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三春夢
◀上一回 第九回 太封君教訓逆子 續順公拿捉叛臣 下一回▶

  話說當時劉太公氣得昏迷,不省人事,劉鎮同子兒定玉,把太公扶住,救解片時方醒。劉鎮曰:「勸父親須當保重身體。」

  定玉曰:「啟公公,叔父如今已亡過,死不復生,公公年紀高邁,宜當保養貴體為重。」太公流淚曰:「我兒,如今你弟靈柩安在何處?」劉鎮曰:「稟父親,靈柩安在湘子橋頭寧波寺中。」太公曰:「既是在這裡,為父欲到寧波寺內看進義棺柩。」劉鎮即令隨役伺候。」太公叱曰:「欲到寺中,公孫父子步至,何用難為他人?」劉進遵命,安備祭禮,同子兒定玉扶著老太公步至寧波寺中,寺僧迎入禪堂坐定。獻茶畢,引至次兒棺柩,放聲大哭。哭得號天慘地,觀者亦皆淚下。定玉擺開祭禮奠祭畢,勸公公回府。太公忍淚回至帥府,劉鎮設席以待父親,太公強飯數杯宴畢。劉鎮請出明主冠誥、龍袍、玉帶、皂靴,獻上父親,太公觀這物是明朝冠帽,問曰:「我兒,此等袍服,從何而來?」劉鎮曰:「稟父親得知,我弟無辜被鄧、於二奸奴所害,子兒欲報此仇,因此反清為明,降於東都藩王,蒙恩封兒為寧粵大將軍、鎮潮兵馬大元帥,而今敕命誥封,送上父親。」太公曰:「我兒,你弟已死,亦是天數註定,今不能復生。你可思大清天下,一統山河,明朝氣數已盡,鄭成功征討赤毛番,置為東都,僅此一片地方,兒你鐵總兵不作,情願要作紙將軍。我兒,父母生你兄弟二人,不幸進義已死,今日只你一身,無得淺見,若是聽順為父之言,棄邪歸正,就是行孝之子,不聽我言,乃是忤逆之兒,你父亦不久住任中。」

  劉鎮曰:「父親呵!古云:兄弟是手足,若是冤讎不報,非大丈夫。」太公曰:「胡說!既知古雲,為臣不可不忠,為子不可不孝,」劉鎮曰,「子兒是明朝武舉出身,今已反清為明,何為不忠?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太公曰:「大膽的匹夫,這般忤逆,不聽你父言語,恐怕後悔太遲,速早安排夫馬,送進義靈柩同我等回歸家鄉。」劉鎮曰:「子兒遵命。」

  就擇第五天吉日行程,這日著命千總林五常送太公至三河壩方回,不在話下。

  只說劉太公此番回府,即修奏章,趕先達部,奏知天子,備陳逆子劉進忠在潮州叛反事情。後來劉鎮在潮謀舉大事不成,入京問罪,斯時劉府老小全眷,不用受害,釋放寧家。這是後來之事,是劉太公之有見也,按下不表。

  再說劉鎮自送父親回鄉之後,常與眾心腹在內堂會宴,講論起動干戈之事。潮城內文武眾官,略略頗有風聞,各都愴惶驚恐。不久消息傳至公府,於國璉知了這事,忙到鄧都統府內,將事稟知乾父。鄧光明命人去請湯加備都統到來。

  湯見鄧有帖請,即至鄧府相見。於國璉將劉進忠反叛之事,稟知湯都統曰:「既是如此,可會眾將入公府,稟知千歲。」

  光明曰:「說得有理,事不宜遲,即到公府參見千歲。」沈公曰:「你等齊入府內,有何事故?」鄧光明只得將劉進忠反清事明,逐一稟知。公爺聞言,吃驚非小曰:「進忠若降東都鄭成功,不久潮城必有變亂,如今你等怎麼主張?」於代子曰:「啟千歲,依小將愚見,可先將劉進忠擒住,打落囚車,解往京都見駕議罪,方保無事。」公爺曰:「今用何計捉他?」於代子曰:「欲拿逆賊劉進忠,小將有一計策,千歲命人報知各署知道,傳報京都詔諭密到公府,令眾文武官員,明日齊集開元寺會議,開讀詔書。我等先點三百名旗軍,先到開元寺內埋伏。千歲領眾將官,預先至寺中,各身暗藏短兵器。這劉鎮定無準備,若他來到寺中,將叛將生擒活捉,有何不可?」公爺聽說大喜,依計而行,即命旗軍傳遞各署報知。

  眾文武聽報,各準備明早到開元寺行事。惟有知事吳科祥,見公府旗軍傳報,心中疑惑,尋思京中,若有頒行黃詔到來,塘報先至,眾文武署衙皆知,我等百官皆到十里亭迎接,怎麼私至公府,欲到開元寺中,文武眾官會議開讀,這是何故?原因屢有事與劉鎮不合,忖思了一回,想到此等事情,定是鄧、於二人奸謀有害劉大人之意,越想越真,倘若劉大人被二人所害,我等眾文武安得無罪?不如先去見汪道台商議。

  主意已定,即至道衙進見汪道台,序坐。吳府曰:「啟憲台,公府可有什麼事至此傳報麼?」汪道曰:「早間千歲命人至此,報說京都黃詔到來,公府約明日眾文武官員齊集開元寺中會議,開讀詔書,我等理當準備。」吳科祥曰:「啟憲台,依卑府之見,若是朝廷黃詔到來,塘報傳接,先著各署衙報知,我等百官皆出城十里亭迎接,怎麼私至公府?明日欲眾文武會議開讀。既欲開讀,眾文武聽宣,何用會議?論此一事,其中必定有詐。」汪道曰:「黃詔大事,安敢有詐?」吳府曰:「卑職尋思這事,恐是鄧、於二奸賊的計,謀害劉大人無疑。」

  汪道聞言醒悟曰:「太府之言是也!如今怎麼計較?」吳府曰:「啟憲台,待卑府先通知劉大人,預早準備。明日我等早早到開元寺中,可為照應,諒亦無事。倘若劉鎮被鄧、於二奴所害,我等眾文武豈能無罪?」汪道曰:「太府所論無差,須先通與劉大人得知。」吳府依命起身,直至帥府入見。劉鎮曰:「未知老先生降臨,有何指教?」吳科祥曰:「啟問大人,早時間可有什麼消息到帥府否?」劉鎮曰:「吳老先生,早間沈千歲傳報黃詔來在公府,明日早辰文武官員齊到開元寺會議開讀。」吳府曰:「啟大人,卑府暗中細想,刻刻留神,若倫有黃詔到來,驛塘必先報知,何為私至公府?其中必定有詐。」

  劉鎮曰:「老先生此言說錯了,黃詔降下,係朝廷大事,豈可有詐?」吳府曰:「卑府先見道台商議,恐是鄧、於二奴有陷害大人之意。」劉鎮聽著吳府之言,愴惶失色,腳踏不穩,手亂無處,做聲不得,良久言曰:「老先生之言,頓開本府茅塞,蒙老先生再造之恩,何以報答?」吳府曰:「說哪裡話來,大人明日到開元寺中,觀看卑府眼色行事,我應與道台自當照應,諒亦無妨。」言畢起身告退,上轎回府衙。

  於是劉鎮即傳召眾心腹楊把總等到內堂商議,眾等聽大人有召,即入帥府內,見劉鎮把將吳府言語,備細說一遍:「為今之計,未知楊先生有何主見?」飛熊曰:「啟大人,依小把總之見,明日大人若不到開元寺赴會,這是忤逆聖旨,若到寺中,定落鄧、於二賊圈套。」劉鎮曰:「如今先生有何良策?」

  飛熊曰:「大人明早欲赴開元寺會議,可先命守備林紹基領兵一百名,同把總詹兆奇助戰,又令守備蔡長高領兵一百名,皆小把總助戰,齊到開元寺兩頭接應;況寺內有汪道台,吳知府照應,諒亦無妨。」劉鎮見說大喜,命林、蔡二守備行事,眾等依命出帥府。不在話下。

  只說於代子預早先點三百名旗軍,各執器械,靜靜到開元寺中埋伏,及至明日時候,城中文武眾官員,各整冠服朝衣齊來開元寺。公府沈千歲同左右二都統到客堂當中坐定,二都統眾將官依次侍立。汪道台等上前參見,禮畢。忽報劉鎮到來,汪道合、吳府眾文武至寺前相迎,鄧、於暨眾將齊至寺門觀看,預先截住迴路。

  劉鎮方才馬到寺前,見文武齊集,即扣住了馬,方欲下鐙,見吳府睃汪道搖著頭。劉鎮會意,扣轉馬頭,便欲回歸,被於代子踏上大步,向前將他馬頭一把揪住,叱聲曰:「劉進忠,你今反清事明,走往哪裡去?」劉鎮被於代子一嚇,面如土色。

  吳知府叱曰:「將軍未可動手,劉大人反清未露,叛在哪裡?」

  鄧光明叱曰:「劉進忠事降東都鄭成功,就是叛賊,該可拿下。」汪道台叱曰:「有何證據?毋得妄作,誣賴大臣。」光明曰:「劉進忠反清事明,定留長髮。」命旗軍朝帽脫去,旗軍依命把劉鎮朝帽脫起,幸得劉大人頭是上日剃的,汪道與眾文武觀看大喜,齊聲言曰:「鄧大人,於將軍不可造次,未有實據,若誤害大臣,我等文武官,罪名非輕。」於代子曰:「進忠降了鄭賊,身中定穿有明衣。」令旗軍把劉進忠的胸襟解開,裡面俱是一色金鈕釦的清衣。汪道文武曰:「劉大人分毫無錯,鄧大人、於將軍休得胡作妄為,望於將軍放手。」眾文武紛紛叱曰:「害卻大臣,罪及我等,請於將軍釋手。」鄧光明、於國璉見眾文武言語紛紛阻滯,況兼劉進忠反情並無痕跡,難以下手。遂將馬頭一放,劉鎮轉過頭,加上三鞭,放好戰馬,望前奔走,走至開元寺巷口,守備林紹基、蔡長高同詹、楊二把總接著,保回帥府,入衙不在話下。

  只說於代子放了劉進忠回歸,與鄧都統眾旗軍入寺內,見千歲將事稟知,此際會議不成,公爺一齊回衙。汪道台、吳知府同到帥府入見劉鎮。劉鎮稱謝曰:「本鎮今日若無憲台同吳老先生二位鼎力搭救,定遭鄧、於二賊所害,恩高德厚,改日自當報答。」汪道、吳府曰:「說哪裡話,吉人自有天相佑,我等有何能,恭喜大人今日康安,官民之福。」劉鎮曰:「全仗二位再造之恩,銘刻於心。」汪道曰:「豈敢!大將軍自有八面威風。」劉鎮設席款待,汪道、吳府告退回衙去了。不表。

  再說公府右都統湯加備府內設宴,請左都統鄧光明、於國璉會飲。鄧、於聞召赴宴,湯加備曰:「啟兄長,我想前日開元寺中,擒拿進忠不得,來日此事定有變亂,未知二位有何高論?」於代子曰:「今日逆賊若不早除,將來潮城干戈起動,我等須當提防,先拿進忠,後捉叛黨。」鄧光明曰:「當時我觀眾文武官各都言語,紛紛鬧說,惟中有進忠的中軍官李成功,怒眼睃著劉進忠,暗暗無言,此人定與進忠不睦,欲除進忠,須請李大廳到署內,探他口意如何?」湯加備曰:「兄長,說得有理,依策而行。」當時各告退回衙。

  又說鄧都統明早命人去清李大廳。李成功見召,即至鄧署中入見鄧光明曰:「未知大人喚小將有何吩咐?」光明曰:「今日閒暇,敬設一杯酒,請將軍一飲。」李成功曰:「小將沒有半點微功,當受不起。」謙讓一回,入席宴飲,飲至半酣之間,光明曰:「本帥聞將軍文韜武略,可知當今天子駕前,誰人第一?望其指示。」成功曰:「豈敢!小將愚拙,蒙大人過稱。若論朝廷殿前王公甚眾,誰敢比及康親王老千歲,治國安邦的元老,這是第一員功臣。」光明聽說,哈哈大笑曰:「可見將軍高才,所論無差,皆我老千歲第一。再請賜教潮城之中,誰人第一?」成功曰:「啟大人,就算公府千歲,三歲孩童,豈有不曉公居第一?」光明曰:「將軍這話說錯了,若是我千歲第一,公府之人看不在劉進忠的眼內,依本帥論皆是劉進忠為尊,將軍莫非是進忠心腹,代他謙說麼?」成功曰:「啟大人,若論進忠之職,還在大人之下,安敢為第一?小將雖是標下,實非心腹。」光明曰:「這亦勿論,請問將軍,聞說進忠反清事明,降於東都鄭成功,其情真否?」成功曰:「只聞外間傳說,未有所見。」光明曰:「將軍何處聞來?」成功曰:「百姓謠說。」光明曰:「城中人民有說其情形,定是不差。將軍身居朝廷將官,須當早想良策,除卻逆賊,立建大功,自有升賞。」李成功曰:「啟大人得知,欲除進忠,小將有一妙計,管教進忠立刻可除。」鄧光明曰:「願聞良策,望其指教。」

  成功曰:「稟大人,小將尋思,進忠越過數天,值逢壽辰之日,所有各內外營官,遠近到來稱賀。我潮中文武眾官員定到帥府壽,斯時大人可先命一心腹官員,前往慶壽,把那進忠行刺,逆賊定無準備,必當成功,有何難哉?」光明聞言大喜,問李成功曰:「將軍謀略雄才,賽過臥龍先生,遵依妙策而行,但是將軍身居副將,就可前去行事,除殺進忠叛賊,自然高升。」

  李成功曰:「啟大人,小將將膽氣量力,須當一人相助。」鄧光明問:「是何人?」李成功不慌不忙,卻說出來。有分教:縣鄉引出仗義英雄,潮州聚起擊天好漢。

  畢竟李成功說出什麼人來?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三春夢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