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法 (民国108年)

银行法 (民国106年立法107年公布) 银行法
立法于民国108年3月26日(非现行条文)
中华民国108年(2019年)3月26日
中华民国108年(2019年)4月17日
公布于民国108年4月17日
总统华总一经字第10800037891号令
银行法 (民国112年)

中华民国 20 年 2 月 28 日 制定51条
中华民国 20 年 3 月 28 日公布1.国民政府制定公布全文 51 条
中华民国 36 年 4 月 20 日 修正全文119条
中华民国 36 年 9 月 1 日公布2.国民政府修正公布全文 119 条
中华民国 39 年 5 月 31 日 修正第15, 17, 25, 27, 34至36, 38, 43, 55, 64, 77, 80, 87, 90, 95, 106, 114条
中华民国 39 年 6 月 16 日公布3.总统令修正公布第 15、17、25、27、34~36、38、43、55、64、77、80、87、90、95、106、114 条条文
中华民国 57 年 10 月 29 日 修正第52, 54, 61, 62, 68, 75, 101, 108条
中华民国 57 年 11 月 11 日公布4.总统令修正公布第 52、54、61、62、68、75、101、108 条条文
中华民国 64 年 6 月 24 日 修正全文140条
中华民国 64 年 7 月 4 日公布5.总统令修正公布全文 140 条
中华民国 66 年 12 月 20 日 修正第9, 20, 79, 103, 132, 136条
增订第35之1条
中华民国 66 年 12 月 29 日公布6.总统令修正公布第 9、20、79、103、132、136 条条文;并增订第 35-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67 年 7 月 7 日 修正第3条
中华民国 67 年 7 月 19 日公布7.总统令修正公布第 3 条条文
中华民国 68 年 11 月 23 日 修正第35之1条
中华民国 68 年 12 月 5 日公布8.总统令修正公布第 35-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69 年 11 月 21 日 修正第84条
中华民国 69 年 12 月 5 日公布9.总统(69)台统(一)义字第 6942 号令修正公布第 84 条条文
中华民国 70 年 7 月 7 日 修正第29条
中华民国 70 年 7 月 17 日公布10. 总统(70)台统(一)义字第 4786 号令修正公布第 29 条条文
中华民国 74 年 5 月 10 日 增订第33之1, 127之1条
修正第6至9, 15, 32, 33, 52, 62, 71, 78, 79, 101至103, 109, 115, 125至133, 139条
中华民国 74 年 5 月 20 日公布11. 总统(74)华总(一)义字第 2434 号令修正公布第 6~9、15、32、33、52、62、71、78、79、101~103、109、115、125~133、139 条条文;并增订第 33-1、 127-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78 年 7 月 11 日 增订第5之1, 29之1, 35之2, 127之2, 127之3条
修正第1, 3, 4, 25, 29, 33之1, 41, 44, 48, 50, 52, 62, 71, 76, 78, 79, 101, 121, 123, 125至127, 127之1, 128至132条
中华民国 78 年 7 月 17 日公布12. 总统(78)华总(一)义字第 3765 号令修正公布第 1、3、4、2529、33-1、41、44、48、50、52、62、71、76、78、79、101、121、123、125~127、127-1、128~132 条条文;并增订第 5-1、29-1、35-2、127-2、127-3 条条文
中华民国 81 年 10 月 8 日 修正第12, 13, 32, 33, 36, 45, 57, 83, 127之1, 127之2, 129, 139条
增订第5之2, 33之2, 33之3, 47之1, 139之1条
中华民国 81 年 10 月 30 日公布13. 总统(81)华总(一)义字第 5294 号令修正公布第 12、13、32、33、36、45、57、83、127-1、127-2、129、139 条条文;并增订第 5-2、33-2、33-3、47-1、139-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84 年 6 月 13 日 修正第3, 38条
中华民国 84 年 6 月 29 日公布14. 总统(84)华总(一)义字第 4338号令修正公布第 3、38 条条文
中华民国 86 年 4 月 15 日 修正第42, 140条
中华民国 86 年 5 月 7 日公布15. 总统(86)华总(一)义字第 8600104870 号令修正公布第 42、140 条条文
中华民国八十八年七月十五日行政院(88)台财字第 27543 号令修正发布八十六年五月七日公布之第 42 条条文,定自八十八年七月七日起施行
中华民国 89 年 10 月 13 日 增订第8之1, 12之1, 33之4, 33之5, 42之1, 45之1, 47之2, 47之3, 51之1, 61之1, 62之1, 62之2, 62之3, 62之4, 62之5, 62之6, 62之7, 62之8, 62之9, 63之1, 72之1, 72之2, 74之1, 91之1, 115之1, 125之1, 125之2, 127之4, 129之1条
删除第9, 17, 63, 77至86条
修正第19, 20, 25, 28, 33之3, 44, 49, 54, 59, 70, 71, 74至76, 89至91, 117, 121, 123, 125, 127, 127之1, 127之2, 127之3, 128至134, 136条
修正第4章章名
中华民国 89 年 11 月 1 日公布16. 总统(89)华总一义字第 8900265040 号令修正发布第 19、20、25、28、33-3、44、49、54、59、70、71、74~76、89~91、117、121、123、125、127、127-1~127-3、128~134、136 条条文;增订第 8-1、12-1、33-4、33-5、42-1、45-1、47-2、47-3、51-1、61-1、62-1~62-9、63-1、72-1、72-2、74-1、91-1、115-1、125-1、125-2、127-4、129-1 条条文;并删除第 9、17、63 、第四章章名、77~86 条条文
中华民国 93 年 1 月 13 日 修正第125, 125之2条
增订第125之3, 125之4, 136之1, 136之2条
中华民国 93 年 2 月 4 日公布17.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300016591号令修正公布第 125、125-2 条条文;并增订第 125-3、125-4、136-1、136-2 条条文
中华民国 94 年 4 月 29 日 修正第20, 45之1, 49, 52, 62, 135条
增订第45之2, 125之5, 125之6, 127之5, 138之1条
删除第60, 119, 124条
中华民国 94 年 5 月 18 日公布18.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400072481号令修正公布第 20、45-1、49、52、62、135 条条文;增订第 45-2、125-5、125-6、127-5、138-1 条条文;并删除第 60、119、124 条条文
中华民国 95 年 4 月 28 日 增订第64之1条
中华民国 95 年 5 月 17 日公布19.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500069771号令增订公布第 64-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95 年 5 月 5 日 修正第125之4, 140条
中华民国 95 年 5 月 30 日公布20.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500075801号令修正公布第 125-4、140 条条文;并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华民国 95 年 7 月 1 日施行
中华民国 96 年 3 月 5 日 修正第62, 64条
中华民国 96 年 3 月 21 日公布21.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600034631号令修正公布第 62、64 条条文
中华民国 97 年 12 月 9 日 增订第25之1, 44之1, 44之2, 129之2条
修正第19, 25, 33之3, 35之2, 42, 44, 48, 50, 62至62之5, 62之7, 62之9, 128, 129, 131, 133条
中华民国 97 年 12 月 30 日公布22.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700279621号令修正公布第 19、25、33-3、35-2、42、44、48、50、62~62-5、62-7、62-9、128、129、131、133 条条文;并增订第 25-1、44-1、44-2、129-2 条条文
中华民国 100 年 10 月 25 日 修正第12之1条
增订第12之2条
中华民国 100 年 11 月 9 日公布23.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10000246121号令修正公布第 12-1 条条文;增订第 12-2 条条文
中华民国一百零一年二月三日行政院院台规字第1010122318号公告第 62-4 条第 1 项第 4 款所列属“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之权责事项,自一百零一年二月六日起改由“公平交易委员会”管辖
中华民国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台规字第1010134960号公告第 19 条所列属“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之权责事项,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改由“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管辖
中华民国一百零三年一月二十一日行政院院台规字第1030121680号公告第 72 条之 2 第 1 项第 3 款、第 4 款所列属“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之权责事项,自一百零三年一月二十二日起改由“国家发展委员会”管辖
中华民国 103 年 5 月 20 日 修正第19条
中华民国 103 年 6 月 4 日公布24.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10300085241号令修正公布第 19 条条文
中华民国 104 年 1 月 22 日 删除第42之1条
修正第11, 45之1, 47之1, 64之1, 72之1, 72之2, 74, 75条
中华民国 104 年 2 月 4 日公布25.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10400014271号令修正公布第 11、45-1、47-1、64-1、72-1、72-2、74、75 条条文;删除第 42-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104 年 6 月 5 日 增订第34之1条
修正第131条
中华民国 104 年 6 月 24 日公布26.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10400073891号令修正公布第 131 条条文;并增订第 34-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106 年 12 月 29 日 增订第22之1条
修正第125, 125之2至125之4, 136之1条
中华民国 107 年 1 月 31 日公布27. 总统华总一义字第10700011021号令修正公布第 125、125-2~125-4、136-1 条条文;并增订第 22-1 条条文
中华民国 108 年 3 月 26 日 增订第51之2, 133之1, 136之3条
删除第125之6, 127之3条
修正第13, 35之2, 47之3, 61之1, 116, 117, 125, 127之1, 128至133, 134至136条
中华民国 108 年 4 月 17 日公布28. 总统华总一经字第10800037891号令修正公布第 13、35-2、47-3、61-1、116、117、125、127-1、128~133、134~136 条条文;增订第 51-2、133-1、136-3 条条文;删除第 125-6、127-3 条条文
中华民国 112 年 5 月 30 日 增订第125之7, 125之8条
中华民国 112 年 6 月 28 日公布29. 总统华总一经字第11200053951号令增订公布第 125-7、125-8 条条文

第一章 通则

编辑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健全银行业务经营,保障存款人权益,适应产业发展,并使银行信用配合国家金融政策,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 (银行之定义)

  本法称银行,谓依本法组织登记,经营银行业务之机构。

第三条 (银行业务)

  银行经营之业务如左:
  一、收受支票存款。
  二、收受其他各种存款。
  三、受托经理信托资金。
  四、发行金融债券。
  五、办理放款。
  六、办理票据贴现。
  七、投资有价证券。
  八、直接投资生产事业。
  九、投资住宅建筑及企业建筑。
  十、办理国内外汇兑。
  十一、办理商业汇票承兑。
  十二、签发信用状。
  十三、办理国内外保证业务。
  十四、代理收付款项。
  十五、承销及自营买卖或代客买卖有价证券。
  十六、办理债券发行之经理及顾问事项。
  十七、担任股票及债券发行签证人。
  十八、受托经理各种财产。
  十九、办理证券投资信托有关业务。
  二十、买卖金块、银块、金币、银币及外国货币。
  二十一、办理与前列各款业务有关之仓库、保管及代理服务业务。
  二十二、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办理之其他有关业务。

第四条 (业务项目之核定)

  各银行得经营之业务项目,由中央主管机关按其类别,就本法所定之范围内分别核定,并于营业执照上载明之。但其有关外汇业务之经营,须经中央银行之许可。

第五条 (长短期授信)

  银行依本法办理授信,其期限在一年以内者,为短期信用;超过一年而在七年以内者,为中期信用;超过七年者,为长期信用。

第五条之一 (收受存款之意义)

  本法称收受存款,谓向不特定多数人收受款项或吸收资金,并约定返还本金或给付相当或高于本金之行为。

第五条之二 (授信之定义)

  本法称授信,谓银行办理放款、透支、贴现、保证、承兑及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业务项目。

第六条 (支票存款)

  本法称支票存款,谓依约定凭存款人签发支票,或利用自动化设备委托支付随时提取不计利息之存款。

第七条 (活期存款)

  本法称活期存款,谓存款人凭存折或依约定方式,随时提取之存款。

第八条 (定期存款)

  本法称定期存款,谓有一定时期之限制,存款人凭存单或依约定方式提取之存款。

第八条之一 (定期存款期前提取之限制及质借或解约)

  定期存款到期前不得提取。但存款人得以之质借,或于七日以前通知银行中途解约。
  前项质借及中途解约办法,由主管机关洽商中央银行定之。

第九条 (删除)

  (删除)

第十条 (信托资金)

  本法称信托资金,谓银行以受托人地位,收受信托款项,依照信托契约约定之条件,为信托人指定之受益人之利益而经营之资金。

第十一条 (金融债券)

  本法称金融债券,谓银行依本法有关规定,报经主管机关核准发行之债券。

第十二条 (担保授信)

  本法称担保授信,谓对银行之授信,提供左列之一为担保者:
  一、不动产或动产抵押权。
  二、动产或权利质权。
  三、借款人营业交易所发生之应收票据。
  四、各级政府公库主管机关、银行或经政府核准设立之信用保证机构之保证。

第十二条之一 (禁止征提连带保证人)

  银行办理自用住宅放款及消费性放款,不得要求借款人提供连带保证人。
  银行办理自用住宅放款及消费性放款,已取得前条所定之足额担保时,不得要求借款人提供保证人。
  银行办理授信征取保证人时,除前项规定外,应以一定金额为限。
  未来求偿时,应先就借款人进行求偿,其求偿不足部分,如保证人有数人者,应先就各该保证人平均求偿之。但为取得执行名义或保全程序者,不在此限。

第十二条之二 (保证契约有效期限)

  因自用住宅放款及消费性放款而征取之保证人,其保证契约自成立之日起,有效期间不得逾十五年。但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者,不在此限。

第十三条 (无担保授信)

  本法称无担保授信,谓无第十二条各款担保之授信。

第十四条 (中长期分期偿还放款)

  本法称中、长期分期偿还放款,谓银行依据借款人偿债能力,经借贷双方协议,于放款契约内订明分期还本付息办法及借款人应遵守之其他有关条件之放款。

第十五条 (商业票据、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本法称商业票据,谓依国内外商品交易或劳务提供而产生之汇票或本票。
  前项汇票以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之相对人为付款人而经其承兑者,谓商业承兑汇票。
  前项相对人委托银行为付款人而经其承兑者,谓银行承兑汇票。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之人,依交易凭证于交易价款内签发汇票,委托银行为付款人而经其承兑者,亦同。
  银行对远期汇票或本票,以折扣方式预收利息而购入者,谓贴现。

第十六条 (信用状)

  本法称信用状,谓银行受客户之委任。通知并授权指定受益人,在其履行约定条件后,得依照一定款式,开发一定金额以内之汇票或其他凭证,由该行或其指定之代理银行负责承兑或付款之文书。

第十七条 (删除)

  (删除)

第十八条 (负责人)

  本法称银行负责人,谓依公司法或其他法律或其组织章程所定应负责之人。

第十九条 (主管机关)

  本法之主管机关为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二十条 (银行之种类)

  银行分为下列三种:
  一、商业银行。
  二、专业银行。
  三、信托投资公司。
  银行之种类或其专业,除政府设立者外,应在其名称中表示之。
  非银行,不得使用第一项名称或易使人误认其为银行之名称。

第二十一条 (非经设立不得营业)

  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非经完成第二章所定之设立程序,不得开始营业。

第二十二条 (营业范围限制)

  银行不得经营未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定经营之业务。

第二十二条之一 (促进金融科技创新,推动金融监理沙盒,于核准办理期间及范围,得不适用本法之规定)

  为促进普惠金融及金融科技发展,不限于银行,得依金融科技发展与创新实验条例申请办理银行业务创新实验。
  前项之创新实验,于主管机关核准办理之期间及范围内,得不适用本法之规定。
  主管机关应参酌第一项创新实验之办理情形,检讨本法及相关金融法规之妥适性。

第二十三条 (银行资本最低额)

  各种银行资本之最低额,由中央主管机关将全国划分区域,审酌各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情形,及银行之种类,分别核定或调整之。
  银行资本未达前项调整后之最低额者,中央主管机关应指定期限,命其办理增资;逾期未完成增资者,应撤销其许可。

第二十四条 (货币单位)

  银行资本应以国币计算。

第二十五条 (银行股票)

  银行股票应为记名式。
  同一人或同一关系人单独、共同或合计持有同一银行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超过百分之五者,自持有之日起十日内,应向主管机关申报;持股超过百分之五后累积增减逾一个百分点者,亦同。
  同一人或同一关系人拟单独、共同或合计持有同一银行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超过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五或百分之五十者,均应分别事先向主管机关申请核准。
  第三人为同一人或同一关系人以信托、委任或其他契约、协议、授权等方法持有股份者,应并计入同一关系人范围。
  本法中华民国九十七年十二月九日修正之条文施行前,同一人或同一关系人单独、共同或合计持有同一银行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超过百分之五而未超过百分之十五者,应自修正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主管机关申报,于该期限内向主管机关申报者,得维持申报时之持股比率。但原持股比率超过百分之十者,于第一次拟增加持股时,应事先向主管机关申请核准。
  同一人或同一关系人依第三项或前项但书规定申请核准应具备之适格条件、应检附之书件、拟取得股份之股数、目的、资金来源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未依第二项、第三项或第五项规定向主管机关申报或经核准而持有银行已发行有表决权之股份者,其超过部分无表决权,并由主管机关命其于限期内处分。
  同一人或本人与配偶、未成年子女合计持有同一银行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百分之一以上者,应由本人通知银行。

第二十五条之一 (银行股票关系人)

  前条所称同一人,指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
  前条所称同一关系人,指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之关系人,其范围如下:
  一、同一自然人之关系人:
   (一)同一自然人与其配偶及二亲等以内血亲。
   (二)前目之人持有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或资本额合计超过三分之一之企业。
   (三)第一目之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或过半数董事之企业或财团法人。
  二、同一法人之关系人:
   (一)同一法人与其董事长、总经理,及该董事长、总经理之配偶与二亲等以内血亲。
   (二)同一法人及前目之自然人持有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或资本额合计超过三分之一之企业,或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或过半数董事之企业或财团法人。
   (三)同一法人之关系企业。关系企业适用公司法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一至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三、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九及第三百六十九条之十一规定。
  计算前二项同一人或同一关系人持有银行之股份,不包括下列各款情形所持有之股份:
  一、证券商于承销有价证券期间所取得,且于主管机关规定期间内处分之股份。
  二、金融机构因承受担保品所取得,且自取得日起未满四年之股份。
  三、因继承或遗赠所取得,且自继承或受赠日起未满二年之股份。

第二十六条 (增设银行之限制)

  中央主管机关得视国内经济、金融情形,于一定区域内限制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之增设。

第二十七条 (国外分支机构之核准)

  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应由中央主管机关洽商中央银行后核准办理。

第二十八条 (经营信托或证券业务)

  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经营信托或证券业务,其营业及会计必须独立;其营运范围及风险管理规定,得由主管机关定之。
  银行经营信托及证券业务,应指拨营运资金专款经营,其指拨营运资金之数额,应经主管机关核准。
  除其他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银行经营信托业务,准用第六章之规定办理。
  银行经营信托及证券业务之人员,关于客户之往来、交易资料,除其他法律或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保守秘密;对银行其他部门之人员,亦同。

第二十九条 (专业经营原则)

  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非银行不得经营收受存款、受托经理信托资金、公众财产或办理国内外汇兑业务。
  违反前项规定者,由主管机关或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会同司法警察机关取缔,并移送法办;如属法人组织,其负责人对有关债务,应负连带清偿责任。
  执行前项任务时,得依法搜索扣押被取缔者之会计帐簿及文件,并得拆除其标志等设施或为其他必要之处置。

第二十九条之一 (与收受存款相当之行为)

  以借款、收受投资、使加入为股东或其他名义,向多数人或不特定之人收受款项或吸收资金,而约定或给付与本金显不相当之红利、利息、股息或其他报酬者,以收受存款论。

第三十条 (抵押权登记或移转质物占有之免缓)

  银行办理放款、开发信用状或提供保证,其借款人、委任人或被保证人为股份有限公司之企业,如经董事会决议,向银行出具书面承诺,以一定财产提供担保,及不再以该项财产提供其他债权人设定质权或抵押权者,得免办或缓办不动产或动产抵押权登记或质物之移转占有。但银行认为有必要时,债务人仍应于银行指定之期限内补办之。
  借款人、委任人或被保证人违反前项承诺者,其参与决定此项违反承诺行为之董事及行为人应负连带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 (信用状或承兑业务)

  银行开发信用状或担任商业汇票之承兑,其与客户间之权利、义务机关,以契约定之。
  银行办理前项业务,如需由客户提供担保者,其担保依第十二条所列各款之规定。

第三十二条 (对利害关系人无担保授信之限制)

  银行不得对其持有实收资本总额百分之三以上之企业,或本行负责人、职员、或主要股东,或对与本行负责人或办理授信之职员有利害关系者,为无担保授信。但消费者贷款及对政府贷款不在此限。
  前项消费者贷款额度,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本法所称主要股东系指持有银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百分之一以上者;主要股东为自然人时,本人之配偶与其未成年子女之持股应计入本人之持股。

第三十三条 (对利害关系人担保授信之限制)

  银行对其持有实收资本总额百分之五以上之企业,或本行负责人、职员、或主要股东,或对与本行负责人或办理授信之职员有利害关系者为担保授信,应有十足担保,其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同类授信对象,如授信达中央主管机关规定金额以上者,并应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同意。
  前项授信限额、授信总馀额、授信条件及同类授信对象,由中央主管机关洽商中央银行定之。

第三十三条之一 (行员利害关系人)

  前二条所称有利害关系者,谓有左列情形之一而言:
  一、银行负责人或办理授信之职员之配偶、三亲等以内之血亲或二亲等以内之姻亲。
  二、银行负责人、办理授信之职员或前款有利害关系者独资、合伙经营之事业。
  三、银行负责人、办理授信之职员或第一款有利害关系者单独或合计持有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或资本总额百分之十之企业。
  四、银行负责人、办理授信之职员或第一款有利害关系者为董事、监察人或经理人之企业。但其董事、监察人或经理人系因投资关系,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而兼任者,不在此限。
  五、银行负责人、办理授信之职员或第一款有利害关系者为代表人、管理人之法人或其他团体。

第三十三条之二 (银行间主要人员相互授信之禁止)

  银行不得交互对其往来银行负责人、主要股东,或对该负责人为负责人之企业为无担保授信,其为担保授信应依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之三 (对同一人、同一关系人或同一关系企业交易之限制)

  主管机关对于银行就同一人、同一关系人或同一关系企业之授信或其他交易得予限制,其限额、其他交易之范围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前项授信或其他交易之同一人、同一关系人或同一关系企业范围如下:
  一、同一人为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
  二、同一关系人包括本人、配偶、二亲等以内之血亲,及以本人或配偶为负责人之企业。
  三、同一关系企业适用公司法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一至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三、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九及第三百六十九条之十一规定。

第三十三条之四 (利用他人名义申办授信之适用)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或第三十三条之二所列举之授信对象,利用他人名义向银行申请办理之授信,亦有上述规定之适用。
  向银行申请办理之授信,其款项为利用他人名义之人所使用;或其款项移转为利用他人名义之人所有时,视为前项所称利用他人名义之人向银行申请办理之授信。

第三十三条之五 (从属公司)

  计算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第三十三条第一项有关银行持有实收资本总额百分之三以上或百分之五以上之企业之出资额,应连同下列各款之出资额一并计入:
  一、银行之从属公司单独或合计持有该企业之出资额。
  二、第三人为银行而持有之出资额。
  三、第三人为银行之从属公司而持有之出资额。
  前项所称银行之从属公司之范围,适用公司法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二第一项规定。

第三十四条 (吸收存款方法之限制)

  银行不得于规定利息外,以津贴、赠与或其他给与方法吸收存款。但对于信托资金依约定发给红利者,不在此限。

第三十四条之一 (银行办理授信业务应订合理定价)

  银行办理授信,应订定合理之定价,考量市场利率、本身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预期风险损失及客户整体贡献度等因素,不得以不合理之定价招揽或从事授信业务。

第三十五条 (行员收受不当利益之禁止)

  银行负责人及职员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存户、借款人或其他顾客收受佣金、酬金或其他不当利益。

第三十五条之一 (竞业禁止)

  银行之负责人及职员不得兼任其他银行任何职务。但因投资关系,并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者,得兼任被投资银行之董事或监察人。

第三十五条之二 (银行负责人之资格)

  银行负责人应具备之资格条件、兼职限制、利益冲突之禁止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准则,由主管机关定之。
  银行负责人未具备前项准则所定资格条件者,主管机关应予解任;违反兼职限制及利益冲突之禁止者,主管机关得限期命其调整,无正当理由届期未调整者,应予解任。

第三十六条 (资产与负债之监理)

  中央主管机关于必要时,经洽商中央银行后,得对银行无担保之放款或保证,予以适当之限制。
  中央主管机关于必要时,经洽商中央银行后,得就银行主要资产与主要负债之比率、主要负债与净值之比率,规定其标准。凡实际比率未符规定标准之银行,中央主管机关除依规定处罚外,并得限制其分配盈馀。
  前项所称主要资产及主要负债,由中央主管机关斟酌各类银行之业务性质规定之。

第三十七条 (担保物放款值之决定与最高放款率之规定)

  借款人所提质物或抵押物之放款值,由银行根据其时值、折旧率及销售性,核实决定。
  中央银行因调节信用,于必要时得选择若干种类之质物或抵押物,规定其最高放款率。

第三十八条 (购屋或建筑放款)

  银行对购买或建造住宅或企业用建筑,得办理中、长期放款,其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年。但对于无自用住宅者购买自用住宅之放款,不在此限。

第三十九条 (中期放款或贴现)

  银行对个人购置耐久消费品得办理中期放款;或对买受人所签发经承销商背书之本票,办理贴现。

第四十条 (中长期分期偿还放款方式之适用)

  前二条放款,均得适用中、长期分期偿还放款方式;必要时,中央银行得就其付现条件及信用期限,予以规定并管理之。

第四十一条 (银行利率)

  银行利率应以年率为准,并于营业场所揭示。

第四十二条 (存款、负债准备金比率)

  银行各种存款及其他各种负债,应依中央银行所定比率提准备金。
  前项其他各种负债之范围,由中央银行洽商主管机关定之。

第四十二条之一 (删除)

  (删除)

第四十三条 (流动资产与负债比率之最低标准)

  为促使银行对其资产保持适当之流动性,中央银行经洽商中央主管机关后,得随时就银行流动资产与各项负债之比率,规定其最低标准。未达最低标准者,中央主管机关应通知限期调整之。

第四十四条 (自有资本与风险性资产之比率)

  银行自有资本与风险性资产之比率,不得低于一定比率。银行经主管机关规定应编制合并报表时,其合并后之自有资本与风险性资产之比率,亦同。
  银行依自有资本与风险性资产之比率,划分下列资本等级:
  一、资本适足。
  二、资本不足。
  三、资本显著不足。
  四、资本严重不足。
  前项第四款所称资本严重不足,指自有资本与风险性资产之比率低于百分之二。银行净值占资产总额比率低于百分之二者,视为资本严重不足。
  第一项所称一定比率、银行自有资本与风险性资产之范围、计算方法、第二项等级之划分、审核等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四十四条之一 (不得以现金分配盈馀或买回股份之情形)

  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以现金分配盈馀或买回其股份:
  一、资本等级为资本不足、显著不足或严重不足。
  二、资本等级为资本适足者,如以现金分配盈馀或买回其股份,有致其资本等级降为前款等级之虞。
  前项第一款之银行,不得对负责人发放报酬以外之给付。但经主管机关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四十四条之二 (银行资本等级之措施)

  主管机关应依银行资本等级,采取下列措施之一部或全部:
  一、资本不足者:
   (一)命令银行或其负责人限期提出资本重建或其他财务业务改善计画。对未依命令提出资本重建或财务业务改善计画,或未依其计画确实执行者,得采取次一资本等级之监理措施。
   (二)限制新增风险性资产或为其他必要处置。
  二、资本显著不足者:
   (一)适用前款规定。
   (二)解除负责人职务,并通知公司登记主管机关于登记事项注记。
   (三)命令取得或处分特定资产,应先经主管机关核准。
   (四)命令处分特定资产。
   (五)限制或禁止与利害关系人相关之授信或其他交易。
   (六)限制转投资、部分业务或命令限期裁撤分支机构或部门。
   (七)限制存款利率不得超过其他银行可资比较或同性质存款之利率。
   (八)命令对负责人之报酬酌予降低,降低后之报酬不得超过该银行成为资本显著不足前十二个月内对该负责人支给之平均报酬之百分之七十。
   (九)派员监管或为其他必要处置。
  三、资本严重不足者:除适用前款规定外,应采取第六十二条第二项之措施。
  银行依前项规定执行资本重建或财务业务改善计画之情形,主管机关得随时查核,必要时得洽商有关机关或机构之意见,并得委请专业机构协助办理;其费用由银行负担。
  银行经主管机关派员监管者,准用第六十二条之二第三项规定。
  银行业务经营有严重不健全之情形,或有调降资本等级之虞者,主管机关得对其采取次一资本等级之监理措施;有立即危及其继续经营或影响金融秩序稳定之虞者,主管机关应重新审核或调整其资本等级。
  第一项监管之程序、监管人职权、费用负担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四十五条 (中央主管机关之检查权)

  中央主管机关得随时派员,或委托适当机构,或令地方主管机关派员,检查银行或其他关系人之业务、财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或令银行或其他关系人于限期内据实提报财务报告、财产目录或其他有关资料及报告。
  中央主管机关于必要时,得指定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就前项规定应行检查事项、报表或资料予以查核,并向中央主管机关据实提出报告,其费用由银行负担。

第四十五条之一 (内部控管及稽核制度)

  银行应建立内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其目的、原则、政策、作业程序、内部稽核人员应具备之资格条件、委托会计师办理内部控制查核之范围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银行对资产品质之评估、损失准备之提列、逾期放款催收款之清理及呆帐之转销,应建立内部处理制度及程序;其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银行作业委托他人处理者,其对委托事项范围、客户权益保障、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原则,应订定内部作业制度及程序;其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银行办理衍生性金融商品业务,其对该业务范围、人员管理、客户权益保障及风险管理,应订定内部作业制度及程序;其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四十五条之二 (加强安全维护)

  银行对其营业处所、金库、出租保管箱(室)、自动柜员机及运钞业务等应加强安全之维护;其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银行对存款帐户应负善良管理人责任。对疑似不法或显属异常交易之存款帐户,得予暂停存入或提领、汇出款项。
  前项疑似不法或显属异常交易帐户之认定标准,及暂停帐户之作业程序及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四十六条 (存款保险组织)

  为保障存款人之利益,得由政府或银行设立存款保险之组织。

第四十七条 (同业间借贷组织)

  银行为相互调剂准备,并提高货币信用之效能,得订定章程,成立同业间之借贷组织。

第四十七条之一 (经营货币市场或信用卡业务应经许可;现金卡利率或信用卡循环信用利率之上限)

  经营货币市场业务或信用卡业务之机构,应经中央主管机关之许可;其管理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洽商中央银行定之。
  自一百零四年九月一日起,银行办理现金卡之利率或信用卡业务机构办理信用卡之循环信用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百分之十五。

第四十七条之二 (经营货币市场业务机构之准用)

  第四条、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三条之四、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五条之二、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之一、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一条、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二条之九、第六十四条至第六十九条及第七十六条之规定,于经营货币市场业务之机构准用之。

第四十七条之三 (经营金融资讯服务事业之许可与管理)

  经营金融机构间资金移转帐务清算之金融资讯服务事业,应经主管机关许可。但涉及大额资金移转帐务清算之业务,并应经中央银行许可;其许可及管理办法,由主管机关洽商中央银行定之。
  经营金融机构间征信资料处理交换之服务事业,应经主管机关许可;其许可及管理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四十八条 (银行接受第三人请求之限制及存放款资料之保密)

  银行非依法院之裁判或其他法律之规定,不得接受第三人有关停止给付存款或汇款、扣留担保物或保管物或其他类似之请求。
  银行对于客户之存款、放款或汇款等有关资料,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应保守秘密:
  一、法律另有规定。
  二、对同一客户逾期债权已转销呆帐者,累计转销呆帐金额超过新台币五千万元,或贷放后半年内发生逾期累计转销呆帐金额达新台币三千万元以上,其转销呆帐资料。
  三、依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二、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三或第一百二十七条之一规定,经检察官提起公诉之案件,与其有关之逾期放款或催收款资料。
  四、其他经主管机关规定之情形。

第四十九条 (表册之呈报、公告与签证)

  银行每届营业年度终了,应编制年报,并应将营业报告书、财务报表、盈馀分配或亏损拨补之决议及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项目,于股东会承认后十五日内;无股东会之银行于董事会通过后十五日内,分别报请主管机关及中央银行备查。年报应记载事项,由主管机关定之。
  银行除应将财务报表及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项目于其所在地之日报或依主管机关指定之方式公告外,并应备置于每一营业处所之显著位置以供查阅。但已符合证券交易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者,得免办理公告。
  前项应行公告之报表及项目,应经会计师查核签证。

第五十条 (法定盈馀公积之提存)

  银行于完纳一切税捐后分派盈馀时,应先提百分之三十为法定盈馀公积;法定盈馀公积未达资本总额前,其最高现金盈馀分配,不得超过资本总额之百分之十五。
  银行法定盈馀公积已达其资本总额时,或财务业务健全并依公司法提法定盈馀公积者,得不受前项规定之限制。
  除法定盈馀公积外,银行得于章程规定或经股东会决议,另提特别盈馀公积。
  第二项所定财务业务健全应具备之资本适足率、资产品质及守法性等事项之标准,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五十一条 (银行营业时间及休假日)

  银行之营业时间及休假日,得由中央主管机关规定,并公告之。

第五十一条之一 (培育专业人才资金之提拨及运用)

  为培育金融专业人才,银行应提拨资金,专款专用于办理金融研究训练发展事宜;其资金之提拨方法及运用管理原则,由中华民国银行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拟订,报请主管机关核定之。

第五十一条之二 (国际合作依互惠原则)

  为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金融主管机关之国际合作,政府或其授权之机构依互惠原则,得与外国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就资讯交换、技术合作、协助调查等事项,签订合作条约、协定或协议。
  除有妨害国家或公共利益外,主管机关依前项签订之条约、协定或协议,得洽请相关机关、机构依法提供必要资讯,并基于互惠及保密原则,提供予与我国签订条约、协定或协议之外国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

第二章 银行之设立、变更、停业、解散

编辑

第五十二条 (银行之组织)

  银行为法人,其组织除法律另有规定或本法修正施行前经专案核准者外,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限。
  银行股票应公开发行。但经主管机关许可者,不在此限。
  依本法或其他法律设立之银行或金融机构,其设立标准,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五十三条 (设立许可事项)

  设立银行者,应载明左列各款,报请中央主管机关许可:
  一、银行之种类、名称及其公司组织之种类。
  二、资本总额。
  三、营业计画。
  四、本行及分支机构所在地。
  五、发起人姓名、籍贯、住居所、履历及认股金额。

第五十四条 (申请核发营业执照)

  银行经许可设立者,应依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于收足资本金额并办妥公司登记后,再检同下列各件,申请主管机关核发营业执照:
  一、公司登记证件。
  二、验资证明书。
  三、银行章程。
  四、股东名册及股东会会议纪录。
  五、董事名册及董事会会议纪录。
  六、常务董事名册及常务董事会会议纪录。
  七、监察人名册及监察人会议纪录。
  银行非公司组织者,得于许可设立后,准用前项规定,迳行申请核发营业执照。

第五十五条 (开始营业之公告事项)

  银行开始营业时,应将中央主管机关所发营业执照记载之事项,于本行及分支机构所在地公告之。

第五十六条 (撤销许可)

  中央主管机关核发营业执照后,如发现原申请事项有虚伪情事,其情节重大者,应即撤销其许可。

第五十七条 (分支机构、非营业用办公场所及自动化服务设备)

  银行增设分支机构时,应开具分支机构营业计划及所在地,申请中央主管机关许可,并核发营业执照。迁移或裁撤时,亦应申请中央主管机关核准。
  银行设置、迁移或裁撤非营业用办公场所或营业场所外自动化服务设备,应事先申请,于申请后经过一定时间,且未经中央主管机关表示禁止者,即可迳行设置、迁移或裁撤。但不得于申请后之等候时间内,进行其所申请之事项。
  前二项之管理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五十八条 (合并或变更许可与登记)

  银行之合并或对于依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或第四款所申报之事项拟予变更者,应经中央主管机关许可,并办理公司变更登记及申请换发营业执照。
  前项合并或变更,应于换发营业执照后十五日内,在本行及分支机构所在地公告之。

第五十九条 (勒令停业)

  银行违反前条第一项规定者,主管机关应命限期补正,届期不补正,其情节重大者,得勒令其停业。

第六十条 (删除)

  (删除)

第六十一条 (决议解散)

  银行经股东会决议解散者,应申叙理由,附具股东会纪录及清偿债务计画,申请主管机关核准后进行清算。
  主管机关依前项规定核准解散时,应即撤销其许可。

第六十一条之一 (银行违规或管理不善之处分)

  银行违反法令、章程或有碍健全经营之虞时,主管机关除得予以纠正、命其限期改善外,并得视情节之轻重,为下列处分:
  一、撤销法定会议之决议。
  二、停止银行部分业务。
  三、限制投资。
  四、命令或禁止特定资产之处分或移转。
  五、命令限期裁撤分支机构或部门。
  六、命令银行解除经理人、职员之职务或停止其于一定期间内执行职务。
  七、解除董事、监察人职务或停止其于一定期间内执行职务。
  八、命令提拨一定金额之准备。
  九、其他必要之处置。
  依前项第七款解除董事、监察人职务时,由主管机关通知公司登记主管机关撤销或废止其董事、监察人登记。
  为改善银行之营运缺失而有业务辅导之必要时,主管机关得指定机构办理之。

第六十二条 (勒令停业之事由)

  银行因业务或财务状况显著恶化,不能支付其债务或有损及存款人利益之虞时,主管机关应派员接管、勒令停业清理或为其他必要之处置,必要时得通知有关机关或机构禁止其负责人财产为移转、交付或设定他项权利,函请入出国管理机关限制其出国。
  银行资本等级经列入严重不足者,主管机关应自列入之日起九十日内派员接管。但经主管机关命令限期完成资本重建或限期合并而未依限完成者,主管机关应自期限届满之次日起九十日内派员接管。
  前二项接管之程序、接管人职权、费用负担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一项勒令停业之银行,其清理程序视为公司法之清算。
  法院对于银行破产之声请,应即将声请书状副本,检送主管机关,并征询其关于应否破产之具体意见。

第六十二条之一 (银行之保全)

  银行经主管机关派员接管或勒令停业清理时,其股东会、董事会、董事、监察人或审计委员会之职权当然停止;主管机关对银行及其负责人或有违法嫌疑之职员,得通知有关机关或机构禁止其财产为移转、交付或设定他项权利,并得函请入出国管理机关限制其出国。

第六十二条之二 (接管之处分程序)

  银行经主管机关派员接管者,银行之经营权及财产之管理处分权均由接管人行使之。
  前项接管人,有代表受接管银行为诉讼上及诉讼外一切行为之权责,并得指派自然人代表行使职务。接管人因执行职务,不适用行政执行法第十七条之规定。
  银行负责人或职员于接管处分书送达银行时,应将银行业务、财务有关之一切帐册、文件、印章及财产等列表移交予接管人,并应将债权、债务有关之必要事项告知或应其要求为配合接管之必要行为;银行负责人或职员对其就有关事项之查询,不得拒绝答复或为虚伪陈述。
  银行于受接管期间,不适用民法第三十五条、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条之一、第二百十一条、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百八十二条至第三百十四条及破产法之规定。
  银行受接管期间,自主管机关派员接管之日起为二百七十日;必要时经主管机关核准得予延长一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百八十日。
  接管人执行职务声请假扣押、假处分时,得免提供担保。

第六十二条之三 (接管人得为之处置)

  接管人对受接管银行为下列处置时,应研拟具体方案,报经主管机关核准:
  一、委托其他银行、金融机构或中央存款保险公司经营全部或部分业务。
  二、增资、减资或减资后再增资。
  三、让与全部或部分营业及资产负债。
  四、与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合并。
  五、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重要事项。
  接管人为维持营运及因执行职务所生之必要费用及债务,应由受接管银行负担,随时由受接管银行财产清偿之;其必要费用及债务种类,由主管机关定之。
  前项费用及债务未受清偿者,于受接管银行经主管机关勒令停业清理时,应先于清理债权,随时由受清理银行财产清偿之。

第六十二条之四 (接管或合并之适用)

  银行或金融机构依前条第一项第三款受让营业及资产负债时,适用下列规定:
  一、股份有限公司经代表已发行股份总数过半数股东出席之股东会,以出席股东表决权过半数之同意行之;不同意之股东不得请求收买股份,免依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至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办理。
  二、债权让与之通知以公告方式办理之,免依民法第二百九十七条规定办理。
  三、承担债务时,免依民法第三百零一条经债权人之承认规定办理。
  四、经主管机关认为有紧急处理之必要,且对金融市场竞争无重大不利影响时,免依公平交易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向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申报。
  银行依前条第一项第三款规定让与营业及资产负债时,免依大量解雇劳工保护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办理。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依前条第一项第四款规定与受接管银行合并时,除适用第一项第四款规定外,并适用下列规定:
  一、股份有限公司经代表已发行股份总数过半数股东出席之股东会,以出席股东表决权过半数之同意行之;不同意之股东不得请求收买股份;信用合作社经社员(代表)大会以全体社员(代表)二分之一以上之出席,出席社员(代表)二分之一以上之同意行之;不同意之社员不得请求返还股金,免依公司法第三百十六条第一项至第三项、第三百十七条及信用合作社法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办理。
  二、解散或合并之通知以公告方式办理之,免依公司法第三百十六条第四项规定办理。
  银行、金融机构或中央存款保险公司依前条第一项第一款受托经营业务时,适用第一项第四款规定。

第六十二条之五 (银行之清理)

  银行之清理,主管机关应指定清理人为之,并得派员监督清理之进行;清理人执行职务,准用第六十二条之二第一项至第三项及第六项规定。
  清理人之职务如下:
  一、了结现务。
  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
  清理人执行前项职务,将受清理银行之营业及资产负债让与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或促成其与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合并时,应报经主管机关核准。
  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受让受清理银行之营业及资产负债或与其合并时,应依前条第一项及第三项规定办理。

第六十二条之六 (银行之清理)

  清理人就任后,应即于银行总行所在地之日报为三日以上之公告,催告债权人于三十日内申报其债权,并应声明逾期不申报者,不列入清理。但清理人所明知之债权,不在此限。
  清理人应即查明银行之财产状况,于申报期限届满后三个月内造具资产负债表及财产目录,并拟具清理计画,报请主管机关备查,并将资产负债表于银行总行所在地日报公告之。
  清理人于第一项所定申报期限内,不得对债权人为清偿。但对信托财产、受托保管之财产、已届清偿期之职员薪资及依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办理清偿者,不在此限。

第六十二条之七 (银行之清理)

  银行经主管机关勒令停业清理时,第三人对该银行之债权,除依诉讼程序确定其权利者外,非依前条第一项规定之清理程序,不得行使。
  前项债权因涉讼致分配有稽延之虞时,清理人得按照清理分配比例提存相当金额,而将剩馀财产分配于其他债权。
  银行清理期间,其重整、破产、和解、强制执行等程序当然停止。
  受清理银行已订立之契约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者,清理人得终止或解除契约,他方当事人所受之损害,得依清理债权行使权利。
  下列各款债权,不列入清理:
  一、银行停业日后之利息。
  二、债权人参加清理程序为个人利益所支出之费用。
  三、银行停业日后债务不履行所生之损害赔偿及违约金。
  四、罚金、罚锾及追缴金。
  在银行停业日前,对于银行之财产有质权、抵押权或留置权者,就其财产有别除权;有别除权之债权人不依清理程序而行使其权利。但行使别除权后未能受清偿之债权,得依清理程序申报列入清理债权。
  清理人因执行清理职务所生之费用及债务,应先于清理债权,随时由受清理银行财产清偿之。
  依前条第一项规定申报之债权或为清理人所明知而列入清理之债权,其请求权时效中断,自清理完结之日起重行起算。
  债权人依清理程序已受清偿者,其债权未能受清偿之部分,请求权视为消灭。清理完结后,如复发现可分配之财产时,应追加分配,于列入清理程序之债权人受清偿后,有剩馀时,第五项之债权人仍得请求清偿。
  依前项规定清偿债务后,如有剩馀财产,应依公司法分派各股东。

第六十二条之八 (清理完后之处理)

  清理人应于清理完结后十五日内造具清理期内收支表、损益表及各项帐册,并将收支表及损益表于银行总行所在地之日报公告后,报主管机关撤销银行许可。

第六十二条之九 (接管或清理费用之负担)

  主管机关指定机构或派员执行辅导、监管任务所生之费用及债务,应由受辅导、监管之银行负担。

第六十三条 (删除)

  (删除)

第六十三条之一 (依其他法律设立之金融机构之适用)

  第六十一条之一、第六十二条之一至第六十二条之九之规定,对于依其他法律设立之银行或金融机构适用之。

第六十四条 (勒令停业)

  银行亏损逾资本三分之一者,其董事或监察人应即申报中央主管机关。
  中央主管机关对具有前项情形之银行,应于三个月内,限期命其补足资本;逾期未经补足资本者,应派员接管或勒令停业。

第六十四条之一 (银行或金融机构停业清理清偿债务之优先顺序)

  银行或金融机构经营不善,需进行停业清理清偿债务时,存款债务应优先于非存款债务。
  前项所称存款债务系指存款保险条例第十二条所称存款;非存款债务则指该要保机构存款债务以外之负债项目。

第六十五条 (补正)

  银行经勒令停业,并限期命其就有关事项补正;逾期不为补正者,应由中央主管机关撤销其许可。

第六十六条 (撤销许可之效力)

  银行经中央主管机关撤销许可者,应即解散,进行清算。

第六十七条 (撤销注销执照)

  银行经核准解散或撤销许可者,应限期缴销执照;逾期不缴销者,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注销之。

第六十八条 (特别清算之监督)

  法院为监督银行之特别清算,应征询主管机关之意见;必要时得请主管机关推荐清算人,或派员协助清算人执行职务。

第六十九条 (退还股本或分配股利之限制)

  银行进行清算后,非经清偿全部债务,不得以任何名义,退还股本或分配股利。银行清算时,关于信托资金及信托财产之处理,依信托契约之约定。

第三章 商业银行

编辑

第七十条 (商业银行定义)

  本法称商业银行,谓以收受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供给短期、中期信用为主要任务之银行。

第七十一条 (商业银行之业务范围)

  商业银行经营下列业务:
  一、收受支票存款。
  二、收受活期存款。
  三、收受定期存款。
  四、发行金融债券。
  五、办理短期、中期及长期放款。
  六、办理票据贴现。
  七、投资公债、短期票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及公司股票。
  八、办理国内外汇兑。
  九、办理商业汇票之承兑。
  十、签发国内外信用状。
  十一、保证发行公司债券。
  十二、办理国内外保证业务。
  十三、代理收付款项。
  十四、代销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及公司股票。
  十五、办理与前十四款业务有关之仓库、保管及代理服务业务。
  十六、经主管机关核准办理之其他有关业务。

第七十二条 (中期放款总馀额之限制)

  商业银行办理中期放款之总馀额,不得超过其所收定期存款总馀额。

第七十二条之一 (发行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得发行金融债券,并得约定此种债券持有人之受偿顺序次于银行其他债权人;其发行办法及最高发行馀额,由主管机关洽商中央银行定之。

第七十二条之二 (建筑放款总额之限度)

  商业银行办理住宅建筑及企业建筑放款之总额,不得超过放款时所收存款总馀额及金融债券发售额之和之百分之三十。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为鼓励储蓄协助购置自用住宅,经主管机关核准办理之购屋储蓄放款。
  二、以中央银行提拨之邮政储金转存款办理之购屋放款。
  三、以国家发展委员会中长期资金办理之辅助人民自购住宅放款。
  四、以行政院开发基金管理委员会及国家发展委员会中长期资金办理之企业建筑放款。
  五、受托代办之奖励投资兴建国宅放款、国民住宅放款及辅助公教人员购置自用住宅放款。
  主管机关于必要时,得规定银行办理前项但书放款之最高额度。

第七十三条 (证券资金之融通)

  商业银行得就证券之发行与买卖,对有关证券商或证券金融公司予以资金融通。
  前项资金之融通,其管理办法由中央银行定之。

第七十四条 (投资事业之限制)

  商业银行得向主管机关申请投资于金融相关事业。主管机关自申请书件送达之次日起十五日内,未表示反对者,视为已核准。但于前揭期间内,银行不得进行所申请之投资行为。
  商业银行为配合政府经济发展计画,经主管机关核准者,得投资于非金融相关事业。但不得参与该相关事业之经营。主管机关自申请书件送达之次日起三十日内,未表示反对者,视为已核准。但于前揭期间内,银行不得进行所申请之投资行为。
  前二项之投资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投资时银行净值之百分之四十,其中投资非金融相关事业之总额不得超过投资时净值之百分之十。
  二、商业银行投资金融相关事业,其属同一业别者,除配合政府政策,经主管机关核准者外,以一家为限。
  三、商业银行投资非金融相关事业,对每一事业之投资金额不得超过该被投资事业实收资本总额或已发行股份总数之百分之五。
  第一项及前项第二款所称金融相关事业,指银行、票券、证券、期货、信用卡、融资性租赁、保险、信托事业及其他经主管机关认定之金融相关事业。
  为利银行与被投资事业之合并监督管理,并防止银行与被投资事业间之利益冲突,确保银行之健全经营,银行以投资为跨业经营方式应遵守之事项,由主管机关另定之。
  被投资事业之经营,有显著危及银行健全经营之虞者,主管机关得命银行于一定期间内处分所持有该被投资事业之股份。
  本条中华民国八十九年十一月一日修正施行前,投资非金融相关事业之投资金额超过第三项第三款所定比率者,在符合所定比率之金额前,经主管机关核准者,得维持原投资金额。二家或二家以上银行合并前,个别银行已投资同一事业部分,于银行申请合并时,经主管机关核准者,亦得维持原投资金额。

第七十四条之一 (投资有价证券之限制)

  商业银行得投资有价证券;其种类及限制,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七十五条 (投资不动产之限制)

  商业银行对自用不动产之投资,除营业用仓库外,不得超过其于投资该项不动产时之净值;投资营业用仓库,不得超过其投资于该项仓库时存款总馀额百分之五。
  商业银行不得投资非自用不动产。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营业所在地不动产主要部分为自用者。
  二、为短期内自用需要而预购者。
  三、原有不动产就地重建主要部分为自用者。
  四、提供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核准设立之文化艺术或公益之机构团体使用,并报经主管机关洽相关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核准者。
  商业银行依前项但书规定投资非自用不动产总金额不得超过银行净值之百分之二十,且与自用不动产投资合计之总金额不得超过银行于投资该项不动产时之净值。
  商业银行与其持有实收资本总额百分之三以上之企业,或与本行负责人、职员或主要股东,或与第三十三条之一银行负责人之利害关系人为不动产交易时,须合于营业常规,并应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同意。
  第一项所称自用不动产、第二项所称非自用不动产、主要部分为自用、短期、就地重建之范围,及第二项第四款之核准程序、其他银行投资、持有及处分不动产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七十六条 (承受担保物之处分)

  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或质权而取得之不动产或股票,除符合第七十四条或第七十五条规定者外,应自取得之日起四年内处分之。但经主管机关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四章 删除

编辑

第七十七条 (删除)

  (删除)

第七十八条 (删除)

  (删除)

第七十九条 (删除)

  (删除)

第八十条 (删除)

  (删除)

第八十一条 (删除)

  (删除)

第八十二条 (删除)

  (删除)

第八十三条 (删除)

  (删除)

第八十四条 (删除)

  (删除)

第八十五条 (删除)

  (删除)

第八十六条 (删除)

  (删除)

第五章 专业银行

编辑

第八十七条 (专业银行之设立与指定)

  为便利专业信用之供给,中央主管机关得许可设立专业银行,或指定现有银行,担任该项信用之供给。

第八十八条 (专业信用之分类)

  前条所称专业信用,分为左列各类:
  一、工业信用。
  二、农业信用。
  三、输出入信用。
  四、中小企业信用。
  五、不动产信用。
  六、地方性信用。

第八十九条 (业务范围)

  专业银行得经营之业务项目,由主管机关根据其主要任务,并参酌经济发展之需要,就第三条所定范围规定之。
  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六条之规定,除法律或主管机关另有规定者外,于专业银行准用之。

第九十条 (金融债券之发行)

  专业银行以供给中期及长期信用为主要任务者,除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外,得发行金融债券,其发行应准用第七十二条之一规定。
  专业银行依前项规定发行金融债券募得之资金,应全部用于其专业之投资及中、长期放款。

第九十一条 (工业银行办理业务之限制)

  供给工业信用之专业银行为工业银行。
  工业银行以供给工、矿、交通及其他公用事业所需中、长期信用为主要业务。
  工业银行得投资生产事业;生产事业之范围,由主管机关定之。
  工业银行收受存款,应以其投资、授信之公司组织客户、依法设立之保险业与财团法人及政府机关为限。
  工业银行之设立标准、办理授信、投资有价证券、投资企业、收受存款、发行金融债券之范围、限制及其管理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九十一条之一 (工业银行业务之管理)

  工业银行对有下列各款情形之生产事业直接投资,应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同意;且其投资总馀额不得超过该行上一会计年度决算后净值百分之五:
  一、本行主要股东、负责人及其关系企业者。
  二、本行主要股东、负责人及其关系人独资、合伙经营者。
  三、本行主要股东、负责人及其关系人单独或合计持有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或实收资本总额百分之十者。
  四、本行主要股东、负责人及其关系人为董事、监察人或经理人者。但其董事、监察人或经理人系因银行投资关系而兼任者,不在此限。
  前项第一款所称之关系企业,适用公司法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一至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三、第三百六十九条之九及第三百六十九条之十一规定。
  第一项第二款至第四款所称关系人,包括本行主要股东及负责人之配偶、三亲等以内之血亲及二亲等以内之姻亲。

第九十二条 (农业银行任务)

  供给农业信用之专业银行为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以调剂农村金融,及供应农、林、渔、牧之生产及有关事业所需信用为主要任务。

第九十三条 (农业银行之业务)

  为加强农业信用调节功能,农业银行得透过农会组织吸收农村资金,供应农业信用及办理有关农民家计金融业务。

第九十四条 (输出入银行任务)

  供给输出入信用之专业银行为输出入银行。
  输出入银行以供给中、长期信用,协助拓展外销及输入国内工业所必需之设备与原料为主要任务。

第九十五条 (输出入银行任务)

  输出入银行为便利国内工业所需重要原料之供应,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得提供业者向国外进行生产重要原料投资所需信用。

第九十六条 (中小企业银行任务)

  供给中小企业信用之专业银行为中小企业银行。
  中小企业以供给中小企业中、长期信用,协助其改善生产设备及财务结构,暨健全经营管理为主要任务。
  中小企业之范围,由中央经济主管机关拟订,报请行政院核定之。

第九十七条 (不动产信用银行任务)

  供给不动产信用之专业银行为不动产信用银行。
  不动产信用银行以供给土地开发、都市改良、社区发展、道路建设、观光设施及房屋建筑等所需中、长期信用为主要任务。

第九十八条 (国民银行任务)

  供给地方性信用之专业银行为国民银行。
  国民银行以供给地区发展及当地国民所需短、中期信用为主要任务。

第九十九条 (国民银行设立区域之划分与放款总额之限制)

  国民银行应分区经营,在同一地区内以设立一家为原则。
  国民银行对每一客户之放款总额,不得超过一定之金额。
  国民银行设立区域之划分,与每户放款总额之限制,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六章 信托投资公司

编辑

第一百条 (信托投资公司)

  本法称信托投资公司,谓以受托人之地位,按照特定目的,收受、经理及运用信托资金与经营信托财产,或以投资中间人之地位,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特定目的投资之金融机构。
  信托投资公司之经营管理,依本法之规定;本法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有关法律之规定;其管理规则,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一百零一条 (信托投资公司之业务范围)

  信托投资公司经营左列业务:
  一、办理中、长期放款。
  二、投资公债、短期票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及上市股票。
  三、保证发行公司债券。
  四、办理国内外保证业务。
  五、承销及自营买卖或代客买卖有价证券。
  六、收受、经理及运用各种信托资金。
  七、募集共同信托基金。
  八、受托经管各种财产。
  九、担任债券发行受托人。
  十、担任债券或股票发行签证人。
  十一、代理证券发行、登记、过户、及股息红利之发放事项。
  十二、受托执行遗嘱及管理遗产。
  十三、担任公司重整监督人。
  十四、提供证券发行、募集之顾问服务,及办理与前列各款业务有关之代理服务事项。
  十五、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办理之其他有关业务。
  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得以非信托资金办理对生产事业直接投资或投资住宅建筑及企业建筑。

第一百零二条 (专款之指拨及存放)

  信托投资公司经营证券承销商或证券自营商业务时,至少应指拨相当于其上年度净值百分之十专款经营,该项专款在未动用时,得以现金贮存,存放于其他金融机构或购买政府债券。

第一百零三条 (赔偿准备金与买卖证券专款之缴存)

  信托投资公司应以现金或中央银行认可之有价证券缴存中央银行,作为信托资金准备。其准备与各种信托资金契约总值之比率,由中央银行在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之范围内定之。但其缴存总额最低不得少于实收资本总额百分之二十。
  前项信托资金准备,在公司开业时期,暂以该公司实收资本总额百分之二十为准,俟公司经营一年后,再照前项标准于每月月底调整之。

第一百零四条 (信托契约)

  信托投资公司收受、经理或运用各种信托资金及经营信托财产,应与信托人订立信托契约,载明左列事项:
  一、资金营运之方式及范围。
  二、财产管理之方法。
  三、收益之分配。
  四、信托投资公司之责任。
  五、会计报告之送达。
  六、各项费用收付之标准及其计算之方法。
  七、其他有关协议事项。

第一百零五条 (注意义务)

  信托投资公司受托经理信托资金或信托财产,应尽善良管理人之注意。

第一百零六条 (经营管理人员资格)

  信托投资公司之经营与管理,应由具有专门学识与经验之财务人员为之;并应由合格之法律、会计及各种业务上所需之技术人员协助办理。

第一百零七条 (连带赔偿责任)

  信托投资公司违反法令或信托契约,或因其他可归责于公司之事由,致信托人受有损害者,其应负责之董事及主管人员应与公司连带负损害赔偿之责。
  前项连带责任,自各该应负责之董事或主管人员卸职登记之日起二年间,未经诉讼上之请求而消灭。

第一百零八条 (交易行为之禁止与限制)

  信托投资公司不得为左列行为。但因裁判之结果,或经信托人书面同意,并依市价购让,或虽未经信托人同意,而系由集中市场公开竞价购让者,不在此限:
  一、承受信托财产之所有权。
  二、于信托财产上设定或取得任何权益。
  三、以自己之财产或权益让售与信托人。
  四、从事于其他与前三项有关的交易。
  五、就信托财产或运用信托资金与公司之董事、职员或与公司经营之信托资金有利益关系之第三人为任何交易。
  信托投资公司依前项但书所为之交易,除应依规定报请主管机关核备外,应受左列规定之限制:
  一、公司决定从事交易时,与该项交易所涉及之信托帐户、信托财产或证券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之董事或职员,不得参与该项交易行为之决定。
  二、信托投资公司为其本身或受投资人之委托办理证券承销、证券买卖交易或直接投资业务时,其董事或职员如同时为有关证券发行公司之董事、职员或与该项证券有直接间接利害关系者,不得参与该交易行为之决定。

第一百零九条 (信托户资金存放之限制)

  信托投资公司在未依信托契约营运前,或依约营运收回后尚未继续营运前,其各信托户之资金,应以存放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为限。

第一百十条 (信托基金之经营与本金损失之准备)

  信托投资公司得经营左列信托资金:
  一、由信托人指定用途之信托资金。
  二、由公司确定用途之信托资金。
  信托投资公司对由公司确定用途之信托资金,得以信托契约约定,由公司负责,赔偿其本金损失。
  信托投资公司对应赔偿之本金损失,应于每会计年度终了时确实评审,依信托契约之约定,由公司以特别准备金拨付之。
  前项特别准备金,由公司每年在信托财产收益项下依主管机关核定之标准提拨。
  信托投资公司经依规定十足拨补本金损失后,如有剩馀,作为公司之收益;如有不敷,应由公司以自有资金补足。

第一百十一条 (记帐与借入款项之限制)

  信托投资公司应就每一信托户及每种信托资金设立专帐;并应将公司自有财产与受托财产,分别记帐,不得流用。
  信托投资公司不得为信托资金借入项款。

第一百十二条 (债权人对信托财产行使权利之禁止)

  信托投资公司之债权人对信托财产不得请求扣押或对之行使其他权利。

第一百十三条 (债权人对信托财产行使权利之禁止)

  信托投资公司应设立信托财产评审委员会,将各信托户之信托财产每三个月评审一次;并将每一信托帐户审查结果,报告董事会。

第一百十四条 (定期会计报告)

  信托投资公司应依照信托契约之约定及中央主管机关之规定,分别向每一信托人及中央主管机关作定期会计报告。

第一百十五条 (募集信托资金之核准与管理)

  信托投资公司募集共同信托基金,应先拟具发行计画,报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
  前项共同信托基金管理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一百十五条之一 (信托投资公司之准用)

  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及第七十六条之规定,于信托投资公司准用之。但经主管机关依第一百零一条第二项核准之业务,不在此限。

第七章 外国银行

编辑

第一百十六条 (外国银行)

  本法称外国银行,谓依照外国法律组织登记之银行,在中华民国境内依公司法及本法登记营业之分行。

第一百十七条 (外国银行营业之许可)

  外国银行在中华民国境内设立,应经主管机关之许可,依公司法办理登记,并应依第五十四条申请核发营业执照后始得营业;在中华民国境内设置代表人办事处者,应经主管机关核准。
  前项设立及管理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一百十八条 (外国银行设立地区之指定)

  中央主管机关得按照国际贸易及工业发展之需要,指定外国银行得设立之地区。

第一百十九条 (删除)

  (删除)

第一百二十条 (营业基金)

  外国银行应专拨其在中华民国境内营业所用之资金,并准用第二十三条及第二十四条之规定。

第一百二十一条 (外国银行业务经营范围)

  外国银行得经营之业务,由主管机关洽商中央银行后,于第七十一条及第一百零一条第一项所定范围内以命令定之。其涉及外汇业务者,并应经中央银行之许可。

第一百二十二条 (货币限制)

  外国银行收付款项,除经中央银行许可收受外国货币存款者外,以中华民国国币为限。

第一百二十三条 (外国银行之准用)

  外国银行准用第一章至第三章及第六章之规定。

第一百二十四条 (删除)

  (删除)

第八章 罚则

编辑

第一百二十五条 (违反专业经营之处罚)

  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规定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一千万元以上二亿元以下罚金。其因犯罪获取之财物或财产上利益达新台币一亿元以上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二千五百万元以上五亿元以下罚金。
  经营金融机构间资金移转帐务清算之金融资讯服务事业,未经主管机关许可,而擅自营业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法人犯前二项之罪者,处罚其行为负责人。

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一 (故意损害银行信用之处罚)

  散布流言或以诈术损害银行、外国银行、经营货币市场业务机构或经营银行间资金移转帐务清算之金融资讯服务事业之信用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一千万元以下罚金。

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二 (罚则)

  银行负责人或职员,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损害银行之利益,而为违背其职务之行为,致生损害于银行之财产或其他利益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一千万元以上二亿元以下罚金。其因犯罪获取之财物或财产上利益达新台币一亿元以上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二千五百万元以上五亿元以下罚金。
  银行负责人或职员,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前项犯罪之行为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一项之未遂犯罚之。
  前三项规定,于外国银行或经营货币市场业务机构之负责人或职员,适用之。

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三 (罚则)

  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诈术使银行将银行或第三人之财物交付,或以不正方法将虚伪资料或不正指令输入银行电脑或其相关设备,制作财产权之得丧、变更纪录而取得他人财产,其因犯罪获取之财物或财产上利益达新台币一亿元以上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一千万元以上二亿元以下罚金。
  以前项方法得财产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项之未遂犯罚之。

第一百二十五条之四 (罚则)

  犯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二或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三之罪,于犯罪后自首,如自动缴交全部犯罪所得者,减轻或免除其刑;并因而查获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刑。
  犯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二或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三之罪,在侦查中自白,如自动缴交全部犯罪所得者,减轻其刑;并因而查获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减轻其刑至二分之一。
  犯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项、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二第一项及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三第一项、第二项之罪,其因犯罪获取之财物或财产上利益超过罚金最高额时,得于犯罪获取之财物或财产上利益之范围内加重罚金;如损及金融市场稳定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五 (罚则)

  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二第一项之银行负责人、职员或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三第一项之行为人所为之无偿行为,有害及银行之权利者,银行得声请法院撤销之。
  前项之银行负责人、职员或行为人所为之有偿行为,于行为时明知有损害于银行之权利,且受益人于受益时亦知其情事者,银行得声请法院撤销之。
  依前二项规定声请法院撤销时,得并声请命受益人或转得人回复原状。但转得人于转得时不知有撤销原因者,不在此限。
  第一项之银行负责人、职员或行为人与其配偶、直系亲属、同居亲属、家长或家属间所为之处分其财产行为,均视为无偿行为。
  第一项之银行负责人、职员或行为人与前项以外之人所为之处分其财产行为,推定为无偿行为。
  第一项及第二项之撤销权,自银行知有撤销原因时起,一年间不行使,或自行为时起经过十年而消灭。
  前六项规定,于第一百二十五条之二第四项之外国银行负责人或职员适用之。

第一百二十五条之六 (删除)

  (删除)

第一百二十六条 (违反承诺之处罚)

  股份有限公司违反其依第三十条所为之承诺者,其参与决定此项违反承诺行为之董事及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一百八十万元以下罚金。

第一百二十七条 (收受不当利益之处罚)

  违反第三十五条规定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下罚金。但其他法律有较重之处罚规定者,依其规定。
  违反第四十七条之二或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五条规定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第一百二十七条之一 (不当关系人交易之罚则)

  银行违反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之二或适用第三十三条之四第一项而有违反前三条规定或违反第九十一条之一规定者,其行为负责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上二千五百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依第三十三条办理授信达主管机关规定金额以上,或依第九十一条之一办理生产事业直接投资,未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同意者或违反主管机关依第三十三条第二项所定有关授信限额、授信总馀额之规定或违反第九十一条之一有关投资总馀额不得超过银行上一会计年度决算后净值百分之五者,其行为负责人处新台币二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罚锾,不适用前项规定。
  外国银行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之二或第三十三条之四规定者,其行为负责人依前二项规定处罚。
  前三项规定于行为负责人在中华民国领域外犯罪者,适用之。

第一百二十七条之二 (违反监管接管等处置之罚则)

  违反主管机关依第六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所为之处置,足以生损害于公众或他人者,其行为负责人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二千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负责人或职员于主管机关指定机构派员监管或接管或勒令停业进行清理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二千万元以下罚金︰
  一、于主管机关指定期限内拒绝将银行业务、财务有关之帐册、文件、印章及财产等列表移交予主管机关指定之监管人、接管人或清理人,或拒绝将债权、债务有关之必要事项告知或拒绝其要求不为进行监管、接管或清理之必要行为。
  二、隐匿或毁损有关银行业务或财务状况之帐册文件。
  三、隐匿或毁弃银行财产或为其他不利于债权人之处分。
  四、对主管机关指定之监管人、接管人或清理人询问无正当理由不为答复或为虚伪之陈述。
  五、捏造债务或承认不真实之债务。
  违反主管机关依第四十七条之二或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六十二条第一项、第六十二条之二或第六十二条之五规定所为之处置,有前二项情形者,依前二项规定处罚。

第一百二十七条之三 (删除)

  (删除)

第一百二十七条之四 (对法人之处罚)

  法人之负责人、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职员,因执行业务违反第一百二十五条至第一百二十七条之二规定之一者,除依各该条规定处罚其行为负责人外,对该法人亦科以各该条之罚锾或罚金。
  前项规定,于外国银行准用之。

第一百二十七条之五 (违反使用银行名称之处罚)

  违反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下罚金。
  法人犯前项之罪者,处罚其行为负责人。

第一百二十八条 (怠于申报或违反参与决定之处罚)

  银行之董事或监察人违反第六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怠于申报,或信托投资公司之董事或职员违反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参与决定者,各处新台币二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锾。
  外国银行负责人或职员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参与决定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银行股东持股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第三项或第五项规定未向主管机关申报或经核准而持有股份者,处该股东新台币二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锾。
  经营金融机构间资金移转帐务清算之金融资讯服务事业或金融机构间征信资料处理交换之服务事业,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处新台币二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罚锾:
  一、主管机关派员或委托适当机构,检查其业务、财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或令其于限期内提报财务报告或其他有关资料时,拒绝检查、隐匿毁损有关资料、对检查人员询问无正当理由不为答复或答复不实、逾期提报资料或提报不实或不全。
  二、未经主管机关许可,擅自停止其业务之全部或一部。
  三、除其他法律或主管机关另有规定者外,无故泄漏因职务知悉或持有他人之资料。
  经营金融机构间征信资料处理交换之服务事业,未经主管机关许可,而擅自营业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第一百二十九条 (违规营业等之罚则)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处新台币二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罚锾:
  一、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或第五十七条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或第五十七条规定。
  二、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发行股票。
  三、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至第三项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
  四、违反主管机关依第三十三条之三或第三十六条或依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三条之三或第三十六条规定所为之限制。
  五、违反主管机关依第四十三条或依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四十三条规定所为之通知,未于限期内调整。
  六、违反第四十四条之一或主管机关依第四十四条之二第一项所为措施。
  七、未依第四十五条之一或未依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四十五条之一规定建立内部控制与稽核制度、内部处理制度与程序、内部作业制度与程序或未确实执行。
  八、未依第一百零八条第二项或未依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一百零八条第二项规定报核。
  九、违反第一百十条第四项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一百十条第四项规定,未提足特别准备金。
  十、违反第一百十五条第一项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一百十五条第一项募集共同信托基金。
  十一、违反第四十八条规定。

第一百二十九条之一 (妨害金融检查之处罚)

  银行或其他关系人之负责人或职员于主管机关依第四十五条规定,派员或委托适当机构,或令地方主管机关派员,或指定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检查业务、财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或令银行或其他关系人于限期内据实提报财务报告、财产目录或其他有关资料及报告时,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处新台币二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罚锾:
  一、拒绝检查或拒绝开启金库或其他库房。
  二、隐匿或毁损有关业务或财务状况之帐册文件。
  三、对检查人员询问无正当理由不为答复或答复不实。
  四、逾期提报财务报告、财产目录或其他有关资料及报告,或提报不实、不全或未于规定期限内缴纳查核费用。
  外国银行之负责人、职员或其他关系人于主管机关依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四十五条规定,派员或委托适当机构,或指定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检查业务、财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或令其或其他关系人于限期内据实提报财务报告、财产目录或其他有关资料及报告时,有前项所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第一百二十九条之二 (违反资本重建或其他财务业务改善计画之处罚)

  银行负责人违反第四十四条之二第一项规定,未依限提出或未确实执行资本重建或其他财务业务改善计画者,处新台币二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罚锾。

第一百三十条 (违反放款或投资等之处罚)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处新台币一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罚锾:
  一、违反中央银行依第三十七条第二项、第四十条或依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七条第二项、第四十条所为之规定而放款。
  二、违反第七十二条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七十二条或违反主管机关依第九十九条第三项所为之规定而放款。
  三、违反第七十四条或违反第八十九条第二项、第一百十五条之一或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七十四条之规定而为投资。
  四、违反第七十四条之一、第七十五条或违反第八十九条第二项准用第七十四条之一或违反第八十九条第二项、第一百十五条之一或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七十五条之规定而为投资。
  五、违反第七十六条、或违反第四十七条之二、第八十九条第二项、第一百十五条之一或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七十六条之规定。
  六、违反第九十一条或主管机关依第九十一条所为授信、投资、收受存款及发行金融债券之范围、限制及其管理办法。
  七、违反第一百零九条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一百零九条之规定运用资金。
  八、违反第一百十一条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一百十一条之规定。

第一百三十一条 (罚则)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处新台币五十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锾:
  一、违反第二十五条第八项规定未为通知。
  二、违反第三十四条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四条之规定吸收存款。
  三、违反第三十四条之一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四条之一规定。
  四、银行负责人或职员违反第三十五条之一规定兼职,或外国银行负责人或职员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五条之一规定兼职。其兼职系经银行指派者,受罚人为该指派兼职之银行。
  五、银行负责人违反第三十五条之二第一项所定准则有关兼职限制、利益冲突禁止之规定,或外国银行负责人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三十五条之二第一项所定准则有关兼职限制、利益冲突禁止之规定。
  六、任用未具备第三十五条之二第一项所定准则有关资格条件之规定,或违反兼职限制或利益冲突禁止之规定者担任负责人。
  七、违反主管机关依第四十七条之一所定办法有关业务、管理或消费者保护之规定。
  八、违反第四十九条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四十九条之规定。
  九、违反第一百十四条或违反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一百十四条之规定。
  十、未依第五十条第一项规定提拨法定盈馀公积。
  十一、违反主管机关依第五十一条或依第一百二十三条准用第五十一条所为之规定。
  十二、违反主管机关依第五十一条之一所为之规定,拒绝缴付。

第一百三十二条 (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之处罚)

  违反本法或本法授权所定命令中有关强制或禁止规定或应为一定行为而不为者,除本法另有处以罚锾规定而应从其规定外,处新台币五十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锾。

第一百三十三条 (受罚人)

  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二十九条之一、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六款至第十二款及前条所定罚锾之受罚人为银行或其分行。
  银行或其分行经依前项受罚后,对应负责之人应予求偿。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应处罚锾之行为其情节轻微者或已改善完成者,得免予处罚)

  依本法规定应处罚锾之行为,其情节轻微者,得免予处罚,或先命其限期改善,已改善完成者,免予处罚。

第一百三十四条 (罚锾之处罚机关)

  本法所定罚锾,由主管机关处罚。但依第一百三十条第一款应处之罚锾,及违反第四十二条或中央银行依第七十三条第二项所定办法有关资金融通限制或管理之规定,而依第一百三十二条应处之罚锾,由中央银行处罚,并通知主管机关。

第一百三十五条 (逾期不缴纳罚锾之处罚)

  罚锾经限期缴纳而逾期不缴纳者,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滞纳金百分之一;届三十日仍不缴纳者,得由主管机关勒令该银行或分行停业。

第一百三十六条 (罚锾后限期内仍不改善之处罚)

  银行或受罚人经依本章规定处以罚锾后,于主管机关规定限期内仍不予改善者,主管机关得按次处罚;其情节重大者,并得解除负责人职务或废止其许可。

第一百三十六条之一 (没收犯罪所得)

  犯本法之罪,犯罪所得属犯罪行为人或其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团体因刑法第三十八条之一第二项所列情形取得者,除应发还被害人或得请求损害赔偿之人外,没收之。

第一百三十六条之二 (易服劳役)

  犯本法之罪,所科罚金达新台币五千万元以上而无力完纳者,易服劳役期间为二年以下,其折算标准以罚金总额与二年之日数比例折算;所科罚金达新台币一亿元以上而无力完纳者,易服劳役期间为三年以下,其折算标准以罚金总额与三年之日数比例折算。

第一百三十六条之三 (经营信用卡业务机构准用规定)

  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五条及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于经营信用卡业务机构准用之。

第九章 附则

编辑

第一百三十七条 (补办设立程序)

  本法施行前,未经申请许可领取营业执照之银行,或其他经营存放款业务之类似银行机构,均应于中央主管机关指定期限内,依本法规定,补行办理设立程序。

第一百三十八条 (限令调整)

  本法公布施行后,现有银行或类似银行机构之种类及其任务,与本法规定不相符合者,中央主管机关应依本法有关规定,指定期限命其调整。

第一百三十八条之一 (设立专业法庭或指定专人办理)

  法院为审理违反本法之犯罪案件,得设立专业法庭或指定专人办理。

第一百三十九条 (其他金融机构之适用本法)

  依其他法律设立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除各该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适用本法之规定。
  前项其他金融机构之管理办法,由行政院定之。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施行细则之订定)

  本法施行细则,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一百四十条 (施行日)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华民国八十六年五月七日修正公布之第四十二条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中华民国九十五年五月五日修正之条文,自中华民国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本作品来自中华民国法律非现行条文,依据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第九条,不得为著作权之标的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