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工作
前記
 

[1]

  蘇聯的無產作家,是十月革命以後,即努力於創作的,一九一八年,無產者教化團[2]就印行了無產者小說家和詩人的叢書。二十年夏,又開了作家的大會[3]。而最初的文學者的大結合,則是名為「鍛冶廠」的集團。

  但這一集團的作者,是往往負著深的傳統的影響的,因此就少有獨創性,到新經濟政策施行後,誤以為革命近於失敗,折了幻想的翅子,幾乎不能歌唱了。首先對他們宣戰的,是《那巴斯圖》(意云:在前哨)派的批評家,英古羅夫[4]說:

「對於我們的今日,他們在怠工,理由是因為我們的今日,沒有十月那時的燦爛。他們……不願意走下英雄底阿靈比亞[5]來。這太平常了。這不是他們的事。」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無產者作家的一團在《青年衛軍》[6]的編輯室裏集合,決議另組一個「十月團」[7],「鍛冶廠」和「青年衛軍」的團員,離開舊社,加入者不少,這是「鍛冶廠」分裂的開端。 「十月團」的主張,如烈烈威支說,是「內亂已經結束,'暴風雨和襲擊'的時代過去了。而灰色的暴風雨的時代又已到來,在無聊的幔下,暗暗地準備著新的'暴風雨'和新的'襲擊'。」所以抒情詩須用敘事詩和小說來替代;抒情詩也「應該是血,是肉,給我們看活人的心緒和感情,不要表示柏拉圖一流的歡喜了[8]。」

  但「青年衛軍」的主張,卻原與「十月團」有些相近的。

  革命直後的無產者文學,誠然也以詩歌為最多,內容和技術,傑出的都很少。有才能的革命者,還在血戰的渦中,文壇幾乎全被較為閒散的「同路人」所獨占。然而還是步步和社會的現實一同進行,漸從抽象的,主觀的而到了具體的,實在的描寫,紀念碑的長篇大作,陸續發表出來,如裏培進斯基的《一周間》[9] ,綏拉菲摩維支的《鐵流》[10],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11],就都是一九二三至二四年中的大收穫,且已移植到中國,為我們所熟識的。

  站在新的立場上的智識者的作家既經輩出,一面有些「同路人」也和現實接近起來,如伊凡諾夫的《哈蒲》[12],斐定的《都市與年》,也被稱為蘇聯文壇上的重要收穫。先前的勢如水火的作家,現在似乎漸漸有些融洽了。然而這文學上的接近,淵源其實是很不相同的。珂剛教授在所著的《偉大的十年的文學》中說:

「無產者文學雖然經過了幾多的變遷,各團體間有過爭鬥,但總是以一個觀念為標幟,發展下去的。這觀念,就是將文學看作階級底表現,無產階級的世界感的藝術底形式化,組織意識,使意志向著一定的行動的因子,最後,則是戰鬥時候的觀念形態底武器。縱使各團體間,頗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但我們從不見有誰想要復興一種超階級的,自足的,價值內在的,和生活毫無關係的文學。無產者文學是從生活出發,不是從文學性出發的。雖然因為作家們的眼界擴張,以及從直接鬥爭的主題,移向心理問題,倫理問題,感情,情熱,人心的細微的經驗,那些稱為永久底全人類的主題的一切問題去,而'文學性'也愈加占得光榮的地位;所謂藝術底手法,表現法,技巧之類,又會有重要的意義;學習藝術,研究藝術,研究藝術的技法等事,成了急務公認為切要的口號;有時還好像文學繞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原先的處所了。

「所謂'同路人'的文學,是開拓了別一條路的。他們從文學走到生活去。他們從價值內在底技巧出發。他們先將革命看作藝術底作品的題材,自說是對於一切傾向性的敵人,夢想著無關於傾向的作家的自由的共和國。

  然而這些『純粹的』文學主義者們——而且他們大抵是青年——終於也不能不被拉進全線沸騰著的戰爭裏去了。他們參加了戰爭。於是從革命底實生活到達了文學的無產階級作家們,和從文學到達了革命底實生活的『同路人們』,就在最初的十年之終會面了。最初的十年的終末,組織了蘇聯作家的聯盟[13]。將在這聯盟之下,互相提攜,前進了。最初的十年的終末,由這樣偉大的試練來作紀念,是毫不足怪的。 」

  由此可見在一九二七年頃,蘇聯的「同路人」已因受了現實的薰陶,了解了革命,而革命者則由努力和教養,獲得了文學。但僅僅這幾年的洗練,其實是還不能消泯痕蹟的。我們看起作品來,總覺得前者雖寫革命或建設,時時總顯出旁觀的神情,而後者一落筆,就無一不自己就在裏邊,都是自己們的事。

  可惜我所見的無產者作家的短篇小說很有限,這十篇之中,首先的兩篇,還是「同路人」的,後八篇中的兩篇[14],也是由商借而來的別人所譯,然而是極可信賴的譯本,而偉大的作者,遺漏的還很多,好在大抵別有長篇,可供閱讀,所以現在也不再等待,收羅了。

  至於作者小傳及譯本所據的本子,也都寫在《後記》裏,和《豎琴》一樣。

  臨末,我並且在此聲謝那幫助我蒐集傳記材料的朋友。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八夜,魯迅記。

註釋

編輯
  1. 本篇最初印入《一天的工作》單行本,未在報刊上發表過。
  2. 無產者教化團即「無產階級文化協會」,蘇聯早期文化組織,成立於一九一七年九月,十月革命後,全國各大城市都設有分部,並出版定期刊物《無產者文化》、《汽笛》等。在理論和實踐上,他們都犯有錯誤,一九二○年列寧曾給予批評。一九三二年解散。
  3. 作家的大會 指一九二○年五月「全俄無產階級作家協會」在莫斯科舉行的作家大會,出席者有代表二十五個城市的作家一百五十人。
  4. 英古羅夫(C.cFbUTJ) 《在崗位上》派的文藝評論家。
  5. 阿靈比亞 即奧林匹斯,希臘北部的高山,希臘神話中諸神的住所,古希臘人視為神山。
  6. 《青年衛軍》 即《青年近衛軍》,文學藝術和通俗科學雜誌,俄共青年團中央的機關刊物,一九二二年創刊於莫斯科,與同年十月成立的文學團體「青年近衛軍」社有密切關係。一九二三年三月「青年近衛軍」社與「十月」社、「工人之春」社同參加「莫斯科無產階級作家協會」。
  7. 「十月團」 即「十月」社,蘇聯早期的文學團體,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成立。核心人物有原屬「鍛冶場」社的馬雷希金,「青年近衛軍」社的培賽勉斯基,「工人之春」社的索柯洛夫和未參加團體的里別進斯基等。
  8. 柏拉圖一流的歡喜 指幻想或理想的快樂。柏拉圖(Plato前427—前347),古希臘哲學家,著有《理想國》、《饗宴篇》等。
  9. 裏培進斯基(1898—1959) 通譯裏別進斯基,蘇聯作家。 《一周間》,描寫內戰時期鬥爭的小說,有蔣光慈譯本,一九三○年一月上海北新書局出版。
  10. 綏拉菲摩維支(1863—1949) 蘇聯作家。早期作品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一九○五年革命後,轉而以工人革命鬥爭為主題。 《鐵流》,描寫紅軍游擊隊與敵人鬥爭的長篇小說,發表於一九二四年,有曹靖華譯本,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上海三閒書屋出版,魯迅寫有《編校後記》,現收入《集外集拾遺》。
  11. 革拉特珂夫(1883—1958) 蘇聯作家,早年參加革命,曾被沙皇政府逮捕及流放,十月革命後參加國內戰爭和衛國戰爭。 《士敏土》(現譯《水泥》),描寫國內戰爭結束後工人階級為恢復生產而鬥爭的長篇小說,發表於一九二五年,有董紹明、蔡詠裳合譯本,一九三二年七月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
  12. 《哈蒲》 伊凡諾夫發表於一九二五年的小說,描寫在西伯利亞獵狐的故事。
  13. 蘇聯作家的聯盟 指一九二八年在莫斯科成立的「全蘇聯無產階級作家協會」。一九三二年,聯共〔布〕中央作出《關於改組文學藝術團體的決議》,後解散,成立「蘇聯作家協會」。
  14. 這裏所說「首先的兩篇」,指《苦蓬》和《肥料》;「後八篇中的兩篇」,指《一天的工作》和《岔道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