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上海市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1年1月20日




上海市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1年1月20日上海市普陀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批准)



前 言

編輯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改革開放以來,普陀 130 萬人民在歷屆區委、區政府的帶領下,埋頭苦幹,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經過多輪五年規劃的努力,區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區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譜寫了一曲曲華麗的樂章。「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上海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也是普陀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大局、譜寫新時代轉型發展新篇章的重要時期。科學制定和實施普陀區「十四五」規劃,對加快普陀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更好地服務全國和上海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

《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根據《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上海市普陀區委關於制定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是指導普陀未來五年發展的總體方案和行動綱領,也是編制和實施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類專項規劃、行動計劃以及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

File:上海市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pdf
PDF版本


一、站在新起點

編輯

普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美好生活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十四五」期間,普陀迎來重要歷史性窗口,發展動能、比較優勢、約束條件等都將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必須以規劃為引領,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努力實現普陀轉型蝶變、華麗轉身。

1、過去五年的重大成就

編輯

「十三五」時期是普陀區轉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砥礪前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力以赴穩增長、持之以恆補短板、堅定不移調結構、千方百計惠民生,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建成「科創驅動轉型實踐區、宜居宜創宜業生態區」,經濟社會發展站上新起點。

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綜合實力穩步提高。地區生產總值站上「千億」台階。區級財政收入在大規模減稅降費中突破 「百億大關」,由 2015 年的 96.36 億元增長到 2020 年的 110.63 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較「十二五」增長近 25%。產業結構調整破立並舉。先後關閉銅川路水產市場、金盛好來福等 40 家初級市場,關停並轉千餘家企業。中環中心「爛尾


樓」成功爆破。新增商業辦公 113 萬平方米。現代服務業占區級稅收的比重超過 50%,首次超過房地產業,成為區域經濟強力支撐。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點培育產業占區級稅收比重超過 20%。相繼引進 360 華東大安全總部、阿里數字農業供應鏈中心等項目,數字經濟聚集效應加快顯現。營商環境逐步優化。持續擦亮「人靠譜、事辦妥」普陀營商環境新名片。發布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舉措,出台並持續完善「3+5+X」產業政策體系。在全市首創「樓長制」,率先設立新辦企業「一窗通」 服務專區受到國務院營商環境督查組肯定並在全國推廣。 2017 年、2019 年全國縣級政府透明度指數測評排名第一。

區行政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圖1「十三五」以來普陀區GDP及財政收入

科技創新主體框架基本形成。科創功能型平台逐步集聚。中以(上海)創新園開園,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創新功能型平台」「機器人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列入全市支持科創中心建設「四梁八柱」首批規劃的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被授予全市首家「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示範區」稱號。科創環境明顯改善。全社會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 GDP 比重逐年提高。累計引進培養各類高層次創新人才 396 名,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2 家、市級 11 家,新建國家級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平台 4 個、市級平台 7 個。科技創新成果凸顯。新增高新技術企業 152 家,市科技小巨人企業 19 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 30 件,累計新增上市及掛牌企業 41 家。

一軸兩翼重點地區開發建設全面提速。長壽、長風、長征聯動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蘇州河普陀段岸線 19 個斷點基本貫通。5A、6A 公共綠地基本建成。新曹楊地塊控規調整獲批。真如城市副中心面貌煥然一新。低端市場全面關閉,紅旗村拆房騰地全面完成,星光耀廣場、天匯廣場投入使用。

「真如境」項目啟動建設。桃浦智創城建設全面啟動。核心區土地收儲全面完成,首發地塊 86.1 萬平方米開工。桃浦中央綠地北三塊建成並對外開放。

表1 重點開發區域「十三五」期間功能項目建設完成情況

(單位:萬平方米)

序號 項目名稱 商業 辦公 區域
1 星光耀廣場 4.32 9.93 真如
2 天匯廣場 4.92 5.33 真如
3 中駿天悅名都 - 4.26 真如
4 高·尚領域 4.31 11.31 真如
5 真如境 - 1.66 真如
6 上汽長風 1.25 8.48 三長地區(長壽、長風、長征)
7 浙鐵綠城長風企業中心 5.8 18 三長地區
8 長風社區服務中心 3.81 4.18 三長地區
9 上海城市名人酒店改造工程 2.41 - 三長地區
10 天安陽光廣場(西) 7.76 - 三長地區
11 元中大廈 A 幢 - 1.62 三長地區
12 元中大廈 B 幢 - 1.12 三長地區
13 中以創新園(保留部分) 0.55 1.33 桃浦智創城
14 605 地塊 2.6 8.1 桃浦智創城

城區發展品質顯著提升。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軌交 13 號竣工通車、15 號線基本建成。北橫通道(普陀段)、武寧路快速化改建項目加快建設,完成 7 條區區對接道路。成為全市首批 5G 示範區之一,累計開通 5G 基站 2044 個。城區形象明顯改善。在全市率先完成無違建居村(街鎮)建設,累計拆除無證建築 370 萬平方米,是「十二五」期間的 4.5 倍,位居中心城區首位。建設市級精品示範道路 7 條,建成 10 條市級林蔭道、20 條(段)景觀道路。「河長制」實現全覆蓋,空氣質量優良率 AQI 近 90%,比「十二五」末提升 21 個百分點。劣 V 類水體全面消除。精細化管理能力不斷提升。深化「一網統管」,在全市較早建成區級「智聯普陀」城市大腦,布建 11 萬個物聯傳感器,開發 46 類應用場景。建成 29 個「鄰聚里」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片區。社會治理更加高效。平安城區建設成效顯著,報警類 110 接報數、刑事案件總量均呈逐年下降態勢。開展「同心家園」星級建設,基本形成黨建引領下各方參與的「同心同行同向」的自治共治格局。爭創全國文明城區,國家衛生區覆審市級測評優秀,再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民生服務保障合理均衡。教育供給量質齊升。引進華東師大二附中、上海托馬斯實驗學校,完成新建、改擴建項目 8 個,新增學位 8510 個。市一級以上幼兒園比例達 76%,位列全市第一。曹楊中學等四所學校被評為市特色高中,數量為全市最多。「健康普陀」全面推進。千人口醫療機構床位達到 6.14 張,每千戶籍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 4.39 人,較「十二五」末分別提升 0.88 張、0.85 人。人均預期壽命達到 84.1 歲,比「十二五」末提高將近 1 歲。建成 49 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0 家智慧健康驛站。住房保障更加有力。全面完成舊區改造,乘勢而上打響「三舊」換「三新」攻堅戰。累計完成舊住房綜合修繕改造 865 萬平方米,接近「十二五」期間的 5 倍。開工舊住房成套改造 19.5 萬平方米。籌措保障性住房規模在中心城區居於前列,廉租住房、共有產權保障房、公共租賃住房累計受益家庭分別達到 4801 戶、7702 戶、9583 戶。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新增養老床位 2991 張,總量達 9208 張,超過區戶籍老年人口的 2.5%。累計建成 20 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實現街鎮全覆蓋。文體旅服務更加豐富。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開工,蘇州河文化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電競上海全民錦標賽、中國聲音大會等活動成功舉辦。蘇州河城市龍舟國際邀請賽、全國橋牌公開賽、上海國際 10 公里精英賽三大體育賽事影響力持續擴大。

改革開放工作卓有成效。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成立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統籌推進各項改革任務。48 個部門「三定」方案明確。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推動企業內部同業歸併整合,基本完成集團化建設。開展企業領導人員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試點。國資收益率從 20%提升至 30%。依法治區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全市首創「黨委領導依法治區工作專題報告制度」,有效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監督管理。內外開放進一步增強。累計吸引合同外資 114 億美元,是「十二五」期間的 3 倍。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15 家,是「十二五」期間的 2.5 倍。出台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牽頭成立長三角產業創新城市聯盟、產業創新基金、一體化

四地教育聯盟,成為首批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試點單位。

2、 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編輯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上海承載着特殊使命和機遇,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普陀作為上海中心城區之一,具備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獨特優勢,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和差距。經濟發展基礎還不夠堅實,區域產業支撐尚未形成,新增長點和競爭優勢還不明顯,經濟密度和投入產出效率有待提高;民生領域和生態環境仍有不少突出短板,城區管理還比較粗放,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還不能得到很好滿足,影響城市安全運行的風險隱患依然存在,城區治理現代化水平有待提升;改革創新步伐還不夠快,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亟待破除。面向未來,我們要胸懷「兩個大局」,全面審視普陀發展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要把普陀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市委對普陀發展的戰略定位上來謀劃和推動,在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進程中,把握難得機遇,體現擔當作為;放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來謀劃和推動,更好順應當前的形勢變化和格局調整,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謀劃發展;放在全國、全市發展的大格局中來謀劃和推動,充分發揮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分工、轉型空間、制度環境等方面優勢,更加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放在國家和上海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決策部署中來謀劃和推動,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做好聯動發展、協同發展的大文章。

3、 發展階段

編輯

「十四五」時期是普陀區脫胎換骨的蝶變時期,處在全新的歷史方位,邁入新的歷史征程,主要體現在:

經濟轉型、動能轉換決戰期。當前,普陀傳統的發展動能日趨減弱,新的發展動能還未形成,面臨新興產業培育周期長、貢獻度低的挑戰。「十四五」時期,普陀經濟轉型大幕全面拉開,重點區域發展步入新階段,一大批產業載體即將建成,釋放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必須全力以赴集聚新產業、培育新動能,以產業轉型帶動經濟轉型。

創新引領、效益顯現機遇期。「十三五」期間,普陀區科創生態不斷完善,創新要素集聚明顯,中以(上海)創新園、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台落戶。「十四五」時期是從創新功能構建到創新功能引領、創新效益顯現的窗口期,亟需找准切入口,爭取點上突破,實現創新功能和創新效益雙提升。

品質提升、幸福宜居提檔期。經過多年發展,普陀民生保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十四五」要在全面改善的基礎上,重點聚焦部分「點」上的優質度及均衡度,進一步滿足多層次、多元化、多區域的品質型供給,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破舊立新、改顏換貌攻堅期。「十三五」時期,「三舊」換「三新」攻堅戰全面打響,道路景觀提升改造進度加快,城區面貌逐步改善。「十四五」期間,圍牆內外城市更新將穩步推進,重點區域綜合環境整治全面完成,市容景觀加速提升,「善美普陀-同心家園」持續推進,城區形態將改顏換貌。

「十四五」時期,普陀區將全面開啟新的發展篇章,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要立足實際、正視問題、明確目標、聚焦重點,用「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和韌勁,爬坡過坎,奮勇前行,走出一條體現普陀擔當、具有普陀特色的轉型蝶變之路,創造新時代發展新奇蹟。

二、奮進新征程

編輯

4、 指導思想

編輯

十四五時期普陀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 30 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為目標導向,以服務上海推進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 建設為戰略牽引,以推動城區數字化轉型、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推進城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八個聚焦」,加快打造「三地一極」,全面建設「創新發展活力區、美好生活品質區」,為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5、 基本要求

編輯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區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不斷提高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普陀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自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把為民惠民靠民貫穿在一切工作之中,激發全區人民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推動共建共治共享,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城區經濟密度和投入產出效率,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貫通第一要務、第一資源、第一動力,深化創新發展活力區建設,推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在全市創新發展格局中勇立潮頭。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舉改革旗、走開放路、

打創新牌,強化制度供給,完善體制機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加緊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系統集成,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以高水平改革開放帶動更高質量的發展。

——』『『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四個放在」工作定位,把握人

民城市根本屬性,按照城市發展規律辦事,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發揮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城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樣本。

6、2025 年普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編輯

綜合考慮城區發展實際,到 2025 年,貫徹落實國家、上海重大戰略任務成效顯著,以打造「三地一極」為支撐,基本建成「創新發展活力區、美好生活品質區」。

——』『『打造蘇河水岸生態宜居地。按照「五個人人」的努力方向,加快提升城區品質,着力打造「藍網綠脈橙圈」,完善老百姓家門口的服務體系,推動構建更加通暢便捷的交通、更加美麗宜人的環境、更加和諧優美的生態、更加普惠優質的服務、更加幸福安寧的社區、更加精細智能的治理、更加向上向善的風尚,打造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同心家園—善美普陀」。

——』『『打造國際創新合作承載地。以中以(上海)創新園和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為雙引擎,推動中新國際合作產業園等各類科技創新資源的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和集聚發展,同「一帶一路」沿線及其他國家開展深度創新合作,高標準打造國內外前沿科創成果轉化的首發地和核心樞紐,以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的承載集聚更好體現國家戰略意圖、引領地區發展。

——』『『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創新企業總部集聚地。面向長三角以及更廣大範圍的內陸地區,加快打造以創新企業為主體的總部經濟集群,帶動人才、資金、技術、信息匯聚融通,加快傳統商貿業轉型、在線新經濟發展、戰略新興產業集聚,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邁進,積極順應和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打造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新的發展極。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引領重點地區在同質化競爭中凸顯有辨識度、顯示度的比較優勢。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建設蘇河(長壽、長風、長征)水岸經濟發展帶、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和上海桃浦智創城,重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戰略性前沿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承載更多高科技企業在此孵化匯聚,創新更多舉措,集成政策支持,全方位立體式服務,加快形成有利於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的創新創業生態,加快建設創新成果策源地轉化地、國際合作承載地和產業發展集聚區,更好服務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今後五年,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五個明顯」: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明顯提速。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高端產業的引領性貢獻度明顯提高,現代服務業的主導性競爭力全面增強,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總部型經濟、流量型經濟蓬勃發展、形成特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數字城區建設形成基本框架,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全面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與市保持同步,區級財政收入年均增長 3-5%,累計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1400 億元,高新技術企業 150 家。四大重點培育產業稅收占比達到 40%。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年均增長 3%。全社會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 GDP 比重達到

2.6%。

——』『『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明顯提高。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力推進區域「藍網綠脈橙圈」 提升計劃、老舊小區再提升計劃等,加快補齊短板弱項,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就業更加充分更高質量,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供給更加豐富優質,居住環境、交通環境、消費環境、治安環境更加優化。居民平均預期壽命保持 84 歲以上。累計新增養老床位 857 張。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高水平。

——』『『城區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和普陀人精神廣為弘揚,城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持續提升,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文化設施布局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備,「蘇河水岸」文旅品牌魅力彰顯,城區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日益提升。累計新增文化設施面積 10 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 1.1 平方米/人。

——』『『城區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大氣、水、土壤、綠化等環境質量達到中心城區中等以上水平,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保持中心城區領先水平,蘇州河(普陀段)濱水公共空間建成開放,城區景觀品質全面提升,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累計新增綠地 75 萬平方米。生態環境滿意度達到 80%。

——』『『現代化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城區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長效機制更加健全,黨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廣泛多層制度化協商民主深入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法治建設取得新進展,執法司法公信力和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平安普陀、法治普陀基礎更加堅實。單位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

0.01 人/億元以內。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 45%。

7、2035 年遠景目標

編輯

按照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部署,展望 2035 年,我區在 「十四五」發展基礎上,再奮鬥十年,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入先進行列,產業支撐更加穩健強勁,高品位商業商務布局形成,新舊動能轉換取得實質性成效,科技創新集中度顯示度顯著提升,經濟密度力爭達到全市中心城區中等水平,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滿足,高品質生活廣泛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社會保障更加公平公正,濱水生態環境舒適宜人,城區面貌展現更高顏值,蘇河水岸文化品牌全面打響,城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全面提高;城區治理現代化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城區治理實現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城市運行更加安全有序高效,平安普陀、法治普陀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全面形成。三、堅持創新驅動,全面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新的發展極。

8、深化「一軸一園一中心」科技創新布局

編輯

放大武寧創新發展軸的輻射帶動作用,圍繞中以(上海)創新園和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發揮高能級功能平台作用,着力增強創新策源和轉化能力,深化「一軸一園一中心」 的科技創新布局。

深入推進武寧軸協同創新。依託滬寧高速,發揮上海鏈接長三角科技創新的中心節點樞紐作用,主動對接長三角沿線城市,加強聯動發展、協同發展。藉助武寧路科研院所和功能平台集聚優勢,爭取更多國家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公共服務平台落戶。提升「上海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創新功能型平台」「機器人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影響力輻射力,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測評中心建設。依託平台資源,促進企業與華東師大、上海電科所等高校院所深度融合,大力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專欄1 提升工控平台和機器人平台功能

工控平台。發揮 CNAS 實驗室作用,進一步提昇平台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仿真驗證、監測評估、監測預警、培訓諮詢等公共服務能力。開展系列高端論壇與行業峰會等活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形成一批面向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領域的核心技術成果,匯聚一批國內外頂尖行業技術專家和團隊,孵化一批工控安全領域的初創企業。

機器人平台。起草並制訂國家首個智能化、可靠性機器人國家標準,進一步規範機器人行業智能化和可靠性評估標準。完成孵化、研發和展示場地建設,進一步整合資源,吸引初創型企業和海外項目落地園區,爭取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園區、平台聯動工作模式。發揮普陀區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產業創新投資聯盟作用,定期開展機器人項目路演,加強資本與平台對接。

高標準建設中以(上海)創新園。深化機制創新、生態創新,加快打造中以創新合作示範區、國際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地。加快產業前沿合作研發,借力上海創新中心(以色列)特拉維夫辦公室,與以色列高校等服務機構開展深入合作,通過聯合人才培養,共建重點實驗室、產業研究院等形式,構建暢通的雙向轉化通道,加快形成新興產業集群。強化成果孵化轉化功能,推進「中以互聯網+智能軟件創新應用合作平台」「國際數字安全與生態運營中心」「長三角和以色列創新資源庫」等平台建設,為中以技術轉移、創新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完善創新服務體系,組建長三角中以創新平台合作網絡,實現資源共享。推進知識產權巡迴審判站、區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為園區企業提供「零距離」一站式服務。設立中以(上海)科創投資基金,舉辦中以創新創業大賽、上海數字創新大會等活動。

專欄2 中以(上海)創新園

落地背景:中以(上海)創新園落戶普陀桃浦,是市委、市政府交給普陀區的一項重大任務,是落實國家戰略,落實 2018 年王岐山在以色列中以創新合作聯委會備忘錄中的工作要求。2019 年 12 月 5 日,中以(上海)創新園正式開園。中以(上海)創新園區一期約 2 萬平方米載體(原英雄金筆廠)已全部投入使用。2020 年 1 月,智創 TOP 二期項目暨中以(上海)創新園二期項目全面開工,總建築面積約 55 萬平方米。

主要目標:發揮以色列重大前沿科學研究和產業技術創新的優勢,尤其是在醫療設備、生物技術、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先優勢,重點聚焦智能軟件、研發服務、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等領域,探索成果轉化和創新合作模式。

全力推進建設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依託清華全球科研布局和校友資源,匯聚頂尖科研機構和人才,圍繞空天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可信交易 4 個戰略技術方向,強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國際合作、高端智庫建設、領軍人才培育五大功能,加快打造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的創新大平台。科技創新方面,加快推進空天技術和集成電路 2 個研究所和若干專業實驗室建設,用好科技創新平台載體,發揮更大效能。成果轉化方面,發起創投和產業基金,引進技術項目並實施產業化。國際合作方面,舉辦亞洲大學聯盟創業營,推動成立亞洲大學聯盟創新創業中心。高端智庫建設方面,推進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建設。領軍人才培育方面,推進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長三角項目。

專欄3 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於 2019 年 7 月 29 日在北京簽署加強科技人才合作共建國際創新中心協議。根據協議,上海市與清華大學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打造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雙方將重點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國際合作、智庫研究和人才合作等領域,以重大科技研發和轉化平台、科創資源和產業數據庫、高層次國際合作網絡建設為抓手,逐步建設重點領域科技研發轉化體系,在高端決策諮詢、領軍型人才引進與培育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圖2 普陀區「十四五」科技創新重點項目地圖

9、 積極放大創新溢出效應

編輯

着力打通創新成果到產品產業化的最後一公里,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平台建成,創新對全區的輻射溢出效應明顯提升。

建立一批成果轉化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設立研發機構,聯合開展科技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整合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測評中心、產業技術服務平台、專業技術服務平台等資源,推進張江普陀園能級提升。

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機制。發揮普陀區高校院所人才優勢,實現大學校園、科技園區聯動。依託華東師大教育品牌與科研能力,聚焦教育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以華東師大國家大學科技園、智能教育研究院為重點,打造環華東師大智能教育發展圈。推動同濟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園進一步完善區校合作機制。挖掘企業技術創新需求,與科研院所精準對接,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匹配性和實用性。充分落實上海科改「25 條」,以重點科研成果產業化為引導,鼓勵人才、資金等在體制內外靈活配置。

10、 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編輯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優化創新要素供給, 高效配置載體、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有效支撐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積極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加強創新載體建設。支持談家 28、麥騰創業天地、天地軟件園等孵化器「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進一步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品牌。鼓勵華東師大科技園、同濟科技園普陀分園等提升孵化服務功能,依託校內實驗室、工程技術平台,以項目制或校企聯合方式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孵化器建設,支持各類投資主體改造升級現有樓宇園區,盤活低效閒置資源,提供空間場所、資本對接、創業指導等全方位項目孵化服務。

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堅持「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構建技術創新、產業孵化、企業對接、成果落地全鏈條轉化機制,建立多層次多渠道融資服務機制。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在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機制,根據企業研發投入情況給予補助或獎勵。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自主先行立項開展研發活動。支持企業設立或聯合高校院所共建研發機構。發揮金融對創新產業的支撐作用,努力拓寬創業融資渠道。

加強高素質人才集聚和服務。對標臨港新片區,以中以(上海)創新園、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等平台為重點,引進和培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適應普陀產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推動人才成為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用好各類人才政策,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全程幫辦」,服務保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引進。打響「才聚普陀」 品牌,提升人才服務能級,優化人才發展平台和環境,打造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溫度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普陀成為人才創新創業的首選地、人才引領發展的示範地、人才服務供給的最優地。到 2025 年,累計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250 人。

11、培育壯大更多科技企業加大全區科技企業培育力度,助力科技企業做大做強,優化上市服務政策環境,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

編輯

支持科技企業上市。聚焦擬上市種子企業,積極對接監管部門及交易所、投行等,對後備上市科技企業給予全方位、全流程的培育和輔導,助力企業在主板、科創板等平台上市。排摸區內優質科創型企業,建立重點潛力企業庫,持續跟蹤服務。着力做強上市專家輔導團,為企業提供上市政策培訓、融資方案設計、財務法律合規等輔導服務。到 2025 年,確保新增上市企業 10 家,力爭 20 家。

加強科技企業培育。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科技小巨人」培育計劃、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增強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培育和壯大高成長性科技企業集群。抓住在線新經濟和數字新基建機遇,集聚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壓艙石」企業和高新技術「獨角獸」企業,推動科技領域龍頭企業總部、研發、銷售和市場中心入駐,帶動相關企業集聚。

四、堅持產業立區,加快構建高端產業為引領的新集群

編輯

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產業立區,着力構建以高端產業為引領、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動力、以新經濟新業態為特色的高質量產業發展新格局,不斷提升經濟密度和質量效益,塑造城區核心競爭優勢。

12、發揮四大產業引領作用加快實施「411」倍增行動,推動四大重點培育產業由局部優勢向整體優勢、由一般優勢向明顯優勢跨越,真正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編輯

智能軟件。緊盯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聚焦工業互聯網安全、感知識別等細分領域,推進智能處理軟件技術創新。依託重點科創資源,推進產業領域技術創新和產業集聚。發展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示範區建設。發揮產業功能型平台帶動效應,發展面向支撐層和基礎層的智能軟件產品和服務,培育一批「智能+行業」應用軟

件企業。到 2025 年,智能軟件產業占區級稅收比重達到 12%。

專欄4 「十四五」期間智能軟件重點項目

京東智聯雲中心。圍繞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目標,重點發展本地電商、人工智能、數字文化等產業,共建數字經濟產業中心、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數字經濟大數據中心,共建普陀智慧城市,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360 華東區大安全產業園。建立上海 360 大安全總部、上海 360 網絡安全協同創新產業基地、360 華東區域總部園區,服務上海全域,輻射周邊省域,深度參與智慧城市、電子政務以及信息化項目建設和運營。

聞天下創新中心。引入投資企業總部、科創企業研發中心、5G 技術研發基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建設適合企業總部入住的甲級辦公樓及其配套服務設施,打造國際領先的智能硬件和智能終端產品創新中心。

天地科技園。藉助引進上海市網絡視聽行業協會的契機,共同搭建網絡視聽產業的合作交流平台,加快推進 5G、人工智能等領域企業集聚,形成特色產業集聚區。

波克城市總部。以波克城市為業務本體,圍繞智慧城市推進「遊戲+」發展戰略,利用遊戲行業技術能力和資源為其他產業賦能,重點聚焦「遊戲+公益」「遊戲+醫療」「遊戲+體育」「遊戲+科普」等領域。

研發服務。聚焦檢驗測試認證、科技成果轉化、設計和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打造一批服務型製造研發總部。圍繞智能裝備、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促進檢測檢驗測試認證服務類企業集聚。發揮區內科研院所、高校集聚優勢,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公共平台,着力提升研發服務創新策源能力和溢出效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依託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華東電力設計院等,大力發展工業工程設計和總集成總承包服務。鼓勵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吸引製造業龍頭企業、跨國公司等在普陀設立研發中心。到 2025 年,研發服務產業占區級稅收比重達到

8%。

科技金融。聚焦融資租賃、資產管理、股權投資、供應鏈金融等細分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聚焦創新,重視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實施融資暢通工程,爭取金融產品首單試點。做優服務,打造線上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提升「普會貸」功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賦能實體,對內整合打通科技金融企業產業鏈,對外聯動服務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生命健康產業。到 2025 年,科技金融產業占區級稅收比重達到 12%。

生命健康。聚焦醫藥研發和流通、醫療器械、健康管理與服務、智慧醫療等領域,打造「一基地三中心」。環同濟大學醫學院生命健康總部基地,積極引進國內外生物醫藥企業的地區總部、銷售總部、貿易總部以及結算總部。高端醫學創新中心,以同濟大學醫學院為核心,推動高端醫學研究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醫藥資源配置中心,發揮普陀醫藥流通企業集聚優勢,打造面向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醫藥資源配置中心和貿易樞紐。數字醫療服務中心,拓展智慧醫療創新應用示範,打造全市乃至長三角數字醫療服務中心。依託同濟醫學院,集聚國內外知名生命健康龍頭企業,着力打造同濟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園。到 2025 年,生命健康產業占區級稅收比重達到 8%。

13、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編輯

不斷增強現代服務業的支撐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能級、彰顯特色。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遊、體育、家政、物業等服務業,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

現代商貿業。以真如副中心為核心,月星環球港、中環中心、長壽灣、長風生態商務區為重點,打造「一核四柱」商業新地標,創建市級特色商圈。積極引進新業態、新模式,注入新活力,推動傳統商貿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互聯網平台企業向線下延伸拓展,引導實體企業更多開發數字化產品服務,鼓勵企業依託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支持引進一線特色品牌,推動首店經濟、網紅經濟、特色小店融合發展。到 2025 年,新增首店 100 家。

專業服務業。集聚高能級專業服務機構,形成與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專業服務體系。依託上海市標準化服務業試點區,吸引集聚標準化國際組織、技術機構和各級技術委員會。推動成立中以(上海)創新園質量技術服務聯盟,整合標準化檢測、認證等功能。加快發展科技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鼓勵龍頭企業搭建市場化平台,推動形成產業集聚。提升發展法律服務業,圍繞新產業、新模式打造特色法律服務產品。吸引集聚一批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企業。

14、 大力提高經濟密度

編輯

以「開放、轉型、提升」為核心,做優新興經濟業態,以制度創新、深度拓展、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為重點,着力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和載體產出效益。到 2025 年,新增稅收億元樓 15 幢。

新建、提升一批高品位商務樓宇。聚焦蘇河水岸經濟發展帶、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智創城等區域,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商務樓宇。以國有樓宇為重點,實行「一樓一策」提升計劃,盤活更新存量老舊樓宇,實現功能置換、經營轉向。對於地理位置便利、交通發達且租金價格相對較低的存量樓宇,發揮租稅聯動政策推動力,引導業主開展內部空間、商業配套改造升級。

創新發展園區經濟。發揮張江高新區普陀園品牌輻射帶動作用,築牢普陀園區經濟主陣地。打造北片區智能製造與生命健康產業組團。其中,未來島高新技術產業園主要發展先進製造、高技術服務業;新金環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智能科技、高技術服務業;真如鐵三角科技園聚焦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服務、智能製造三個領域。打造南片區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產業組團。其中,中環國際中小企業總部社區着力發展醫療器械、智能製造等產業,新曹楊高新技術產業園重點發展醫療科技、高技術服務業,談家 28 聚焦新媒體、在線新經濟、大數據等產業。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大力引導、培育和支持各類總部企業落戶普陀,推動總部企業強化結算、分撥、採購、品牌培育等功能。鼓勵總部型企業布局長三角,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全面實踐集約集聚發展模式,搶占高附加值環節,提升產業經濟密度和創新能級。到 2025 年,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15 家。

強化招商引資。加快理順體制架構,完善「專業招商+全員穩商」「全域、全員、全力」的大招商格局,力爭引進稅收千萬元級項目 300 個、億元級項目 30 個。創新精準招商模式,推動平台招商,加強功能型渠道招商,強化產業鏈、價值鏈招商,聚焦重點企業招商,提高招商成效。打造大數據招商平台,編制重點產業(鏈)投資布局導引,建立產業空間規劃聯動機制。加快建立項目首報首談制度、項目區級主談制度,強化存量項目流轉監督,優化考核與激勵,構建產業部門、各街鎮和重點地區之間權責分明的高質量招商引資機制。

五、堅持改革攻堅,更好激發改革發展新動力

編輯

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以浦東開發開放 30 周年為新起點,發揚改革攻堅、敢闖敢試精神,穩妥推進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政策在普陀區推廣實施,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增動力、添活力。

15、打造高水平營商環境

編輯

堅持「服務是普陀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善營商環境,提升利企便民水平,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持續打造「人靠『譜』、事辦『妥』」的「普小二」金牌服務。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標準,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加快企業開辦、經營許可申請等改革步伐。聚焦全市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做出特色。堅持以 「四到」換「四心」,用「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金牌店小二」服務,讓「企業辦事更省心、經營更放心、發展更順心、紮根更安心」,讓更多企業感受到普陀「人靠譜、事辦妥」的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證照分離」,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照後減證」、簡化審批等改革舉措。持續放寬市場准入,試點「一業一證」行業准入管理新模式,「放」出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依託「互聯網+監管」系統,進一步提高監管精準度,「管」出發展的公平和質量。全面推行「不見面」 辦事,進一步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提供「24 小時不打烊」 的在線服務,「服」出便利與實惠。

全面打造信用普陀。以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目標,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以及司法公信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提升信用監管效能。推進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區創建,夯實數據基礎,強化平台支撐,拓展應用場景,加快培育信用服務企業,切實提升企業和市民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的感知度。

16、持續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編輯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實現競爭性行業市場化,不斷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力爭到 2025 年,區屬國有資產總額達到 750 億元、淨資產達到 250 億元,經營性國有資產總量年均保值增值率達到 103%左右。

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切實加強區屬國企黨的建設,更好發揮國有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增強區屬國企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區屬國企,不斷提升國資區域貢獻度。

完善國資治理監管體系。以管資本為主,持續深化國資監管機構職能改革,以市場化、專業化、法治化為導向,健全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試點職業經理人,優化薪酬結構和激勵調節機制,激發企業活力。創新國資監督管理,以公司章程為載體、以全面預算為重點、以契約監管為抓手,構建監管工作閉環。

優化調整國資布局。通過國有資本優化布局、調整結構,有效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整體功能。以主業發展戰略為引領,推動區屬國資進一步聚焦重點地區建設、重點產業培育和民生事業保障。加大力度整合盤活國有存量資產,積極布局核心資源,充分發揮區屬國有資本在創新合作、城市更新、住房保障等領域的基礎性作用。

積極穩妥推進鎮村集體經濟改革。完成鎮級產權制度改革,推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並做大做強。對以房屋、土地等招商招租為主要業態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鼓勵將經營性資產通過合法程序委託鎮統一經營管理,發揮規模效應,提升村級集體資產收益水平。

17、深入推進財政體制改革

編輯

堅持公共性、法治化和民生優先原則,促進財政政策落地生效,推動財政管理改革攻堅,優化全鏈條預算管理,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財力保障。

優化財政績效管理。建立部門間常態化信息溝通共享機制,實現財政與項目投資、土地收儲和出讓計劃的有效銜接,提高財政收支預排的前瞻性。實現預算與績效管理一體化,加強對重大政策和項目的預算審核,切實建立並施行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支出管理和政策調整掛鉤的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分行業領域的共性績效指標體系。

加強專項債務管理。嚴控隱性債務增量,規範政府投資基金與政府購買服務,完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防控財政金融風險。加快構建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債務統計監測體系,穩妥處置存量隱性債務。着力加強政府債券管理,穩步推進專項債券管理改革。 18、全面加強依法治區

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進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使法治成為普陀核心競爭力的顯著標誌。

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打造「陽光政務」,推進政務公開和透明政府建設。進一步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全面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和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繼續優化行政機關依法出庭應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和旁聽審理制度。全面實行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深入抓好法治社會建設。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規,使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認真貫徹執法司法為民理念,加大食品藥品、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安全生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建設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進一步加強街道(鎮)、片區公共法律服務客廳、居村公共法律服務站(室)建設,暢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做好「一網通辦」公證服務事項,優化辦證流程,提高公證服務質量。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提高辦案質量。深化「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19、推進城區數字化轉型搶抓數字化發展先機,把數字牽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圍繞經濟數字化、治理數字化、生活數字化等重要領域率先突破,持續推動城區數字化轉型。

編輯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優化數字經濟生態,推進數字化轉型,努力在數字產業發展、數字應用示範等領域形成特色亮點,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依託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京東智聯雲、喜馬拉雅大學、 ESP 電競文化體驗中心等重點項目,集聚一批在線新經濟領軍企業,大力發展新零售、無人配送、在線文娛等新經濟新業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產業為重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等新技術同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以數字應用推動商圈能級提升、智能交互技術集成創新、業務模式創新,推進重點商圈智慧化建設。着力營造開放包容、競爭充分、業態多樣的在線新經濟發展環境,持續支持一批創新型頭部企業發展壯大。

深化落實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全面提升政府服務體系,打造「整體政府」,提升企業和群眾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將與市場主體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全部接入,提高在線辦理率、全程網辦率,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進一步優化跨部門跨層級的辦事流程,壓縮審批環節,實現政務服務減環節、減跑動、減材料、減時間。進一步深化「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完善政務服務點的線下布局,提升辦事大廳(窗口)功能,提高企業和群眾線下辦事的便利度。進一步做強做優「靠普辦」 政務服務平台,增加特色服務,打造政務服務品牌。加大公共數據歸集力度和治理深度,構建以優化流程為基礎、制度規則為保障、數據共享為驅動、在線平台為載體、「新基建」 為支撐的政府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區政府大數據平台,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強公共數據歸集、治理、共享、開放和應用,深化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提升跨地區的政務服務能力。

全面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圍繞「高效處置一件事」,加快推進「智聯普陀城市大腦」迭代升級,完善區、街鎮、片區三級城運平台,加強「雲、數、網、端、安」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據深度融合、系統資源整合,形成好用、安全的基礎網絡。布密城市「神經元」和感知端,推進智能安防建設,提升社區視頻監控智能化水平。聚焦應急管理、社會面管控、經濟運行、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拓展智能應用場景。深化城運平台的應用機制,明確區、街鎮城運中心的職責定位,加快形成基層綜合執法和聯勤聯動的新機制。健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機制,形成科技驅動、網格支撐、基層參與相互賦能的治理格局。

着力營造智慧便利的數字化生活。強化數據驅動、技術賦能,推動全國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建設,完善各類教育平台資源的互通共享,科學運用學生、教師、學校的數字畫像,促進高效能教育治理和教學實踐「智慧」變革。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建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社區健康管理信息化系統。做深做實「統一預約、統一支付」,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進一步擴大信息惠民。建設智能化養老社區,推廣居家養老信息化示範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護、家政預約、健康諮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服務。深化推廣

「社區雲」、遠程視頻幫辦、消防社區雲平台等智慧社區應用,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服務進片區,推動線上線下聯動融合、標準統一,實現社區服務覆蓋全民、便捷可及。

打造新型基礎設施。深化以 5G 為核心的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要素、全天候、高質量、強智能」的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布局,基本實現主要公共區域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全覆蓋,打造 5G 精品區。提升重點商圈、商業街區 5G 網絡覆蓋水平,鼓勵開展智能交互技術集成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加強智能交通設施建設,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終端。拓展智慧物流,建設智能儲物櫃、智慧微菜場、智慧回收站等末端設施。持續推進上海城運系統道路交通子系統(IDPS)等重大項目,賦能城市安全運行。推進信息技術在公共消防領域的應用』『『。

六、堅持循環暢通,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

編輯

順應國內外格局深刻調整,全面推動區域聯動發展,加快城區空間協調發展,打造「一帶一心一城」的空間發展布局,優化擴大內需動力結構,更好服務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圖3 普陀區「十四五」空間布局

20、主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

編輯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要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要求,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聯動暢通長三角循環為切入點,充分發揮武寧路地處 G2 大動脈入城口和創新資源集聚優勢,積極探索長三角沿線城市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路徑,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良性互動。

加強產業領域合作。支持天地軟件園等園區建設運營經驗向長三角複製推廣,打響園區特色品牌。鼓勵國有企業向長三角地區投資開發建設,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打造「青商學院」等系列服務品牌,加強對長三角青年企業家等優秀人才的吸引凝聚。

促進創新資源共享。積極推動區內高校、科研院所、功能型平台與長三角企業在新材料、信息技術、工業控制系統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打造從研發到產業化應用的創新全鏈條。支持區內科研院所、企業建設面向長三角的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平台,深化長三角區域創新資源的共建共享。

推動金融資本合作。發揮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作用,探索長三角政府、企業、資本協同創新的新模式。依託上海科技金融產業集聚區,為長三角企業特別是科技創新型企業成長壯大提供金融服務支持。依託上海聯交所等平台,建設區域性資本市場,推動長三角產權市場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產權市場創新發展。

深化公共服務合作。依託四地教育聯盟,進一步探索區域教育協作機制。建立長三角醫療衛生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動態便捷的協作型疫情聯防聯控體系。開展長三角養老服務區域合作試點,加強與安徽蕪湖結對共建,積極探索長三角養老服務政策異地通關、市場要素流動,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和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深入挖掘普陀特色文旅活動,提升體育賽事能級,持續提升「蘇河水岸」文旅品牌魅力,不斷擴大互聯網影視、音視頻、遊戲電競、全民健身等活動在長三角區域的影響力。

21、形成城區開放新格局

編輯

服務新發展格局,抓住 RCEP 重大機遇,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區域更高質量發展。

促進境外企業投資普陀。以進博會為重要渠道平台,主動對接符合普陀產業導向的境外參展企業,搭建國外優質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梁。通過自主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形成全球化招商機制,推動企業投資普陀。

加快發展進口新業態。依託進博會「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充分發揮上海西北物流園區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作用,開展品牌發布、供銷對接、商品品鑑等活動,促進境外優質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推動進口新業態發展。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加大對西藏、貴州、雲南等地區幫扶合作力度。持續辦好蘇州河論壇、蘇州河文化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中國聲音大會、蘇州河城市龍舟國際邀請賽、電競上海全民錦標賽、上海國際 10 公里精英賽等品牌活動,搭建更多開放合作交流平台。

22、 努力擴大投資和消費

編輯

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普陀擔當,持續優化投資、消費動力結構。

精準擴大有效投資。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深化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投資審批再改革再提速,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民生保障等領域的短板,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鼓勵本土品牌發布「老牌新品」,打造更多適應新生代消費群體需求的優質品牌。推動智慧商圈、文化旅遊特色街區、夜間假日文旅消費集聚區、社區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着力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夜上海特色消費示範區。做強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支持國家、市級電商示範企業轉型升級。推進社區生活圈建設,支持梅川路等街區提質升級,打造特色主題街區。開展放心滿意消費創建活動,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23、 基本建成蘇河水岸經濟發展帶

編輯

加快推進城市更新、資源共享、水岸聯動,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科技金融、商務商貿、智能教育、文化創意等產業,集中推進以「蘇河之冠」為樣本、灣區灣谷為特色、層次豐富、多元多樣的都市水岸建設,着力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強化核心功能。長壽地區以「創新驅動、文化引領、率先轉型」為主線,加快城市更新,全面打造形成升級版的商務區,長壽灣地區通過兩岸空間縫合、空間能級提升、景觀品質優化、商旅文娛聯動等,塑造宜商宜業宜居宜游的特色品牌。長風地區形象和功能全面提升,積極融入大虹橋功能格局,服務進博會,大力吸引科技金融企業總部集聚。長徵地區基本完成新曹楊地區整體轉型,全面完成北新涇地區規劃優化,成為精細化、特色化、定製化的高品質水岸商務區,集中打造以「蘇河金融島、綠色低碳城」為標度,融智能科技、數字金融、文化創意、生態休閒、綠色低碳為一體的濱水創新活動中心。

完成一批商辦載體建設。長風地區完成 9 號東、10 號南逸合、1 號國浩長風城二期東、4C 北聞天下創新中心、4 號客車修理廠、9 號錦江和化工研究院北塊等項目建設。長壽地區完成天安千樹、曹家渡花鳥市場、鴻壽坊和錦繡里北商辦項目建設。長徵地區完成 360 華東大安全總部、寶能西上海中心、波克城市、農工商 118 商業廣場更新改造和中信泰富財富科技廣場項目建設。新增各類載體面積 331.43 萬平方米。

表2 蘇河水岸發展帶「十四五」新增載體項目表

(單位:萬平方米)

序號 項目名稱 面積 類型
1 長風 10 號南逸合 32.94 商業、辦公
2 國浩長風城二期東地塊 14.8 辦公、文化、商業
3 長風 4C 北(聞天下創新中心) 2.72 商業、辦公
4 久事客車修理廠地塊 3.85 -
5 錦江汽修地塊 3.22 -
6 長風 9 號東地塊 24 商業、辦公
7 化工研究院北地塊 13.7 科研
8 曹家渡花鳥市場 8.4 -
9 天安·千樹 49.55 商業、辦公
10 錦繡里北塊 6.96 商業、辦公
11 鴻壽坊地塊(長壽社區 D5-1 地塊) 8.81 商業、辦公
12 360 華東大安全總部 6.93 科研、辦公
13 波克城市總部 4.13 科研、辦公
14 中信泰富 38.5 商業、辦公
15 寶能西上海中心 72 商業、辦公
16 交運集團老真北地塊 9.3 商業、辦公
17 農工商 118 廣場城市更新 31.62 商業、辦公
合計 331.43

發展特色水岸經濟。以蘇州河 21 公里黃金水岸為基礎,重點依託長壽的文化創意產業、長風的科技金融產業、長征的數字經濟產業,打造高度融合的商、旅、文、體產業環境和人文氛圍。圍繞重點培育產業,引進上市企業 5 家,推動規模型企業落地 70 家。

打造濱河特色的高品質空間。集中推進蘇州河岸線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打造「開放、系統、活力」的公共空間網絡,為沿岸居民提供類型豐富、舒適宜人的魅力水岸空間。改善路網通達性,加大新曹楊、北新涇地區支路網密度,辟通長壽地區斷頭路,建設隆德路橋、M50 橋等跨蘇州河橋梁,構建通暢、宜人的蘇州河沿線慢行休閒步道。提升街區風貌品質,整合沿岸空間和房屋資源,強化統一規劃和統籌配置,形成蘇州河岸線資源統一建設、管理、運維的合力推進主體,通過業態升級和置換,重塑金沙江路、長壽路等主幹路網的對外形象,塑造開合有致、氛圍濃厚的街區風貌。

24、全面建成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

編輯

聚焦城市副中心功能提升和拓展,加快推進功能再造、形象提升、環境優化,全面完成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一批高能級文體設施和高品質商務載體,進一步優化提升規劃定位和格局,重點發展供應鏈科技金融、科技研發、現代商貿等產業,打造服務長三角的公共活動中心。

建成一批高品位的功能性項目。高·尚領域投入使用。全面完成紅旗村改造-真如境項目。基本建成銅川路水產市場 「城中村」改造項目銅川板塊。全面啟動 X1、G1、B4 西北、金盛等地塊的開發建設。新增各類載體面積 87.41 萬平方米。開展真如寺及周邊歷史風貌街區的保護和建設,提升真如歷史文化的影響力。

表3 真如副中心地區「十四五」新增載體項目表

(單位:萬平方米)

序號 項目名稱 面積 類型
1 X1 地塊 22.76 商業、辦公
2 G1 地塊 8.14 商業、辦公
3 真如境 39.82 商業、辦公
4 高·尚領域 14.89 商業、辦公
5 B04a-01 辦公樓 4. 64 辦公
6 武寧路 x6-01 辦公樓 1.8 辦公
合計 87.41

加快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聚焦以供應鏈科技金融為核心的新興金融、以助力園區轉型升級為目標的科技研發、以高端商業和文化消費為特點的現代商貿,積極引進一批符合產業導向、投資產出效益高的企業,打造經濟增長點。積極推動真如鐵三角科技園轉型,通過「騰籠換鳥」和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製造,打造「科創-智能-智造」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完善基礎設施。高標準完成長途客運站和上海西站地上地下一體聯通的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提升交通便捷性。完成桃浦東路-真南路下立交、南鄭路、南石一路、廣至路等道路建設。

25、初步建成上海桃浦智創城

編輯

圍繞打造「上海中心城區轉型升級示範區、上海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目標定位,集中優化規劃,提升區域整體品牌形象,東西聯動、南北銜接,錨固區域發展格局,功能性開發全面展開,加快區域交通條件改善、環境品質提升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初步完成核心區建設和東拓區基礎性開發,形成桃浦地區的轉型發展雛形。

加快土地出讓。積極推進核心區土地出讓,規劃建築面積 372.5 萬平方米,其中商辦 183.6 萬平方米,科研 68.6 萬平方米,住宅 96.7 萬平方米。拓展區完成控規調整批覆,並適時推進相關地塊土地出讓。

加快項目建設。完成英雄天地、智創 TOP、染化八廠地塊等商辦項目建設。全面完成中央綠地建設和骨幹路網更新改造,加快河道水系建設,完成排水系統、變電站、天然氣調壓站、能源站等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新增各類載體面積119.51 萬平方米。

表4 桃浦智創城「十四五」新增載體項目表

(單位:萬平方米)

序號 項目名稱 面積 類型
1 英雄天地項目(604 地塊) 14.65 商業、辦公
2 智創TOP 項目(605 地塊) 29.51 商業、辦公
3 染化八廠地塊(603 地塊) 42.39 商業、辦公
4 606 地塊項目 27.04 商業、酒店、辦公
5 119-01a 地塊 1.26 研發總部
6 119-01b 地塊 1.11 -
7 金環E4 地塊 3.55 商業、辦公
合計 119.51

着力實現產業集聚。加快推進上海市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圍繞智能科技、智造研發、生命健康,與臨港集團等開展合作,全面推動新興產業集聚。建設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吸引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發展總部經濟,不斷提高產出規模,力爭引進總部企業及機構 1-3 個、研發總部 3-5 個。完善科創服務體系,力爭構建 5-8 個公共科技服務功能平台、研發平台。推動國際人才、企業、資金等集中布局,「一站式」服務體系順利運行。

七、堅持文化興區,提升文化建設新高度

編輯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思想輿論引導,傳承「赤色滬西」紅色基因,以文化人、以文育德、以文興業、以文惠民,打響「蘇河水岸」文旅品牌,更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斷提升城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增強城區軟實力和吸引力。

26、 提升城區文化軟實力

編輯

把文化軟實力作為提升城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發揮重點載體、重點活動的帶動作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和行動支撐。

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向基層,深入群眾,挖掘和培育更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案例,講好百姓故事,傳播普陀聲音。精心選樹道德模範、普陀好人等先進典型,綜合運用宣講報告、事跡報道、專題節目、文藝作品等形式,廣泛宣傳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樹立鮮明時代價值取向,彰顯社會道德高度。』『『弘揚上海城市精神和普陀人精神。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大力弘揚、持續塑造「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追求卓越、尚德包容、務實堅韌、團結奮鬥」的普陀人精神,用新的創造性實踐和新的不平凡業績凝聚人心、推動發展。全面深入開展「四史」教育,大力挖掘宣傳「赤色滬西」紅色資源,引領普陀人民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奮鬥精神。提倡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提升城區文明程度。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民、武裝頭腦,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爭創全國文明城區,鞏固國家衛生區創建,推進創建常態長效,形成全民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激發創建活力,持續推進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社區(鎮)、文明小區(村)、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紮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健全保障機制,加強資源整合,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拓展未成年人活動陣地,積極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效。

27、 完善文化服務體系

編輯

優化完善立體均衡的公共文體設施布局,促進公共文化產品更豐富、配送更精準,提升文化惠民的供給水平和服務效能。

打響蘇河水岸文旅品牌。推動商旅文體會聯動發展,加快打造「蘇河之冠」城市文化生活街區、長風親子活動體驗區、真如-曹楊人文演藝展示區、桃浦都市生態旅遊區。以蘇州河文化藝術節、蘇州河書房及蘇州河文化課堂為核心,打響「蘇河水岸」文旅品牌。緊緊圍繞慶祝「建黨 100 周年」主題,推出一批具有普陀特色的文化活動和文藝作品。開展蘇州河主題文藝創作和文創產品研發。鼓勵區圖書館、區美術館、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等挖掘特色資源和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場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推進重點文化載體建設。全力實施文化普陀「十大工程」。以城市更新為契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劇院、劇場、音樂廳等大型演藝空間。加快推進滬西工人文化宮、中海劇場、SMG 創意視頻基地、波克藝術中心、桃浦文化藝術中心規劃建設。完成顧正紅紀念館、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改造提升。建成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區職工文體活動中心、滬西工人半日學校史料陳列館。做好歷史風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更好地延續城市文脈。


圖4 普陀區「十四五」新增文化設施地圖

擴大文化公共服務供給。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要求,統籌公共文化資源,推動區域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配送效能,根據居民個性化、差異化、多元化需求和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的服務供給能力,採取多種方式,配送文化產品至學校、社區、園區、樓宇。

完善體育公共服務。推動上海市體育宮改擴建及真如體育公園、長風都市運動中心(USC)等一批體育設施建設。整合資源,力爭實現社區市民健身活動中心全覆蓋。積極建設多功能運動場,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共建公益性足球場,不斷更新完善居民身邊的體育設施。進一步挖掘公園、園區、樓宇等體育設施資源,堅持為各類群體提供健身鍛煉的場所。深入開展體醫融合、體教融合、體科融合,實現社區、園區、校區聯動,形成全民健身工作大格局。


圖5 普陀區「十四五」新增體育場地地圖

28、提升文旅產業能級

編輯

聚焦互聯網影視、動漫遊戲、電競、音視頻等重點領域,推動文化、旅遊、體育產業提質增效、創新融合。

繁榮發展文創產業。提升互聯網影視產業能級,創新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互聯網影視峰會的形式內容,深化「金沙江路互聯網影視產業集聚帶」建設,集聚一批互聯網影視企業,鼓勵和推動「互聯網+」影視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動漫遊戲產業加速發展,發揮領軍企業對行業資源的整合效應,建立初創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加大培育動漫遊戲節品牌。加快發展電競產業,發揮電競上海全民錦標賽、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官方主場的平台作用,從賽事、場館、培訓等多角度布局電競產業生態系統,引進高級別、高水平國際賽事,打造上海「全球電競之都」重要承載區。推進音視頻、直播產業融合發展,依託中國聲音大會平台優勢,吸引影視、音視頻企業集聚。

推動旅遊產業發展。持續推進都市旅遊新空間建設,打造普陀文旅特色魅力。深度發掘和利用蘇州河沿線人文歷史資源和工業文明內涵,推出紅色旅遊、工業旅遊、蘇河旅遊等特色文旅項目,打造 10 條特色旅行線路。

八、堅持綠色發展,着力展現城區新面貌

編輯

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品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普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把普陀打造成為更加美麗、更加宜居、更有魅力的生態城區。

29、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編輯

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聚焦重點、補齊短板、綜合施策,優化綠色空間布局,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建設美麗普陀。

完善綠化建設布局。聚焦真如綠廊、桃浦中央綠地等綠化項目,做好蘇州河、桃浦河等濱水空間提升,全面建成可親近、有溫度、有活力的「蘇河之冠」濱水公共空間。新建立體綠化5萬平方米,新建綠道30公里,新增5座主題特色公園。

到2025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5.8平方米。

穩步提升市容景觀。着力貫通「一廊兩環,四橫四縱,兩塊多脈」道路景觀體系,結合架空線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集中開展美麗街道三年建設行動。着力推動景觀燈光建設,新增景觀特色道路50條(段)。加強市容管理的法治化、常態化,加大戶外設施和非廣告設施的監管整治力度,持續推進「路長制」。深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進垃圾分類提質增效。到202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率力爭實現5%。


圖6 普陀區「十四五」綠化建設項目地圖

創造多元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間。鼓勵支持並大力推廣 「社區微更新」,全面實施社區規劃師制度,優化拓展制度內涵,進一步加大屬地化、市場化專業力量的參與度,推進微更新項目的立項與儲備,拓展居民公共活動空間,提升城區品質。

30、加強生態環境治理

編輯

完善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着力鞏固前期污染防治成果,推動環境治理從注重末端轉向源頭防控、從無害化轉向資源化、減量化、從政府行政管理轉向各方主體多元共治。

提升大氣環境質量。全面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為重點,強化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的協同控制,更加突出源頭防治和精細治理。加大流動源污染控制,強化用車尾氣治理及排污監管。到 2025 年,空氣質量優良率 AQI 穩定在 85%左右,

PM2.5 濃度力爭控制在 35 微克/立方米,區域降塵量低於 3.7 噸/平方公里•月。

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污水消納及污泥處置能力。強化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結合重點項目大力推進初期雨水調蓄設施建設,完成桃浦污水廠初期雨水調蓄池改造及支管工程建設。到 2025 年,全區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Ⅴ類水,主要河道水質斷面優於 III 類(含 III 類)水體比例不低於 50%。

加強土壤治理。完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加強監管,強化在產企業土壤污染預防,將土壤污染防治責任和義務納入重點監管單位排污許可證。開展潛在污染場地排摸,建立土壤污染場地基礎數據庫。到 2025 年,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 100%。

31、推進低碳綠色發展

編輯

以能效提升為主線,以節能技術應用、服務管理升級為支撐,以市場機制為關鍵,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低碳發展格局。到 2025 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確保完成市下達目標。

不斷深化產業領域節能。進一步挖掘製造業節能潛力,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產業發展。推動節能技改項目實施,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加強商業、旅遊、餐飲等領域節能管理,圍繞商圈、商場等高能耗服務場景,大力推動能耗對標、能耗公示。優化重點用能企業服務管理機制,完善節能目標分解、跟蹤和考核。

持續提升公共建築能效。強化監測平台數據應用,嚴格落實綠色建築要求,提升存量建築節能水平,鼓勵實施節能改造。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完善能耗數據直報管理、實施公共機構能源審計,開展節約型機關創建。

着力推進節能示範建設。加快桃浦智創城綠色生態城區試點、真如城市副中心低碳發展實踐區建設,複製推廣南梅園低碳示範社區等實踐經驗,開展充電樁示範小區試點。鼓勵低碳技術推廣,引導產業園區、商辦樓宇建設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九、堅持品質提升,建成高品質生活的新樂園

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底線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質量民生,有效擴大多領域、多層次公共服務供給,確保財政投入民生領域比重逐年提高,讓普陀人民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32、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編輯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優質發展,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深入實施教育「三化一強」戰略,大力推進產教、科教、體教、文教、醫教融合,提升教育開放水平,打響普陀教育品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構建以 「紅色基因、全球視野、創新素養」為核心的學生綜合素養培育體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四大品牌工程」,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深化區域德育一體化改革,實施學校德育「六育人」行動計劃。推動創新創造教育,實施以「創新素養」 培育為核心的科創人才苗圃行動計劃。健全學校體育「立體化」工作體系。優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育學生藝術素養,實現學生「一人有多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的教育需求。完善家庭科學育兒服務網絡,為適齡幼兒家庭提供有質量的公益育兒指導。以普惠性托育服務為主,多渠道擴大托育服務資源供給。堅持普惠優質,做強學前教育「健康教育」品牌,保持優質園全市領先。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積極落實中考改革方案,推進初中強校工程。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中教育新體系,爭創「雙新」實施的示範區、示範校和項目校。推進緊密型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打造一批示範性學區集團和新優質特色學校,努力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提供全納普惠個性化的特殊教育。到 2025 年,托幼一體園所在幼兒園總量中占比達到 75%,中小學專任教師研究生學歷比例達到23%。

加強教育資源布局與建設。完善基礎教育資源配置,聚焦入園入學矛盾突出區域和資源相對薄弱地區,優化學校設點布局,滿足教育高質量發展需求。強化普陀「一帶三圈三集群」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加快推進華東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和中福會托兒所託幼一體化、上師大附屬初中部等新建以及武寧中學改擴建等項目。

專欄5 「一帶三圈三集群」教育資源布局

「一帶三圈三集群」指沿蘇州河優質教育資源帶、「兩泉一川」優質教育資源圈、「一軸一心」優質教育資源圈、「桃浦智創城」優質教育資源圈的教育空間布局和優質學前教育群、義務教育新優質特色學校群和優質高中學校群的教育高質量發展集群。

沿蘇州河優質教育資源帶。放大華東師大、同濟大學等高校合作辦學溢出效應,着力提升品牌學校輻射力,打造以華二普陀校區為首的環華東師大基礎教育「一條龍」。

「兩泉一川」優質教育資源圈。推進石泉、甘泉和宜川地區學校整合和資源調配,發揮宜川中學在「兩泉一川」的龍頭作用,輻射甘泉外國語中學特色辦學優勢,探索石泉地區集團化辦學。

「一軸一心」優質教育資源圈。推進真如、曹楊及周邊地區教育資源優化,深化曹楊二中、梅隴中學、新普陀小學等教育集團緊密型辦學,提升曹楊中學特色高中辦學優勢。

「桃浦智創城」優質教育資源圈。推進桃浦教育聯合體深化緊密型學區建設,積極推動環同濟大學醫學院周邊地區教育資源調整,推進萬里地區以晉元中學為龍頭的基礎教育「一條龍」。


圖7 普陀區「十四五」新增教育資源地圖

完善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持體系。優化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支持和項目支撐體系,打造高水平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強化國際理解教育和國際素養培養。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激活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33、着力提升健康醫療服務品質

編輯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立大衛生、大健康觀念,打造智慧化、整合型、高品質健康服務體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公共衛生應急指揮、公共衛生監測預警、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應急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社會治理五大體系,完善平戰結合、快速響應、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精準防控五大機制。加強硬件設施和學科能力建設,完成區屬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社區發熱哨點診室的標準化建設改造,提高區屬醫療機構核酸檢測能力。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公共衛生信息化綜合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完善內部治理機制。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藥品集中採購。

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堅持錯位發展,加強區域優勢學科和特色專科(專病)建設。優化桃浦、真如、萬里醫療資源布局,新建西部區域醫療中心,完成紅十字會老年護理院、區中醫醫院遷建等項目,推進市血液中心普陀獻血屋遷建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達標建設工程。啟動石泉、真如、甘泉、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和改建項目,做好新一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標準化建設,做優做實老百姓家門口的醫療服務。到 2025 年,新增病床 1000 張。


圖8 普陀區「十四五」新增醫療資源地圖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級,構建和諧融洽的醫患關係。提高基層醫療衛生和健康服務質量,推進醫養結合深入發展。建設定位清晰、功能齊全、群眾認可的區域性醫療中心,做優做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善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報告和處置,深化「醫防融合」綜合防治工作機制。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在各街鎮、片區內打造「健康驛站」。推動中醫藥傳承發展。

34、鞏固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編輯

更加主動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持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

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以網格化片區為依託,打造一批長照、日托、助餐等多功能樞紐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促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功能融合,打造形成 「15 分鐘養老服務圈」。實施養老機構「增能項目」,鼓勵運用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建設養老床位,重點發展中小型和小微型專業養老機構。到 2025 年,養老機構床位數不少於 10000 張,護理型床位數達到總床位的 60%,新增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 5 家。


圖9 普陀區「十四五」新增養老資源地圖

全面落實養老保障。推進長護險試點,做好養老服務補貼與長護險的有序銜接,落實困難老年人長護險自負段補貼政策。完善老年社會救助制度,大力發展慈善助老事業,以老年基金會、慈善基金會等組織為載體,加大對高齡、獨居、失能等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的救助力度。

深化醫養服務融合。以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為基點,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構建醫療護理服務與生活照料服務相銜接的養老模式。推進康復輔具進家庭、進社區、進機構,推動養老機構標準化輔具配置全覆蓋。探索開展社區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醫療護理服務,探索養護醫綜合人才培養。

建設老年友好社會。創建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大力推進智慧養老,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鼓勵老有所為,幫助老年人持續參與社會活動,提高獨立生活能力。支持老有所學,繼續發展老年教育。推進老有所樂,加快升級改造老年活動室,積極發展老年文化和體育團隊。試點推廣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發揮三級老年維權網絡作用。

35、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編輯

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培育壯大新業態靈活就業機制,提高就業供給質量。

建設全方位就業服務體系。堅持精準發力與靶向施策,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殘疾人、退役軍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精細化水平,穩住就業保障底線。「十四五」期間,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完成市下達目標。

積極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完善激勵創業的機制,發揮社區、創業平台在促進就業創業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覆蓋創業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鏈。聚焦初創企業,提供政策扶持、投融資對接、創業指導、創業大賽選拔等服務,助力創業企業發展。「十四五」期間,每年幫助長期失業青年實現就業創業人數和幫助引領成功創業人數均完成市下達目標。

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聚焦重點產業發展培訓需求,開展企業職工職業技能、新型學徒制度和新技能培訓,促進職業培訓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以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首席技師等為抓手,聚焦「產業+技能」 培養模式,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到 2025 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 20 萬人次。

推動勞動關係和諧發展。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方針,充分發揮各級各類組織在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的作用,夯實基層調解組織實體化建設。充分發揮和諧勞動關係達標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提升仲裁工作的規範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勞動監察行政執法效能,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加強多部門聯勤聯動。

36、強化多層次社會保障

編輯

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織牢結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

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可持續的要求,完善困難群眾的發現和響應機制。轉變社會救助理念,倡導「物質幫困」向「服務幫困」轉變,「事後救助」向 「事前服務」轉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社會力量等方式開展柔性幫扶,形成梯度坡型救助格局。開展救助管理標準化建設,推進救助管理信息化建設與救助業務工作相結合。

繼續健全完善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按照「應保盡保」原則,繼續穩步推進廉租住房常態化申請供應。擴大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政策受益面,解決更多居民的住房困難問題。精準對接園區和企業,做好公共租賃住房保障。』『『保障社會群體權益。建立反家暴社區聯動機制,優化困難婦女免費「婦科病、乳腺病」篩查項目,全面構建兒童友好社區,推進兒童「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聯盟」,為婦女兒童提供優質、安全、平等的環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實施「紅色基因」大中小一體化厚植、青少年創業英才培養、青少年護航計劃等重點項目。開展殘疾職工關愛走訪慰問,做好社保補貼申報和發放。繼續實施殘疾人集中就業企業社會保險費補貼、安置獎勵、退稅等。

推進慈善事業發展。通過「慈善箴言」「凡人善舉」等慈善文化載體,不斷推廣慈善文化,傳播正能量。依託慈善品牌,推廣慈善項目,開展各類募捐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力。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機制,鼓勵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社會互助以及志願服務活動。加強慈善組織信息公開意識和專業運作能力,提升透明度、公信力和社會參與度。加強慈善超市建設,實現慈善超市街鎮全覆蓋。

37、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編輯

統籌全區規劃建設管理,啟動開展城市空間品質倍增行動,因地制宜實施城市有機更新』『『。

多措並舉推進老舊小區再提升計劃。通過對老舊住房實施外牆粉刷、內部管網疏通、道路整修、綠化補種等綜合修繕改造,着力解決房屋使用中的破、滲、漏、堵等問題,改善居民群眾的居住質量和環境。全面完成 350 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修繕改造,實現修繕範圍、修繕類別全覆蓋。堅持「成片區、整街區、大社區」的修繕改造理念,重點對大渡河路、武寧路、中山北路、蘇州河沿線的小區進行提標打造,努力建設一批「環境優美、配套齊全、樂享宜居、低碳環保、智慧節能」的高品質社區。健全完善政策體系、管理機制,全面完成 36 萬平方米舊住房成套改造。推進曹楊城市更新改造示範區市級試點項目。到 2025 年,實施一批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15 年以上老舊住宅電梯運行安全遠程監測改造率達到 100%。

實施藍網綠脈橙圈提升計劃。實施河湖「藍線水網·岸線生境」提升計劃,全面實施桃浦河兩岸三色融合提升工程、新槎浦、中槎浦水系兩岸三色融合提升工程、中環明珠(碧翠湖)及周邊水系連通工程。深入貫徹落實「河長制」,鞏固提升水環境治理成果,加強河道水系環境景觀整治建設。開展綠色普陀「點線面」提升工程,點上建好老百姓家門口的綠地、公園、街心花園,線上打造縱橫交錯的綠色通道(交通主幹道、美麗街區)工程,啟動「萬樹千叢」城市行道樹全覆蓋工程,面上開展片區綠地綜合提升工程,實現「讓綠色走進城區、讓城區融進綠色」,不斷提升市民體驗度、感受度。實施就近宜居生活圈(橙圈)修補計劃,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為居住片區人群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提升「鄰聚里」網格化片區管理服務功能,按照功能更加複合、服務更有特色的要求,推動黨建、群團、養老、醫療、教育、文體、消防等資源與片區對接融合。以百姓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加密片區,增加布點至 40 個,建立片區項目淘汰更新機制。到 2025 年,綠化覆蓋率達到 30.55%。

十、堅持治理提效,健全治理新體系

編輯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為先、管建並重、精細智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基層社會治理為支撐,全面提高城區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特點規律的治理新路。

38、以繡花般功夫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

編輯

堅持高標準引領,充分釋放網格化管理效能,推動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貫通,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把服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城區的每一個角落,努力形成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示範樣本。

深入提高網格化管理能力。串聯網格化巡查「主動發現」、

12345 熱線「被動發現」、智能傳感器「自動發現」,形成網格化發現運行機制,提升問題發現能力。以「全崗通」為方向,探索打造 7*24 小時應急隊伍,實現網格內全事件、全流程、全天候處置,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塑造美麗普陀新形象。做好城區設計,把「城市家具」打造的更乾淨、更美觀、更安全、更有序。加大違法建築整治力度,持續推進無證建築庫銷項。持續開展「美麗樓組」建設,激發居民自治內生動力,清理樓道堆物及違規充電的電動自行車,打造有溫度的樓道。持續推進「美麗街區」建設,統籌綠化景觀、建築立面、店招店牌等要素,提升上海科技金融產業集聚區、月星環球港等美麗街區建設水平,繼續推進萬里實驗學校、中山北路、光新路等美麗街區建設。深入推進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推動「美麗家園」建設品質再提升。有序推進高標準保潔區域創建,保持可機掃道路機掃率 100%。』『『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標準化、社會化水平。加強行業管理和綜合執法的銜接,實現執法部門和管理部門的良性互動和有機互補,增強工作合力。深化落實區城市管理導則和精細化管理行動計劃,以繡花般功夫打造貫通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具有「建立-落實-評估-優化」自我迭代能力的城區管理系統。拓寬居民意見吸納渠道,結合「一網統管」「兩代表一委員」、12345 市民熱線、人民建議徵集站等渠道,豐富居民表達訴求的線上通道。完善黨員幹部聯繫服務群眾制度,搭建更廣泛匯聚民意的線下平台。

39、 優化提升基礎設施能級

編輯

聚焦重點地區,着力增能、提質,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理念從「功能為主」向「功能與品質並重」轉變,實現基礎設施體系健全完備、能級提檔升級、品質煥然一新。

提升交通設施品質。着力配合推動滬嘉高速抬升、金昌路 S20 外環線互通立交、雲嶺西跨蘇州河通道、軌交 14 號線、20 號線新建等工程,積極做好周邊區域的土地動遷騰退,同步規劃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啟動一批新改擴建道路,全面推進道路大修、中修。打造一批城市精品示範道路,力爭實現 20%道路設施成功創建精品示範路段。逐步升級慢行道路。加快靜態交通設施建設,電動汽車充電樁完成率實現市下達目標。

鞏固排水防汛能力。完善排水管渠泵站及內澇防治設施,提高應對颱風暴雨的排水防澇能力。逐步解決積水隱患問題,改造下立交、道路和小區等 10 個積水點。提高主要河道的防洪標準,完成桃浦智創城排水系統工程。加強防汛信息化建設。

40、 打造多元共治社會治理格局

編輯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以社區為重心築牢超大城市治理的穩固底盤,着力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構建現代社區自治共治共同體。落實街鎮黨(工)委和政府(辦事處)屬地主體責任,完善以居民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居委會為主導,業委會為主體,物業服務企業、社區民警、消防監督員、城管執法力量、社會組織、群眾團體等共同參與的居民區治理格局。突出黨建在小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發揮居民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強化居委會的指導和監督職責,推進業委會規範化運作,增強業主自治能力。強化基層行政執法和資源保障,落實「條塊三協同」機制,更好為街鎮和居村賦權增能。暢通民智民意匯集渠道,搭建更多民意「直通車」平台,構建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與園區、樓宇、社區的線上線下溝通平台,推進基層立法聯繫點建設,更好發揮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系統、12345 市民熱線等作用。

加強基層服務保障。持續推動基層減負增能,完善職能部門事務下沉街鎮准入機制,制定街鎮行政權力和行政責任清單,強化對基層的財力保障。引導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以社區民生需求為導向,大力培育扶持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重點培育一批業務能力強、服務水平高、公信力突出的品牌社會組織。深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健全崗位等級序列和職業發展體系。規範社區志願者隊伍管理與運作,積極搭建活動平台,不斷拓展志願服務領域,打造普陀特色志願服務品牌。到 2025 年,註冊志願者人數占全區適齡人口比例(16-70 周歲)不低於 15%。

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問題。建立住宅小區電梯「社區公共保險」制度,推進老舊電梯維修更新改造。錯峰利用周邊停車資源,逐步緩解停車矛盾。聚焦群租擾民、居改非、沿街商鋪管理、違規住人等治理難題,建立精細化管理機制。結合小區綜合修繕,實施小區封閉管理、生命通道建設、非機動車車棚標準化改造、便民服務設施等項目。依託「雪亮工程」,完成小區電子門禁和人臉識別系統改造。探索大件垃圾、建築垃圾不落地預約機制,實現垃圾廂房破袋、除臭、清洗裝置和設施全覆蓋。加裝修繕社區消防設施。 41、牢牢守住城市運行安全底線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壓實國家安全責任制,完善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國家安全執法和宣傳教育,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

完善應急體系。建立健全基層治理應急機制、服務群眾響應機制和打通抓落實最後一公里工作機制,着力破解市域社會治理中的難題。構建「區-街鎮-網格片區-居村」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系。制定區級風險目錄,完善應急預案,細化應急制度,明確風險治理和應急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應急處置隊伍,及時做好消火栓、架空線、燃氣以及市政設施應急處置。結合廣場、綠地、公園、學校、體育場(館)等新建或改造一批應急避難場所。建立城市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平台,評估事故概率和後果嚴重性,推進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機制。組織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建立健全符合超大城市特徵的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快速響應防控機制。按照「全災種、大應急」要求,強化消防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完成石泉消防站建設,開工建設白麗、金沙江消防站。

強化城市運行和生產生活安全保障。深化「3061」安全工作體系,緊盯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領域,抓牢風險排查、隱患整改、突發事件處置等關鍵環節。分行業分領域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隱患,突出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突出重點做好施工安全,確保深基坑等重大危險源受控。持續深化房屋建築和各類基礎設施管理,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推進安全評估與維修、改造和更新,探索形成智能化管理手段。持續推進既有建築玻璃幕牆治理和空中墜物安全隱患專項整治,紮實排查、治理城市道路塌陷隱患,確保「頭頂上」和「腳底下」安全。着力壓減軌道交通突發事件,做好軌交站點外圍警戒及疏導,妥善應對「大客流」風險。健全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推進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提升消防管理水平。完善網絡安全工作體系,加快網絡安全隊伍建設、提升城區網絡安全係數,努力打造網絡安全新高地。創建安全發展示範區,初步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區安全運行保障體系。

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構建具有普陀特色的市域治理體系。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健全線上線下一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實現對治安要素的精準動態管控。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完善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壓實責任鏈條,持續推進平安普陀建設。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以「案清事明」為基礎,以「止新化舊」為目標,持續開展矛盾化解攻堅。整合行政調解、律師調解、行政複議、行政裁決等調解資源,優化非訴訟爭議解決中心功能。健全技防體系,整合安防平台,豐富預警手段,提升預防效能。推動國防動員、後備力量建設和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提升雙擁工作水平,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十一、凝心聚力實現新藍圖

編輯

實現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加強統籌管理和銜接協調,科學運用資源要素,完善規劃監督評估制度體系,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共同推進規劃落實。

42、 加強規劃協調

編輯

突出本《綱要》的引領作用,健全以發展規劃為統領、空間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為支撐的規劃體系。加強規劃《綱要》對專項規劃、空間規劃、區域規劃的指導,強化規劃《綱要》作為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年度計劃以及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推動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確保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指標和重點任務落實落地。

43、 加快項目建設

編輯

堅持以規劃確定項目、以項目落實規劃,優化重大項目布局,發揮重大項目對區域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組織實施一批關係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加強項目實施的全過程管理。各部門應將《綱要》作為審核項目、安排資金的重要依據,對《綱要》中已經明確的重大項目,加強項目規劃選址、建設方案、資金需求和社會風險等前期條件的研究論證,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44、 強化要素保障

編輯

強化政策導向,根據規劃目標和任務,加強短期政策與長期政策銜接配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研究制定針對性的配套政策。強化財力保障,加強財政預算與規劃實施的銜接協調,明晰政府主體責任,強化財政對規劃實施的保障作用。建立健全主體多元化、渠道多樣化、運作市場化的投融資體系。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加強各級幹部隊伍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幹部隊伍。加快集聚高層次、高技能、高素質的各類人才,加強國際性人才引進,加快形成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高地。

45、 實施監督評估

編輯

規劃重在落實,要進一步增強規劃落實的穿透性。對《綱要》確定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進行分解,明確牽頭部門和工作責任,作為對各部門、街道(鎮)、重點地區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依法開展規劃實施的監督和評估,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增強規劃評估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擴大規劃宣傳,着力推進規劃實施的信息公開,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對規劃實施的意見建議,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提高規劃實施的透明度。

結 語

編輯

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奮鞭策馬。我們要朝着「創新發展活力區、美好生活品質區」的奮鬥目標,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勇於在應對危機中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創造機遇,走出一條體現普陀擔當、具有普陀特色的轉型蝶變之路,創造新時代發展新奇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讓我們團結起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共迎共創共享普陀更加美好的明天。

《綱要》有關名詞解釋

編輯
  1. 「八個聚焦」:《中共上海市普陀區委關於制定普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八個聚焦」的任務,即聚焦創新驅動、聚焦產業立區、聚焦改革攻堅、聚焦循環暢通、聚焦文化興區、聚焦綠色發展、聚焦品質提升、聚焦治理提效。
  2. 「藍網綠脈橙圈」:實施「藍線水網·岸線生境」提升計劃,打造清潔通透的水系網絡;實施綠色普陀「點線面」工程,打造綠意盎然的生態脈絡;實施就近宜居生活圈修補計劃,打造便捷舒適的共享空間。
  3. CNAS實驗室」: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簡稱「CNAS」)認證的實驗室,表示該實驗室有能力開展相應的合格評定活動,且其合格評定活動的權威性得到認證。
  4. 「411」倍增」:四大重點培育產業中的每個產業稅收占比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到 2025 年,占比合計達到 40%。
  5. 一基地三中心:環同濟大學醫學院生命健康總部基地、高端醫學創新中心、醫藥資源配置中心、數字醫療服務中心。
  6. 「整體政府建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或解決某些特殊問題,政府內部實行橫向、縱向等跨部門、高效率的協同合作。
  7. 「兩集中兩到位」:推進一個行政機關的審批事項向一個處室集中、行政審批處室向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集中,保障進駐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到位、審批權限到位。
  8. 「雲、數、網、端、安」:「一網統管」城市運行系統基礎設施,即電子政務雲、城運主體數據庫、電子政務外網、政務微信等移動端應用和網絡安全技術系統。
  9.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由東盟十國發起,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參加,是當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自由貿易協定。
  10. 「四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
  11. 「一廊兩環,四橫四縱,兩塊多脈」:「一廊兩環」指光復西路+蘇州河濱河風景長廊,長壽路江寧路-光新路-志丹路-新村路-真南路-祁連山路-祁連山南路-金沙江路-寧夏路-普雄路-武寧路-長壽路外環與桃浦路-真光路-武寧路-曹楊路內環。「四橫四縱」指真南路+新村路,金昌路+交通路,曹安路+武寧路,金沙江路+寧夏路+普雄路,祁連山路+祁連山南路,大渡河路,曹楊路,志丹路+光新路+ 江寧路。「兩塊多脈」指桃浦智創城(滬嘉高速-外環線-金昌路-南何支線),長風生態商務拓展區(長風+長征,除祁連山南路-金沙江路-真光路連線以西部分)以及由各街鎮結合社區歷史風貌和人文特色等因素,牽頭打造的多條社區風貌幹道、特色街區等。
  12. 「三化一強」:教育優質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國際化和人才強教。
  13. 「六育人」: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
  14. 「雙新」:高中新課程新教材。
  15. 「四位一體」:包含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保障房、徵收安置住房的住房保障體系。
  16. 「城市家具」:城市公共空間中各種戶外環境設施,如信息設施(指路標誌、電話亭)、衛生設施(公共衛生間、垃圾箱、飲水器)、道路照明、安全設施、交通設施(公交站點、車棚)以及藝術景觀設計(雕塑、藝術小品)等。
  17. 「鄰聚里」:以步行 15分鐘距離為半徑,整合黨建、群團、養老、醫療、教育、文體、法律、親子等資源,建設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片區中心,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更多優質服務。
  18. 「條塊三協同機制」:塊統條包、一主各司、條抓塊管,推動塊里更好牽頭協調,條里更好賦能支撐,雙方深度協同,做好各項工作。
  19. 「3061」安全工作體系」:以區安全生產委員會 30 個成員單位和街道鎮為安全生產監管責任主體,以建築、消防、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和人員密集場所 6 大安全生產領域為重點監管對象,建立健全 1 個包括綜合協調、風險評估、掛牌督辦、責任考核機制為主要內容的工作平台。
  20.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每萬人口居民擁有的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且在有效期內的戰略性新興領域、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維持年限超過 10 年、有許可他人實施收益或實現質押融資、或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國專利獎的發明專利件數。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