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支持科技創新發展若干財政政策措施》政策解讀

《河南省支持科技創新發展若干財政政策措施》政策解讀
制定機關: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月24日
http://www.lushixian.gov.cn/pageView/article.html?pageNum=1&lmid=1742&wzid=991300&rlmid=1732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持續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財政職能,支持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支持科技創新發展若干財政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現解讀如下:

  一、出台的背景和意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提出要下非常之功、用恆久之力,努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在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等多方面作出了系統安排部署。2021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當前我省正處於調結構、穩增長的關鍵節點,亟需創新驅動助力高質量發展,但部分企業、科研人員對於政府政策導向知悉不夠,亟需整合出台支持創新發展的財政政策體系,以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推動和助力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此,省政府責成省財政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教育廳、科學院等部門和單位對現有支持科技創新的財政政策措施進行了梳理,借鑑了山西、福建、廣東等省先進做法,研究提出十大類別34條具體財政支持政策,統籌科技資源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集中力量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整體考慮

  《若干政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科技創新重大決策部署,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優化支出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助力我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主要遵循四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聚焦重點、精準發力。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支持創新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聚攏政策、聚集資金,重點支持鍛造一流創新平台、凝練一流創新課題、培育一流創新主體、引育一流創新人才、打造一流創新環境。二是堅持統籌整合、加大投入。堅持「緊日子保基本、調結構保戰略」的原則,在立足於統籌整合、用好用活現有政策和資金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財政科技投入,增強財政政策引導效果。三是堅持創新機制、注重績效。創新財政投入機制,綜合採用前補助、後補助、基金、貼息等方式,強化激勵引導作用。加強政策實施績效評價,強化結果應用,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四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和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激發市場創新活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主要政策措施和創新點

  《若干政策》十大類34條具體財政支持政策。一方面匯總了現有的企業研發補助、院士基金、支持科研成果轉移轉化、落實科技企業稅收優惠等17條政策。另一方面參考部門政策建議,研究擬定17條新政策,進一步完善了財政支撐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主要包括:

  (一)創新財政支持方式。一是通過「一事一議」支持省實驗室、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省級層面設計布局的嵩山、神農種業、黃河等省實驗室給予開辦費和建設期研發經費支持。對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獲批的國家實驗室(分基地),根據科研實際需要,按照「應保盡保」原則足額保障科研經費需求。二是採取績效考核、優秀獎補等後補助方式,對批准建設的中試基地、省產業研究院等給予支持。三是綜合多種方式支持智慧島市場化運營融資。對運營公司發行企業債券融資的,給予最高30%貼息補助,省市按照1:1負擔;對建設期滿通過考核的智慧島給予最高5000萬元後補助。

  (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發展。給予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專項資金引導支持,推動兩校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晉位升級。實施「雙一流」創建工程,推動更多高校進入「雙一流」建設行列。安排專項經費,支持省科學院重振重建、省農科院做優做強。

  (三)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鼓勵省內企業藉助省外境外科技力量攻克河南產業發展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對「揭榜掛帥」形式產生的項目,省財政按不超過合同額的30%給予支持。採用「基礎+增量」的補助方式,對建立研發預算制度、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根據其上年度研發費用及增量情況,給予最高20%比例不超過500萬元的後補助支持。

  (四)完善多方參與支持基礎研究的新機制。設立總規模1500億元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和150億元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推動省級與各地、高校、科研院所、醫院、企業等共同出資設立科技研發計劃聯合基金,進一步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科技企業和投入基礎研究。

  (五)鼓勵區域創新發展。對於地方政府主導創建的省實驗室,根據地方政府投入情況給予一定研發補助。鼓勵市縣對科技信貸給予貼息支持,省財政根據市縣貼息規模按不超過30%的比例給予獎補。引導各地優化創新生態,帶動研發投入提升。省財政對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速快和強度大的市(縣)給予一定獎勵。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