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NLC404-01J002823-28776 平潮 1932年1期.pdf/22

本页已校对

都已制定),而潮音闰母尚付阙如。作者因对此种运动,万分同情,就力 之所及,乃有本篇之作。

如果以潮语化的国语罗马字作为潮汕一带民众教育的工具,敢信民众 学习几月之后,消极方言,即可用以书写口所能言的意思和情绪,彼此不 见面,以土话写在纸上,也能通情达意;或读潮语罗马编译(编,编本地 所特有的文学,故事,和本地所切需的农林学常识;译,译国语,古 书,或外国文)的书籍,或读附有潮语罗马字注释的汉文,以提高民众自 身的知识。积极方面,兼学习国语罗马字(只要再学习几个潮语所无的声 母和韵母就够了),藉以直接读用潮语罗马注释的国语读物,使国语更加 普遍化。这似乎过于吹牛,其实,只要潮语罗马字达到“俗成约定”之日 ,凡所期望的种种,即可马上实现。过去民众教育之所以不见多大收效, 毛病即在于工具不良。诚以国语区域言文(白话文)虽非完全一致,然所 差很微,而用汉子为实施民众教育的工具,尚且少所收效,乃欲在言文异 趋[1]的潮汕,民众教育亦以方块字为工具,其效力之微,更可想而知 之了。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不良,事倍功半,工具 良好,事半功倍,这是一定的道理。故知欲民众教育之收效大费力少,必 先要有好良之工具。潮语化的国语罗马字虽未加试验,然我敢相信是潮汕 推行民众教育的适合工具。

潮汕各处村名,口头跟纸上的称呼,有的相差简直不可以道里计;一 般没念过书的民众名字多属土音,有的土音连土字都没有,并且土字又非 一致,各地每多歧异,即如“𥅽”字就作者所知已有三种读音和三种意义 ,所以记载一切人名地名有时也成一件难事。即如所谓读书人也者要记载 古怪的人名和地名,有时也得下问一班习于俗务者。从前有了十五音,

  1. 潮语跟文言文相差很远,跟白话文也不相近。听说外地人看汕头报,碰著以潮语 化的文章所记新闻,往往莫明其妙。作者文辞不修,本文想也难免有这个毛病, 于此附带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