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廠是怎樣年產五百輛汽車的?
一個小廠是怎樣年產五百輛汽車的?
——江西井岡山汽車製造廠的調查報告 |
|
內容提要:這個工廠一九六八年以來自造專用機床九十七台,占全廠機床、設備百分之四十五,超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全廠機床、設備的總和。本文說明,只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堅持自力更生,充分依靠群眾,大搞技術革新,勤儉辦工廠,一個小廠也可以為國家做出較大的貢獻。
江西井岡山汽車製造廠,原來是一個只有六百多名工人,八十八台機床、設備的汽車修配廠。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工人群眾和幹部的革命積極性和革命創造性。一九六九年,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思想的指引下,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搞群眾運動,開展技術革新,堅持勤儉節約,一年內就製造了五百一十六輛井岡山牌汽車,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這種井岡山牌汽車的發動機、大梁、前橋、駕駛室等主要部件,全部是他們自己製造的。經過試驗鑑定,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早期出廠的汽車,現已遍布全省各縣,翻山越野,運貨載人,有的已跑了四萬多公里,使用性能良好。
這個小廠是怎樣在一年內就造出五百輛汽車來的呢?
突出無產階級政治 落實自力更生方針
編輯自己動手造汽車,這個廠的廣大革命工人很早就有這個雄心壯志。一九五八年,在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指引下,工人們就提出要製造汽車。但是,由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推行「洋奴哲學」、「爬行主義」、「專家治廠」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走資派胡說什麼「汽車是洋東西,沒有專家,沒有成套設備不能造」,硬是把工人的革命要求壓了下去。一九六一年,工人們自己動手造出了一輛汽車。走資派暴跳如雷,說他們是「不務正業」、「異想天開」,並且故意把廠里的有關設備和技工調出去,妄圖叫他們死了造汽車這條心。工人們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憑一雙雙鐵手,用大錘也要砸出汽車來,不造出汽車死不瞑目!」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使這個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人們憋了多年的為革命造汽車的勁,象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他們喜氣洋洋,鑼鼓喧天,把汽車製造廠的牌子掛上了廠門。自己動手試製汽車的戰鬥打響了! 但是,兩條路線、兩種思想的鬥爭並沒有結束。一九六八年初,廠革委會成立後,作出了年產五十輛汽車的決定。廣大革命工人堅決擁護,熱烈支持。可是有人卻說:「造汽車,說說容易,一輛汽車九千多個零件,缺一個也不行,還是等有了物質條件再上吧!」
坐等,還是創造?圍繞這個問題,全廠展開了一場大辯論。
在廠革委會、軍代表的領導下,工人們狠批了劉少奇的「爬行主義」、「洋奴哲學」等反革命修正主義黑貨,認識到坐等條件還是創造條件,不只是一般的思想認識問題,也是兩條路線鬥爭的反映。工人們說:人的因素第一。不怕沒有條件,只怕沒有志氣!全廠工人遵照毛主席關於「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的偉大教導,苦幹加巧幹,革命加拚命,開展了一場製造汽車的攻堅戰。
造汽車大梁,需要一千五百噸的壓力機,廠里沒有這種設備。工人們掄起大錘激動地說:「這就是我們壓汽車脊梁骨的設備!」一個老工人拿起一塊長五米二、厚五毫米的鋼板,往鐵砧上一放,對幾個小伙子說:「來,朝我這裡砸!」一錘一個震響,手震麻了,耳朵震得嗡嗡叫,嘴裡卻高聲念着「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硬是用大錘砸出了一根根大梁。以後,工人們開展技術革新,變手工操作為機械操作,生產的汽車大梁,又多又好,保證了生產發展的需要。
工人們以這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重重難關,造出了五十輛汽車。廠里有些人鬆了口氣,說:「我們用大錘敲出了五十輛汽車,這下國家總該給我們點東西了吧?」他們準備以五十輛汽車為本錢,向國家伸手要設備,要廠房,要投資。單是機床一項,就打算要求國家增撥五百餘台。廣大工人胸懷全局,堅決反對這種主張,說:「自力更生要一輩子,不能一陣子。我們寧願自己再吃苦千遍,也不能讓國家麻煩半分!」就在這個時候,上級下達了戰鬥任務,要求他們在現有的基礎上,爭取一九六九年年產汽車五百輛。
從五十輛躍到五百輛,這是個多麼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啊!工人們在這個嚴峻的考驗面前,半步也不後退。他們學習毛主席親自提出的「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和「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號召,認真分析了國際國內階級鬥爭的新形勢,把自力更生造汽車,提高到加強戰備,支援世界革命的高度來認識。他們豪邁地表示:「身在車間望全球,三十億人民記心頭,自力更生一輩子,困難雖大志不休。」全廠干群一條心,上下一股勁,用無數的汗水和心血,終於超額完成了國家的任務。閃耀着毛澤東思想的光輝,五百一十六輛井岡山牌汽車,從這個小廠開出來了!
大搞技術革新 自己武裝自己
編輯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後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江西井岡山汽車製造廠的革命工人,遵照毛主席這一偉大教導,在自力更生造汽車的過程中,大力開展技術革新,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幹。
他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產品設計上,搞突破,鬧革命。汽車設計,過去曾被走資派和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捧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只能照葫蘆畫瓢,連改動一個螺絲都不行。工人們打破洋框框,敢想、敢幹,大膽創新。在設計車頭、駕駛室的時候,全廠人人動手,個個動腦,有的工人不會畫圖,就用紙板剪,泥巴捏,先後提出了十幾種方案。最後議定一種新型的車頭和駕駛室,結構既簡單,製造又方便。
為了解決設備不足與成批生產汽車的矛盾,工人們成立了一支精密鑄造突擊隊,邊干邊學,刻苦鑽研,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基本掌握了這門技術,製成了十七種產品。連杆是汽車發動機的一個主件,原來是鍛打的,打起來既費勁,加工又困難。工人們用精密鑄造辦法,經過反覆試驗,取得成功。汽車前橋的工字梁,按過去的圖紙規定,非要用五噸重的鍛錘鍛打不可。工人們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決心以澆鑄來代替鍛打。試驗多次失敗了,有人說:「以鑄代鍛製造工字梁,聽也沒聽說過,搞不成拉倒吧!」工人們回答:「人家有的,我們要有。人家沒有的,我們也要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為革命沒有攻不破的技術難關!」他們認真總結了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持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去年一年內,全廠大搞工藝革新,共完成二十六個主要項目。
這個廠的工人們說:「一個好的革命戰士,不能依賴上級發武器,要從戰場上去奪取武器!」他們一面利用現有設備造汽車,一面自己設計製造成批生產汽車所需的各種專用設備,自己武裝自己。他們邊造汽車,邊造設備,既加快了自己武裝自己的速度,又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一車間原來全部設備只有兩台空氣錘,遠遠不能適應需要。工人們堅持一邊生產,一邊製造設備,自己造出了新式鑽眼機、液壓鉚釘機、搖臂鑽床、行車、吊車和一系列工模夾具,形成了一條流水作業線,全年生產任務提前超額完成。在四車間加工汽缸體這一條作業線上,工人自己造的各種專用機床就有二十四台,占這條作業線機床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從一九六八年開始,全廠共造出各種專用機床九十七台,占全廠現有機床、設備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超過了文化大革命以前全廠機床、設備的總和。
在技術革新中,他們緊密結合生產需要,以「土」為主,土洋結合。因此,他們自製的設備,一般都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維修容易,質量和功能有的還超過了同類型的洋機床和洋設備。原來用萬能銑床和牛頭刨床加工工字梁,一個班一天只能加工一根。工人們自己做了一台六面銑床,一天便能加工二十根。過去,掄大錘,打大梁,八個工人一天只能打一根。工人們動腦筋,想辦法,自己畫圖設計,利用廢料製成了一部大梁滾壓機,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滾出一根大梁,比手工操作提高了工效八十多倍。
開展革命競賽 大搞群眾運動
編輯這個廠遵照毛主席關於「什麼工作都要搞群眾運動」的偉大教導,在生產五百輛汽車的戰鬥中,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放手發動群眾,深入開展社會主義革命競賽,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去年,廠內先後組織了三次群眾運動的高潮。第一次,在黨的「九大」勝利召開的喜訊鼓舞下,全廠上下一致努力,首批生產了汽車一百輛。第二次,向國慶二十周年獻禮,全廠奮戰兩個月,生產汽車二百輛。第三次,從十月初開始,群策群力,爭分奪秒,勝利地超額完成了全年的戰鬥任務。
他們從本廠的實際出發,大搞群眾運動,採取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辦法,解決了成批生產汽車與設備不足、生產線不全的矛盾,奪取了生產的高速度。起初,就設備、人員數量和五百輛汽車這個總數相比,他們是劣勢,任務怎麼也安排不下去。後來,他們把毛主席關於「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的光輝思想運用到工業生產上,把五百輛汽車的生產任務一口一口地分批吃掉。首先集中力量加工毛坯,製造零部件。等到零部件數量夠了,便發動全廠突擊總裝一批汽車。這個戰役打完了,回過頭來又集中力量加工毛坯,製造零部件,再總裝汽車。這樣一仗一仗地打,保證了在每一個局部上都掌握絕對的優勢,推動了群眾運動一浪高一浪地向前發展。 這個廠在大搞群眾運動中,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在每個戰役前,發揚軍事民主,制定作戰方案。在戰役中,做好火線宣傳鼓動工作,大力宣揚好人好事。每個戰役後,利用休整時間,大搞群眾性的講用評比活動,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典型。開始,加工件跟不上,五車間三組工人胸懷全局,立足本職,主動提出由原來生產一種產品,增加到生產二十四種產品。他們一台銑床改裝了十多套夾具,做到一機多用。廠革委會抓住這個典型,推動一般,很快就克服了加工件供應不上的困難,保證了總裝汽車的勝利進行。總裝汽車的時候,裝配人員不夠,一個小組的工人發起開展「紅尖兵」活動,首先向廠革委會請戰,要求裝配汽車。這個組共有八個人,只有四個師傅,真正會裝配汽車的只有兩人。他們互教互學,第一次奮戰三天,裝完發動機十台,第二次奮戰十五天,裝完汽車十輛。在他們的帶動下,全廠一齊上陣,連行政幹部、工人家屬也踴躍投入了總裝汽車的戰鬥。車間內外,到處都成了裝配汽車的戰場。十幾個人一組,你裝車頭,他裝車廂,你裝前掛鉤,他裝後輪盤,榔頭聲,電焊光,構織成一幅熱火朝天的生動景象。全廠一百六十三名家屬,有一百五十四人參加了生產五百輛汽車的戰鬥。她們辦起了一個家屬「五·七」工廠,擔負起車內鎖、水箱夾子等四十五種小零件的生產任務。
毛主席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指出:「到現在,我們還有一些同志不願意在工業方面搞大規模的群眾運動,他們把在工業戰線上搞群眾運動,說成是『不正規』,貶之為『農村作風』、『游擊習氣』。這顯然是不對的。」廠革委會和軍代表從實踐中深深體會到,開展轟轟烈烈而又扎紮實實的革命群眾運動,多快好省地發展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這是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廣大群眾政治熱情空前高漲,革命精神無比振奮的情況下,必須大搞群眾運動,堅持革命競賽,因勢利導地組織群眾,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多餘勞動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語)
堅持勤儉辦廠 樹立節約風尚
編輯這個廠在生產五百輛汽車的戰鬥中,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勤儉辦工廠」的方針,處處為革命厲行節約,保持和發揚了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開始成批生產汽車的時候,廠里有少數人認為:「完成五百輛是大事,浪費一點算不了啥。」一時出現了許多浪費現象。廠革委會和軍代表針對這種情況,及時舉辦了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反覆學習毛主席在《我們的經濟政策》一文中關於「節省每一個銅板為着戰爭和革命事業,為着我們的經濟建設」的偉大教導,狠批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修正主義辦企業路線,深入進行為革命勤儉節約的教育。他們認識到,堅持節約鬧革命,是經濟領域裡一場尖銳的階級鬥爭,是堅持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一件大事。增產必須節約,節約促進生產,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工人們決心既要完成五百輛汽車的生產任務,又要「力求節省,用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國家節約每寸鋼材、每個螺絲、每塊焦炭、每度電。
在生產中,他們堅持因陋就簡,反對貪大求洋。這個廠自製的九十七台機床,就有三十四台是用廢舊材料做成的,自製的五百餘件工模夾具中,用廢舊材料的占百分之六十,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為了替國家節省原材料,許多配件都是用料頭和報廢了的零件製成的。家屬「五·七」工廠加工的四十多種零件,儘量利用邊角板材,從未向倉庫領過料。
隨着生產的發展,這個廠逐漸由小變大,但艱苦奮鬥、勤儉辦廠的革命作風未變。去年工人宿舍不夠,廠革委會主動把辦公樓讓給工人住,自己搬到茅棚里去工作。許多新進廠的復員轉業軍人,發揚人民解放軍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住在大倉庫里,為革命以苦為樂。去年廠房不夠用,工人們自己搭茅棚,堅持生產。他們豪邁地說:「身在茅棚幹革命,志在世界一片紅。」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