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李克强
200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本作品收录于《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01年政府工作回顾

编辑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省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基本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初步测算,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5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在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4119万吨;肉类总产量541万吨,增长4.6%。全年工业增加值2287.6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1.8,是近年来最好水平,产销率97.9%,实现利润138.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7.8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7.7亿元,增长8.6%,其中各项税收226.6亿元,增长16.2%,占财政收入的比重84.7%,提高5.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530.2亿元,比年初增加79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85.7亿元,增加534.3亿元。

  落实“十五”重大举措,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两个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1514万亩,比上年增长77.7%,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增强;奶类总产量30万吨,增长48.5%,一批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集中力量安排了一批重点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培育和发展。以“三点一线”为重点的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成效显著,旅游总收入385.5亿元,增长8%。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4.5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81万;新增粮食仓容22亿斤;新增高速公路570公里,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在全国位次由第13位跃居第6位。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28万千瓦,是增量最多的一年。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城市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开工建设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新校区,省属高校投入40亿元,增长25%。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省级下拨33.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解决县乡拖欠工资问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全省129个统筹地区全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456万人。行政审批制度和市县机构改革逐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东引西进取得新成效,外贸出口增长14.9%。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新进展。继续巩固和扩大“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重组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校录取率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校生达36.91万人,增加10.6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94.73万人,增加19.5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启动了一批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工业污染源得到控制。国土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8%和4.9%。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事业继续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所完善。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工作、气象、测绘、军工、人防、参事、史志、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选派4万名干部驻村工作,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继续开展“热爱河南,增辉中原”活动,不断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小城镇、文明行业和文明景区创建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风貌和城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推行村务公开,实行民主选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整治斗争取得新成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社会投资尚未全面启动;经济结构仍不合理,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农村因灾返贫需要救助人口较多;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实际利用外资下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任务仍很艰巨;相当一部分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欠发工资问题仍很严重。同时,还存在其他一些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200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编辑

  今年我省经济发展既面临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又有许多有利条件。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减缓,我国外部经济环境趋紧,我们有可能面临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有利于改革和发展,但我省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和产品将受到较大冲击,我们有可能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经济运行去年已经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加之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缓解,今年要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同时必须看到,我们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回旋余地较大;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开放,促进我省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后劲增强。这些都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趋利避害,尽力发挥比较优势,确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积极寻求后发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善于利用区位优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不断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重点落实“十五”计划提出的“五个调整”和“八项举措”,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加快开放,优化环境。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工业优化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力争达到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和新产品产值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外贸出口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在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把实现较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使经济发展成为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发展,使发展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保障上。这既是政府工作的奋斗方向,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

积极扩大内需

编辑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省人口多,市场潜力大,在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趋紧的新形势下,扩大内需是应对严峻形势的根本措施和现实需要。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消费需求

编辑

  我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整体购买力十分重要的措施。争取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用好中央和省专项补助资金,并以此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和完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办法,力争使农民直接得到实惠。从资金、技术、信息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引导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拓农村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加强农村道路、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加收入和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对农民反映强烈的建房、用电等方面乱收费进行专项治理,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减负增收。

  增加城市低收入居民收入对于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具有重要作用。继续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任何地方不得发生新的拖欠。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符合规定的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保障费征缴工作,提高收缴率。拓宽就业门路,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有条件的城市要适当提高保障标准。今年省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低保”支出,各级都要单列“低保”支出,实行专户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各级财政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安排好社会保障资金,努力保障每一户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

  保证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是拉动消费的重要方面。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县级统一管理的政策,实行专户管理。继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并相应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通过转移支付和调整支出结构,下力气解决欠发工资问题,未补发完拖欠工资的县乡,要集中资金补发,确有困难的,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助。凡是拖欠工资的县乡,不准机关盖办公楼、买轿车,不准领导干部出国,不准用财政性资金上新的建设项目,违者要追究领导人的责任。

  进一步清除限制消费的各种障碍,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扩大居民消费信贷等办法,鼓励居民扩大消费。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

编辑

  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确保在建国债项目大部分建成,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中型项目。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黄河、淮干等堤防加固和河道治理工程,加强黄河滩区安全设施建设,加快白龟山等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抓好盘石头水库、新三义寨南线引黄工程等项目建设和梅山、鸭河口等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全面实施洪汝河下游治理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小洪河治理工程,做好燕山水库、河口村水库前期工作。配合国家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抓好240万亩退耕还林(草)工程,加快黄河、淮河生态防护林和其他绿化工程建设。推进交通能源建设。建好宁西铁路河南段,加快驻马店至信阳、许昌至南阳、郑州至少林寺等7条587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建设,确保焦作至省界、周口至省界、洛阳至大安3条155公里建成通车,争取濮阳至鹤壁、漯河至平顶山等8条600公里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继续加快国道、省道主干线及县乡公路建设,提高全省路网密度和公路等级,确保全年投资完成150亿元以上。配合国家建设好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建设沁北电厂、永城电厂,实施农网改造二期工程,改造面力争达到90%,努力完成18个省辖市城市电网改造任务。加快梁北矿和永夏矿区城郊矿建设,争取永夏矿区新桥矿开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新乡、安阳等城市10个污水处理厂全部完工,实施中心城市水源改造和严重缺水县市供水工程。加快郑大新区、河大新区、省中医学院一附院病房楼和各省辖市中心血站建设,争取建成省体育中心主体工程。

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展消费空间

编辑

  发展服务业具有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效应。积极发展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扩大住房消费。全面放开住房二级市场,加快房产证发放进度,努力活跃住房交易市场。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难。研究制定城建规费、购房入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家居装修、物业管理等房地产伴生行业。

  开拓旅游市场,扩大旅游消费。将“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延伸到三门峡、商丘,综合开发南太行、豫西伏牛山区旅游资源,设计若干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倡导“河南人游河南”,吸引更多省外、国外游客来河南。在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鼓励开展生态游、休闲游、风光游和假日游。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深层开发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旅游关联产业。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经营。

  发展新兴服务业,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公司。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金融保险电子信息化,努力扩大电子商务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视频互联网业务。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基本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业。

做好财政金融工作,支持扩大内需

编辑

  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做好财税工作。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加强征管,强化稽查,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所有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都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收支彻底脱钩,收缴彻底分离。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推行会计委派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积极向银行推荐有效益的项目,协调银行落实贷款承诺,支持重点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贷投放,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和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支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严厉查处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取缔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创新

编辑

  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提高我省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关键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一)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继续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抓好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和小麦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引进和培育优良畜禽品种,提高各类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奶业生产,规划实施好黄河滩区绿色养殖工程,推进规模化养殖和畜产品深加工。压缩市场滞销的一般粮食作物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林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养农村产销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广大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集中使用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重点支持“两个基地”建设。

  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开发生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品牌农业。努力开辟农副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技术途径和市场空间,把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对土地流转的引导和管理。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扩大以工代赈规模,争取解决8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并力争用两年时间解决山区丘陵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要特别关注农村特困户的基本生活,确保每一户居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

  (二)调整工业结构,推动工业优化升级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推动五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抓住国家支持中部地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机遇,积极筛选上报一批符合国债支持条件的新项目。省里继续安排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支柱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加快一批骨干食品工业项目建设,培育名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快煤炭液化项目前期工作。改组改造机械装备工业,抓好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配套的设备国产化项目建设。支持煤电铝联营,以优势企业为依托,整合相关企业的资产,提高铝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促进纱、布和面料的升级改造,拉长产品链条。调整烟草工业组织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规模效益。做好林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强化现有造纸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清洁生产。加大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改力度,积极开发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继续依法关闭那些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禁乱上小铝厂、小火电厂等项目,坚决制止新的重复建设。

  (三)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要把科技工作作为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加快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步伐,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农民开展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增加科技投入,抓好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办好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区。

  要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特别是政府信息网络建设,争取在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大力推广和普及信息应用技术,有选择地发展信息产品,培养各类信息技术人才,努力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调整城乡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继续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方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开发郑东新区,开工建设绕城高速公路,拉大城市框架,将郑州尽快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中原城市群和其他省辖市建设,发展若干个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大对省定26个重点县市的扶持力度,促其尽快发展成中等城市。加快117个重点镇建设,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每个城市都要形成产业支撑,增强经济功能,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大中城市放宽户籍限制,凡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人员,原则上都可在城市落户;在小城镇和县城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政策。政府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土地管理办法,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资金筹措机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切忌盲目发展。

  (五)调整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促进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其健康发展。除国家明令禁止经营的项目外,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并自主决定经营项目。要运用财政贴息、设立担保基金和投资补贴等形式,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以多种方式向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投资。在银行贷款、劳动用工、土地使用、进出口权限、直接融资等方面,使个体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享有同等待遇。建设好省、市两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多种服务。

  (六)优化人才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劳动者。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本科招生规模要比上年增长15%。加快重点院校、学科、实验室建设,积极发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入世需要的专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吸引国内外名牌高校来我省合作办学,继续利用驻豫解放军院校的办学力量,培养我省急需的专业人才。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等各项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环境,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编辑

  面对国际经济的严峻形势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情况,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推动发展,通过加快开放提高我省经济的竞争力。

  (一)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途径,推进现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力争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70%。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其上市步伐。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积极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争取尽快形成5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3—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国家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规模等政策,推进企业兼并破产工作。积极申报和实施新增破产项目,争取一批债务沉重、扭亏无望的企业平稳退出市场。各省辖市都要选择若干大中型困难企业,落实政策措施,帮助其走出困境。各县市要采取多种形式,一厂一策,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二)努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从产权制度、准入制度、服务制度入手,下决心改革投融资体制,逐步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力争社会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强直接融资工作,努力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方式。设立创业投资政府引导资金,组建创业投资机构。构建融资平台,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提高市场化融资水平。努力开展项目融资,转让现有公路、桥梁、电厂和城市公用设施的股权或经营权。做好证券公司的资产重组,组建我省综合类证券公司。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切实做好应对入世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过渡期的宝贵时间,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和调整工作,尽快提高适应能力。加快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善于利用世贸组织赋予的权利,认真履行承诺和义务,合理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学习、宣传、普及世贸知识,培养适应入世需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各类人才。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把利用外资同产业升级和国有企业重组改造结合起来,支持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以收购、兼并、创业投资等形式,投资我省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改进招商方式,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实行商业化招商,积极开展委托招商和专业化招商。精心组织好2002年中国河南经济贸易洽谈会。

  坚持以质取胜,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快各类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确保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全面实行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备案制,推行中小企业进出口代理制。用好外贸出口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品、成长性强的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办厂、承包工程和输出劳务,带动我省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

  落实东引西进工作方案,提高东引西进实效。深化豫粤、豫沪合作,落实豫津、豫桂经贸合作签约项目。继续开展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与粮食主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扩大我省粮食在主销区的销售量。加强与跨国公司驻华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吸引外商来河南投资。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扩大适应中西部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提高我省产品在中西部市场的占有份额。

  (四)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行政执法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严禁以罚代管、以罚代法。采取集中行动,坚决制止对企业进行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深入开展打假打诈联合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文化市场和税收征管秩序,坚持不懈地打击传销和走私违法犯罪活动。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重视信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的行为,发挥其维护市场秩序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监察,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重特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编辑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统筹安排好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重视老龄工作,提高老龄人口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建设和城市园林绿化,抓好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突出水污染防治,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做好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

  (二)推进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弘扬中原优秀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重视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和文物,做好申报安阳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改善城乡医疗条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着力办好省九运会。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重视统计工作,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的统计监测与研究。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继续做好审计、侨务、对台、气象、地震、人防、测绘等工作。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积极支持驻豫解放军、武警部队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想部队之所想,帮部队之所需,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城市民兵组织调整改革中,注意解决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实际问题。妥善安置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巩固和扩大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成果。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广泛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继续开展“热爱河南,增辉中原”活动和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认真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推进殡葬改革,引导农民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氛围。

  坚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各项法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依法做好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打击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爆炸、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盗窃、抢夺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经济犯罪。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阴谋破坏活动。坚持不懈地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的管理,严格执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物品的管理规定。建立反恐怖斗争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种恐怖活动。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各种群体性事件,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简化、下放行政审批权限。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期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制度,推行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集中审批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坚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加快市县乡机构改革,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转变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的作风。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使今年成为转变作风年;要深入实际,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使今年成为调查研究年;要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使今年成为优化环境年。各级政府和全体公务员,都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切以河南的发展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辜负9500多万河南人民的重托。

  各位代表: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开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懈奋斗!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