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陈时满)


陈诚(1365~1458年),明代著名的外交使者,以其五次出使西域的壮举载入史册。 他六十三岁致仕回到江西吉水老家,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田园生活。在正统十二年(1447年),陈诚整理他使臣生涯时写的笔记诗文,以及与缙绅士大夫、朋友的往来诗文,并请时任史部尚书的同乡友人王直作序,编缉个人文集巜竹山文集》刻板刊印传世。陈诚离世百年后,后世子孙经济贫乏,《竹山文集》刻板历经百多年也破烂不堪,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陈诚从六世孙陈汝宝(1554-1617年)考取贡士,任浙江仁和县教谕,在他的组织下,永乐十四年(1416年)陈诚编修的吉水高坑陈氏族谱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得以重修,随后陈汝宝也整理《竹山文集》,编辑完善内外篇卷的内容,增加了陈诚归休遗稿诗文,特别是增加了外篇卷中在万历年前禁刊的方孝孺,练子宁,解缙等人与陈诚往来的诗文,卷中还开始使用了解禁的建文年号。但因资金原因未能刻板刊印。 崇祯十六年(1643年)陈诚八世孙陈起泰(1599-1661年)考取功名且家资富有,在当时吉水县府任职,在他的捐资及倡导下,把陈汝宝整理完善的《竹山文集》刻板刊印,并邀请同乡状元刘同升(1587-1645年)作序,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崇祯版《竹山文集》,但这二种明刻版存世已亡佚。 清朝雍正时期,朝庭为丰富古今图书集成,令各省负责搜集本地民间文集史料,江西巡抚采集到《竹山文集》,主导重新刻版《竹山文集》,并请本省进士螺川高乃听为文集作序,这版文集印刷工整,书尾页印有(陈大史竹山先生文集)的官方语言,及印有江西巡抚采进本字样。 《竹山文集》雍正七年(1729年)再版后,到乾隆年修明史及四库全书时因纪昀,程晋芳等编缉人员认知不足,没有为陈诚列传,《竹山文集》只存目录而没有修书。 到清嘉庆已卯年(1819年),陈诚后裔根据雍正七年印本竹山文集为底本,在家族主导下重新刻版《竹山文集》,外篇卷根据<吉水高坑陈氏文献族谱>的内容,用楷书补刻了2篇文章,解缙的(黄帷记)及杨士奇的(柰园记)。此版文集排版优美,字体整洁,视为文集足本。

《竹山文集》嘉庆已卯版本刻板,一直以来陈氏后裔保藏在仁厚里陈家逸老堂楼阁里,吉水高坑陈氏每八十余年重修一次族谱,也会用木刻板重印一批文集,由于二十世纪中期的破四旧运动,大部分族谱及文集被烧毁,木刻板也无专人保管,到1992年筹备七修陈氏族谱准备也重印一批《竹山文集》时,发现文集木刻印板少了五十余块,以至印出的这套《竹山文集》缺页很多。 所幸苍天庇佑,八十年代王继光先生在甘肃省图书馆搜检到一套嘉庆已卯版《竹山文集》,后在江西师范图书馆也陆续发现一套雍正七年版和一套嘉庆已卯版《陈竹山先生文集》,使得这部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文集再次完整呈现于世。 《竹山先生文集》是陈诚思想与经历的结晶,文集总共有四卷,包括内篇与外篇,共计167页。 内篇由陈诚亲自撰述,分为两卷。第一卷收录了《奉使西域复命疏》、《西域山川风物行程记录》、《与安南辨明丘温地界书》、《狮子赋》等文章与诗篇。第二卷则包含了《西域往回纪行诗》九十二首、《居休诗》四十六首、《像赞》、《历官事迹》等。 外篇则为绪绅大夫赠予陈诚的题赠诗文,同样分为两卷。其“遗编”部分则包含了陈诚父亲陈同的《行状》、《墓表》等文章。整部《陈竹山文集》合计约有6万余字,是研究陈诚及其时代西域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资料。

陈竹山先生文集叙
作者:刘同升 
1643年

    余读《陈竹山先生遗集》,揜卷大息。夫人臣衔命出疆,投荒数万里,冒寒暑,历艰险,相接异类,身试不测,岂易言哉!国家以声教讫四海,遐荒竆徼咸共瞻仰。使命过亢,无以昭褱柔之德;过谦,无以肃诸夏之体。先生不激不昻,感以𡉰诚,夷人向风慕义,悉知归往,先生之功又岂在班仲升下邪?先生忠义出于天性,较然之志,屹不可夺。当其峕,恖朙土官以安南侵疆入奏于朝,太祖眘择其𨕖,遣先生持节往平。及成祖幸北京,𠧧域哈烮国遣使来朝,先生奉命行报施礼,辙迹遍𠧧域,逾年始达,繇诸国一十六处,皆𠧧番、畏兀儿、回回、鞑靼各族类,经行二万馀里,旌节所临,悉皆箪食壶浆,迎劳唯勤。先生复命,国长沙哈鲁即以其骏马、狮子遣使称贡。先生所过之地,考其山川,著其风俗,稽其物产,观其衣服、饮食、语言、好尚,僃录成书,纪之以诗,匨于内府,可为𠧧域考,先生之用心良苦矣。先生以名进士历国朝之久,享年九十有三。初授大行,擢翰苑,晋铨郎,累官大参。勋业文章,昭𦉈宇宙。一使安南,三诣𠧧域,𡉰附近外夷,如撒里畏兀儿、塔滩里等处,先生亲往招抚,屡有成𪟝,其学术过人远矣!当先生入安南时,国长陈日焜𦃃褱逆志,据其土地。先生毅肰弗许,陈示古志,辨论地方,以死争之。𢌱国长往复数书,词意恳切,反复开谕,𦥔以天威,责以大义,还其所侵,以止争畔之端。临行厚遗金币,先生力郤,毫无所私。先生之不𣦸幸尔。假令通书之日,稍稍依违强夷,不归土地,厚集兵力以加恖朙,国家威令不振,未免外夷观望,又安能必其稽颡来庭,骈踵而奉朝贡哉?先生之有功于社稷如此。迨后固请遂初,优游林泉三十馀载。先生急流勇退,其视张良、范蠡为何如也?先生处国初最盛时,元气浑庞,不事华藻,其诗赋质而有体,文章正而有裁,不㱙盛业,具诸集中。先生裔孙辈出,皆能世其家,编先生遗集,重梓以行,请余为叙。余为述其大节,俟作㕜传者釆焉。后之君子于此取汰,庶几忠于所使,不辱君命矣。

    崇祯十六年七月既望,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𢰅承务郎同邑后学刘同升𡥉𠟭父拜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