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紅線
工程兵某部 喻曉 佩琈 鐵志
1971年1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是戰爭解決問題。」

一條紅線貫穿在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中,這就是毛主席的武裝鬥爭的革命路線。在《沙家浜》的電視複製片中,這條紅線更加清楚鮮明地顯示在我們面前。

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我黨我軍的生命線,是指引革命勝利前進的燈塔。沙家浜軍民在日偽盤踞,烏雲壓頂的黑暗日子裡,能夠不畏強敵,堅持鬥爭,取得勝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偉大統帥毛主席給他們指明了勝利前進的方向。郭建光帶領十八名傷病員,在蘆蕩堅持鬥爭,直到勝利,靠什麼?靠「毛主席黨中央指引方向」,靠高度的路線鬥爭覺悟。有了這兩條,他們才能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心明眼亮,志堅如鋼,最後用革命的武裝徹底消滅反革命的武裝,使沙家浜重見太陽。阿慶嫂,在複雜的鬥爭中,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使地下工作緊密地為武裝鬥爭服務。毛主席的教導,給了她「戰勝頑敵度難關」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毛主席的教導,象霧海中的燈塔,使她撥開迷霧認清了前進的方向,識破敵人的陰謀,繞過一個個暗礁。

什麼樣的世界觀,就執行什麼樣的路線。只有一心為公的人,才能堅定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有着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為人民求解放的寬闊胸襟的郭建光,雖然「養傷來在沙家浜」,卻「為的是早早回前方」;雖然在戰火紛飛的歲月,卻暢想「雲開日出,家家都把紅旗掛」的美好未來。他對祖國大好山河無限熱愛,發出「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豈容日寇逞凶狂!」的豪邁誓言。他堅定地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上,為着驅逐日寇,解放人民,而英勇奮戰在水鄉。

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就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就能變困難為順利,變被動為主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堅持》一場中的「堅持」,最根本的就是在鬥爭中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以郭建光為首的十八位新四軍傷病員,處在浪激水淹、糧缺藥盡、敵人重重封鎖的困難環境中。沙家浜雲遮霧障,戰士們殺敵心切。我們看到郭建光運用毛主席偉大的游擊戰爭的戰略思想,分析敵情,作出判斷,帶領戰士們堅持鬥爭。他胸懷全局,鬥志更堅。他用毛澤東思想激發戰士們的戰鬥熱忱,使他們明確認識到堅持鬥爭在戰略上的意義。最後,郭建光和戰士們豪氣沖天,頂風抗雨,巍然屹立的集體造型,充分表現了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的人民軍隊的無比強大的力量。

影片通過《奔襲》、《突破》、《聚殲》三場,熱情地歌頌了毛主席革命路線取得的光輝勝利。皓月當空,輕風送爽,郭建光率領突擊排,英姿勃勃,飛兵奇襲,直插敵人心臟。突擊排輕裝前進,剛勁雄健的舞蹈動作,有如疾風流水,有如駿馬馳騁,勢不可擋,顯示了無產階級戰士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最後,在革命群眾的積極配合和支援下,突擊排翻牆而過,直插刁家後院,終於勝利完成了聚殲日偽的任務。沙家浜軍民堅持鬥爭的勝利,是人民戰爭思想的偉大勝利,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