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一松先生文集
卷五
作者:沈喜壽
1649年
卷六

辭禮曹判書

編輯

新授禮曹判書臣沈。伏以臣之愚陋謭劣。聖鑑所洞燭。而過蒙寵擢。班躋六卿。常懷懍懍。夢寐亦驚。不意今者又授以秩宗重任。雖欲夙夜寅淸。報效萬一。而奈懜學術昧三禮何哉。亂離來。文書散失。典章蕩然。而變作新儀。多出於意慮之所不及。無於禮者之禮。動皆得中。雖使古人當之。亦有所不能。而況一介空疏。專事解頤者乎。世子賓容。責在輔導。藝文提學。職掌詞藻。自視欿然。何以承當。前後控懇乞解。非至一再。而辭不達意。誠未上孚。數年仍帶。從他笑罵。去國萬里。謂其已遞。而猶未也。揆諸朝政。豈不有欠。備邊提調。本不近似。至於有司。則尤爲非據。此何等時。而臣柄軍國籌策。以無用之一身。當至重之四局。如蚊負山。悶迫岡措。曾於辭單中。倂及前項情事。昧死待命。蓋有日矣。而賤疾少間。不敢久伏私室。安敢謂可出而供務也哉。伏望聖慈。俯諒微誠非出於循例虛讓。亟將本職與兼帶。竝許遞免。一以重公器。一以安愚分。不勝幸甚。

辭禮曹判書

編輯

正憲大夫禮曺判書臣沈。臣本庸陋無狀。學識蔑如。謬蒙洪造。驟躋六卿之列。涯分已踰。政體有傷。恆懷兢惕。無地自容。至如春官之長。三禮所典。館閣堂上。詞華是掌。臣是何人。冒此非據。從他笑罵。況春坊賓僚。爲任極重。不可一日叨帶虛銜。而除授三年。控辭非一再。尙未見遞。未嘗頃刻安於心。伏見東宮溫文孝敬。篤實謙恭。天質然也。切磋琢磨。講習討論。爲今日喫緊急務。而國家敎養之方。置諸尋常。宮僚之選。亦視以閑漫除拜。書筵勸讀。只是循例期會。如此而欲望開發聰明。薫陶德性。以基他日盛大之業。不亦遠乎。假日時事艱難。有所不遑。而東宮實無當前機務。問安視膳之外。皆資善講學之光陰。豈宜悠泛度日。以貽無窮之悔也。臣不暇他知。而以臣久忝賓客一事。深歎敎養之無其具也。臣素昧邊籌。人所共知。而上年冬。竊吹備邊堂上。至爲有司之任。遇事茫然。不成頭緖。加以積年渴𤺌。比來更甚。一日所飮。多至數甁之水。上年五月赴京。至今周歲。觸冒暑熱。長在驅馳之中。所患賤疾。轉成灦脹之𤺌。屈伸行步。動輒拘攣。不自堪忍。當此艱憂之日。不可任然在外。寸寸扶曳上去。恐有復命遲延之罪。臣雖極愚劣。受恩最厚。粗識主辱臣死之義。此何等時。而敢萌解務自便之計。但以賤情賤疾。如前所陳。不得不冒瀆天聽。不勝惶恐戰灼之至。伏乞聖慈將臣本職及提學賓客備邊有司竝與堂上而遞差。俾遂區區犬馬之願。

辭禮曹判書

編輯

禮曹判書臣沈。伏以當初楊經理之東來也。衙門事體。極爲尊嚴。而上年物力。不至如令日之板蕩。加以李德馨爲接伴使。其文學才猷。固有以見重於經理。而又負當世重名。人自畏憚。凡下館宇器帳廚供夫馬等事。極其整理。雖不比平時天使支待。而實近來諸大官之行所未有也。標下許多將官贈給之物。亦能預先措備。隨索輒應。未嘗有窘急之患。所以能得其歡心。稱道李陪臣。吃吃不容口。今者。經理失意西還。衙門下人。氣象摧沮。觸事生惱。臣於此時。受命跟隨而去。面生情阻。事事齟齬。本無時望可以彈壓人心。七年來長在西路。駑緩已著。昨又致祭李提督往回。平壤以東。列邑凋瘵。所不忍見。其中文官守令以善政稱者。偃蹇自尊。以爲得體。非臣號令所可指使。沿路人情。旣不以經理爲前日之經理。又不以接伴爲前日之接伴。時異事殊。易致落莫。凡百支待之事。必不成形。有損體面。有駭觀瞻。經理雖不以爲意。而下人等未必不致疑於厚迎薄送。使不承權輿之累。歸之國家。則豈非未安之甚。請急急下書於三道觀察使。十分申飭。俾無埋沒襄薄之嘆。至如贐行人情之資。臣亦知該諸匱竭。勢必空手而行。或至需用。實所可慮。令備邊司另議處之何如。臣於本職及兼帶經筵賓客提學等任。全不近似。人所共知。前後控辭。累數百言。誠意淺薄。尙阻兪音。心常懍懍。無地自容。今當遠行。不容虛帶。賤疾深痼。歸期難料。伏願聖慈特許竝遞。以安愚分。以重名器。

請出接伴副使

編輯

禮曺判書臣沈。伏以螻蟻賤軀。積傷衰病之餘。今來露宿霜雪凍地。凡五六站。經過長夜。大傷風寒。胸痛疝𤺌。一時俱發。入京艱難。伺候衙門。頃日。跟經理曉出龍山江上。午後乃還。飢凍虛損。有若中寒狀。𤺌勢加重。不自堪忍。須至控懇乞遞。不得已也。旣蒙恩暇調理。繼以有下政院之敎。退伏私室。傳聞惶駭。繞壁遑遑。無地自容。欲劃卽出仕。則賤疾猶在。欲再呈辭單。則嚴命如此。加以震宮有誕彌之慶。忝在賓僚之末。廢卻祗候之儀。經理打圍郊原。亦不能隨行。罪戾之積。非止一事。臣之疾病實狀。中軍旗鼓諸人。皆已昭知。不加呵責。而久曠伺候。大段未安。雖有都監堂上。輪次仕進。而各牽本司職務。勢難專意於此。大抵衙門員役。比他浩大。其責辦需索。自不得不煩。而接應凡事。尤甚無形。百孔千瘡。東缺西漏。嗔恠疊出。歡愉掃如。蓋以經理臨蒞最後。都監規模未定。公私赤立。洞然徹視。龜殼無毛。愈刮愈空。今日之事。固可矝悶。而人心玩愒。又有甚於物力之蕩竭。雖有可措之手。亦無勉副之計。如臣才劣望輕者。決難號令於其間。兼又賤病深重。不能刻意照管。事事陵夷。莫可收拾。其於儐接天朝大官。殊失體面。誠非細慮。臣在西路。再三控辭以不能堪任者。蓋預知有今日也。雖甚駑頑無狀。豈敢有一毫避事之心哉。近聞經理標兵。多有作挐閭閻。凌虛買賣之漸。委爲悶慮。此雖非臣之力量所能禁戢。而亦莫非臣之不幸有以致之也。如未蒙曲察愚陋。許遞此任。則請依楊經理初來時朴承宗爲副使事例。以才望通政官一人。差出副使。以佐不逮。則料理接應之際。無甚僨事辱國之患矣。緣係事理切迫。敢輒區區號籲。臣不勝戰灼竦仄之至。伏願聖慈財擇焉。

辭崇政加資

編輯

禮曹判書臣沈。伏以臣本一介庸陋。發身雕篆。濫廁侍從之列。無捐埃裨補。聖朝不幸遭罹變故。扈駕龍灣。壬辰六月。以通訓陞通政。癸巳春而嘉善。其年冬而資憲。翌年甲午夏而正憲。夫執靮於外。鞫獄於內。是人臣職分常事。而首尾纔及再期。猥濫寵擢。至於此極。亂後諸臣之所未有。凌兢踧踖。無地自容。涯已踰而器已溢者。六年於玆。不意誤恩益隆。復授以崇政。崇政重秩。豈人人所可僥冒者乎。臣之伺候萬經理。今已十箇月。未聞周旋導達之效。徒積疾病怠慢之失。反覆環顧。自知甚明。泛泛隨行之外。了無一毫可紀之勞。而徒循近例。混蒙賞典。臣雖無狀。亦有人心。安敢晏然承當。苟爲一身榮而已哉。跟伴天朝一衙門。終始迎送。亦非大段成績。而然猶有可諉。至如萬經理時駐京城。竣還尙遠。謂臣終始接伴。不亦謬乎。世末矣。時否矣。國家之所恃而奬礪才賢者。只有官爵一件事。此而不愼。尙何可爲。卽今宿德重望。應陞而未陞者。不爲不多。而臣之碌碌謭劣。乃反先焉。聞命驚悸。有同身負大罪之人。杜門屏息。恭竢臺評之發。而贊禮事急。都監務殷。加以昨日有宣召。病不能赴。惶恐萬殞。乃敢冒昧謝恩。不得已也。伏見前江原監司寄自獻以政最加資。旋因本官。陳疏懇辭。允許改正。始焉授之。固是恩典。而終焉改之。尤爲恩典之大者。恩由聖上。美歸自獻。豈非無前之盛擧也。伏願聖慈諒臣戒切驟躋。言非虛讓。憐臣福過災生。死亡立至。特收成命。以安愚分。則上無虛授之累。下無虛受之恥。朝廷幸甚。名器幸甚。

辭吏曹判書

編輯

行吏曹判書臣沈。伏以朝家職任。孰不爲重。而銓衡爲尤重。銓衡得其人。則賢才興。衆職擧。銓衡不得其人。則闒茸進。庶事墮。驗在目前。捷於影響。此實天下古今之通論也。進退人物之有關於人國家。在平時尙然。況此喪亂艱虞之際乎。臣本庸陋空疏。一無識之賤士也。猥蒙洪造。驟躋崇顯。已極可駭。寸無報效。從他笑罵。不意玆者。擢置天官之長。乃在萬萬時望之外。涯分所未期。夢寐所未到。驚悸踧踖。無地自容。雖欲逃遁而未能。兼且辭單見阻。宣召屢下。不得已勉強盲聾。趨謝恩命。宮門將閉。不得仰徹哀鳴。悶默而退。臣之情事。其亦戚矣。臣之心無藻鑑。手無權衡。聖明所洞燭。今不必覼縷。臣出身二十八年。未嘗受政曹之任。其於差除注措之間。茫下知爲何事。加以在外居多。懶拙自將。後進人士。罕所相識。至扵武弁之人。聞名者亦鮮。踽踽孤蹤。夫焉有裵垍之疏賢指授。魚目隋珠。將無以鑑別臧否。不獨此也。東韓不幸。士論攜貳。苽分豆裂。無復有和平氣象。以臣力量精神。可能陶甄保合。以體聖上一視同仁之美乎。臣雖甚無狀。自知則明。三載春官重任。豈敢妄謂一毫近似。而因循補苴。竊吹苟度。猶不勝心寒膽栗。至於選曹大務。一失其宜。存亡所係。臣身禍敗。有不暇顧。獨如國家士林何哉。臣雖欲一徇至公。人誰復信聽。反覆思量。決難承當。伏惟殿下。天地父母。諒臣非虛讓。憐臣有微誠。特許改差。以安愚分。以重名器。不勝辛甚。

辭吏曹判書

編輯

行吏曹判書臣沈。伏以臣矇學蔑識。素無銓衡之具。孤蹤冷福。不合權要之路。自郞署至宰列。未嘗歷任政曹。蓋其流品然也。涯分然也。不意聖寵誤隆。試可於掌選重任。適値一曹皆空之日。才智力量。自視欿然。如蚊負山。若蛙投井。茫無以爲計。只欲循墻退避而已。不幸辭單屢阻於政院。伺候方急於都監。加以嚴召再降。黽勉拜命。實出於不獲已也。行公纔過一月。會推未滿十遭。其間別無大段除拜陞人黜人之擧。身爲長官。旣異蔡廓之署紙尾。性不沈嘿。又非光庭之望人口。而直以名論素輕。易招傍觀之指㸃。橫加詆斥。至目爲聽命門生。此正臣之疲懦自侮。有以致之也。上以負聖明。中以辱朝廷。下愧平生之志。罪莫大焉。豈但爲可哀之甚者哉。顧其所謂附會取容雲者。雖不足深辨。而亦不能甘受。臣本一介愚陋。孑孑無朋。獨蒙洪造。驟躋崇資。白首餘生。常嘆報效之蔑如。更有何様希冀。而敢爲此偏黨厚薄之醜態哉。但聞古人曰。隨時乃所以救時。以救時之公心。不能無是非之別。亦莫非鎭靜之微意。而人輒謂之附會取容。不亦傎乎。嗚呼。當此艱虞板蕩之會。毛髪絲粟之才。皆可愛惜。而苽分豆裂。局於形跡。不能爲通融保合之美。固是今日之大病痛也。然此則當發於山林賢哲之公議。而不當發於懷憤訟族者之疏。吁可恠哉。經理西行且有日。臣本欲釋負而去。自聞有此謗。席藁私室。日竢天譴之至。而迄未也。震惕縮恧。無地自容。伏望聖慈亟命鐫罷本職及兼帶。以爲人臣不忠者之戒。朝綱幸甚。士論幸甚。

辭大提學

編輯

行議政府左參贊臣沈。誠惶誠恐。頓首幁首。謹百拜上言於主上殿下。伏以臣夙遭愍凶。三歲而孤。受養於祖父臣某。某以憂傷老病中。情鍾慈愛。望專長成。無意於式穀之誨。自以寡婦之子。難交三益之友。嬉遊放逸。無所不爲。甚至終歲不讀一行書。年及弱冠。未免干祿應擧。名玷丙科。豈雲學古入官。朝無文行之譽。世有僥倖之譏。吾斯未信。自賊乃安。溫飽俗士。有足悲者。隨波三館。逐隊郞署。除飮博謔浪之外。未嘗有講習麗澤之益。中間出宰山水縣者再矣。簙領餘閑。亦不能讀書於松桂林。其志業之凡陋。性質之慵懶。蓋可想矣。經術詞章。一樣掃如。證在輩流。毫髮難欺。惟彼登瀛之錄。賜暇之選。豈非萬萬不稱者哉。每講筵入侍。江透衣裘。湖堂應製。筆澁蚯蚓。當製則盡得葫蘆。遇課則代以君房。炊沙鏤氷。本無益於實用。伏獵金根。亦難免於衆嘲。自變亂以後。猥蒙寵拔。驟躋宰列。出在絶塞鞍馬上。入處劇曹朱墨中。奔忙鞅掌之甚。霍光傳亦不暇讀。而叨受藝文提學之職。自知非分。前後控辭。無慮七八遭。誠未上孚。常爾虛帶。瑟縮不寧。四載於今。豈料大提學之新命。又出於千萬夢寐之外。擧措如此。國事可知。除目一頒。道路驚恠。越我祖宗朝最重此選。必推文章德行爲一世所宗匠者居之。以賁文明之治。以鳴國家之盛。蓋自在下僚。儲養有素。漑根食實。必收其效。交隣事大。解紛息亂之作。出其手。表率多士。贊揚風敎之責。在其身。顧不韙歟。臣是何人。敢膺此任。臣是何人。敢膺此任。循例而薦名。循例而作圈。已傷名器之重。而聖明如天。又從而落㸃焉。臣誠痛悶慙懼。爲公非爲私也。嘗聞國朝詼諧。有金將軍朴內禁。亦可主文之語。蓋謂文章之漸就卑下。而屈指數百年間。未有如臣之鹵奔蔑裂之甚而掌是柄者。近世金貴榮。文詞頗病萎弱。而方之於臣。則亦必髙出數三等。當貴榮差出之際。臣之從母夫盧守愼語人曰。李後白文學才調。分明是貴榮之上。而銓衡終歸於金。是亦數也雲。臣實親聽不能忘。今日亦有後白之才之美而負屈者。李好閔卽其人也。少有才名。聰明過人。詩賦流麗可愛。行文亦用古法。爛熟於咨奏體制。其山斗重望。雖或未逮於全盛人才。而求之當世。鮮有其比。此實聖鑑之所洞燭。轉而與之。允合公議。如臣者。拙於詩。短於文。躓於四六。經學尤倥倥。潤色王猷。其可能乎。笙鏞治道。其可能乎。飛書馳檄。用之於戎馬間乎。髙文大冊。用之於廊廟中乎。有何所取。而強之以不可強之事耶。設使有才分可堪是任者。而非菁華彊壯之年。則有難驅策以詞翰功程。何以言之。鄭士龍大手筆。亦以知命後典文爲甚難。屢形於辭免中。況其他乎。今臣犬馬之齒。五十有二。蒲柳早衰。眊聵頓劇。旣無舊得之可溫。又乏新知之足養。雖聞秉燭之善喩。奈此墻面之難去。凡人精神鼓舞。易昏難明。易衰難旺。豈有靑春暴棄而白紛興作者乎。一受接伴之任。都監宂務雲委。將官煩請山積。雖臥病私室之日。坌集喧嚷。甚於市廛。尙何暇披蠧簡拂塵硯。以從事於文字間乎。不特此也。干戈八年來。庠塾敎廢。絃誦聲寂。士習貿貿。日趨於無可奈何之地。宗盟虛席。亦已兩年。而一朝聞臣有此拜。其有識者。則必唏噓歎息。卜世道之陞降。若年少輕銳之倫。拍手大笑曰。某也爲某官。孰不爲之。雖廢績文。不患不得。爭相束書高閣。游談無根。其爲害豈不深且大哉。臣蒙被聖擢非一再。而今番憂撓竦惕。最爲切迫。恭竢彈論之發。有若飢渴者之望飮食。而至今未聞。豈非言責存大體。容臣自處而然也。第念呈吿數旬。賤疾少痊。恩命疊下。義當亟謝。久曠伺候。罪無所逃。進退狼狽。罔知所措。伏願聖慈察臣非虛讓。憐臣盡愚誠。特命遞改新授大提學。以授可堪之人。斯文幸甚。斯世幸甚。臣不勝激切屛營之至。

辭右贊成

編輯

新授議政府友贊成臣沈。伏以邦家否運。喪亂八年。官爵之濫。名器之溷。有不得不然者。而以一微臣之故。尤有累於聖上知人之明。報蔑涓埃。罪積丘山。臣實悶焉。臣實痛焉。臣之空疏不學。陋劣無能。最在百僚之下。龍灣草次。猥陞通政。一年而嘉善。二年而資憲。三年而正憲。又六年而崇政。有若健者之陞梯。足愈擧而身愈髙。已爲可駭之甚。馴致華銜淸貫。亦無所不兼。爲一世笑罵之具。豈非公私之大不幸乎。及授文衡重任。驚悸縮恧。尤不容一刻冒據。瀝血控辭。必遞乃已。是臣至願。而正當秉銓無狀。屢登斥疏之餘。臣雖不力於自劾。人必有言之者。故一章而止。𨀉待公論之來。因仍數月。尙爾虛帶。其情亦云戚矣。目今艱虞多事。本非臣子玩閑之日。而接伴爲任。人所厭苦。求退於經理未撤之先。跡涉自便。道理未安。黽勉趨走。將仆而起。仍竊自念。專對之久。殆及三年。才疏識暗。無一事道達周旋。此實聖鑑所洞燭。輿議所共短。而奈文犀橫帶。寒粟遍體。不意今者。又蒙贊成之命。寅亮弘化。是何等職務。而以臣謭薄。乃敢承當。小言大祿。君子猶忌。況無小言而可受大祿乎。睽之上九。枉被載鬼之誚。姤之九五。謬蒙包瓜之寵。是知榮辱相仍。不覺愧懼交集。加以福過災生。蒲柳早衰。種種賤疾。難以枚數。而渴𤺌爲之主。當此隆寒。亦不禁引飮。肌肉日消。精魂日耗。幾何其不溘然而死也。欲呈病調治。則兩議政先已在告。例不得疊呈。欲退伏私室。以待物議。則衙門歲朝。有應行之禮數。臣之前後狼狽。無非接住爲之祟也。伏願聖慈特垂哀憐。先遞本職及兼帶大提學知經筵賓客等職。以授可堪之人。國事幸甚。愚分幸甚。

辭接伴使

編輯

行禮曹判書臣沈。伏以臣素患濕𤺌。不至深重。比年來蒲柳已衰。氣血漸枯。加以傷於鞍馬。傷於露宿。在家而恆處冷堗。在公而長坐冷地。又於春間。顯有失攝致病之源。自前月十九日。右腳萎薾。不能行步。酸痛麻木。往往而劇。不獲已以鋮灸呈狀。得蒙恩暇。受鍼於許任者再。而不能善爲調理。鍼穴引風。仍致添傷。痛不可忍。如撞如碎。如鑿如剌。或如鈍刀剝骨。或如大箝抽筋。流註上下。痛無定處。而腰下右邊。一樣攣拳。臥不能起者十七八日。遍服治灦治風雜劑。略不見效。聞儒醫朴知止善於鍼術。迎而受之。前後五度。然後痛勢似減十之二三。而其不能運動行步。則猶夫前也。退伏私室。首尾三十箇月。豈不知乞解職務之不可不早。而竊念臣自正月至二月。凡呈吿過三。上箚至七。僅免被彈之弘化。竟授作闕之宗伯。其進退狼狽。情勢悶迫。可謂極矣。今若繼有所陳請。則似避重任。涉憚遠行。朝著之間。雖或知病患實狀。而聖上未必洞察。雖得聖上之洞察。而經理聞之。亦未必不爲之致恠。如前日之爲也。故勉強鍼藥。耐死待差。今日明日又明日。日月荏苒。以至於此。實未嘗發一言求退。每一念來。徒切憂惱。今則唐官亦多來見而嗟惜者。經理想必聞知。況同僚之人乎。曾被姜紳訪至於三。目覩𤺌勢之殊重。且悶其獨任於多事之時。不得不具由啓達。而備邊司啓請遞差。豈非時措之得宜者乎。臣之寸無才識。短於儐接。人皆能言。臣豈不知。而但受命伺候。三載於玆。雖不可謂之情志相孚。而亦不可謂顏名不熟。臨撤易伴。恐妨事體。區區情願。必欲伴送鴨綠。復命乃已。而賤疾至此。曾所未料。伏願聖慈姑許換定。據實通諭於經理。以示伺候之不可久闕。臣若天幸痊可於經理未撤之前。得免爲蹇廢之人。則亦宜因充前任。有若黃佑漢之於李提督。未爲不可。臣雖無狀。最蒙恩擢。秩躋崇班。當此艱虞板蕩之日。豈敢以在己之勞。晏然移之於人哉。至於本職人兼帶大提學知經筵賓客備邊司堂上。倶係緊重之務。尤非廢絶人事差復無期者之所可虛冒也。伏望聖明幷命遞改。以授無病有才之人。國事幸甚。愚分幸甚。

答曰。省箚。知卿患病。此由盡瘁國事。勞其筋骨以致此耳。爲卿慮焉。接儐之任。可以遞改。而不先稟定。恐衙門之或致爲恠。故用是先吿於旗鼓。則曰任自爲之。吾何與焉。受命改卿接伴使之任。卿宜安心調理。勿以爲惱。若其兼帶諸職。卿才足能堪。復何辭焉。

辭大提學

編輯

左贊成臣沈。伏以臣本以鹵莽蔑裂。朽鈍空疏。學術詞翰。一樣掃地。雖在平時。尙不堪文柄之任。況於國憂方殷。稽古事急之日乎。大行王妃謚號撰定之際。大臣六曹會坐同議。而至於拈出字義。磨勘校定。臣實掌之。懿仁二字。群議皆以爲允符大行盛德。故初爲副擬。而終乃挑上首望。至於落㸃。過數日後。始覺此二字乃是睿宗大王徽號。大臣以下。具由待罪。再啓以改定之意。而未蒙允兪。臣不勝悶鬱焉。古禮雖有君臣同謚無害義理之論。而此指一字爲謚者而言也。至如兩字成文。重疊祖孫之位。揆之情理。實所未安。考之國朝典故。宣烈二字。乃是貞熹王后徽號。而疊用於仁順王后之徽號。仁聖二字。乃是世宗大王徽號。而疊用於孝陵王后之謚號。此皆當初不察之致也。而旣已請吿神明。刻冊與寶之後。勢難容易追改。仍存至今。非謂其雖或重疊。而無害於實德相同而然也。今則時未請謚。且未嘗有頒行之事。旣覺其失。改之無難。若仍用不改。以至於吿廟。則得無有歉於睿廟之告乎。且自前魂殿揭號。本無定規。或就大行實德上起義。或因思慕尊奉之誠而取義。惟其歸美。無所不可。如文思順德文德等號。指實德而作也。永昌景安永慕永敬孝慕慕義等號。爲尊奉思慕而作也。今此大行王妃實有孝敬之行。故敢以此二字擬用殿號。而議者謂孝之一字。不當用於內喪。在先之殿號雲。此言雖似執滯。而亦頗有理。傳後重大之號。豈無恰當他字。而必用嫌語也。以此兩件事。下詢大臣。商議改定。允爲便益。臣不揆才劣。冒製謚冊。歷示大臣及館閣堂上。稍加櫽括。然後入啓敎可。而國葬都監。以句數多於前例。欲令減削。以便鐫刻。固亦然矣。但冊文之作。豈有詳定句數。五禮儀亦曰。玉冊隨文之多寡云云。且此文啓下之後。淹置不刻六七日。始爲啓辭。似非專出於工匠數少惜日憂後之意也。臣之綴文。元來蕪宂不切。今雖百改。亦不過疏漏短拙而止。豈能辭約意盡。形容盛美也。請付諸能文他手。急急改製。趁期訖功。以濟國事。臣自忝文衡重任。瀝血控辭。無慮十餘遭。誠未上孚。至今虛帶。心常懍懍。不敢晷刻放過。當此大事。一擧而三失。尤不勝慙靦悶迫之至。伏望聖慈俯察微懇不出於虛讓。許遞大提學。以授博雅之才爲世所重之人。公議幸甚。愚分幸甚。

因誌文辭大提學

編輯

行知敦寧府事臣沈。伏以臣子之於國事。無論大小輕重。皆欲竭誠盡力。以毋負職分之所當爲。況事係君親喪葬莫重莫大之儀乎。喪葬重大之事。而猶且忽焉。則人臣大不敬之罪。孰有甚於此乎。李好閔素稱能文。其所進誌述。別無大段未盡處。而自王世子諱書刻失誤之後。竝與原文而疵病之。群議百出。必欲其竄定。甲者之作。使乙者竄定。其措辭命意之際。長短廣狹。豈盡得宜。由是。群議又從而譁然。必欲全改然後已。近侍言之。法官論之。分明有所屬意之地。而大臣泛然回啓。以大提學提學。同議製進。欲使兩人各製而擇用。則猶之可也。以一篇之文而兩人共作。則必無之理也。李好閔旣以誤製退。臣又以誤改黜。則必有空閑無玷之手。乃可撰完。故臣不敢下筆。讓之於李廷龜。情勢之所不得已者。而因仍之間。日子已多。致勤備忘切責。至有互相推調。視如木紙之敎。臣方在病告。不意聞命。肝膽墜落。欲死無地。臣雖極無狀。亦有人心。當此大製作。豈有無端放過。以圖自便之理乎。膾炙雖曰人所同好。而或有食性之嗜不嗜。自古評文。各有所見。一人作之。萬目皆稱賞。萬口皆稱好。然後方謂之適用。則末世文章漸下。雖終年講定。亦無翕然歸一之時。好閔雖左私親緦服中。非如草土遠臣之比。若使之自改其文。則數日可就。而當初處置失宜。終致國家大事轉展蹉過。不成模樣。聖上今日之發歎。不亦宜乎。臣之情事。雖有所不然者。而自以襪線短技。謬忝文衡。三載於玆。前後辱國。非止一再。席藁私室。恭竢司敗之刑。惶恐戰灼。不知所云。

答曰。葬時誌石瘞於玄宮。前例也。今此之事。似異於前。不無未穩。故言之。此間曲折。則予有所未盡悉者。卿奚爲至於竢罪。其於箚中。乃下一黜字。至有空閑無玷之手之語。卿之遣辭運意。何其過哉。政院豈黜卿而然乎。此必卿姑下黜字。以自讓於人也。卿文章典雅甚髙。予所嘉歎。當今舍卿而其誰。宜勿以爲未安。

辭大提學

編輯

崇政大夫議政府右贊成臣沈。伏以臣至愚極陋。無與爲比。謬蒙聖恩。驟躋崇班。福過災生。賤疾爲祟。年未六十。腳攣太早。已爲可哀之甚。而尤所悶迫者。少無學文稽古之功。老乏詞翰華國之才。忝竊文衡。不厭衆望。前後瀝血控辭。凡幾千百言。而誠未上孚。尙爾虛帶。人不諒此間情勢。未必不謂之甘心榮耀而不肯釋。每一念來。寒粟遍體。況。天心厭亂。國運回泰。此正修明文敎。作成人才之一大機會。而任宗匠者。如是其憒憒。尙何望表率儒林。賁飾治化之萬一乎。髙文大冊。所不暇論。儐接酬唱。難保必無。至如通情上國。專倚辭命。毫忽之差。成敗厥係。以何識鑑。裁定得宜。凡此等事。皆非如臣蔑裂空疏者所可一日冒據也。在祖宗朝。如得當世巨擘望實俱隆者而授之。則專任責效。積以年紀之久。其或不然。則就一時詞臣中。輪移換差。以試其能否。此亦舊例之可法者也。卽今館閣同列之中。豈無年力強壯。文詞富麗。優堪此任。人所屬望者。而奈何十二字淸華之御。爲愚臣久假之私物。以貽盛代之羞辱。斯文之玷累乎。且念臣胸無甲兵。智昧軍旅。竊吹備邊。解頤戎務者。今幾年矣。謀夫孔多。古人所戒。良平輩出。豈有是理。臣雖欲扶曳跛躃。勉強盲聾。以自效於論議之末。亦無絲髮禆益。況身離夙夜。罪積癏曠者乎。伏惟聖慈。天地父母。憐臣有深重實病。察臣非修飾虛讓。先將前項兩任。亟許遞免。上以重名器。下以安愚分。公私幸甚。再受恩暇。將及一旬。而近緣首揆移病。例不得疊吿。跧伏私室。狼狽益甚。不勝惶恐戰灼之至。

答曰。宗匠之職。籌邊之任。實非不堪。何必辭焉。疾病。人所難免。宜善爲調理出仕。

辭大提學

編輯

議政府右贊成臣沈。伏以臣在上年春。隨萬經理謁文廟。經理見孔子位牌大成至聖文宣王之號。深以爲非。卽以移咨本國。勸令遵依天朝定式。改寫至聖先師之稱。其意甚勤。臣亦親聽其分付。今者。經理又因林萬琦楊喬林沈思賢稟稱。再行文移。不容但已。林萬琦等所稟。專在改王爲師。而沈思賢之意。欲令遵奉天朝之制。改正文宣王字樣。別設啓聖廟。倂及胡,陳,王,薜四賢從祀之擧。而至於誤疑我國文廟只享周,程,張,朱。而無七十二賢配享之例。諄諄致意。此輩在天朝。不過爲吏目雜類之人。而能議及典禮制度間。有足多者。但自亂離以後。國學所享。只五聖十哲竝十五位。不遑幷祀㾾,洛諸賢。而今有此說。想必唐官得見州郡文廟設位而然也。此雖非該部奉旨公事之比。而天朝六官曾蒞東土者。推據通行時制。咨會至再。則爲我國之道。當以體行慕效之意。明白回覆乎。抑且含糊苟且。有若依違難斷之事乎。伏見承文院回咨之辭。別無大段錯謬處。而政院於啓草之入。慮有率爾之病。請令禮官更議。禮官又令臣改下措語。此固臨事愼重之美意。而臣誠愚昧。不知所以處之也。謹按孔子追謚文宣王。在唐明皇開元二十七年。其加謚至聖。則在宋眞宗祥符五年。及至胡元武宗時。始加大成二字。考諸史牒。斑斑可見。而當初禮曹回啓時。以孔子七字謚號。總謂之宋朝之制。亦云誤矣。大明儒先之論。以爲文宣二字。本不足以盡夫子之大德。而夫子未加謚之前。已有齊,隋之人。先得此謚者。天生聖人。爲萬世道德之宗。區區荒誕汚下之稱。豈得爲聖人之輕重。至如大成之成。卽樂之一終也。孟子以樂之始終。兼聖智之全。譬喩孔子之聖。能兼衆長而時出之。蓋假說之辭也。自古謚號。必加以實字。未有用譬喩之語者。孔子作春秋。切切於華夷之辨。毫髮不肯假借。由是。推聖人之心。恐其在天之靈。必不之受雲。此論雖似太刻。而揆諸義理。實爲的當。故嘉靖庚寅年間。廷議再起。定之以至聖先師。世宗皇帝親製正孔子祀典說以示之。自後七十餘年。絶無異同之說。未知其時不以此意。頒布外國否。其時雖未及頒布。而今旣知之。則萬國同文。百川朝宗。非一邦所得以自異者。假令新不如舊。而猶且勉從無違。況改紀之得其正乎。其始也。旣遵洪武頒式。則今可獨違嘉靖之改紀。萬曆之咨會乎。啓聖廟之設。雖非古制。而求之神道。不遠人情。後賢義起。可以通行萬世。我國雖因時屈。未遑速擧。而其回答之辭。豈宜有遲疑之色也。胡陳王薜。俱是近世大儒。據其行跡。窺其著述。亦見踐履之篤實。造詣之髙明。天下之公議至嚴。一時之士論甚衆。許從孔祀。必非偶然訃也。其在外國蠡測。安敢輕議其事業之淺深。學問之醇疵。而有所前卻乎。大抵中朝之於文廟從祀。升黜不常。固難適從。而論議旣定之後。則不可不倣而行之。豈有中朝之所不享。而外國仍享之理。亦豈有中朝所獨享。而外國不享之理也。所不可同者。特鄕賢從祀之有無如何耳。沈思賢之言曰。薜聰等四人。必是該國儒臣。無容別議云云。此實得體之言也。但經理原咨結語中。專擧前頭三款。而不及四賢從祀之事。其意亦有所在。臣之愚計。今姑答之以承文院已製之咨。而徐觀事勢。另咨禮部。探聽天朝文廟見行之儀。見稱之號。及應出者幾賢。應陞者幾賢。細査詳訂。而一體侔擬。施行斯文典章。幸甚幸甚。臣才學蕪沒。自知不稱主文之任。前後控辭。章數十上。然後始蒙聖兪。議於大臣。而經今四箇月。尙未聞有覆啓之辭。臣竊悶且恠。不知所出。近者。連有赴京文書校勘之事。適因賤疾。得受恩暇。用鍼治療。廢務多時。從前癏曠之罪。至此而尤大。伏願聖慈將臣所帶大提學職名。特許遞免。以重名器。臣無任祈懇戰灼之至。

答曰。省箚。尤見學髙而言論遠出尋常。良用嘉歎。但此事難於輕擧耳。平日曾得一書。忘其名。似是國子監所撰者。其中從祀陞黜。制度論議。無不畢錄。歷歷可考。若得其冊而來。不得査證開卷瞭然矣。箚辭當議處。至於文衡之任。則以卿之才之學。足以領袖儒林。而唯以退遜爲美。其於爲國自任之道。無乃未穩乎。宜勿辭。

請令赴京行次購得大學志

編輯

議政府右贊成臣沈。伏以天朝嘉靖以後。孔子改號事及從祀諸賢因革之擧。流聞於東土者。亦已久矣。倣而行之。何待萬經理之咨會。而特以事體重大。未敢輕擧。誠如聖兪所及也。前後詔使諸公來此謁聖者。亦豈不知孔子位號異於天朝定式。而曾無一言顯加指敎。豈不以外國事例。必不深較而然也。壬辰以後。天朝視我國猶一家。而經理又來蒞之久。情義甚厚。有此勤誨。亦非異事。其回答之辭。不得不示以遵依之意。而其擧行遲速。在我審處之如何。愚臣昨日上箚之意。不過如斯而已。聖敎所稱冊子。恐是大學志也。凡干從祀儀制升黜論議。咸萃此書。蓋禮部與國子監會同纂集者也。平時頗行本國。亂後絶不得見。若令今行解事譯官。購得而來。則非但便於老閱。亦可因此詳定文廟之議。請下該曹議處。

答曰。省箚。具悉啓意。其冊名果是大學志。當令今行次譯官購來。卿惓惓如是。良用嘉焉。

求言封事

編輯

左贊成臣沈。伏以皇天之降割我東方。十三年於玆。而其所以眷顧我殿下。玉成我殿下。亦十三年於玆矣。譴吿之威。汔可少霽。危亡之象。庶或漸消。而可駭之災。無物不有。非常之變。式月斯生。至於白虹貫日。天變之最甚者也。前代此變之作。皆在於喪亂之日。歷歷可指。當此之時。雖使慶雲景星屢形於太史之奏。猶以爲非瑞。況以百殃之本。敢肆三元之會耶。前年而有之。今年而復有之。可謂天意之已甚。而抑出於仁愛之藹如者乎。伏惟聖慮淵沖。對越上穹。因此而側身修省。反躬惕厲。求所以應之以實。不以文之至要。則轉禍爲福。轉災爲祥之效。奚止於桑穀死熒惑退而已哉。乃者特許正二品以上書啓所懷。此實臨御三十八年所未有之盛節也。豈可與尋常延訪。循例求言。同日語哉。愛君憂國之誠。初無大官小官之殊。而乃爲此限局者。豈不以孤卿重臣祿位已極。前無所希。必能直陳不諱而然也。聞命激昻。不覺感淚之自下。而遲回泯默。已浹旬日。亦未免吾君不能之賊也。今者。狡倭啖舌於南。兇胡朶頤於北。可虞之機非一二。可言之事。亦非一二。城池器甲。蕩爲虛套。而臣姑置之。操鍊儲峙。寸無實效。而臣姑闕之。必以開廣言路。收拾人心。爲今日急先務也。何者。言路不爲之開廣。則九重千里。終成壅蔽之禍。人心不爲之收拾。則上舟下水。倐變載覆之勢。豈非可懼之甚哉。廣言路收人心。雖若兩條。而其實一事也。誠能恢張四聰。撤去豐蔀。虛己而受之。和顏而採之。見諸號令。施諸事爲。則一擧措之間。風采立異。萬姓胥悅。鼓舞不暇。此非收人心之一大機會乎。嗚呼。諸宮家之攘奪人土地藏獲財帛。日以益甚。雖在同宗親屬。亦所不饒。況於孤單小民乎。其追呼之急。鞭撲之慘。有不可言。少有違拒。必誣以他罪。死生係焉。閭閻之視宮奴。不啻若餓鬼夜叉。叩心蹙頞。如在水火之中。及其毒楚之甚。不能堪忍。則父母妻子相對哽咽。決計行賂於宮家之所謂掌務稤奴者。抱其身券。自投爲宮屬。旣投之後。渠亦縱更濟惡。侵及他人。一如渠之被虐時。破家失業。在在皆然。終能免折而歸之者無幾。至以無咎良民。亦甘心托爲廝養。此豈人情哉。不得已也。利輪於掌務稤奴之袖中。而怨歸宮家。宮家未必盡知此事。豈非可戚之甚乎。瘡痍甫集之餘。有此橫暴之患。蚩蚩者氓。重足側目。嗷嗷度日。不願倭來。則必願胡來。氣象之愁慘。風俗之薄惡。果如何也。怨宮家猶可也。終至於怨及如天之至尊。有識傳聞。孰不肝膽墜地。繼之以痛哭長太息也。殿下深居端拱。何從而聞慈愛之過失。外庭之臣。雖或有進言者。而雷霆之下。豈能明白敷陳。且殿下之心。亦未必不以爲國事多艱。讐賊未滅。朝臣之第宅田園。猶平時也。子女玉帛。猶平時也。不能敎其頑童戢其悍僕者。滔滔皆是。而唯天枝之微愆細疵。是刺是鍼。使不得安。其不幾於緦功之察也雲爾。故凡於聽受之際。悠悠邁邁。如水投石。終莫能相入。豈非誠意之不相孚。基本之無其具者有以致之也。蓋以經亂。士大夫十口難養。四維不張。凡可以營生征利之事。不遺餘力。頃者憲司之申嚴戒約。正中當世膏肓。而未聞有一日奉行。不但與小民爭錐刀。間或有慕效宮家之爲者。宮家不服於心曰。彼自謂讀詩書知禮義。而猶且未免。我何所憚而莫之爲也。由是言之。宮家之不法。士風使之然也。其何以取信君父。而有所矜式於貴近也。雖然。不以人廢言。古訓也。若其言無所苟。其事有可據。則以殿下之聦明睿智博學遠覧。亦宜優納而審察之。況許多縉紳中。又豈無身與言皆能正直者乎。自金順命忤旨而出。擧朝專務括囊。雖有投屍刦人之變。出於輦穀之下。而曾無以發之者。世道如此。安得以不傷天地之和也。堂堂二百年國家。任他數三姦隷破壞了。陵轢白日。殘傷赤子。使殿下憂勤恤民之誠。懇惻寬民之敎。終歸於落莫之地。豈不痛惋之甚乎。伏願殿下奮發乾剛。詳加廉問。斯得宮奴之虎視狼貪最爲民害者。置諸王法。以謝域中。則凡有血氣者。莫不感戴踴躍。如得更生。爭懷向國之忠。益堅死綏之志。地利人和。俱在於此。雖有南北警急之報。必無潰散不守之理。此非所謂廣言路收人心之成效乎。諸宮家聞臣此言。今固不能無恨。及至他日。保有令譽。安享富貴。則方且德之之深矣。臣之先祖臣靑城伯沈德符以下七代。倶受列聖厚恩。奕世簪纓。至於臣身。碌碌無狀。最蒙洪造。叨此非分。國存與存。國亡與亡。常思糜粉。無補涓埃。當此城門垂閉之日。亦不得開一喙以答淸問。則白首餘生。何時盡忠於殿下。以及吾君之子乎。噫。職非監門。何用鄭俠之圖畫。身雖宰列。尙有郇模之筐席。情隘辭蹙。不知所裁。

辭右議政

編輯

新授議政府右議政臣沈。伏以臣嘗讀書周官篇。立太師太傅太保。玆惟三公。論道經邦。爕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釋之者曰。非經綸天下之大經。參天地之化育者。豈足以任此責。故官不必備。惟其人也。噫。世衰道喪。古今異制。雖不能盡得如此之人而用之。亦必旁求俊彥爲一世冠冕者。而置諸巖廊之上。則足以弼亮一人。儀表百僚。澤及窮閻。名聞殊俗。而無愧於具瞻之實矣。如或詢謀未易僉同。夢卜不得元吉。則姑闕之。以待其人。亦是周官不必備之遺意也。豈宜循例苟充。有若尋常庶官之旋缺旋補者然哉。自古得一相之賢否。而天下之治亂安危判焉。人主之職在論相者。豈非不易之正論也。今我國家。當大亂之餘。屬重恢之運。相臣之有關於世道民生。百倍平時。而不意受立之命。乃在於闒茸無狀之小臣。此豈聖上勵精側席。得賢共理之擧乎。除目一下。瞻聆恠愕。朝班解體。國事可知。人雖不言。臣豈不自知。從前猥蒙謬恩。叨冒非據。失職僨事。不一而足。然形渥之凶。莫甚於鼎折足覆公餗之重且大也。廟堂之議。亦未必謂臣可堪是任。而直以臣久忝崇班。職次相近。每每備薦不已。此豈絲毫望實。有孚於前後而然也。卽今原任大臣累員。訏謨碩畫。率多已試之效。諸勳舊之中。亦豈少才名雅望應坐黃閣之人。而至愚極陋最在人下者。反蒙不世之寵擢。感激之深。雖未禁涕泗之橫流。而震惕之極。實不覺毛髮之豎立。屛伏私室。日竢公論之至。凌兢踧踖。徒切循墻之計。天日在上。豈有一字一句修餙之發哉。夫三事。人臣之極職。輔理之重任也。雖使才猷德量兼備而俱優者居之。其初誰敢以爲我能綽綽承當。此則常情謙退之所同然者。而臣之衷曲憂悶。有甚於人。孤根弱植。同列所灼見。矇學蔑識。聖鑑所洞燭。雖欲自掩。亦不可得。震撼擊撞。何以鎭靜。辛甘燥濕。何以調劑。不知經世濟物爲何事。徒以貪榮戀位爲己任。朝焉嬉嬉。暮而倀倀。上以累當寧知人之明。中以妨忠智彙征之路。下以致傍人之笑罵。終至於一敗塗地。出門而無所舍焉。則災逮一身。固不暇恤。而奈浼辱朝廷何哉。伏惟聖上。天之父母。諒臣才器寸無適用。憐臣號籲萬非虛讓。特許遞回。改卜賢德。以安愚分。以重政本。不勝幸甚。

再辭右議政

編輯

議政府右議政臣沈。伏以相臣之於國家。爲任極重。必也有德望以鎭服一世。有學術以酬酢萬變。而又有設施之才猷。支撐之力量。能不爲浮議所撓奪。利害所前卻。然後方可以盡經濟之責。而成天下之務矣。世八叔季。兼備者鮮。有其三有其二。猶不失爲救時之良佐。不亦韙乎。臣於此四者。自視欿然。無一毫近似。問其職則相臣也。叩其中則倥倥然一偶人也。入侍廈氊。其何以效格君之忠。出坐廟堂。其何以展保民之策。而能不負委寄之重乎。方今三綱解紐。四維失張。朝廷不尊。堂陛無級。禮讓視如土梗。學校變爲茂草。民窮財盡。賦斂煩重。恆產恆心。一切蕩然。風俗靡靡。漸趨於無可奈何之域。當此時。雖使宏才碩德之彥。授諸補理承化之任。日求其宣掦敎導。猶懼其不率不濟。而況以臣之昏劣謭薄。冒居此地。其何異責駑駘以千里。望鷦鷯以九霄也。士類分裂。固是膏肓之積痼。而比來爲尤甚。保合調娛。俾爲和平之歸者。誠今日莫急之務。而臣之一介空疏。以何德望而鎭服之。以何力量而支撐之。設令諄諄勉勵於年少後進之輩。誰復傾耳而聽之哉。至如南邊北塞。朝夕憂虞。牽補架漏。豈能久安。無兵無餉。又無紀律。策應之難。有不可言。臣素昧籌略。嘗竊吹備邊堂上。凡於大小公事。看過數行。輒解頤倚壁而睡。則猶可也。今爲相臣。亦復如是聵聵耶。雖欲仰成同列之宿望。苟冀無事。而臨時裁度。豈可專倚他人。如蚊負山。如蠡測海。茫不知何以堪之。何以處之。憂惶縮恧。措躬無地。稽謝恩命。已淹旬日。臣之罪戾。至此而又萬死矣。伏願聖慈俯察哀懇。特許遞改。以重政本。愚臣幸甚。國事幸甚。

答曰。再省箚辭。具悉卿懇。宜遵前旨。出任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