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四部丛刊本)/一卷

卷五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一卷
宋 阙名 撰 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

行在国子监准绍兴四年三月十八日

敕节文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国子

监申勘会旧本韵略前后所载举人通知考校

格式并

庙讳之类縁自复行诗赋后来续有申请删攺

(⿱艹石)止据旧本雕印窃虑别致抵捂欲乞从本监

参照见行条式攺正雕印施行伏𠋫指挥三月

十八日奉

圣旨并依国子监所申奉敕如右牒到奉行今

具贡举见行条式指挥下项

 一元祐五年七月初十日酉时准都省送下

 当月九日

 敕中书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准都省送

 下太学博士孙谔等状伏睹

 朝廷近颁贡举法经义之外添诗赋一场

 窃惟贡举条制诗赋格式该载或有未尽

 者今举人𥘉习声律动多疑虑加以经传

 音释与礼部韵间有不同及自来传袭又

 多讹谬虽主司考校亦无定论临时率以

 私意去取如开封府国学试官众多尚可

  佥议可否而远方州郡所差试官不过一

  二人虽有程文优长用字偶渉疑似主司

  无以商较又仓卒无所检据狃于畏谨或

  至暗行黜落往往收平凡而退优异深可

  悯惜故韵有一字一义而两音者如廷字

  防字寿字之类不敢辄指一声押用字有

  合用而私相传为当避者如分寸尺丈引

  之引杼柚其空之杼之类举人不敢用有

  司不敢取又有韵合押而礼部韵或不收

  者如𫝊说说及皥字扩字之类自合收

  用虽经传所用字礼部韵多所不载今亦

  且取举人常用者收附入韵谨采摭经传

  及广韵礼部韵校对得字及诗赋式各具

  解释画一如后看详秋试在近诸路州郡

  亦合颁降本部今将孙谔等所申事理并

  于逐项内勘当讫伏候指挥七月九日三

  省同奉

  圣旨依礼部所申仍先次施行奉敕如右

  牒到奉行前批七月十日巳时付礼部

  施行

  一字同义而有两音者

  攻一上平声东字韵古红切一上平声冬字韵姑宗切皆曰治也击也

  訚一上平声谆字韵鱼巾切一上平声文字韵鱼斤切皆曰和恱而诤也

  垠一上平声谆字韵鱼巾切一上平声文字韵鱼巾切皆曰岸也

  防一平声阳字韵符方切一去声漾字韵符访切堤也据月令季春修利堤

    防音房经解曰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

    败音房本又作防巳上并无独音如周官稻人以防止水注云防旁堤也

    匠人防必因地𫝑善防者水淫之如此类并无音

  廷一下平声青字韵唐丁切朝中也一去声径字韵唐径切朝位也

  探一下平声覃字韵他含切一去声勘字韵他绀切按系辞曰圣人探𧷤索

    隐语曰见不善如探汤多方曰探天之威榖梁隐公元年曰巳探先君之

    邪志并音吐南切中庸注曰探端知绪音贪已上并有独音如董仲舒云

    春秋深探其本太史公自序上会稽探禹穴如此之类并无音

   被一上声纸字韵部靡切一去声寘字韵平义切皆曰及也亦寝衣

   视一上声旨字韵善旨切从示一去声至字韵时利切从示皆曰瞻也亦作视视

   取一上声麌字韵此主切一上声厚字韵此苟切皆曰获也

   聚一上声麌字韵慈𢈔切去声遇字韵从遇切皆曰会也

   柢一上声荠字韵典礼切一去声霁字韵丁计切皆曰根柢也

   悌一上声荠字韵待礼切一去声霁字韵大计切皆曰恺悌也

   悔一上声骇字韵呼罪切一去声队字韵呼内切皆曰恨也按易曰亢龙有

    悔复卦曰无祗悔诗曰其德靡悔书曰虽悔可追语曰行寡悔死而无悔

    如此类并无音

   在一上声海字韵尽亥切一去声代字韵昨代切皆曰所也存也察也

   逮一上声海字韵荡亥切一去声代字韵徒耐切皆曰及也

   蕴一上声吻字韵委粉切一去声问字韵于问切皆曰积也

   缊一上声吻字韵委粉切一去声问字韵于问切曰枲也绋也

   愠一上声吻字韵委粉切一去声问字韵于问切皆曰心所愠积

   蹇一上声阮字韵纪偃切一上声狝字韵九辇切皆曰跛也

   衍一上声狝字韵以浅切广也一曰水溢也一去声线字韵延面切水溢也

    一曰广也

   谳一上声狝字韵语蹇切一去声线字韵鱼战切一入声薛字韵鱼列切皆

    曰议罪也

   巧一上声巧字韵苦绞切一去声效字韵口教切技巧也按诗葛屦曰其民

    机巧趋利释音如字馀苦孝切

   惰一上声果字韵徒果切一去声过字韵徒卧切皆曰不恭也

   假一上声马字韵举下切假大也亦曰非真一去声祃字韵居讶切休假也

    又以物贷人也今据左传序称璧假许田音古雅切后不音者同如惟名

    与器不可以假人之类即假借字并许于上声去声通押

   订一上声迥字韵待鼎切一去声径字韵丁定切皆曰平议也

   寿一上声有字韵是酉切一去声宥字韵承咒切寿考也

  后一上声厚字韵很口切一去声𠋫字韵胡遘切皆曰君也

   甚一上声寝字韵食荏切一去声沁字韵时鸩切皆曰过也

   赉一去声泰字韵落盖切一去声代字韵洛代切皆曰赐也

     应如此类者欲乞许随本韵通押

     其经传内有独音者不从本音如

     主司所岀诗赋题韵脚内有如此

     两音者欲乞随题目告示指从一

     处令举人押用

    本部今欲依孙谔等所乞

  一字义不同而经传多误用者

   猒下平声盐字韵于盐切饱也去声艳字韵于艳切足也

    艳字韵于艳切饫也

    三字系两声礼部韵训解不同按左传无厌将及我释文于盐反下同又

    曰贪婪无餍释文本亦作厌于盐反又曰属厌而已注小人之腹饱犹厌

    足释文于艳反注同诗厌厌夜饮音于盐反又清庙注不见厌于人又云

    人无厌之又振鹭注皆爱敬之无厌之者皆音于艳反书洛诰万年猒于

    乃德音于艳反徐于廉反又我惟无斁其康事注云我惟无厌其安天下

    事音于艳反孟子曰不夺不餍释音一盐切又于艳切左传序曰餍而饫

    之音于艳反今礼部韵下平声盐字韵有猒字无厌字餍字去声艳字韵

    有厌字餍字无猒字按诸经有猒厌餍三字用字与所音并相互即乞于

    盐字韵添入厌餍二字艳字韵添入猒字各从正经本音或他经传无明

    音者如荀子求善无猒汉书贾山传求善无餍之类并乞许作平声侧声通使

   否上声旨字韵音补靡切臧否也上声有字韵俯九切不可也

    二字音义不同按易师卦师出以律否臧凶释音鄙恶也马郑王粛音方

    有反同人卦六二同人于宗吝注过主则否释音方有反备鄙反左传隐

    公十一年师出臧否亦如之释音鄙又方九反诗之抑曰未知臧否注云

    伤王不知善否释音鄙注同臧善也否恶也今考易左传臧否皆有两音

    惟诗未知臧否独音鄙今乞如全使经传文末知臧否一句之类即从独

    音如散押臧否之类乞许通押

   厉去声祭字韵力制切严也去声祭字韵力制切䃺也去声祭字

    韵力制切勉也 三字音同义异并合分押如荀子云钝金必待砻厉然

    后利梅福云厉丗摩钝即厉与砺同义不得𩀱押

     已上八字欲乞各随意义音释使

     用及韵内互相附入

    本部看详欲依孙谔等所乞于韵内

    互相附入

  一系经传正文内字举人所常用而见行

   礼部韵有不收者

  厘礼部韵之字韵厘字陵之切理也福也无祝厘受厘字按前汉文帝纪吾

    闻祠官祝厘如淳曰厘福也师古曰音僖本字作禧假借用耳又贾𧨏传

    云上方受厘坐宣室应邵曰厘祭馀肉也汉仪注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

    行祠还致福厘音禧师古曰禧福也借厘字为之耳今乞附入僖字下如

    押允厘百工王厘尔成之厘即许别更押受厘字

   徕礼部韵咍字韵来字音郎才切无此徕字今乞附入来字韵按前汉礼乐

    志云天马徕从西极颜师古释曰徕古来字如巳押来字即徕来义同不

    得𩀱押如徂徕山名义异者非

   哨按扬子云匪伏匪尧礼义哨哨释音消又七𥬇切广韵宵字韵亦音相邀

    切又七𥬇切今礼部韵平声去声并不收乞只从一音附入宵字韵押

   曍孟子曰王者之民曍曍如也释音曍与昊同说文胡老切义与浩同古字

    通用乞附入皓字韵押

   委按学记或原也或委也释音于伪切周官宰夫掌牢礼委积释音上于伪

    切下子赐切此二字相连皆同此音今礼部韵只于上声有于诡切去声

    不收乞附入寘字韵押其馀各随本岀释音使用

   甈按周官牧人毁事用尨注云故书毁为甈释音丘例切扬子先知篇云刚

    则甈释音五计切今礼部韵不收乞附入霁字韵押

   效诗曰君子是则是效易曰效法之谓坤孟子曰效死而民弗去合作两字

    使乞附入效字韵押

   朴礼部韵觉字韵朴字匹角切按前汉文帝纪示敦朴为天下先今韵无此

    朴字乞附入觉字韵押然二字义同乞不𩀱押

   说礼部韵薛字韵恱字音欲雪切无此说字据诗说以使民易民说无疆语

    不亦说乎书高宗梦得说并音恱今乞收说字附入薛字韵不许连押如

    押傅说说之类即许别押言说说

   扩按孟子曰知皆扩而充之释文下音郭张大也字亦作旷音霍今考广韵

    礼部韵并不收乞附入铎字韵押

     已上十字欲乞附入逐韵

    本部欲依孙谔等所乞附入逐韵

  一自来传袭以为合当回避而实与

    庙讳不同音不当回避者

  壹戎衣礼记中庸曰武王纉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注

    衣读如殷齐人言殷声如衣壹戎殷者壹用兵伐殷也释文依注衣作殷

    于巾反今按尚书武成云一戎衣天下大定注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纣

    又康诰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据文考之即一戎衣武王之

    事也殪戎殷文王之事也中庸称武王壹戎衣而有天下则字义字音乞

    从武成为定衣音于希反所有中庸注云衣读如殷及释文音于陈反并

    无证据乞更不行用

   杼按条制 庙讳常恕切杼字神与切今礼部韵上声语字韵杼字系与伫

    同音直吕切机杼也诗曰杼柚其空独音直吕切即不合回避

     已上二字欲乞明降指挥更不

     回避

  一旧颁

    庙讳外无明文而私辄回避者

   畜慉按易大畜小畜及师卦畜众释文并敕六切又许六切准近条有两

    音者从一音不合回避外今看详礼部韵畜字训飬也及诗不我能慉之

    慉孟子称俯足以畜妻子畜君何尤并独音许六切其字义虽不合回避

    然释音与 庙讳吁玉切者相近

     已上二字未委合与不合回避欲

     乞明降指挥

    本部看详壹戎衣并杼畜三字欲乞

    许随所出处释音用之

   庸按唐书食货志有租庸调之法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为

    日绢三尺谓之庸今学者多回避疑与藩邸名同义

     已上未委合与不合回避欲乞明

     降指挥

    本部看详庸字即非旧名本字自不

    当回避今合申明行下

  一系 祖宗朝合格诗赋有下项格式及

    用字平侧不同而近丗不敢用者

  准贡举条赋𥘉入韵许用邻韵引而有

    声相近而非邻韵者如王曽有物混成赋第四韵云

    小不隐乎纎芥大不充于寰海芥字在去声海字在上声系隔韵郑獬严

    父莫大于配天赋第八韵云故王者藩饰圭币以罄乎外躬耨粢盛以尽

    乎内即非邻韵而皆声相恊

   赋有用字平侧不同如储思者据扬雄甘泉赋

    云储精垂思无音黄庠天子外屏赋第六韵入韵云游蠖濩以储思俨清

    光而齐泰作平声使又章楶恭默思道赋第五韵隔句云不敢康宁第藏

    神而储思克自抑畏将继道以追踪作侧声使

   诗以题中平声字为韵题中有两字同

    韵而并押者如廖迈仲秋献良裘诗云䇿礼分常职天时及

    仲秋猎将行大狝服预献良裘既押秋字又押裘字

     已上三项欲乞依旧许用

    本部看详欲依孙谔等所乞于贡举

   格式内添入

 一元祐五年七月十六日戌时准

 朝省送到礼部状勘会考校举人诗赋䇿

 论格式昨修入贡举敕并附入韵略巳颁

 降讫本部看详举人程文内用字如有两

 义或两音并未有所用执守明文若或差

 误者亦未有约束今欲乞如一字有两义

 或两音并各依所用音义内差误者作一

 抹欲乞先次施行伏𠋫

  指挥前批七月十六日未时付礼部施行

  仍关合属去处

  建炎二年五月四日

  敕中书省勘会已降指挥后举科场讲元

  祐诗赋经术兼收之制今来省试了毕便

  合施行今参酌拟定下项五月五日三省

  同奉

  圣旨依拟定

   元祐法习诗赋人更今兼试经义

    欲习诗赋人止试诗赋不兼经义第

    一场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论一首第

    三场䇿三道

   元祐法不习诗赋人令治两经

    欲习经义人依见行止习一经第一

    场本经义三道第二场论一首第三

    场䇿三道

   解额省额旧法考校依条以所治经十分为率均取(⿱艹石)有馀不足听

     通融相𥙷各不得过三分

    欲计数各取通定高下除诗赋既不

    分经自无有馀不足外将诸经听通

    融相补不得过三分之数内逐经各

    留一分添取诗赋如无合格人听阙

   殿试

    欲习诗赋习经义人并同试䇿

   试诗赋经义两科

    欲注疏三经义许从便用取文理通

    者音义如不同许通用徐君平音义同馀并

    依格

 一建炎四年八月三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尚书谢

  克家等札子契勘诸州军不住申明试诗

  赋格式及出题书写试卷式样等本部今

  参定到下项一出题式周以宗强赋以周以同

  姓强固王室为韵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等画一𠋫指挥

  仍连元札子八月三日奉

  圣旨并依令礼部镂版颁降

  一出题式

    周以宗强赋

     以周以同姓强固王室为韵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

   出史记叙管蔡丗家曰周公主盟太任

    十子周以宗强嘉仲改过

     天德清明诗

      以题中平声字为韵限五言六韵成

    出毛诗清庙祀文王也注天德清明文

    王象焉

     尧舜性仁赋

      以其性好仁得于自然为韵不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

    出孟子曰尧舜性之也五霸假之也注

    云性之者其性好仁自然也

     玉烛诗

      以和字为韵限五言六韵成

   出尔雅释天云四时调为玉烛

      官韵八字一平一侧相间即依次(⿱艹石)官韵八字平侧不相间即不

      依次用虽官韵一平一侧相间亦许主司临时写不依次用即举人

      亦不依次用

   一举人书写试卷式

    奉

    试周以宗强赋

      以周以同姓强固王室为韵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

   云云

    天德清明诗

     以题中平声字为韵限五言六韵成

   云云

    涂注乙共计若干字如无涂注乙即

    云涂注乙无

   举人书写试卷但于官题后更不写出

   某书谓试卷第一行写奉字第二行写

   试周以宗强赋字第三行一行内用小

   字分写以周以同姓强固王室为韵依

   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第四行便

   写所作赋写赋毕次行便写诗题更不

   加奉试字写诗毕即结涂注乙其诗赋

   首尾更无对及谨对之类省题诗假令

   玉烛诗临时主司或定和字或定时字

   但平声字皆可

  一旧条

  应举人依义题程试内有辞学精赡援据

   稍远者但不失题意依理考校

  应赋官韵有疑混声者许上请

  应押韵及句末所用字如经子史释文及

   注有两音者许通用

  应试卷犯名讳谓于式应避者即笔误而义非者不为犯其馀

   字经子史有两音者许通用谓如尚书金作赎刑

   一作石欲切之类即犯旧讳文虽连属意不相

   属者非谓用元元休息顺宗实录之类

  一契勘元祐间礼部申明辞赋举人程文只

   用旧来注疏及音义考校今来科举既

   许通用新经旧注即音义亦合通用古

   今音义但系国子监刊行经书内所有

   音义并许通用

  一靖康元年七月十一日

   尚书省札子江南西路转运司状伏睹

   少宰吴敏札子乞复春秋一经今岁贡

   举遂以取士奉

   圣旨依奏契勘崇宁贡举令诸春秋义

   题听于三传解经处出縁经生文而不系解经旨处者

   已有令文该说分明縁今岁科场秋

   试在近欲望详酌早降指挥申明行下

    以凭遵守施行伏𠋫指挥七月九日奉

   圣旨止于正经出题申明行下七月十

   一日三省同奉

  圣旨依已得指挥

 一绍兴五年九月八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准

  敕臣僚札子奏臣窃见贡举令诸春秋

  义题听于三传解经处出注云縁经生

   文而不系解经旨处者非详考立法之

  意盖以春秋正经载十二公二百四十

   二年之事解语简约比之五经为略立

   之学官历时滋久问目所在易于周遍

   比听于三传解经处出题巳载诸甲令

   惜乎中更奸臣之私意遂行废罢学者

   不见圣人之经久矣靖康之𥘉

   渊圣皇帝毅然复之用以取士然是岁

   即遇科举

   朝廷深虑四方之士未能精熟因降指

   挥止于正经出题行之十年于兹学者

   诵习既久有司岀题既众往往州郡问

   目重复甚多晚生后进转相传写每遇

   程文少不相犯此混乱实学之大弊也

   臣愚欲望

   陛下特降

   睿旨举行贡举之令听后举取士亦于

   三传解经处相兼出题庶问目稍广学

   者因得旁加考究可以深求圣人之经

   旨矣取

   进止三省同奉

   圣旨并令礼部讨论申尚书省本部今

   讨论欲依所请贡举条令施行更合取

   自朝廷指挥申闻事九月八日奉

   圣旨并依

 一绍兴重修贡举令

 诸春秋义题听于三传解经处出縁经生文而不

   系解经旨处者非

 诸试卷犯不考者具事因送封弥所覆视

   同即以元试卷及具郷贯姓名送考试

   所先次黜落仍晓示

 诸考校试卷并分五等逐等分上中下

 诸举人试卷犯点抹者五点当一抺五抹

   降为下

  一绍兴重修通用贡举式

     试卷犯不考但一事不考馀皆不考

  犯名讳谓于式应避者即笔误而义非者不为犯

  文理纰缪全无文理即为纰缪

  诗赋论不识题

  䇿义不应所问而别指事略应所问而全指别事同即已

     解问意而广为证说者非

  漏写官题谓全漏官题者如止少字及有误依脱字例

  䇿义写问目或不写道数及不依次谓先第二

     后第一之类即字误而文依次者非

  诗赋题全漏写官韵

  论题全漏写限五百字以上如止少字依脱字例

  诗赋不压官韵如文意分明止是漏书字即依脱字例谓如赋官韵

    用华字压云祥开日漏华字诗官韵用居字压云山河壮帝漏居字之类

  诗赋落韵如文意分明止是误书字即依字误例谓如赋祥开日华误书

    作日革之类

  诗赋重叠用韵如文意分明止是误书字即依字误例谓如赋官韵

    用东字压云阴𩲸既没大明在东吐象成字昭文有融误书作昭文有东

    之类诗官韵用灵字压云善鼔云和瑟尝闻帝子灵冯夷徒自舞楚客不

    堪听误书作楚客不堪灵之类

  赋恊韵正韵重叠

  诗赋失平侧

  小赋内不见题

  赋少二十字

  诗韵数少剰

  诗全用古人一联

  诗两韵以前不见题

  论少五十字

  卷内切注及书名

  试卷不写奉试及对或谨对论曰或谨论

    及涂注乙(⿱艹石)干并无涂注乙字

     试卷犯点

  抹

   文理丛杂

   文意重叠

   误用字

   脱三字

   文意不与题相类

   诗赋重叠用事

   诗赋不对赋𥘉用韵及用邻韵引而不对者非诗破题及诗赋末两

    句亦不须对

   诗赋属对偏枯

   小赋四句以前不见题

   赋压官韵无来处

   赋全用古人一联语以一句别对者非

   赋第一句末与第二句末用平声不恊韵

   赋侧韵第三句末用平声今谓赋眼如第一句用侧

    声即第三句用平声亦许

   赋𥘉入韵用隔句对第二句无韵用长句引

    而恊韵者非

    赋少十字

    论䇿经义连用本朝人文集十句

    诗全用古人一句

    诗叠用两字两字各一叠或一字两叠皆是

    诗用隔句对

    论少二十字

   点

    错用一字

    脱一字

    误一字

    赋少五字

    论少十字

    诗叠用一字

       进士书卷草纸顺连于卷前仍于卷首留白纸半张以备

       封弥馀试卷准此

   治经义人

    第一场

     奉

     试某经义三道谓如治易则云易义之类

       第一道

对云云谨对

       第二道

对云云谨对

       第三道

对云云谨对

      论语孟子义各一道

       论语一道

对云云谨对

       孟子一道

对云云谨对

      涂注乙共计(⿱艹石)干字俱无则云无涂注乙诗赋

       并馀试卷并准此

    第二场

     奉

     试某论具所试题

       限五百字以上

论曰云云谨论

   第三场

     奉

     试䇿三道

        第一道

对云云谨对

        第二道

对云云谨对

        第三道

对云云谨对

   治诗赋人

     第一场

      奉

       试某赋具所试赋

     以某字为韵依次或不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

云云

    某诗具所试题

     以某字或题中平声字为韵限五言六韵成

云云

   第二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第三场论䇿依治经义人

 一绍兴重修 御试贡举式

     不考

  䇿少一百字

  书卷不如式谓如全不写奉 御试䇿一道或限一千字以上之类

     书试卷

    奉

    御试䇿一道

     限一千字以上特奏名则云七百字武举

     及宗室非袒免亲取应则云五百字

臣对云云臣谨对

     涂注乙共计(⿱艹石)干字

 一淳熙重修文书式

  圣祖名

   玄胡㳙悬县𫠊玹  伭 盷

   泫訇胘眩誸蚿犳

   妶㹡狷

   㓪卢党俍崀樃㝗朖悢誏䀶

   烺㫰瞒脼硠狼筤䆡

   阆浪埌

  庙讳

  太祖

   匡去王筐邼眶恇劻洭

    䒰軭迋軖

   𦙍羊晋酳靷引䏖鈏

     洕濥戭廴枃螾椼

   太宗

    古迥颎炯㯋耿

    昋蓥扃憬皛

   真宗

    𢘆胡登峘姮佷

   仁宗

   祯陟盈桢贞侦𨜓媜徴

    浈寊揁

   英宗

   曙常恕署抒暏薯𧄔薯濖

    树殊遇㒘裋竖尌侸

    㜐𦒶襡澍赎属

   神宗

   顼呼玉旭朂朐珛㡔

   哲宗

   煦吁句昫朐䣱酗姁呴欨休

    咻蚼䨞

   徽宗

   佶极乞姞郅䞘狤鲒㔕㐹芞

    趌吉其吉

   钦宗

   桓胡官梡𤩽捖完丸㿪寏

    院峘亦作亦作𡷗洹汍絙纨

    𬘫垸芄雚莞

    龿鹳苋𦎽羦豲獂𧱂

    脘𧮭鵍貆狟䴷

    皖垣䖾蒝

   高宗

   构古𠋫遘媾觏购㗕㝤䃓煹

    傋冓篝韝姤诟逅

    骺呴鸲句軥怐佝雊

    钩訽袧岣

    构㜌鷇

    糓彀䪷冓

    糓

   孝宗

   时认㐨蜄鈏㰮鋠

   光宗

   悙都昆墩镦䔻𡼖

    驐䃦弴㢯邨

   蜳𧑒𬭚犜橔撉

    内鹑𬭚二字并系殊伦切与淳字同音不合回避(⿱艹石)作都昆切即系

    与今 庙讳同音合各从经传子史音义避用

  宁宗

   扩阔镬廓郭𡻳霩鞹鞟彉

    彍𠚳

  旧讳

   光义匡乂德昌元休元侃受溢

   宗实仲鍼佣亶烜伯琮

   今上皇帝御名

    俞伦匀畇驯汮巡尚书巡守徐邈读

   御旧名

    贵诚

行在国子监

 一准行在尚书礼部符准宝庆元年二月二

  十七日 都省批下太中大夫权尚书工

  部侍郎兼国子司业兼国史院编修官实

  录院检讨官兼侍讲乔  札子证对国

  子监累承

  朝廷指挥契勘

  御名嫌名合行回避等字除已节次具申

  外今再检会到丁度集韵十八谆内巡字

  有二音作松伦切者无义训礼部韵旬字

  下有此字释云视行貌亦训逡巡不与

  御名同音作俞伦切者训行也引尚书巡

  守徐邈读据尚书音释似遵切不与

  御名同音徐养 切则与

  御名同音又礼部一仙韵续补巡字音㳂

  引礼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亦不与

  御名同音集韵十八谆内驯字有三音作

  船伦切者训顺也作松伦切者训马顺也

  此二字不与

  御名同音作俞伦切者训道也与

  御名同音𥨸观礼部韵该载元祐五年

  部看详太学博士孙谔状内一项诗杼柚

  其空音直吕切与

  庙讳常恕切不同音不合回避又礼部韵于

  光宗御名下明注鹑𬭚二字与淳字同音

  者即不回避(⿱艹石)作都昆切者即合回避今

  巡字当用此例(⿱艹石)作俞伦飬纯二切者即

  合回避馀皆不避但尚书既于巡守字下

  有徐邈一音则他经应连言巡守二字者

  虽无音切冝一等回避驯字(⿱艹石)作俞伦切

  训道字者即合回避馀如周易坤卦驯致

  字似遵切训从也之类皆不回避

  皇帝旧名二字从贵从诚亦合如

  列圣旧名例连用二字即合回避(⿱艹石)单用

  即不合回避证得见今官衔内有与

  御名嫌名疑似去处及 科诏将下场屋

   士亦合早令通知欲乞

  钧慈即赐颁下容添入礼部韵略遵守施

  行𠋫

  钧旨后批乔侍郎札子契勘到

  御名同音回避事近据礼部国子监申送

  批下吏部申准礼部关

  御名同音字内巡字合与不合回避据

  奉郎行国子博士李宗勉等拟申证得

  字正作松伦切本与

  御名不同音縁尚书巡守字徐邈作飬

  切所以丁度集韵入在

  御名同音之内恭睹

  先朝御名嫌名内有赎字正作石欲切者

  不曽回避载在

  令甲分明似此推之则巡字与

  御名同音者当避作松伦切者不在应避

  之数已于二月二十日批送礼部证会去

  外送礼部证会施行符监仰遵从

  都省批状指挥证会施行

  濮安懿王讳让

  秀安僖王讳偁

 一绍熙重修文书令

 诸犯

   圣祖名

   庙讳

   旧讳旧讳内贰字者连用为犯(⿱艹石)文虽连而意不相属者非

   御名改避馀字谓式所有者有佗音谓如角徴

    及经传子史有两音者许通用

    金作赎刑其赎字一作石欲切之类正字皆避之(⿱艹石)

    籍及传录旧事者为字不成

    御名易以佗字

  诸犯

    濮安懿王讳者攺避(⿱艹石)书籍及传录

   旧事者皆为字不成其在

    真宗皇帝谥号内者不避应奏者以

    黄纸覆之

  诸文书不得指斥援引黄帝名经史旧文

    则不避如用从车从干冠以帝字或继以后字合行回避自馀如

    轩冕轩轾轘辕车辕之类即不合回避

  一绍兴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尚书洪

  拟状准绍兴二年十一月四日尚书省札

  子礼部太常寺申准绍兴二年九月十六

  日敕中书门下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

  士沈与求札子奏臣伏见自汉以来

  御名皆有佗字代之用为定制

  渊圣皇帝御名渉前代姓谥最多而臣下

  迁就回避有可槩见者如鲁公则谓为允

  公济公则谓为小白皆以名易其谥也周

  王则谓为壮王汉帝则谓为刚帝或谓齐

  鲁二公为安公佗皆仿此随意更易无复

  质据至於姓则去木为亘而有司行移有

  不可通晓者士人科举程文枉被黜落往

  往有之矧今

  经筵进读春秋而称谥称名具存褒贬之

  例循用私说于义未安臣愚伏望

  睿慈特诏礼官议以佗字代之使姓谥名

  物义例相通略如汉制庶几四方臣子得

  以遵用不胜幸甚取

  进止九月十六日三省同奉

  圣旨令礼部太常寺同共议定申尚书省

  伏睹

  渊圣皇帝御名见于经传义训不一或以

  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

  又为亭邮表名又为圭名又为姓氏又为

  木名又为水名当各以其义类求之今谨

  按诗曰渊圣御名武志也孔颖逹曰有威武之

  义又按诗曰渊圣渊圣御名御名武王郑康成曰有

  威武之王又按诗曰圣祖渊圣御名拨毛公

  曰渊圣御名大也又按书曰勗哉夫子尚渊圣御名

  渊圣御名孔安国曰武貌又按尔雅曰渊圣渊御名圣

  烈烈威也凡此皆以威武为义也若此

  之类今欲定读曰威又前代帝王公侯谥

  号在谥法辟土服远曰渊圣御名能成武志曰

  渊圣御名克敌服远曰渊圣御名壮以有立曰渊圣御名

  克咸成功曰渊圣御名凡此亦皆以威武为义

  其前代谥号亦当读曰威又按易曰盘

  利居贞孔颖逹曰盘渊圣御名不进之貌又

  按庄子曰鲵渊圣御名之审为渊郭象曰未始

  失其静默凡此皆以回旋为义也若此之

  类今欲定读曰旋又按礼记曰三家视

  楹孔颖达曰四植谓之渊圣御名又按周礼

  曰公执渊圣御名圭郑康成曰双植谓之渊圣御名

  又按说文曰渊圣御名亭邮表也又按集韵曰

  亭邮四角建大木贯以方版名曰渊圣御名

  凡此皆以植立为义若此之类今欲定读

  曰植若姓氏今欲定去木姓亘从二从曰思縁切

  如书曰西倾因渊圣御名水名也玉篇曰渊圣御名

  木叶似柳渊圣御名木名也若此之类皆欲定

  曰亘从二从曰思縁切又縁汉法邦之字曰国盈

  之字曰满止是读曰国曰满其本字见于

  经传者未尝改易司马迁汉人也作史记

  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又曰盈

  而不持则倾于邦字盈字亦不改易今来

  渊圣皇帝御名欲定读如前件外其经传

  本字即不当改易庶几万世之下有所考

  证申闻事札送拟看定申尚书省拟看详

  本部太常寺同共议定改避

  渊圣皇帝御名推求义类别无未尽伏𠋫

 指挥十一月二十六日三省同奉

 圣旨依洪拟看详到事理施行

 一绍兴三十二年十月五日

 敕礼部状据太常寺申本寺契勘今来人

 姓有犯

 御名及同音从小从真字若从其便改易

 虑恐不一今欲改作塡字所有经史书

 籍文字内有犯

 御名及同音从小从真字如系谨戒之意

 即定读曰谨如系地名人姓山川国名即

 定读曰塡其经传本字依绍兴二年

 一月二十六日指挥即不当改易欲乞𠋫

 指挥下日令都进奏院遍牒施行本部今

 欲依夲寺申到事理伏乞朝廷详酌指挥

 施行伏𠋫指挥十月五日奉

 圣旨依礼部所申

 一契勘昨縁举人于所试程文内引用颋字

 敬字有司以其字旧系

 庙讳致有疑惑准尚书礼部取到太常寺

 状见今避讳合遵依文书式内该载

 名讳其祧庙即不合回避今来本监已于

 韵略内收入不合回避二字

  颋字系

     顺祖祧庙于上声迥字韵收入

   敬字系

     翼祖祧庙于去声劲字韵收入

 一绍兴五年十月三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录送到学士院谘

 报准尚书省札子节文礼部勘当到左朝

 奉郎大理寺丞黄邦俊札子开具到诗赋

  平侧管见事今本院看详今看详到下项

  伏乞照会施行数内一诗每句第二字与

  第三第四字俱用平声或俱用侧声则为

  失平侧(⿱艹石)第三字用平侧以间之者非然

  叠用四句亦合当抹看详诗第二字与第

  三第四字俱用平声或俱用侧声则为失

  平侧若第三字用平侧以间之者非然叠

  用四句亦合当抹欲依本官所乞施行仍

  只于诗赋失平侧项内注入一诗四句外

  用题目一字合当抹连用两字即合不考

  押官韵者非看详诗四句外用题内一字

  祖宗旧制考校格内即不曽立为杂犯如

  省元欧阳修府学释奠诗第六句樽罍奠

  两楹系犯题目奠字解元林希下善斋肃

  诗第六句善问若撞钟系犯题内善字之

  类今相度如止犯一字自不为杂犯欲犯

  两字合作一点三字以上即作一抹难以

  便行不考十月三日奉

  圣旨依看详到事理施行

  一绍兴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准都

  省批送下白札子为乞今后取士元祐二

  年十一月十二日指挥皆习经义诗赋用

  诗赋为第二场其试经义道数并经书数

  目并依见行条制状后批送部勘当申尚

  书省寻下国子监勘会去后今据本监申

  到下项一勘会元祐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台省集议已降指挥取士系分四场第一

  场本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第二

  场律赋律诗各一首第三场论一首第四

  场䇿三道契勘上件指挥当时系曽经台

  省集议委得允当欲依所请外其所乞经

  义道数依见行条制縁见行第一场试经

  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今勘当合取

  自朝廷指挥一勘会欲乞遍行下诸路州

  军等处自指挥下日遵依施行庶至将来

  科举士人兼习经义诗赋已见成就本部

  今勘当合取自朝廷指挥申闻事十一月

  二十八日奉

  圣旨并依元祐二年指挥施行内经义道

  数遵依见行条制馀依国子监所申

  一绍兴六年二月十七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尚书李

  光札子勘会已降绍兴五年十一月二十

  八日指挥今后科举取士令皆习经义诗

  赋用诗赋为第二场其试经义道数并经

  书数目并依见行条制试经义三道论语

  孟子义各一道虽已施行外縁将来绍兴

  七年系是发解年分今相去月日不多切

  虑从来专习经义旧进士该免解之人恐

  未能遽改所有绍兴七年发解并省试欲

  乞且依绍兴四年发解并五年省试已行

  条例施行其已后科举取士令遵依绍兴

  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所降指挥𠋫指挥

  又送到白札子元祐详定诸路贡举敕应

  不兼诗赋者以周礼左氏春秋礼记为大

  经易诗书仪礼公羊榖梁春秋为中经

  羊榖梁春秋共为一中经于大经内各治一经治周礼者兼易

  或仪礼治左氏春秋者兼公羊榖梁春秋或书治礼记者兼书或诗仍兼治

  论语孟子即愿治两太经者听诸进士试

 场不兼诗赋人第一场大经义三道论语

 义一道第二场中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

 第三场论一首限五百字以上成第四场子史时

 务䇿二道勘会免解进士习业既久恐难

 遽改二月十七日奉

 圣旨理年理举该免文解进士特与依元

 祐不兼诗赋人条法施行如愿依绍兴五

 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指挥兼诗赋者听

 一绍兴六年八月八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准敕

  礼部状准尚书省札子秘书省正字兼史

  馆校勘喻樗札子奏欲望凡应举免举之

  士悉用元祐条制不须立大经中经之名

  治某经者兼某经第一场试某经第二场

  试某经诗赋人所试经义并于第几场引

  试凡治经之目䇿问之数考校之法皆使

  归一使四方推行不至疑惑札付礼部勘

  当申尚书省本部今勘当欲依礼部尚书

  李光札子内事理将绍兴七年发解并省

  试且依绍兴四年发解并五年省试已行

  条例施行其已后科举取士今遵依绍兴

  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所降指挥施行更

  合取自朝廷指挥奉

  圣旨依喻樗所奏馀令礼部条具申尚书

  省寻下国子监勘会条其去后今据本监

  申遵依已降指挥以元祐并崇宁贡举法

  及靖康后来至今续降指挥参考条具欲

  拟下项一欲拟进士治经下项应兼诗赋

  者于易诗书周礼春秋正经内治一经仍

  兼习论语孟子应不兼诗赋者于易诗书

  周礼春秋正经内专治一经于礼记仪礼

  左氏公羊榖梁春秋内兼治一经内公羊榖梁春

  秋共为一经仍兼习论语孟子一欲拟进士引

  试场第经义䇿问等道数下项兼诗赋人

  第一场本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

  第二场律赋一首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律诗一首

  限五言六韵成第三场论一首限五百字以上成第四场

  子史时务䇿二道不兼诗赋人第一场本

  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第二场兼

  经义三道第三场论一首限五百字以上成第四

  场子史时务䇿三道一勘会考校进士依

  元祐法系通以四场工拙定去留高下更

  不分经考校崇宁法以所治经十分为率

  均取若有馀不足听通融相补各不得过

  三分通以经义论䇿定去留高下昨绍兴

  四年六月二十八日申明解额省额诗赋

  经义两科各计就试终场人数为率纽取

  今欲拟定解额省额依绍兴四年六月二

  十八日申明将经义诗赋各计就试终场

  人数为率细取指挥施行其考校格法欲

  以进士经义诗赋论䇿四场通定去留高

  下内不兼诗赋专治经义进士既五经终

  场人数不等自合以十分为率均取若有

  有馀不足听通融相补各不得过三分内

  一经人数虽少亦取一名如无合格者即

  听阙之本部今欲依国子监条具到事理

  施行伏𠋫指挥又送到太常博士兼权国

  子监丞黄积厚札子窃见所定将来科举

  于习诗赋人兼治一经项内废去礼记若

  元习礼记人改习诗赋则是创习诗赋而

  又须创习一经显见不均欲乞添入礼记

  不兼诗赋人于易诗书周礼春秋正经内

  专治一经于礼记仪礼左氏公羊榖梁内

  兼治一经内公羊榖梁春秋共为一经经之名既不正

  仍将来色目稍多难以参考且左氏公羊

  榖梁皆本于春秋正经名曰三传几同注

  解乃立为贰经此名不正也专治之经五

  兼治之经四每专治一经者有四色兼经

  如治易者或兼礼记或兼仪礼或兼左氏或兼公榖则有二十色试

  卷矣此色目多也今欲乞只存六经之正

  依喻樗所请更不立大经中经之名因士

  旧习即为所专之经外更令兼习一经仍

  依仿元祐条制限定所兼之经庶几色目

  不多如治易者必兼周礼治周礼者𨚫必

  兼易治礼记者兼诗治诗者𨚫兼礼记治

  春秋者兼书治书者𨚫兼春秋治春秋者仍听于三

  传解经处相兼出题縁经生文而不系解经旨处者非如此则止是

  有六色程文而已庶几便于分场出题仍

  易于考校参定其引试道数元祐法与今

  来礼部具到不同自合遵依元祐法兼诗

  赋人第一场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

  道不兼诗赋人第一场经义三道论语义

  一道第二场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元祐作中

  经今合作兼经内不兼诗赋人以易诗书论语为

  第一场以周礼礼记春秋孟子为第二场

  如此即无抵捂可为永法候

  指挥八月八日奉

  圣旨进士兼诗赋人治经并考校格法取

  人分数依礼部条具到事理施行馀依黄

  积厚所乞

 一准都省批送下本部状据国子监申勘会

 已降绍兴六年八月八日敕命指挥进士

 兼诗赋人治经并不兼诗赋人治经色目

 及引试场数并考校格法取人分数系为

 永法本监今开析下项欲于所降敕前一

 就镂版连粘行下庶使诸路奉行不致疑

 惑伏乞详酌施行申部𠋫指挥所据国子

 监申到前项事理伏乞朝廷详酌指挥施

 行申都省𠋫指挥后批八月二十二日送

 礼部依所申施行

    一兼诗赋人许于易诗书周礼礼记春

      秋正经内治一经仍兼习论语孟

      子内治春秋者仍听于三传解经处相兼出题縁经生文而不系

      解经旨处者非

      第一场

       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

     第二场

       律赋一首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

       律诗一首限五言六韵成

     第三场

      论一首限五百字以上成

    第四场

      子史时务䇿二道

    一不兼诗赋人许治易周礼或治礼记

      诗或治春秋书各治两经仍兼习

      论语孟子内治春秋者仍听于三传解经处相兼岀题縁

      经生文而不系解经旨处者非

    第一场

     易诗书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

    第二场

      周礼礼记春秋经义三道孟子义

      一道

    第三场

      论一首限五百字以上成

    第四场

      子史时务䇿二道

    一发解省试以经义诗赋各计就试终

      场人数为率纽取其考校格法以

      进士经义诗赋论䇿四场通定去

      留高下内不兼诗赋专治经义进

     士既五经终场人数不等自合以

     十分为率均取若有馀不足听通

     融相补各不得过三分内一经人

     数虽少亦取一名如无合格者即

    听阙之

 一绍兴九年七月七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贠外郎

 兼充实录院检讨官刘昉札子伏见绍兴

 七年二月十一日

 圣旨将来发解并省试进士所试诗赋经

  义场分且依前举已行条例收试绍兴八

  年正月十五日

  圣旨后举发解并省试进士所试诗赋经

  义场分并依绍兴七年二月十一日已降

  指挥施行内初应举并前举于应举不终

  场人并止听习诗赋仍令礼部疾速遍牒

  施行今年六月二十日又准都省指挥令

  礼部备坐已降指挥再行遍牒逐路监司

  州军照会施行昉窃详朝廷分经义诗赋

   取士盖各从其所长今若将初应举人

 专习诗赋则数举之后不复有以经义应

 举者恐失朝廷兼用经术词章取士之意

 欲望详酌持降指挥于元降指挥内删去

 内初应举并前举𥘉应举不终场人并止

 听习诗赋二十字仍遍牒施行庶使四方

 之士不至疑惑𠋫指挥七月七日奉

 圣旨依

 一绍兴十二年正月十九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准都

 省批送下广东转运司申勘会到广州郷

  贡进士李杰等论诉本州绍兴十年科举

  发解重别差官考校私弊等不当其本州

  勘问得李杰等供通并无实迹等后批送

  礼部看详李杰等所论当与不当具状申

  尚书省本部寻下国子监勘会去后据本

  监申看详广州进士李杰等论本州发解

  考校不当等事除指论梁靖李登等程文

  纰缪杂犯及陈告试官等私弊系妄行装

  点外其陶弼亮赋第三韵云罔俟西邻之

  禴无烦宣室之釐又用茂介纯禧为重叠

  用韵据广州所委官张搏申釐字实有两

  义其陶弼亮所押受釐字系引用贾谊传

  受釐事应劭注釐祭馀肉也其押禧字经

  传所用禧字皆是训福又礼部韵所载不

  得双押字如徕字与来义同即明言不得

  双押釐字一项却不曽有不许双押明文

  是致本人便行引用考官因而不敢黜落

  今看详礼部韵所载赋有疑混声者许行

  上请其陶弼亮既用二韵设有所疑自合

  上请今来已行考取合格欲乞且与收试

  如将来过省赴殿试即乞降甲施行外仍

  乞今后诗赋如押受釐字即不得更押禧

  字本部今看详欲依国子监所申事理施

  行更合取自朝廷指挥伏候指挥国子监

  供到状契勘今后诗赋如押受釐字即不

  得更押禧字如押允釐百工王釐尔成之

  釐即合更押受釐字若已押祠官祝釐上

  方受釐即不得更押禧字申闻事正月十

  九日奉

  圣旨依礼部所申并国子监供到状内事

 理施行

 一绍兴十三年二月十二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准都

 省批送下左朝散大夫黄积厚札子理会

 乞将连绵两字收入礼部韵后批送礼部

 看详申尚书省本部寻行下国子监勘会

 去后据本监申契勘黄积厚札子论礼部

 韵多有阙谬谓如连绵上下两字皆收者

 计一百一十七连只收一字者计一百八

 十五连欲乞上下二字皆收入韵本监今

  看详礼部韵内先收上下两字一百一十

  七连其间多是可以两押或可倒押者且

  如两字一义如曈胧喔咿涟洏哇咬之类

  其曈字喔字涟字哇字自可别押两字一

  物如駏驉鸳鸯鸧鹒瑚琏之类其駏字鸳

  字鸧字瑚字亦可别押如玲珑二字古人

  或押珑玲璠玙二字古人或押玙璠鵔鸃

  二字虽是一物内鵔字又别有义其馀类

  多如此故韵略内两字俱收今所乞添一

  百八十五字多是僻字难可两押只有倥

  侗之倥字可以添入嶙峋之嶙又一音里

  忍切可押嶾嶙𨚫已曾收入十六轸字韵

  螳螂之螳虽不收入按集韵螳通作螗今

  十一唐字韵已有螗字故不重出其韵内

  不注义训如犨字皝字皆只注曰人名谓

  除人名之外举业中少用此字又如鷕字

  之出于诗傊字之出于礼逐经内自有义

  训不必于韵中解释伏縁礼部韵专谓约

  束举人程文只得押韵内字庶几便于考

  校故名礼部韵略若广引训释及添入不

  紧要字即与广韵无异今看详于空字韵

  内添入倥字及于螗字下注云通作螳其

  馀乞更不施行今看详欲依国子监看详

  到事理施行奉

  圣旨依礼部看详到事理施行

   倥新制于上平声空字韵下添入

   螳新制于下平声螗字下添入通作螳

 一绍兴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国子司业高

  闶札子奏契勘臣比蒙 恩赐 对𫉬瞻

  穆穆清光不胜荣幸臣因面 奏大学者

  教化之本而礼制文章皆本乎此子思中

  庸之言曰非 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

  文推此言也凡礼度文章皆当出于

  天子今 陛下复兴太学固已自出

  睿断所有飬士取士合行事件有司不敢

  专辄欲乞 许令本学条具并取自

  圣裁即蒙 睿旨许臣条具将 上而最

  所当先者经术是也臣窃惟古者设太学

  唯讲经术而已先王之时大乐正以诗书

  礼乐造士至汉以来六经各自置博士各

  有弟子贠而后丗所建斋舎所差学谕所

  间疑难亦各分经其所谓诗赋论䇿者皆

  其经术之馀耳然则太学者乃讲明经术

  之地今复兴太学自宜以经术为本而太

  学旧法每旬有课月一周之每月有试季

  一周之亦皆以经义为主而兼习论䇿为

  三场苟加一场则旬课季考之法遂不可

  行为士子者连日就试固已疲劳而有司

  互场通考之际亦将纷错而不能精矣自

  元祐以来虽臣僚累奏请加诗赋通为

  场而终不施行者盖为此也自罢诗赋之

  后朝廷恐专门之学未足以收实用乃别

  设词学一科试以制诏表章之类通谓之

  杂文臣今参合条具太学课试及科举三

  场事件如后第一场元丰法绍圣元祐大观同

  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今太学之

  法正以经义为主欲望 圣断许令依旧

  第二场元祐法赋一首诗一首今以经义

  为第一场其第二场欲以诗赋第三场绍

  圣法论一首䇿一道今以诗赋第二场欲

  望 圣断以子史论一首并时务䇿一道

  为第三场如公试法臣契勘太学𥙷试依

  元丰法合试经义一场宣和法同今为士人多

  习诗赋鲜通经义难以纯用经义收补其

  旧习经义士人或不习诗赋人难以纯试

  诗赋窃见 仁宗皇帝朝判国子监胡瑗

  所补监生只试论一首今来秋补欲权依

  此例且试论一场系是经义诗赋士人素

  所共习庶几均一自绍兴十四年春补并

  依元丰法欲望 圣慈特出 睿断以幸

  学者自今日始永为定式伏𠋫 敕旨又

  奏臣闻三代之王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先

  务故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而教化行其理

  义之恱人心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者所谓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

  矣恭惟陛下以文王之小心为 拨乱

  之志以武王之逹孝成 来远之功偃

  甲息兵坐伸 子职自古中兴之君未

  有如 陛下察于人伦 感动天地光于

  四海一至于此臣窃惟君臣父子者人之

  大伦教化之本也学者学此而已 陛下

  既躬行之又尝 诏郡国皆置学官修黉

  舍迪彝教于四方今复 诏兴太学以风

  动之 规摹经画尽出 圣意四方闻之

  固已欣跃鼓舞仰见 陛下亲亲以教天

  下 作之君 作之师虽大舜善与人同

  何以加此然自乡举里选之法废而士不

  考素行久矣比岁以来尤失 祖宗法意

  郡国虽有学而与选举不相关举人鲜肯

  甘心学舎往往指为宿食之地而教官之

  视举人亦(⿱艹石)秦人视越人之肥瘠泛然不

  相统属今 陛下复兴太学以首善天下

  当如身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使天下

  车同𮜿书同文行同伦以副 陛下作成

  之意臣今参取 祖宗旧制通以当今之

  宜拟到补试取解事件如后一补太学生

  以诸路住本贯学满一年三试中选不曽

  犯第三等以上罚游学者同或虽不住学而曽

  经发解委有士行之人教授委保申州给

  公据赴国子监补试臣契勘今秋四方士

  人来就补试恐有已到行朝或见在路其

  间有不曽住本贯学之人难以阻回欲乞

  权将执到本贯公据人许补试一次一诸

  路举人以住本贯学半年或虽不住学而

  两预释奠及齿于郷饮酒礼者县学同仍籍记姓名

  本学次第委保教授审实申州听取应仍

  自绍兴十四年为始二月二十二日三省

  同奉

 圣旨并依奏

 一乾道八年八月八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准都

 省批送下四川宣抚使司申据左奉议郎

 成都府通判王敦诗札子昨准宣抚使司

 札子差充四川类省试院点检试卷官点

 检得举人程文赋内有押歧字韵者检照

 礼部韵略五支六脂七之韵内止收岐字

 系从山从支注云山名即无从止歧字縁

 从来相承以从山岐字为文王治岐之岐

  以从止歧字为歧路之歧据国子监刊行

  集韵内岐字下注云或从山因岐山以为

  名一曰旁通道即系两意许行通用又元

  祐间太学试博习不与师说赋第一人沈

  回小赋押惧惑多岐已曽经取放合格又

  准建炎二年五月四日

  敕节文但系国子监刊行经书内所有音

  义并许通用看详上件指挥其集韵音义

  自合通用似无可疑却縁玉篇山字部内

  收岐字又于止字部内别收歧字并张孟

  押韵所引经语如导岍及岐及麦秀两歧

  亦作两字收入致得考官疑惑将押岐字

  韵赋不敢取放暗行黜落縁其间颇有文

  理优长之人一例被黜恐未副朝廷搜广

  人才之意欲乞备申朝廷乞下国子监详

  定若许通用即于岐字注山名之下添入

  一曰旁通道五字或文意偏旁各别即乞

  添收从止歧字庶使承学之士得以遵用

  后批送部看详申尚书省寻行下国子监

  看详去后今据本监申今看详按说文𨙸

  岐文三重二𨙸即周文王所封岐因山

  以名古文集韵引说文𨙸岐注云岐

  一曰旁出道即是岐字为岐路之岐在说

  文别无从止从支者凡文字当以说文为

  本兼有集韵明文于岐字下注云一曰旁

  出道前来场屋相承以岐山字通作岐路

  之岐今欲乞依本司所申于礼部韵内添

  入岐字下注云一曰旁出道五字仍乞遍

  牒诸路州军施行本部今看详欲依国子

  监看详到事理施行申闻事八月八日奉

  圣旨依礼部看详到事理施行

   岐山名一曰旁出道列子大道以多岐亡羊之岐同通作歧新制于上平声

    支字韵内添入

  准嘉泰四年八月十日 尚书省札子礼

  部状淮都省批下四川安抚制置司申据

  成都府路转运司申据儒林郎成都府路

  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度正状申照会昨

  准本司牒差充避亲举人正试院考试官

  后来考到戊字号诗赋壹卷与考试官

  共行参校见得上件程文比他卷颇为优

  长遂取中第玖人去讫今来点检得第肆

  韵以字韵内押源委字为韵切详肆纸韵

  内虽收委字却是委曲之委有此差误乞

  参详如实差误乞将榜内第玖人张简駮

  放申闻事后批送部同国子监看详申尚

  书省寻行下国子监看详去后据申本监

  寻请博士正录聚议看详去后今据国子

  博士苏十能等申照对委字礼部韵𥘉止

  收于上声于诡切元祐中太学博士孙谔

  申明引学记或源或委也及周官牢礼委

  积并于伪切乞于去声寘字韵附入朝廷

  可其所请已收于寘字韵内于伪切仍具

  指挥镂板颁行载于礼部韵略之前遵行

  久矣今据成都府申今举发解第玖人张

  简赋于以字韵押源委字差误失韵考宜

  度正自劾乞先駮放行下看详本监寻拖

  照嘉泰元年广西转运司申本司牒试场

  出圣王德化自近始赋以德化宣流由近

  而始为韵赋魁刘崇锡第二韵押始字头

  句云治道多端固有后先人主一身当明

  源委揭榜之后词诉纷然考官柳蓍强辨

  以为不系引出处止是泛用及差官定夺

  教官顾㭏以为此乃考官之见无所与决

  遂申省部亦蒙行下本监当时看详乃谓

  礼部韵注止称周官宰夫牢礼委积不曽

  引礼记源委字不为失韵免行駮放去讫

  今来成都府所申与广西向来事体一同

  十能等切照广西考官之强辨与本监前

  此之指定实有未尽事理且赋押韵须有

  来处六经它处并无源委两字连附惟学

  记有之则既押源委相连合从𥼶文音义

  于去声寘字内押若于上声纸字韵押安

  得不谓之失韵礼部韵注虽不引礼记而

  元祐博士申请系先引礼记源委次引周

  礼委积朝廷颁行指挥载在韵略之前不

  为不备有司及举人自合详悉照应今此

  一韵广西成都已两次谬误若不辨正诚

  恐自此逓相承袭援例无已有误后学实

  为未便但广西前举已许作泛用免行駮

  放今若一予一夺则远方士子必且怀疑

  不平兼拖照成都府申状即不曽声说

  题并张简第四韵语句如何押源委字欲

  望行下本府将张简真卷子及誊录草卷

  照验如系从出处押则便当径行駮放如

  亦止是泛用则且与照广西前举已行事

  理施行仍乞明降指挥自今已后如连押

  源委字合从礼记𥼶文音义于去声寘字

  韵内押如于上声纸字韵内押即为失韵

  合从不考条令并行下本监镂板附韵略

  指挥件内并遍牒诸路州军县学令举人

  通知庶几异时场屋不至疑惑十能等今

  看详上件事理伏乞本监备申施行申监

  本监今看详欲从博士正录等看详到事

  理施行伏乞省部详酌备申

  朝廷指挥施行本部今看详欲从国子监

  看详到事理施行伏𠋫

  指挥八月九日奉

  圣旨依礼部看详到事理施行

  准尚书礼部符准开禧元年六月十六日

  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礼部状据国

  子监发解进士费衮札子窃见近者太学

  补试出夏弦诗系出礼记文王世子篇春

  诵夏弦大师诏之注弦谓以丝播诗又乐

  记云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又云昔者舜

  作五弦之乐以歌南风论语子之武城闻

  弦歌之声周礼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

  管弦歌注弦谓琴瑟也已上弦字偏傍从

  弓皆谓丝声也群经之中如此之类甚多

  按景德重修广韵先字韵内弦字注云弓

  弦五经文字曰其琴瑟亦用此字作弦者

  非又接续出一弦字注云俗见上注云此

  可谓明白矣只縁后来史传及前辈诗集

  或用此弦字讹传寖广遂使礼部韵略岐

  而为二于弦字下止注弓也二字略不考

  订群经出处又于弦字下注云八音之丝

  审如此则是从弓之弦字非丝声也谨按

  景祐修定集韵于弦字下注云说文弓弦

  也又于弦字下注云八音之丝也通作弦

  今礼部韵略于弦字下即无通作弦三字

  深恐疑误试人重叠押用然弦字又是国

  名春秋有弦子国又是人姓风俗通云弦

  子后左传郑有商人弦高晋有弦超今来

  欲望申明朝廷将见行礼部韵略于从弓

  之弦字下添注云弓弦如用琴瑟丝声即

  通作弦如用国名人姓即许双押此弦字

  行下国子监改注此贰拾伍字庶几文理

  分明不失经指实为学者之幸申闻事本

  部寻行下国子监勘会去后今据本监申

  本监今同监学官聚议照得韵略壹字而

  义训不一如弓弦字又通作丝傍弦又通

  国名人姓此类甚多(⿱艹石)皆一一从下注释

  不胜烦碎从来止是听从举人随经史出

  处使用(⿱艹石)有疑混许其上请今来本人所

  陈虽系允当难以逐项添入今欲只于弦

  字注八音之丝下添注四字云经传作弦

  今勘会上件事理伏乞省部备申朝廷指

  挥施行如蒙朝廷许从今来所申事理合

  𠋫指挥下日行下本监遵从添注施行申

  部本部今欲从国子监申到上件事理伏乞

  朝廷指挥施行伏𠋫

  指挥六月十六日奉

  圣旨依礼部所申

行在国子监

 一准尚书礼部符据国子监申书库状申契

  勘本库所管韵略文书式内有

  祧庙庙讳未审合与不合除去欲乞

  降下以凭遵守施行寻行下太常寺契勘

  去后今据本寺申检照绍熙五年十一月

  二十三日已降

  指挥节文

  哲文神武成孝皇帝神主祔庙毕所有

 僖祖皇帝忌及讳

  宣祖皇帝忌及讳依礼不讳不忌其

  全文指挥已于去年十一月内牒报国子

 监去讫今来所申

  祧庙庙讳自合照应昨来

  翼祖皇帝祧庙体例施行

 朓字系

  僖祖祧庙于上声篠字韵收入

 弘殷系

  宣祖祧庙于平声登欣字韵收入

  一嘉定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准

  尚书省札子节文礼部太常寺状准都省

  批下礼部太常寺申讨论到宣教郎司农

  寺丞岳珂札子节文臣恭惟

  孝宗皇帝潜跃基命之始威熛招纪之名

  所以 与天挈崇者尚未

  昭布于天下至乃举其

  一而废其

  一即其新而 其

  旧知

  一名之当避而不知

  二字之不可连故今

  旧讳之从伯从王从宗者形诸文书则联

  翩而不疑仕于官府则习读而弗怪甚而

  下俚闾阎之贱或得以命名而称之

  尊避

  敬讳之典迄未得视

  祖

  宗以为比甚非

  陛下

  揭䖍

  教孝之本意也小贴子臣窃惟

  钦宗皇帝

  旧讳二字其一从㐭从旦其一从火从亘

  虽享国日浅未遑

  颁下而考之

  哲宗

  孝宗旧比皆合回避后累批送礼部太常

  寺分明指定申

  尚书省今据礼部太常寺捡坐见行

  条令并讨论典故所有

  钦宗皇帝旧讳一从从旦一从火从亘

  二字各合回避

  孝宗皇帝旧讳一从伯一从玉从宗(⿱艹石)

  字连用照

  条合回避今指定欲从本官所请刊入施

  行伏𠋫

  指挥十月五日奉

  圣旨依礼部太常寺讨论到事理施行

 一准嘉定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尚书省札子节文门下中书后省状凖付

 下礼部申据文林郎充嘉兴府府学教授

 吴杜申伏睹朝廷设词赋一科以罗天下

 之士士习声律以应有司之选所证据用

 事惟一韵略今礼部韵略虽已经元祐五

 年太学孙博士陈请校勘一次及后来间

 有增附而多踈略疑贰相传无所折𠂻今

 幸以小官职城阙之学日课月试朝夕与

 士子接又得以啇榷订正尽去其隐僻不

  该押韵而遴选其词赋中引用者𦆵六十

  七字目以韵略续补谨具状申伏望详览

  或有一字一义便于场屋引用可以释主

  司举子之疑乞赐备申朝廷详酌行下增

  入礼部韵略寻连送国子监看详去后据

  本监申寻送博士正录众官聚议看详去

  后据宣教郎国子博士锺震等状申今聚

  议吴杜所申韵略六十七字(⿱艹石)广引训释

  及添入不紧要字即与广韵无异今逐一

  子细参考见得三条内有当增入者一当

    者二此三字时文多用之外六十四

  字(⿱艹石)一皆续补恐适所以为举子引用之

  疑有司考校之惑今开具续补字下项欲

  申礼部取指挥申监本监所据博士正录

  众官聚议看详到事理备录在前欲从博

  士正录众官所申施行申部本部所据文

  林郎充嘉兴府府学教授吴杜前项所申

  并国子监看详到事理备录在前所合申

  取朝廷指挥施行伏𠋫指挥送门下中书

  后省看详契勘嘉兴府吴教授所申韵略

   续补国子监看详三字皆是经传常用今

   (⿱艹石)于韵略内修入其于举子实为有益申

   闻事十月二十三日奉

   圣旨依后省看详到事理施行开具下项

    一当添入

     会按孟子会计当而已矣孙奭音义会古外切又周礼天官司会大计也陆德明释文会古外反凡要会会

       计之字皆放此今礼部韵略不收乞附入十四泰韵

    一当亦作

     知按论语焉得知又知者利仁陆德明释文知并音智经传多借知字作智今乞 于五寘韵内智字下 注亦作知

     道按论语道千乘之国注道谓为之政教陆德明释文音导本或作导包云治也又道之以政释文亦音导详此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