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宇文集

作者:李敦禹
1881年
卷一

子程子表章大学于戴记之中。以开示学者入德之门。其为万世嘉惠之意。於乎其至矣。后之学者。宜若不迷于所从。而自夫大道隐。而人各异学。专内养者。沦于禅家之空寂。驰外骘者。流于俗学之口耳。又恶其二者之病吾学。则以为学之无益。而欲废为学之名。噫。此学之所以废。而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余读鲁宇郑公遗集。盖公以明敏之姿。生诗礼之庭。肇自上学。已以此学为己任。经史子集。无不贯穿。以至性命理气图书象数之书。洛建诸书易学启蒙律吕筹数等书。无不潜心究索。殆忘寝食。既已登百弗庵崔先生之门。时又从先君子大山先生游。得闻为学大方。则一意为己。鞭辟近里。本之于人伦日用之常。则绝禅家空寂之弊。验之于动静云为之际。则无俗学口耳之病。此公之学所以得大学进修之工程阶级。而观于公所著学说一篇。可以见之矣。於乎。彼无其实而偸其名。假其公而济其私者。岂学之病哉。特人之所以病学也。此公之说所以推原乎大学修齐之旨。反复乎吾道行废之间。上下数千百言。无非发明此学之不可废。此道之不可不明。义理精切。文章浑成。虽其出于伤时忧道之作。而亦可为后学之指南矣。是以夷考其饬身治家之节。则孝亲而有黔娄之爱。居丧而致二连之诚。奉祭祀以敬。接宾友以礼。和爱溢于闺门。孚尹达于乡邻。扬子所谓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其殆公之谓乎。公不喜著述。只有诗文若干篇。其气温而和。其味淡而不厌。有无穷之味。信乎韩子所谓仁义之言。传于世自无疑也。笔法亦酷慕锺王。遒劲有典则。先君子寝室晩修之扁。亦公之心画也。敦禹晩生。每追念往事。不禁百世通泉之感矣。日。公之孙锡祜。赍公遗集六卷三册。来请弁首之文。顾玆愚陋无文。何敢承当以犯污佛之讥哉。而念其请以契而不以人。则亦有所不可终已者。谨忘其僭越。书此以为鲁宇集序。

上之十八年南门见通政大夫前行承政院同副承旨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李敦禹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