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颜乐堂集

作者:金安国
1516年

余不及游颜乐堂先生之门。及与其胤三昆季友。少而共学。中而共榜。终而共僚。未尝不日与之周旋。接其容仪。聆其论议。挹其英华。若联白璧而缀明珠。莹然绝瑕玷。以余之陋。差池其间。自觉形秽。尝称道于诸老先生之前。则曰。子独不见其父耳。退而默想。岂神仙谪降人欤。不然。以二三子之拔萃。而何云又绝过之乎。他日。得先生遗稿而伏读之。味其兴致闲远。辞意雅正。葩而劲。赡而简。雍容乎声律色臭。抑扬疾徐之间。而又不失乎骚家萧散冲澹之趣。盖深得乎唐人风格者也。又尝讽诵于诸先生之前。则曰。子独不觌其德耳。于是。益服先生之高不但为文字之工而已。积诸中而发乎外。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最后。乃见先生之季胤颐叔氏所裒录颜乐堂集后世系,年谱,遗行,先执记。然后悉得夫先生平生之槩。若髣髴抠衣于先生之堂而承其謦欬之馀也。嗟夫。以先生之德之才。遭逢成庙之圣。荷非常之眷。不为不遇。卒靳于寿。使不得大有所为于斯世。天意果何如哉。虽然。后之人因是集之传。有以考其德业文章之盛。而兴起其景仰之心。则纵不得流泽于一时。亦足以不朽于百世。以此论之。天之于先生。又不可谓不厚之也。况夫数君子。克肖先德。俱以文学行谊。为时闻人。玉署金闺。步武相轧。能称述先代之美。欲以播声于无穷。苟非得之家庭范训之深者。宁若是乎。尤足以见先生德厚而流庆也。颐叔氏谓余曰。孤痛先人早世。惧平生之志遂泯而不白。故区区为此。以寓孤罔极之怀耳。倘天假之禄。俾先人毕其抱负。佐明主润色太平。则锺鼎所勒。竹帛所纪。自当辉映千古。非孤之所敢私也。第恨先人捐馆之后。孤尚蒙不能人。曁乎成立。乃缀拾其緖馀。仅能得其什之一二。使吾先人之文章德行。不能尽传于世。惧后之人徒见是编之略。而不究夫先人之蕴奥也。余曰。子何忧乎是。达士智者。见其外而识其内。闻其眇而得其全。片言细行之间。固已得其为人于千百载之远。况今是编。犹不失乎见闻之所逮。如珠潜玉蕴。虽不见其全体。亦足知其水媚而山辉也。苟有人眼蒙璋砾。耳混韶郑。纵得其抑扬。岂足为先生之损益耶。子何忧乎是。颐叔氏曰。然。庶子之言。其不泯也夫。正德甲戌建寅月。闻韶金安国。谨跋。

奉正大夫行郡守权五纪

皇明正德丙子孟秋荣川郡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