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糧食安全合作聯合聲明

中國—東盟糧食安全合作聯合聲明
2022年11月11日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於2022年11月11日齊聚柬埔寨王國金邊,出席第25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

認識到糧食安全是一項基本人權,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戰略保障;

憶及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方全球發展倡議和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東盟全面復甦框架》、《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

意識到氣候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地緣衝突、供應鏈中斷給全球糧食安全治理帶來嚴峻挑戰,糧食危機持續擴散預期加重;

重申中國和東盟國家是地區和全球糧食安全的積極參與者和重要貢獻者,願繼續加強政策溝通和交流合作;

秉持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採取積極行動,提升本國和本地區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應能力;

努力保障本地區20多億人口糧食安全,穩定區域糧食市場,為全球糧食安全治理樹立典範;

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致力於從根本上強化糧食安全保障;

一致同意圍繞糧食安全四大支柱(即糧食供給、獲取、利用、穩定性),採取以下務實舉措:

一、保障糧食供給 編輯

1. 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加強政策交流互鑒、科技創新和示範應用,提高稻米、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生產能力,同時增強肉類、水產品、果蔬等多元化的食物有效供給,確保食物可得性。

2. 強化糧食應急儲備能力。支持東盟與中日韓大米緊急儲備(APTERR)機制在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加強東盟糧食安全信息系統(AFSIS)在區域大宗糧油作物信息收集、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等方面的作用。

3. 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育推廣優良品種,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打造名特優農產品品牌,增強本區域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營養需求。

二、促進糧食獲取 編輯

4. 根據WTO規則以及中國和東盟加入的自貿協定深化農業經貿投資合作。增進基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農業貿易政策協同,優化域內營商環境,加強糧食生產、流通、倉儲、加工全產業鏈合作,發展跨境農產品貿易,保障區域內農產品供應鏈穩定暢通,應對供應鏈中斷引發的糧食市場過度波動。

5. 提高農民增收致富能力。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穩就業促增收;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伸農業價值鏈;發展數字農業,促進農民與市場的有效銜接。

三、提高糧食利用效率 編輯

6. 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加強宣傳,提高糧食減損意識,擴大糧食減損共識;推廣新技術、新裝備,減少全過程糧食損失和浪費。

四、保障糧食安全穩定性 編輯

7. 提升農業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推動《中國東盟農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與《東盟可持續農業指南》深入對接,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降低農業生產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提升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的能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

8. 實施減貧行動。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帶動產業扶貧;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特別是小農、婦女、青年農民的生產技能,增強就業創業能力,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我們鼓勵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區域組織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等聯合國機構、中國—東盟農業合作論壇等機制平台深化合作,推動公共部門、私營部門、學術界、民間團體相互協作,加強政策對話、聯合研究、項目實施、能力建設、人才交流等領域合作,充分發揮不同利益相關方的獨特優勢和積極性,共同參與維護區域糧食安全。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