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谷桂察访遗集/卷八

卷七 凤谷桂察访遗集
卷八
作者:桂德海
1859年
卷九

山海经本义

编辑

天地乖戾之气。在中原而为诸山诸水之奇物怪物与怪神。又散出于四裔而为怪人怪物与奇物。

中原物奇且怪。神怪。人便正。四裔物奇且怪。神怪。人皆怪。人之一种。内外不同。而神与物则同。

此乃古人不动心之学。世人只知有常而不知有怪。猝然遇怪。靡不失气丧魄。只知有正而不知有变。猝然遇变。靡不震心掉胆。此书之言。所以穷怪极变者。其以此欤。夏后铸九鼎。以象神奸鬼物。使人入深山大泽。魑魅魍魉。莫能逢旃。斯其征也夫。

常而正者。方之内也。怪而变者。方之外也。学者只习于常正。则不知常正之为常正也。一窥乎方外怪变之事物然后。始知其常正也。然则此经所书之怪变。意不在于怪变。乃为常正而设焉耳。岂可与俗士道哉。

战国诸子。多借古圣为言。墨翟为帝尧之言。许行为神农之言。然则著此书者。其为夏后之言者欤。

著此者。非尽窥天下之秘书隐文。必出入于仙鬼间者欤。尝疑战国时邹衍。其或著此。细观之。其至深至奥之闻。至敢至质之言。岂衍等可办哉。

人之一种而其貌也屡变。神之一种而其状也屡幻。鸟之一种而其形也不一。兽之一种而其体也不同。草之一种而其生也各异。木之一种而其产也各殊。虫之一种而其化也无常。鱼之一种而其育也无穷。又自部分。又相混杂。造物之神。岂思拟之可尽也哉。

是书也。摠远近洞隐现贯常变而兼有之。

乖草乖木乖禽乖兽乖虫乖人乖神乖山乖水乖物。异常而可常见者也。神草神木神禽神兽神虫神人神神神山神水神物。异常而不可常见者也。

天地之间。人与物其名也有万不一。其区也有万不同。其形也有万不穷。其性也有万不齐。虽若不可以寻緖理会。试以吾心乘太极之一理。驾阴阳之正气。骖五行之定象。出入于幽明内外之间。则附者决混者析。判者连迂者通。神锋所到。无不迎解。易曰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其诸有见乎此也否。

山水有宝无宝。犹人之有才无才。山水贵乎有藏。故篇末櫽括之曰五藏山经。欲知有才无才之为贵贱。岂有他哉。于山水取之而已矣。

水经注偃师九山。有百虫将军显灵碑云。将军姓伊氏。讳益字𬯎呆。帝高阳之第二子伯益者也。为虞官。

南山经之首十山。 起西海。终东海。
南次二经之首十七山。
南次三经之首十四山。
西山经之首十九山。 起中土。终西海。
西次二经之首十七山。
西次三经之首二十三山。
西次四经之首十九山。
北山经之首二十五山。 起中土。终北海。
北次二经之首十七山。
北次三经之首四十六山。
东山经之首十二山。 起北海。终江淮。
东次二经之首十七山。
东次三经之首十九山。
东次四经之首八山。

此最整齐中之外略之。

中山经之首十五山东行。
济山之首九山西行。 或自东而西。
萯山之首五山东行。 或自西而东。
釐山之首九山西行。 整齐之中。以此棼之。使人难于寻緖。
中次薄山之首十六山东行。
缟羝山之首十四山西行。
苦山之首十九山东行。 中之内。
荆山之首二十三山东行。
岷山之首十六山东行。
首阳山之首九山西行。
别山之首四十八山东行。
洞庭山之首十五山东行。

此乃第一格。求用重叠櫽括之语以结之。

海外 自西南陬。至东南陬东行。 错言海内。边之外略之。错言海内此又整齐。
自西南陬。至西北陬北行。
自东北陬。至西北陬东行。
自东南陬。至东北陬北行。
海内 东南陬以西。错言南而北。 错言海外。边之内详之。整齐之中。以此棼之。使人难于寻緖。
西南陬以北。错言北东而西。
西北陬以东。错言西而东。
东北陬以南。错言西而东。

此乃第二格。末无櫽括之语。而只书数行緫言。此书止于此云尔。冒以起之。盖若不得已补之云尔。

大荒东。大荒南。大荒西。大荒北。 错言荒内。此又整齐。

上二格。皆以南西北东为序。而又少迂诞之语。此一格。却以东南西北为序。而又多舛错矛盾之辞。必是后人追补之作。刘侍中海内。已云海内经及大荒经。本皆逸在外。盖其时始合之也。

此乃三格六叠之文。每格兼二叠。

第一叠则以第二叠乱之。第三叠则以第四叠乱之。第五叠则以第六叠乱之。

第一格则以第二格乱之。第二格则以第三格乱之。务欲深奥其理而神秘其书。

每叠每格。皆写变怪物事。而或一物一事。参差错出者。为其叠异格殊故也。非重复也。

细玩其体裁䂓模。必是战国诸子之作。非禹,益所撰。明矣。

坡诗曰才多事少厌闲寂。卧看云烟变风雨。此可与读山海经矣。

谓可以尽信乎。则所书之言。率多迂诞无理。谓可以勿信乎。则盗械毕方。时或有征。然则奈何。以天地鸿蒙之初。阴阳气机之杂观之而已矣。天地既正。阴阳既定之后。则乃无是物与是事矣。

黄渊明读山海经。而胸次悠然。盖其人品殊绝。以吾心之法象。流通变化于天地间常物常事之表。人不可无此胸次。

贾子曰。达人大观。亿变齐同。不读山海经。安有此等眼目。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有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之读此书。如读此诗。则一山一水。一人一物。无不为吾心之法象。

尔雅篇目

编辑
支之迟从之来者。出口一二分许横散。 在齿内
垂惟从之来者。出口直去。 唇端
思玆从之来者。才出便已。 舌端
齐出口。横曳而长未实。长虽似于而。终是嘻之长者。无尤出口。有送而长。此等字无腹音。头出昂尾。故所异处。乃是头之异。而非尾之异也。细看嘻气之离口未散处。则诸音总会于此。气末轻虚之迟。非如齐收。俄而离口稍远。则些有横直长短之分。垂唯非如无尤收。凡一韵字。细看头之所始。尾之所终。得其要之可捉处。则其声音之讹正自明。字头离头寸许寻来。即所谓太极之无极字。尾直到气尽声歇处猜来。即先天图外面阴阳二卦之馀地矣。凡一韵各有主客附庸。不烦别立名头。依俙髣髴。以类而聚。词谱宫调亦然否。字有头腹尾。东方之音。或呼头而遗其尾。或呼尾而失其头。

天文

编辑

日主东。月主西。星主午上。

秦周楚之分星。正二三月当之。西贞之一带也。郑宋燕之分星。四五六月当之。南贞之一带也。吴齐卫之分星。七八九月当之。东贞之一带也。鲁赵魏之分星。十至腊月当之。北贞之一带也。三垣帝坐。人君也。三垣大星在内。大臣也。三垣所属诸星在内。诸臣也。廿八大辰在外。侯伯也。廿八所属诸星在外。守令也。内外无名众小星。庶民也。日月五星。乃是赏罚政令。故曰七政也。

山岳人物之精爽。上属于星宿。体病则精爽必受伤。故下愆违则谪见于上。

人身中。阴阳之气清理则耳目明快。以是知天地之间。阴阳之气清理则日月增辉。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必贯古今而知之然后验定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必通古今而见之然后识生焉。

阳主发散。故天散而大。在人则魂气也。阴主收敛。故地聚而小。在人则魄体也。在上者主仁。故天有下覆之意。在下者主义。故地有上承之意。

求端于天。奉若其道。不徒责于甘石,巫咸之术而已。

人之于天。只当道其常。而不可言其灾变淫沴也。是故圣人之道。惟言其常。而未尝语怪力乱神。盖不欲索隐而行怪也。

立天外而观天。乃知天之全理气。常之分限与变之分限。昭然可见。包宇宙而观人。乃见人之全性情。常之分限与变之分限。亦昭然可揣。

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为历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盛衰祸福。至细至微之事。其兆眹已定于此日此时之一转机。此所谓天之数也。时至势来。则物顺之而生且死焉。升且沉焉。此所谓天之数也。若参以人力。则亦或有小小赢缩。而大数则不得免焉。

盖天有三垣。曰天市象明堂。巡狩之居。岁临之。曰太微象朝廷。听政之居。日临之。曰紫微象宫寝。燕息之居。朝夕在焉。所谓北极天枢居其所。而象星拱之者欤。

昔巫咸以黄纪星。共四十四座。石申以赤纪星。共一百三十八座。甘德以玄纪星。共一百十八座。是星有三色。都合三百座。所以变三家之异也。至晋武时。陈卓总三家所著。定为二百八十三名。或曰座。宋中兴天文志。二百九十座。一千四百六十四星。至今不改。然则施于浑象者。唯三垣北斗二十八舍为占候之要。其馀备载者。所以具上象之全体也。文曜丽乎天。物类丽乎地。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神。

洪范八政。曰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天象。八谷瓜酒仓廪主食。市肆钱帛珠瑜主货。社稷庙鬼主祀。营室土功器府车辐轸辖主司空主居。七公主司徒主教。大理内平执法主司寇主法。谒者传舍天节九州殊口主宾。将军骑官垒阵军井伐钺主师。天象圣经。相为一贯者也。

问恒星是何人指点出。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地人总是一理。恒星即庶民庶物之精。圣人因其有是象。即因而指点之。尧时已有星名。不必巫咸,甘石而后有星名也。昔黄帝命鬼臾区占星。闘苞有星官之书。

或问客星慧孛之类。既云天所不常有。则是本无之星也。何以忽然而有。曰此亦气之所为。天与人只是一气。人事一动于下。则天象即应于上。气相通故也。如鱼鳖在水底。稍一动作。则水面即有泡沫。如桴鼓之响应。此极平实之理。即星象之变动。下关人事如此。乃知人一举念。即与天通。感应之理甚微而著。勿谓是老生常谈。

凡天象以七为数。东方七宿。南方七宿。西方七宿。北方七宿。各守其方。中央七星。遍指地上诸方。日月五星为七政。遍行天上诸方。

木火土阳。故与日月一合于西。阳顺故先晨见而后夕见。两阳不相让。故远见日而走避之。

金水阴。故与日月两合于西东。阴逆故先夕见而后晨见。阴随阳。故近见日而走合之。

人之政令。皆出于阴阳。阳失则现之以木火土。赏仁。阴失则现之以金水。刑义。

二十八宿二百八十三官之自速七政之陵犯。犹人之自招祸福。

在下之人事失道。祸福当前。则其象发见于天上。二十八官之位。七政来犯之。

天之七政。人之祸福。倘来公法也。天之二十八官。人之百事。自家私套也。

杜牧曰。岁为善星。不福无道。火为罚星。不害有德。旨哉斯论。深见大原

虽五星同聚。有德则受庆。无德则受殃。

金在日西。日将出则东见。故启明。水在日东。日将没则西见。故长庚。

天之道。万世之常也。星辰之失次干犯。一时之变也。人君能守天之常道。则一时之祥祲。不能为灾祸。书曰。惠迪吉。从逆凶。

三垣二十八宿。凡一百八十二星。体也象也。日月五星。用也数也。数之周流者。适直于某象然后。占见于其间。

李淳风曰。五星者。五行之精。体生于地。精成于天。若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以示吉凶。

先论太虚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一定位。次论天行。次论日月。次论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