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三洞珠囊
卷之九
卷之十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太平部

三洞珠囊卷之九

編輯

  大唐陸海羽客王懸河修

劫數品

編輯

  《上清三天正法經》云:天圓十二綱,地方十二紀。天綱運關,三百六十輪為一周;地紀椎機、三百三十輪為一度。天運三千六百周為陽勃,地轉三千三百度為陰蝕。天氣極於太陰,地氣窮於太陽。故陽激則勃,陰否則蝕。陰陽勃蝕,天地氣反。天地氣反,乃謂之小劫。小劫交,則萬帝易位,九氣改度,日月縮運,陸地涌於九泉,水母決於五河,大烏屯於龍門,五帝受會於玄都。當此之時,凶穢滅種,善民存焉。天運九千九百周為陽蝕,地轉九千三百度為陰勃。陽蝕則氣窮於太陰,地勃則氣謀於太陽。故陽否則蝕,陰激則勃。陽陰蝕勃,則天地改易。天地改易,謂之大劫。大劫交,則天翻地覆,海涌河決,人淪山沒,金玉化消,六合冥一,白屍飄於無涯,孤爽悲於洪波,大烏掃穢於靈嶽,水母受事於九河,五龍吐氣於北元,天馬匡轡以徒魔,赤鎖伏精於辰門,歲星滅王於金羅,日月昏翳於三豪之館,五氣停暈於九嶺之上,龍王鼓華於東井之上,河侯受對於九海之下,聖君顯駕於明霞,五帝科簡於善惡。當此之時,萬惡絕種,鬼魔滅跡,八荒四極,萬不遺一。至於天地之會,自非高上三天所不能禳,自無青籙白簡所不能脫也。

  又云:天關在天西北之角,與斗星相御。北斗九星,則天關之綱柄,王晨之華蓋,梵行九天十二辰之氣,斗綱運關,則九天並轉。天有四候之門,九天合三十六候。一晝一夜,則斗綱運關,經一候之門。晝夜三十六日,則經三十六候都竟。三十六候竟則是九天一輪,三百六十輪為九天一周。九天一周,則六天之氣皆還上上三天。天改運促會以催其度,三千六百周則為小劫。小劫交,則九氣改正,萬帝易位,民亡鬼滅,善好清治,六合寧一。九千九百周為大劫終,大劫終則九天數盡,六天運窮。六天運窮則氣激於三五,群祅凶橫,因時而行,放毒滅民。此皆運窮數極,乘機而鼓,以至於此也。地機在東南之分,九泉之下,則九河之口吐翕之。靈機上通天源之陶注,傍吞九洞之淵澳,十二時紀推四會之水,東迴一晝一夜則氣盈,並湊九河之機。晝夜三十三日,機轉西北迴,東北張,西南翕。張則溢,翕則虧,周於四會,天源下流涌波,是為一轉。三百三十轉為一度。一度則水母促會於龍王,河侯受對於三天。三千三百度謂之陰否。陰否則蝕。陰蝕水涌,水涌河決,山淪地沒。九千三百度為大劫之終,陰運之極。當此之時,九泉涌於洪波,水母鼓於龍門,山海冥一,六合坦然。此陰運之克,地氣之激也。

  又云:赤精開皇元年七月七日丙午中時,登琳琅之都月之上館,受符於元始天王,開金陽玉匱玄和玉女口命,出皇民錄譜。自開皇以前三象明曜以來至於開皇,經累億之劫,天地成敗非可稱載。九天丈人於開皇筭定天元,校推劫運,白簡青籙得道人名,記皇民譜錄,數極唐堯,是為小劫。一交其中,損益有二十四萬人,應為得者,自承唐之後,數四十六,丁亥前後中間甲申之年,乃小劫之會,人名應定。在此之際,陽九百六,二氣離合,吉凶交會,得過者將為免哉!然甲申之後,甲申之前,其中壬辰之初,數有九周,至庚子之年,吉凶候見,其道審明,當有赤星見於東方,白彗干於月門,妖子續黨於蟲口,亂群填屍於越川,人啖其種,萬里絕煙,強臣稱霸,弱主蒙塵。其後當有五靈昺瑞,義合本根,龍精之後,續族之君,平滅四虜,應符者隆。龍虎之世,三六乃請,民無橫命,祚無危患自唐之後,四十六丁亥是三劫之周。又從數五十五丁亥至壬辰、癸巳是也,則是大劫之周。大劫之周,天翻地覆,金玉化消,人淪山沒,六合冥一,天地之改運,真非所如何!惟高上三天白簡青籙,乃得宴鴻翮而騰翔,飛霄而盻目耳!此玄和玉女口命,金陽玉匱論天地之成敗,吉凶之是非也。

  《上清八景飛經》云:大劫之周,三道虧盈,二氣合離,理物有期,承唐之世,陽九放災前除兇,勃搜採上真也。

  《老君戒文》云:西向流沙中無量國,有巨石高三百丈,周旋一千五百里。巨石北則有芥子城,壁方四十里,四面石壇,高二十丈,飛仙一歲送一芥子著此城中,以衣拂巨石,令消者與平地無別。芥子城令滿中芥子,則時運周劫,世轉一階也。

  《靈寶齋戒威儀經訣》下云:石如崑山芥子四十里中天人羅衣,百年一度,拂盡此石,取此芥子一枚,譬如一劫之終,若是之久誰當悟斯者也。

  《靈寶天地運度經》云:靈寶自然運度,有大陽九、大伯六也,小陽九、小伯六也,三千三伯年為小陽九、小伯六也,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大伯六也。夫天戹謂之陽九也,地虧謂之百六也。至金氏之後甲申之歲,是其天地運度否泰所終陽九會,至時道德方明,兇醜頓肆,聖君受任於壬辰之年也。

  又云至於水龍時,仙君乃方起弓口十八子,彼經中有十條,此不具錄也。

老子為帝師品

編輯

  《太平部》卷第八《老子傳》授《經戒儀注訣》云: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極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應十方,敷有無之妙,應接無窮,不可稱述。近出世化生乎周初,降跡和光,誕於庶類,示明胎育可以學真,雖居下賤,無累得道。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文王之時,仕為守藏史,或云處世二百餘載,至平王四十三年太歲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為關令尹喜說五千文也。

  《化胡經》云:老子伏羲後生,為帝之師,號曰究爽子,復稱田野子,作《元陽經》。

  神農時出為帝師,號曰大成子,復名郭成子,作《太一元精經》。

  祝融時出為帝師,號曰傳豫子,復名廣壽子,作《按摩通精經》,三家共修,無為各治,萬八千歲,致太平,人民純朴,無有餘治。唯無氣自然,為法不役伐,道氣歸之,無不服也。此謂三皇之君矣。

  黃帝時出為帝師,號曰廣成子,作《道成經》。

  帝譽時出為帝師,號曰綠圖子,作《道理黃庭經》。

  帝堯時出為帝師,稱務成子,作《正事經》。

  帝舜時出為帝師,稱尹壽子,作《道德經》。

  黃帝至聖,遂使帝業相承,壽命有長短,象之五行,更相尅伐,強弱相凌,此謂五帝。

  夏王時出為帝師,號曰李子胥,作《元陽經》,復作《德戒經》。

  湯王時出為帝師,號曰錫則子,作《道元經》。

  文王時出為帝師,號曰燮邑子,復稱赤精子,亦為守藏史。

  武王時出為帝師,號曰郭叔子,復稱續成子,為柱下史。

  幽王時出為帝師,號曰天老,復稱老子,為柱下史,作《長生經》,復與尹喜作《五千文》上下二經。復與尹喜至西國,作《 佛化胡經》 六十四萬言,與胡王後還中國,作《太平經》。後世當在人間,欲令世人修善行義,尊奉德化,以佐道法,助國扶命,憂勞百姓,度脫凶年,令遇太清之中也。已上數懸河今謂道德,序訣云:老子代代為國師,即此是也。

  孟智周法師《老子經通題目》云:千二百老子,此即其數千二百,老子自別有經也。

  又云:後學所成,伯陽是也。故知伯陽尊號始乎隆周也,此號隱顯,難可詳究矣。

  《玉帝七聖玄紀》云:亹亹神匠,靈德虛鮮。曜龍文於滄淵,煥釆雲於九天。濯高貌於蘭玉,發金精於瓊泉。列七紀於上錄,明刻書於隱篇。括致沉豪,運轉滯輪。採結五象,攜集上真。寔高上之垂化,以敷教於群方也。

老子化西胡品

編輯

  《太平經》云:老子往西越八十餘年,生殷周之際也。

  鬼谷先生撰《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云:周無極元年,歲在癸丑冬十有二月二十五日,老子之度關也。關令尹喜勑門吏曰:若有老公從東來,乘青牛薄板車者,勿聽過關。在後果見老公如是,求度關?關吏不許,以關吏之言白之。老公曰:吾家在關東而田在關西,欲往採樵,幸聽度之。關吏再不許入,白關令。令即出迎,設弟子之禮。老公故辭欲去,關令殷勤北面事之。老子許之,住也。老子時有賃客,姓徐名甲,日雇錢一百。老子先與約語,當頓還卿直,然須吾行達西海大秦安息國,歸以黃金頓備錢限。甲既見老子方欲遠遊,疑遂不還其直。爾時有美色女人聞甲應得多錢,蜜語甲曰:何不急訟,求其直,吾當為子妻。甲惡意因成,即舉詞詣關令,訴老子求錢。關令以甲詞呈老子。老子曰:吾祿貧薄,無僕役,前藉此人,先語至西海大秦安息國,歸頓還黃金備直限,其何負約,見訟耶?甲隨老子二百餘歲,應還七百萬。老子謂甲曰:吾昔語汝,至西海大秦安息國,歸頓以黃金相還云,何不能忍辱,今便興詞訟我,汝隨我已二百餘歲,汝命早應死,賴我太玄長生符在爾身耳。言畢,見太玄長生符飛從甲口出,還在老子前,文字新明,甲已成一聚白骨。喜既見甲違心便死,意復欲觀老子起死人。因曰:喜當代還此直,即具錢來,伏願赦甲往罪,賜其更生。老子愍之,曰:善!此本非吾瞋甲,甲負先心,道自去之。老子復以向符投其枯骨,甲即還生如故。喜具為說之,甲方叩頭謝罪。老子令還汝直,謝遣之也。老子以上皇元年歲在丁卯正月十二日丙午下為周師也。周道將衰,王不修德,弗能以口道德治民,此淫亂之俗不可復,師故微服而行,吾將遠遊矣!喜復作禮曰:願大人為我著書,說大道之意,喜得奉而修焉。老子以無極元年歲在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日中作《道德經》上下二篇,以授喜。老子辭別欲行。喜曰:願從大人遠遊,觀化天地間可乎?老子曰:我行無常處,或上天,或入地,或登山,或入海,或在戎狄蠻貊非人之鄉、鬼神之邦、嶮難之中,觀化十方,出入無間,坐在立亡,子以始受道諸穢未盡,焉得隨吾遠行耶!子且止誦此二卷經萬遍,道成乃可從吾遠遊。子道欲成時,自當相迎,今未得去也。老子臨去則告曰:子千日以後於成都市門青羊之肆,尋吾乃可得矣。喜奉教誦經萬遍,千日之後身乃飛行,入水蹈火並不熱溺,今道已成,乃往成都市門青羊之肆尋老子,經日不見,盡夜感念,到九日見一人來買青羊,由是乃悟,問使人曰:子何故日日買此青羊耶?人答曰:吾家有貴客,好畜青羊,故使我買之也。喜曰:吾昔與彼客有舊,因期於此,子能為我達之不?因以珍寶獻之。使人曰:諾,君但體我去,當為具白此意。喜曰:若然,白客言關令尹喜在外。使人如其言白之。老子曰:令前。拂衣而起,登自然蓮華之座,問喜曰:別後三年之中,子讀經何得何失?喜拜而自陳曰:奉教誦經,令喜得常存不死也。老子曰:子昔願從吾遠遊,道已成可以遊觀大地八紘之外也。喜曰:弟子宿願始申矣,無復所恨。老子於是命駕遠遊天地之間,變化諸國也。後入嚴賓國闍崛之山精舍中行道。廚賓王出遊,問曰:此何等人?侍者曰:道士耳。王曰:道士乃幽隱在此乎?後日復遊見之,王曰:何修也?可以致福。老子曰:齋戒中食,讀經行道,上可得至真,不死不生,教化出入在意也;下可安國隆家,亦可從轉身得道,度世入無為。王曰:善哉!後日出遊,復見之。王曰:道士道法最何為貴耶?道士曰:吾道貴自然,清靜無為,及齋戒行中食,燒香可從生天可從生王侯家得可從道度世以此為上。王曰:善!寡人慾請道士中食行道,可乎?道士曰:為欲請幾人耶?王曰:悉請也。道士曰:徒眾多,難可悉供也。王笑曰:寡人大國,何求不得,而云不能供耶?道士曰:吾道士固曰貧道,依附國王,致有珍寶,盡是王物。今先欲請王國人中食,以為百姓祈福,可乎?王曰:善!但恐道士無以供之。道士曰:足有供之,願王枉駕。王曰:刻日當到。道士遂先請及群臣國人也,皆使仙童玉女及四方飛天人請男女一十四日,都畢,王歎曰:貧道士尚能作大福如此,我大國王何所乏無而言不能供之耶?刻日請道士徒眾,大會道士,到皆引諸天聖眾九品仙人,四十餘日,人來不盡,後方日日異類,或胡或傖,或吳或楚,或長或短,王倉庫已半,人猶未止。王曰:如道士言,此人眾何其多吾?誠恥中殆,令無供具,忽生惡念。曰:吾恐此老公是鬼魅,非賢人。道士可速收縛,積薪市中,燒殺之,以示百姓。於是遂縛老子徒眾等。老子爾時任其所作,聚薪都市。老子語喜及諸從真人:卿但隨我上此薪上,傾國人悉.來視之,終不能害我等也。如是國人視之,其善心者皆難吒我王。何故?強請道士而中道燒之,可憐可念!火起衝天,國人因見,老子亦放身光滿天下,老子與喜及諸真人在炭煙之中,坐蓮華之上,執《道德經》詠之。及火勢盛,猶在炭上,坐不去。王問老公已死耶?使者曰:老公故在炭上誦經。王又令沉老公深淵。後隨王入淵,入淵不溺。國人見老子放光,神龍負之,龍光亦照淵,方誦經並不能為害。王問:道士等已死乎?使者曰:投之深淵,龍王出負之,老公放光,照滿國內,復不死不溺,當如之何?王曰:燒之不死,沉之不溺,吾末如之何?王顧謂群臣曰:恐彼老子將天師聖人乎?今欲事之,何如?群臣曰:善!恐老公徒嗔,將亡國也,願王卑詞謝之。王曰:正爾。自詣卻說前事,謝罪云云。老公曰:前我語王,恐王不能供之云云,而反燒我師徒,何逆天無道耶?上天不許王之橫殺無辜,此乃天見我無罪,故得度險難也。天將滅王國,不久當至也。王大謝.罪,願舉國事師,不敢中怠。老子曰:王前有惡心,今雖叩頭千下,猶未可保信,恐後有悔,當何以為誓耶?王曰:今以舉國男女一世不娶妻,髠鬄鬚髮以為盟誓,約不中悔,中悔當死為證,何如?老子曰:善!爾時推尹喜為師,令王及國人事之。王當以國事付太子伊梨,我當修道,捨家國,求道度世。老子曰:善!既欲棄國學道,吾留王之師,號為佛佛,事無上正真之道。道有大法,若王居國學道,但奉五戒十善,自足致福,去卻不祥,常生人道,尊榮富貴,亦可因此得道度世,何必捨家也。王及群臣一時稽首師前,男女同日奉道焉。為作三法衣,守攝其心,錫杖以驚蛇蟲,乞中食為節。老子復為造九萬品經戒,今日就誦之。老子曰:授子道既備,吾欲速遊八方,遂還東遊,幽演大道自然之氣,為三法:第一曰太上無極大道,第二曰無上正真之道,第三曰太平清約之道也。

  《老子化胡經》云:吾以幽王時出為師,教化道法,觀其虛實,為柱下史,姓李,名耳,字伯陽,知幽王不可復師,欲去之,此衰亂之俗不可久。周幽王將亡其國,乃假服乘青牛薄板車去之。於是,幽王果為大戎所殺。遂西詣罽賓王,至函谷關。關令尹喜好道術內學,仰知天文,下知地理,預知道當西行,夙夜觀象,是時太歲在癸丑十二月二十五日臘除,道過來西度關。關令尹喜先勑門吏:今日當有老公乘青牛薄板車來度關,告之,勿令去!如其言,老子乘青牛薄板車度關,關吏留之,不聽度。老子云:貧賤老公居在關東,田在關西,明日當臘,欲去取薪草,幸聽度。吏下而跪啟曰:明府有教,若有老公乘青牛薄板車,留之勿令去。願少留神。吏便入白關令。關令帶印綬執板而迎,為設禮。老子曰:吾是貧賤老公,居在關束,田在關西,明日當臘,欲往迎薪草耳。令留如何?尹喜執板跪而言曰:喜是蜀郡成都人,姓尹,名喜,自生以來至今以歷三千甲子也,求先生當周旋勞苦暴露,天幸今日相遇,願少留神。老子入舍,共語三日三夜,為作五千文。主人上饌甚厚,老子念無以報之,為作《五千文》上下二經與之,報其厚意,辭別欲去。尹喜曰:願聞先生姓字。老子張口吐舌示之曰:口中齒皆落盡,唯有舌在耳。喜曰:老聃齒在口中三十六枚,儼然如霜,齒今落盡,唯有舌獨在,故知柔者能制剛,弱者能勝強,欲令尹喜行柔弱之志,竟不語姓字而去。喜曰:思道德之美,願從西行。老子曰:吾遊越天地之表,散氣於八嵎,或至小國,或上昇天,下入淵,隨世教化,無所不至,子安能隨我去不?尹喜跪而言曰:入水入淵,入地上天,投身沒命願從先生。老子曰:子勤讀《五千文》上下二經,卻後三年會成都市青羊矣肆,索我則可得也。子今不得隨吾去於是,太歲癸丑辭別而去。尹喜遂修經,夙夜不懈,元氣歸其身,日日加增得道之意,知其真焉。喜後以太歲丁巳詣成都市青羊肆,索老子,累日積月不見,夙夜歎息。後乃見一人數數來買青羊,於是心開意悟,乃問之曰:何以日日來買此青羊耶?使人答曰:我家有貴客,好畜青羊,故使我買之。喜曰:吾昔與彼客有舊,因期於此,子能為我達之不?以珍寶獻之。使人曰:諾,君但隨我,當為具白。喜曰:若然,白客言尹喜在外,使人如其言白之。老子曰:令前。拂衣而起,登自然蓮華之座,手捉九節之杖,見尹喜言:何以晚耶?吾待子久矣。喜再拜曰:求先生累日積月,不知先生所向何許?道不奪願,今得拜見,恩覆之廣深也,遠矣!於是,乃共說三年之中何有可忘?尹喜稽首言曰:與先生別後,所得經者晨夜讀之,無有畏忘,精邪鬼賊見喜皆自然化服,萬神為之走,知元氣之廣矣。老子曰:在此待子甚久,知子不移之志,當將子遠遊,觀天地間元氣,保子身形,豈不善哉!爾時,太歲丁巳,乃與喜至西國,我欲教諸國人莫知之者。至肘賓國,乃入山中巖居穴處,共修道法三年。太歲庚申,胡王出獵,數數見之,問左右曰:此何等人也?左右無能知者。老子答曰:我是老人,積在山中。王怪之,謂是魍魅,不知是聖人,固欲賊害老子。老子行柔弱之志,以下其意,乃設自然無極天廚,欲請王國中人。王聞之,掉手大笑曰:此老公依附吾國,得自生活,當何得請吾國中人耶?老公曰:依附王國以得生活,致有今日,今欲還東國,欲報王恩,刻日當會。王遣使者,視老公請客之具。老公設五行雲氣之帳縵,西谷中白縵,北谷中黑縵,東谷中青縵,南谷中赤縵,中央黃縵。延請國王,上及王身,下及國人。胡王即召三十六國數千萬人,往會老子五色雲縵之中,飲食七日七夜,廚饌儼然,不為勞倦。胡王歸國,復欲請老公。老公答王曰:言不可請。王曰:吾大國之中,何所無有?何以不能請老公耶?刻日當會。到其日,老子與諸道士共行,就請有四輩弟子,四天王,百萬眾,今日一種人。明白復異種人,日日人各不同,如此四十餘日,人來不絕,王廚己盡。 王乃大驚,語左右曰:此為妖□,必非常人,奈何?殺之!左右曰:可!積薪都市中,燒之,若不死者取大石擊頭,著海水中,當不死之耶?胡王勑國中,戶各取薪一束,積與市上燒之。老子與尹為胡王所擊薪上。鬍子於下放火,燒之四十餘日,薪盡火滅,老子與尹喜在炭中讀經如故。王復沉老子尹喜,以大石擊頭,著深淵之中,又復不沒。胡王大驚,今當奈何?舉國惶怖,欲來侍老子以為師也。老子語王曰:我非師也,前與我共上薪被燒者,是為師。師今到諸天中索兵馬,當來以伐王國,以王前燒殺之故也。須臾間,諸天鬼神兵馬來下,皆長一丈四尺,數百萬眾,手持鐵杖,一滿王國中,日日來之不絕,唯欲以殺靜子並及王身,故胡王大驚三十六國各各失魂。王頭面指地,不敢視老子。老子即變作剛五色大人,身長一丈六尺,七十二相面目,紫輝見於虛空,左入右出,乍下乍上,是謂士方空二虛身也。胡王驚怖,語左右,置向老公持此大入耶!老子知其欲化也,此不為大人也,比名太上真之人耳。此正真之人,好生惡殺,來至王國,過不犯王,王有何意積薪以燒之耶?而今奈何復欲之侍之,乃欲兔耶?胡王曰:賜我生命,濟活我國,生死一心,奉屬大人,從今以誓不犯之也。老子曰;王當以何作信?王曰;我國中大小男女終身不娶妻,當侍師至死,求兔我罪。於是,召三十六國鬍子,向老子前皆當髡頭剃鬚,自毀形容,橫裙衣,露右臂,與天為信,引地為誓。叉手合掌,不敢移易。老子見胡受化,乃與作六十四萬言經,無上正真之道,令王舉國事法,不得探巢破卵,傷害萬物,劫盜作賊,侵凌瓣弱,詛罵妬?,飲酒食肉,妄言兩舌,不得載車乘馬,不著履屨,為作錫杖,欲令驚,地生蟲不得傷害之也。又恐其變悔,故為作三衣法服,左臂露,右臂常結著心前,令以右手捉之,不得放心也。不令種作為刻木作拔,音鉢以受七升,令日月當行乞食,家乞一升,七家得七升,得之便食之,若至七家不得食,自謫。七日不食,飲水而己。以此為法。《化胡經》乃有二卷,不同。今會其異同,錄此文出也。

時節品

編輯

  太一帝君洞真玄云:白日登晨者,日之正中,為白日也,雞之始鳴登晨也。

  《明真經》云:人之得仙,白日登晨,即此義矣。皆取生氣時。

  《司命解化》云:白日去,謂之上屍解也。夜半去,謂之下屍解也。向曉向暮而去者。謂之地下主者也。

  《昇玄第一經》云:朝、中、日沒、人定、夜半、雞鳴為六時,禮敬十方天尊,禮從東方為始也。

  《玉清隱書》云:甲子之日、八節之日,此皆上元朝宴之時也。

  《上清八景飛經》云:立春之日,三素元君上詣天皇太帝遊宴之時,元景行道受仙之日也。春分之日,太微天帝君上詣高上玉皇遊宴之時,始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立夏之日,太極上真三元真人上詣紫微宮遊宴之時,玄景行道受仙之日也。夏至之日,扶桑公太帝君上詣太微宮遊宴之時也,虛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立秋之日,太素上真白帝君上詣玉天玄皇高真遊宴之時,元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秋分之日,南極上真赤帝君上詣閬風臺,詣九靈夫人遊宴之時,明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立冬之日,上清真人帝君皇祖上詣高上九天玉帝子遊宴之時,洞景行道受仙之日也。冬至之日,太霄玉妃、太虛上真人上詣太皇宮太微天帝君遊宴之時,清景行道受仙之日也。先錄出。在道例第九卷八節齋日品中,具說之也。

  三洞珠囊卷之九竟

 卷之八 ↑返回頂部 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