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大批判一刻也不能放松

革命大批判一刻也不能放松
《人民日报》评论员
1968年3月22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对待革命大批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态度是:把革命的大批判同其他各项任务对立起来,搞搞停停,可有可无。这样做,不但大批判不能持续深入,其他各项任务也不可能搞好。

另一种态度是:把革命的大批判当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斗争大方向,并把它同其他各项任务结合起来,通过革命大批判推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革命的大批判,是贯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始终的最基本的内容。回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哪一步进程,哪一个胜利,离得了革命的大批判?

是革命的大批判,点燃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为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是革命的大批判,戳穿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画皮,暴露了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及其代理人的原形,为无产阶级的夺权斗争准备了条件。

是革命的大批判,揭露了阶级敌人分裂革命队伍的阴谋,把两派或几派的革命群众联合起来,组成一支统一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

是革命的大批判,粉碎了“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把大批革命干部解放出来,促进了革命的三结合。

当前,要巩固新生的革命委员会,粉碎阶级敌人的复辟阴谋,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特别需要结合形势和任务,把革命的大批判持久地开展下去。

抓不抓革命的大批判,是有没有阶级斗争观念,是不是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能不能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的重大问题。 革命的大批判,是无产阶级对于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复辟阴谋的大进攻、大反击,是长期以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继续。

毛主席教导我们:“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程中的每一项战斗任务,都会遇到阶级敌人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设置的重重障碍。要扫除这些障碍,就一刻也不能放松革命大批判这个最锐利的战斗武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马来西亚以及新西兰属于公有领域。但1968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