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卷第四
卷第三 ◄ | 齐民要术 卷第四 |
► 卷第五 |
|
园篱第三十一
编辑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凡耕,作三垄,中间相去各二尺。秋上酸枣熟时,收,于垄中穊种之。至明年秋,生高三尺许,间斸去恶者,相去一尺留一根,必须稀穊均调,行伍条直相当。至明年春,劙〈敕传切〉去横枝,劙必留距。〈若不留距,侵皮痕大,逢寒即死。〉劙讫,即编为巴篱,随宜夹缚,务使舒缓。〈急则不复得长故也。〉又至明年春,更劙其末,又复编之,高七尺便足。〈欲高作者,亦任人意。〉非直奸人惭笑而返,狐狼亦自息望而回。行人见者,莫不嗟叹,不觉白日西移,遂忘前途尚远,盘桓瞻瞩,久而不能去。枳棘之篱,“折柳樊圃”,斯其义也。其种柳作之者,一尺一树,初即斜插,插时即编。其种榆荚者,一同酸枣。如其栽榆,与柳斜植,高共人等,然后编之。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柯错叶,特似房笼。既图龙蛇之形,复写鸟兽之状,缘势嵚崎,其貌非一。若值巧人,随便采用,则无事不成,尤宜作机。其盘纾茀郁,奇文互起,萦布锦绣,万变不穷。
栽树第三十二
编辑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小小栽者,不烦记也。〉 大树髡之,〈不髡,风摇则死。〉小则不髡。 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摇则泥入根间,无不活者;不摇,根虚多死。其小树,则不烦尔。〉然后下土坚筑。〈近上三寸不筑,取其柔润也。〉时时溉灌,常令润泽。〈每浇水尽,即以燥土覆之,覆则保泽,不然则干涸。〉埋之欲深,勿令挠动。凡栽树讫,皆不用手捉,及六畜抵突。〈《战国策》曰:“夫柳,纵横颠倒树之皆生。使千人树之,一人摇之,则无生柳矣。”〉 凡栽树,正月为上时,〈谚曰:“正月可栽大树。”言得时则易生也。〉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然枣——鸡口,槐——兔目,桑——虾蟆眼,榆——负瘤散,自馀杂木——鼠耳、虻翅,各其时。〈此等名目,皆是叶生形容之所象似,以此时栽种者,叶皆即生。早栽者,叶晚出。虽然,大率宁早为佳,不可晚也。〉树,大率种数既多,不可一一备举,凡不见者,栽莳之法,皆求之此条。
《淮南子》曰:“夫移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高诱曰:“失,犹易。”〉
《文子》曰:“冬冰可折,夏木可结,时难得而易失。木方盛,终日采之而复生;秋风下霜,一夕而零。”〈非时者,功难立。〉
崔寔曰:“正月,自朔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唯有果实者,及望而止;过十五日,则果少实。”
《食经》曰:“种名果法:三月上旬,斫取好直枝,如大母指,长五尺,内著芋魁中种之。无芋,大芜菁根亦可用。胜种核,核三四年乃如此大耳。可得行种。”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崔寔曰:正月尽二月可剥树枝;二月尽三月可掩树枝。〈埋树枝土中令生二岁以上可移种矣。〉
种枣第三十三
编辑〈《尔雅》曰:“壶枣;边,要枣;櫅,白枣;樲,酸枣;杨彻,齐枣;遵,羊枣;洗,大枣;煮,填枣;蹶泄,苦枣;皙,无实枣;还味,棯枣。”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要,细腰,今谓之‘鹿卢枣’。櫅,即今枣子白熟。樲,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樲枣。’遵,实小而员,紫黑色,俗呼‘羊矢枣’。《孟子》曰:‘曾皙嗜羊枣。’洗,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蹶泄,子味苦。皙,不著子者。还味,短味也。杨彻、煮填,未详。”《广志》曰:“河东安邑枣;东郡谷城紫枣,长二寸;西王母枣,大如李核,三月熟;河内汲郡枣,一名墟枣;东海蒸枣;洛阳夏白枣;安平信都大枣;梁国夫人枣。大白枣,名曰‘蹙咨’,小核多肌;三星枣;骈白枣;灌枣。又有狗牙、鸡心、牛头、羊矢、猕猴、细腰之名。又有氐枣、木枣、崎廉枣,桂枣,夕枣也。”《邺中记》:“石虎苑中有西王母枣,冬夏有叶,九月生花,十二月乃熟,三子一尺。又有羊角枣,亦三子一尺。”《抱朴子》曰:“尧山有历枣。”《吴氏本草》曰:“大枣,一名良枣。”《西京杂记》曰:“弱枝枣、玉门枣、西王母枣、棠枣、青花枣、赤心枣。”潘岳《闲居赋》有“周文弱枝之枣。丹枣。”按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齐郡西安、广饶二县所有名枣即是也。今世有陵枣、幪弄枣也。〉
常选好味者,留栽之。候枣叶始生而移之。〈枣性硬,故生晚;栽早者,坚垎生迟也。〉三步一树,行欲相当。〈地不耕也。〉欲令牛马履践令净。〈枣性坚强,不宜苗稼,是以不耕;荒秽则虫生,所以须净;地坚饶实,故宜践也。〉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駮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不打,花繁,不实不成。〉全赤即收。收法:日日撼〈胡感切〉而落之为上。〈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满,干则色黄而皮皱;将赤味亦不佳;全赤久不收,则皮硬,复有乌鸟之患。〉
晒枣法:先治地令净。〈有草莱,令枣臭。〉布椽于箔下,置枣于箔上,以朳聚而复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夜仍不聚。〈得霜露气,干速,成。阴雨之时,乃聚而苫盖之。〉五六日后,别择取红软者,上高厨而曝之。〈厨上者已干,虽厚一尺亦不坏。〉择去胮烂者。〈胮者永不干,留之徒令污枣。〉其未干者,晒曝如法。其阜劳之地,不任耕稼者,历落种枣则任矣。〈枣性炒故。〉凡五果及桑,正月一日鸡鸣时,把火遍照其下,则无虫灾。
《食经》曰:“作干枣法:新菰蒋,露于庭,以枣著上,厚三寸,复以新蒋覆之。凡三日三夜,撤覆露之,毕日曝,取干,内屋中。率一石,以酒一升,漱著器中,密泥之。经数年不败也。”
枣油法:郑玄曰:“枣油,𢭏枣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形似油也。”乃成之。
枣脯法:切枣曝之,干如脯也。
《杂五行书》曰:“舍南种枣九株,辟县官,宜蚕桑。服枣核中人二七枚,辟疾病。能常服枣核中人及其刺,百邪不复干矣。”
种椯枣法:〈阴地种之,阳中则少实。足霜,色殷,然后乃收之。早收者涩,不任食之也。〉
《说文》云:“梬,枣也,似柿而小。”
作酸枣𪎊法:〈多收红软者,箔上日曝令干。大釜中煮之,水仅自淹。一沸即漉出,盆研之。生布绞取浓汁,涂盘上或盆中。盛暑,日曝使干,渐以手摩挲,取为末。以方寸匕,投一椀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浆。远行用和米𪎊,饥渴俱当也。〉
种桃柰第三十四
编辑〈尔雅曰:“旄,冬桃。榹桃,山桃。”郭璞注曰:“旄桃,子冬熟。山桃,实如桃而不解核。”广志曰:“桃有冬桃,夏白桃,秋白桃,襄桃,其桃美也,有秋赤桃。”《广雅》曰:“抵子者,桃也。”《本草经》曰:“桃枭,在树不落,杀百鬼。”《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句鼻桃,重二斤。”《西京杂记》曰:“榹桃,樱桃,缃核桃,霜桃,言霜下可食,金城桃,胡桃,出西域,甘美可食,绮蒂桃,含桃,紫文桃。”〉
桃,柰桃,欲种,法:熟时合肉全埋粪地中。〈直置凡地则不生,生亦不茂。桃性早实,三岁便结子,故不求栽也。〉至春既生,移栽实地。〈若仍处粪地中,则实小而味苦矣。〉栽法,以锹合土掘移之。〈桃性易种难栽,若离本土,率多死矣,故须然矣。〉又法:桃熟时,于墙南阳中暖处,深宽为坑。选取好桃数十枚,擘取核,即内牛粪中,头向上,取好烂粪和土厚覆之,令厚尺馀。至春桃始动时,徐徐拨去粪土,皆应生芽,合取核种之,万不失一。其馀以熟粪粪之,则益桃味。桃性皮急,四年以上,宜以刀竖𠠫其皮。〈不𠠫者,皮急则死。〉七八年便老,〈老则子细。〉十年则死。〈是以宜岁岁常种之。〉又法:候其子细,便附土斫去,漉上生者,复为少桃,如此亦无穷也。桃酢法:桃烂自零者,收取,内之于瓮中,以物盖口。七日之后,既烂,漉去皮核,密封闭之。三七日酢成,香美可食。
《术》曰:“东方种桃九根,宜子孙,除凶祸。胡桃、柰桃种,亦同。”樱桃:〈《尔雅》曰:“楔,荆桃。”郭璞曰:“今樱桃。”《广志》曰:“楔桃,大者如弹丸,子有长八分者,有白色肥者:凡三种。”《礼记》曰:“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郑玄注曰:“今谓之樱桃。”博物志曰:“樱桃者,或如弹丸,或如手指。春秋冬夏,花实竟岁。”《吴氏本草》所说云:“樱桃,一名牛桃,一名英桃。”〉
二月初,山中取栽,阳中者还种阳地,阴中者还种阴地。〈若阴阳易地则难生,生亦不实:此果性。生阴地,既入园囿,便是阳中,故多难得生。宜坚实之地,不可用虚粪也。〉
葡萄:〈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蒲萄实,于离宫别馆旁尽种之。西域有蒲萄,蔓延、实并似蘡。《广志》曰:“蒲萄有黄、白、黑三种”者也。〉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叶密阴厚,可以避热。〈十月中,去根一步许,掘作坑,收卷蒲萄悉埋之。近枝茎薄安黍穰弥佳。无穰,直安土亦得。不宜湿,湿则冰冻。二月中还出,舒而上架。性不耐寒,不埋即死。其岁久根茎麤大者,宜远根作坑,勿令茎折。其坑外处,亦掘土并穰培覆之。〉
摘蒲萄法:〈逐熟者一一零叠〈一作“条”〉摘取,从本至末,悉皆无遗。世人全房折杀者,十不收一。〉
作干蒲萄法:〈极熟者一一零叠摘取,刀子切去蒂,勿令汁出。蜜两分,脂一分,和内蒲萄中,煮四五沸,漉出,阴干便成矣。非直滋味倍胜,又得夏暑不败坏也。〉
藏蒲萄法:〈极熟时,全房折取。于屋下作荫坑,坑内近地凿壁为孔,插枝于孔中,还筑孔使坚,屋子置土覆之,经冬不异也。〉
种李第三十五
编辑〈《尔雅》曰:“休,无实李。痤,接虑李。驳,赤李。”《广志》曰:“赤李。麦李,细小有沟道。有黄建李,青皮李,马肝李,赤陵李。有糕李,肥黏似糕。有柰李,离核,李似柰。有劈李,熟必劈裂。有经李,一名老李,其树数年即枯。有杏李,味小醋,似杏。有黄扁李。有夏李;冬李,十一月熟。有春季李,冬花春熟。”《荆州土地记》曰:“房陵、南郡有名李。”《风土记》曰:“南郡细李,四月先熟。”西晋傅玄《赋》曰:“河、沂黄建,房陵缥青。”《西京杂记》曰:“有朱李,黄李,紫李,绿李,青李,绮李,青房李,车下李,颜回李,出鲁,合枝李,羌李,燕李。”今世有木李,实绝大而美。又有中植李,在麦后谷前而熟者。李欲栽。李性坚,实晚,五岁始子,是以藉栽。栽者三岁便结子也。〉
李性耐久,树得三十年;老虽枝枯,子亦不细。嫁李法:正月一日,或十五日,以塼石著李树歧中,令实繁。
又法:〈腊月中,以杖微打歧间,正月晦日复打之,亦足子也。〉
又法:〈以煮寒食醴酪火掭著树枝间,亦良。树多者,故多束枝,以取火焉。〉李树桃树下,并欲锄去草秽,而不用耕垦。〈耕则肥而无实。树下犁拨亦死之。〉 桃、李,大率方两步一根。〈大穊连阴,则子细而味亦不佳。《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韩诗外传》云:“简王曰:‘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种蒺藜,夏不得采其实,秋得刺焉。’”《家政法》曰:“二月徙梅李也。”〉
作白李法:〈用夏李。色黄便摘取,于盐中挼之。盐入汁出,然后合盐晒令萎,手捻之令褊。复晒,更捻,极褊乃止。曝使干。饮酒时,以汤洗之,漉著蜜中,可下酒矣。〉
种梅杏第三十六
编辑〈《尔雅》曰:“梅,枏也。”“时,英梅也。”郭璞注曰:“梅,似杏,实醋。”“英梅,未闻。”《广志》曰:“蜀名梅为‘䕩’,大如雁子。梅杏皆可以为油、脯。黄梅以熟䕩作之。”《诗义疏》云:“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实赤于杏而醋,亦可生啖也。煮而曝干为苏,置羹臛、齑中。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西京杂记》曰:“侯梅,朱梅,同心梅,紫蒂梅,燕脂梅,丽枝梅。”按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红;梅实小而酸,核有细文,杏实大而甜,核无文采。白梅任调食及兖,杏则不任此用。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为一物,失之远矣。《广志》曰:“荣阳有白杏,邺中有赤杏,有黄杏,有柰杏。” 《西京杂记》曰:“文杏,材有文彩。蓬莱杏,东海都尉于台献,一株花杂五色,云是仙人所食杏也。”〉
栽种与桃李同。
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调鼎和兖,所在多入也。〉
作乌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乌梅入药,不任调食也。〉
《食经》曰:“蜀中藏梅法:取梅极大者,剥皮阴干,勿令得风。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月许更易蜜。经年如新也。”
作杏李𪎊法:〈杏李熟时,多收烂者,盆中研之,生布绞取浓汁,涂盘中,日曝干,以手摩刮取之。可和水为浆,及和米𪎊,所在入意也。〉
作乌梅欲令不蠹法:〈浓烧穰,以汤沃之,取汁,以梅投中,使泽。乃出蒸之。〉
《释名》曰:“杏可为油。”
《神仙传》曰:〈“董奉居庐山,不交人。为人治病,不取钱。重病得愈者,使种杏五株;轻病愈,为栽一株。数年之中,杏有十数万株,郁郁然成林。其杏子熟,于林中所在作仓。宣语买杏者:‘不须来报,但自取之,具一器谷,便得一器杏。’有人少谷往,而取杏多,即有五虎逐之。此人怖遽,檐倾覆,所馀在器中,如向所持谷多少。虎乃还去。自是以后,买杏者皆于林中自平量,恐有多出。奉悉以前所得谷,赈救贫乏。”《寻阳记》曰:“杏在北岭上,数百株,今犹称董先生杏。”〉
杏子人,可以为粥。〈多收卖者,可以供纸墨之直也。〉
种梨第三十七
编辑〈《广志》曰:“洛阳北邙张公夏梨,海内唯有一树。常山真定,山阳钜野,梁国睢阳,齐国临菑,钜鹿,并出梨。上党楟梨,小而加甘。广都梨——又云钜鹿豪梨——重六斤,数人分食之。新丰箭谷梨。弘农、京兆、右扶风郡界诸谷中梨,多供御。阳城秋梨、夏梨。”《三秦记》曰:“汉武果园,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落地即破。取者以布囊盛之,名曰‘含消梨’。”《荆州土地记》曰:“江陵有名梨。”《永嘉记》曰:“青田村民家有一梨树,名曰‘官梨’,子大一围五寸,常以供献,名曰‘御梨’。梨实落地即融释。”《西京杂记》曰:“紫梨;芳梨,实小;青梨,实大;大谷梨;细叶梨;紫条梨;瀚海梨,出瀚海地,耐寒不枯;东王梨,出海中。”别有朐山梨,张公大谷梨,或作“糜雀梨”也。〉
种者,梨熟时,全埋之。经年,至春地释,分栽之,多著熟粪及水。至冬叶落,附地刈杀之,以炭火烧头。二年即结子。〈若稆生及种而不栽者,则著子迟。每梨有十许子,唯二子生梨,馀皆生杜。〉插者弥疾。插法:用棠、杜。〈棠,梨大而细理;杜次之;桑梨大恶;枣、石榴上插得者,为上梨,虽治十,收得一二也。〉
杜如臂以上,皆任插。〈当先种杜,经年后插之。主客俱下亦得;然俱下者,杜死则不生也。〉
杜树大者,插五枝;小者,或三或二。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先作麻纫汝珍反,缠十许匝;以锯截杜,令去地五六寸。〈不缠,恐插时皮披。留杜高者,梨枝繁茂,遇大风则披。其高留杜者,梨树早成,然宜高作蒿箪盛杜,以土筑之令没,风时,以笼盛梨,则免披耳。〉斜攕竹为签,刺皮木之际,令深一寸许。折取其美梨枝阳中者,〈阴中枝则实少。〉长五六寸,亦斜攕之,令过心,大小长短与签等;以刀微𠠜梨枝斜攕之际,剥去黑皮。〈勿令伤青皮,青皮伤即死。〉拔去竹签,即插梨,令至𠠜处,木边向木,皮还近皮。插讫,以绵幕杜头,封熟泥于上,以土培覆,令梨枝仅得出头,以土壅四畔。当梨上沃水,水尽以土覆之,勿令坚涸。百不失一。〈梨枝甚脆,培土时宜慎之,勿使掌拨,掌拨则折。〉
其十字破杜者,十不收一。〈所以然者,木裂皮开,虚燥故也。〉
梨既生,杜旁有叶出,辄去之。〈不去势分,梨长必迟。〉
凡插梨园中者,用旁枝,庭前者中心。〈旁枝,树下易收;中心,上耸不妨。〉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年即结子,而树丑。〈《吴氏本草》曰:“金创,乳妇,不可食梨。梨多食则损人,非补益之物。产妇蓐中,及疾病未愈,食梨多者,无不致病。欬逆气上者,尤宜慎之。”〉
凡远道取梨枝者,下根即烧三四寸,亦可行数百里犹生。
藏梨法:初霜后即收。〈霜多即不得经夏也。〉于屋下掘作深荫坑,底无令润湿。收梨置中,不须覆盖,便得经夏。〈摘时必令好接,勿令损伤。〉
凡醋梨,易水熟煮,则甜美而不损人也。
种栗第三十八
编辑〈《广志》曰:“栗,关中大栗,如鸡子大。” 蔡伯喈曰:“有胡栗。” 《魏志》云:“有东夷韩国出大栗,状如梨。” 《三秦记》曰:“汉武帝果园有大栗,十五颗一升。” 王逸曰:“朔滨之栗。” 《西京杂记》曰:“榛栗,瑰栗,峄阳栗,峄阳都尉曹龙所献,其大如拳。”〉
栗,种而不栽。〈栽者虽生,寻死矣。〉 栗初熟出壳,即于屋里埋著湿土中。〈埋必须深,勿令冻彻。若路远者,以韦囊盛之。停二日以上,及见风日者,则不复生矣。〉至春二月,悉芽生,出而种之。 既生,数年不用掌近。〈凡新栽之树,皆不用掌近,栗性尤甚也。〉三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乃解。〈不裹则冻死。《大戴礼‧夏小正》曰:“八月,栗零而后取之,故不言剥之。”〉
《食经》藏干栗法:“取穰灰,淋取汁渍栗。出,日中晒,令栗肉焦燥,可不畏虫,得至后年春夏。”
藏生栗法:〈著器中;晒细沙可燥,以盆覆之。至后年二月,皆生芽而不虫者也。〉 榛:〈《周官》注曰:“榛,似栗而小。” 《说文》曰:“榛,似梓,实如小栗。” 《卫诗》曰:“山有蓁。”《诗义疏》云:“蓁,栗属。或从木。有两种:其一种,大小枝叶皆如栗,其子形似杼子,味亦如栗,所谓‘树之榛栗’者。其一种,枝茎如木蓼,叶如牛李色,生高丈馀;其核中悉如李,生作胡桃味,膏烛又美,亦可食啖。渔阳、辽、代、上党皆饶。其枝茎生樵,爇烛,明而无烟。”〉栽种与栗同。
柰、林檎第三十九
编辑〈《广雅》曰:“橏、掩、蓲,柰也。”《广志》曰:“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如收藏枣栗。”魏明帝时,诸王朝,夜赐冬成柰一区。陈思王《谢》曰:“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绝口为厚。”诏曰:“此柰从凉州来。”《晋宫阁簿》曰:“秋有白柰。”《西京杂记》曰:“紫柰,绿柰。”别有素柰,朱柰。《广志》曰:“里琴,似赤柰。”〉
柰、林檎不种,但栽之。〈种之虽生,而味不佳。〉取栽如压桑法。
又法栽如桃李法。林檎树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駮椎之,则饶子。
作柰𪎊法:〈拾烂柰,内瓮中,盆合口,勿令蝇入。六七日许,当大烂,以酒淹,痛抨之,令如粥状。下水,更抨,以罗漉去皮子。良久,清澄,泻去汁,更下水,复抨如初,嗅看无臭气乃止。泻去汁,置布于上,以灰饮汁,如作米粉法。汁尽,刀剔,大如梳掌,于日中曝干,研作末,便成。甜酸得所,芳香非常也。〉
作林檎𪎊法:〈林檎赤熟时,擘破,去子、心、蒂,日晒令干。或磨或𢭏,下细绢筛;麤者更磨𢭏,以细尽为限。以方寸匕投于水中,即成美浆。不去蒂则大苦,合子则不度夏,留心则大酸。若干啖者,以林檎𪎊一升,和米面二升,味正调适。〉
作柰脯法:〈柰熟时,中破,曝干,即成矣。〉
种柿第四十
编辑〈《说文》曰:“柿,赤实果也。” 《广志》曰:“小者如小杏。”又曰:“{木耎}枣,味如柿。晋阳{木耎},肥细而厚,以供御。” 王逸曰:“苑中牛柿。” 李尤曰:“鸿柿若瓜。” 张衡曰:“山柿。” 左思曰:“胡畔之柿。” 潘岳曰:“梁侯乌椑之柿。”〉
柿,有小者,栽之;无者,取枝于{木耎}枣根上插之。
插柿法〈阙〉。
《食经》藏柿法:〈“柿熟时取之,以灰汁燥再三,干令汁绝,著器中可食。”〉
安石榴第四十一
编辑〈〉陆机曰:“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 《广志》曰:“安榴有甜、酸二等。” 《邺中记》云:“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盂碗,其味不酸。” 《抱朴子》曰:“积石山有苦榴。” 《京口记》曰:“龙刚县有石榴。” 《西京杂记》曰:“有甘石榴”也。
栽石榴法:三月初,取枝大如手大指者,斩令长一尺半,八九枝共为一窠,烧下头二寸。〈不烧则漏汁矣。〉掘圆坑深一尺七寸,口径尺。竖枝于坑畔,〈环圆布枝,令匀调也。〉置枯骨、礓石于枝间,〈骨、石,此是树性所宜。〉下土筑之。一重土,一重骨、石,平坎止。〈其土令没枝头一寸许也。〉水浇常令润泽。既生,又以骨、石布其根下,则科圆滋茂可爱。〈若孤根独立者,虽生亦不佳焉。〉 十月中,以蒲稿裹而缠之。〈不裹则冻死也。〉二月初乃解放。 若不能得多枝者,取一长条,烧头,圆屈如牛拘而横埋之亦得。然不及上法根强早成。其拘中亦安骨、石。 其斸根栽者,亦圆布之,安骨、石于其中也。
种木瓜第四十二
编辑〈《尔雅》曰:“楙,木瓜。”郭璞注曰:“实如小瓜,酢可食。” 《广志》曰:“木瓜子可藏。枝可为数号,一尺百二十节。” 《卫诗》曰:“投我以木瓜。”毛公曰:“楙也。”《诗义疏》曰:“楙,叶似柰叶,实如小瓜,黄似著粉者。欲啖者,截著热灰中,令萎蔫,净洗,以苦酒头汁、蜜之,可案酒食。蜜封藏百日,乃食之,甚美。”〉
木瓜,种子及栽皆得,压枝亦生。栽种与桃李同。
《食经》藏木瓜法:〈“先切去皮,煮令熟,著水中,车轮切,百瓜用三升盐,蜜一斗渍之。昼曝,夜内汁中。取令干,以馀汁密藏之。亦用浓杬汁也。”〉
种椒第四十三
编辑〈《尔雅》曰:“檓,大椒。” 《广志》曰:“胡椒出西域。” 《范子计然》曰:“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 按今青州有蜀椒种,本商人居椒为业,见椒中黑实,乃遂生意种之。凡种数千枚,止有一根生。数岁之后,便结子,实芬芳,香、形、色与蜀椒不殊,气势微弱耳。遂分布栽移,略遍州境也。〉
熟时收取黑子。〈俗名“椒目”。不用人手数近捉之,则不生也。〉 四月初,畦种之。〈治畦下水,如种葵法。〉 方三寸一子,筛土覆之,令厚寸许;复筛熟粪,以盖土上。旱辄浇之,常令润泽。 生高数寸,夏连雨时,可移之。移法:先作小坑,圆深三寸;以刀子圆𠠫椒栽,合土移之于坑中,万不失一。〈若拔而移者,率多死。〉 若移大栽者,二月、三月中移之。先作熟蘘泥,掘出即封根合泥埋之。〈行百馀里,犹得生之。〉 此物性不耐寒,阳中之树,冬须草裹。〈不裹即死。〉 其生小阴中者,少禀寒气,则不用裹。〈所谓“习以性成”。一木之性,寒暑异容;若朱、蓝之染,能不易质?故观邻识士,见友知人也。〉 候实口开,便速收之,天晴时摘下,薄布曝之,令一日即干,色赤椒好。〈若阴时收者,色黑失味。〉 其叶及青摘取,可以为菹;干而末之,亦足充事。 《养生要论》曰:“腊夜令持椒卧房床旁,无与人言,内井中,除温病。”
种茱萸第四十四
编辑食茱萸也,山茱萸则不任食。 二月、三月栽之。宜故城、堤、冢高燥之处。〈凡于城上种莳者,先宜随长短掘壍,停之经年,然后于壍中种莳,保泽沃壤,与平地无差。不尔者,土坚泽流,长物至迟,历年倍多,树木尚小。〉 候实开,便收之,挂著屋里壁上,令荫干,勿使烟熏。〈烟熏则苦而不香也。〉 用时,去中黑子。〈肉酱、鱼鲊,偏宜所用。〉
《术》曰:“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温病。” 《杂五行书》曰:“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 又《术》曰:“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入也。”
齐民要术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