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锦溪集
卷二
作者:鲁认
1823年
卷三

附录

编辑

皇明遗韵七言律诗

编辑

君父深仇不戴天。全身归去岂徒然。主颜开笑知何日。生齿繁多定几年。城郭破残空鬼火。倭奴行后少人烟。别离方在辽阳外。音信东南雁不传。

右王继文

关过山海验真𦈡。返国孤臣鲁大夫。日本烽烟深岁月。天朝谏疏缓程途。妻孥离乱谁存殁。士卒伤残半有无。闻说腥尘清海岱。高丽城上有栖乌。

右王继皋

他邦无计问凋残。万里扶馀去路难。死战未酬千载恨。生还不作一身欢。江过鸭绿伤心渡。剑拂龙文带泪看。仍向异方修玉帛。鲸鲵已翦海波安。

右孙昌基

一从辽左羽书闻。东顾频烦圣虑殷。节钺几年劳使者。诏函五道出将军。重开地纪归王土。直挽天河洗阵云。还对旧都应颂德。好将忠悃答吾君。

右孙昌裔

霜华长路点征袍。匹马东归气自豪。家散万金因国乱。身经九死出风涛。白虹贯日明孤愤。紫电干霄剩宝刀。到日论功应上赏。行吟莫续楚臣骚。

右朱天球

万里孤臣命已轻。几年中露叹浮萍。兵残渡海从漂泊。乱后还家隔死生。乡树重看箕子国。归帆先别越王城。可怜壮士兴亡恨。洒泪西风尽失声。

右王继武

归向平襄井邑残。嘉山𬇙水路漫漫。铁衣谁葬原中骨。金镞还留臂上瘢。掘墓未能忘覆楚。椎车何不更存韩。王师甫动倭奴死。始信天威一怒安。

右袁敬烈

梯山航海慕华风。文物衣冠拜舞同。绝似苏卿归汉国。还期范伯沼吴宫。九都故垒寒烟碧。平壤孤城落照红。后至防风终被戮。复仇毋事泣刀弓。

右洪汝让

曾经百战出生残。幸入中华强自宽。封土仍留周社稷。遗风元识汉衣冠。仇终可报身犹在。家未能归胆尚寒。故国人民今复聚。君还莫作黍杂看。

右吴志在

自道全家没战尘。艰危万死喜投闽。天王洪渥虽柔远。义士深冤敢爱身。旧国凋伤无故老。他邦羁族有孤臣。亲仇未报君息重。日望东寰涕泪频。

右李汝圭

风扫舟师百万兵。转凭商舶托残生。心怀箕子封时国。身陷倭奴破后城。天尽路归蛮徼远。月高帆挂鸭江平。累臣九死干戈地。不似当年李少卿。

右金学曾

平壤城空战血枯。艰危临贼效捐躯。包胥誓在终存楚。李广亡归竟破胡。绝岛风波过对马。隔江烟火辨玄莬。帛书好寄高丽茧。莫道辽阳只雁无。

右徐𤊹

釜山烽暗海云低。十万征魂散碧蹄。报国有心秦社哭。还家无计楚囚啼。新巢燕子空林里。旧宅杨花古渡西。到日定知春事浅。人参玉叶向人低。

右陈荐夫

孤危踪迹到中华。东望殊方去路賖。八道伤残犹有国。一身沦落已无家。梦过辽水惊归鹤。愁断开城听暮鸦。还相旧君如范蠡。十年生聚翦夫差。

右王毓德

匹马驱驰乐浪间。孤臣犹幸一身还。月明帐外燐光碧。雨洗刀头战血殷。万里纵横终报主。百年冤惨未开颜。涂山玉帛今归去。鸭绿江边待赐环。

右洪汝讷

怜君乱后入中华。何处逢人问国家。骨肉凋零馀雪涕。乡关魂梦滞天涯。身归瘴海清霜敛。马过黄河落照斜。万里长途孤剑客。计程几日到杨花。

右马欻

风波不作别离叹。辽海茫茫去路难。属国几朝输贡税。殊方若个见衣冠。鸭江问渡清霜惨。马邑寻家古垒残。到日乡关休涕泪。孤臣万死过长安。

右康彦登

万里楼船散作灰。全家赴乱一身回。张良引去韩仇重。苏武生还虏气摧。豕首白知乡路近。鸭头绿见瘴江回。令威故国无心返。城郭人民尽可哀。

右张秀英

邻家榴叶晩风吹。点点腥红入砚池。天意却教增富贵。花神顿欲吐新奇。豪怀对酌十觞酒。远客频叩百首诗。若问此花何处种。传来安石有谁知。

右黄大晋和石榴韵

绝句二首幷小序

编辑

君诗清绝洗江西。万里骎骎路不迷。俊句犹堪追甫白。大名从此殷方舆。

右史汝梅

万里间关归故国。英材诗与字俱清。高谈韬略皆经济。始信胸中富甲兵。

朝鲜被倭奴侵害。掳去男妇不知几千万计。幸天威肃将。官兵奋勇。用间收功。适朝鲜别坐鲁锦里。自日本。由福建而归故乡。余幼儿汝梅。在福建军门。委用护送归国。一见客貌。叩其中。皆石画也。又以诗赠余。余临行。无以为赠。竟和韵。留为一笑耳。

右朝鲜经理标下参谋南京武元全修道人史世用

送鲁公识还朝鲜序

编辑

朝鲜鲁公识。属国乱。没于倭。间道浮海入闽。闽守疆之吏。以属国故。饩而馆之。将授节而归之。楚泣越吟。似不能一日玆土。而会闽中学士大夫。相与讲明孔子之学。桥门观厅。礼乐斌斌。公识望之门墙之外。语不能了。而意若有所动。稍进席末。私心自喜以为。若坐春风而更生乐土。忘其身之牢骚也。濒行而更徼余二三友人之言。与之留连。论其学文。则经术忠孝。莫下古人。此岂其夜郞骇汉。藉中华之緖馀以自诩。夫亦孟氏所谓豪杰之士。悦周公仲尼之道者也。夫周孔之道发明于宋室诸儒。而表章于我明皇帝。盖我成祖尝命阁臣。集宋儒所发明。附诸经书为大全。乃六经孝经,纲目,大学衍义诸书。天下将颁。诏令书成而独赐朝鲜。至于宣宗朝。又。亦以层国中于。余尝闻东邦造士法于公识。大都原本经术。与国朝无异。至询其土风如冠昏丧祭之仪。则一遵朱晦翁家礼。夫朝鲜由来千有馀年。文献不绝。盖箕子之遗教也。若乃士习经术。家守礼法。雍雍乎上国之风。日用百姓可不知其所自来耶。公识故谙于文翰。一闻理学之谈。跃然兴起。此岂闻所不习而能骤尔相信。呜呼。我祖宗之泽远矣。因其归友人。聊叙数语如此。

万历己亥九月日。陈仪号秋涛。撰。

明道堂木屏风正论己亥五月三十日。公就宗师。见此论。誊之日记。

编辑

宗师自题木屏。设于北壁之下。其文曰。近有一种之学大行。阔略于身心间。而以超脱为入微。以融通为妙悟。听其言。分明出老入释。究其学则曰孔子。孔子人。亦往往以孔子学目之。其为害盖不浅。噫。孔子往矣。其书尚在。可考而证也。鲁论中所与诸弟子答问。谁非求仁。至称传得其宗。非省身克己之颜曾不与焉。则何以也。及作大学以垂世立教。曰明明德。曰亲民。而必曰止至善。乃所列明亲之目。则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井然分矣。而复结之曰。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若曰。本在此。止在此。又何其约而尽也。由斯以谭吾身。联属乎家国天下。步步莫非实际。岂不广大。吾身完具此心意知物。种种皆是真修。岂不精微。然实实落落。不求之家。不求之国。不求之天下。而全副精神。直归向里。吾正吾心。吾诚吾意。吾致吾知。吾格吾物。一毫荧惑。不及其他。又岂不易简。此孔子尽性之学也。知此者。谓之知本。止此者。谓之止善。识此者。谓之识仁。异乎此者。谓之异端。题西壁小屏曰。以嗜欲杀身。以虐政杀民。以货财杀子孙。以学术杀天下后世。士君子不可有此罪过。又题东壁小屏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士君子不可无此功业。盖此论。排当世陆,王之学。而倡明孔,曾传受经一章蕴奥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