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岩集/卷二十四
记
编辑清清阁记
编辑洞阴县之东北。为白云山。其峰岭高峻。涧谷阻奥。而水泉尤清驶。皆以白砾素砥为底。山之产。多嘉木美材。又多五鬣之松。三桠之参。马尾之当归。兽形之茯苓。松芝石茸山芥诸服饵之物。缘山麓数十里。高原邃谷。茂林平川。大率皆可家。以其壤瘠而田下也。居民鲜少。往往草屋八九家。烟火裁属。岩耕谷汲。生事萧然。虽雅意林壑者。亦乐其幽胜。而病其荒落。卒莫能就而家焉。以故山水虽佳。而园池亭台之观。阙焉。吾友李君季愚。少从其妇家。家于山南燕谷里。既又即其居之旁。为藏书延宾之阁。而名之曰清清。自李君之阁成。而山氓野叟。无不就观惊异。行旅之过者。亦皆顾望踌躇。疑以为神仙之居。余虽未及登其上。而久已想像其胜。间始一往。从君俯仰移日。然后益知其名之称也。阁凡九楹。凉轩燠室。缭以栏楯。户牖明洁。莞簟潇洒。流水周于堂下。奇石峙于檐隅。清池古柳。萷椮幽爽。盛暑亭午。风气漻然。君则角巾布袍。从容其间。日洒扫焚香。讽书哦诗。其倦也则曳杖徐行。浇花种树。仰观山而俯濯泉。盖终日萧然淡然。无一俗务尘冗。是其境与事。可谓两清。而阁之得名也宜哉。虽然。境者。外物也。事者。粗迹也。徇乎境则贪外而忘内。滞于事则得粗而遗精。以是而为清。非清之至也。余观君为人。冲素澹泊。恬于势利。虽生于纨绮琮璜之族。而其容貌如野鹤。气韵如幽兰。固亦浊世之清士也。诚能不以是自足。而益以道义自濯磨。问学而达昭旷之原。操存而养虚明之体。使物累荡涤而胸怀洒落。真如延平之冰壶秋月。则斯可谓天下之至清。而于以居此阁也。无愧矣。君之所以名阁者。意其在此乎。意其在此乎。然不但曰清而已。而必重复其辞者。其亦致丁宁之深意也欤。或谓君之名阁。实本于稚川诗语矣。今之推之也。得无近于郢之书燕之说乎。曰。不然也。古人之引诗也。固亦不必其本旨。而惟吾意之所取。是以文王之雅曰。穆穆文王。于缉煕敬止。止者。语辞耳。而曾氏借之以明圣人之止。烈文之颂曰。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不显者。显也。而子思用之。反为幽玄之义。今夫稚川之诗。而李君之取之也。殆此类耳。不然则自洞阴而之风珮。自风珮而之清清。其取义也。无乃太远而不近。已晦而难明乎。余故略此而推其说如是。借曰非李君之本意。亦必犁然有当而莞尔而笑也。辛未归馀之小望。农岩逋氓。记。
凛岩寻瀑记
编辑直风珮洞之东。为凛岩谷。其水西流。至扫月石之下。入于大川。自吾家望之甚近。然不见其有异焉。一日。村民黄姓者为子益言谷中有瀑泉甚奇。子益以告余。遂欣然同往。大有及寅祥,岳祥从之。三人者皆骑。而两儿步焉。至谷口。见人家数四。负山带水。田畴篱落萧然。叩之。一老人偻而出。须眉皓白。可七八十。问瀑泉何在。为指径路所从入甚悉。入谷行里许。弃马草中。杖而前。即见一盘石。陂陀可坐。水流其上淙淙然。二松覆之。奇壮郁跂。傍有枫林亦高大。叶正鲜红。同行遽喜甚。不意此中有许佳胜也。自是径路曲折。屡得佳处。愈进愈可喜。然迷不知瀑泉所从入。第沿溪而上。凡行五六里许。瀑终不可得。倦坐石上。摘山果啖之。俯仰四顾。峰环岭叠。涧谷深窈。弥望皆霜林红黄。其东北。境益幽绝。望之隐隐若有异焉。意甚乐之。然日既昳。又瀑泉不可失也。还从旧路而下。始得一支径。髣髴向老人所指者。试循之以行。未几。即行冈脊。登登益上。竟不知瀑所在。俄闻谷中有人声。乃子益先从涧下至此。谓已得瀑。问其状。黟石嵚然。重累潺流被之。绝无可观。余与大有相视。哑然而笑。谓此何足以偿鞋袜费。遂不至而还。饭于陂陀石上。子益笑谓今日以后。当益厌天下辩士无所信。盖恨为黄姓人所欺也。既下山。见向老人。告以所见。老人曰。非也。此上自有真瀑。然从涧下。则路绝不可到。须从冈脊行。可就而俯视。乃知余所道者。正是。恨不益努力前行耳。然亦喜瀑之实。不止于子益所见。而姑留此以供他日游。更觉有馀味也。游之日。辛未八月二十一日。其翼日。为之记。
游白云山记
编辑白云山。吾家之外圃也。旧时虽游屐屡至。而每觉有遗胜。今年八月戊戌。偶兴发。骑牛而行。阿岳乘马随之。既到寺。日既夕矣。归马与牛。就白莲堂宿焉。己亥。朝饭。入曹溪洞观瀑泉。至太平洞而还。日尚未中。李齐颜季愚。金锡龟圣宝。闻余为山行。踵而至。夕复携二君。观曹溪瀑。适李君观命。同其族弟某至寺。遣人相闻。即归见之。庚子。朝饭。携李愚访上禅庵。僧大机随之。金锡龟为李观命兄弟所牵去。不得从。至庵少憩。归饭于白莲堂。即出山。余无马步行。季愚推其马与岳儿骑。与余同步行。至仙游潭。徜徉良久。步而归。是行也。虽未穷高极深。而泉石之观。视前游所得为多。聊识其一二。以为后观。
白莲堂。在寺左偏。旧时所无也。新构明洁。庭宇萧然。面前峰岭竦峙。枫松被之。峭蒨葱蔚。若云霞然。溪水演迤。其下。白砾清潭。莹彻若镜。有鱼数十头常游焉。余两宿其中。意甚惬。时适十六七。连夜无云。月色皎然。辄携酒露坐石上。至夜深犹不欲归也。
自白莲堂。缘溪而上凡数百步。皆白石玲珑。绝无块砾堆叠之累。水行其间。随势停泻。深浅纡直。皆曲有姿态。从此而入。可达曹溪。曹溪者。古寺也。今废久矣。而其下有瀑泉甚胜。寺僧惮篮舆劳讳之。今年春。季愚始为余道之。余至寺。首以是为问。僧徒不敢隐。然犹不欲余往。余就乞一芒履及一僧为导。脱然径往。前得一小庵。有僧翠仙者。引余至其处。溪中白石。陂陁颠委。几十数丈。泉流横曳。作两折而下。折处辄为小泓。清浅可弄。石色莹腻如玉。溪南苍壁横带。亦可观。大抵意态奇丽。髣髴若枫岳之碧霞潭而小。要当为一山最胜处。而缁流秘之。故游人绝无至者。季愚虽闻之。而亦未尝见也。其实自寺至此。不能数里。径路又甚夷。余于一日中再往返。而杖屦犹有馀力。不待篮舆游也。山僧固善讳胜。而亦游者自卤莽耳。
由曹溪瀑。以上三四里。溪水分二道。其自东北来者。即太平洞之水也。旧有太平庵。在其源。故洞以名焉。余旧闻洞为此山最深处。幽夐险阻。宜于避地。欲寻一置屋处。仿晦翁云谷古事久矣。往子益一至洞口而还。颇道其胜。劝余诛茅。余尤倾意。今见之。峰岭环合。涧谷幽奥。石壁尤清峙可喜。但恨地势不宽平。溪中杂石。磊磈堆叠。无演迤泓渟之观。意欲更进以究其胜。而林深路阻。不易便穷。早晩复来。当极意搜索也。
不知庵记
编辑华岳之山。在貊之西。北山之阴有隩区。曰谷云。古清寒子之所栖止也。其地环以崇山。障以修岭。长川大溪。经纬其间。四面而入。无一坦涂。往往猱缘蚁附。行万仞之厓。临不测之谷。其险阻如此。故居其中者。率皆山氓逋户。如鸟兽聚然。自清寒子之后。历数百年。而吾伯父始居之。其初即梅月台之西卧龙潭之上。作亭以临之。取崔孤云诗语。名以笼水。而日曳杖吟啸于其间。人望之邈然若神仙之不可及。而亦忧其孤高难立矣。乃先生安而乐之。滋久不厌。去年秋。又自亭南行四五里。入华岳深谷中。斩木夷阜。缚屋以处。于是山重水袭。人境益远。遂名之曰不知庵。而命小子为记。小子不敢辞。就请其所以名者则曰。昔放翁有诗。万事无如睡不知。余故甚爱此语。而是庵也又适在华阴。故因以名之。以自托于希夷云尔。小子于是退而窃叹曰。呜呼唏矣。先生之旨。深哉。夫人之所乐乎为人者。岂不以其能以一心而周知万事乎。然世道之变无穷。而事或有不必知者。亦有不欲知者。甚而有不忍知者焉。则无宁以不知为乐。此固人情之所时有也。然人之不能无事也。如影之必随形也。心之不能无知也。如鉴之必照物也。夫苟欲息影而废照乎。则唯睡为可以逃焉。此先生之所以有味乎放翁之诗。而其以名庵也。亦犹前日名亭之意也欤。抑笼水之云。犹托于外境。而所不欲闻者。是非之声而已。若今之云者。则殆将收其官。知一闭于内。而于世间万事。可喜可怒。可哀可乐。大小无穷之变。举无所知焉。其意又深于笼水矣。盖庵之作也。去亭后十数年。其于世道之变。所感有轻重。故所托有浅深。观于此名。虽千载之下。亦可以见先生之心。而于今日世道之变。亦不待考史论事而几得之矣。小子复何言哉。抑小子窃念放翁之诗。善矣。然睡未必皆不知也。睡而不知。唯睡心者能之。苟不能睡心。而唯眼之睡。则彼其梦。将纷纷然有侯王焉。有将相焉。有驰骋弋猎声色之娱焉。有贫贱忧苦死丧得失之戚焉。是虽曰睡矣。而其与接为构。勃然斗进。又何异于觉时哉。今且以希夷言之。当五代干戈之际。亦既愁闻闷见于当世之事。而携书归隐久矣。千日之睡。宜莫能撼。而乃更骑驴而出。堕驴而归者。亦何为哉。意者其犹未能睡心乎。若然者。虽终身盘礴于云台之上。而中原逐鹿之梦。犹在也。是尚可谓不知乎哉。今先生。虽自托于希夷。而乃其所存有不同者。从今以往。山里许多岁月。固无非先生隐几打齁之日。而其方寸之间。必将冲漠冥寂。无思无梦。事物不得入其闲。而鬼神莫能窥其际矣。如此而谓之睡心。如此而谓之不知。不亦可乎。乃先生之意。则不止于此而已。方将开太初之谷。作五无之庵。歌灵均远游之乱。以卒其年。若是者。将遗形骸超鸿濛。独立于万物之表。无复有梦觉之境知不知之倪也。此又岂小子所能测哉。呜呼深矣。呜呼远矣。〈伯父又于华岳最深处。得一谷。万杉参天人迹所不及。遂名之曰太初。而拟作小庵。取远游卒章五无语而名之。〉
泠泠亭记
编辑亭之名泠泠。吾先君名之也。名之也而亭盖未作也。亭未作而名先焉者。乐其胜而识之焉尔。始先君买田于白云之阳。即有卜居之志焉。既而。得故李氏钓台而乐之。遂名之曰风珮洞。而送老庵作焉。亭之名也。盖在是时矣。庵以备宴息。亭以待观游。于归休之适。庶几具焉。而庵既粗成未完。亭竟不果作。而世变罔极。遂至今日。不肖孤等。乃始来投山里。修葺庵庐。祗奉几筵而终三年焉。虽其求死不得。窜身无所。苟以假息于此。而亦惟当日之遗意。是追焉耳。顾先君之卜是居。几二十年。而不能以一日归休。然其爱乐思想。形于题品。发于吟咏者。固无异于朝夕杖屦矣。其在后人。诚不忍或怠于堂构而使之湮芜。惟其楼榭桥池。所尝命名而未就者甚多。力不能遍举。遂先作是亭于钓台之上。椓地为楹。茅茨覆焉。既成。伯父以汉隶题其扁。而先君又尝乞得尤翁大字。幷取以揭之。而不肖孤昌协。略为识之如此。来者观之。尚有以见先君之雅意丘壑。不幸未遂。为之俯仰太息。而知是亭之作不偶然也。呜呼欷矣。名亭之义。盖取稚川洗药池诗语。以地名洞阴故云。壬申九月二十一日。
有知堂记
编辑吾伯父谷云先生。既作不知庵于华岳山下白云溪之上。以居焉有年矣。间又得地于庵北数十步。作小屋曰无名窝者。以与庵相对。盖屋凡三间。而别其东一间。加丹雘焉。以奉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与本朝梅月金公之像。而名之曰有知堂。盖谷云一区。本梅月公之所尝栖托。山中之人。尚能言五岁童子旧址。而其傍则有卧龙潭焉尔。昔朱夫子尝作武侯祠于庐山而记之曰。来者尚有以识余之意也。又梅月公之自言曰。后世必有知我者。堂之取名。盖本乎此。其旨深矣。然武侯。王者之佐也。其事业功谋。诚忠义烈。具在天下万世。𬊤赫光明。如雷霆如日月。虽妇人孺子。皆能诵说称道。斯亦可谓杰然而不常者矣。若梅月公。则削发而逃世。采薇而登山。悲歌痛哭悠悠忽忽。以与鸟兽同群而不知返焉。是且为清狂。为傲僻为索隐而行怪者焉。若何而得与武侯班乎。且武侯之迹。于东土远矣。今乃引之。而与梅月公共此堂也。无亦阔焉而不近乎。呜呼。善观古人者。岂于其出处隐显之迹而较之哉。亦察其所存而要其义之归焉耳。是以大禹之平成天地。万世永赖。功莫大也。而颜渊眇然处于陋巷。终身一箪瓢耳。孟氏辄以幷论而不疑。以其道同也。不然则虽以扬雄之窃拟孟子。崔浩之自比张良。而君子莫之与也。夫以梅月公而比之武侯。其迹则诚悬矣。要以义笃乎君臣。而心存乎靖献。足以扶伦纪而裨世教。则虽谓之如合符节焉。可也。特梅月公之时难而其志隐。故世莫有公诵者。非先生尚论不苟。孰能明其然哉。且以武侯之贤。而为天下后世之所同慕也。托物而致意。缘名而寓实。盖将无往而不可。况今戎夷泯夏。四海左衽。西蜀南阳。皆为腥膻之区。虽以侯之眷怀旧邦。亦必不忍于临睨。而俎豆之奉其殽也。盖久矣。况于其馀乎。惟我东表一域。尚为衣冠礼乐之邦。而又此谷云者。幽深夐绝。自为隩区。一切氛溷秽浊所不能及。而又得先生以为之主。而梅月公为之邻焉。以此而言。则举天下之大而可以揭侯清高之像者。莫有宜于此者也。即侯之神。亦必莞尔而笑。乐得其所。又焉知其出于海外属之貊国之墟也。虽然。非先生所感者深。则又谁肯为此哉。夫以人而疑于梅月也者。滞于迹。以地而疑于武侯也者。拘于方。滔滔者举世皆是。又安在其能有知也。嗟乎。庄生不云乎。万世之后。一遇知其解者。是朝暮遇之也。夫以古人而得先生于今日。既不为无知矣。自今以往。其又无一人焉。能知先生之为者乎。若是则其为朝暮遇也多矣。又何必人人而皆知哉。夫朱夫子与梅月公所以期于来后者。亦若是而已矣。小子不敏。何足以有知。猥承先生之命。辄书其得于管窥者如此。而系之以诗。诗曰。
华山之阴。伯父之居。碧石为畿。清泉在除。白茅松楹。有堂萧爽。堂中何有。有俨二像。惟忠武侯。曁清寒子。西蜀东韩。相去万里。遥遥千载。炯炯一心。英爽凛然。孰不起钦。惟是伯父。其克尚友。荷衣蕙带。独立无垢。我非斯人。而谁与归。中庭有柏。空谷有薇。俯仰今古。抱膝悲歌。嗟哉此意。知者几何。有知无知。我思靡歇。顾视寒潭。霜月皎洁。
北溪精舍记
编辑外兄参判李公。自东湖之楮岛驰书。讯昌协于白云山中而谓之曰。余之居于是也。初非久计也。杨州先垄下。有地数亩。将早晩就居。死便埋焉。是余之本怀也。今既先立数楹。为容膝之所。而其北有小溪焉。故揭其号曰北溪精舍。子其为我识之。且以诏后之人焉。昌协发书而叹曰。嗟乎。传不云乎。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仁孝之道。盖无大于此者矣。士君子不得立于朝。则退而处于田野。常也。然论其所宜归。莫尚于先墓所在。盖托荫乎松槚。寓目乎丘垄。以无忘其本始者。礼乐之情然也。不然则虽有山林江海之乐。而谓之得其所。不可也。昔欧阳公深爱颖上山川作诗。思之至。成一集。及老而致事。卒归此以终焉。后之君子。或讥其不以思颖者思庐陵。而惜其不归老于泷冈之下也。今公所居。江山之胜。盖不减于颖。而又去先墓。直莽苍间耳。然公不以彼为可怀。而眷然有首丘之志焉。其亦异乎欧公之为矣。况身后之计。又于是乎在焉。则幽明始终。将益顺宁。而无复有遗憾矣。岂非善之善者乎。后之人。诚能体公之意。以其不去丘墓为法。而洒扫歌哭。无或违远。则仁孝之道。将永久而不替。此公之所欲识焉而诏之者欤。嗟乎。自公之先墓。东去六七里而近者。吾先君子之藏也。以余之不孝。虽不能下蓐蝼蚁。亦宜瞻守封茔。以毕馀命。而顾无一垄之地可以托身。不得不以此洞阴者为归焉。亦以先君子之所尝卜筑往来。而窃自托于朱夫子考亭之遗意。庶几后之君子或不见罪焉矣。今而闻公之为。不觉此心有戚焉。呜呼。斯其为天理人情之所同然而不容己者欤。抑余尝爱三国志。司马德操尝造庞德公。值其祀先人墓。径入室。呼德公妻子速作黍。徐元直当来。与德公谈须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主人。古之贤人君子。闲居结邻。丘墓相望。往来无间。真率可乐如此。余虽不得归托先垄。与公望衡对宇。以修庞公,德操之古事。然时节省扫。辄造公精舍。留连谈䜩。以叙契阔。盖将有日。尚亦不为落莫也。姑书此以塞公命。
三一亭记
编辑亭在谷云之华阴洞。吾伯父所置也。何以名三一。三柱而一极也。何取于三柱一极。以为有三才一理之象焉尔。曰是象之而为也欤。亦为之而有是象也。始伯父杖屦于溪上。有石焉如龟鼍之曝于涯。其背可以亭也。而前赢后杀。劣容三柱。因以成之而象具焉。成而名之而义见焉。是亦自然而已矣。凡物于天地间者。其为数至不齐也。而莫不皆有自然之象焉。知道者。默而观之。无往而不相值焉。顾昧者不察耳。河之图也。洛之书也。人但见其十与九而已矣。而伏羲夏禹得之。则天地生成之序。阴阳奇耦之数。一举目而森如也。故八卦作焉。九畴叙焉。至后之君子。乃谓观于卖兔者。亦可以画卦。盖善观物者。不以物观物而以象观物。不以象观象而以理观象。以象观物。则无物而非至象也。以理观象。则无象而非至理也。譬之。庖丁眼中。无复有全牛焉。今是亭也。其为三与一者。山之牧儿荛叟。皆可指而言之。而其理象之妙。则先生独默契焉。盖朝夕俯仰其间。有足玩以乐之。而无俟乎图书之陈于前矣。然则是亭之作。而先生之名之也。惟无意于取义。而邂逅相值。为可喜耳。岂区区象之云乎。抑尝读易大传。古之制器用者。栋宇舟车。以至弓矢杵臼。所取象凡十有三卦。呜呼。圣人之神智创物。果有待于逐卦取象乎。亦观于其既成而以为有是象焉耳。故仲尼著之而曰盖取。盖之为言。若然而不必然之辞也。后有登是亭者。观于其法象。苟亦曰盖取乎则可也。如必曰象之而后为。则非是亭之实也。时癸酉季冬上旬。从子昌协。记。
东征记
编辑丙子八月十六日。巳时。自农岩发行。秣马花岘韩尚周家。夕宿方吉里李子正庄奴家。是日。行六十里。
十七日。阴。夕乍雨。平明发行。到朝宗。历拜外舅墓。行十里逾一岭。名介罗里。过岭行深谷中。山势回复。一溪八九涉。崎岖廿馀里。始得大路。秣马甘泉驿。过嘉平郡。登超然台。形胜具见曾祖考清平录中。日暮雨作。促马到安保驿。栈道沿江二十里。宿林末生家。是日。行九十里。
十八日。朝阴。雨时下。向晩开霁。日出时发行。登席破岭。岭路甚峻。徒步。以休马足。雨势颇紧。衣尽湿。下岭复得江。隔江原野旷然。心眼始开。舟渡新渊。午后到春川邑底。寄医生朴孝哲家。府使南聚星。来见。
十九日。晓雨乍止复作。午后快霁。朝发行。登昭阳亭。少坐饮一杯。下舟渡江。行廿里。为扶服迁。两山峡束。栈道往往绝险。栈尽始舍江。入谷行十许里。寺僧持篮舆来迎。树林翳郁。水声溅溅。渐入幽境。下舆坐九松台。台筑石以成。九松今亡。其一。寺僧新种稚松补之。台下白石宽平。溪水沦涟。双瀑从崖上坠下。长仅三丈。瀑上复有龙潭。潭上又有双瀑悬焉。其长视下者而壮。尤更端好。坐台上呼酒饮一杯。稍前数百步。为影池。池深不盈尺。湛然绿净。有小石数四。离立其中。苔草被之。更可爱池。所以得名者。具在先祖记中。懒翁所植赤木四株尚在。其一。大几五十围。岁久中朽。呀然拆裂。有二小树蘖生。大亦十围。贯心腹以上。出于其颠。布枝叶甚奇。到寺少憩。观西川。饭于松坛。篮舆上息庵旧墟。在仙洞最深处。石砌犹存。石刻四字宛然。其傍小庵数楹。叠石危构极孤绝。此即后人所构。非息庵也。庵后苍壁削立。其上为松坛。孤迥可坐。转而西数十步。为罗汉殿。石上盥盆尚存。泉流涓滴。不能盈科矣。殿左涧中有石函。中置瓦缶。瘗真乐遗骨。转而东数百步。为见性庵。在芙蓉峰下。地特清高。庵空无僧。时日且夕。山风飒然。倦甚枕石而卧。老僧明宪。随至对睡。真堪作画也。归路观极乐殿。夜宿禅堂。〈寺谓清平寺。〉
二十日。晓起月明。从一僧往观影池。木影阴森。水光冲融。别有一段幽异之景。酌酒一杯而归。饭后复见西川。读金富轼所撰真乐碑。石色莹腻。字画无少泐。独上面数掌。大为冬月打者。火灸剥裂。可惜。至龙潭九松坛坐。良久出山。僧明宪,善晖,天浩随至此送别。历见牛头寺旧基。入民家秣马而行。再登昭阳亭。历憩闻韶阁。府伯出见。夜宿朴家。
二十一日。朝雨旋晴。朝。府伯来见。饭后冒雨发行。中火原昌驿。十里逾沙岭。十里扶苏院。是为洪川界。自是行山谷中。往往有水石。凡十五里。夕宿洪川邑底车家。
二十二日。雾。平明发行。十五里有盘石瀑流之胜。少坐饮一杯。三十里苍峰驿。秣马发行。十馀里碧玉亭。苍崖碧潭上。有长松数十株。下马少坐。二十里到横城。
二十三日。日出后发行。误取迂道。行四十馀里。未到黄家葬山。数里遇远伯。班荆坐语。前六七日先到此。靷行昨泊兴元江边。不久当至。故方往迎于中路云。余马困人疲。不能偕行。直到其墓庐。午间。丧行来到。敬之及其二子随来。主牧李大规。数日前往其松楸。留书相问。且馈粮米二斗及馔物若干。
二十四日。雨。方伯沈汝器来到。巳时下棺。余题主。仍参初虞祭。横城县监曹挺夏。亦来相见。
二十五日。朝食后发行。五里许有小山逦迤。往往为苍崖松树森蔚。其上大溪水。循其趾而流。即蟾江上流。如是二里许。有栈道名编崖。渡溪北行。顾视溪南。苍冈嶐然。万松被之。水汇其下为清潭。冈内隐隐有村落田畴。望之甚胜。不知何村也。凡行三十里。到横城。视去时路大捷。主倅曹挺夏闻而来见。馈饭助粮。三十里到苍峰驿。日未暮矣。
二十六日。平明发行。秣马洪川。赴举士人自春川来者。适同馆来见。一名李宜佐。一不及问名。四十里歇马路傍。五里马岭。十里泉甘驿。
二十七日。晓雨旋止。午后复雨。食顷乃止。日出后发行。四十里万义驿秣马。行里许得栈道。缘〈缺〉几一里。是为白迁。冒雨行十数里衣尽湿。投入路傍村舍。更衣少憩。雨止复行。里许渡江。逾一峻岭。到邑治。自江至此。凡十里。堂兄以疾尚未还邑。以余行近当到此。预敕官吏接待。故吏辈来谒。请入馆衙中。夜宿东轩。
二十八日。午后发向寒溪。五里登合江亭。二水交会于前。白沙清湍。潇洒幽夐。逾德山岭。行栈道数百步。十里圆通驿。连行长松间。从树抄隐隐。见数峰如雪。令人神耸。十五里至寺宿。寺旧在瀑布下。庚午。火烧移建。未几又火草创。不及重建。〈邑治。麟蹄县也。〉
二十九日。朝饭。篮舆行十里。为玉流泉。泉从石上流下。穿石为小泓。泓上下皆瀑约〈缺〉数百尺。十里为旧寺基。自此以上。路极峻绝。在舆上如直登天。行三里。下舆步行。十步一休。喘息如锻。三四里得一石台。正对瀑布。苍壁磅礴。不知几千尺。瀑从其颠下坠。飞舞夭矫。如散丝。如垂练。日光正照。匆作彩虹色。或被山风横吹。则飘散霏微。如烟如霭。骤视之。殆不知其为水也。旧见李孝光记。雁宕瀑。浡浡如苍烟。乍大乍小。匆被风逆射。盘旋久不下云云。今见之。信然。数僧用木石。壅其上流。畜水决之。喷薄奔腾。木石俱下。声振林壑。亦壮观也。坐数食顷。舆行四里。至大乘庵。占地极高。幽夐可爱。但数年无居僧。荒落已甚。然尚可度一夜。洒扫设枕簟。为留宿计。饭后。往观上乘庵。旧址在庵上数百步。僧言登后峰。可望曲渊凤顶。而草深路废。日又晩不得往。怅然。
卅日。朝食后。登舆向万景台。台在庵南五里许。乃一石峰最前。石厓十断。下临无地。上更巉削。容一人坐。既上。视山里诸岩壑如指掌。适白雾方涨。弥漫如大海。呑吐兴灭。顷刻千变。坐观良久。步下绝磴。其艰与昨路无异。特登降异耳。行五里。始就舆。到寒溪寺午饭。日晡还邑。〈以下缺〉
仁民堂记
编辑静观李先生。为仁川之三十三年。其嗣子喜朝同甫继莅县事。于是先生弃世。既二十有九年矣。而大夫人尚无恙。侯以板舆奉以之县。既至。喟然叹曰。此吾先君子之桐乡也。其寄惠尚未亡。余苟不能于政。而得罪于其父老。尚何以见于先庙。亦何以安吾母。且是邑也。以仁为名。余尤不可以不勉。于是为政未几。而民咸曰侯爱我。既而。八路大饥。民死者相望。侯益殚心罢精。日夜忘寝与食。以图赈事。其规画措置。曲有条理。假贷散施。必皆躬亲。吏不得上下其手为奸蠹。于是粟之及于民者。广而不滥。节而不啬。盖麦熟而阖县无一流且死者。民胥大驩。讴颂溢境。旁及邻邑。上流于京师。侯顾不以自足。乃更以仁民者。名其所居之堂。以加勉焉。而书来求记于余。余谓斯民也。固吾之同胞也。苟非拂人之性者。其孰无仁之之心。然能充而达之。无间断无亏欠。虽君子以为难。而岂煦濡小惠之谓哉。且夫道殣接乎目。终日而食不下咽。持瓢而丐于门。辍餐而与之食。行道之人。皆然矣。况受命而牧一邑之民。目见其饥饿且死。而有不恻然而动心者乎。以此而言。则侯前日之政虽善。固未足为仁民之大也。惟于平居无事。而至诚恻怛。无一日不在乎民。若父母之于子无疾而忧之。不间于其疾时。则凡于其欲恶利害施罢而兴革之。将无所不用其极。而江河之浸。膏泽之润。滋久而不可解矣。惟如是然后。乃可以充仁民之义而无慊于心矣。昔孟子称文王曰。视民如伤。夫文王之化至矣。当时之民。岂有匹夫匹妇不得其所者。而视之犹如伤焉。此文王之所以为纯亦不已也。是以明道先生之几于圣也。而尚自谓有愧于此。况侯何敢不勉。且侯之民。虽脱于沟壑。而其疾痛呻吟。固尚未瘳也。侯又安得相忘于无事。而不亹亹以终其仁乎。然侯之久于此。未可知也。继侯而居是堂者。能顾名思义。而以侯之心为心。则侯虽去而其德惠之及于民者。固无穷矣。此岂一世之仁也哉。静观先生。以学问恬退。为世所宗仰。显宗朝。乞外得是邑。未半年而去。民犹怀思其仁。而惜其惠之未究。侯能推本阐绎。以卒其施。可谓能子矣。
始祖太师墓坛记
编辑始祖太师金公讳宣平。新罗末。为古昌城主。丽太祖讨甄萱。公与权幸,张吉。以郡归附。太祖得之。遂有甁山之捷。由是义声益振。卒以灭萱。本公等三人力也。策功。首以公为大匡。权幸,张吉为大相。俱赐号三韩壁上功臣。爵太师。升古昌为安东府。公既卒。安东民。思其功德。立庙府司。与权张二太师并享。至今不绝。事具退溪李文纯公所为记中。盖当公之守古昌也。罗运既讫。而逆萱戕虐君父。义在必报。顾公以孑然一孤城。当凶锋之冲。不能自立而有为。则决策附丽。共灭仇贼。以自伸其义。此殆与张司徒佐汉灭秦楚。以报韩仇者相类。而其遗风所激。民勇于义。如夜别抄及红巾贼之乱。皆能出死力。以卫君上。遂成美俗。此尤公之所以为德于一方。而其于庙食百世。宜矣。独公墓宅。岁久失其处。胜览记。其在府西古台庄里。而自曾祖文正公府君。尝率诸宗人。遍行寻求。至为文以祷于天灯山而竟不得焉。府西十馀里。有峰曰台庄。即天灯山之左麓也。其下地名堂洞。而村人樵猎者。皆称太师墓洞云。崇祯丙寅。宗人金𡐔等。以其名寻求至其地。有申姓者葬其中累世矣。直一墓后十许武。有若古冢而夷者。堦砌外周。广轮可辨。盖类大葬焉。而其形局案对。又多与古籍及乡父老所记者合。既十八九可征。而又闻申姓之葬也。实发二古冢。瘗之他所。而于砌下。又得埋石若志者匿之。益可疑。于是诸宗人。相率具其事。讼之官。官为逮问。果得其发冢状。即掘去之。而石终不可得。无以为验。官亦不肯竟其事。事遂已。既已无可奈何。则有言曰。惟我太师。功在罗丽之际。名显史策。德施乡邦。子姓荫庥。不为不蕃。而衣冠之葬。失不知处。历几百年。洒扫莫及。今幸几得真兆。而顾为奸人盗占。茔域毁伤。碑版泯灭。卒无以验其实而加封筑焉。痛心疾首。其何以慰追远之思。唯古者之祭。固有望墓而坛者。今若仿而为之。使来者得以彷像其体魄所在。而耕犁樵牧。亦无敢阑入焉。则于礼其或可。咸曰然。遂卜用某年某月某甲子。除地为坛于洞中。既成而祭。宗人咸会。自是春秋享祀。一如上冢仪。期永久遵行。而且谋立碑坛侧。镵记其事。以诏后之人。伯父命昌协草具其本末。以备立言者采录。谨书之如此云。
江华府西河李公祠宇重修记
编辑故尚书西河李公。以今上十九年癸亥。出为江华府留守。明年甲子。以大提学召还。其在官甫期月耳。民怀思其德。歌咏不忘。为立祠府治西。偏肖像以祀。时则公盖无恙也。后十四年丙子。公从子颐命养叔。继莅是府。则公没适九年矣。既至。谒见祠下。忾然太息。而见其屋宇。湫隘陊坏。不称庙貌。遂议于乡人士。稍拓而新之。椟藏其像而代设位牌。享用铏豆。以易燕食。于是规制始备。书来属昌协俾记其本末。且曰。先叔父之为政于斯。去今不远。其德惠之施于民。精神心术之见于事者。尚可按而睹也。顾某不肖。不能髣髴其一二。怵惕愧恐。何可胜言。盖叔父之至。适值比岁不登。其所蠲赋税。以米计者数千石。而府内失火。延烧累百户。又大出米酱。以赈救之。民忘其灾。捐俸钱。助建孔子庙。厚廪其子弟而课其学。月试射将校。重赏以激厉之。于是文武竞劝。勤于艺业。尤留意关防。其制置规画。建请于朝。率多经远之图。至于积金累千。为异日军兴费。大修器械。至今充牣府库者。皆其所措置。宜若日不暇给。而乃其治。一于简靖。虽财谷散聚。鼓铸并兴。而居处超然。若无一事。棰楚不苛。声色不大。而奸猾闭匿。村闾晏如。是故虽以其民易骄而怨。又善造谤毁。而于公咸一口称颂。卒不敢以毫毛疵议。既没世而犹思慕不衰。修祠之役。民竞乐赴。无一或后。凡此皆宜略见于记中。以示来后。吾子其图之。昌协窃惟公少以文章节行。著称于世。立朝四十年。直道正色。未尝少贬。人视之殆若元礼,孟博。风岸高峻。不可梯接。而察其所存。实宽大仁爱。言论行事。常持古人大体。视世之刻核苛细偏察。以为能者。不翅甚远。以此而施于政。岂有不得其民者哉。国家视江都为保障要地。自建置留守。重其事权。而其选用。尤加难慎。必遣卿宰名臣有文武才望者以塡之。上下八十年间。历选其人。岂无善政可纪。而亦未有立祠以祀者。至公乃始得之。则其政治之尤异。不待问而可知也。然而世道之衰。上下交相为市。姑息以悦民。笼络以取民。而民则从而尸祝之。若是者。亦往往有之。以公正直。其必不屑乎此矣。夫其无意于得民。而民自不忘。此公之所以为难。而祠之所以可贵也。余故不辞而乐为之记。或谓祠之作。本自于乡人士则公也。而今也广其屋宇。备其规制。则事体随而加重焉。自养叔而为之。得无疑于私耶。余曰。有是言也。然乡人士之立祠祀公也。岂为一时计哉。固将期于百世之远耳。而其称生祠者。特据公无恙时而云耳。今公既没矣。则其名固不可以无改。因其名之改而稍修其实。以为永久图。是亦乡人士之意也。何不可之有。且使庙貌益尊。而来者益加瞻敬。求公所以得民者如何。而勉焉企及。以无废前政。无失人和。使国家保障之地增重。未必不自于此。此又岂一人之私也哉。因并附记其说。以谂后人云。崇祯纪元后七十年戊寅九月日。
霁月堂记
编辑昼夜之相代。而日月互为光明。四时之运行。而风云变化。草木汇荣。此有目者之所共睹也。而世之高贤逸士。乃或专之以为己乐。若人不得与焉者。何哉。势利诱乎外。则志意分。嗜欲炎于中。则视听昏。若是者。眩瞀勃乱。尚不知其身之所在。又何暇于玩物而得其乐哉。夫惟身超乎荣辱之境。心游乎事为之表。虚明静一。耳目无所蔽。则其于物也。有以观其深。而吾之心。固泯然与天机会矣。此其乐。岂夫人之所得与哉。是以。必其为归去来赋者。然后可以凉北窗之风矣。必其为击壤吟者。然后可以看洛阳之花矣。此我后谷宋先生之所以有霁月堂者欤。堂在湖西之怀德。即先生所居里第。先生之言。以其檐宇稍褰。而东南豁。于澄霁之夕。得月为最多故名。然先生雅性冲恬。立朝四十馀年。多退少进。及晩更变故。益无意于当世。除命屡下。高卧不起。优游闲燕。以适其志。凡世之得丧欣戚婴于中者。既寡矣。是以于霁月。特有会焉。而得玩而乐之于斯堂之上也。不然。彼洛阳亭馆高栋而危槛者。夫孰不宜月。而独先生可以专之乎。且闻宋氏之先。尝有隐君子以风月名其堂者。曰双清。先生之于是堂。虽独取其一而名之乎。乃其襟怀清旷。前后一致。而即此月者。虽谓宋氏传家之物。可也。其孰敢间焉。昌协病且路远。尚不得一登是堂。而先生累书见属为记。辞不获命。姑以是说复焉。尚俟异日裹粮秣驹。拜先生于堂之上。清夜月明。整襟危坐。从容论黄太史称周茂叔语。以究洒落之义然后。名堂之蕴。庶可以有发焉尔。岁戊寅腊月小望。安东后人金昌协。谨书。
使无轩记
编辑李侯乐甫出知桂阳县。取大学听讼章语。名其治事之所。曰使无轩。书来谓余。某之居于斯三年矣。于民事无敢不尽心焉。而顾自以听断之明。未犹人也。故凡民之以讼来者。一皆谢遣。今则嘉肺之间。几无两造矣。是亦可谓使无讼也耶。愿吾子之有以教之也。余谓民之不能无讼也。自上世而已然矣。是以伏羲至醇厚。而卦有以讼名者。盖观于天水之违行。健险之相重。而讼之情见焉。是固不可使之遽无也。唯在上者。能不惮噬胏之艰。而使其有渝贞之吉则善矣。如乐甫之为。得无近于姑息自便。而非宰民理物之意哉。且大学之使无讼。乃圣人之事。明德新民之极功。岂乐甫之所能及。而今欲附此以为名则过矣。凡此皆不能无疑于心。故久而未有复也。既而。窃思之而得其说焉。自夫世愈下而民俗益偸。锥刀之相争。骨肉之相仇。而讼端日无穷焉。长民者欲一一而听之。未必有以息争。而讼顾益滋。是犹治丝而棼之尔。况其情伪微暧。不翅万变。苟非周子所谓中正明达果断者。岂能治之哉。而世之号能吏者。徒欲逞其智术以自衒。而甚者或利其金矢之入也。不思所以已之。若是者虽其听断皆得。而其心则已不仁矣。况其未必然者乎。此乐甫之所深耻而不肯为者。岂姑息自便之谓哉。夫其所存如此。故民亦默喩其意。相与逡巡以退。而健者不能不缓。险者不能不平。而讼于是乎息矣。是则其事虽拙。而其心实仁。其初虽若闷闷。而其终愈于赫赫矣。岂不善哉。至于大学所云。虽乐甫。岂不知其为圣人之事。而非今日之所能及哉。其以名轩也。亦以志其所存。而且将因是而勉进于明德新民之功。何不可之有。因书其说。使揭之壁间。后之来者。尚有以识其意云。
江华府南门仙源先生殉义碑记
编辑呜呼。此为江华府城南门。故右议政文忠公仙源金先生殉义之地也。先生讳尚容。安东人。万历十八年庚寅。登第。历事累朝。位宰相。以忠厚正直。为士类所宗。崇祯丙子。北虏入寇。上将幸江都。先生时已去相。且老病。命从庙社主先行。于是张绅为本府留守。而检察使金庆征。副使李敏求。受命任军事矣。既而大驾迫虏先锋。仓卒入南汉城。贼筑长围守之。内外不通。诸道勤王师至者。辄皆溃贼。又分兵窥江都。绅,庆征等。恃有天堑险。不以为意。庆征尤骄恣。人有以军事谏者。辄盛气逆折。先生奋而谓曰。行在受围日久。郑世规败。道路传言已死。湖西无主事者。副使宜急往。收散卒纠义旅。督湖南兵在后者。以赴君父之急。机不可缓。又言南汉消息断绝。宜亟募死士。起居官守。十往必有一达。臣子之义。岂忍束手坐观。庆征等相与诋之曰。自有权此者。非避乱大臣所得与。一无所听施。或谓先生。事去矣。盍具舟备缓急。先生叹曰。主上在围中。安危不可知。宗社元孙。皆在此。万一不幸。有死而已。安所偸生。居数日。有报贼大至。绅,庆征犹不信曰。唉怯夫。江水流澌。贼安能飞渡。诘朝。贼果从甲串渡江。我兵望之。不战自溃。庆征等一时夺舸遁去。贼遂平。行至城下。先生顾与家人诀。登城门楼积硝黄。据其上解衣授傔人。麾左右使去。放火自烧死。孙寿全时年十三。在侧。命仆掖归。挽衣泣不去曰。当从翁死。尚何归。仆亦不去同死。别坐权顺长。进士金益兼。先约同志。分隶城门协官军。为死守计。至是。竟与先生俱死。实丁丑正月二十二日也。盖先生既没。而国家旌其闾曰忠臣。之门又立祠于府城南七里。赐额忠烈。权公金公及他死义者。李公尚吉以下十一人。皆得腏食。崇报之典。备矣。上之二十四年戊寅。我伯氏承命为本府留守。至则首谒祠下。既又登南门。喟然太息曰。夫以魏公子之能下士也。而大梁东门。人犹志之不倦。太史公至书于策。况以先生忠节赫赫。为百世人纪所赖。而此可以无识乎。于是伐石为碑。高四尺。大书以篆之。树于门之侧。俾昌协记其本末。昌协窃惟忠义之于感人也深矣。自丁丑至今六十馀年。其遗老尽矣。而此南门者。人犹指而相语曰。某公死于此。往往谈说其时事如昨日。而士大夫往来道此府者。亦必先问南门何在。为之感叹歔欷而不能去。自是而言。则虽无碑。宜可也。而要以表揭遗迹。使人人者。一倍瞻视。而虽百世之远。无或忘失。则碑又安可无也。顾前政未有以此为意者。岂其以保障为急而不暇于此也。然而知节义之壮人国家。有甚于城池甲兵。则今日之为。其孰曰非急务哉。伯氏名昌集。实先生之弟文正公清阴先生讳尚宪之曾孙。然后之人。若复以是而疑此举之或私也。则又非知大公之道者也。
游晩翠台记
编辑壬午秋夕。省墓杨山。因有晩翠台之行。过宿李沄湛华轩。古松老柳。磵谷深窈。泉流从窗下过。清驶可听。至夜月明。意益泠然。梦中髣髴得句云。流泉复何意。终夜自淙淙。其上盖道晓月伤神之意。而忘不能记。余自哭子以后。不复作闲行三年矣。此来始一欣然。而诗语之发于梦寐者尚如此。可悲也已。晩翠台。在嘉平县西南云霞川。与杨州接境。其地环四山而不迫。水从北来。抵台下为潭。其清可数沙砾。台凡三成。高下皆有嘉树被之。旧有卢氏亭其上。今亡矣。台下。石崖屏立。其色苍白。其皴如斧劈。根插潭底几丈馀。最为奇观。然坐台上。不知有此。须下从潭西对望。乃尽得其状。有欲置屋者。当于此而不当于台上也。李生先己再至。为余道之如是。今见良然。卢氏后人。移家住两牛鸣地。闻余至。携酒来迓。且许余卜筑。自余三洲至此。仅四十里。果能置数间屋。往来留止。以观苍屏。岂非一段佳事。顾余老矣。且病。不欲复费心力。殆空言耳。夕归。再宿湛华轩。李生请有记。书以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