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黨〔2018〕41號
2018年7月4日
發布機關:中共教育部黨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黨委、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黨委:

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已經部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有關落實情況,請及時報告我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中共教育部黨組
2018年7月4日


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編輯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地生根,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質量,根據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等2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和中共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指導綱要。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規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服務,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需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

二、總體目標

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諮詢服務、預防干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受益面不斷擴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心理健康素質普遍提升。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預防、識別、干預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關注及時、措施得當、效果明顯,心理疾病發生率明顯下降。

三、基本原則

——科學性與實效性相結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規律,科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服務體系,切實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決學生思想、心理和行為問題。

——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堅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對每個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負責,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方式方法創新,分層分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滿足不同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服務需求。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結合。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諮詢師、輔導員、班主任等育人主體的主導作用,強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自助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和能力。

——發展性與預防性相結合。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充分挖掘學生心理潛能,培養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重視心理問題的及時疏導,加強心理危機預防干預,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嚴重心理危機個案的發生。

四、主要任務

1.推進知識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實際,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規範課程設置,對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大力倡導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和輔修課程,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公共必修課程原則上應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體系,組織編寫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教材,科學規範教學內容。開發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等在線課程,豐富教育教學形式。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手段,有效改進教學方法,通過線下線上、案例教學、體驗活動、行為訓練、心理情景劇等多種形式,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2.開展宣傳活動。加強宣傳普及,通過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各種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不斷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拓展傳播渠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刊、影視、動漫等傳播形式,組織創作、展示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精品和公益廣告,傳播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現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識。創新宣傳方式,主動占領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新陣地,建設好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網頁和新媒體平台,廣泛運用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媒介,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支持學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增長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心理調適能力,積極進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強化家校育人合力,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以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影響學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3.強化諮詢服務。優化心理諮詢服務平台,加強硬件設施建設,設立心理發展輔導室、心理測評室、積極心理體驗中心、團體活動室、綜合素質訓練室等,積極構建教育與指導、諮詢與自助、自助與他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服務體系。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的值班、預約、轉介、重點反饋等制度,通過個體諮詢、團體輔導、電話諮詢、網絡諮詢等多種形式,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諮詢服務。實施分類引導,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專業學生,精準施策,因材施教,把解決思想問題、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關心呵護和暖心幫扶中開展教育引導。遵循保密原則,建立心理健康數據安全保護機制,保護學生隱私,杜絕信息泄露。

4.加強預防干預。完善心理測評方式,優化量表選用,禁止使用可能損害學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儀器。科學分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互聯網新媒體應用快速推進、個人成長曆程、家庭環境等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影響,準確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變化規律,不斷提高心理健康素質測評覆蓋面和科學性。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和快速反應機制,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案,做好對心理危機學生的跟蹤服務,注重做好特殊時期、不同季節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定期開展案例督導和個案研討,不斷提高心理危機預防干預專業水平。建立心理危機轉介診療機制,暢通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機構到校醫院、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的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及時轉介疑似患有嚴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學生到專業機構接受診斷和治療。

五、工作保障

1.隊伍建設。各高校要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幹、以兼職教師為補充,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要具有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學歷和專業資質,要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4000配備,每校至少配備2名。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原則上應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管理,要落實好職務(職稱)評聘工作。設有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機構的高校,可同時納入相應專業隊伍管理。積極組織開展師資隊伍培訓,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每年接受不低於40學時的專業培訓,或參加至少2次省級以上主管部門及二級以上心理學專業學術團體召開的學術會議。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員工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對班主任、輔導員以及其他從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幹部、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2.條件保障。各高校應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工作經費,配備必要的辦公場地和設備。有條件的高校,要建立相對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機構和院(系)二級心理輔導站。要建設校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拓展基地,培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工作案例,輻射推動區域和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六、組織實施

1.組織管理。各級教育工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統籌規劃,積極支持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測評和文明校園創建的重要內容。各高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改革發展整體規劃,納入人才培養體系、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和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牽頭負責職能部門,構建校內各部門統籌協調機制,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規劃和相關制度。

2.評估督導。各級教育工作部門要研究制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價與督導指標體系,組織或委託心理學專家以及實踐工作者,定期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評估、督導。評估、督導內容包括學校重視和支持程度、機構設置情況、專項經費保障、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開展輔導或諮詢情況以及工作實效等。

3.科學研究。各級教育工作部門和各高校要推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理論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教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促進研究成果轉化及應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理論和技術的實證研究,促進臨床服務規範。開展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識別與干預研究,推廣應用效果明確的心理干預技術和方法。


全國民辦高校和中外合作辦學類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參照本指導綱要執行。

 

本作品來自1949年10月1日(含)之後的中國共產黨文件。根據《刑事審判參考》指導案例第680號[CPC 1],中國共產黨的中央組織(包括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及其各直屬機構[CPC 2])制定的公文,可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之「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質的文件」,不適用於著作權法保護,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1. 《刑事審判參考》2011年第1集,總第78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辦,法律出版社出版。亦可參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的一篇文章
  2. 2024年社群共識,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及法律規定的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其各專門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巡迴法庭等機構)黨組(機關黨組、分黨組、黨組小組、黨組性質的黨委)等中央國家機關黨組制定的公文,視同「直屬機構」制定。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講話和其它文件是否屬於以上範圍,在中文維基文庫社群中存在爭議。在有進一步共識之前,本模板的使用僅限於以上所列之文件。對於已超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規定保護期的其他中國共產黨文件,應使用版權失效模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