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学校志 编辑

学额学基学田附重庆府

岁试取进文附学生二十名,科试亦如之,武生岁试取进二十名,廪膳生员四十名,每岁额给饩粮银三两二钱,遇闰加银二钱六分,增广生员四十名,一年一贡。

学基

宫左墙外,旧有隙地,横三丈,长四十五丈,右墙外,横十七丈,长十七丈五尺,尊经阁后隙地,横四丈二尺,长二十五丈二尺,乾隆十九年为朱、胡二姓侵占,诸生具控清理,知府傅显勘断归学。二十一年,知县王尔鉴勒限拆迁,绅士勒石于灵星门内。

学田在城西五里地,名王家园,直里一甲,册名在县。康熙四十九年,知县孔毓忠,详拨朝天驿官庄上田八十七亩六分,中田七十三亩,下田一百三十亩四分,中地一十三亩七分五厘,下地一十一亩二分五厘,共征条粮一两七钱八分七厘四毫,岁收租米银七两六钱五分。

巴县

原额十二名,嘉庆十六年,增江北厅学额六名,巴县裁拨三名,额止九名。二十一年,铜梁裁减一名,安居裁减二名,拨还巴县。二十三年,安居呈请复还一名。道光七年,汶川县裁拨一名归巴县,仍复原额十二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学基长五十馀丈,宽十丈有奇。

学田在城西佛图关外,直里一甲,歇台子大井湾,册名县学。明万历二十九年,川东道张文耀、知府傅光宅捐置,兵燹荒芜。康熙二十六年,知县李锦勘复旧田,酌定岁租谷九石三斗九升六合,折租银三两七钱五分八厘四毫八丝。原系地方官收解,康熙五十七年,始归教官收租。雍正七年,丈上中下田共一百九十三亩二分七厘九毫一丝,应征条粮七分八厘二毫五丝,载种一石四斗,共收租银七两。府县两学租银除纳条粮外,馀银存作修补墙垣及诸生考课茶食等费。

江津县

原额进八名,雍正四年,提学任兰枝题增四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三年两贡。

学田一百三十七亩。

长寿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永川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学田明万历四十三年,知县戴灵武捐置一百有二亩,知县汪昆麓捐置三十亩,邑人黄汝德捐田八十四亩。

荣昌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学基庙前

墙抵县署内城垣为界,右侧隙地沿墈,下连民房,直上抵考棚左墙为界,考棚后抵盐课地为界。左侧隙地沿墈抵县监仓为界。监仓上由五谷庙曲转抵民田为界,后山原止沿墈。嘉庆十四年,邑绅钟宣琳捐施墈下山地一段,直抵城北垣为界,植木五百株,其左右招佃居民以及转更楼店房基一间,接连鼓楼坝店房基三间,只许顶换房屋,不准盗卖。

学田乾隆四十三年,邑绅颜怀舒等捐置四十亩。又

墙右滥泥沟水田三坵,北齐街心为界,西连营地,筑土墙为界,内开水沟一道,以便泄水,禁止居民渣滓淤塞。南抵营田为界,东抵县署后墙为界。

綦江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南川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学田道光辛丑年,傅天淮捐傅家沟田产一分,粮五分六厘,岁收租八石。癸卯年,张承淮捐萧家庄田一分,岁收租九石。

合州

原额进十二名,廪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两贡。

学田明置永清里、安贤里二处,今废为民田。学地在洛阳溪右岸,万历间,李舒华置。

涪州

原额进十二名,廪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两贡。

铜梁县

原额进八名,嘉庆二十一年裁拨一名归巴县,额止七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安居乡[县]

原额进八名,嘉庆二十一年裁拨二名归巴县,二十三年呈请复还一名,额止七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大足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学田七亩六分。

璧山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定远县

原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

学田道光十九年,知县车申田倡捐,邑人赵正管捐施共田六十六亩,岁收租谷六十四石,以作宾兴典礼。

江北厅

嘉庆十六年,议准设立专学,酌定岁试取进文童六名,武童六名,科试取进文童六名,将现设学额,只准新添三名,其馀三名即于巴县额进十二名内分拨,以符定额六名之数,廪生六名,增生六名,四年一贡。

学田岁收租银八两。

书院义学附重庆府

东川书院:在重庆府治洪崖坊,旧在治平寺后藏经阁左,名渝州书院。乾隆三年,知府李厚望捐建,郡人龙为霖助构,易简有记。三十三年,川东道宋邦绥迁建今所,易今名,规制宏敞。二十四年,知县王尔鉴置学基地,岁收租银四百三十馀两。五十八年知府蔡必昌、五十九

年知府赵秉渊先后增置,地租每年收谷共三百四十三石,各处地租、房租银共八百六十五两九

钱。道光十一年,贵州仁怀厅贡生张坦捐资补修书院屋宇、讲堂。凝道书院:在府治,明嘉靖中知府刘绘建,今湮。来凤书院:在府治右,今湮。缙云书院:在巴县学右,建始无考。乾隆三年,知县王裕疆重葺。十五年,知县张兑和

废之。

巴县

字水书院:在通远门内莲花池,旧名涵园。嘉庆二十一年,周钟等将房屋一院捐作书院。续捐施膏火田,租谷共一百七十四石,各处房租银共三百零五两。观文书院:在县直里五甲白市驿。道光九年,分县吴占魁先捐银四百两,率诸绅士募捐银五百馀两修建,膏火田谷一百石,生息银一百一十五两二钱。瀛山书院:在县忠里六甲鹿角场,道光六年,彭德魁,捐施四房三分,地基一分修建,并捐铺房,每年佃租银作为膏火,租谷七十六石,作为延师修金费用。三益书院:在县节里二甲沙镇场,乾隆四十一年,邑人张超凡等建置,田岁收谷四十石,赵继美有记。道光元年,陈元儒等又捐银五百两作为膏火,奖赏延师束修,每年租谷五十石。归儒书院:在县仁里十甲,嘉庆十九年,陈立勋、杜朝聘、张敬孟等赎寺田为书院,每年束修四十石,无膏火。巴县原无乡学,道光六年,知县刘衡奉上宪札饬,劝谕各场市捐设义学,即归各乡绅士经理。

江津县

几水书院:在江津县城隍祠左。乾隆六年,署县杨纯伯建,署县胡观海落成。九年,知县彭维铭增建。三十二年,知县曾受一增修。置田岁收谷六十石。嘉庆九年,知县徐鼎迭增租银七百五十两。道光十年,署县事朱琦移建考棚之侧。十一年,知县郭彬图断拨能仁寺田业五处,岁收租谷八十二石八斗,通旧管尖茶溪等业十九处,岁收租谷一百五十石九斗,共收租谷二百三十三石七斗。

宾兴田:道光十四、十五两年,知县宋灏、郭彬图先后筹办劝捐置买崇林寺田业一分,充入

东皇会田业一分,每年共收银一百五十馀两,三年大比,分给士子,其田均在思里,载粮立案。乡学二桂林书院:在县杜里笔架山东南,院有奎阁、惜阴轩、豁然亭、涤砚池诸景。道光十三年,

杨维翰率弟侄建。馀庆书院:在杜里,杨维翰、维岳、维暟同建义学,田共五处,载粮二石九斗,收租谷京斗八百三十二石,均贮承启堂,以供义学经费,并膳族人之贫者。大学士长龄、川东道嵩龄皆有叙。

长寿县

凤山书院:初在紫云崖下,知县齐永龄建,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曾受一补修。五十一年,知

县陈善教移建县东一里文昌宫右,置田岁收银二百四十馀两。乡学旧无,道光五年,新建十一所。鸣凤义学知县薛济清捐置。养正、时敏两义学王刘氏同子监生王璧、王玮捐置。

天泽、分泽两义学职员戴筠捐置。聿秀义学巴人车占胜、闵广顺倡首捐置。敦本义学耆民王其武捐置。光裕义学职员戴琳和捐置。养云义学贡生左维垣捐置。养源义学工部郎中李松年捐置。文明义学监生左涛捐置。

永川县

锦云书院:古察院基,旧在治东,名桂山书院。康熙五十八年,知县彭时捷迁建今所,后建奎阁。川东道张九镒讲学于中,易今名。东皋书院,旧在城外东山寺。乾隆五十三年,署县张缙移建文昌祠。

彭时捷《锦云书院碑记》学校,王政之本,所以养人材、厚风俗也。今自京师而外,直省郡县莫不有学,而书院辅之。书院之设即古党庠术序之遗,其地不如学之尊严,其事较学尤为详尽。或兴或废,人材风俗因之,不綦重欤。乾隆壬申,予来治永川,见其士好诗书,俗向俭朴,盖沐浴雅化百有馀年矣。考其地有桂山书院,前令江右罗君讳士哲之所建也。仅十馀年而老屋数椽不蔽风雨,邑人士未有鼓箧出其门者,岂经始规模有未备耶,抑继之者未暇增式廓耶。韩子有言:“莫为之前

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微罗君亦予之责也。顾旧址狭隘不足改为,且无学田不能垂久。予乃捐俸八十金,置田数亩,随据绅士等呈请兴学,先后愿输废寺、闲田、山土三百馀亩,为修脯膏火之资,然后谋立学舍,与邑尉郑君王臣,儒学王君楷,卜治东锦云山阳,相基绘图授邑庠等董其事,各皆踊跃,乐输良材坚甓,不可胜用。于是为立讲艺之堂,栖士之舍,宾客之位,游息之所,庖厨之次,百尔器具工善吏勤晨夜并作,凡五阅月而竣。既迁旧地,遂更新名,来学者几百人焉。是举也,非敢谓于国家作人之化有所培益,第邑令教养斯民,苟薄书期会无失而已。坐视其邑无兴贤育才之所,谓曾莫我督过,予愧且惧。且使学于此者优游《诗》《书》《礼》《乐》之圃,循习仁义道德之途,由是以修其身,以教其家,以率其乡党邻里,处

为正士,出为良臣,则此书院之设又不仅一邑之人才众多,风俗醇美已也,于此有厚望焉。书院田租邑令彭时捷捐俸八十金,置田数十亩,又详准输废寺、闲田、山土四百馀亩,岁收租三百石零五斗,山租钱十余千文,用为修脯火之赀。

荣昌县

玉屏书院:旧在县治东,乾隆十一年,知县许元基捐建,五十年知县朱瑴改建。县治东北,置田,岁收钱二百四十四千。乡学:旧设二处,一吴家铺,一河包场。道光六年,知县龙翔倡捐募,置田业九处,价钱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四千五百文,岁收租谷市斗三百零二石,土租钱一百三十五千八百文,捐项余钱三百千文一分,生息并岁收租谷、租钱作为各义馆修

脯之用。十二里暨本城四门共设义学二十一处,嗣因修脯不敷,裁去四处,实存十七处。

东门义学在东关外。南门义学在南关外。西门义学在西关外。北门义学在城内北街。九峰义学在油榨寺。龙蟠义学在盘龙场。莲池义学在莲台寺。洞溪义学在高洞寺。桃香义学在峰高铺。云岩义学在半边寺。

清河义学在河包场。梓材义学在桙梓场。双南义学在金盆寺。复性义学在仁义场。尊荣义学在安富场。宏育义学在傅家寺。正蒙义学在梁家场。

綦江县

瀛山书院:在南关内前明常平仓荒址。乾隆五十一年,知县冯汝弼改修学宫,并修书院,即于是年落成。《县志》《通志》载康熙四十九年,知县蔡青钱重修,实无其事。

书院义田郑高山、沙河子、翻沟子三处,共收租谷二百三十八石。嘉庆十年,知县张九谷加租,每年收市斗谷三百九十七石,外土租银二两八钱。道光四年冬,知县宋灏断令佃户每秋成缴租后,另行认来年佃,据以杜霸占拖欠之弊。五年十月,知县宋于郑高山之马家沟一业退佃另招,加租十二石,共四百零九石。

南川县

隆化书院:在城南二里许文昌宫旧址。乾隆二十一年,知县应士龙创建。四十三年增建。嘉庆十年,知县蒋作梅修葺。置田,岁收谷三百九十五石,地租钱七十二千二百文。龙川义学:在县西六十馀里,旧为龙川庙址。乾隆二十四年,知县冀宣明倡邑人韦在昌、

李浩改建,置田,岁收谷三十八石。乡学:二十三处。育才乡学在西门内。普泽寺乡学万寿寺乡学虹济桥乡学观音桥乡学白沙井乡学陈家场乡学德隆场乡学河图坝乡学汉场坝乡学三汇场乡学太平场乡学小河坝乡学万盛场乡学水江石乡学龙济桥乡学两路口乡学五显庙乡学官地坝乡学

双河坝乡学园村坝乡学磴山寺乡学大兴场乡学

合州

合宗书院:在南津街,即廉溪书院。祀宋周子。明嘉靖十年,御史邱道隆按州檄建。康熙

四十四年,知州王惟一置田。知州姚孔镛、张兑和、王采珍、王文炯、左修绪、周澄、署知州董淳

增置,岁收谷五百石。桂麓义学在州治左。乾隆间知州左修绪建。五十二年,知州周澄捐租以资岁修。云峰乡学在城东五十里。乾隆五十五年,知州刘印全倡邑人张锜建,岁修支谷四十石。龙门乡学在州北八十里白沙场,士民公建,岁收租六十四石。复初乡学在龙市镇侧二里,岁收租六十石。太和场义学州人左亨先捐置,岁收租四十石。铜鼓乡学州监生张华封捐置,岁收租三十石。涪州钩深书院:即宋范仲武北岩书院,久圮。乾隆九年,知州罗克昌倡建,置田,岁收谷百馀

石。历任添设学田共二十四处,岁收租谷二百五十石,租钱四百十一千文。乡学四斋本州城内一,白家场一,沈家场一,孝和寺一。鸣鹤书院在鹤游坪。嘉庆十六年,署分州刘钦倡建,义田岁收租谷三十余石。铜梁县巴川书院:在县治西,以巴川河得名。乾隆二十五年,知县蔡玉华倡建,置田岁收谷三百

二十石。嘉庆三年,知县陈焕章增建。二十五年,署知县蔡开来捐俸补修。崇文乡学:在城延薰门内。道光五年,九品衔周启勋捐设,复置义田,岁收租二十石。兴文乡学:在二郎场,道光十年,盐知事衔李正荣捐设,岁收田租三十六石。二帝乡学:在六寅里,道光九年,八品衔陈仕捐设,岁收回租十六石。崇礼乡学:在羊燕寺,道光九年,八品衔刘光策捐设,岁收田租十石。寿隆寺乡学:道光七年,知县杨得质设。文昌书院:在县南虎峰场,乾隆四十一年,知县温清设。安居乡琼江书院:旧在城内化龙山。乾隆二十六年,知县蔡玉华倡修,后知县温清以巴川书院田

租之半拨入,为延师束修并诸生膏火之费。道光五年,八品衔周德亨捐银六百两,移置石

板街。龙门书院:在西十五里龙门滩上,嘉庆二十五年,八品衔周启勋捐修,并置田六十六亩,岁

收租五十石。玉堂书院:在班竹园侧,嘉庆二十四年,里人刘在玙捐设,复置田五十亩。道光三年,其孙

席珍复捐田五亩、街房二间,以资公用。崇德乡学:在城内科甲坊街,道光六年,县丞衔周德超捐设,复置义田,岁收租四十石。玉瑶乡学:在西三十里,道光七年盐知事衔刘鉴元捐设,岁收田租二十四石。

大足县

棠香书院:旧在治东,乾隆六年,知县沈潜建。二十四年知县赵宪高捐修,名宝鼎书院。五十三年,知县和隆武改建治北,易今名,置田岁收钱六十余千,谷五十余石。嗣知县熊士烺、沈潜、何琳、潘相、宫鉴桂暨邑绅相继增置,岁收租钱三百六十二千文。

养正义学:在治西,万历时建,乾隆间知县查昌朝重建。嘉庆十一年,署县宫鉴桂重修,捐银百两。十五年,曾三杰捐钱八十文。

乡学:道光七年,知县狄廷扬奉督宪劝设乡学十一斋。

育贤斋在东关。

博雅斋在南乡龙水镇。

桂林斋在西乡三驱场。

学文斋在北乡中鳌场。

正蒙斋在东郊弥陀场。

求益斋在南乡邮亭铺。

国瑞斋在北乡瓮溪场。

昂霄斋在东乡马跑场。

得英斋在南乡三溪镇。

正伦斋在西乡旱桥庙。

桂香斋在西乡铁山坪。道光二十三年,康历隆捐田一分,载粮二十五亩,值价八百九十四千文,岁收租钱四十千文,

充入乡学。

璧山县

重璧书院:旧在南门外,名璧江书院。乾隆初,知县黄在中建。十五年,知县孙式廓移东门内,易今名,置田岁收银四百三十四两。

定远县

印山书院:旧在今文昌宫,名和溪书院。乾隆七年,知县邱仰文迁胡公祠前,易今名。二十四年,知县周绍缙重修,义学田二处,岁收租银七十二两。道光十四年,知县车申田捐置社田,充入乡学十二斋。

本城、清平镇、兴隆场、万善场、龙女寺、街子坝、乐善场、走马场、新场、飞龙场、沿口镇、真静寺道光十五年,邑人杜星堂捐买榛子沟田地一分,岁收租粮二十七石,另立乡义学一处。

江北厅

嘉陵书院:在厅治西。嘉庆十一年,同知张瑞溥购地。十八年,同知米乔龄拟建,名金沙书院,置田,岁收银二百一十两。二十年,同知张复集三里绅耆劝输,自捐银一千两,三里共输银一千两,添设修脯膏火,榜曰:“嘉陵书院”。

仁、义、礼三乡义学:均系三乡士民捐输。

三益义学在三甲石船场。

正蒙义学三甲,系三益义学分设。

鹿鸣义学在一甲鱼嘴沱。

崇德义学在三甲桶井场。

崇仁义学在四甲舒家场。

流芳义学在五甲獐鹿溪。宗善义学在五甲五宫堂。请益义学在六甲乐碛场。集贤义学在三甲明月场。成英义学在二甲龙兴场。请业义学在二甲关口场。以上均系仁里。山泉义学在一甲石盘头。直方义学在一甲龚家岩。复兴义学在一甲一碗水。时中义学在一甲迥龙寺。金沙义学在一甲打子石。平山义学在一甲沙平场。日新义学在一甲王家场。育德义学在一甲悦来场。敦蒙义学在一甲尖山庙。三台义学在治西廖家台。汇泉义学在五甲大清寺。作圣义学在一甲白兔坪。入德义学本城常家巷。正谊义学在一甲瓦店子。正风义学在一甲高峰寺。玉成义学在一甲。辅仁义学本城金沙箱。就正义学本城悯恻堂。崇儒义学在一甲佛慈寺。以上均系义里。启蒙义学在四甲新店寺。培英、逊敏义学在六甲复兴场。养正义学在六甲塔坪里。育才义学在六甲三圣场。端蒙义学在六甲玉屏山。龙山义学在六甲玉皇观。萃英义学在六甲重光寺。彰德义学在六甲白庙。以上均系礼里。

义学暨各项捐款

江北厅绅耆傅大纲道光五年,捐银一千八百两,设流芳、宗善两义学。李 茂道光六年,捐银一千二百两,设萃英义学。王良弼武生,道光六年捐银一千馀四十两,设三益义学。黄为绂道光十四年,捐银一千三百二十两,设逊敏义学。王道平良弼弟,捐银六百两,设正蒙义学。李文远捐银六百一十两又田业一份,设正风义学。徐光福捐银五百二十两,设时中义学。熊开绂捐银四百五十两,设敦蒙义学。艾拨萃捐银三百七十两钱五百六十千文,设就正义学。陈馥川捐银三百六十两。陈渝川捐银三百三十五两,共设玉成义学。徐政德捐银三百二十两,设鹿鸣义学。李春亭捐银三百两。李 昌捐银三百二十两,共设彰德义学。彭三畏捐银三百两,设崇德义学。万绍章捐银三百两,设平山义学。邓学勋、谢凌云、朱殿光、邓学高、朱图南五人各捐业一分,设育德义学。杨世庆设入德义学。王冕堂捐嘉陵书院经费、社稷坛址、三台义学及建修考棚,共银九百两。李绍衡、李为镇各捐银五百两。赵占祥、萧义生、刘宪之各捐银四百二十两。李赤亭捐银三百二十两,建修文昌庙,考棚。王廷常万县籍。道光九年,捐钱五百千文,募众修悯恻堂,收瘗水陆遗骸。姚孔园、熊赋林、颜思恭各捐银数百两建修城垣。贺国清嘉庆十一、十七两年,岁饥,叠捐米百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