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斋先生遗稿/卷三
杂著经书辨答补遗
编辑大学
编辑按大学及中庸。谓以章句何也。盖章句者。章而分之。句而别之。今行四书圈白。朱子所定。观于语类。可知。〈语类。或请书传亦依四书而句圈之。朱子曰。书传则吾不知故不能。〉
序。○古之大学。
按此古字。从古之欲明明德句来。
仁义礼智小注。○问朱子曰分别是非底道理云云。答恐是分别及是非之意。〈尤庵经义问答。〉
按仁义礼智所释处。皆当以此例看。其义乃通。○又按胡云峰补释智字之说。恐是专言知而不及乎智之軆。盖以神明字既属之心。而又以妙宰等字谓是神明之所以。则其不能以理语智者明矣。且分别是非底道理此七字。是朱子兼軆用该本末。十分无馀欠之训释。则其在后学之道。唯当遵守而勿失。不可立论而求备。惜乎以云峰之贤。而犹不免偶发新义。以致今古之踵讹。遂使大义而乖舛。可叹也已。番阳沈氏之说。又甚未安。涵具二字。俱非所以语夫智者。而动静机三字。尤不衬于理上说矣。然则蔡虚斋阔大之评。亦可谓太恕而不精矣。〈蔡氏又以云峰智字训。为分明是明德之义。此语亦未精。〉○又按朱子论尽心章注曰妙众理。犹言运用众理。运用字有病。故只下得妙字。又曰宰便是主。主便是宰。以此观之。则妙与宰者。是心之事。非智之为矣。然则理气之分。心性之辨。岂易言者哉。
然其气质之禀。○单言气质而不言人欲者。此与或问语各有详略耳。〈经义问答〉
按气质不齐。是人欲之原头。则虽不言人欲。而人欲已包在气质之中。且此气禀之论。与上文仁义礼智对举说下。则于此插入人欲。在文法。又似不简洁。此所以略于或问者耶。
继天立极。
按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极。
以及闾巷。莫不有学。
按此即所谓家有塾乡有遂者。而大小之学。亦在其中。
凡民之俊秀。
按蔡虚斋曰。公卿大夫之众子亦凡民。此言恐得之。
皆入小学皆入大学。
按入进也。言进之于小大学也。
其学焉者。〈止〉所当为。
按此知其性分职分之说。包得大小学而言君子小人之学。
外有以极。〈止〉详者也。
按此下小注。又补以朱子所谓明德新民。便是节目。止于至善。便是规模之大之语然后意尤详备。且合于章句所谓明德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之意。○又按陈新安注末段十一字恐剩。○又按许东阳平天下为规模之说。似是误认朱子明明德于天下之说者。盖明明德于天下者。兼軆用而言。固不害为规模也。若夫平天下则只是用也。何可以用而谓之规模乎。
曾氏之传。
按不曰曾子而曰曾氏者。盖兼曾子门人而言也。曾子述之。门人记之之意。已该于此矣。作为传义。以发其意者。即门人之事。而小注直曰曾子方有今大学之传云云。恐失之。
众技之流。○流韵会流辈也。或曰。九流之于六经。如水之下流。故谓之流也。〈经书辨疑〉
按九流者。一曰道家。老氏之流。二曰阴阳家。时日克择之学。三曰法家。申韩是也。四曰名家。专任名位礼数。五曰墨家。爱无差等。六曰杂家。工匠之类。七曰纵横家。仪秦之学。八曰农家。如许行之徒是也。九曰小说家。街谈时语零碎收合者。
孟氏之传。
按虽不拈出濂溪。而亦已该在氏字之中矣。小注陈新安之说。恐欠曲折。
既又为之。
按既字是下文间亦之亦字张本。又字是承上文表章而言。或以既字属之上句。恐不然。盖或意以既为尽字义看。然晦翁文法。本不如此。且于表章。既不可以言尽不尽。而间亦之亦字。又无来历。只当以既又为句似得。
顾其为书。犹颇放失。
按放。字书逸也。失错也。逸如第四第五章之逸也。错如淇澳烈文之入于第七章等之类也。
采而辑之。○采程子之说而辑之于大学也。如亲作新。身作心。及以知本为衍文之类也。〈经义问答〉○或曰。补亡童。明言窃取程子之意。则采辑二字。当为补亡。
按朱子于伊川所改之训诂。或取而或不取。则经义问答之说。可谓得其意矣。然上文只云二程之次编而无所谓解释之意。则只以一二训诂之采择者当之者。恐似未备。愚意二程既皆改定。而朱子之所以定著章句者。多从伊川之所改。而参以明道之所定。此或其采二程之语而辑之者耶。若以问答意观之。则明道本不为训诂。而朱子之所取者。只伊川语耳。其于两夫子次简编之语。岂不断落乎。○又按或说恐不然。补亡之所窃取者。是取其论学之意。非取其释经之言。则恐当律之以曾子曰不可为采辑之订矣。○又按采而辑之吐。恐当以为代。或为乙士伊。
补其阙略。
按阙应上放字。略应上失字。补者言补其第四第五章。及淇澳烈文之编于第三章之类恐是。○又按小注之说似未备。
成俗之意。
按不曰道而曰意者。应上治教休明。盖亦推尊国家之意。
小注新安陈氏说。复而后能全也。
按复之者即全之也。故曰及其成功也一也。岂可与复与全而二之哉。恐终不免为语病。
大学章句大全下小注。大旧音泰。今读如字。
按大学章句朱子手定本。载于仪礼经传通解中。而大学下注曰大旧音泰。今读如字。盖大学本礼记篇名。而郑玄注孔颖达疏也。注疏。以大学为至大之学而音作泰。朱子始解为大人之学。故谓今读如字也。大学章句大全。是明儒胡广等所编。而于大全下收入此八字。则有若大学与大全之大。皆旧音泰。今读如字。而曰旧曰今。太无曲折。此明儒之失也。
篇题。○孔氏之遗书。
按兼孔子曾子及曾子门人说。如云老氏释氏凡为其道者。皆是亦见上。
入德之门。
按此德字。即明明德于天下之德。须兼軆用看乃得。若只以明德看。则举其軆而遗其用矣。恐非所以语全軆矣。
必由是而学焉。
按是字应上独字。即专指大学也。大抵此段。是倂取二程之言。合而成文。若考之乎二程之训。则可知其专指大学之书矣。
庶乎其不差矣。
按大学之书。纲领既举。条目又备。由是而学。可必其不差。而其曰庶矣者何也。此盖本于经文。则近道之语。学字之义。虽兼知行。而知常为重。故如此下语。所以勉其行也。
经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止〉至善。
按以章句所谓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及语类所谓止至善。是规模之大者观之。则在新民吐。当作为代。然三在字。俱是一语法。章句又以三者谓之纲领。则为弥吐亦无妨。虽以为弥读而须兼以为代意看。其意乃备。○又按大学之道此四字。犹言大人所学之法。或曰序文以为教人之法。此亦当以教人法看。愚曰。此言所学之法者。即所以为教法。且章句只著所学意而无教人说。恐当以所学之法看。○又按朱子曰。明德是指全軆之妙。下面许多节目。皆是靠明德做去。愚谓此说当补入小注。盖知有此说。则可知明德之为心性情之全軆。明之之为全軆工夫。而自无认心认性有分数等许多异说矣。○又按在止于至善。谚解恐当曰至善〈厓〉止〈하ᄆᆡ〉在〈할띠니라。〉
章句应万事者也下小注黄氏说。
按朱子既以人之所得乎天。为虚灵不昧。具理应事之统领。且以以字为虚灵之所以具且应。则其不可以分虚灵具应。一属之明。一属之德者明甚。
小注玉溪卢氏说。○栗谷曰。灵者心之知处。虽未感物。灵固自若。不可曰心之感也。〈经书辨疑〉○虚是能受底。灵是能感底。而卢氏直以灵为感。故栗谷非之。〈经义问答〉
按虚者心之寂。此言恐亦有病。盖虚者。举形气之全而极言其明者。故曰虚灵心之軆也。今以体也而各分为寂感者。岂非可疑乎。以灵而不可曰心之感也。则以虚而独可谓之心之寂也乎。若是单言虚处。则固可如此说。而倂言灵处。则似不可如是分属矣。○又按卢氏曰。不昧。申言其明也。此句亦又有病。盖虚灵者。心之所以明也。不昧者。明之所以不息也。故下文所谓本体之明者应虚灵。有未尝息者应不昧。此正朱子所以横竖说破者。今乃以为申言其明。似非朱子之意。且其所谓明德本心之云者固是。而但详其意。只似以虚灵为本心者然。与章句合具应而为说者。微有不同。当更详之。大抵此注句句有病。未知如何而然也。
章句当因其所发〈止〉其初也。
按所发。韩南塘以为兼情意而言。甚得之。明字即经文在明之明字。实兼格致诚正修而言。遂字即传文克明之克字意也。复初二字。指明德之止至善而言也。
小注云峰胡氏说。
按其所谓具众理是性等语。固不免语病。而但活看则意通。然其曰本体之明。又是说性者。则甚似未安。既曰本体。则心实统之。何可以为说性乎。且情兼意志。泛曰心发皆情则恐无妨。而今既曰所发又说情。而终引四端以实之。亦似未备。
章句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按旧染之污。不但专言人欲所蔽。实兼气禀所拘而言。盖气拘而欲肆。欲肆而气昏。虽有本末之可言。而实是互相为害则旧染污三字。可见其包气而言矣。观朱子气与欲所昏之训。益知其必然矣。然则去其旧污者。岂非指新民之止至善而言者耶。
章句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按不曰物理而曰事理者。以明新所做处说去也。盖此事字。自经文事有终始收来。以明明德新民之统。为知止能得之意。
小注云峰胡氏说。
按必至于是而不迁者。只解止字之义。而未及说到知处。则其所谓知至至之者。恐非章句之意。
章句明明德〈止〉不迁。
按以此观之。尤可知止至善之为明新之规模。而在新民吐之当作为代。可知矣。
章句盖必其有以尽夫〈止〉之私也。
按此所谓人欲。非谓无状底。盖指其一毫把捉处。若使其无一毫把捉而从容中道。则岂不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为位天地育万物之极功能事耶。
章句此三者大学之纲领。小注玉溪卢氏说下段。
按朱子曰。止于至善。是包明明德在新民。以此观之。止至善。当为明德之纲领。且此三者析而言之。虽各为一。而合而论之。则新民是明明德之事。而要之止于至善。然后乃为没世不忘之人。则大学一篇之纲领。统而言之。不出此止至善三字矣。故第三章。乃合明新之极而言之。然则玉溪之说。当在更详。
小注番阳沈氏说。
按以物格而知以至。对心正而身以修说。恐不免为语病。物格知至一事也。故曰致知在格物。正心修身非一事也。故曰心正而后身修。沈氏之言。恐是役文而差。而终为节目之病。○又按其所谓天下之明德。非一人之明德乎者。亦恐太无本末。此虽出于明明德于天下之文而恐失经义。读者详之。
知止而后有定〈止〉能得。○栗谷曰。所谓志有定向者。是非明白。向善而肯恶也。静谓心不妄动者。是非既定。不为他歧所动。心常宁静也。安谓所处而安者。正我权度。有以应事。随时随处。无不泰然也。虑谓处事精详者。事物到来。更须硏几审处也。得谓得其所止者行之。而得止于至善也。〈经书办疑〉
按韩南塘尝疑栗谷正我权度之说。以至著书而辨之。略曰。正我权度。有以应事随时随处无不泰然者。政是能虑能得之事。恐非安底意云云。此盖不察乎朱子之训而轻易立论之致也。今录朱子说一段于下。要使读者不迷其从违也。
朱子曰。物格知至。则天下事事物物。皆知有个定理。定者如寒之必衣。饥之必食。更不用商量。所见既定。则心不动摇走作。所以能静。既静则随所处而安。看安顿在甚处。如处富贵贫贱患难。无往而不安。静者主心而言。安者主身与事而言。〈按朱子既云主身与事而言。则栗谷所谓正我权度以下十六字。宁有可疑乎。〉若人所见未定。则心何缘得静。心若不静。则既要如彼。又要如此。〈按此二句。㝡当着眼。既要彼。又要此者。岂非不能正我权度之致耶。〉身何缘得安。能虑则是前面所知之事。到得会行得去。如平时知得为子当孝为臣当忠。到得事亲事君时。能思虑其曲折精微而得所止矣。〈按从父为孝而有时乎几谏为孝。受命为孝而有时乎举大杖则走。从君为忠而有时乎陈善为敬。受命为忠而有时乎辞以疾则不朝。此须兼看此义。〉
又按栗谷正我权度之说。盖从知止上说下来。故当在知一边而未尝侵过得字。盖以朱子身与事之训。亦属知一边故也。○又按知者物格知至也。止者事物上天然自有之中也。得者明新之止于至善也。此实包三纲八条而言者。而止字承上章知字及后字。起下文定静安。虽说功效。而能字又却包性情在中。此其所以为兼本末该知行。合内外一事物。而为一篇之枢纽。故第三章。专以此段推演说去。而第四章知本之知。章句可以知之知。亦莫不原于此。愚见如是。未知然否。
章句得其所止下小注朱子说定静安虑得五字功效次第。不是工夫节目。才知止。自然相因而见云云。
按此与又须硏几审处。方能得所止。及若要得所止。直是能虑方得。与夫非颜子不能之说不同。当更详之。○又按大学之工。既知至。又必致力于诚正修者。盖以知虽及之。而气质之禀。每有所拘焉。而不能以仁及之故也。今以非颜子不能之训。而益知颜子之明决。真能化点雪于红炉矣。
物有本末〈止〉近道矣。
按道者大学之道也。大学之道。不过知止能得二者而已。今但知之矣。而未及乎得。则其于道也未得止矣。然则其曰近道者。不亦宜乎。〈知止能得。实包明德新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止〉在格物。
按先致其知。谚解恐当作몬져그知랄致하엿나니。如此为解。正应古之欲三字矣。○又按此应上首一节。而致知以下云云。是应第二节以起下文。
章句明明德于天下。〈止〉明其明德也。
按不曰平天下。而曰明明德于天下者。一以见新民之为明德之施也。一以见天下明德之皆同也。新民为明德之施。故经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章句即以为齐家以下。举此而措之。天下之明德皆同。故传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云云。而章句又以为必当因其所同。然则韩南塘之兼明新而一之者。恐涉混全。而尹久庵之谓明德有分数者。亦伤分析。恐似俱失本旨耳。○又按观经文起之以明明德于天下。而结之以天下平者。尤可见其兼軆用而为说矣。
章句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止〉无自欺也。
按实其心之所发吐。栗谷以为也为定。而恐以隐读。则似更平稳不费力。未知如何。推极吾之知识。穷至事物之理等处。亦皆当以隐读。
小注云峰胡氏说。○栗谷曰。云峰说未莹。盖性发为情。未必皆善。情之不中节者亦多矣。意是缘情计较。不但念头而已。云峰之说。单指四端之情。非通论善恶之情。而学者多误见此论。以为情无不善。苟如是则任其情胜。而无约其情养其性之功矣。为害不细也。又曰。性发为情。心发为意云者。意各有在。非分心情为二用。而后人遂以情意为二歧。性发为情。非无心也。心发为意。非无性也。只是心能尽性。性不能检心。意能运情。情不能运意。故主情而言则属乎性。主意而言则属乎心。其实则性是心之未发者也。意是心之已发者也。情意二歧之说。不可以不辨。夫心之体是性。心之用是情。性情之外。更无他心。故朱子曰心之动为情。情是感物初发底。意是缘情计较底。非情意无所缘。故朱子曰意缘有情而用。故心之寂然不动者谓之性。心之感而遂通者谓之情。心之因所感而䌷绎思量者谓之意。心性果有二用而情意果有二歧乎。或问意固是缘情计较矣。但人未与物接而无所感时。亦有念虑之发。岂必缘情乎。曰。此亦䌷绎旧日所发之情也。当其时虽未接物。实是思虑旧日所感之物。则岂非所谓缘情者乎。夫以心情为二用。四端七情为二情者。皆于理气有所未透故也。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非气则不能发。非理则无所发。理气混融。元不相离。若有离合则动静有端。阴阳有始矣。理者太极也。气者阴阳也。今曰太极与阴阳互动。则不成说话。太极与阴阳。不能互动。则谓理气互发者。岂不谬哉。昔者有问未发之前心性之别者。朱子曰。心有軆用。未发是心之軆。已发是心之用。如何指定说得。以此观之。则心性之无二用可知。心性无二用。则四端七情。岂二情乎。〈经书辨疑〉
按胡氏以意为念头初发底。念头即情也。因此念头而商量者意也。情意之地头自别。不可如是混沦说。○又按性发为情。心发为意。或以为情是性发。故无计较。意是心发。故便有计较。此夫免互发之病矣。栗谷所谓属之性属之心者。真是斟酌之语矣。○又按韩南塘尝疑栗谷䌷绎旧日所发之情之说而有所论著矣。然栗谷主意而言。南塘主感而言。其不可主感而言者。非主意而言者明矣。读者当自知之。今不复云云。○又按南塘虽未免听莹于栗谷之说。而其所自为感说者则却自是。
小注北溪陈氏说。
按全軆上发起一念虑云者。又是认情为意。恐与云峰同病。
小注云峰胡氏说孟子尽心章集注云云。
按以尽心章集注。明德章句。合而同之者恐未安。盖具者从心之具此理而言也。妙者从心之运用此理而言也。应者直指其用也。宰者指其主乎用也。其说似同。而所指自别。则何可混而一之也。
物格而后知止。〈止〉天下平。
按谚解恐当曰物이格한后에知ㅣ至하나니知ㅣ至한后에意ㅣ诚할거시오意ㅣ诚한后의心이正할거시오。此下仿此。知至之解。观上文致知在格物及知止有定。可知。〈在格知止一时事而且为得之之本故也。〉意诚以下之解。观于章句可得二字。可知。○又按此不但应第二节。实因上文而复反复之。以致其丁宁之意。其所以示人为学之法者。至深切矣。上下节之间。著一故字意看之。则义尤明著。读者不可以口顺而忽之也。○又按不曰知致而曰知至者。致以工言。至以效言故也。
章句物理之极处无不到。
按极处吐。恐当作伊。盖言物理极处到也。即栗谷书在架衣在桁之意。若以处字为重而厓之。则有若甚物到于极处。恐未若伊之为顺。然都不如不吐之为得。未知如何。
小注勿轩熊氏说知字意字云云。
按意者就心之念虑方萌处说。亦有病说见上。
小注朱子说。
按私罪如故犯。公罪如眚灾。此在大全。而未记全文。姑记其意。
小注东阳许氏说自若曰。〈止〉应天下之事矣。
按势固然矣。但非经文之正意。只当备一说看似好。
自天子〈止〉为本。
按此固结明明德于天下一节。而本字实应物有本末之本。下文其本乱云云者。固结物格而后知止一节。而末治之末字。实应本末之末字。其义理文章之周通精微如此。读者其详味之。此又所以朱子之更考经文。而必次本末章于至善之下也欤。
章句举此以措之耳下小注。新安陈氏说齐家以下之效。不期而必至云云。
按此说恐伤快。观章句举字措字。可知其为推行之意。而非自至之效验矣。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按末治之治。兼齐治平而言。○又按末治者否矣吐。恐当作尼。盖末治者否矣。紧承上文修身为本故也。其下又以所厚云云。收杀其后。而又以为修齐治之张本。其文理诚密矣。
其所厚者薄〈止〉有也。
按新民为末。而齐家亦是新民之事。则所厚者薄。即是未不治矣。然新民之中。又分本末。则齐家为本而治平为末。故于是乎复以此结之。以见本末之无不在焉。若以本末章参看则可知。
章下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按此云程子。即并指二程也。更考经文者。考经之有本末有格致也。别为序次者。别序本末格致及烈文淇澳之类也。此见上序说。〈因所定别为序次者。应序文采辑补阙略之语。〉
章下注文理接续。〈止〉至为精密。
按。以一章论之也如此。以全篇观之也如此。然先须分之以一章论。又复合之以全篇看。乃得。
章下注今不尽释。
按此紧承文理接续以下说。盖统举十章而为言。读者因此而求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以会极于精密之地。则章句之所不尽释者。自可了然矣。然则即此篇题所云。便是尽释处。于戯。其为后学地者。至深切矣。而其省文而见意者。又可见矣。
传首章。○康诰曰克明德。
按谚解恐当作능히德을明하라하며。盖此乃引经之活法。不当依其义解说。下仿此。○又按。此以大槩说。
太甲曰〈止〉明命。
按此以工夫言。盖兼动静而为说也。○又按明命全以正理言。若使常常目在之。则理为主而私不干。又无所间断。此包省察求放克己复礼而言之。则敬字之义。自包在中。又可知矣。
章句无时不明矣下小注双峰饶氏说。○栗谷曰。听于无声。视于无形。非静中气像也。〈经书辨疑〉
帝典曰克明峻德。
按上文顾𬤊。固未及到中与和之至处。及至此。方是中和之极处。血气无些儿之用事。天理自全軆而流行。此其所以为大。此其所以为明明德之已止至善。而为新民之本也欤。○又按此谚解恐得。
皆自明下小注玉溪卢氏说。
按此说可疑。盖自字对新字而言。恐不可以为仁由己之意当之。经一章首节章句曰。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而及人。作新民章句曰。振起其自新之民。此等自字。亦皆当作为仁由己意看否。为仁由己。是勉之之辞。固可言于克字。恐不可言于自字矣。○又按章句自明己德四字。最可着眼。盖己德之己字。正是贴解自字。
传二章。○汤之盘铭〈止〉又日新。
按苟字自克明之克字来。日新又新而不间断者。又从顾𬤊来。以为下文缉煕之张本。推类以看。无一字一句不然。
章句铭。名其器。
按名当作铭。韩南塘以为名言其器。恐不然。铭盖镂其器。以自警之辞之名。故后世借其镂辞之义。而仍作碑铭志铭。盖取其镂也。○又按郑康成旧注曰盘铭。刻戒于盘也。○又按盘铭。是承上起下之辞。凡起章皆用此例。
小注西山真氏说。心者神明之舍也。
按舍者止也息也。言神明之所会。若作家舍看。则是血肉之心。非神明之心也。人或误看舍字。故不免以心专作气质不好底。此不可不知。
康诰曰作新民。○问此一节。若解之曰民乙作新则似好。而朱子云云何也。答窃伏见庸学二书。上下终始无不相与照应。无不相与符合。故朱先生随其原文而发明之。无不曲当。盖传文自齐治以下。则动化与推去。必相持而并行矣。此章所引盘铭。是动化之本也。所谓民自新。是动化之效也。所谓振起之。推去之事也。此为新民一大张本。而第九章率天下以仁及第十章上老老长长。皆承盘铭之意者也。九章民从之及十章民兴孝兴悌。皆承民自新之意者也。九章求诸人非诸人及十章絜矩之道。皆承振起之意者也。〈按振起言作也。〉此见前后终始血脉贯通之实矣。〈经义问答〉
按论以传文。果如尤翁之所言矣。但不兼论经文。恐或不免未备。谨尝敢为之补之曰。经曰明明德于天下。又曰身修而后家齐天下平。此可见明德之无二。而吾之明德既明。则民德之无二者。自从而自新也。经曰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即軆也。軆既有以立。则用之所以自行者。自有不待推而自到者。以此论之。则不但传义如此。经义本自如此。安有经无此意。而传独有此意之理哉。○又按作字即中庸所谓修道之教。包礼乐刑政在中。人徒见鼓舞之为好底字。而便认作礼乐而不兼刑政看。然则平天下章许多政刑。都无错落。而圣人新民底道理。便归徒善矣。其可乎。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按此言工夫至功效到。吾与民天。都做一个。此其所以为文王自新新民之至善者乎。○又按沙溪说曰。四书中诗曰诗云。恐非有异意也。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按极者即继天立极之极。序文所云。盖出于此矣。○又按朱子曰。不求为新民而专求之德化。则又贱彼贵我之私心。而无以合内外之道矣。又尝以不疑之不辨而偿金。为是则处己。非则处人。而仍谓之心病。以此两条。参看于传文章句。然后可知其公私之分大小之别。而其于作新用其极之道。为无舛乖矣。且以见刑政之包在。而刑政之治好处。即又是至善之所在矣。
章句欲止于至善也下小注玉溪卢氏说。○愚按止与用分而言之。以纷纷扰扰。枯木死灰分属于止用。其言误矣。〈经书辨疑〉
按韩南塘以为止用二字。意差有别。止至善如言执中。用其极如言致中和云云。而疑辨疑之说。此真可疑。无所不用其极者。言其于明德也止至善。于新民也止至善也。则致中和之致字。初非所当。盖用即止也。止即用也。辨疑之说。岂有可疑者乎。
章下小注东阳许氏说。
按此说恐未精。康诰之作字。分明说着新民之事。已包平天下底许多施为。则不可曰新民之意。只于中可见。
传三章。○诗云邦畿〈止〉所止。
按此段谚解恐当作民의止할배라하니라。如此为解。庶合于章句之意。○又按所止二字。应上知止二字。知止章句曰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于此又可见。
章句言物有所当止之处也。
按不曰人不曰事。而曰物者。即物有本末之物也。至善章所言只此明新底物故也。
小注云峰胡氏说。
按此止字。紧说著当然之极本有在处。以起下文。则且泛说三字甚可疑。
于止知其所止。
按知其所止之知。应上知止之知。
章句所当止之处也下小注新安陈氏说。
按知止者。知所当止者也。能得者。得其所止者也。然则知止能得止至善。胡可分而言之也。其曰不特〈止〉释之此十五字。若作以此传之释止至善。所以释知止能得意看。恐无病。
诗云穆穆文王〈止〉止于信。
按缉煕敬止。谚解恐当作오ㅣ라缉히煕하사敬하야止하시다。○又按此应上顾𬤊明命及日新又新。○又按敬止之敬。是全軆之敬。必于此而言之者。至善章为论工夫之全軆处故也。传之言敬。如此其明著。而韩南塘以章句言敬。为补其阙略者何也。恐甚未安。○又按上二节。既言有当止知当止。故于此复示之以当止之目。而乃以缉煕敬止。作下文之张本。血脉贯通之妙。亦可见其一端矣。
章句深远之意下小注以德容言。
按以意字观之。可知其不单指德容。
章句知其所止而无疑矣下小注节斋蔡氏说。
按缉煕敬止。即其止至善底。节斋乃以为止善之本者何也。缉煕敬止。乃所以得五者之目者。岂可分做二件乎。可疑。
诗云瞻彼淇澳。〈止〉不能忘也。
按如功如磋者。知之所以止至善也。应上缗蛮之诗。如琢如磨者。行之所以止至善也。应上文王之诗。瑟兮僴兮者。敬之立于中也。应上顾𬤊明命。赫兮喧兮者。威仪之见乎外也。应上修身为本。知之至善者。豁然贯通而无不明也。行之至善者。诚正修齐而民皆化也。敬之立也。存心而为行之本也。威仪之见也。其仪不忒而四国是正也。大軆如是而其所以综错经纬于其间者。无一字一句不如此。此其所谓文理接血脉贯者。而义理之本自如此。又可见矣。然则后世文字之不工。非无文字之罪。乃无义理之致。业文辞者。又可以知戒哉。○又按知之至善。行之至善。观于盛德至善不能忘。可见。
章句治之有緖。而益致其精也小注。
按切而磋。是治有緖而致其精也。琢而磨。是治有緖而致其精也。盖切与磋琢与磨。俱是有緖致精之事也。而小注之说如此可疑。
章句恂憟。战惧也。
按语类。问恂栗何以知其战惧。朱子曰。庄子云木处则恂栗危惧。○又按此恂憟字。极形容敬字之义。
章句卒乃指其实小注。
按朱子曰。至于民之不能忘。若非十分至善。何以使民久而不能忘。古人言语精密有条理如此。以此观之。则实者并指不能忘处言。非单言德善。而卢玉溪之说又如此。可疑也已。
诗云于戯前王不忘。〈止〉不忘也。
按上文以明德之止至善而言。此节以新民之止至善而言。
章句久而不忘也下小注仁山金氏说亲其亲云云。
按此与或问说不同。当更详之。
章句咏叹淫泆。
按泆乐记作溢。音作液。言其意义之溢也。○又按何以谓之咏叹淫泆也。文王之诗。已言明新之止至善矣。而淇澳复言明之之法明之之效。烈文又言新之之至善。至使没世之后亲贤乐利。则其所以淫泆于言外者可知。且亲贤乐利。实为新民之大头脑。则平天下章许多条法。莫不从此四字中出来。
传四章。○子曰聪讼〈止〉此谓知本。
按无情者吐。恐当作奴。谚解亦作무졍쟈로시러금그사랄다하지못하게함은크게민지랄외케하여시미니如此为解。庶合于章句使字之意。○又按此谓知本四字。明道两存而伊川削一。盖伊川之次篇较密。而削其一者。嫌重复也。故朱子之从违在此。考之二程全书。可知。偶看玄石朴相所论之载于金直卿厚斋集者。其义例已不能明著。而文辞脉络。又使人不能详焉。岂愚之愚。不能以看到至言耶。
章句明德既明。小注明明德为本。及畏服民之心志。小注此即新民。
按大畏民志。不曰民心。而曰民志者。志者心之所之也。此从自新处说起故也。章句并言心志者。以其自新者軆用而言也。盖无心则无志矣。
传五章。○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
按只取其论格致之义。非取程子补传之义。盖程子初无补传之意故也。详在或问。读者可详之。
致吾之知。
按吾心之知。初无所极。则著致字不得。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按此起下全軆大用无不明之句。盖以理之统軆而言也。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按此起下表里精粗无不到之句。盖以理之统軆而言也。
惟于理〈止〉有不尽也。
按此退后一步说。著不能无不明者之事。盖其知有未尽。起下因其已知之理。
因其已知之理。
按此言虽未尽知。而犹不能无一段之知也。盖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工夫也。豁然贯通。功效也。表里精粗以下。极言其物格知至。而应上莫不有知。盖此心之外。更无可致之知矣。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下小注。
按即就也。非即事即景之即也。即事即景之即。即即今即日之即也。何可就而同之。随吾所接之云似矣。然随者逐也。与即物之即。所指不同。
此谓知之至也下小注玉溪卢氏说表也粗也〈止〉軆也。○栗谷驳之曰。在禽兽粪壤之理。则表亦粗里亦粗。凡物不可以表里精粗。分軆用二之也。或问曰。栗谷之言然矣。然似与先贤理无精粗之说不同。如何。曰。理无精粗云者。本谓无精无粗。皆有理也。若栗谷之意则以为理既在精则表里皆精。在粗则表里皆粗云尔。言各有所当也。〈经书辨疑〉
按玉溪之说。盖出于朱子所共由所独得之语。然终未免为语病。故栗谷斥之。○又按不曰格事。而曰格物者何也。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也。盖人之所当格者。只是明新二物而已故也。○又按自第七章。至第十章。每章皆兼论二事。而独于五章六章。单主格致诚意而言者何也。圣学工夫。知行二者而已。知者格致之谓也。行者诚意之谓也。故格致诚意。实通贯乎十章。盖修齐治平。非知不明。非诚意无以行之。故传者特表而出之。以示贯通之义。
传六章。○所谓诚其意者。〈止〉必慎其独也。○余问于徐文仲起曰。诚意之意。善恶之谓乎。徐曰。善恶乃意也。余曰。若然则善则诚实为之可也。恶亦诚实为之。其可乎。余意则好恶谓之意也。善则诚实好之。如好好色。恶则诚实恶之。如恶恶臭也。徐坚执己见。终不悟焉。〈经书辨疑〉
按近世诸儒多以辨疑好恶之说为疑。是盖徒知好恶之为情。而不知好恶之亦为意也。盖善恶之在人。而吾从而好之恶之者。固情也。若夫善恶之在我。而吾因而好之恶之者。即是意也。故吾心之善恶发者情也。因此情而好恶之者意也。因此意而如好如恶者。诚其意也。故尤庵曰。本文既以好好色恶恶臭释之。则必如沙溪说方通。〈尤庵说。见申赞善暻问金厚斋干书。〉○又按必慎其独。谚解退溪曰独애慎하나니라。诚极精矣。然若曰慎할거시니라。则其勉戒似尤贴。未知如何。○又按毋自欺者。诚意之事也。如好如恶者。毋自欺之实也。自谦者。诚之本軆也。慎其独者。毋自欺之节度也。故下文小人云云者。言不能慎独之致也。心广軆胖者。言慎其独之效也。十目十手。既指善恶之不可揜。而亦所以著诚意之本于戒惧也。上二节皆以慎独结之者。以言其诚意之工夫也。末节结之以诚意者。以言其诚意之效验也。盖起之以诚意。结之以诚意者。亦其文法之自然缜密而有力处。读者以此而类推之。则自可知一字一句之自相绎络。自相钩连。自相贯通。自相消息。自相离合。自相包含于一分万殊万殊归一之妙也。其于圣学一贯之旨。舍是而奚求哉。一篇之旨。一章之意。莫不皆然。而特于此表出而论之者。以此章之承致知而为自修之首故也。
章句以审其几。
按几者是实不实之几。即意之谓也。小注新安陈氏之说。诚可疑。○又按小注朱子几字之说。是释周子之意。非解传文。而既误引在此。栗谷批评。又加纯红。有不敢知。○又按或以为几虽情也。而审底乃意也。朱子新安之说。未见其误引而误说。此言固然。然观章句实与不实云云之说。则可知其误引而误说。○又按云峰胡氏说可疑。盖独者言其地。非言其独自与意也。且中庸论诚。大学论意自不同。而混而言之又何也。
章句皆务决去。求必得之。○退溪曰。恶则皆务决去。善则求必得之。或曰皆字当通两句看。更详之。〈经书辨疑〉
按更详二字。恐是尊畏先辈之意。而若其正义所在。则似当以或说为断。
曾子曰云云。
按此一节。非曾子释经之辞。而特尝称诵以戒门人者。不干于释经。故别加曾子字。
十目所视。小注玉溪卢氏说。○问卢氏兼善恶为说。虽于善恶之不可揜者有力。恐推言言外之意。非专论此节也。答卢氏推言前后节之意。恐如来说。〈经义问答〉
按传文此段。是明上文之意。则卢氏此言。恐非推言之意。当更详。
章句可畏之甚。
按小注朱子之说。自此是承上。至共知如此。是一说也。自人虽不知。至何异哉。又一说也。自是各说其义。而今合而一之。不但并失本义。亦令人不知所从。可叹。○又按人虽不知上。本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是怕人见十三字。
故君子必诚其意。
按传前两节。俱以必慎其独结之。而末节乃以诚其意结之者何也。慎独是诚意之事。而广胖为诚意之效故也。且必诚其意者。应上所谓诚其意者。其文法又不得不然。
传七章。○所谓修身。〈止〉其正。
按语类曰。今不就静中动将去。却是就第二重动上动将去。如忿懥好恶之类。此语之不编入小注何也。第二重动上云者。忿懥是一重。有所是二重。以此观之。有所之释。以存在之意者甚当。
章句忿懥怒也。
按小注双峰饶氏说可疑。盖章句不曰忿懥皆怒。而只以一怒字释之。且曰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则其不可分作甚与留者明矣。且甚字亦有病。病在有所。不在忿懥。且若当甚怒之时而不甚怒。则顾不为心之病耶。
章句或不能不失其正。○夫人欲动情胜。则其所行之失其正也必矣。或字未详。栗谷亦曰或字果可疑。〈经书辨疑〉
按或字果可疑。然以虽或幸或之意观之。似无所窒碍。未知如何。口诀以或도读。则合于必不能不失其正之意。盖此句即不能或不失其正之意。朱子文法。或有如此。○又按一有之而不能察下小注三山陈氏说恐太泛。察则察其有所处。
心不在焉。〈止〉其味章句下小注蚊峰方氏说。
按中虚而有主宰者。是正心之极效。药方之云。恐不当然。栗谷红点之意。岂出于活看之意耶。
小注新安陈氏说。
按顾𬤊明命之顾字。已兼察意。文王之诗。明言敬止。大学中不言敬之论。其源于此耶。○又按正心之道。由用而及軆。故上节言用之正。此节兼言軆用之正。盖观于章句此心常存之常字。可知其通动静而言也。或问之义。其亦以此也欤。传所谓顾𬤊明命。缉煕敬止。其此章之张本也哉。
章下小注云峰胡氏说。
按心固本虚。意亦本实。实其意者。所以复其本也。恐不可如是对言。且其所谓实其意。则不偏于方发之初者。亦恐欠明。若如此说。则意才诚。心便正。不必用正心之工。其可乎。且方发之初四字。若贴诚意看。则又有认情为意之病。而不偏二字。亦为侵过正心之界矣。陈新安不留二字。亦恐似偏说矣。
传八章。○所谓齐其家。〈止〉鲜矣小注朱子说第一段。
按此与语类本说大异。甚恨明儒之妄加裁节以失本意也。今录朱子全说。朱子曰正心修身。今看此段。大槩差错处。皆未在人欲上。这个皆是人合有底事。皆恁地差错了。况加之以放辟邪侈。分明是官街上错了路。
天下鲜矣。
按此天下字。已包平天下之意。盖本于自天子。〈止〉修身为本之说。其文理致密可见。
故谚有之。〈止〉之硕章句家之所以不齐也。
按吕晩村曰。看所以二字。则次节未尝指不齐而仍说身不修明矣。此言固精。然仍说身不修之中。已包得家不齐之端。此其所以为承之以反结者。文理之接续。又可见矣。○又按小注诸说。恐皆欠精。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按传之结语无所释者。是不尽释之一端。反结者。非真反结也。盖经云自天子云云。故于此特示其身不修。则不可以新民之意。○又按吕晩村曰。此谓身不修五字。总承上两节。不可以齐家。亦总结两节。此言颇精。
传九章。○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按不可教。不能修身之谓也。此亦承经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语而为言。又以引起下文。古人文辞之精切。由义理之通贯。故无斧凿之痕而自合于规度如此。
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居人之上。若能自修其身。以教一家之人。则身虽不出。而标准之立。风声之传。自然感化一国。○或曰治国之道。不出齐家之道。〈并经书辨疑〉
按语类曰。只是身修于家。虽未尝出而教自成于国尔。据此则可知或说之非矣。
章句下小注吴氏说。
按其家不教者。是言身不修也。孝悌慈者。是言修身之事也。既言身不修。而继言修身之事者。盖见传者修身为本。丁宁反复之意。故朱子即以身修则家可教释之。乃其正义也直解也。非推本之论也。今吴氏说如此。尽可疑也。而明儒之编录者。又可怪也。以此观之。则身修则家可教下小注。可知其亦本于吴说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
按求之吐。恐当以罗。若以伊面。是工夫。非所以不假强为。
章句下小注朱子说第二段。
按此是合三说而为一。且又为之增损。故语意未甚明畅。此明儒之过也。
小注朱子说第三段。○朱子此说。疑当在一家仁下。栗谷曰此通论一章。非论此一段。〈经书辨疑〉
按更考语类。朱子此说。在章首下。小注误引在此。
小注东阳许氏说。
按不中不远者。可言之于赤子。不可言之于民。况既曰所欲与之聚。所恶勿施焉。则夫宁有不中者乎。
一家仁。〈止〉一人定国章句下小注双峰饶氏说。
按陆氏稼书曰。孝悌慈之蔼然者仁。秩然者让。不必仁属孝。让属悌。此言恐得之。
小注玉溪卢氏说。
按传所谓机。是感应之机。未说推行之机。下节方有推行意。此李氏祯之说。深得经旨。然则玉溪机说恐不着。
所藏乎身不恕。○栗谷曰。恕字实指忠字。忠是恕之藏乎身者。借恕字而言忠。〈经书辨疑〉
按此恐是因恕而言忠。盖已暗带絜矩之意。此亦是辞理俱到处。然为絜矩张本。未及为行絜矩之全軆。
章句下小注朱子说第二段。
按此亦合三说而为一。且添以他语。非后学敬谨之道。明儒事每多如此。可恶也耳。○又按语类。吴仁甫问有诸己。〈止〉非诸人。朱子曰。此是退一步说。犹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人师。以明未知如此则不可如此。非为温故而知新。便要求为人师也。此语恐当编入小注而阙之。可恨。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
按此段口诀。恐当以그父子兄弟乀足히法하염즉하미되여야读。若以今行口诀看。则句法太逼。未知如何。若以陈新安之说观之。则父子兄弟足法。是其父子兄弟皆亦可法于人。此虽退溪之所深攻。而以小注朱子说观之。似亦有此意。并论之。以俟知者。
此谓治国。〈止〉其家章句。其味深长。最宜潜玩。
按经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故此章专以修身为主而为动化之本。故复引诗言齐平治三件道理以足之。此其所以味深长者耶。且修身即明德也。新民即齐治平也。明德章及新民章。皆引古语。故今此明新总会处。又引古语以结之。其文法又不得不然。此谓治国在齐其家云云。是为下章张本。
传十章。○所谓平天下〈止〉道也。
按不曰上幼幼。而曰恤孤者。幼吾幼者慈之易者。恤人孤者慈之难者。举难所以包易。不曰民兴慈。而曰不倍者。上章既以国君之孝悌慈言之。而至引康诰而释之。则慈之极处。可言于天下之君。而不可言于匹庶之家。然则匹庶之所以兴于慈者。不过不倍王化而慈于家而已。故恤孤者。言其慈之广。不倍者。言其慈之狭。盖其处地异故也。○又按絜矩二字之间。有朱子定句之圈。谚解当曰혈하야구케하난。且以章句观之。因其所同之同者。即兴孝兴悌不倍之谓也。推以度物者。絜之谓也。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者。矩之谓也。又大全答江德功书曰。絜矩者。度物而得其方也。以下文求之可见。今曰度物以矩。则当为矩絜。乃得其义。又曰。絜矩之说。盖以己之心。度物之心。而为所以处之之道尔。来教所谓先自度者。尤无所当。语类曰。九章言化。此章只言措置之理。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章句旧本曰。絜矩之道。是使之各得尽其心而无不平也。末后改本。与此书合。可知此书之为晩年定论也。〉如用曲尺为方者也。所以道。以义为利者。义以方外也。章句既如此。大全语类之说又如此。而小注诸说及我东先正之见。皆不免以为度物以矩。无乃以朱子初年说为主而然耶。更详之。○又按小注朱子说第五段。矩者心也云云。即庚子间说也。己酉答道夫问。絜古注云结也。曰作结者。解亦自得。盖荀子庄子注云絜围束也。是将一物围束以为则也。〈按以为则三字。㝡当着眼。〉上所录语类之说。即戊午岁说也。而答江书又与此同意。则其在论定后可知。○又按平天下之平字。以矩字承结㝡贴。盖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者。即便是平也。
章句矩所以为方也下小注。
按矩若是曲尺。则方字下当有者字。且当继言借谕之意而今不然。可知其为平字注脚。语类况有所谓矩所以为方。如曲尺为方之意。而小注说如此可疑。
小注玉溪卢氏说。
按既有朱子小注第二段说。则玉溪此说。得无未安乎。
小注云峰胡氏说。
按胡氏之分为八节。与朱子所定不同。
所恶于上。〈止〉之道章句所操者约而所及者广。小注云峰胡氐说。
按所操约。即恕也。所及广。即天下也。云峰之说恐失之。若曰只一絜字。此心所操者约。加一矩字。此心所及者广云。则庶几耶。盖第二节上下前后左右之云。言恕而无不方之道。若欲只言恕。则己不欲勿施人此一句足矣。其必并举上下前后左右而备言之。又结之以絜矩之道者。即形容恕而矩之事也。
诗云乐只君子。
按乐只口诀当作낙게하신。字书曰乐者无物不被。即君子亲其亲而贤其贤。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之意也。民之所恶恶之。口诀当作오하여심이니。盖好所好恶所恶者。正所以言为民父母之心也。故民乐之而至谓之以父母。若作오함이则意味似短。未知如何。
诗云节彼南山。〈止〉僇矣。
按淇澳桃夭等诗。章句皆以兴也二字。释其首句。而独于此无所释者。岂以菉竹桃夭无所当于经义。而南山石岩。㝡衬贴于具瞻故耶。盖山之积石。既高而险。尹之积恶。处高而甚。诗人之意。虽因物起兴。而释经之例。当并存为戒。则不言其兴也者。其微意诚至矣。○又按乐只之好恶。虽承上章。而亦自六章如好恶而来。故收之以节南山之慎。不慎辟故又以辟结之。而辟字又自八章中出来。此可见诚意之贯平天下。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亦可见矣。○又按引诗之法。断章取义。虽不必尽如诗人本意。而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则王之以私好恶而用小人者。必为天下之大僇。为人君者。并与家父所诵之全篇而讽咏焉。则可知真不可以不慎。
诗云殷之未丧师。〈止〉失国章句下小注云峰胡氏说。
按絜矩是义以方外者。固朱子之语也。若慎独是敬以直内者。恐大错。若中庸之慎独则固可谓云。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止〉有用。
按传文一节二节。言絜矩之所以及絜矩之方法。以为冒头。三节四节。言能絜矩不能絜矩。以承上文。而复作下文能不能之张本。又以五节总结而引起六节。此不但义理之精微。亦所以文章之畅密。善读者自可以达于辞也。○又按先慎乎德。果明德也。慎即从慎其独出来。故下文直承之以德者本也。○又按凡人之事。非善则利。慎其德者弃其利。唯其利者悖其德。而财又为人㝡利。故以德与利。劈头并言。以示能絜矩不能絜矩之事。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按此应上桀纣帅天下之意。且夫德财之本末。非如明新之本末。盖新民者明德之用也而全軆也。财者德之反也而一段也。本则一也而末则万殊故也。不可以本末之字同而浑而看之也。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接是故二字。应外本内末。○又按财散者。不但散财而赈民。薄赋敛。实是散财之大本。盖天下之民。未有非其民也。府库之财。未有非其财也。故薄敛所以为散财也。
章句反是云云。
按此二字。非释经之正例。而特云然者。所以示外本内末。争民施夺之甚可恶之意也。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
按命应其命维新之命。善者明德至善之谓也。平天下在明德。而明明德在得人。故下章以善人言之。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按此统言善人之能佐上絜矩。而上之宝之者。莫如善人也。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按谓得善人之佐。将以絜矩而仁民矣。欲仁民。当自亲亲始。此又家齐国治天下平之说。
章句下小注四明李氏说。
按圣人所言。唯其善而已矣。此云犹书记帝王以下。恐甚凿。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
按此应上宝善人两节。盖宝善。即能絜矩而保我子孙黎民。用恶人则不能絜矩而不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之利。起下文以义为利。亦曰殆哉。起下文灾必逮身。一介臣。恐当连下媢嫉者看。休休宽广貌。
其如有容。
按其如有容。极称其有容底宽广貌。盖赞叹之意。蔡虚斋谓如物之有容者。正指其心之休休处。亦通。盖其如有容。未接物之宽也。人之有技以下。接物时宽也。
章句下小注蚊峰方氏说。
按栗谷以为不中于理而黑圈之。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按爱恶者。即上好恶之变文而意则一串。故章句以得好恶之正言之。
章句下小注玉溪卢氏说。
按此说。恐伤支离失旨。
见贤而不能举〈止〉过也。
按举而不能先。退而不能远者。诚意处未能至善者。惟如好如恶。脱去私累。无有一分不快足者矣。然后可得仁名而真能爱恶人矣。
好人之所恶。〈止〉逮夫身章句下小注云峰胡氏说。
按絜矩所以求仁。今曰行仁。恐伤快而失旨。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章句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为信。〈并下小注〉
按二程之言。皆所以释曾子三省语。曾子言信。便就交际上说。〈此十字朱子语。〉故伊川就事而言。〈故字下六字朱子语。〉比明道泛说忠信軆段甚贴。故朱子论三省章。固有此小注之说矣。至于此节则循物无违者。甚衬于平天下之事。故此则以明道之言释之。义各有在。而误引朱子说。使夫蒙学将疑其未尽取舍于章句。此明儒之过也。
章句三言得失而语益加切。盖至此而天理存亡之几决矣。
按蔡虚斋曰。得众失众之得失。以人言者也。善则得不善则失之得失。以身言者也。忠信则得骄泰则失之得失。以心言者也。故曰语益加切。前云深切。故此云益加切。
小注双峰饶氏说。
按此云得失。亦与前二段一意。而饶氏乃以得善失善为言。恐非朱子之意耳。
小注云峰胡氏说此道字。即章句首絜矩之道也云云。
按此与章句之意恐不同。可疑。且下段论得失处。亦恐疏。而栗谷红点之有不敢知。更详。但论几字甚精。
生财有大道。〈止〉足矣章句下小注玉溪卢民说。
按章句既曰以明足国之道云云。则卢氏之分言足民足国者。不亦误乎。且可以足国足民。分而言之。则恶在其为民父母之意哉。
未有上好仁。〈止〉非其财者也。
按此段吐。恐当以罗五尼乀匚亽。为事上之事也。其字与其财之其字同。章句所以二字。又自分明。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按金仁山曰。伐冰有国之事。若卿大夫则受冰之家。非伐冰也。岂卿大夫之家丧祭取冰于公。故谓之伐冰欤。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
按口诀恐当曰이난国은云云함을니라미니라。观于利下也字及章句所谓释献子之言。可知也。
以义为利。
按语类曰。这利字。即易所谓利者义之和。利便是义之和处。
章句下小注双峰饶氏说。
按此节大意。在不以利为利云云。而饶说如此可疑。
彼为善之。
按或曰陆宣公奏议。专引此文。而中间无此四字。盖衍文也。此说似矣。然又安知非宣公亦疑其阙误而不用此四字耶。且二程全书。伊川曰一本云彼为不善之小人。使之为国家。此言固可信之。朱子既以为阙误。则不可更有所云云。
虽有善者。
按朱子曰。善如而今说会底。然则口诀当作비록잘하난者可耶。更详。
章句丁宁之意切矣。
按应上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不但传文接续贯通。章句亦复尔。
小注玉溪卢氏,勿轩熊氏,云峰胡氏,东阳许氏四贤说。
按生财有大道下章句曰。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自此至终篇。皆一意也。然则此节可知极言外本内末之祸也。利即是财。义即是德。而诸说如此可疑。
章下总注亲贤乐利。
按应新民之止于至善。
章下纲领旨趣。
按大旨归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