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策问五道 (白居易)
第一道
编辑问:《礼记》曰:“事君有犯无隐。”又曰:“为人臣者不显谏。”然则不显谏者,有隐也,无乃失事君之道乎?无隐者,显谏也,无乃失为臣之节乎?《语》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又《语》曰:“君子忧道不忧贫。”斯又忧道者非知命乎?乐天不忧者非君子乎?夫圣人立言,皆有伦理,虽前后上下若贯珠,然今离之则可以帝行,合之则不能同贯,岂精义有二耶,抑学者未达其微旨耶?
第二道
编辑问:大时不齐,大信不约,大白若辱,大直若屈,此四者,先圣之格言,后学之彝训,有国者酌之以行化也,立身者践之以修己也。然则雷一发而蛰虫苏,勾萌达,霜一降而天地肃,草木衰,其为时也大矣,斯岂不齐者乎?日月代明而昼夜分,刻漏者准之,无杪忽之失焉,春秋代谢而寒暑节,律吕者候之,无累黍之差焉,其为信也大矣,斯岂不约者乎?尧让天下而许由遁,周有天下而伯夷饿,其为白也大矣,斯亦不辱者乎?桀不道,龙逢谏而死,纣不道,比干谏而死,其为直也大矣,斯岂不屈已者乎?由是而观,有国者、立身者惑之久矣。众君子试为辨之。
第三道
编辑问: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发于叹,兴于咏,而后形于歌诗焉,故闻“蓼萧”之咏,则知德泽被物也;闻“北风”之刺,则知威虐及人也;闻“广袖高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古之君人者采之,以补察其政,经纬其人焉。夫然,则人情通而王泽流矣。今有司欲请于上,遣观风之使,复采诗之官,俾无远迩,无美刺,日采于下,岁闻于上,以副我一人忧万人之旨。识者以为何如?
第四道
编辑问:百官职田,盖古之稍食也。国朝之制,悬在有司,兵兴以还,吏鲜克举。今稽其地籍,则田亦具存,计以户租,则数多散失。至使内外官中,有品秩等,局署同,而厚薄相悬,不啻乎十倍。斯者积弊之甚也,得不思革之乎?请陈所宜,以救其失。
第五道
编辑问:谷帛者,生于下也;泉货者,操于上也。必由均节,以致厚生。今田畴不加辟,而菽粟之价日贱,桑麻不加植,而布帛之估日轻,懋力者轻用而愈贫,射利者贱收而愈富,致使农人益困,游手益繁矣。然岂谷帛敛散之节,失其宜乎?将泉货轻重之权,不得其要乎?今天子方策天下贤良政术之士,亲访利病,以活元元。吾子若待问于王庭,其将何辞以对?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