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川先生遗稿/卷十八

卷十七 龟川先生遗稿
卷之十八
作者:李世弼
卷十九

丧礼

编辑

丧中身死

编辑

答权汝柔

编辑

问解云丧中死者。衰服不用袭敛。陈于灵床。练祥奠告。去负版襞领衰。以至易服。一如生时。备要袭条注。己卯诸儒议定丧服陈于灵床。既葬而撤。今当何从。

愚按檀弓曰。卒哭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朱子又曰。始死。全用事生之礼。既卒哭祔庙然后神之。据此则丧中死者。葬前朝夕上食用素。丧服亦置灵床。待葬后立主。祭又用肉之时。依己卯诸儒议。丧服亦撤。似合礼意。至于练祥去负版襞领衰一如生时。则其与檀弓朱子鬼事之说。自相掣肘。而与葬后用肉之义。亦有碍。未知如何。

代服

编辑

上明斋

编辑

丧服图式。本宗服条宋服制令曰。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者。嫡孙亦其承重。亡在小祥前者则于小祥受服。在小祥后者则申心丧。并通三年而除云云。夫变服改受。非虞则练也。虞与练既过之后。无时不得受服。即礼也。嫡子之亡在小祥前。则嫡孙于小祥代服。亡在小祥后则大祥即除服之日也。练后祥前。更无代受之时。故不得受服而只自心丧者。亦从古礼之意也。以此推之。既练而反则遂之者。练后祥前。亦无除服之时故耶。然则此即不得已仍遂当除之服。其非仍遂当遂之服。可知也。然退溪有朔望受服之言。朔望受服。除服亦可为之。难通之古礼。今不当举论也。通典庾蔚之服以始制为断云者。虽似为在丧出后子仍遂本服之证。但侄子为伯叔父母服期。期未尽前。出后于伯叔父母。则其可委于始制为断。不服所后父母服。只仍服期而止而已耶。据此则庾说似是大纲说。又可知也。

答曰。此论亦然。

答朴士弘

编辑

有人母丧既葬而意外身死。其子以长孙当承重。而代服一节。当在何时耶。或言小祥日追服。未知何以则不悖于礼意耶。明年四月。即其祖母小祥。而其父则九月丧出。欲待四月小祥而代服父丧。则此正诸叔父除服之日。似是变礼矣。取考问解。亦无明白可据之文。伏望细考回教。

古礼追服。若非虞卒哭。必于小祥为之。盖虞卒小祥。皆有变服之节。故礼意元无非时服丧之文。祥见丧服斩衰条。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郑注。宋服制令又曰。嫡子未终丧而亡者。嫡孙亦其承重。亡在小祥前者则于小祥受服。今示小祥代服之说。盖出于此也。然嫡孙之代服。意在继其父。行其未毕之祖丧。若等待其小祥。揆之事礼。多有掣肘之患。是以。宋博士宋敏求。有因其葬更制祖斩代服之说。退溪先生又有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仍受而服之文。退溪说尤合于情礼。惟当依此而行之也。但彼家既经葬事。则或朔望或朝上食。代服亦无不可。都在参酌处之耳。

与金直卿

编辑

外兄郑判书丧。出过小祥。其嫡子因病不起。嫡孙代服之节。丧家未能决定。使弟详议于兄。故玆敢略陈浅见。幸望细考回教。

丧服图式本宗服条。宋服制令曰。嫡子未终丧而亡。嫡孙亦其承重。亡在小祥前者则于小祥变服。亡在小祥后则申心丧。并通三年而除。

服制令所谓亡在小祥后则申心丧者。非谓小祥后则丧期垂尽。馀日无多。故不为代丧而只申心丧也。盖宋朝礼官议服令时。引丧服郑注所谓遭丧后而出者。始服齐衰期。出而虞则以三年之丧受。既虞而出则小祥亦如之。既除丧而出则已之一款。以为小祥后则嫡孙不当代丧之证文。此说。愚伏及同春礼说可考。然女子还家时。期服已除。三年之丧。更无可施之事。故虽不受服。于义固无碍矣。至于嫡孙则父在祖丧亡。无论练前练后。当承祖重。既承祖重。其无承重之服。可乎。所谓承重服。只为承重而设焉。承重而不服重服。则承重之义。岂不暗而不章耶。此与女子小祥无服。其义例亦不迥然不同。服令不为分别。一例引之。以断承重孙之无服。殊可疑矣。沙溪之未知恰当者。亦以此故耶。况退溪论嫡孙代服之事而曰。其成服之节。但于朔望朝奠。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仍受而服之。然则退溪以前。朔望朝奠。无受服之文。故服令虽或可疑。唯当依此行之。退溪以后则朔望朝奠。有受服之节。故虽在小祥后。亦有受服之日矣。服令只申心丧之说。今不当举论。未知盛意以为如何。

若依服制令。只申心丧。则适孙便为无服之人。前头祖丧祥禫时。不可仍用父服。故不得已以心丧之黑笠素衣行事矣。未知此亦如何也。郑兄家则其夫人及适子妇在焉。祥禫犹有持丧服人矣。如或夫人及嫡子妇不在之家。则承重孙一人。只以黑笠素衣临祭之外。更无丧服之人。名虽曰祥禫。实无祥禫之义。其在情礼。殊涉未安。曷若一从退溪说。朝奠或朔望。受重服。祥禫变服节次。依礼行之之为得耶。玄石说一条。亦并参考。

玄石礼说曰。备要虽载通解嫡孙承重在小祥后则申心丧之文。然问解中。有未知恰当之语。至于丧祭礼答问。与宗道使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而行之。顷年国家于仁宣王后追服时。亦用此礼云。然则今人遭此变礼者。似当以沙溪未恰之意。用退溪朔望之节而为之矣。

玄石既以沙溪未知恰当之说为主。又以退溪朝奠朔望受服之语为据。则服令只申心丧之文。终为玄石所不用矣。盖古礼虞祭与小祥之外。更无受服之节。故服令虽以亡在小祥后则只申心丧为言。退溪又以朔望受服更为定论。则虽在练后。亦有受服之日。而况退溪此论。仁宣王后追服时。为朝家所取用。则便成时王之制。今则与退溪私论有异。祖丧练后遭父丧之嫡孙。亦依此朔望追服。似不至于无据。

答郑士述缵先

编辑

尼山所答礼说。正与尊丈意见相符。今则既知其断宜追服。欲于来朔日使之受服。而但念先丧几筵及新丧殡所。不可无告由之节。其告辞。亦伏乞构草教示。

先丧灵筵。今日朔奠。嫡子某谨遵礼意。将受代服。玆敢先告厥由。

右告新丧殡所

嫡子某。去五月初一日。竟不起疾。适孙某。谨遵礼意。今因朔奠。承重代服。敢告。

右告先丧灵筵

执事者。先告新丧朔奠未行之前。次告先丧将奠之时。嫡孙受服毕。尊后还着父斩。奠于新丧似宜矣。

答李仲晖

编辑

有人遭父丧于祖丧小祥之后。诸议因服制令亡在小祥后则申心丧之文。欲不代服而申申心丧。此礼如何。沙溪以亡在练后。只申心丧。谓未恰当。然则虽亡在小祥后。其孙之代服。似无疑。盖丧不可一日无主故也。或者牵于服制令之说。终以为疑。伏望指教。

丧服子嫁反父室。为父三年条。郑注谓遭丧后而出者。始服齐衰期。出而虞则受以三年之服。既虞而出则小祥亦如之。既除丧而出则已。盖古礼受服除服。必于虞与小祥之时。而无无时受脱之礼。故服令所谓亡在小祥前。嫡孙于小祥受服。在小祥后。申心丧三年云者。似出于此也。又思之。既在小祥后则祖期已除矣。才除祖期。又持祖斩。有一丧再服之嫌。故只申心丧耶。然嫡孙之服斩。即祖祢承重之斩。与初持之期。事例不同。再服之嫌。非所可言。唯当依退溪所言。朝奠或朔望奠。更服祖斩。恐不可已。服令心丧之说。今不当举论。未知如何。

答子鼎佐

编辑

洪兄丧出之后则姑母主传重之服。致宽当为代服。未知成服后服之耶。下教如何。

玄石曰。祖丧父亡代服之节。服制令宋敏求议。既以因其丧制斩衰为言。固当用此为准矣。又曰。退溪答孙宗道曰。当于朔望奠行之。以此。顷年朝家当仁宣王后追服时。遵用此礼。又曰。父亡在葬前则代服告在启殡云云。盖宋敏求,退溪之两说。俱系礼意。而但仁宣王后追服时。已遵用退溪议则便成时王定制。依此行之。尤为有据。然如或朝奠代服。虑其太亟。则遅待启殡。亦何妨也。与丧人相议处之。既将代服则先丧新丧两殡。不可无告由之节。故告辞构送。亦与丧人添删入用。似宜矣。

答子鼎佐

编辑

洪侄代服一款。下教中若于朔日行之太急。则姑为遅待启殡。而但念既已代服则姑母主之。丧不可一日无主丧之人。欲以朔日定行代服。伏未知如何。致宽既为承重代服。则在家常着何服。受吊发引时。当服何服耶。

洪兄丧出之后。其祭服。或云代服后即当烧火。或云留置三年。以象生时。伏未知如何。并商量下教。

代服事。朔奠举行。诚合情礼。于先丧不可一日无主丧云者。尽得之矣。即今则先丧后丧俱在殡。故丧人在庐时。唯当常着承重衰服。发引亦然。两丧祭奠时则各用其服。受吊亦然。或吊客并吊两丧。当以重服为主耳。稷山丧服。葬前随魂帛出入。故夜则置于灵寝侧。昼则置于魂帛交椅下。葬后设肉㯙素之时。丧服亦为幷除。元无代服后烧火之事。又无限三年留置之礼矣。

与崔汝和

编辑

亡姊发引。定于今月初四日。而洪甥以前疾又不起。此间惨痛。何可尽告。嫡子在丧亡。嫡孙代服承重。礼书无文。只以备要斩衰条所录。服制令宋敏求议。二条为证。使之服重服矣。闻或以为此二条。即以侄继叔。非以子代父。不可为今日之证云。此言未知如何。前日窃覸尊旨。亦有或人之疑。其于代服一款。终不释然。故玆敢更此奉禀。幸乞商量指教。

通解曰。本朝石祖仁言。祖父中立亡。叔从简成服后亡。祖仁是嫡长孙。欲包承祖父重服。宋敏求议曰云云。盖只以石祖仁事言之。则果是以侄继叔。非以子代父矣。然宋议中曰。子在父丧而亡。嫡孙承重。礼令无文。又曰。大凡外襄从事。内奉灵席。为练祥禫祭。可无主之者乎。因其葬而再制斩衰服三年。据此数款语。子代父服之意。亦包其中。何可只以侄继叔断之耶。若夫服制令所谓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嫡孙承重。泛看则亦似专指以侄继叔也。但先亡者适子。后亡者适子之弟。则固是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者矣。或先亡者嫡子之弟。后亡者嫡子则亦岂非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者耶。嫡子之亡若在后。则嫡孙其将代叔承重乎。抑将代父承重乎。或嫡子初以独子亡。则嫡孙承重之节。只施于嫡子之弟之亡。而不当施于嫡子之亡耶。大抵宋议及服制令。皆是宋朝之礼。而宋专用兄亡弟及之礼。故石祖仁之代从简。而承重嫡孙之代嫡子之弟而承重。自不得不如此。初不以不忍变在而然。亦何可只以侄继叔言之耶。又按。通典庾蔚之曰。诸儒及太始制。皆云父亡未殡而祖亡。承祖嫡者。不敢服祖重。为不忍变于父在也。贺循丧服记亦曰。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据此见之。父死已殡。服祖三年则不忍变在。非所可言。而父死未殡。服祖以周者。即不忍变在之意也。然祖主旁注。其将以谁题之耶。若以已死之父则其在事軆。决然不可。若以服周之孙。则所谓旁题。即主祖之主。奉祖之祀。正是丧服长子传重注为宗庙主者也。既以奉祀题主则传重之义。固在于此矣。独不服传重之服可乎。是以沙溪答同春问曰。通典。父未殡。服祖以周。愚以为只服期年。则其无祥禫可乎。然古人之言如此。不敢轻议。窃覸沙溪答意。嫡孙只服期。无祥禫。深以为未安。此则固然矣。但旁题有碍之意则又不提说。未知其故也。大抵此论。即礼家大段节目。而人家所或有之变礼。一番讲定。在所不已。故前日举此大旨。问于明斋。则答云鄙人平日之见。正亦如此。常以为通典此说。决不可从。又曰。彦晖之意。专主于不忍变在之义。鄙意以为不忍变在之意。有用不得处。如父死未殡服祖周之说。如来教所云是也云云。此亦未知如何。

答崔汝和

编辑

来说丧亡代重之说。本出于仪礼所引石祖仁事。而今古儒者。皆未能细观代叔与代父之自别。备要所论及玄石所教。朴公世城。尹公世休家礼节。皆引此而为说。

按。服制令及宋敏求议。泛看则所言不出以侄代叔之意。然细究之则其意实兼包乎子继其父。备要之引此两说。以证子代父服之意者。本非悖于两文本旨也。昔年以是意奉禀虽勤。未蒙印可。今请臾申之。服制令曰。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嫡孙亦其承重。此言嫡子之弟之亡。嫡孙承重也。其下段又曰。无嫡孙则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则众长孙承重。此言嫡子之弟之亡。众长孙承重也。据其嫡孙承重者而言之。则即以侄代叔也。据其众长孙承重者而言之。则以子继父也。众长孙即嫡子之弟之子。今以众长孙继其父而承重者推之。通典不忍变在之说。宋朝礼令。初不取用。可知矣。然则嫡子若无兄弟而在丧亡则嫡孙当不拘变在。直继其父而承重矣。若弟先亡而兄后亡则嫡孙亦不拘变在。直继其父而承重矣。若兄弟并死于一二日内。则嫡孙又岂只继叔而不继父耶。服制令所言。既包变在之意。则此即宋朝礼令之大网。宋敏求议。夫岂不遵时制而独用通典之说耶。是以。宋议本虽论石祖仁以侄代叔。又复转及于以子继父。故其议中子在父丧亡。嫡孙承重。礼令无文云者。观其语意。岂不为嫡孙继父承统之证耶。大凡外襄终事。内奉灵席。有练祭祥祭禫祭。可无主之者乎云者。亦不为嫡孙承重主丧之证耶。若论宋议首未。何尝有只言以侄代叔。亦何尝有不忍变在之意哉。既不只言以侄代叔。又不兼言不忍变在。则虽于以子继父。又自通看而无碍矣。备要之意。亦以为兄亡弟及。本非古今通行之正礼。而宋议所谓子在父丧亡云云一款。与我朝专用宗法。意宲相符。故只录此段。以为嫡孙继父服祖之明文。而有违宗法之石祖仁事。当删去而不论故耳。其所以取舍曲折。甚有意思。而今此来教则以近古儒贤皆不细观代叔与代父之自别为言。此非浅见之所到者也。夫备要注说。虽是申处士义庆及沙溪先生之所集录。再刊时慎斋与尤斋,同春,鲁西。又添录校正而入𨫃者也。宋议若只论兄亡弟及而已。则沙溪以下诸贤。必不以宋所不言之代父言之。全违宋议之本旨。幸于此更加反复如何。

今台则已细详文字。而只生主丧为主。此则乃台新刱之说也。从古以来。先儒皆引仪礼。以裁定变节。今于此何可弃而不用。而辄生新义乎。所谓主丧一义。亦有可言者。礼凡丧。父在父为主。父于众子服期。其练祥亦脱服后行祭。而祝辞以父为主。题主亦云亡子。此一也。父未殡而祖死。服祖以周。此孙亦当题主以孝孙。练之日。脱服而行祭。礼云如无主丧者。兄弟亦主之。然则主丧之人。不必皆服斩而后为主。此二也。通典服祖以周者。令申心丧。服制令云在小祥后者行心丧。此三也。

窃详来教云云。其于浅见。主意所存。犹未蒙洞悉而然也。鄙说如曰。主丧主祭。非服斩者则不可。来教广引期主丧祭者以为证。可也。今浅见无他。父死未殡。继有祖丧则为嫡孙者。祖统不可不继。祖重不可不承。祖斩不可不服云耳。若言其来历。则不过曰礼谓父卒。为祖后者斩矣。与其子期祖期旁期之主丧主祭。得无异乎。来教又曰。服制令云亡在小祥后者行心丧。此有曲折。不可以一槩为断也。若斩齐追服。若非虞时则必俟小祥。过此则不服。亦古礼也。服令受服。已过小祥则无他受服之日。故有此不得已之礼。非以为祖服周如贺循之见。而除周后申心丧也。然沙溪曰。只申心丧。未知其恰当否也。则虽在小祥之后。亦望其服重。可知也。大抵父亡殡前。全用事生之礼。自是人情礼义所当然。而至于继统承重一款。则为祖宗莫大之重礼。祖重所压。父恩或掩。虽以为父罔极之心。自不得不尔矣。亦非忍于变在而然也。是以。服制令所谓众长孙承重。宋敏求议所谓子在父丧亡等说。皆主子代父承重服斩之意。而阁下所论。只主通典而已。此两款则似欠商量。

今此洪棘人之丧。愚意则当以适子丧亡。其子于祖母。当仍初制期服而主其丧。练后除服。则以孝巾布直领常时出入所着行祭。题主亦以孝孙书之。虞卒亦摄行而不称孝。以存有嫡子无嫡孙之义矣。

来教上段曰。父未殡而祖死。服祖以周。此孙亦当题主以孝孙。此段又曰。题主亦以孝孙书之。然则服制虽持期。题主则当书孝者。乃台意也。夫祖主之劳注。即父名当书之地。而以其父亡不存。故长孙代题。孝字。即所以承重也。奉祀也。亦以父亡不存。故长孙代称。变父在而为后承重。更无馀义。所谓重服专为承重为后者而设焉。则成服更制重斩。与此当为一串事耳。然犹曰不忍变在而当持周服。则其所服者。不过众孙期而止耳。以旁题见之则为后而承祖重也。以服制见之则犹庶也。未见承重之为重。然则承重与承重服。分而为二。使长孙一人之身。或为嫡。或为庶。未知于礼有是例否。来说谓虞卒亦摄行而不称孝。以存有嫡子无嫡孙之义矣。夫孝孙奉祀宇。緫包虞卒祥禫及以后诸祭而言。既云孝孙则祝文安得不书孝字。既云奉祀则虞卒亦安得谓之摄行。今若曰嫡孙之义。只寓于旁题。而不行于虞卒。则无乃为半上落下之归乎。

且来说所引诸家事证论说。备细周悉。而犹有所遗者。备要为祖斩下。沙溪云为母为祖。宜无异同。而一则再则斩衰。一则仍服期。仪礼皆录而并存之。未知适从云云。又为母杖期下。按庾蔚之曰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宁可以父亡而变之乎。凡服以始制为断云云。此两条。何不采录耶。愚以为父在之日。祖母亡已久。宁可以父亡而变之乎。凡服以始制为断也。

内则。女子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郑注曰。故父母之丧。盖言或父或母之一丧也。若䟽说所谓父丧将竟。又遭母丧而服期者。为其赘意明矣。父丧中又安有母丧而服期者耶。沙溪为祖为母。未知适从等言。未及致祥于䟽说之为赘故耳。来教又引庾说母丧不变父在。以证祖丧亦不变父在之义。以情理言则虽或相近。而以轻重言则终似不然也。盖母丧中父亡则父尊于母。故压屈之义难变。而母服无改。父丧中祖亡则祖尊于父。故承重之节难废。而祖斩更制。各有攸当。似不当引彼而证此。未知如何。庾氏所谓服以始制为断者。盖言男女服本宗亲期大功以下者。虽在为后出嫁之后。无变始制之服耳。非指斩齐重服而言也。如或为本生父母降服不杖期。而丧未毕。或罢养。或见出。则亦以始制为据。而不更制父母之本服乎。丧服曰。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小记曰。为父母未练而出则三年。此实再制之明证也。朱子所谓服已成而中改未安者。盖言既着其服则制度之些少差处。不须中改矣。至于嫡孙持斩。其说不同。此汉晋间。神主之制犹未明。至伊川。始行于上下。而又有旁题之规。为祖服周之说。单举以论则似合于人情。而以旁题孝孙奉祀考之。则为后服斩。皎如日星。如使通典诸儒又闻此论。未知复以为如何。此浅见欲质百岁之前而恨无其路者也。

服制令众长孙承重。决是代父服祖之明文。以程太中家言之。假长伊川未终丧而亡。明道嫡子。继伊川而承重。即服令之意也。倘或明道之嫡子嫡孙及嫡孙之同母弟俱不在。则继伊川承重者。即端彦也。此亦服令众长孙承重。而又岂非以子代父者耶。盖服令成于通典之后。不忍变在之义。亦无不察之理。而犹必以众长孙承重。直继其父。其不用通典说。可知矣。备要之所引。亦只服令宋议。而不及于通典。则为沙慎之见弃。又可知矣。浅见通典说。置而勿论。姑从服令备要而行之。似为寡。亦如何。过曾祖在世时。曾孙成人者亦有之矣。父未殡。祖父亡则依贺循言。服祖以周。既殡。继有曾祖之丧。则又依贺循言。更制曾祖之斩矣。然则于曾祖以斩衰终三年。于祖以期服与白衣行二祥。嫡孙于祖丧。不服斩而服期。则除期后。当以白衣临祭。均是当为承重之服。而或期或斩。其在礼意。岂不有乖耶。又按小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如或父未殡祖亡。父殡祖母又亡。则孙之于祖母。当持为后之斩耶。抑如服祖之期耶。若曰当如服祖之期。则父丧既殡。只服期而不服三年。亦何所据耶。若曰当持为后之斩。则长孙服重。不在祖而在于祖母。亦不为碍耶。嫡孙服祖。只止于期则触处不通。无一顺境乃如许。此又不可不致详者也。大抵此礼。自是大段变礼。而即人家多有之事也。服斩服期之间。辞说纷纭。久而不已。故悉陈浅见。以备裁教。文字亦觉支离。伏望并有以恕察也。

答或人

编辑

沈监司大祥未过。而嫡子意外奄忽。嫡孙侍直浩。当为代服矣。其代服行于何日耶。以日子计之。前丧大祥与后丧葬期。似当相值。此亦何以处之耶。

按。续解服制令云嫡子未终丧而亡。在小祥前则嫡孙承重者。于小祥受服。在小祥后则申心丧。并通三年。以此为据。沈令练事已过。再期又迫。而嫡子之丧。出于此际。其嫡孙不服代服。只申心丧。即礼意也。然沙溪曰。亡在练后。只申心丧云者。未知恰当也。古礼虽或如此。沙老之持难者。意在从厚。在今处变之道。只当代服斩衰而已。心丧之制。今不可举论也。若其受服之日。则退溪答嫡孙代服当在何日之间曰。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因受而服之。乃行奠。似为当也。既曰告于两殡所。则父丧在殡。亦甚明白。嫡孙之受服。在父丧前。亦无可疑。今以退溪所论推之。子之代父服祖。当在父丧成服之后。而沈侍直初既未及受服。则今依退溪说。行于来朔或其前朝奠。亦未为晩。但闻丧家方在避寓中。还入本家。迟速难期。设虗位成服。恐或无妨也。盖承重代服。何等重礼。久不受服。似甚不安。不可等待还入之日故耳。且葬日或与祥日相值。或在祥日之后则亦当于葬后卜日行祥。礼如同宫则虽臣妾之丧。葬而乃祭。况嫡子之丧在同宫者耶。祥事如或卜日退行。虚度祥曰。情礼快然。略设酒馔。告辞就哭。恐似得当。

今依来示。欲于来朔设虚位行代服之节。而凡有事则告。礼也。今此代服。当有告辞。告虚位似为未安。还入本家之后。追告几筵。亦无妨耶。考见备要则成服下斩衰三年条注。经传通解宋敏求议曰。子在父丧而亡。嫡孙承重。礼令无文。大凡外襄终事。内奉灵席。为练祥禫祭。可无主之者乎。当因其葬而再制斩衰三年云。此葬字。指后出之丧而言也。然则代制成服。似在葬后。若用退溪议则恐违于因葬再制之义。且歉于不忍死其亲之意。未知如何。

追告几筵。似为得宜。代服一款。通解本文曰。本朝石祖仁言祖父中立亡。叔从简成服后亡。祖仁是嫡长孙。欲乞承祖父重服。博士宋敏求议云云。当因其丧而再制斩衰服三年。盖祖仁之父。即中立之长子。先中立已死。从简即中立之次子。而宋时用兄亡弟及之例。故从简主中立之丧。成服后从简又死。祖仁请代其祖丧也。因其葬之葬字。指前出中立之丧。非指后出从简之丧也。从简之丧则于祖仁乃是叔父。再制于葬时。实无其理。其所谓再制。盖言代服于中立之葬时云耳。亦非谓制于葬时。始服于葬后也。大抵祖仁之于从简。既是叔侄。葬前虽即代服。本无不忍死其亲之嫌。而必使之待其葬者。盖葬时启殡之日。更用初丧之礼。故再制必待其时。亦礼意也。然通典贺循丧服记曰。父死未殡而祖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父未殡而服祖以周者。父尸尚存。人子之义。未可代重也。据此父既殡之后。代服祖服。不害于人子之不忍死其亲之意。退溪之说。似本于此。今当据此而行之也。

答或人

编辑

祖父丧。既未经葬。代服之当在葬前。礼意人情之所当然。而然退溪所论朔望朝奠之说。亦未指一方。以此持疑。

退溪既曰其成服之节。但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仍受而服之。据此则何尝有亦未指一之意耶。唯当就朔望朝奠两款。择而行之而已。宁有他哉。盖承重礼重。而祖丧无主。则代服迟退。事甚未安。既有朝奠受服之文。则不必迟待来朔日也。

祖妣丧既经葬事。而来教以祖父祖妣两丧代服。皆行于成服翌日为当云。而但问解祖丧父死代服条下段。有小祥前则于小祥日受服之文。第未知小祥前云者。或指小祥月未经小祥而遭丧者耶。自葬以后未经小祥之前。通谓之小祥前耶。前后丧之葬未葬。既已不同。而同日代服。未有明文。今此下教。必有所据。伏望更为详细指教。

问解祖丧父死代服条下。服制令小祥受服云者。自葬后未经小祥之前。通谓之小祥前也。大抵古者改受服。元无无时举行之礼。出嫁女遭私丧后。被出还家者。练时受服三年。即小记之意也。服制令小祥受服。盖本于此。而事多窒碍。终难遵行。识礼之人。弃而不用。其间得失。今不暇尽论也。退溪朔望朔奠受服之说。益复精详。允合情礼。固当依此而行之也。同日代服。诚无明文。固难以已见为断。而玄石文集中。有长子死未成服。父母殁则其成服先后之问。答曰。沙溪云待成服日。先父而后子为当。然恐当更观日子远近及受服轻重而酌处之也。据此或同日。或先后日成服。俱无不可。而大抵代丧追服。则与丧出后必趁四日之限。而随先后成服者有别。虽同日。分其轻重。前后成服。亦无所妨。惟在量处。

上明斋

编辑

闵彦晖尝曰。服制令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嫡孙亦其承重云者。本于宋朝兄亡弟及之礼。故所谓嫡孙承重。指其以侄继叔。不指以子继父也。问解,备要。删其兄弟字。直云嫡子未终丧而亡。有若父死而子代承重者然。殊非服令本旨云云。浅见则窃以为不然也。盖以伦序之义言之。兄固先于弟矣。以死生之道言之。兄岂必先于弟耶。若兄先亡而弟后亡。嫡孙固当继叔矣。若弟先亡而兄后亡。嫡孙不当代父耶。或嫡子兄弟并亡于一二日之内。嫡孙其将继叔乎。抑将代父乎。服制令所云。虽主于兄亡弟及。亦不包此数义而言之耶。盖宋朝公私。专用兄亡弟及之礼。故服制令之言如此。然此本非通行之正礼。如我国专用宗法。而今因服令所言。只以为以侄继叔之证。则祖丧中父卒之嫡孙。将无以依据而代父服祖。沙溪删其兄弟字。归重于嫡孙代斩之义。而宋时兄亡弟及之谬制令。不当更论故也。其所以商量去取者。极有意思。恐不可遽尔为非也云云。亦如何。

答曰。彦晖所论。此亦曾闻之。而其时亦以为不可从矣。盖彦晖之意。专主于不忍变在之义。鄙意则以为不忍变在之义。有用不得处。如父死未殡。服祖以周之说。如来教所云是也。崔相公所论。亦如彦晖之言。顷者郑判书家承重事。因郑修撰之问。只依左右之所论而答之矣。未知已闻之否。彦晖则其时主不忍变在之义甚固。未知果如何。

答南子闻

编辑

古者追服。必于虞与小祥举行。故过此则不得追服。礼也。是以。宋服制令曰。嫡子未终丧而亡。嫡孙亦其承重。亡在小祥前者则于小祥受服。而亡在小祥后者则心丧幷通三年而除云云。今此追服。既当小祥后则虽是当服。固不当举论矣。然退溪以朔望受服之意。已为立论。仁宣王后追服时。为朝家取用。今于朔望受服。不能无据。

答李仲晖

编辑

今有人父死才十日而母亡。问其服于侄。侄答曰。当服期。盖从庾徐诸说也。朴舍人涏氏曰。当服三年。此说如何。大槩古礼。父丧三年之内。无论殡祥。服母期。唯杜元凯之说稍异。沙溪有父殡前服母期之论。而至父丧将竟。而又值母服。犹疑其服期之不合于情理。今朴丈之说。又复如此。此亦以情理为重而不悖礼意耶。

此是李监司家疑礼耶。浅见则当服三年。故答之如此矣。盖父丧十日母亡。则贺循说及太始制。所谓父殡之限已过矣。仪礼䟽。父丧将除。又遭母丧而服期。全失经旨。此则似不深论矣。庾徐问答。专是父在母丧中变礼。初非父死中遭母丧而言矣。此三款说。俱不当为的证。杜元凯说。据其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之语。则虽似父葬后母亡。见其杜说所论大体。则似指父母两服互服而言。恐非父葬后母死而始服母服也。问解父丧中母死条。杜元凯云云下注。沙溪曰。杜说似无服期之意。古人之见。亦同于浅见矣。盖已上诸说。其于不服三年之义。元无依据则当伸其母。无甚可疑。情理为重之说。非所可论。亦如何。

答或人

编辑

今有妇人之丧。才过成服。其长子又死。长孙代服否。或言长孙有祖父主丧。未及承重则不可代服。或言三年之内象生时。至于葬前。尤异葬后。代服父服则是丧其亲也。未知如何。盖长孙既丧祖母。又丧父十馀日。旋遭母丧。未知当服齐衰三年乎。或言当服杖期。亦如何。

父母丧中子死。而孙之代服与否。礼经无文。而通典贺循丧服记曰。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此谓嫡子为父后者也。父未殡。服祖以周者。父尸尚在。人子之义。未可以代重也。庾蔚之曰。诸儒及太始制。皆云父亡未殡而祖亡。承重适者。不敢承祖重。为不忍变于父在也。见此两说。父未殡则嫡孙不敢承重。父已殡则嫡孙得以承重。即通典古礼也。丧服啚式宋服制令曰。适子兄弟未终丧而亡。嫡孙亦承其重。无嫡孙则众长孙承重。盖宋时用兄亡弟及之礼。虽是嫡子之弟。嫡子亡则亦承其祖称之重。故有嫡子兄弟未终丧而亡之语矣。其所谓众长孙者。即嫡子之弟之子。其父在祖丧而亡。则无论其未殡已殡。即承重代父服祖。此服制令之意也。盖此礼成于通典之后。而贺,庾两论。又是丧礼节目之重者。取舍两论。商量必审。今考服制令。只有众长孙承重之文。而更无已殡未殡之论。则今依此例。长孙直服祖妣之丧。不无所据。而但祖父在焉则服丧承重。非所可言也。又按家礼杖期条曰。嫡孙父卒祖在。为祖母也。丧服啚式。本宗服之变者也。母条曰。祖父在而祖母卒。则其服如父在为母杖期。此即今日之明据。依此杖期。恐无可疑也。

父丧中母卒则不忍变在。不申母丧。亦礼经无文。而丧服齐衰章父卒则为母下贾䟽曰。按内则曰女子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注云故谓父母之丧。言二十三而嫁。不止一丧而已。故郑幷云父母之丧也。贾䟽此说。似为可疑。盖贾意以为父丧三年内。又遭母丧则用父在母丧之例。以母期之一年。合父二祥之二年。充其三十六朔三年之限。其所以为说者。不过据注。故谓父母之丧六字。而推衍如此耳。然注所谓父母之丧者。或父或母之一丧。岂谓父丧内继有母丧而言哉。如以父母之丧谓有两丧。则闻丧条郑注所言闻父母之丧。不得奔丧。奔丧条郑注所言父母之丧。见星而行。此父母字。亦是郑注。而与内则注。同是父母字也。又以父母两丧言之耶。或问于朱子曰。内则云女子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不止一丧而已。故郑氏注。幷云父母丧也。答曰。内则之说。亦大槩言之耳。其曰大槩言之者。女年二十。或父或母之一丧。三年通共言之。二十三年云矣。若尔则郑注父母丧初指一丧。本非父丧内又有母丧降为期而言也。贾䟽虽曰父服将除遭母丧。犹不得为伸三年。既违朱子大槩言之旨。又有一丧为二丧之失。则其不当准信明矣。通典杜元凯曰。若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至虞讫。服父之服。既练则服母之服。父丧可除则服父之服以除之。讫而服母之服。或者据此父已葬。母卒则服母服。以为父葬前母卒则不得伸服之证。若不伸服则其不变父在。可知。若使祖不在而遭此变礼。父与母既葬之后。母之神主。以亡室题之耶。以显妣题之耶。如以亡室题之则既葬立主之考。题于母之主。决无是理。既书亡室则虞卒祥禫祝文。亦以父生存㨾。书父之名乎。如以显妣题之则不变父在。除服杖期之子。题于母之主。亦违礼意。以此以彼。俱有所不通。无乃杜氏此说。随其父母丧变节。只言互服父母两服而已。非谓父葬前虽有母丧。不忍变在而不服母三年耶。问解沙溪曰。杜说则似无服期之意。古人所言。亦同于浅见矣。大抵丧服之贾䟽。通典之杜说。皆不为不申母服之证。而况闻其长子妇丧。出于长子丧已殡之后。贺循服祖以周之例。亦不可援以为言。而丧人尤无不申母服之义。服齐衰三年。于礼无碍。未知如何。

答郑士述

编辑

丧服啚式本宗服条。宋服制令曰。嫡子未终丧而亡。嫡孙亦其承重。亡在小祥前者则于小祥变服。亡在小祥后者则申心丧。并通三年而除。

愚按。今此新丧。出于前丧小祥之后。以服制令所言见之。则当不服承重之制矣。但所谓承重服者。别无他义。嫡孙承祖之重。故服亦以承重名之也。服制令既曰嫡孙亦其承重。则重服之当服。自是次第事耳。然以亡在小祥后之故。不服重服。只申心丧则无乃承重之义暗而不章。有举其半而遗其半之失耶。此甚可疑。

同春曰。啚式有云嫡子未终丧而亡。嫡孙承重。亡在小祥前者则于小祥受服。亡在小祥后者则申心丧。且引郑注女子遭丧而出者。始服齐衰期。出而虞则以三年之丧受。既虞而出则小祥亦如之。既除丧而出则已。以是为证。此则宋朝礼官之议。而扬氏采入于此。此书实朱门传授旨诀。非他书比。恐遵行无可疑。

愚按。女子为父母。初服齐衰期。小祥除服后。见出敀家则期服已为除矣。虽不复受服。无有所碍也。至于嫡子未终丧而亡者。则嫡孙不得不代父承祖重矣。既承祖重则独不服重服。夫岂礼意耶。宋朝礼官。引郑注除丧而出则已一款。以证小祥后承重孙亦无服之意。两礼所主。本自不同。何可比而同之。遽断以无服耶。

已上服制令及同春说则言承重于小祥后者。当不服承重之服也。

问解沙溪曰。亡在练后则只申心丧云者。未知其恰当也。

愚按沙溪此答。以服制令只服心丧之说。为不当而言也。

玄石曰。备要虽载通解嫡孙承重在小祥后则申心丧之文。然问解中有未知恰当之语。至于丧祭礼答问。使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而行之。顷年国家于仁宣王后追服时。亦用此礼云。然则今人遭此变礼者。似当以沙溪未恰之意。用退溪朔望之节而为之矣。

愚按。玄石此答。乃是晩年定论。当以是为正。

已上沙溪及玄石说则言虽承重于小祥后。亦当服重服之意也。

愚按。前后诸说。虽有不同之端。唯以退溪,沙溪及玄石说。断而行之。恐不违悖于情礼也。

退溪曰。今此代丧之事。其子则只当代父而行其未毕之礼而已。其成服之节。但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所以代丧之意。仍受而服之。乃行奠。似为当也。

愚按。退溪既曰但于朔望或朝奠。告于两殡所服之。则新丧成服日。前丧朝上食。似当设行。此时丧人告辞受服。似合退溪之意。或于朔望服之。亦无不可。唯在量宜而处之耳。

上玄石

编辑

朱子丧服箚曰。臣闻三年之丧。齐衰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无贵贱之殊。而礼经敕令。为父。嫡孙承重为祖父。皆斩衰三年。盖嫡子当为父后。以承大宗之重。不能袭位以执丧。则嫡孙继统。代之执表。义当然也。

谨按。朱子箚子所谓嫡子当为父后。以承大宗之重。不能袭位以执丧。则嫡孙继统。代之执丧。义当然也云云一款。可为父有废疾。子代祖丧之证文。门下以是断闵家之礼。盖本于此也。然朱子果以为箚辞。亦当通行于上下。则家礼斩衰条注。何以只曰嫡孙父卒。为祖若曾高祖承重。而不曰嫡孙父有废疾。为祖若曾高祖承重耶。且丧服图式。即黄勉斋所撰。而勉斋是朱门之嫡传也。朱子本意。勉斋诚无不知之理。其意亦以为箚辞当通行于上下。则啚式天子诸侯正统啚。为祖后者斩衰条。何以只曰父有废疾。孙为祖后亦斩衰。而本宗服之变为祖后者服斩衰条。不曰父有废疾。孙为祖后者亦斩衰耶。此固可疑。无乃朱子之意。以为箚文虽或如此。私家与国家。事軆自有不同。故代父执丧。家礼阙而不言。图式亦承朱子之意。只言于天子诸侯正统图。而不言于本宗服之变者条耶。此又精察而明审处也。

曲礼曰。七十老而传。䟽曰。父有废疾若七十。而子代主宗事也。必为宗子父者。以经言传。传者上受父祖之事。下传子孙。子孙之所传家事。祭事为重。若非宗子。无由传之。但七十之时。祭祀之事。犹亲为之。其视濯漑则子孙。故序卦注云谓父退居田里。不能备祭宗庙。长子当亲涤濯鼎俎是也。视□□□□□□□谨按崇旨。又以七十老而传。为闵礼之一证。此亦似未然。夫七十老而传。即礼也。而䟽曰。七十之时。祭祀之事。犹亲为之。其视濯漑则子孙云云。据此则所谓老而传者。不过家中凡事及祭时濯漑鼎俎。传于子孙而已。本非子代其父。全主祭祀。而父则不预之谓也。亦非庙中神主都用改换。而作嫡子名奉祀之谓也。又按曲礼曰。七十唯衰麻在身。飮酒食肉。处于内。礼注曰。七十之年。在死不远。略其居丧之礼。严陵方氏曰。七十则衰麻之外。与平居无异。王制曰。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礼注曰。或有死丧之事。唯备衰麻之服而已。严陵方氏曰。七十曰老而传。故致政。盖外则致其政于君。内则传其事于子孙也。唯衰麻为丧。则与曲礼言唯衰麻在身同义。齐丧之事犹及也。所以异于八十者欤。王制曰。八十。齐丧之事不及。据此虽七十老而传之后。如有死丧之事。则当服其衰麻无疑矣。老传而有父丧。则子服斩衰。孙亦服斩衰耶。然则一丧两世持斩。礼无其例。未知如何。

朱子大全致仕告家庙文略曰。行年七十。衰病侵陵。已蒙圣恩。许令致事。所有家政。当传子孙。而嗣子既亡。藐孤孙鉴。次当承緖。又以年幼。未能跪奠。今已定议。属之奉祀。使二子埜在。相与佐之。又曰。如以恩灵尚延喘息之间。犹当黾勉提揔大纲。不使荒颓以辱先训。

谨按。朱子虽有老而传之告文。见其犹当黾勉提揔大纲之语。则虽使鉴属之奉祀。其不以家事祭事一切专委。庙中神主。都用改换而以鉴名书奉祀可知。正是䟽所谓祭祀之事。犹亲为之。其亲濯漑鼎俎则子孙之事者也。此亦非闵家代父服丧之明证也。

又按。士昏礼曰。宗子无父。母命之。郑注曰。宗子。适长子也。礼七十老而传。八十齐丧之事不及。若是者子代其父为宗子。其娶也。父命之。此注朱子取入于通解士昏礼条。而其下曰。今按言宗子无父。是有父之宗子。如老而传。齐丧不及者。其子虽代父主家。至于遣使定昏则犹父命之。无父然后母命之云云。若使八十之人遭父母丧。其子为宗子。代父服丧。则定昏遣使时。亦当亲自命之。必待父命之。何哉。见其父命之字。则统尊之义犹在父。可知矣。统尊之义犹在父。则所谓齐丧之事不及者。自是大纲说。而所谓子代其父为宗子者。亦非如无父之宗子。其或如有父而摄主之为者耶。然则与朱子老而传告文。唯当提捴大纲之说。窃恐同一义例也。

通典庾蔚之云诸儒及太始制。皆云父亡未殡而祖亡。承祖嫡者。不敢服祖重。为不忍变于父在也。贺循丧服记云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盖父尸尚在。人子之义。未可以代重也。

谨按。已死之父。尚且以未殡。不忍变在。服祖以周。则况废疾之父。子代服祖。此果人子之情理而事礼之所安耶。闵家之代父持丧。于此益见其可疑也。

拟上玄石

编辑

大全书奏稿后。准五服年月格。斩衰三年。嫡孙为祖。谓承重者法意甚明。而礼经无文。但传云父没而为祖后者服斩。然而不见本经。未详何据。但小记云祖父没而为祖母后者三年。可以旁照。至为祖后者条下。䟽中所引郑志。乃有诸侯父有废疾。不任国政。不任丧事之问。而郑答以天子诸侯之服皆斩之文。方见父在而承国于祖之服。向来入此文字时。无文字可检。又无朋友可问。故大约且以礼律言之。亦有疑父在不当承重者。时无明白征验。但以礼律人情大义答之。心常不安。归来稽考。始见此说。方得无疑。乃知学之不讲。其害如此。而礼经之文。诚有阙略。不无待于后人。向使无郑康成则此事终未有决。断不可直谓古经定制。一字不可增损也。方先生上议时。门人有疑者。先生未有以折之。后读礼记正义。丧服小记。为祖后者条。因自识于本义之末。

按。更详朱子奏箚则其所谓臣闻三年之丧。齐䟽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无贵贱之殊。而礼经敕令。子为父。嫡孙承重为祖父。皆斩衰三年者。通指贵贱而言也。其下所谓盖嫡子当为父后。以承大宗之重。而不能袭位以执丧。则嫡孙继统而代之执丧。义当然也者。见其文势。当蒙上文。故亦通指贵贱可知也。然则据此而断闵家代服丧之礼。诚无不可也。但父在而承祖重。古无其礼。虽以书奏稿后者言之。其曰五服年月格。斩衰三年。嫡孙为祖。丧服传父没为祖后者服斩。小记祖父没而为祖母后三年。此皆父没而嫡孙承重三年。亦非父在不能执丧而嫡孙承重三年之意。则其于宋宁宗之承重于孝宗。似非榇合之直证。故书奏稿后曰。亦有疑。父在不当承重者。时无明白征验。但以礼律人情大义答之。心常不安。小注又曰。方先生上议时。门人有疑者。先生未有以折之。见此数条则以其箚辞无明证。朱子亦无以解或人之惑。可知也。及见郑志。乃有诸侯父有废疾。不任国政。不任丧事之问。而郑答以天子诸侯之服皆斩之文。然后始涣然于父在而承国于祖之服。第未知郑意只答天子诸侯代父服斩而已耶。抑虽主天子诸侯代父服斩。而通指士庶而言之耶。朱子所谓见此说。方得无疑者。亦只据天子诸侯耶。抑通指士庶耶。此诚难知处也。大抵父王有废疾。不任国政。不任丧事。则嫡孙代服祖而莅国政。势固然也。至于私家事例。与国不同。父若不能执丧。则唯当告辞而摄事。何遽父在而代斩耶。朱子所得郑说。只为天子诸侯之证。初非士庶可据而为例。是以丧服啚式本服之变者条。父卒为祖后者服斩。为祖母后者三年。天子诸侯正统图曰。父有废疾。孙为祖后。亦斩衰三年。据此则父没为祖父三年者。公私之礼文。在承统于祖服者。即天子诸侯之礼。啚式即勉斋,慎斋之所辑成也。今依两贤之旨施行。似得朱子之本意。未知如何。

答李仲晖

编辑

问。祖在祖母丧。其父服期。未毕丧而身死。则其子亦当准代服之礼。服杖期否。

家礼杖期条及丧服啚式。本宗服之变者条云嫡孙父卒祖在。为祖母。其服如父在为母。惟是两文。正为今日准备。依此代服杖期无疑。似不当更容他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