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辑要/卷之二

耕垦

编辑

耕地

编辑

【《齐民要术》】:春耕寻手劳,郎到反。古曰“櫌”,今曰“劳”。《说文》曰:“櫌,摩田器。”今人亦名“劳”曰 “摩”。秋耕待白背劳。秋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㙷实,湿劳令地硬。谚曰:“耕而不劳,不如竹暴。”盖言泽难遇,喜天时故也。桓宽《盐铁论》曰:“茂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㙷,直辄反,田实也。暴,音曝,耗也。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犂欲廉,劳欲再。犂廉耕细,牛复不疲;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秋耕䅖掩同,青者为上,比至冬月,青草复生者,其美与小豆同,初耕欲深,转地欲浅,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菅茅之地,宜纵牛羊践之,践则根浮。七月耕之则死。非七月,复生矣。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䆊羹懿反,漫种也。种,七月、八月犂䅖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一石大约今二斗七升,十石今二石七斗有馀也。后《齐民要术》中石斗仿此。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

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

春候地气始通:土块散,陈根可拔。此时二十日以后,和气去,即土冈。以此时耕,一而当四;和气去耕,四不当一。

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耕辄劳之,草生,有雨泽,耕,重劳之。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

○《杂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凡地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

其踏粪法: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谷穰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古一尺,大约今一尺三寸有馀。后《齐民要术》尺寸仿此。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

【《种莳直说》】:古农法,犂一𣘓六。今人只知犂深为功,不知𣘓细为全功。𣘓功不到,土麤不实。下种后,虽见苗,立根在麤土,根土不相着,不耐旱,有悬死、虫咬、干死等诸病。𣘓功到,土细又实,立根在细实土中。又碾过,根土相着,自耐旱,不生诸病。

【《韩氏直说》】:为农大纲,一则牛欺地,二则人欺苗。牛欺地,则所种不失其时;人欺苗,则省力易办;反是则徒劳无益矣。

凡地除种麦外,并宜秋耕。先以铁齿𣘓纵横𣘓之,然后插犂细耕,随耕随捞。至地大白背时,更𣘓两遍。至来春地气透时,待日高复𣘓四五遍:其地爽润,上有油土四指许,春虽无雨,时至便可下种;秋耕之地,荒草自少,极省锄工。如牛力不及,不能尽秋耕者,除种粟地外,其馀黍、豆等地,春耕亦可。

大抵秋耕宜早,春耕宜迟。秋耕宜早者,乘天气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其苗易荣,过秋天气寒冷,有霜时,必待日高,方可耕地,恐掩寒气在内,令地薄不收子粒。春耕宜迟者,亦待春气和暖,日高时依前耕𣘓。

播种

编辑

收九谷种黍、稷、稗、稻、麻、大麦、小麦、大豆、小豆

编辑

【《齐民要术》】: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舂复减而难熟,粜卖以杂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

粟、黍、穄、粱、秫,常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才雕反。刈高悬之,以拟明年种子。将种前二十许日,开,水洮,浮秕去则无莠。即晒令燥,种之。

○《氾胜之书》曰: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虸蚄等虫也。

又,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

又,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则禾不虫。

又,取马骨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挠呼老反,搅也。令洞洞如稠粥。先种二十日时,以溲疏有反。种,如麦饭状。常天旱燥时溲之,立干;薄布,数挠,令干。明日复溲。天阴雨则勿溲。六七溲而止。辄曝,谨藏,勿令复湿。至可种时,以馀汁溲而种之,则禾稼不蝗虫。无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谷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种如此,则收常倍。

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曝使极燥。无令有白鱼,有辄扬治之,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

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

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等诸物种,平量之,埋阴地,——冬至日窖埋,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崔寔曰:平量五谷各一升,小罂盛,埋墙阴下。馀法同上。

○《师旷占术》曰: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一失也。

○《杂阴阳书》曰:禾生于枣或杨,大麦生于杏,小麦生于桃,稻生于柳或杨,黍生于榆,大豆生于槐,小豆生于李,麻生于杨或荆。

又,凡种禾,宜寅、午、申,忌乙、丑、壬、癸;秫忌寅;晚禾忌丙。大麦宜亥、卯、辰,忌子、丑、戊、己;小麦忌与大麦同。稻宜戊、己、四季日,忌寅、卯、辰、甲、乙。黍宜己、酉、戌,忌寅、卯、丙、午;穄忌未、寅。大豆宜申、子、壬,忌卯、午、丙、子、甲、乙。小豆忌与大豆同。麻忌四季日、戊、己。

凡五谷,大判宜上旬,次中旬。

○《史记》曰:“阴阳之家,拘而多忌。”止可知其梗概,不可委曲从之。谚曰:“以时及泽,为上策”也。

种谷

编辑

【《齐民要术》】: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彊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长而收少。彊苗者短,黄谷之属是也;弱苗者长,青、白、黑者是也。收少者美而耗,收多者恶而息也。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实也。崔寔曰:美田欲稠,薄田欲稀。山、泽有异宜,山田种彊苗,以避风霜,泽田种弱苗,以求华实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凡谷田,菉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常见瓜底,不减菉豆,本既不论,聊复记之。

凡春种欲深,夏种欲浅。凡种谷,雨后为佳。遇小雨,宜接湿种;遇大雨,待薉音秽。生。小雨不接湿,无以生禾苗;大雨不待白背,湿辘则令苗瘦。薉若盛者,先锄一遍,然后纳种乃佳也。春若遇早,秋耕之地,得仰垄待雨。春耕者,不中也。夏若仰垄,匪直荡汰不生,兼与草薉俱出。

凡田欲早晚相杂。防岁道有所宜。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然大率欲早,早田倍多于晚。早田浄而易治,晚者芜秽难治。其收之多少,从岁所宜,非关早晚。然早谷皮薄,米实而多;晚谷皮厚,米少而虚也。

苗生如马耳则镞初角反。锄。谚曰:“欲得谷,马耳镞。”稀豁之处,锄而补之。凡五谷,唯小锄之为良。小锄者,非直省功。谷亦倍胜。大锄者,草根繁茂,用功多而收益少。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锄者,非止除草,乃熟地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春锄起地,夏为除草,故春锄不用触湿。六月已后,虽湿亦无嫌。春苗既浅,阴未覆地,湿锄则地坚。夏苗阴厚,地不见日,故虽湿亦无害矣。《管子》曰:“为国者,使农寒耕而热芸。”芸,除草也。

凡种,欲牛迟缓行,种人令促步以足蹑垅底。牛迟即子匀,足蹑则苗茂。足迹相接者,亦不烦挞也。

熟,速刈。干,速积。刈早则镰伤,刈晚则穗折,遇风则收减。湿积则稿烂,积晚则损耗,连雨则生耳。

○《吕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弱,小也。苗始生小时,欲得孤特,疏数适,则茂好也。其长也欲相与俱,言相依植,不偃仆。其熟也欲相扶。相扶持,不伤折。是故三以为族,乃多粟。族,聚也。

吾苗有行,故速长;弱不相害,故速大。横行必得,从行必术,正其行,通其风。行,行列也。

○《孝经援神契》曰:黄白土宜禾。

○《氾胜之书》曰:种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荚时雨,膏地强可种禾。

稙禾,夏至后八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时,令两人持长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槩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伤矣。

○《汉‧食货志》曰: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田中不得有树,用妨五谷。力耕数耘,收获如盗寇之至。

董仲舒曰:《春秋》他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禾也。

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师古曰:“代,易也。”古法也。

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师古曰︰“并两耜而耕。”广尺深尺曰甽,长终亩,一亩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垅草,师古曰:“耨,锄也。”因𬯎其土,以附苗根。师古曰:“𬯎,谓下之也。音颓。”比盛暑,垅尽而根深,能风与旱。师古曰:“能读曰耐。”

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邓展曰:“九夫为井,三夫为屋,夫百亩,于古为十二顷。古百步为亩,汉时二百四十步为亩,古千二百亩,则得今五顷。”用耦犂: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师古曰:“缦田,谓不为甽者也。”○缦,莫干反。善者倍之。师古曰:“善为甽者,又过缦田二斛已上也。”

过使教田太常、三辅。苏林曰:“太常,主诸陵,有民,故亦课田种。”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苏林曰:“为法意状也。”

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师古曰:“趋,读曰趣。趣,及也。泽,雨之润泽也。”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犂。师古曰:“挽,引也。音晚。”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犂,师古曰:“庸,功也,言换功共作也。义亦与庸赁同。”率多人者,田曰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

是后,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崔寔曰: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犂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据齐地大亩,一顷为三十五亩也。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犂,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案三犂共一牛,若今三脚耧矣。今自济州已西,犹用长辕犂、两脚耧。长辕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用,且回转至难,费力,未如齐人蔚犂之柔便也。两脚耧种,垅穊,亦不如一脚耧之得中也。

【《种莳直说》】:芸苗之法,其凡有四:第一次曰撮苗,第二次曰布,第三次曰拥,第四次曰复。俗曰“添米”。一功不至,则稂莠之害,秕糠之杂入之矣。

今之器以锄,营州之东以铲。爰有一器,出自海壖,号曰“耧锄”。耧样一如下种耧,但独脚无耧斗耳。于独脚下端,从后向上斜凿一窍,两辕中央近后旧安耧斗处横桄中,亦凿一窍。锄制:柄项弯曲,一如芸苗锄,但其柄纯以铁为之,麁细上下若一;锄刃尖圆,如杏叶样。用时,将锄柄于耧脚下端斜窍中穿过,其柄末上出横桄窍中,其锄刃横冒于耧脚下端。撮苗后,用一驴带笼觜挽之,初用一人撁,惯熟不用人,止一人轻扶。入土二三寸,其深痛过锄力三倍,所办之田,日不啻二十亩。今燕、赵多用之,名曰“劐子”。劐子之制,又少异于此。劐子第一遍即成沟子,谷根未成,不耐旱。耧锄刃在土中,故不成沟子;第二遍加擗土木雁翅,方成沟子,其土分壅谷根。擗土:用木,厚三寸,阔三寸,长七寸,取成三角样,前为尖;中凿一窍,长一寸,阔半寸,穿于铁锄柄上,压锄刃上。

【《韩氏直说》】:如耧锄过,苗间有小豁不到处,用锄理拨一遍。如种黍、粟、大小等田,当用一尺三寸宽脚“种莳”下种;易使锄耧故也。如种麻、麦,用狭脚“种莳”则可。

大、小麦青稞附

编辑

【《齐民要术》】: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崔寔曰:五月、六月菑麦田也。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麦。

○《氾胜之书》曰: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则穗小而少实。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且故反,与醋字同。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

麦生黄色,伤于太稠;稠者锄而稀之。

○崔寔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唯𪍿古猛反,大麦类。麦,早晚无常。正月,可种春麦,尽二月止。

青稞苦禾反,麦名。麦:治打时稍难,唯快日用碌碡碾。与大麦同时熟。面堪作𪎊及饼饦,甚美。磨,尽无麸。锄一遍佳,不锄亦得。

【《四时类要》】:晒大小麦,今年收者,于六月扫庭除,候地毒热,众手出麦,薄摊,取苍耳碎锉拌晒之。至未时,及热收,可以二年不蛀。音注,虫也。若有陈麦,亦须依此法更晒。须在立秋前;秋后则虫生,恐无益矣。

【《士农必用》】:古农语云︰“彭祖寿年八百,不可忘了稙蚕、稙麦。”又云︰“社后种麦争回耧。”又云︰“社后种麦争回牛。”言夺时甚急也,如此之甚也。

【《韩氏直说》】:五六月麦熟,带青收一半,合熟收一半,若过熟则抛费。每日至晚,即便载麦上场堆积,用苫缴覆,以防雨作。苫须于以前农隙时备下。如般载不及,即于地内苫积;天晴,乘夜载上场。即摊一二车;薄则易干。碾过一遍,翻过,又一遍;起秸下场,扬子收起。虽未浄,直待所收麦都碾尽,然后将未浄秸秆再碾。如此,可一日一场,比至麦收尽,已碾讫三之二。农家忙并,无似蚕麦。古语云︰“收麦如救火。”若少迟慢,一值阴雨,即为灾伤;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

水稻

编辑

【《齐民要术》】: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

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

先放水,十日后,曳辘轴十遍。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浄淘种子,浮者不去,秋则生稗。渍经三宿,漉出,内草篅市专反。判竹,圜以盛谷。中裛之。复经三宿,牙长二分,一亩三斗掷。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侵水芟之,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薅,拔草曰薅。虎高反。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去水。

霜降获之。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纳种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溉灌,收刈,一如前法。

畦㽟音劣,堤厓也。大小无定,须量地宜,取水均而已。

藏稻必须用箪。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气则烂败也。

舂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若冬舂不干,即米青赤脉起。不经霜,不燥曝,则米碎矣。

秫稻法,一切同。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泽之地种谷也。谓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作田。郑司农说“潴”、“防”:以《春秋传》曰:“町原防,规偃潴。”“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以涉扬其芟”:“以其水写,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也。”杜子春读“荡”为“和荡”,谓“以沟行水也。”玄谓偃潴者,畜流水之陂也。防,潴旁堤也。遂,田首受水小沟也。列,田之畦㽟也。浍,田尾去水大沟。作,犹治也,开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殄,病也,绝也。郑司农说“芟夷”:以《春秋传》曰:“‘芟夷、蕴崇之。’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玄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氾胜之书》曰: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始种,稻欲湿,湿者,缺其堘,食陵反,畦畔也。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

○崔寔曰:三月,可种粳稻。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旱稻

编辑

【《齐民要术》】:旱稻用下田,白土胜黑土。非言下田胜高原,但下停水者,不得禾、豆、麦;稻田种,虽涝亦收,所谓彼此俱获,不失地利故也,下田种者,用功多;高原种者,与禾同等也。凡下田停水处,燥则坚垎,胡格反,土干也。湿则污泥,难治而易荒,墝口交反。音壳。而杀种——其春耕者,杀种尤甚——故宜五六月暵之,以拟大麦。麦时水涝,不得纳种者,九月中复一转,至春种稻,万不失一。春耕者十不收五,盖误人耳。

凡种下田,不问秋夏,候水尽地白背时,速耕,杷、劳杷,白驾反。频翻令熟。过燥则坚,遇雨则泥,所以宜速耕也。

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

渍种如法,裛令开口。耧耩䅖种之,耩,故项反。䅖,乌感反。䅖种者,省种而生科,又胜掷者。即再遍劳。若岁寒早种——虑时晚——即不渍种,恐牙焦也。其土黑坚彊之地,种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践履之;湿则不用一迹入也。稻既生,犹欲令人践垅背。践者茂而多实也。

苗长三寸,杷、劳而锄之。锄唯欲速。稻苗性弱,不能扇草,故宜数锄之。每经一雨,辄欲杷、劳。苗高尺许则锋。古农器。天雨无所作,宜冒雨薅之。科大,如穊者,五、六月中霖雨时,拔而栽之。栽法欲浅,令其根须四散,则滋茂;深而直下者,聚而不科。其苗长者,亦可拔去叶端数寸,勿伤其心也。入七月,不复任栽。七月百草成,时晚故也。

其高田种者,不求极良,唯须废地。过良则苗折,废地则无草。亦秋耕、杷、劳令熟,至春,黄场始章反。纳种。不宜湿下。馀法悉与下田同。

黍穄稗附

编辑

【《齐民要术》】: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

地必欲熟。再转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

一亩用子四升。

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与稙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谚曰:“椹釐釐,种黍时。”燥湿候黄场,种讫不曳挞。今时“屯子”也。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日种之,万不失一。冻树者,凝霜封著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仿此。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

刈穄欲早,黍欲晚。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谚曰:“穄青喉,黍折头。”皆即湿践。久渍则浥郁,燥践多兜牟。穄,践讫即蒸而裛于劫反。不蒸者难舂,米碎,至春又土臭;蒸则易舂,米坚,香气经夏不歇也。黍,宜晒之令燥。湿聚则郁。

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黍。

○《氾胜之书》曰: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

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槩去其露,日出乃止。

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

○稗,既堪水旱,种无不熟之时,又特滋茂宜种之,备凶年。

稗中有米,熟时𢭏取米,炊食之,不减粱米。又可酿作酒。酒甚美酽,尤逾黍、秫。魏武使典农种之,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四斗。大俭可磨食之。若值丰年,可以饭牛、马、猪、羊。

【《务本新书》】:种“糯不换”:糯米价直比黄米价高。今有与糯米相类者,白黄米是也,旧呼“糯不换”,宜多种之,造酒为佳。

粱秫

编辑

【《齐民要术》】:粱、秫并欲薄地而稀。种与稙谷同时。晚者全不收也。

燥湿之宜,杷劳之法,一同谷苗。

收刈欲晚。性不零落,早刈损实。

大豆豍豆附

编辑

【《齐民要术》】:春大豆,次稙谷之后。二月中旬为上时,三月上旬为中时,四月上旬为下时。岁宜晚者,五、六月亦得;然稍晚稍加种子。

地不求熟。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

收刈欲晚。此不零落,刈早损实。

锄不过再。

叶落尽,然后刈。叶不尽则难治。刈讫则速耕。大豆性温,秋不耕则无泽也。

○《孝经援神契》曰:赤土宜菽也。

○《氾胜之书》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土和无块,亩五升;土不和,则益之。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戴甲而生,不用深耕。大豆须均而稀。

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获豆之法,荚黑而茎仓,辄收无疑;其实将落,反失之。故曰:豆熟于场。

○崔寔曰:正月可种豍豆。二月可种大豆。又曰:三月,昏,参夕,杏花盛,桑椹赤,可种大豆。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小豆菉豆、白豆附

编辑

【《齐民要术》】:小豆,大率用麦底。然恐小晚,有地者,常须兼留去岁谷下以拟之。

○《氾胜之书》曰:小豆不保岁,难得。

椹黑时,注雨,种。豆生布叶,锄之;生五、六叶,又锄之。

大豆、小豆,不可尽治也。古所以不尽治者,豆生布叶,豆有膏,尽治之则伤膏,伤则不成。而民尽治,故其收耗折也。

菉豆、白豆,种法与小豆同。

豌豆

编辑

【《务本新书》】:豌豆,二、三月种。

诸豆之中,豌豆最为耐陈;又收多,熟早。如近城郭,摘豆角卖,先可变物。旧时㽵农往往献此豆,以为尝新,盖一岁之中,贵其先也。

又,熟时少有人马伤践。以此挍之,甚宜多种。

薥黍

编辑

【《务本新书》】:薥黍,宜下地。春月早种。省工,收多,耐用。

人食之馀,擸碎,多拌麸糠,以饲五牸。外秸秆织箔、夹篱寨、作烧柴,城郭货卖亦可变物。

荞麦

编辑

【《齐民要术》】:凡荞麦,五月耕;经二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

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

假如地耕三遍,即三重著子。下两重子黑,上一重子白,皆有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荅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落矣。

胡麻《本草衍义》曰:“止是脂麻也。”

编辑

【《齐民要术》】:胡麻:《汉书》︰张骞外国得胡麻子。今俗人呼为“乌麻”,非也。案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而又可以为饭。

此宜于白地种。二、三月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月半前种者,实多而成;月半后种者,少子而多秕也。

种欲截雨脚。若不缘湿,融而不生。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耧耩,然后散子,空曳劳。劳上加人,则土厚不生。耧耩者,炒沙令燥,中半和之。不和沙,下不均。垄种若荒,得用锋、耧。

锄不过三遍。

刈束欲小。束大则难燥;打,手复不胜。以五六束为一藂,斜倚之。不尔,则风吹倒,损收也。候口开,乘车诣田抖擞,倒竖,以小杖微打之。还藂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尽耳。若乘湿横积,蒸热速干,虽郁裛,无风吹亏损又虑。裛者,不中为种子,然油无损也。

【《四时类要》】:每科相去一尺为法。

麻子苏子附

编辑

【《齐民要术》】:止取实者,种斑黑麻子。斑黑者实饶。崔寔曰:“苴麻,子黑,又实而重。𢭏治作烛,不作麻。”

耕须再遍。一亩用子二升。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为中时,五月初为下时。

大率二尺留一根。穊则不成。锄常令浄。荒则少实。既放勃,拔去雄。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

凡五谷地畔近道者,多为六畜所犯,宜种胡麻、麻子以遮之。胡麻,六畜不食;麻子,啮头则科大。收此二实,足供美烛之费也。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扇地两损,而收并薄。六月中,可于麻子地间散芜菁子而锄之,拟收其根。

○《氾胜之书》曰: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无蚕矢,以溷中熟粪亦善,树一升。

天旱,以流水浇之;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雨泽时适,勿浇。浇不欲数。

霜下实成,速斫之;其树大者,以锯锯之。

【《务本新书》】:凡种五谷,如地畔近道者,亦可另种苏子,以遮六畜伤践。收子打油,燃灯甚明,或熬油以油诸物。

【《齐民要术》】:凡种麻,用白麻子。白麻子为雄麻。颜色虽白,啮破枯燥无膏润者,秕子也,亦不中种。市籴者,口含少时,颜色如旧者,佳;如变黑者,裛。

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故墟亦良,有伙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伙,丁破反,草叶坏也。地薄者粪之。粪宜熟;无熟者,用小豆底亦得。崔寔曰:“正月粪畴。畴,麻田也。”耕不厌熟。纵横七遍已上,则麻无叶也。田欲岁易。抛子种,则节高。

良田一亩,用子三升;薄田二升。穊则细而不长,稀则麁而皮恶。夏至前十日为上时,至日为中时,至后十日为下时。“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亦良候也。谚曰:“夏至后,不没狗。”或答曰:“但雨多,没橐駞。”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言及泽急,说非辞也。夏至后者,匪唯浅短,皮亦轻薄。此亦趋时不可失也。父子之间,尚不相假借,而况他人者也?

泽多者,先渍麻子令芽生。取雨水浸之,生牙疾;用井水则生迟。浸法:著水中,如炊两石米顷,漉出。著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数搅之。令均得地气。一宿即芽出。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待地白背,耧耩,漫掷子,空曳劳。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泽少者,暂浸即出,不得待生芽,耧头中下之。不劳曳挞。

麻生数日中,常驱雀。叶青乃止。布叶而锄。频翻再遍止。高而锄者,便伤麻。稠弱不堪者拔去。

勃如灰便刈。刈、拔,各随乡法。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收即骊。𢆞古典反,小束也。欲小,𥠵普胡反欲薄。为其易干一宿辄翻之。得霜露则皮黄也。

获欲浄。有叶者易烂。沤欲清水,生熟合宜。浊水则麻黑,水少则麻脆。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暖泉不冰冻,冬日沤者,最为柔肕也。

○《氾胜之书》曰: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失于早,不失于晚。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

苎麻

编辑

【《图经》】:苎根,旧不载所出州土,今闽、蜀、江、浙有之。其皮可以绩布。苗高七八尺。叶如楮叶,面青背白,有短毛。夏秋间,著细穗青花。其根黄白而轻虚。二月、八月采。

又有一种山苎,亦相似。

谨按陆玑《草木疏》云︰“苎,一科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须栽种。荆、扬间,岁三刈。官令诸园种之。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厚处自脱,得里如筋者,煮之,用缉。”今江、浙、闽中,尚复如此。

孕妇胎损方所须。又主“白丹”,浓煮水浴之,日三四,差。韦宙疗痈疽、发背:初觉未成脓者,以苎根、叶熟𢭏,傅上,日夜数易之,肿消则差矣。

○陶隐居云︰苎,即今绩麻也。

【新添】栽种苎麻法:

三、四月种子者,初用沙薄地为上,两和地为次,园圃内种之;如无园者,濒河、近井处亦得。

先倒斸土一二遍,然后作畦:阔半步,长四步。再斸一遍,用脚浮蹑,或锨背浮按稍实,不然,著水虚悬。再杷蒲巴反。平。隔宿,用水饮畦。明旦,细齿杷浮耧起土,再杷平。随时用湿润畦土半升,子粒一合,相和匀撒子。一合可种六七畦。撒毕,不用覆土;覆土则不出。于畦内用极细梢杖三四根,拨剌令平可。

畦搭二三尺高棚,上用细箔遮盖。五、六月内炎热时,箔上加苫重盖,惟要阴密,不致晒死。但地皮稍干,用炊帚细洒水于棚上,常令其下湿润。缘子未生芽,或苗出力弱,而不禁注水徒浇故也。遇天阴及早、夜,撤去覆箔。至十日后,苗出,有草即拔。苗高三指,不须用棚。如地稍干,用微水轻浇。约长三寸,却择比前稍壮地,别作畦移栽。

临移时,隔宿先将有苗畦浇过;明旦,亦将做下空畦浇过。将苎麻苗用刃器带土掘出,转移在内,相离四寸一栽。务要频锄。三五日一浇。如此将护二十日之后,十日、半月一浇。至十月后,用牛、驴、马生粪盖,厚一尺。

预选秋耕𣘓熟肥土,更用细粪粪过。来年春首,移栽:地气已动为上时,芽动为中时,苗长为下时。栽法:掘区成行,方围相去一尺五寸。将畦中科苗移出,栽于区内;拥土区中,以水湮之。若夏秋移栽,须趁雨水地湿。

分根:连土于侧近地内分栽,亦可。其移栽年深宿根者,移时用刀斧将根截断,长可三四指。栽时成行作区,方围各离一尺五寸,每区卧栽三二根,棋盘相对。拥土毕,然后下水。候三五日,复浇。苗高,勤锄。旱则浇之。

若地远移栽者,须根科少带元土,蒲包封裹,外复用席包掩合,勿透风日,虽数百里外,栽之亦活。栽培法如前。

初年长约一尺,便割一镰,麻未堪用。再候长成,所割即堪绩用。

至十月,即将割过根楂,用驴马粪盖,厚一尺,不致冻死。至二月初,杷去粪,令苗出。以后岁岁如此。压条滋胤,如桑法移栽亦可。

第三年,根科交结稠密,不移必渐不旺,即将本科周围稠密新科,再依前法分栽。

每岁可割三镰。每割时,须根傍小芽出土约高五分,其大麻即为可割。大麻既割,其小芽荣长,便是下次再割麻也。若小芽过高,大麻不割,不唯小芽不旺,又损已成之麻。大约五月初一镰,六月半一镰,八月半一镰,唯中间一镰长疾,麻亦最好。

刈倒时,随即用竹刀或铁刀,从梢分批开,用手剥下皮,即以刀刮其白瓤,其浮上皴皮自去。缚作校,搭于房上,夜露昼曝。如此五七日,其麻自然洁白,然后收之,若值阴雨,即于屋底风道内搭凉,去声。恐经雨黑渍故也。

所剥之麻,春、夏、秋温暖时分绩,与常法同;若于冬月,用温水润湿,易为分擘,不然,干硬难分。

其绩既成,缠作缨子,于水瓮内浸一宿。纺车纺讫,用桑柴灰淋下水内浸一宿,捞出。每纑五两,可用一浄水盏细石灰拌匀,置于器内,停放一宿。至来日,择去石灰,却用黍秸灰淋水煮过,自然白软。晒干,再用清水煮一度,别用水摆拔极浄,晒干。逗成纑铺,经胤织造,与常法同。

此麻一岁三割,每亩得麻三十斤,少不下二十斤。目今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已过常麻数倍。善绩者,麻皮一斤,得织一斤。细者,有一斤织布一匹;次,一斤半一匹;又次,二斤、三斤一匹。其布柔肕洁白,比之常布,又价高一二倍。然则此麻,但栽植有成,便自宿根,可谓暂劳永利矣。

木绵

编辑

【新添】栽木绵法:

择两和不下湿肥地,于正月地气透时,深耕三遍,摆盖调熟,然后作成畦畛。每畦长八步,阔一步,内半步作畦面,半步作畦背。深斸二遍,用杷耧平;起出覆土,于畦背上堆积。

至谷雨前后,拣好天气日下种。先一日,将已成畦畛,连浇三水。用水淘过子粒,堆于湿地上,瓦盆覆一夜。次日,取出,用小灰搓得伶俐,看稀稠;撒于浇过畦内。将元起取出覆土,覆厚一指。再勿浇。

待六七日,苗出齐时,旱则浇溉。锄治常要洁浄。穊则移栽,稀则不须。每步只留两苗;稠则不结实。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

直待绵欲落时为熟。旋熟旋摘,随即摊于箔上,日曝夜露。

待子粒干,取下。用铁杖一条,长二尺,麤如指,两端渐细如赶饼杖样;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子。逐旋取绵子置于板上,用铁杖旋旋赶出子粒,即为浄绵。撚织毛丝,或绵装衣服,特为轻暖。

区田

编辑

【《齐民要术》】:《氾胜之书》“区种法”曰: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

【《务本新书》】:夫丰俭不常者,天之道也。故君子贵于思患而豫防之,汤有七年之旱,伊尹制此法,大槩与今时种瓜相类。

区,当于闲时旋旋掘下。正月种春大麦;二、三月种山药、芋子;三、四、五月种谷、大小江、菉豆;八月种二麦、豌豆:节次为之,亦不可贪多。谷、豆、二麦,各料百馀区;山药、芋子,各一十区:通约收四、五十石。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壬辰、戊戌之际,但能区种三五亩者,皆免饥殍。

农桑辑要卷第二

  ↑返回顶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