骑十五万寇益州;命益州刺史傅竖眼出巴北,巴北,巴郡以北也。巴西郡,梁置。北巴州阆中县,梁置北巴郡。将,即亮翻。竖,而涪翻。 梁州刺史羊祉出庾城,安西将军奚康生出绵竹,抚军将军甄琛出剑阁;甄,之人翻。琛,丑林翻。 乙卯,以中护军元遥为征南将军,都督镇遏梁、楚。此梁、楚,谓古梁、楚大界汴、汝之间也。 游肇谏,以为“今频年水旱,百姓不宜劳役。往昔开拓,皆因城主归款,故有征无战。不因薛安都、常珍奇、沈文秀,魏不得淮、汝、青、徐;不因裴叔业,魏不得寿阳。游肇之言,可谓深知当时疆事者。 今之陈计者真伪难分,或有怨于彼,不可全信。蜀地险隘,镇戍无隙,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不从,以淳于诞为骁骑将军,假李苗龙骧将军,皆领乡导统军。以统军乡导,因以名官。骁,坚尧翻。骑,奇寄翻。骧,思将翻。乡,读曰向。

⑥魏降人王足陈计,王足来奔见上卷六年。降,下江翻。 求堰淮水以灌寿阳。上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𣈶视地形,𣈶,居邓翻。 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功不可就。”上弗听,发徐、扬民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幷护堰作于锺离。康绚护堰作而置司于锺离。率,所律翻。绚,许县翻。 役人及战士合二十万,南起浮山,北抵巉石,《水经注》,淮水自锺离县又东迳浮山,山北对巉石山。巉,助衔翻。杜佑曰:浮山堰在濠州城西一百一十二里。 依岸筑土,合脊于中流。

⑦魏以前定州刺史杨津为华州刺史,华,户化翻。 津,椿之弟也。先是,官受调绢,尺度特长,任事因缘,共相进退,先,悉荐翻。调,徒吊翻;下同。任事,谓任调绢之事者也。任,音任。因缘,谓因缘为奸。进退,谓有赂者则进而为长,无赂者则退而为短。 百姓苦之。津令悉依公尺,其输物尤善者,赐以杯酒;所输少劣,亦为受之,少,诗沼翻。为,于伪翻。 但无酒以示耻。于是人竞相劝,官调更胜旧日。

⑧魏太子尚幼,每出入东宫,左右乳母而已,宫臣皆不知之。詹事杨昱上言:“乞自今召太子必降手敕,令臣等翼从。”从,才用翻。 魏主从之,命宫臣在直者从至万岁门。万岁门盖洛阳宫城之东门。

⑨魏御史中尉王显谓治书侍御史阳固曰:治,直之翻。 “吾作太府卿,府库充实,卿以为何如?”固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输京师,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记‧大学》之言。敛,力赡翻。 可不戒哉!”显不悦,因事奏免固官。

  ↑返回顶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