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川先生集/卷十五

卷十四 迟川先生集
卷之十五
作者:崔鸣吉
1664年
卷十六

启辞

编辑

礼曹启辞辛未

编辑

启曰。臣等伏睹备忘记。辞旨恳切。深以典礼未完为歉。至有不得一刻安心之教。凡厥臣僚。亦各有父母。孰不感动于今日之教。臣等俱以无似。待罪春官。岂不欲将顺圣心。以成大孝。而事莫大于祀典。礼莫重于庙制。苟有一毫未尽。使君上未免国人之议。则亦非事君尽礼之道也。臣等窃惟圣人制作。初极简质。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父为士子为天子诸侯。葬以士。祭以天子诸侯。斯乃三代之定制。而上下之所通行也。汉仿周礼。皇而不帝。曺魏以后。此礼始变。大夫有追赠之规。帝王有追崇之典。事虽非古。礼或因时。然此皆始封君之事。至于继体则适孙承统。而追崇蚤卒之父者间或有之。而此外又有旁支入继。而僭尊其私亲者则悖伦失礼之甚。而当时非之。后史罪之。伏惟殿下以宣庙之直孙。闷宗社之将亡。扫除昏秽。缵绍祖统。事殊始封。礼异旁支。其与适孙承统者。似无异同。而大院君未得曾居储君之位。则其视蚤卒之太子。又若不无差别。唯玄宗故事。最为衬着。而践位与未践位之间。礼有常变之别。然则上下数千年间。实无与今日之事恰相似者。而当初议礼。出于仓卒论定。又狃闻濮王嘉靖之事。故见圣上从藩邸承大统。则误认为为人后。见圣上以孙行继祖统。则谬拟于汉宣之嗣孝昭。不悟旁继直继之间。事有不同。从孙直孙之间。礼各有异。乃以大院君之庙属诸支子。此则一时所见之未尽。而至于属号之称。则其时礼官之议。以考位之阙为疑。故称祖于宣庙而称考于大院君。则其于典礼之定。思过半矣。自古未有王者称考之主而祭于私室者。而朝议未同。九年不定。礼家多门。人各异见。聚讼之叹。自古有之。非独今日为然也。父子之情。发于天理。显亲之心。无间上下。以殿下之诚孝。其欲加隆于称考之处者。何所不至。孔子曰。欲观夏礼。是故之杞而杞不足征也。欲观殷礼。是故之宋而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又曰。无征。不信。不信。民不从。夫以孔子之圣。其于先王礼意。何所不通。而犹不敢为无证之言者。盖虑其取信之难也。今日之礼。经传无可证之言。史籍无可拟之处。虽使通儒硕士生于今日。必有无征之叹。况于臣等之浅学乎。所见不到而强论大礼。臣等之所不敢也。心中不能无疑而奉行是事。亦臣等之所不敢也。事疑毋质。礼奢宁俭。与其断行从厚之礼。或致后人之讥。不若务为折衷之论。俾无后悔之为愈也。臣等之意。略仿光武故事。别建庙宇。以从祭以诸侯之礼。则祖子孙之伦序井井不紊。而祭祖祭考之礼。咸秩罔愆。但不入于宗庙。不列于昭穆。以寓谦逊之意而已。圣教所谓尊祖叙伦。尽孝中礼之道。恐不出此矣。圣明必以未举缛礼为歉。然祭以诸侯。礼有明文。夫以舜禹汤之圣。岂有不足于尊亲之理哉。省后世之繁文。复三代之旧制。无愧于古礼。有辞于后日矣。朝家处置。自有体面。设官分职。细大异宜。笾豆之事。寔在有司。典礼之定。当在大臣。国家莫重之礼。俱非臣等所敢容议。追崇之可不可。别庙之当不当。遍询于诸大臣以决之。方为得体。上裁何如。

礼曹启辞壬申

编辑

启曰。臣等伏见儒臣所论。其不可祧成庙之意。与臣等无异。而所列朱子昭穆图及春秋胡传之言皆是也。然于臣等之见。亦有不能无疑者焉。臣等窃按周庙昭穆图。懿王,孝王以兄弟分列于二昭二穆之中。而春秋胡传。又有襄宫皇考之语。以此观之。则疑若以继统之次。定为高曾祖祢者矣。然其实有不然者。盖兄弟不相为后之义。始见于盘庚。而父子异昭穆。兄弟同昭穆之论。备载于传记。如范甯,何休,贺循,孔颖达等诸儒所论。不可殚记。而自古迄今。历代遵行。已成不易之典。至于兄弟异昭穆之说。亦果间间有之。如晋之刀协。宋之张齐贤皆主此论。而及至胡,朱二贤。其说颇详。然而终不得见施于当时。后儒汪氏尤以为疑。举胡,朱所论前后各异之处。反复论难。而结之曰。古制不存。无复可考。其致疑也深矣。汪氏之说。今载春秋集传注解中。可考而见也。且汪氏所疑之外。亦有可疑者存焉。何以言之。王者庙制之论。莫详于汉儒。而韦玄成,刘歆两人所论昭穆之数。多少不同。朱子亦未能决其是非。故周庙图两存其说。而及著禘祫议论。古今庙制。则从韦玄成之说。以太祖及二宗四亲共为七庙。而有高祖以上亲尽则迁之之语。及为宋朝庙制图。则又采刘歆之说而就加参酌。以神宗以下六帝四世。当三昭三穆之数。而太祖,太宗,仁宗三帝当二宗之数。其与禘祫议所论。互相迳庭。似有微意于其间矣。周庙图兄弟继立者。备列四亲。故高曾以上有亲未尽而祧者。及论语注论卫辄事则又明言祢祖之失。是数者同出于朱子之手。而彼此各异如此。若使朱子生于今日而定今日之礼。则将从禘祫议乎。将从宋庙图乎。将从周庙图乎。将从论语注乎。此臣等之所不敢知者也。但朱子论昭穆之制曰昭穆者。本以庙之居东居西。主之向南向北而得名。初不为父子之号也。必曰父子之号则穆之子。又安得复为昭乎。又曰。非谓之昭即为王考。谓之穆即为考庙。程子尝论桃庙之礼曰。若兄弟相继则皆自立庙。庙虽多。亦不妨。只祧得服绝者。以义起之可也。以此观之。昭穆者。庙中之位次。祖祢者。天属之定名。昭穆之次。容或可变。而祖祢之名。终不可易。程,朱二贤之言。微若相反。而同归于一致者。断可见矣。今儒臣之论。于何,范,贺,孔诸儒之言及伊川之明训汪氏之所疑则弃而不省。朱说中许多异同之处则又弃而不省。只将周庙图断为定制。而图下无明白注解可以为证者。又就胡传拈出襄宫皇考四个字为之证佐。胡传所讥公孙婴齐乱昭穆失父子之语则又弃而不省。何其所弃者多而所从者狭也。姑舍先儒之说。只以义理推之。若必以继统为粗祢。则如吴太伯兄弟四人继立。则遂不祭祖矣。晋之简文以祖继孙则孙反为祢而祖反为子矣。岂有是理乎。且以本朝庙制言之。明庙不祢仁庙而同为一世。故高祖以下。庙则有四而世则为三。成庙之尚在四代之数者以此也。若如儒臣所论以继统为祖祢。则成庙自不得不迁。又何以云尚在二昭二穆之中乎。从仪礼正统旁㫷服图而以传体为序。则章陵为考。宣庙为祖。明庙为曾祖。中庙为高祖。而成庙为服绝之亲。从朱子周庙昭穆图而以传国为次。则宣庙为一世。明庙为二世。仁庙为三世。中庙为四世。而成庙为代尽之祖。顾将何以处此乎。今之议者或曰。考则章陵而祢则宣庙。此亦不然。生则为父。没则为考。祭则为祢。其实一也。况追王立庙。称以皇考。而祭则不得为祢。臣等尤不敢信也。然而圣祖不可轻祧。属号不可无别。故儒臣之意。欲依世室列祖祝辞之称。以避两高之嫌。臣等窃恐其苟且之甚。而圣祖在天之灵。或不降歆于无名之祭矣。臣等窃念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劝也。殷有三宗。周有二祖。汉之景帝尊文帝为太宗。宣帝尊武帝为世宗。及光武建武十九年。始定宗庙之礼而追尊宣帝于五世之后。号为中宗。而其后光武又为世室。以是观之。不问庙数多少。又不拘年代久近。惟其有功有德为国人所不忘者。皆可得而宗之。刘歆所谓宗不可预为设数者。盖以此也。恭惟我朝太祖太宗受命开基。文治未遑。世宗承之。制礼作乐。教化大行。称东方圣主。世祖武定一时。功同创业。至于成庙。易威为恩。代严以宽。定五礼之制。述大典之文。制作之盛。侔于英庙。仁深泽厚。治致太平。至今百年之后诵德不衰。世祖之有成庙。亦犹太祖太宗之有英庙也。固当庙食百世。配美英庙。世之远近。非所当论也。若遵光武追尊宣帝故事。奉为世室。永不祧迁。则臣民获伸不忘之愿。圣祖得安芬苾之享。不但正名于一时。亦可垂劝于百王。人情所同。谁曰不然。但系宗庙莫重之礼。非臣等所敢擅便。议大臣定夺何如。

礼曹回启

编辑

启曰云云。东西之衅。始于沈,金。沈之斥金则曰。托分于权臣子婿。此固实迹也。金之斥沈则曰。外戚干政。此亦实状也。始焉迷方。后乃砺节。则固为古人之所许。迹虽戚里。功在士类。则亦非君子之所拒。而前辈右沈。指金为内挟私憾。后辈右金。指沈为凭托宫禁。皆不可谓真有是事。则此李珥两是两非之论所为发也。唯其沈寡与而金多助。躁进之辈。往往不究其实。争为过情之论。以投时好。而前辈中有清名者皆不见容。则李珥之力救时议。反复论难。乃欲以调其偏重之势。而同归于协恭之地。一片忠悃。断断无他。而反为后辈所疑。辗转相激。乃以沽名误国等语。作为罪目。一国共起而攻之。当此之时。与珥亲切者视珥为祸胎。敛迹畏避之不暇。独李贵痛先师之受诬。忘一身之利害。投进万言疏。求以暴白李珥之心事。而其言重触时讳。谤说喧嚣。虽平日尊慕李珥者。动于浮议。莫不指贵为怪鬼。幸赖宣祖大王洞见事状。谓为万世公论。而斥珥之言始不入矣。向非李贵之力辨。宣祖之明断。则李珥一生爱君忧国之心。终不免误国之名。而朝家与夺之乖宜。有不可言者矣。噫。异议横流。人心蔽塞。李珥欲以区区之力。开悟两边。消一时之党议。尺牍往复。互有扶抑。前辈疑其党金。后辈疑其党沈。浮谤四至。本心自在。其身虽困于一时。其功实多于来世。而忘身抗章。发明亡师之心迹。使主疑洞释。浮议不得入。则李贵之力。亦不可谓少矣。至于刊行疏稿。仰彻睿览。以宣祖好贤之诚。上勉明主。而儒先无党之心。下勖廷僚。可谓不负所学矣。李珥之殁今已五十馀年。恩怨既亡。公论自明。无论彼此。盖未尝不谓李珥为儒林之宗也。则丁亥一疏。已为鱼兔之筌蹄。以彼所学之正。所得之深。嘉言善行。赫赫在人耳目。真所谓磊磊轩天地者。尚奚藉于此哉。顾其时往来书札。多不载于集中。后生后进容或见闻未逮。则颁布之请。意固有在。而朝廷事体。务在严重。官颁私稿。或涉未妥。闻其板本方在湖南。诚令该道监司印遗士友间。使之自相传看。事甚稳便。而其于世道。不为无益。以此意移文该道何如。

药房启辞

编辑

启曰。近来秋节向深。尽有馀暑。夜有新凉。闾阎间人感冒者多。况圣上哀疚之中。元气极虚。衣服起居之节。果能稍加珍卫。不至致疾否。臣等不任区区忧闷之至。且闻自倚庐至殡殿。其间几至三四百步之远。而自上徒步入哭。▣日五次。不曾少懈云。此虽出于至情所在。不觉其疲。而玉体之劳伤。可胜言哉。伏愿殿下少思顺变之道。入哭时用小舆。至殿门近处。始为步入。或有不平时则使东宫摄行奠礼。慎无强疾行礼。以为终孝之地幸甚。从权之请。廷臣今方据例陈启。以得请为限。非假臣等一二谈也。但见闾阎之人执丧太过。且恃元气。不听人言。病作之后。悔之无及者比比有之。此等人其志行非不美。而君子不以孝许之者。以其忘亲而灭性也。闾阎之人犹且如此。况于帝王之身乎。此殿下之所当深思处也。丧中之病。非肉汁则固不可救。而药饵之补。亦不可缺。九仙王道糕非如汤药之比。而虚乏时进御。则足以疗饥。欲为剂进。而不敢擅便。先此仰禀。

第二

编辑

启曰。今日君臣之间。否隔甚矣。细思厥由。臣等亦有所失焉。臣等徒知保养圣躬之为急。不思君臣分义之至严。争之太急。事欠从容。遂致天心疑阻。过为堤防。庭请则答以勉从。问安则答以差复。请得入侍则辞以厅事狭窄。请进滋味则许令内官捧入。而其实再感之症尚未解也。素膳之进犹夫前也。到此地头。臣等计已穷矣。望已断矣。从权之请。自此不敢开口。但所以为闷者。近间闾巷之人。咸谓圣上委顿已极。方在床席。而药房之臣不能至诚感动。并与药物而废之。终必至于难医之域。群情疑惑。气象不佳。岂非不幸之甚者乎。殿下果无所患。则固宜引接庭臣。以解其惑。不当严阍牢拒。使人心疑惧至此也。果有所患则亦宜详示患症。议进药物。不当固讳不言。以致宗社罔极之忧也。臣等窃闻宣祖朝仁顺王后之丧。廷臣固请从权。宣祖再次引见。亲与酬酢。君臣之间。顾不当如是乎。殿下有宣祖之孝。而臣等愚下无状。万万不及于宣祖之群臣。无怪乎殿下之厌见至此也。皆所自取。尚谁怨咎。但臣等职在药房。而君父有疾。终不得一望天颜。宁有此理。兹敢更诣紫极门下。恭俟圣旨。

吏曹启辞癸酉

编辑

启曰。曾在乙丑年间。领府事李元翼在相位时。因弘文馆箚子。庶孽许通事定为事目。良出则至孙乃许。贱出则至曾孙乃许。登科后许要而不许清。禀裁圣旨。两司署经。藏之礼曹。已为一代之成法。而今过九年。一未举行。使圣朝讲定之制。归于虚地。事甚未安。窃惟庶孽登科后例授之职。不过奉常寺校书馆三四窠而已。虽有才能之人。无以展布所蓄。诚为可惜。事目内所谓许要者。即户刑工三曹郞厅及各寺等官之谓也。自今以后依受教随才拟望何如。

备局启辞丁丑

编辑

启曰。自古贤明之君。遭罹否运。吊死问生。赏功褒节。举措之间。有以感动人心。然后克成中兴之业。今我国新经大乱。酬报之典则有扈从论赏。各阵查功之命。矜恤之政则有京外赈救之举。唯在有司着实施行而已。至于诸处战亡将卒详查启闻事。因传教亦已行会八方。已经累朔。迄无所报。或虑其时大兵未撤。道路多梗。京衙门文书未免浮沈而然。申明行会。似不可已。各道军兵死者几名。将领死者几人。阵亡之中力战效节者几人。俱须从实开录。而军兵则只录摠数。将领则详记姓名职役。然后方可分等处置。此外忠臣孝子烈妇及保聚山谷。捍御侵掠。全活人命者。并采一乡公论。得其实状。列名启闻。无致泯没者。事关风教。俱不可废。且各处战场骸骨暴露。甚可矜念。劝募僧人居士。掩骼埋胔。设祭致慰。然后具状启闻。毋得迟缓之意。诸道监司及开城,江华留守处并为下谕何如。

第二

编辑

启曰。赎还人出来时。西路各官。须有留谷。方免饥饿之患。管饷米量宜题给。而自沈阳至义州。其间七八日之程。有族属者或可预为赍粮。而其无族属。以官银赎来者。尤无接济之路。若以管饷米在清北者。量宜输载。置诸通远以西中路某处。则事甚便好。令使臣与平安监司管饷使相议处之宜当。近来西路接应。皆出于管饷米。前头诚有难继之患。两南及忠清江原不被兵处西粮。量数收捧。以为西民赈救之资。则前头自当陆续运入。先以西路所储。姑为除出。用于赎还之意。饷臣处另为行会何如。

第三

编辑

启曰。从容就义。昔人所难。当清兵入岛之日。沈都督不屈而死。诚为惨恻。今承圣教。极为允当。令平日识面人。带同军人。入送椵岛。认是都督尸身。即为收葬立标以待。而其馀表表将官尸骨分明认得者。亦令收聚。一体掩土事。本道监兵使义州府尹处知会宜当。敢启。

第四

编辑

启曰。臣等伏见前掌令朴遾所纳全罗道中营将禹尚中条目。且闻朴遾筵中所陈之言。与前日本司启辞。颇相谬戾。宜乎天听之不能无惑于斯也。然以臣等所闻言之。光教山力战之状。似不可诬。当敌兵突入左营阵内。夺据高峯之上。守兵皆败退。势将难支。赖若干将领忘身奋勇。率精兵齐进。杀退敌兵。终得保全。此言明是实状。无可疑者。先据者胜。兵家常事。而敌既夺我之峯。旋为我所夺。其间血战厮杀。可不待问而知也。本司堂上十馀员耳目非一二。而所闻无不相同。中外游谈之人。为金后龙称冤者十之八九。至于参议韩兴一与清将问答时。亦以光教之战为最。其贵将与本国议政相等者中丸而死云。彼清将有何私护于俊龙。而兴一亦必不为俊龙做出不近之言。以诬国人。则其为公论明甚。但俊龙不当移营。虽移营。军法苟严。则必不至一军皆散。此则俊龙之罪也。故臣等非敢以俊龙为无罪。但不可以罪掩其功耳。臣等既非目见。固不敢质言。而朴遾亦非其时临阵之人。其所取以为证者。乃禹尚中条目也。今见尚中条目。其所谓自平明至二更相战者。果是实状。而左营力战夺峯之事则略不言及。且曰。兵使先自来到。言移营之意云云。其语势承接。殊不详备。有若战势方酣。而大将先走。其以下不得不溃散者然。果如此言。则必为敌兵所乘。一军尽为鱼肉。而今无一人所伤者何也。以此观之。其移阵在于敌兵既败之后者亦明矣。臣等待罪庙堂。凡于诸将赏刑之际。务从公论者。乃其本心。其所闻所见。容或谬误则有之矣。决不敢容庇一武将。以欺殿下。抑臣等有一说焉。自古论功施赏。必观其结局而为之。故赏不滥而人心服。今番变乱。诸将中虽或有些少战功。而毕竟同归溃败。其主将无不被罪。则以下将官似无独为蒙赏之理。而顷日朝家处置。殊失事宜。乃令失律窜配之诸将。戴罪查功于国门之外。此实无前之事。而庙堂诸臣俱不得辞其责。况论功之际。滥伪居多。人言之藉藉。势所然也。臣等区区妄意。已成之命虽不可追改。而酬报之典。切宜务存斟酌。况其所谓射杀炮杀者。非出目见。而其所谓斩级者。亦无奏功献馘之事。则尤不可以成册为信而有所滥施。令该厅略据查功成册。参以外间公议。其军士中斩杀最多者。量施犒赏。将领中战功尤著者。颇加擢用。以示朝廷省录之意。恐或适中。臣等既有所怀。不敢不并为陈达。以候睿裁。

第五

编辑

启曰。人之所见。不能每每相同。乃理势之必然。如非消长否泰之所关。则虽或略有异同。尤足以为相济之益。有何害焉。近日台谏因一微细事。哄然相争。两司纷纷引避。终至不相容而后已。台阁之不能久于其位。朝著之不能保有和气。皆以此也。顷日庙堂议定时。台谏启辞依玉堂例以多为主者。所以防其纷争之弊。而又虑有妨言路。令立异者别陈所见。则定制非不备矣。而适当宪府多官不备。只有二员之时。而二员所见。适又相左。从多之例。有不得行。此则一时事势之适然耳。且闻近日宪府所争。不过措语间缓急之差。元非大段事。而长官事体亦自有别。虽或勉从。恐无所妨。而既不欲屈意徇人。则等是言官。不可强之使同。徐待他员之出。会坐熟讲。亦未为晩。如不得已则三人之中从二人之言。其不肯者或不联名。或上疏自陈。以俟君上裁察而已。而事过之后。泰然处之。两皆不以为意。则益有光于同寅协恭之道。恐不必因此别定规例。有同随矢立的之为。臣等所见如此。敢启。

第六

编辑

启曰。锺阁造成。使僧徒劝募经营者。诚是大错。第闻户曹既以还上米布题给。材木运入。起役已久。今又停止。其所授材料必须处置。可无损失腐朽之患。令该曹速为区处何如。但都下之人。未闻锺声。不辨昏晓。街路夜禁。亦且非时。已极未安。而材料既备。中撤可惜。户兵工三曹相与料理。以完其役。似无所妨。敢启。

第七

编辑

启曰。窃闻玉堂官员以本馆录事。今日将为发简。而入直二员不意承命出去。未得一会云。承政院若以此意启知。使之录后发程则事甚便好。而今无及矣。儒臣之责。所系甚重。况当秋凉乍生。正好进讲之时。见存儒臣仅备上下番。而疾病事故亦不可知。若以玉堂欠员之故。遂至废讲。则岂非大段欠事乎。堂录之不可不速为也如此。令该曹就在京无故人。阙员更为塡差。无故人若少则依祖宗朝规例。以殿最居中之人除品除授。亦为无妨。敢启。

第八

编辑

启曰。牛疫之发。已至两年之久。今年则尚有馀存。故民皆随分耕垦。而至于明春。更无可望。其为民生之患。甚于兵祸。民失所天。何以为国。臣等念之及此。忧心如焚。顷日本司启辞请申严屠禁。自上亦以启辞甚当批下。业已行会京外。而窃闻闾巷间用肉依旧。有识士夫犯法如此。无知屠贩之辈亦何足责。大抵法之不行。皆由法官不能尽职之致。刑曹汉城府司宪府更加申饬。如是而民不惩则当该法官并从重治罪。而诸道监司之不能禁肉者。亦依此处之宜当。代耕之具。莫如用耒。着令诸道监司知会各官。预先冶铸。分给民间。或官给不能遍。则劝诱村阎。令家家各有所备。然后方免田野抛荒之患。且变异之作。皆由天地神祗之谴怒。而土属于社。农本于稷。今我国家遭此无前之变。祈禳之方亦不可废。今词臣别构祭文。择定祭官。卜日虔祷。而外方州县。令地方官亦为依此举行。以求万一于神明之佑。亦或得宜。敢禀。

第九

编辑

启曰。近闻三南有一种妖说。民间互相煽动云。而臣等置之疑信间矣。去夜惊扰之患。至及于都中。甚为可怪。虽未必实有是事。民情既怀疑惧。未易开惑。则此后再动之弊不可不虑。着令汉城府申饬部官。知委各坊。非教场则不许私自放炮。亦不得乘夜作声。致骇人听。如有犯者。令各其洞契。摘发告官。其不告者。与犯者同律。而亦令训炼都监。限镇定间别置巡逻军。把守各处街路。使民情有所恃而不恐。似为得宜。敢启。

第十

编辑

启曰。人死则返于太虚。理之常也。而或冤气郁结。不得解散。凭于形声。作妖世间者亦时有之。先儒所称伯有为疠。是别种底道理者。亦必有见而言之也。曾在祖宗朝。棘城战场有鬼妖。文宗亲制祭文。其后又有郑士龙所制。以此见之。棘城之妖盖屡发。而祖宗矜恤冤魂之典亦至矣。今年之变。战亡者何限。而麻戏川,双岭两处尤多。骸骨不掩。飨祀不及。忠魂冤魄。靡所依托。念其情状。诚可怜恻。丰备酒食。另具祭文。差遣近臣。别为赐祭。以慰死事之鬼者。似是今日之所不可废。故敢启。

第十一

编辑

启曰。今此山城设科。出于圣上酬劳之特恩。而其赴武举者。皆都监炮手,御营军,京畿束伍军之属。前后录名之数将至七千云。虽未知几名得中。而炮射通计将不下数千。且闻此属得中之日。即卖其所持鸟铳。以为资装云。是国家一朝而坐失数千精兵。若不善为处置则国益弱矣。臣等窃见此属。既与君父同死生于一城。又感圣上终始轸恤之恩。其为国之心。与顷年举义之辈。少无分别。周有臣三千惟一心。此乃武王之所以兴。今累千武班各怀死国之心。以此言之。目前虽有失军之叹。他日未必不为国家之福。顾在御之之如何耳。臣等之意。都监及御营军则称为别队。各以其技仍属本处。另加优待。其馀亦别立名号如羽林兼司仆之类。定将统率。分番侍卫。而仕路则定其自便。军官等苦役则勿许混侵。待之以恩数。推之以心腹。其于宿卫之计。为益必不少。但此时国储方乏。给料一事。未可遽议。此辈全免赴防。实为前所未有之恩典。同是出身而一则十朔赴防。饱吃边上风霜。一则唱榜之后各归其家。安坐而食。不但赴防者有劳逸不均之叹。渠等之心亦必自怀不安。令该曹量定朔数。自备粮宿卫。一巡既通之后。始依内三厅例给粮立番。似合今日处置之道。试场未毕。臣等之言似为差早。而必渠辈聚会之时。先期讲定知委。然后方合事宜。故敢陈愚见。伏候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